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影响力》
原书名:《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作者名:[美] 罗伯特·西奥迪尼
译者名:陈叙
出版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072487

前言

作者总结出顺从他人这件事背后的六大基本原理: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而无论在商业谈判、市场营销,还是人际交往领域,这本书都非常值得一读。

一、固定行为模式

1.1 动物有固定行为模式

动物行为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发现火鸡妈妈是根据声音来辨别小火鸡的,一听到小火鸡「叽叽」的叫声,它就会做出反应,去照顾小鸡,而一看到黄鼠狼就会愤怒地扑上去抓它。

但是如果科学家把一个能够发出「叽叽」声的录音机放进黄鼠狼标本里,只要一播放出类似小火鸡的「叽叽」声,火鸡妈妈听到之后,竟然就会把这个黄鼠狼标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

火鸡妈妈的这种行为看起来非常荒唐,它热烈地拥抱天敌,仅仅因为对方发出了叽叽的声音,而如果火鸡宝宝不会发出叽叽声,火鸡妈妈就不会照顾她,甚至会将它误杀。

火鸡妈妈的行为像一台机器,母性本能全都受一种声音的自动控制。这就是所谓的「固定行为模式」。

我们已经在很多动物身上发现了这种有规律的、盲目机械的行为模式,就好像它们身上安装了一个「开关」,只要一去「触发」这个开关,一系列标准的行为就出现了,无一例外。

1.2 人类的固定行为模式

有趣的是,这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在人类社会中也普遍存在着,我们对于某些事情同样也会有机械性的反应。

我们在要别人帮忙的时候,需要给出一个理由,比如:我可以先用复印机吗?因为我时间有点赶。有时候,哪怕你说出一个很烂的理由,比如:我可以先用复印机吗?因为我需要复印几页纸。这明明等于什么都没说,但只要你说出了「因为」这两个字,成功概率就比不说「因为」高很多。

你看,「因为」这个词激发了我们下意识的顺从反应,只要这个「开关」一按下去,我们就会不假思索地作出相应的反应。

再比如,我们从小听着「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这些话长大,而且生活中好像也确实是这样,价格越贵,往往质量越好。

时间长了。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把它简化成「东西贵=质量好」。一般来讲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比如我们要买什么非常高科技的数码产品,或者女孩子用的化妆品,但我们又不太懂相关的专业知识,也不可能时间去仔细研究它们,那么当然是买大品牌的、价格高的,会感觉比较放心、有保障,但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光凭价格来判断一个东西的价值,非常容易被误导。

这本书里有一个这样的小故事,讲一个旅游景点的绿松石珠宝卖不出去,老板本打算降价二分之一,但是服务员粗心搞错了,把降价写成了涨价,价格上涨了一倍,结果绿松石反而被抢购一空。

这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固定思维模式就在起作用。而且,越是一般人不懂行的领域,越容易出这种问题。

人类认知原理中还有一条「对比原理」,它会影响我们对前后两件事之间差异的判断。

比如,房地产中介在售楼时,经常先带顾客去看比较差的破房子,最后带他们去真正要卖的正常房子,但这几个房子的报价差不多,那么顾客一听,顿时眼前一亮,觉得最后看的房子实在是物美价廉,比前一个好多了,高高兴兴地成交了。

再比如你去买车,挑好了车,你以为付完款就可以开走了?没那么简单,销售员会开始给你推销各种配件和附加设备。他们的秘诀是,一件一件地提出,一会儿跟你推荐真皮座椅,一会儿跟你推荐车载音响,每次只提一个,这样每个东西的价钱和你买车的钱一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这时候,他们会说:「哎呀,这么好的车都买了,不在乎再稍微花那么点小钱,但是使用体验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值得的。」你一想也是,于是这些不起眼的小配件累加起来,最后让你买车的钱远远超出了之前的预算。

就更不用说网上购物的各种眼花缭乱的优惠方案啦,什么双十一、什么京东618,这些购物狂欢节的优惠条件,看上去都非常诱人,好像买得越多,省得越多,让大家剁手剁得非常开心,但等狂热过后,仔细一算帐,发现自己为了凑单,莫名其妙买了很多并不需要的东西,早已经忘了要省钱的初衷。

