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
英文名:《Happier: 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
作者名:[美]泰勒·本-沙哈尔
译者名:汪冰,刘骏杰
前言
我们从《这才是心理学》中知道,心理学涉及许许多多的领域,而现在我们来学习了解一些可能对我们帮助最大的领域,那就是积极心理学,也就是本书相关内容。
作者泰勒·本-沙哈尔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他有两门非常受欢迎的公开课,一门讲积极心理学,另一门讲领导力,这本书就脱胎于他所讲述的积极心理学。
作者把获得幸福当作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既然是一门技能,那光看书肯定是没什么效果的,所以他在书中列举了很多的反思条目与练习项目,目前也有放在每个大章节结尾处,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阅练习。
一、疑惑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我们每天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自己现在又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1.1 对幸福的疑惑
作者曾是一名壁球运动员,在经过5年的艰苦训练后,终于在16岁那年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他曾经一直相信成功后的喜悦可以弥补训练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为了达成成就,之前受的苦都是理所应当的。
事实证明,获得冠军确实让作者获得了强烈的快乐,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快乐也是短暂的。当天晚上他躺在床上,这种成功的快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其实我们也有很多类似的体验。
读高中的时候,每天起早贪黑,想着只要高考考好了,这些苦也就值得了,而考高分的喜悦可能在报完志愿之后就感觉不到了;上大学的时候,为了一张漂亮的简历受过很多罪,幻想着只要找个好工作幸福就来了,最后找到工作的喜悦很快就被工作压力取代了;谈恋爱的时候,觉得只要步入婚姻殿堂就算修成正果了,结果婚后又经常为一些生活琐事烦恼。
想得到持久的幸福就这么难吗?我们总以为,达成某个目标或者实现某个愿望之后,幸福就会突然降临。
在这种观念中,我们把幸福当成了一个终点,一旦达到,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就结束了,可实际上这个终点并不存在。与其整天纠结“我幸福吗?”,不如问自己一个更有益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幸福?”
1.2 四种人生模式
要想过得更幸福,我们首先要认清现状,看看自己当前处于什么样的人生模式。以“当下利益”为横坐标,“未来利益”为纵坐标,可以划分出四个象限,代表了四种人生模式。
1.2.1 享乐主义型
为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的幸福人生。
这类人信奉着“及时行乐”的信条,对于眼前的痛苦能逃避则逃避。
我相信大家周围也一定有过这样的人。因为沉迷游戏,现在的很多青少年都有享乐主义的倾向,他们都是对自己的未来不管不顾的吗?不一定。他们也会期待一个美好的未来,只是规划未来、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太难受了,为了逃避这种难受,他们宁可一头扎进游戏里。
1.2.2 忙碌奔波型
只追求未来的快乐,承受着现在的痛苦。
这样的人坚信“要成功就必须以经历痛苦作为代价”,把幸福当成了终点,辛苦地追求着。我们上一节中的例子就属于这个类型,忍受了太多的痛苦,最后得到的可能只是短暂的幸福,这样的生活性价比就是很低的。
1.2.3 虚无主义型
既不享受眼前的所有,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
这种人生最可怕,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他们的状态,就是“绝望”。刚刚经历过重大变故的人很容易会陷入这样的状态,比如:失恋,失业。
1.2.4 感悟幸福型
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也能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这当然是我们最想达到的状态,那些拥有良好习惯的人就比较容易达到这种状态,比如:爱运动,爱学习,爱…
知道了这四种类型,还要了解一点,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每种类型的一些特点,只是这四种类型在每个人身上所占的比重是有很大差别的。
1.2.5 关于前三种不够好的人生模式
“享乐主义型”只看重眼前,他们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感与幸福同化。他们把当下的辛苦当成一种折磨,却不去考虑辛苦之后带来的回报;把当下的享受当成幸福,却不管将来会怎样。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只消费,不投资”。
有这样一个实验,心理学家付费给一些大学生,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什么都不能做,当然基本需要会得到满足,有吃有喝,只是不能做任何工作。4-8个小时后,这些大学生开始沮丧,尽管报酬非常可观,但他们宁愿放弃参与实验,而去选择那些压力较大、收入也没这么多的工作。
其实,享乐主义享受的并不算是幸福,没有目的和挑战,生活会变得毫无意义。
再来看第二种类型。“忙碌奔波型”的一个典型就是现在很多的上进青年,他们辛苦地工作、加班、学习,早已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却又要为了将来继续“熬下去”。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造成了这样的信念:只关注结果,不在乎过程。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在努力的人。
