书籍信息

全书名:《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如何果断地权衡利益得失》
英文名:《The Instant Economist: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how the economy works》
作者名:[美]蒂莫西‧泰勒
译者名:林隆全

前言

一说到经济学相信很多人都会觉的离自己很遥远,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而平常我们接触经济学的机会,要么就是在大学的课本里,要么就是在经济学家的口中,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很多人的想法——经济学跟我们没关系。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经济学跟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不管是微观经济学涉及到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垄断与竞争、污染与环境危害、贫穷和收入不均等,还是宏观经济学涉及到的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等,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

尤其如果我们想要提高收入、增加储蓄、进行投资、积累财富、实现财务自由,那么更是要了解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看清事物的本质,做好决策和判断,有利于我们积累财富。

一、从基础问题开始

1.1 经济学的三个基础问题

以美国政府经济学家的身份,担任多种职务近50年的赫伯特•斯汀曾经说,对公共政策作出建议的经济学,大多只用到大学入门课程的程度。

所以经济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那么高深莫测。而我们要想在日常经济讨论中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只需要搞懂经济学家的思考模式就够了。

我们可以先从经济学的三个基础问题开始。

  1. 社会应该生产什么?
  2. 应该如何生产?
  3. 谁来消费所生产的东西?

那么这三个问题就是一切经济制度和社会的基础。无论这个社会形式是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共产主义社会,也无论这个社会是低收入社会,中等收入社会还是高等收入社会,这三个问题是一切社会形式的基础。

根据政府介入的不同,每个社会对待三个问题的方式是有差别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把世界上所有的社会形式想象成一个横坐标,上面有所有的社会形式。最左边,就是政府完全没有介入的状态,也就是说,完全由市场决定这三个问题的所有答案。当然在真实世界里,只有极少数的社会处于这个极端。那么最右边呢,就会是另外一个极端,也就是说,完全由政府决定,应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谁来消费。

那么从左到右依次是:政府只介入很小一部分,比如只提供追诉盗窃,履行合约,提供最低限度的公共基础建设;再往右,政府会比左边的介入更多一些,比如将道路和教育等公共服务,纳入政府的职责范围内;再往右,政府的介入又多一些,比如把国家养老金制度与医疗保险制度,纳入职责范围内;再往右,政府的治理范围会更广,可能会支持某些产业,比如说钢铁农业,甚至拥有部分股权,可能还会控制食物或基本消费品的分配;再往右就到了,刚才我们说的另外一个极端,政府分配全部的工作,全部的住房以及全部的食物,也就是政府完全决定每个人该做什么,以及每样东西的价格。

我们可以对照看一下我们的国家,处于横轴的哪个位置?

1.2 看清那只看不见的手

经济学始祖亚当斯密曾说:每个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它促进了多少公共利益,他只盘算自己的安全,只盘算自己的获利,而他在这么做的时候,如同很多其他情况,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去促成一个与他本意无关的目的,虽然与他本意无关,但也不会因此使社会更糟,借由追求自身的利益,他频繁地促进了社会利益,比他认真设想,促进社会利益还有效。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在追逐自己利益的过程中,反而无意识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那这背后,就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我们都知道,看不见的手,指的就是市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可能也会给别人带来好处。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在上班工作,上班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呢,我们上班工作,为公司创造了价值,又促进了公司的发展,我们同时是纳税人,所以呢,我们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那么这只看不见的手呢,也并不是灵丹妙药,会自动自发地解决任何问题。比如失业,比如垄断。不是说我们在追逐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可以自动调节诸如失业、垄断等问题了。而是需要适当的引导,从而为社会带来各种好处。

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公益广告,说是有一些地方极度缺水,倡导我们大家来节约用水。那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说,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是交税。也就是,增加我们使用资源的成本。

比如我们现在比较难解决的拥堵和污染的问题,现在咱们的政策是摇号和限行,这是政府行使了他的权利。那么如果是经济学家给出一个解决方案,会是怎样的呢?他会让加汽油的车辆交高额的税。

与此同时呢,政府现在是想鼓励大家减少汽油车的使用,增加电动车的使用,那增加电动车的使用,政府现在是对购买电动车的车主进行补贴。那么这种方式呢,基本上也是经济学家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方式。很简单的一个原则就是,如果某个东西,你想让大家都少用它,那么就用交税来限制他,如果说你想让大家多用某个东西,那么就用补贴来鼓励他。

1.3 仓库管理经济学

前面说了经济学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谁来消费。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而展开的。

如果我们把社会比喻成一个仓库的话,那么,这三个问题是如何在仓库中解决的呢?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社会上生产的所有商品,都会储存在一个大仓库里面。而如果我们生产了一个商品想入库的话,就在前门入库,如果想购买商品,就在后门取货。