刚才讲的就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固定的行为模式本身没有错,是合理的、可利用的。社会发展带来的知识大爆炸和信息大爆炸,不允许我们再慢腾腾的一点一点的去分辨所有的事情,因此固定的行为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率的处理事情,帮助我们更简单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必须要主动去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有哪些固定行为模式,身上有哪些「开关」。

只要找到意识深处的那些「开关」,我们就可以更有效地影响到别人的行为——这就是《影响力》这本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

下面要讲的影响力的六个原则,就是在固定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六个原则

2.1 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我给了你一些好处,你以后要找机会还回来」。如果人家对你有恩,你就应该做出回报,而不能不理不睬,更不能以怨报德。

中国社会就牢牢地建立在互惠原理上,「人情往来」 其实就是互惠原理的最佳体现。有一句俗语,叫「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我们都不希望背后被人说成是小气鬼。

别人请你参加生日聚会,你就会想:我生日那天也得请他来,不然太失礼了。同事结婚,你要送上大红包,千万别舍不得,有经验的父母会跟你说,别怕,这是好事儿。现在送得越多,将来你结婚时,收回的就越多。

如果你不遵守这种社会规则,你就会被认为「不懂事」、「爱占便宜」、「忘恩负义」,愿意和你来往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

一旦你拿了别人的好处,你就会产生亏欠感,这时候如果别人想让你做什么事情,你就很难拒绝,这就是互惠原理的最简单粗暴的利用。

互惠原理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并没有真的失去这个东西。他一定会收回同样多的、甚至更多的东西。反过来,如果我们接受了别人的恩惠,也会感到自己有责任在将来做出回报。

只有互相信赖,整个人类社会建立起了一个「偿还网」,我们才有了劳动的分工、商品的交换、服务的交换,才能结成这样一个高效率的社会。

所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互惠原理已经成为我们最基本的一个固定行为模式。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个原理,就已经无师自通地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练地进行了运用。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国外一个宗教团体,他们寻找愿意捐款的人,采用的方式是,先送对方一朵花,然后再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募捐的成功率。

我们国内很常见的情况是,大街上有时会遇见一些穿着僧袍的假和尚、假尼姑,他们观察来往的过路人,如果觉得你看起来好说话,就会拉住你,往你手里塞一些佛珠、平安符、观音像之类的小东西,说看你与佛有缘,送给你不要钱。

如果你收下了,对方马上就会提出,自己正在化缘筹建寺庙,请你捐点善款,如果你一听,想把手里的小东西还给他,对方往往会拒绝,说菩萨送出的东西不能收回。

这一招看起来很简单,但常常有善良的老年人,因为过意不去,最终掏了钱。这笔钱说大不大,但肯定远远超过购买那些小佛珠、平安符实际所需要的价格。

我们身边还有一个常见的例子:

超市的酸奶区经常有漂亮的促销员小姐姐,端着小纸杯,让大家试喝酸奶。小姐姐们穿着厂家定制的服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端着托盘,有很多一次性小纸杯,盛满不同口味的酸奶。她们热情地招呼大家,试喝酸奶。很多人可能正好逛到口渴,也想尝一尝,顺手就接过来喝了。

喝完之后,促销员会问你「味道怎么样,喜不喜欢」,或者说「我们家最近推出的新口味,正在促销,价格特别合适,过段时间就恢复原价了」。要是确实不喜欢,你可以直接拒绝,然后走开,毫无压力。但酸奶这种食物,其实差别不大,只要正规厂家,一般口感都会不错,很难挑出硬伤。 你喝都喝了,味道又不错,要不要来一瓶?正赶上促销,要不要干脆来一箱?