如果“忙碌奔波型”代表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代表为了现在而活,那么“虚无主义型”就代表了沉迷于过去而放弃了现在和未来,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将这种心态称为“习得性无助”。
在一项研究中,塞利格曼将实验狗分为三组,在三个地板可充电的房间里,第一组实验狗被轻微电击,在它们旁边有一个开关,只要碰一下,就可以停止电击;第二组狗也遭受了电击,但它们没有任何办法阻止电击;第三组狗则完全没有受到电击。
过了一会儿,所有的狗都被关进了一个大箱子,箱子边上有很矮的栏杆,然后实验人员开始了轻微的电击。结果,第一组狗和第三组狗很快就跳出了栏杆,第二组狗却只是在原地哀嚎,它们便是“习得性无助”的受害者。
人也很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当失败或无助时,我们经常会选择放弃,向命运投降,最终慢慢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大坑。
1.3 反思练习
反思:回顾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想想自己经常处于哪一个或哪两个状态?想要做出转变,首先要认清现在所处的状态。
练习:练习自己如何更好的表达感恩。在睡觉之前,写下5件让自己因感恩而感到快乐的事,这些事可大可小,从一顿美食到与一个好友畅谈,都可以写下来。
当然,这个练习可以每天做,把它养成一种习惯。每天写的话,可能会导致重复列出一些事情,比如一个月前陪孩子去了游乐园,今天又带孩子去游乐园。但重点是,每次写的时候都去想象当时的体验与感受。
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就会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刻,而不是把它们当成是理所当然。
二、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认清了四种人生模式后,我们就要继续思考了: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2.1 幸福是什么
现在,我们可以给出幸福的定义了: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这里有两个必要的因素,其中,快乐代表的是眼前的利益,意义代表的是未来的利益,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快乐没有意义,就成为了“享乐主义型”;只有意义没有快乐,就成为了“忙碌奔波型”;二者都没有,那就沦为了“虚无主义型”。只有同时具备快乐与意义,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幸福。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能发现,幸福并没有什么外在的硬性指标。无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幸福人人都能拥有。大城市里的孩子不一定就比山区里的孩子更幸福。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关于人类的幸福感,穷人相比富人,幸福感并没有任何优劣之分。”
2.2 快乐与意义
幸福由快乐和意义组成。
其中,快乐代表了一种情感上的奖赏,它赋予了我们行动的动机。
有人说,意义也能赋予我强烈的动机呀,我想减肥,就在心中想象减肥成功后的样子,穿着美美的衣服,每天在朋友圈里发发自拍,得到周围朋友的欣赏。确实可以,但这样就够了吗?
没有了快乐的参与,恐怕每天就只能“咬牙坚持”了,我们在之前也学习了解过,意志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如果你把它过多地用在了减肥上,那生活的其他方面肯定会受到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把一个大目标拆分成若干的小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及时地获得快乐的奖赏,不仅能感受到幸福,还可以有效节省意志力资源。
再来看看意义。
意义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帮我们分辨幸福与满足欲望带来的快乐。
让我们来想象这样一部机器,它可以让你产生“赚到了1000万,没有了任何强制性的工作,并且家庭美满,子女孝顺,你受到了周围所有人的尊敬与羡慕”这样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很真实,真实得让你意识不到这是机器的作用。
我要问的是:如果可以的话,你愿不愿意一辈子使用这样的机器?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拒绝。因为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内在感受,我们还希望周围环境与自己的感受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不会喜欢这种“自欺”的方式。换句话说,幸福不只是快感,我们更需要这种愉悦感的来源是有意义的。
2.3 幸福的度
是不是说,只要一直做那些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事,就能一直感受到幸福了呢?当然不是。
每个人享受不同活动的能力是有限的、独特的。
例如,陪伴家人是一件能感到幸福的事,但如果让你每天24小时都和家人待在一起,过不了多久就会觉得腻;写作是一件既充实又有意义的活动,但如果一天8个小时都敲着键盘,那也会感到乏味;和朋友交谈是愉快的,但我们也都需要有独处的时间。
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界限,超过了这个界限,那就变了味儿。
这也能解释情侣之间新鲜感的问题,从早到晚缠着对方,再相爱也会有厌倦的一天,把握好这个度,才能让双方一直感受到幸福。
2.4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你觉得自己更偏向于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还可以叫做实用主义,一般是指那些脚踏实地的人。理想主义则常常被认为是梦想家,他们思考着遥远的未来,甚至生命的意义。
奇怪的是,我们似乎很推崇现实主义,却喜欢质疑那些理想主义的人,觉得他们“不靠谱儿”。假如你现在想辞掉手头无聊的工作,去做一件你觉得非常有意义,但在旁人看来有点“非主流”的事,如果你说出来,放心,得到的几乎都会是劝说或嘲讽。但是,理想就真的这么没价值吗?