这样就会存在一个问题,我想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能不能行呢?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能不能行呢?那比如说我生产了一吨猪肉,小王也生产了一吨猪肉,小李也生产了一吨猪肉,都放进这个仓库里了。但是呢,张三想吃牛肉,他站在后门等着取牛肉,然后李四王五马六,全部都想吃牛肉。那么这就会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呢?很明显,我们这些人生产的猪肉没有人买,而没有人生产的牛肉,却有很多需求,想买的人买不到。

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靠每个人自我约束能做到吗?那肯定是不行了,我们不可能说,把所有人都通知一遍,告诉谁谁应该生产猪肉,告诉谁谁应该生产牛肉,所以靠个人或者是自我约束,是做不到的。那这个时候,社会就需要一个制度,制定出人们送进仓库及从中取出的商品的价值,以及可以连接双方的某种方式。

比如说,我生产了很多猪肉,但是他们都不喜欢吃猪肉,没有人买,那这个商品就没有价值;如果说我生产了猪肉,但是仓库里已经有了很多猪肉,那这个时候商品就有很低的价值;如果说我生产了牛肉,但是仓库里面没有什么牛肉,而很多人都喜欢吃牛肉,需求有很多,那么这个商品就有很高的价值。

所以在市场经济里,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它的价格是由供需——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那么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我可以知道我用多少钱能买到商品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有什么制度,能鼓励大家去生产这个东西呢?那就是,支付工资或薪水,为生产这些东西的人支付工资或薪水。于是呢,这就提供了动机使人们愿意提供,对别人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

所以价格机制与供需的力量是市场经济如何协调人们的分工,并且使进出市场经济这个大仓库的商品互相配合的方法。

理论上来说,仓库要放进和取出什么东西,可以由市场上人们的互动来决定,或是由政府乃至双方的某种组合来决定。

二、继续了解微观经济学

2.1 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

首先我们先来区分一下什么是交换价值,什么是使用价值。

我们拿钻石来举例。有一句广告语是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娱乐新闻报道说,哪位哪位明星又带了一个多大的鸽子蛋,就是因为钻石是很昂贵的奢侈品,鸽子蛋就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钻石,是有很高的交换价值的。就是这个东西越贵,它的交换价值越高。

那么钻石的使用价值如何呢?它不能吃,不能喝、不能写字,也不能像汽车一样开。所以从使用价值这个角度来说,它几乎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就是一个没有使用价值的奢侈品而已。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说,这个价格太高了,这个价格太低了,那么这个价格呢,指的就是交换价值。

那么商品的交换价值跟什么有关系呢?我们说一下近几年很火的比特币。我们都知道比特币它就是一串数字而已。它能吃吗?能喝吗?能穿吗?都不能,所以相当于它也没有使用价值。那它为什么最高的时候能涨到15万一枚,即便现在也是2万多一枚?那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它会有这么高的价格呢?

不管是钻石也好,比特币也好,他们之所以会价格这么高,这么贵。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的稀缺性。相对于钻石的数量而言,想买它的人更多,于是呢,它就变得很稀有,所以也就抬高了它的价格。比特币也是如此,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枚,而且挖矿难度越来越大,所以相对于供给来说,需求更大,所以这些稀缺性就决定了它们有很高的交换价值。

而使用价值高的物品并不一定有很高的交换价值,比如空气,比如水,我们离了这两样东西都不能活的,所以这两样东西无疑是使用价值最高的,但是它们却不值钱,就是因为这两样东西的供给量很大。

所以使用价值高的物品价格不一定高,而交换价值高的物品价格一定高,我们日常谈论的价格是指物品的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

所以如果我们想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那么在考虑一件商品的价值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它的交换价值,而不是考虑它的使用价值。

2.2 价格管制

前面我们讲到了社会经济运行的几种模式,有一些社会,完全是政府控制的状态。政府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谁来消费。还有一种极端的模式,完全由个人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谁来消费?这是两个比较极端的模式,那么处于中间的模式,也就是说现在大部分国家所采取的模式,就是政府介入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交由市场来调节。
我们国家现在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我们现在大部分的经济运作都是靠市场来调节的。

比如说,猪肉又涨价了,或者是猪肉降价了。但是呢,也有一部分商品,政府是实行价格管制的。

那么说到我们国家的价格管制,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特色的房地产。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我们国家的政府,在房地产上,可以说是花了很大力气的,比如说限购、限贷。那么,政府价格管制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不希望房地产有太多泡沫,不希望,房地产变成中国的经济支柱。那么,这个价格管制,有达到政府想要的目标吗?价格管制有什么弊端吗?