如果你尝了一种口味不喜欢,又换一种,再换一种,不知不觉就会觉得有点亏欠和心虚,你会想:「她们会不会以为我就是为了免费吃才过来的,我要是走开,她们会不会在我背后说,这家伙是个爱占便宜的小气鬼?」或者想:「而且我都免费尝了好几种口味,加起来顶半瓶了,她们工作也不容易,不买一点不好吧?」

超市里天天都会有这种试吃,除了酸奶,还有面包、奶酪、熟食。如果接过了笑容满面的促销员递过来的小食物,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牙签一扔,转身就走。这个时候迫使你去买的这种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正是来自我们潜意识里的互惠原理。

商家利用互惠原理,往往会采用两种策略。

2.1.1 商家利用互惠原理的两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或者说是:不公平的交换。

社会规范告诉我们,违背互惠原理,光是接受好处,而不回报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谁都不愿意被贴上「忘恩负义」的标签,心理负担会让人们答应不平等请求。

尤其在中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被视为一种美德,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利用这一点,通过小恩小惠来操纵你的心态,换取大的回报。所以,经常有人事后才会恍然大悟,自己在所谓的「互惠」中吃亏了。

除了前面说过的超市免费试吃,还有还有很多家居建材产品零售商会免费给顾客家里进行验房、图纸设计、甲醛检测等工作,从而赢得客户的好感,其实就是在给客户创造负罪感,等待他们的回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的背后是要付出代价的。

第二种策略是:退而求其次,也叫做「拒绝-退让」的策略。

既然知道了互惠原理的威力,你会不会想,如果一开始就拒绝别人,不吃「免费的午餐」,这不就安全了吗?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互惠原理还有一种升级版本的应用技巧,那就是「拒绝-退让」策略。

就是在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可以先提出一个对方可能不能接受的条件,然后再主动让步,提出真正想和对方达成的条件,来提高达到自己目的成功率。

这个策略来自互惠原理的另一面:当我们拒绝一个人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负罪感,这时候如果对方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请求,我们就比较容易会答应他。

比如,如果你想向朋友借1000块钱,又觉得对方很可能不会借给你,这个时候,如果你懂得「拒绝—退让」策略,你会干脆提出借10000块。果然,他找各种借口拒绝了。这个时候,你退一步,提出没有10000块,借1000块钱也能应急。对方就会松一口气,和10000块相比,1000块钱看起来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他比较容易同意借给你。而这本来就是你最初的目标。

当对方做出一次退让的时候,互惠原理此时就会发生作用,我们也会退让一步通常会答应他的这个要求。

小到购物还价,大到商业谈判,其实都是这种心理上的拉锯战。不过要注意一点,最初提出的要求或者价码不能太极端太无理,否则就会被另一方认为没有诚意,他直接退出,不和你谈了,你准备好的「拒绝-退让」技巧就毫无用武之地。

既然总有人希望借助互惠原理从我们身上获得什么,那么我们该怎么防范?

一味地拒绝别人并不合适,你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

如果是好意,我们就大大方方接受并回报。一旦确定他的行为不是出于善意,而只是让人顺从的伎俩,是一种营销策略,认识到你们之间就不存在人情关系,拒绝起来就毫无压力。

2.2 承诺和一致

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因为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把自己的言论、信仰和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的欲望,所以,一旦我们做出了许诺,那我们的行为就会按照许诺的那样去做。

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言行不一的人,容易被看成是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而言行一致就代表着个性坚强、智力出众。而且这是一条心理捷径,人类总是能不思考就不思考,下意识地保持一致,能免得我们受到烦恼的折磨。

「公开承诺」是有巨大威力的,这个威力是通过这三个方式来实现的。

2.2.1 公开承诺实现的三个方式

仪式感是让承诺和一致原理得到实践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

比如两个人结婚,最好要举办一个隆重的婚礼,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从此是一家人。

大部分婚礼上都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婚礼的主持人问新浪和新娘是否愿意。双方都回答愿意,然后,台下嘉宾一起大声鼓掌,男女双方的亲戚、同学、同事、领导、朋友等等所有社会关系,都一起见证了他们的承诺。对台上的两个人来说,既是感动鼓励,也是严格监督。这样的话离婚的成本就会比较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有了言行要一致的心理需求,从而让婚姻关系更加稳定。