其实,大多数现实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奔波忙碌型”的人,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理想主义的实质根本就是现实主义。因为“追求意义”是人们的刚需,追求理想完全符合人的自然天性。有梦想没有错,只有梦想没有行动才是我们该避免的。
别再害怕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也别去嘲笑身边的理想主义者。
2.5 反思练习
反思:知道了幸福的两个构成要素,想一想,如何把你必须要做的事转化成能让你感到幸福的事?
练习:记录一下今天所做的事情和花费的时间,写下它们带给你的快乐和意义。可以为快乐与意义评分,比如-5分是最低分,5分是最高分。在花费的时间旁边,注明你希望以后用更多还是更少的时间在这个事上面,更多可以写“+/++”,更少可以写“-/—”,保持就写“=”。
三、我们渴望幸福?
每个人都口口声声说想得到幸福,但从人们的行动表现出来的,可能只是想得到足够多的钱而已。在当前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财务自由才是大多数人真正的目标。
现在,我们来问问自己:我真的渴望幸福吗?为了自己的幸福,我应该设立一个怎样的目标?
3.1 幸福是终极财富
如果你向自己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工作?为什么要买车买房?为什么要升级自己的认知?为什么要幸福?
当你问到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幸福”时,答案就是简单明了的,因为幸福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呀。
虽然道理很简单,但现实中却有太多的人错把手段当成了目标。你可以看看身边有多少人把赚钱或者财务自由当成了最终的目标。虽然钱很重要,但有些人赚钱不是为了用来兑换幸福,而只是想得到金钱带来的虚荣感与安全感,他们甚至可以用牺牲幸福来换取金钱。
研究显示,幸福与金钱之间的关联性是很低的,唯一的例外就是在那些极为贫困、连饭都吃不饱的地方。
那为什么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将物质作为判断标准,而不是幸福呢?
从进化的角度看,这可能是我们还保留着祖先的习惯。在原始时代,物质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人类是否可以挨过下一个严冬,因此储备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到了今天,储蓄主要不是为了生存,更多的人仅仅是为了储蓄而储蓄。
3.2 目标与幸福
之前我们谈到,达成目标仅能给我们带来短暂的幸福,这样的话,目标还有价值吗?我们还有必要设定目标吗?
还是有的。
很多人都有过爬山的经历,我以前爬山的时候,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尽快到达山顶上,所以看着崎岖的山路就会觉得心烦。但那些真正热爱登山的人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当然也想登上山顶,但这不是第一要务,他们在确定了方向之后,就开始享受攀登的过程,把注意力放在身边的美景上,这才是目标的正确打开方式。
所以对目标的正确认知应该是这样的:目标不是一种结局,设立目标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加强我们过程中的快乐感受,目标感比目标本身更重要。
拥有这样的认知,目标带给我们的就不是困难和挑战,而是一种安宁。
3.3 自我和谐的目标
既然目标是必要的,我们该设立一个怎样的目标?