2.2.1 价格上限会造成供不应求

我们还拿房地产来举例,大部分人都觉得北京的房价太高了,希望政府出面能控制一下降一降。那比如说现在四环的房子,我们按10万一平,那如果说,政府出面给它降到2万一平。那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首先这个价格,应该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它是比较偏低的价格,所以如果房价真的降到2万块一平,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出手,那这个时候就会导致需求量大增。但是从房地产商的角度来讲,他就没钱可赚了,那么他们也就失去了新建房子的动力。

于是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供给不足,需求大增,也就是供不应求。我们前面也讲了,是什么来决定商品的价格的,那就是商品的稀缺性。也就是说,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决定它的价格是上升的。所以规定价格上限,会导致供不应求,从而导致价格越发上升。

2.2.2 价格下限造成供过于求

比如说某一样商品,政府为了保护生产这类商品的人群,规定了一个价格下限。那么规定了这个价格下限之后呢,作为这个商品生产方来说,他们是受益方,那他们就会生产更多的商品。但是作为购买这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呢,价格升高了,他们的购买意愿就会下降,需求也就会随之下降。因而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2.3 成本转嫁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什么什么又涨钱了,比如说香奈儿又涨钱啦,或者是说,房价又涨了。那这些增加的成本全部都会转嫁给消费者吗?有人可能会说了,那当然啦,不转嫁给消费者,难道转嫁给商家吗?那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弹性。弹性包括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就是说从需求的角度来说,商品会有弹性,然后从供给的角度来说,商品也存在弹性,那么,什么是弹性,怎么计算呢?

先说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就是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举个例子,比如说一包烟的价格涨了10%,需求量下跌了50%。那么这个香烟的需求弹性,就是用50/10=5,香烟的需求弹性就是5。

那么供给弹性呢,就是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还举上面香烟的例子,比如说香烟的价格上涨了10%,那么价格一上涨,生产的人肯定就多了,那我们假设,香烟的供给增加了40%。那么香烟的供给弹性,就是用40÷10=4,这就是香烟的供给弹性。

那么,无论是商品的需求弹性还是供给弹性,都分成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需求或供给无弹性的商品,第二种情况是需求或供给有弹性的商品,第三种情况是需求或供给有单一弹性的商品。那么接下来我们分别来说。

首先说需求无弹性的商品。那么需求无弹性的商品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价格无论怎么变动,对需求的影响都不会太大。比如说,香烟的价格升高了10%,但是按理来说价格升高了,买的人就会少了,那它的需求量就会下降,但是如果说需求量并没有下降,或者说下降的很少,那么就可以说香烟是需求无弹性的商品。

那到底这个价格和需求是怎样一个比例,我们可以说这个商品是,需求无弹性的商品呢?答案是,弹性小于一。也就是说,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这个比值小于一。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动比例小于价格变动比例。

还拿香烟来举例,比如说香烟的价格上升了10%,但是需求只下跌了2%,那么用2/10=0.2,这个0.2是小于1的,那就证明这个香烟属于需求无弹性的商品。

什么是需求有弹性的商品呢?价格变动之后,需求变动非常大的商品,就是需求有弹性的商品。那么多大是算是需求有弹性呢?也就是这个需求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大于一。

还拿香烟来举例,如果说香烟的价格上浮10%,然后它的需求下跌40%,那么用40/10=4,这个数值大于1,也就是说,香烟的价格上升10%,导致它的需求大大的下降了,那么这个时候香烟就属于有需求弹性的商品。

接下来说需求单一弹性的商品。也就是说,当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刚好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时候,我们就说它是单一弹性。也就是说,价格上升10%,需求量也刚好下降10%,两者相除刚好等于1。

从供给端的这个角度来说呢,也是跟上面的一样,供给无弹性的商品,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会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比如价格上涨10%,可能会使供给量增加5%。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无论价格涨到多少,都没有办法供给更多。

那么供给有弹性的商品,弹性大于1,也就是说价格上涨10%,可能会使供给量增加20%甚至更多。

供给单一弹性的商品,弹性等于1,也就是说供给变动量刚好等于价格变动量。那么生产成本到底是不是会转嫁给消费者,跟需求弹性有什么关系呢?