书面承诺和公开宣布是「公开承诺」展现威力的另外两个方法。

书面承诺比口头答应更有仪式感,公开宣布比私下交流更有仪式感。

教育孩子时,如果准备一张纸,让孩子将自己承诺要做的事情写下来,贴在墙上,天天看,那么他就可能坚持做到,但光是口头答应就很容易放弃。因为书写下来的承诺更容易得到一致性。

再比如,员工某一次表现优秀,领导及时公开赞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那么这个员工下次还会努力表现得更好,这也是企业组织行为中可以有效应用一致性的技巧。

在销售中,让客户写下几句评语,既是将来发展潜在客户的广告,同时也强化了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同感。

这就是「承诺和一致」原理。人们内心需要把自己调整得言行一致,做了承诺的决定,哪怕是错的,也有一种自我延续的倾向。所以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个人承诺是预防客户撕毁合同的重要心理机制,想方设法引导客户做出承诺非常重要。

2.2.2 市场营销常用的两种手法

一种是先提小要求,再提大要求。

销售人员会让客户一步步做出越来越具体的承诺,从而提出要求,利用客户保持一致的内心需求,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你去买衣服,看上的一件衣服刚好断码了,销售员说我可以帮您查一查仓库是否有货,如果您确定要买,我再帮您把相应码数的衣服从仓库拿上来。你本来只是想要知道还有没有合适的尺码,但这时需要你做出回应,如果你选择了是,便等于做出了要购买的承诺,那么销售员便从仓库调出同款衣服来,你已经有言在先,必须要买了。

另一种手法是先给出优惠,得到承诺再改变。

销售人员先给客户一个甜头,让顾客做出有利的购买决定,交易尚未拍板,卖方又巧立名目,取消了最初的甜头。

比如汽车销售人员给你提供了优惠4000元的价格,等你选好了车,经理忽然又在计算中发现了一个错误,比如空调没有算到成本里,然后又把4000元加上了,可这时候你已经填写了一些表格,等于已经做出了承诺,你知道即使加上4000元也是市场正常价格,所以你就买了这辆车。

所以说,我们要避免死脑筋,如果顽固地保持一致,很可能会让我们付出代价。作者说其实我们的潜意识其实非常敏感,如果你感觉哪里不对,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不用勉强自己保持一致。

2.3 社会认同

其实就是「从众心理」,人们在判断在某个环境下何为正确时,会参照其他人在这个环境下的行为选择和意见。

在网上上买东西的时候,只要一搜索商品名称,就能搜出来无数差不多的商品,很多人都会选择「销量从高到低」显示,先看一看所谓的爆款。看到上面显示着已经有几万、十几万人购买,你就会放心一点:这么多人买,跟着买应该没错吧。

再比如两家并排的饭馆,一家顾客盈门,一家冷冷清清,你会选择哪一家?一定是人多的那家啊,没人吃的馆子谁敢去啊。

还有现在各种网红奶茶,店门口总有年轻人排着长龙,你肯定动过心思,也想买一杯尝尝。这种「买的人多=质量好」、「吃的人多=好吃」通常情况下是正确的行为模式,这种固定行为模式可以帮我们节省自己去花时间甄别的精力消耗,而且还能带来不错的结果。

但有时候「人多」不一定就好。

这是一起发生在纽约市的普通的凶杀案。一名30多岁的妇女深夜下班回家时,在自己家所住的街道上遇害了。这场残忍的谋杀前后长达35分钟,弄出了不小的动静。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当时有38个邻居透过窗户看到了,但几个人报警了呢?一个都没有。

《纽约时报》披露这个情况之后,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冷漠」。但心理学教授给出了一个解释:恰恰是因为目击者太多了,所以才没有任何人采取行动。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不确定性和相似性。

相似性很简单,他们都知道除了自己之外,别人也看到了,「也许其他人会报警的,说不定有人已经这样报过警了」。人人都这样想,结果人人都没去做,不是因为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

不确定性是说,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判断一件事是否紧急,比如说这个人倒在路上,是心脏病发作了,还是喝醉了?两个人似乎有肢体接触,是暴力袭击还是夫妻吵架?是否需要外人干涉?到底是怎么回事?