最重要的一点,目标必须是自发的。决策是自己的,目标也必须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而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更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
比如,女性到了适婚年龄,父母就急着张罗介绍对象了,他们往往有自己的一套选择标准,比如工作稳定、有车有房、甚至要住得近,但这些不一定就是你看重的。
别人给你定下的目标不能让你幸福,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定下的目标也不能让你幸福。目标必须是自发的。
那金钱也代表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它可以作为自发的目标吗?当然可以,但前提是它必须对我们的幸福有贡献。有些人赚大钱不一定就是为了虚荣,有时是因为金钱可以当作努力的回报,也可以被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在这些情况下,金钱代表的就是个人成长的结果,而不只是积累的数字。
想要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不仅需要正确的认知,还要有强大的自制力,因为社会观念的影响和周围人的压力经常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让我们打心底里觉得有意义的目标。
3.4 想要做与不得不做
想要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还有另一个前提,就是在一个自由的状态下。
但是,不管在一个多么民主的社会,人总会偶尔感到自己被奴隶了——不是被政府,而是被声望、责任、欲望等胁迫。于是就多了很多不得不做的事,这种不得不做的事,一般要不就是缺乏意义,要不就是没有快乐,甚至二者都不具备。这就当然会使我们的幸福感降低了。
所以,一种增强幸福感的方法,就是增加想要做的事、减少不得不做的事。而这也往往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结果。
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其动机都包含了内在和外在两种因素。
比如,一个人如果因为家庭的压力选择了某个专业,动机来源于外在因素,那他就不容易感到幸福;但如果是因为自己想学,动机就来源于内在因素,那么在学习过程以及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就更容易感到幸福。
想要做的事与不得不做的事,两者的比例可以决定你每天的幸福感,你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回想一下,今天是感到充实和成就感,还是长舒一口气说:“今天终于结束了”?
3.5 反思练习
反思: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目标,哪些是真正自发的?哪些是外界强加给你的?我们总是面临两个选择,被动地受外来因素影响,或是主动地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练习:看看自己上一章节中记录下来的事情,问问自己:我可以简化哪些内容?我可以放弃什么?我是否对一些可以说“不”的事情说了“好”?根据自己的回答,制订计划以减少过多的忙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那些让你感到幸福的事情上。
四、应用幸福理念
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把幸福的理念应用到学习、工作和亲密关系中。
4.1 溺水模式与性爱模式
作者提出了两种学习的动机模式:溺水模式与性爱模式。
溺水模式恐怕是我们应试教育中大部分学生的现状,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强制性的义务,就像被人把头按进水里一样,有着强烈的解脱欲望,一旦解脱(可能是考完试放假了,也可能是毕业了),就会把那种舒适误认为是幸福。而我们很多家长采取的激励措施也是在这个框架之中的,比如考完试就带孩子去游乐园。
相比之下,性爱模式就更为优越。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既可以享受学习的过程,也能从结果中受益。这往往是那些尖子生们,他们不怎么需要老师的监督,就能督促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学习过程本身就能让他们感到快乐。
你看,在同一间教室上课的学生,也可以活出完全不同的生活。
而要想引导孩子的学习模式,父母和老师首先就要摆正自己的观念,他们必须先相信:快乐而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财富,好的学习成绩只是这个财富的附属品。
而不是继续给孩子灌输“忙碌奔波”的信念,告诉孩子现在吃的苦都是为了将来的甜。我们就是被这样教育出来的,如果你现在没感受到当初期待的幸福,你还要把这种失望留给下一代吗?
4.2 心流体验
什么是心流体验?它对我们有什么用?
心流体验,指的是个体完全地沉浸于体验本身,而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沉迷于阅读、看剧,或是打王者荣耀。这期间可能有人叫你你都听不到,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这就是心流体验。
在这种状态下,不仅做事能达到最高的效率,而且还能从中体会到幸福,如果能在学习和工作上找到这种状态,那就好了。
怎么达到心流体验呢?我们需要搭配好两个维度:技能水平和任务难度。
当技能水平过高,任务难度过低时,人就会感到乏味;反过来,技能水平达不到任务的要求,就会感到焦虑。 只有平衡好这两个因素,心流体验才有可能出现。
4.3 寻找使命感
什么样的工作能让我们感到幸福呢?