当需求无弹性时,增加的生产成本,往往可以转嫁给消费者。

需求无弹性,刚才我们讲过了,是说,商品的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也就是说,不论价格怎么变动,需求变化都不大。举个例子,比如说,周杰伦的演唱会,那么对于周杰伦的粉丝来说,这个演唱会的门票无论是,1800还是2800,可能都会去看,可能这个票价上下浮动一千块,对需求量的影响不是很大。

所以这个时候相当于,周杰伦的演唱会这个商品,是属于需求无弹性的商品。那这个时候,如果说周杰伦演唱会的门票,提升一些价格,那么这些成本就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当需求有弹性的时候,增加的成本就会由生产者来承担。

也就是说,当价格上浮哪怕一点,需求都会有非常大的变化。比如说,康师傅方便面现在价格是2块5一包,那么一旦它涨到三块钱一包的时候,可能它的需求量就会有很大程度的一个下跌。

因为消费者不一定非要买康师傅方便面,还可以买什么李师傅,王师傅,买其他品牌的方便面。那么这个时候,康师傅方便面提升的成本,就没有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是由厂家自己来承担了。

2.4 产出决定薪水

这句话其实更像是老板跟员工说的,说你的薪水是你的能力、你的产出决定的,我们只看重结果,不看重过程。也就是说你中间再累再辛苦,公司也是不会把这部分给你兑换成薪水的,唯一兑换薪水的部分就是看你产出了什么。所以在公司层面来说的话,是只看功劳不看苦劳的。

但是在一些员工那里的说法是怎样的呢?就是,你给多少钱我干多少钱的活!这个相当于就是反过来了,就是说我的薪水决定了,我的产出。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工作八个小时也是拿那么多工资,我工作十个小时还是拿那么多工资,所以,我的薪水也并不完全由我的产出来决定啊。那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我们的薪水到底是不是由我们的产出来决定?

举个例子,比如说老板给我们发1万块的薪水,而我们的产出是8000块。那这个时候老板会觉得他亏了,亏了怎么办呢?他一定会想办法,要么降低工资,要不然就增加你的产出。所以这里最终,还是你的产出来决定你的工资。

那么如果说,老板给我发1万块的工资,但是我们的产出是12000块。可能有人会说啦,我的产出明显比我的薪资多了呀,如果是我的产出决定我的薪资,那我不是应该拿12000的薪资吗?如果说,你的公司一直给你发1万块的薪资,但是呢你一直的产出都是12000块,那这个时候,如果老板一直不给你加薪的话,市场上一旦有人知道了这种情况,就会有别人过来挖墙脚。

如果,你被挖到了新的单位,那这个新的单位就能给到你12000块。如果老板没有给你涨工资,也没有被别人过来挖脚,那只能说明,你高估了自己的产出。所以,我们的薪水最终还是由我们的产出来决定。

可能这个时候有人会问了,薪水不是由供需来决定吗?比如说,我公司需要一个技术人员,但市场上这种技术人员特别少,所以我就只能开高价来聘用技术人员,这个时候技术人员的薪资,表面上看不就是由供需来决定的吗?好,那我们接着来看。

最开始,公司很缺技术人员,然后呢,市场上人又少,所以公司给了很高的薪资,聘用了这位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入职之后,他拿每个月5万块的薪资,但是他的贡献是,每个月25000块,这个时候,老板可能要么去找能每个月贡献5万块的技术人员,要么可能就是给现有的技术人员来降薪,再不然老板找个拿3万块但是贡献25000块的也比现在要好。

所以,最终决定你薪资的,还是你的产出,而不是供需,或者其他。

2.5 个人投资工具

个人投资工具其实还是蛮多的,比如存款、购买基金、债券、股票、买房等等。那么我们考虑一项金融投资时,我们都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我们不只要考虑每年10%或15%的报酬率,也要考虑另外三个因素:风险,流动性与税赋。

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马尔基尔,曾经有一个说法是,以睡眠安稳量表来反映风险程度,也就是说,如果把钱投入这项金融投资,你晚上睡得安稳吗?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睡眠安稳量表,结合上面要考虑的四个因素:报酬率、风险,流动性和税负,来分析一下,各种个人投资工具。

2.5.1 银行活期存款

我相信,基本上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银行活期存款。我们大部分人也都知道,钱基本上放在银行账户里是最安全的。那么,银行活期存款,它的报酬率是非常低的,当然流动性是最好的,风险也是最低的。

根据马尔•基尔的睡眠安稳量表,如果你把全部的钱放在银行活期存款里,那么你大可以昏睡不醒,因为它的风险程度接近零。

2.5.2 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投资于风险很低的债券,可能是政府或大公司发行的债券。投资货币基金的报酬率比银行活期存款要稍微高一点,流动性也还是可以的,比如说余额宝,还有腾讯的理财通,这些基本上都属于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应该是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

货币基金,流动性依然是很好的,也非常安全,但是安全性肯定是没有银行活期存款高。根据马尔基尔的睡眠安稳量表,把钱投入货币基金,你可以在下午小睡,然后晚上也能安然入睡。