碰到不确定的情况,我们自然就会去看周围其他人的反应,来判断事情到底够不够紧急。可是别忘了,所有人都正在寻找社会认同,而所有人都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得不动声色、镇定自若。这样一来,在每一个人眼里,其他人全都是从容不迫的,没打算采取什么行动。

于是,在社会认同原理的作用下,每个人都觉得,既然大家都不担心,就说明一切正常,这就是所谓的「多元无知」状态。

这就造成了,众目睽睽之下,却没有一个人及时伸出援手。那么,如果遇到在外面危急情况,我们要怎么求救才更有可能得到帮助呢?

很简单,办法就是:减少不确定性。

最直接的方式,是大喊「救命」,并且从人群里挑出一个人来,随便哪个人都可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盯着他,指着他,直接对他说:「你,穿蓝夹克的先生,我需要你的帮助,请叫一辆救护车来。」

通过这样一句话,穿蓝夹克的人马上就明白了三件事:

  1. 你需要帮助;
  2. 救助的责任在他身上;
  3. 他应该去做什么。

这就是防范社会认同原理的负面影响。

2.4 喜好原理

人们总是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提出的要求,这是很自然的事情,那么什么样的人会得到我们喜爱呢?

  1. 外表漂亮的人,长得好看,打扮体面。
  2. 与我们相似的人,相似的观点、个性、背景、生活方式、兴趣等等,只要在任何一个方面相似就行。
  3. 称赞我们的人。
  4. 接触并合作过的人,越熟悉,就越信任。
  5. 和正面事物关联的人,谁都喜欢好兆头。

对照上面每一条,你会发现这个原理和现在微商在朋友圈里塑造出来的形象很相似,现在的微商、社交电商就是利用了「喜好」这一大影响力武器。

做微商的人最最重视的就是形象包装,任何可能形成第一印象的东西,外貌、气场、头衔、着装、车、房、微信头像、朋友圈背景图、个性签名、朋友圈内容等,都好好利用了起来。

很多产品请明星做广告代言,也是同样的道理,现在除了传统的硬广,明星和网红们还常常出现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平时喜欢买什么,用什么,范冰冰在小红书上刚两个月,粉丝就达到700万,推荐什么,什么就很快销售一空,带货能力非常强。

外貌会带来「光环效应」,我们会自动的给好看的人打上优秀、善良、聪明、努力的标签,我们就会把这种印象和品牌结合起来,增加对某个品牌的好感,从而促进我们的购买行为。

既然有些人可能利用我们的「喜欢」,希望我们去做一些事情,那么应该如何防范呢?我们应该学会在心智上把人和事分开,根据事情是否对自己有好处来做出决定。

2.5 权威

我们天生对权威会有一种顺从的习惯。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家里要听父母的话,工作要听领导的话。我们习惯了服从权威,按照作者的观点,一个多层次的、为大家所接受的权威体系有利于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防止出现无政府状态。

但是一旦「权威」被滥用,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李开复曾经说,有无数的学生来信要求他指点人生发展的道路,你一生的重大事件却交由别人来替他们决策,这就是对权威过度信赖的表现。

有意思的是,一旦我们进入「服从权威」固定行为模式,甚至不需要真正的权威,只要带点权威的象征,就足以让我们停止思考,进入盲目的顺从状态。

权威的象征主要有三个:头衔,穿着,以及象征身份地位的外部标志。

一个著名演员在广告中劝告人们要小心咖啡因的危害,建议大家喝不含咖啡因的桑卡牌咖啡,这个广告非常成功,卖掉了很多桑卡牌咖啡。按说应该是医生提出的建议更有说服力,为什么大家这么相信一个演员呢?因为这个演员长年在电视剧中扮演一个医生的角色,这个角色家喻户晓,已经深入人心。