心理学家埃米·瑞斯尼斯基指出,人们对待工作有三种态度:任务、职业、使命。
把工作当任务的人,每天上班就是因为必须要去,除了薪水,他最想要的就是假期了;把工作当职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比如权力和声望;而对于把工作当成使命的人,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他们工作的最重要驱动力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薪水或地位,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实现自我。
很明显,把工作当成使命的人最容易在工作中感受到幸福。那如何找到一份有使命感的工作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MPS模式”,也就是意义(Meaning)、快乐(Pleasure)和优势(Strengths)。
我们平常接受的职业测评,大多主要关注我们现有的技术和能力。而“MPS模式”要求我们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考虑:先关注什么能给自己带来意义,再考虑什么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最后考虑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我们可以按照这个顺序在纸上写一写,三者的交集就是你想要的答案。
但如果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只能从事现有的工作,那该如何寻找使命感呢?这个时候我们要明白一点:自己对工作的认可有时候比工作本身更重要。
在一项针对医院清洁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拥有使命感的清洁工不仅认为自己是在倒垃圾和洗衣服,而且认为正是自己的工作让医院正常运转,并帮助病人康复。哪怕在别人眼中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在他们自己心中却是另一种高度。
而现在很多人的状态却恰恰相反,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又怎么可能感到幸福呢?
4.4 无条件的爱
再来看看亲密关系中的幸福。
当一个人对你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时,你要注意了,他爱的是你的什么?如果你问那个人“你为什么爱我?”,他很可能冒出来一句“爱是一种感觉,不需要什么理由”,这个回答是不能成立的,可能他还没有意识到原因,但这不意味就没有原因。
没有理性的基础,爱是无法延续的。就像只有愉悦的情绪不足以带来真正的幸福一样,只靠某种强烈的感觉,维持不了长久的爱情。那么,究竟该爱对方的什么呢?
我们说的“真爱”,爱的是对方的核心价值,也就是最深、最真的个性。
比如,一个胖胖的姑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减掉了50斤,摇身一变成了女神。这时,她的外在价值表现在身材和容貌,反映出的核心价值,则是她对美的不懈追求以及顽强的毅力。哪怕减肥后的效果不是这么好,她的核心价值也是不变的。
想想我们的相亲场面吧,要房要车,明码标价,怎么可能会是爱情。
如果我们因为财富、权力或名声被爱,那是有条件的爱;因为善良、执着等核心价值被爱,才是无条件的爱。
4.5 爱不是牺牲
你是否曾以为“牺牲是爱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
我们可能会在影视剧中看到这种狗血的剧情:男二号为女主牺牲了很多,最后女主还是跟了男主。然后有些观众就会很心疼男二,心想如果有人肯为我牺牲这么多,那一定是真爱,TA们甚至会因此刻意要求自己的伴侣做出种种牺牲。
这种剧带给了我们一种错误的认知,让我们觉得“牺牲是一种美德”,而实际上,牺牲对亲密关系是有破坏性的影响的。
我们这里谈到的牺牲,是指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幸福。这并不是说只要为对方付出了就算是牺牲,当我们为爱人付出时间、金钱和感情时,我们自己的幸福感是会增加的,这种付出对两个人都是好的。但如果付出变得被动和过度,它就变成了牺牲。
正如《认知突围》里提到的,情侣或者夫妻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而合作的目的就是在幸福这个“终极财富”上实现双赢。只有双方都感到幸福,这种合作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
4.6 反思练习
反思:如何为目前的工作赋予更多的意义?你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如果不能换一份你觉得更好的工作,那就在现有的工作中挖掘出更多的幸福感吧,打好手中的牌也是一种能力。
练习:下面是一些不完整的句子,用来帮助我们从人际关系里找到更多的爱,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将它们补充完整。 :::info
- 相爱代表
- 爱意味着
- 要成为一个更好的朋友
- 要成为一个更好的爱人
- 如果我能对自己的需要更负责任
:::
五、更进一步的思考
5.1 幸福与道德
当我们以个人的幸福为标准去选择做或不做某件事情时,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是个自私自利、不讲道德的人呢?
那什么才算是讲道德呢?