2.5.3 定期存单

也就是我们的定期存款,存半年啊,一年啊,或者是更长时间。这个报酬率呢,会比银行活期存款会更高一些。但是流动性很差,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这笔钱是指不上的,如果你要违约的话是要有一些损失的。

根据马尔基尔的睡眠量表,你仍然可以安然入睡。

2.5.4 多样化的公司债投资组合,或投资于这类债券的基金。

报酬率会比定期存款要好一些,债券基金的风险相对会高一些,流动性也还是可以的,睡眠安稳程度可能是你仍然可以整晚都睡着,但偶尔会做噩梦。

2.5.5 多样化的蓝筹股投资组合

蓝筹股指的是大型知名公司的股票,比如说通用电气,沃尔玛,美孚等公司。股票基金持有很多这些信誉卓著,长期获利的公司股票。它的报酬率要比债券基金的报酬要好,流动性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股票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你不但可能没有收益,还有可能会亏损。

所以根据睡眠安稳量表,你在入睡前可能会辗转反侧,入睡之后还可能会做噩梦。

2.5.6 多样化的高成长股票投资组合

成长股是比较不成熟的公司的股票,这种投资一般会比蓝筹股提供更高的报酬率,如果是买这种股票的股票基金,流动性也是非常ok的,但是这种公司的股票风险是非常高的。

按照睡眠安稳量表,如果你把钱投入成长型股票基金,已经噩梦连连,但如果可以长期持有,经历一波又一波的涨跌洗礼,最终你在晚上还是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的。

2.5.7 不动产的房产投资

历史上拥有房产的平均报酬率都是正数,但对于处在萧条市场的每位房主来说,等待房屋升值攀升,更要花一段很长的时间。简单来说呢就是,长期(以十年为单位)风险是相当低的,但短期以月或年为单位,风险就高了很多,房产的流动性很差,而且买房也是要交税的。

很难用睡眠量表来衡量住房投资,因为从个人角度来看的话,住房的意义远大于投资,至少房子给了我们一个生活和睡觉的地方,但房子也可能会让你失眠,就像2006年,美国房价下跌后,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家庭所经历的情况。

2.5.8 贵金属。

个人可从事的最后一种投资就是贵金属,比如说黄金,白金等。这些贵金属是个人可从事的风险最高的投资之一。这个是风险非常高,报酬率,上限和下限都很高。那么根据睡眠量表来衡量呢,你肯定会失眠。

2.6 用激励取代控制

美国早期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时候,用的是命令与控制的方法,当时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案》与《清洁水法案》,而且当时的确有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命令与控制的环保规章,仍然有很显著的缺点,其中之一就是管制者可能会开始考虑产业利益,而且命令与控制的管制标准通常都是没有弹性的,甚至明确规定必须使用什么技术来减少何种污染,也不会奖励一开始就避免污染,或把污染减少至法定标准以下的创新做法。

后来美国政府遵循了市场导向的环保政策大方向,用市场导向的方案代替了命令与控制的方案。

2.6.1 方案一,对生产者每单位的污染,征污染税或污染费

那么这种费用对减少污染创造了明显的激励作用,而且还不像命令与控制系统。它能鼓励厂商,持续寻找减少污染的办法,而不是说,像之前一样,把污染量减少到低于法定范围一点点就好了。

而且这个办法有很好的弹性,它允许生产者自行决定进行污染减排的最佳方法。

2.6.2 方案二,可交易的许可制度

也就是说给污染者,排放某个污染额度的法律权利。而且通常,获许可的污染量,会随着时间递减。如果污染者排放的污染量,没有超过许可的额度,那么剩下的额度,就可以卖给别人,就是可交易。如果新的生产者想进入市场,他就必须从某家现有厂商那里购买污染额度。

许可额度就像污染税一样,提供动力,让厂商减少污染并创造更环保的技术。只不过它的激励方式不是减税,而是让厂商通过污染减排行动,有机会卖出额度赚到钱。

2.6.3 方案三,以财产权作激励

比如非洲大象或犀牛的保护问题,如果这些动物不属于任何人,没有责任人,那么他们对盗猎者和逐渐萎缩的栖息地都没有任何办法。如果宣布它们的栖息地为保护区,住在保护区附近的每个人,都有来自观光旅游的经济激励,去保护这个公园,那么,动物周边的人们,就都有充分的经济理由来保护它们。

三、宏观经济学

3.1 GDP

我们知道,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那宏观经济政策呢,无外乎有四个目标:一经济增长,二充分就业,三物价稳定,四国际收支平衡。