有的老年人喜欢看电视上的养生节目,但一不小心就会受骗。有些广告把自己包装成电视栏目的样子,台下坐着观众,台上坐着主持人和嘉宾,对嘉宾进行访谈,宣传一些养生、治病的理念,推销产品。但实际上,所有人都是演员。

《北京青年报》曾经曝光过一个「假专家」,一个保养得不错的老太太,但她被发现多次出现在各大电视台所谓的「健康医药」节目中,参与推广的药品五花八门,她的身份也每次都不一样,有时自称苗医传人,有时自称蒙医传人,偶尔还会客串一下北大专家和医院退休的老院长……被网友戏称为「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

这就是利用「头衔」「衣着」和「外部标志」进行伪装,利用权威性来说服电视机前的老年人买保健药,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这个老太太「代言」的一个产品就曾卖出近200万的销售额。

如何避免权威性对自己的影响呢?我们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
  • 第二个问题:「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

就拿刚才的例子来说,这个老太太不只是自称蒙医,还在其他的广告中宣称自己是苗医、类风湿专家、失眠专家,根本就是商家找来的一个演员,不能因为她看着好像很权威的样子,就盲目轻信,上当受骗。

2.6 稀缺原理

这个原理讲的是:机会越少,价值似乎就越高。害怕失去某种东西,比希望得到某种东西,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销售专家对稀缺原理最直接的运用是两个战术:「数量有限」和「截止日期」,我们来听听这些话:

  • 这种跑车是限量版,全国不超过5辆,卖完就不再生产了。
  • 这种电器卖得很好,刚刚别人买走了一台,现在就剩这最后一台了。
  • 这种手机正在促销,每人限购两部,凭身份证登记购买。
  • 今天是我们打折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恢复原价。

你瞧,限购可以突出购买者的身份和品味及地位,而设置最后期限又可以加强购买时的危机意识,增强短时间内的购买量。

小米手机被认为性价比很高,每卖出一个1000块的手机只赚10块钱。所以很多人想买,但小米每次出新款手机,市面上永远都是缺货、缺货、缺货,永远都要排队等,不过消费者们已经习惯了小米的这种销售模式,哪怕经常吐槽小米在搞「饥饿营销」。

楼市火热时,在开盘前后,开发商先大量广告宣传,吸引人看楼,请看楼者登记、交诚意金、登记VIP客户等,有的还张榜公布销售情况(实际没有销售那么多),形成临时性缺货或者存量稀少的假象,造成恐慌。

因为那长长的等待名单其实也是为楼盘作了免费广告,这种「饥饿营销」让购房者心里发慌,房价高也不得不赶紧缴纳定金,担心晚了就买不着这个价的房子了。

这种心理战术的原理是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

  1. 我们经常根据获得一样东西的难易程度,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判断它的价值,「稀缺」原理利用了我们这种心理弱点。
  2. 每当获得某件东西比以前更难了,我们拥有它的自由就受到了限制,而失去自由是让我们深恶痛绝的事情。所以,越难以获得,我们就越发地想要得到它,就越是要努力去得到。

那么,怎么来防范被稀缺原理操纵呢?

如果我们感受到了「稀缺」所带来的压力,我们最好是采用一套两步应对法。

首先,一旦在顺从环境下体验到高涨的情绪,就要暂停做出决定,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对自己说:很可能有人在玩弄稀缺手法,必须谨慎行事!特别是现在的各种网购的活动!

其次,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我想要那件东西?只是因为想体验「拥有」它的感觉,还是因为想要用它的「功能」,记住:稀缺的东西并不因为难以弄到手,就变得更好吃、更好听、更好看、更好用了。

以上六大影响力的武器,对应着我们常有的六种固定行为模式。

后记

作者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这六种行为模式是可靠的,可以引导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但现实中,有人伪造大量的信息,用来引诱我们作出那些机械的反应,利用这这六种行为模式谋取利益,我们必须对此有所了解,加以提防。

总的来说,这本书思考的还是人性。在我们中国的文化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复杂些,常翻翻这本书,联想一下我们自己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是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应对周边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