用康德的话说:如果想使自己的行为有道德价值,必须出自于责任感。如果只顾私利,我们的行为就是没有道德价值的。而且这样持续下去的话,我们最终会伤害到他人,无视他人的需要。
然而,这种眼光所看不到的是,我们并不需要在利他或利己上做出选择,因为这两个是可以共存的。为别人带来幸福,就是给自己带来意义和快乐。如此看来,我们平常说的“助人为乐”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事实。
但是的确会有人做出损人利己的事呀,但这种“利己”只是对表层利益的增加,大多是物质上的,而对于幸福这个终极财富其实是有损害的,因为他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内心正义感的谴责。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谈到“助人与自助”的话题了,在《幻想即现实》中,尝试进行更进一步的论述。
5.2 幸福的高度与深度
作者的妻子对幸福的高度与深度作了区分:幸福的高度是指我们体验到的情绪波动,它有高潮和低潮;幸福的深度指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基本幸福感**。**
比如,一个买彩票中大奖的人,他在中奖之后几天的幸福感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但这股新鲜劲儿过去了,他就又会回到原有的幸福程度,也就是幸福的深度。
做出这种区分,一个作用是能让我们看清身边哪些幸福是更为重要的,也更能理解经历过的那些短暂的幸福。另一个作用,就是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幸福的深度上。
关于幸福的深度,曾经有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它是基本不变的,取决于先天因素。
但正如我们在《这才是心理学》中讲到的,通常结论只是一种大概率的表示,一定存在与之不符的特例,而这些特例可能就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
如何提升幸福的深度,让自己越来越幸福?
:::tips 作者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将注意力从追求物质和名利转向追求终极财富,同时关注当下和未来的收益,避免落入享乐主义、奔波忙碌和虚无主义的大坑。 :::
5.3 幸福催化剂
虽然我们都想一直做那些快乐又有意义的事,但在现实中,总会有无法快乐的时候。
不过幸运的是,一次幸福的经历,可以感染到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作者把这些虽小但有连锁效应的事叫做“幸福催化剂”。
比如,对于长期外出打工的父母来说,过节回家与孩子的短暂相聚就能对他们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安慰,而且这种安慰不但会使他们在当下受益,也会影响到未来。
“幸福催化剂”还有助于我们做出转变,因为从小事入手比大幅度改变的阻力要小得多。如果一个人想从经商转行到做教育,他就可以先每周抽出一天去学校做义工,看看教育是否真的能为当下和未来带来收获,而不是一冲动直接辞了职。
这样看来,有些时候小事也能起到大作用。
5.4 时间压力
再来看看可能会遇到的阻力。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一个很普遍的阻力就是时间上的压力。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截止日期快到了的时候,哪怕是平常觉得幸福的事,现在做起来也感受不到快乐。比如,作家在交稿日期的前一两个月,会因为时间上的压力丧失灵感。
有人可能会想了:不对呀,我们平常不是说有压力才有动力的吗?
这个想法可能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罢了。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特里萨·阿马布勒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 一篇《枪口下的创造力》,他指出“枪口下的创造力,通常都会遭到枪毙的命运。”
由于时间压力会给我们带来挫折感,这种负面情绪会导致我们的思路变得狭隘、短视、渺小以及缺乏创造力。
为了缓解时间上的压力,我们就有必要学习时间管理,排出优先级,简化我们的生活。没错,时间管理不只是为了更高效地工作,更重要的,它还能帮我们体会到更多的幸福。
5.5 反思练习
反思:你的幸福催化剂是什么?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让你感觉焕然一新,并且带给你意义与快乐?找出这样的事,当你感到疲惫时,可以通过做这种小事来给自己充能,很多时候,完成一项令人愉悦的任务才是最好的休息。
练习:想象一下你已经100岁,给自己5分钟的时间,告诉现在的自己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的幸福。其实,很多答案就在你心中。写下答案之后,从现在开始就尽可能地付诸于行动。比如,如果你希望变老后要和家人多多相处,那就从现在开始,多安排一些时间来陪陪家人。
后记
整本书内容不算多,也不难理解,但哪怕是一些常识,也常常会被我们忽略。
关于书中的一些反思练习,我们可以挑一个最喜欢的练习,长期做下去,注意,这可不是让你痛苦地坚持,别掉进“忙碌奔波”的坑。
另外,如果想对幸福这个话题有更详细的了解,并且肯投入更多的时间,那还可以上网搜索作者的公开课,相信小伙伴们看过视频之后会更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