那么说到经济增长,我们就离不开一个概念——GDP,它是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衡量标准。GDP的定义是,一个经济体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29%。也就是说在2017年,中国国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达到了827122亿元。

那么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的呢?它是用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的总和,然后减去进口,得来的。国家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到底是增长还是衰退,但是经济学家通常会关注人均GDP,也就是每人的GDP,这个是粗略估计某特定时间和地区生活水平的方式。

还有一个重要的估算项目叫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他是经过通胀调整后的GDP。假如在某一年GDP比前年增加了5%,那统计学家在研究价格变化的时候,发现这5%的GDP增长中有3%归因于通货膨胀,那么因此剩下的2%,才是通过生产,实际增加的商品和服务。

之前也偶尔听到一些所谓的专家说,不能一味的追求GDP,GDP不能完全体现经济发展水平。那么GDP到底能不能准确衡量经济的发展状况呢?

GDP在概念上是不完美的,不过确实所有的经济统计都有不完美的地方。那么GDP到底存在些什么问题或者是弊端呢?

首先,GDP衡量的是买卖的商品或服务,所以会影响生活质量,但没有买卖的东西不会直接纳入GDP,典型的例子就是家庭生产。比如说,家庭主妇在家里面做一日三餐,然打扫卫生,照顾宝宝。那么这些工作如果只是在家里做的话,没有进入市场,那么就不是商品,但是呢,他确实是影响了生活质量的。

那么,如果说家庭主妇不在家里做这些事情,那势必这个家庭就要聘请别人来做这些事情,那这个时候聘请别人做这个事情,这个部分就会被纳入GDP。所以GDP它的第一个缺陷就是不够准确,并没有把所有能体现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东西,全部都纳入到GDP的衡量体系中。

第二,就是有很多东西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幸福感,但没办法像商品一样被量化。比如说,如果每个人一周少工作十个小时,或者是每年有额外的两周假期,但是产出仍然相同,那么GDP就不会有任何变化。但是呢,这个相当于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数提高了。还有比如,地震啊,或者是其他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一个城市,大规模的重建,这就会使GDP在短期内看起来是增长的,但是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其实是明显降低的。

第三,GDP只包括了成品,不包括投入制造这些商品的中间产品。比如说,投入制造汽车的钢材,制造椅子的木材等。如果把中间的这些商品都加进来,就会导致重复计算。另外就是所有权的转移,也不会显示在GDP上。

比如说,在你买了一辆新车的时候,GDP会统计进去,但是如果说你把这辆车卖二手车卖给了别人,那么GDP就不会去统计了。还有包括我们在股市里面的任何买卖,也都不会被计入GDP,因为他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只是交换而已。

虽然有很多局限性,但是GDP对衡量经济状况来说,仍是一个有意义的工具。人均GDP较高的经济体,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他们有更个人化的消费,不只是我们想到的奢侈品,还包括医疗和教育等服务。人均GDP较高的社会,通常也有较干净的空气和水,还有较高程度的个人安全。

GDP如果呈现明显且持续的下滑,就叫做经济衰退。一般GDP持续下滑六个月,就是持续性衰退。在经济环境中,政策目标应该是阻止或控制经济衰退,同时要奠定长期增长的基础。

那么咱们国家的GDP总值,在世界上是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呢,人均GDP,就差得很远了,而衡量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工具是人均GDP。

3.2 为什么人们重视经济增长

我们现在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现在假设你的年收入是10万块,也就是处于一个一般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也处于一般的状态。那么,如果有一个选择,让你回到大清朝,但是你的年收入不变,还是相当于10万块的黄金。但是那个时候你有那么多黄金,在当时也算是富甲一方了。你有自己的大宅院,有仆人,你生活的还不错。但缺点呢,就是没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条件。

比如说有些病囿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是没办法治疗的;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出门只能坐轿子,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甚至你连省都没出过。

那么你可以思考一下,这两种生活,你更愿意选择哪种生活呢?作者呢,做过一个调查,那么答案呢,就是大部分人会选择过当前的这种生活。当然,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但它却说明了一个问题,比起在某一个时间点变得比别人富有,人们更重视经济增长。

那么前面我们讲过复利,假设年收益率是8%,那么现有资产翻一倍所需要的时间是,72/8=9。而经济增长也会随着时间,产生复利效果。年增长率的一些差距,会在一代或两代人后,造成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和我们小时候我们父母的生活水平。

假如一个经济体,它的每年增长率是5%。那么假设最初的GDP为100,那么十年之后会达到163,25年之后会达到339,是最初的3倍以上。如果可以维持这样的增长率,40年后的GDP会是704,增加到原来的7倍以上。

那么GDP每年增长5%这个难吗?咱们国家从2006年开始,到2015年这十年的时间,只有2015年的GDP增长率是6.9%,剩下的九年,每年的增长率都在7%以上,甚至在06年的时候,最高达到了12.7%。那么即便接下来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放缓,5%也不会是一个太难实现的数字。

那么按照5%的增长率,40年的时间,GDP,会增加到原来的7倍以上。也就是在一个人的工作生涯内,基本上差不多从25岁到65岁,他可以看到该经济体增长了七倍,这是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

3.3 经济衰退不影响经济水平

正常的逻辑应该是经济衰退的话,那薪资肯定是会大幅下降的,那为什么经济衰退了,薪资而很少会大幅下降呢?
对于大多数员工而言,一段时期内的工资是相对固定的,也就是说你的薪水在公司生意差和生意好的月份是一样多的。大部分员工偏好这种模式,那就是如果公司生意好,他们不会被立即加薪,但如果生意差,他们也不会有立刻降薪的风险。

那么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呢,公司也倾向于不消减工资,因为怕影响员工士气,尤其是绩效优良的员工的士气。如果公司调降工资,顶尖员工会发现自己很容易在别的地方找到工作,因此当经济衰退,企业劳动需求下降时,公司宁可不消减工资,而是选择停止雇用或遣散现有员工。

因此,经济衰退,薪资很少会大幅下降,反而是失业增多。

3.4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任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全面上升的现象。衡量通胀基本的方法是定义“一篮子”商品,其中每个商品的数量代表一个家庭在某段时间内的典型消费。然后,你可以计算购买整篮商品(不是任一个别商品)的总成本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那么通货膨胀为什么不好呢?这是经济学家会关心的问题。

如果一夜之间,社会上的所有商品和服务价格都翻了一倍,而所有人的收入也全部都翻了一倍,虽然收入增加了,但是购买力和原来一样,所以即便钱多了,生活也没有变的更好。

但也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所有的收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以同等比例增长,而且这个比例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那么对我们来说,这完全没有任何影响,我们也不必在意。但现实世界中,这是不可能存在的,通货膨胀从来都不是均匀分配的,且不容易预知。因此就会有某些团体受益,并把成本转嫁给别人。

比如,如果我们的薪资没有随通货膨胀上涨,那么我们的收入购买力就会下降。通货膨胀之前每月的餐费可能是2000块,通货膨胀之后的每月餐费(餐食内容不变)变成了3000块。

假如我们在通货膨胀之前以5%固定利率贷款买了房子,但是后来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0%,那么我们就赚到了。为什么赚到了呢,比如通货膨胀之前我们每月的贷款还款额是5000块,购买力是5000块,但是通货膨胀之后,你的还款额还是5000块,但是购买力可能变成了2500块,所以相当于通货膨胀使你的每月还款额由5000块变成了2500块,肯定是赚到了。所以,通过膨胀的情况下,尽量贷款买房,且不要提前还款。

如果一个月内的通胀率达到20%,甚至40%以上,称作恶性通胀。比如说我们在月初赚到钱,才到月底,这笔钱的购买力就缩水了40%。这种情况下,怎么样减少通胀带来的损失,会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或者是提高长期生产力的任何努力都更重要。所以一旦出现了恶性通胀,那么基本上,企业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和动力,去保持生产力的长期上涨。

在恶性通胀期间,消费者也会遇到麻烦,比如说在购物的时候,人们也会比较目前的价格和他们记忆中的价格,并根据目前的价格比预期高,或者是低来进行取舍。当价格持续变动的时候,人们会发现自己生活在黑暗之中,无法确定自己的消费决策是否正确,谨守个人或家庭预算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儿。基于相似的原因,政府的预算程序也变得毫无用处,那么通胀率偏高且持续波动将导致经济活动失去动能。

因为通货膨胀就相当于是大量的钱追逐较少的商品,所以,对抗通胀的政策工具都会涉及到抑制整体的需求,使追逐商品的钱变少,那么,政府抑制需求的方法就包括,征税,消减政府支出,提高利率以抑制借贷。

作者查阅过的实证研究数据显示,年通胀率在3%到5%,对经济其实没有多大影响,一旦年通胀率达到40%,那么基本上就会出问题。高收入国家的普遍目标是把通胀率稳定维持在2%左右,这样的通胀率够低,可提供长期经济增长的稳定基础,同时也有一点缓冲作用,可避免通货紧缩的风险。

3.5 货币政策

当价格上涨不是出于商品本身的任何属性,而是因为投资人期望价格持续上涨,泡沫就出现了。要使泡沫破裂,需要收缩性货币政策与较高的利率,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经济衰退。收缩性货币政策是指,借由提高利率及降低总需求来对抗通货膨胀。

提高利率之后,人们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因此市场上的钱就变少了,市场上的钱变少了之后,追逐商品的钱就变少了,相当于总需求变少了,因而就达到了缓解通货膨胀的目的。所以货币政策在对抗通货膨胀的时候还是比较有效的。

那么反之,在泡沫破裂且经济衰退隐约出现的时候,中央银行也可以运用货币政策来对抗经济衰退。但是货币政策对刺激经济的效果就没有对收缩经济的效果那么好了。

就像我们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喝水,就是中央银行可以向银行买债券,让银行有更多的钱去放款,让更多的钱流向市场,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但中央银行不能强迫银行放贷。这些央行释放出来的钱,如果地方银行因为害怕太多人拖欠贷款,而不愿意放贷,那货币政策在对抗经济衰退的时候,就帮不上太多忙。

货币政策就像拉或推一根绳子,当你拉绳子的时候,它会向你移动,当你推绳子的时候它会弯折起来,绳尾不动。当中央银行通过收缩性政策拉升的时候,它可以明确的提高利率,并降低总需求,以缓解通货膨胀;但中央银行试图通过扩张性政策推绳子,只要地方银行仍决定不放款,货币政策就不会有任何效果。

3.6 外汇市场与汇率干预

2018年以来,人民币持续不断的贬值,尤其对于想要出国旅行的人来说,应该感触还是比较深的。5月份,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还是6.2,到了8月份,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已经涨到了6.8。

那么汇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波动?汇率的波动对我们国家,或者是我们个人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说一下,汇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波动?哪些因素会影响汇率的波动?

首先,汇率跟国家的货币政策有关系,如果一个国家采用收缩性货币政策,那也就意味着它会提高利率,那么为了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率,全球投资人就会去投资该国货币,进而使汇率走强。那么相反,如果一个国家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那其实他就是要降低利率,那降低利率就使得该国的货币不那么具有吸引力,不会吸引外国投资者,进而使投资者都把资金抽出,去购买别的国家的货币,因而导致汇率走弱。

第二,国家本身,希望自己的汇率贬值或者是升值。那么如果一个国家,希望自己的汇率升值,那么它在外币市场可以直接买自己的本国货币。如果它想使自己的货币贬值,那么它也可以在外汇市场上直接卖出本国货币。

第三,外汇市场会猜测政府的动向,如果外国投资人预期政府会放手让货币贬值,那么他们就会抢先卖出该国货币,使得该国货币的汇率立刻开始下跌;如果政府改变心意,投资人就可能再度买进,货币的汇率就会上升。

汇率波动对我们国家或者是对个人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对于我们国家的出口来说,货币贬值是比较好的一件事情。因为出口是出口企业是把我们自己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或者是欧洲。人民币贬值,美元走强的话,这个产品出口到美国兑换到的美元,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于是对出口企业来说是比较有利的。但是对于进口来说就是不利的,因为进口企业,会把美国的商品,进到国内,他们需要支付美元。

但是因为人民币贬值,他们需要支付更多的人民币来兑换同样的美元。所以人民币贬值是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对国家来说,会促进国家的贸易顺差。

对于我们个人的影响,比如我们希望去美国旅行,那如果人民币贬值的话,相当于我们用同样的人民币只能兑换到更少的美金,那这个时候对于想要出国旅行的我们来说是不划算的。所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降低,不利于中国人去美国旅行。同样也不利于我们,去欧洲或美国买奢侈品。

虽然说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它却有很多弊端,比如说不利于出国旅行,使得进口的商品变得更贵。所以从长期策略来看,国家不应该持续让货币贬值。

那么政府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控制汇率。

比如说采取收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吸引全球投资者投资本国货币。然而这样做有一个弊端,就是,如果一个国家运用货币政策来影响汇率,那么它就不能同时用货币政策来对抗通货膨胀或失业。

因为,一旦利率提高,货币变得更有吸引力,会有全球投资者的很多钱都涌入国内。那么前面我们讲过,通货膨胀就是因为有很多钱追求比较少的商品。所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办法是,让比较少的钱来追求更多的商品。

但是一旦有全球的投资者的钱涌入国内的话,那么相当于就会有更多的钱来追求不多的商品,就会加剧通货膨胀。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多数国家,会优先振兴国内经济,而非稳定汇率。

控制汇率,还有另外一个方案,就是可以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卖本国货币。那么这个时候就要考验我们的外汇储备量,而且买卖本国货币其实只是短期办法,并不是长期的政策。

后记

当价格上涨不是出于商品本身的任何属性,而是因为投资人期望价格持续上涨时,泡沫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