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作者名:尹建莉
前言
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教育的美妙境界是有心而无痕,如同一个有心的小伙夫可以成为一名高级厨师,一个有心的妈妈也可以成为一名教育专家。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丝毫没有将妈妈与老师作比较的意思。老师在学校和课堂中是孩子的引路人、指导者,甚至是行为上的楷模和榜样,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而且作者也是从教多年的老师。这个书名只是想说明一个被很多家长忽略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有一则寓言是这样写的,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大玉变成小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和教育孩子何其相似。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间的关系,几乎每种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家长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它使孩子的世界和未来全然不同。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无小事,一些常见的情节,如果家长处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形成情结。
1.1 疼痛
身体上的疼痛完全没法避开,除非没有知觉,所以是个正常人都会对此反应灵敏。现在每个孩子都要注射疫苗,小小的人儿最开始对此一无所知,可是有了那么一两次经验后,当你再解开他衣服露出肩膀,护士举着针过来,他就学会了挣扎。
注射室里,甚至有妈妈这样抱怨,连个帮忙都没有,娃他爸都怕看打针。其实做护士多年的同学也说,无论打过多少次,下一次还是免不了会紧张,不是怕扎不准,是怕一下去,孩子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带来的毫无理由的恐惧。
打针有多疼呢?其实不一定的,每个人的敏感度不同,但大体上总是人可以承受的范围。所以面对这种孩子必须承受的痛苦,有几个前提家长是需要知道的。
一是要平静,孩子的感受能力很强,如果感受到家长的焦虑,他就会觉得问题很严重。老虎没有来,先被老虎的传说吓倒的,恐怕面对老虎的勇气要矮下三分。
二是要提前跟孩子交流,为什么一定要承受这种痛若,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切不可威逼利诱,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情必须得做,没有商量的余地,更不是迫于大人的压力、或是得到某种奖励才去做。这能让孩子正视痛苦,面对困难时不消极逃避。
三是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不夸大,也不缩小。告诉孩子,你可能会很痛,也有可能只有一点点,不过不管怎么样,痛了你可以喊,可以叫,可以哭,那不丢人,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些不能让你不痛,你不做也可以。
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孩子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不能施加压力,定下绝对标准,万一做不到,也不用为自己违反了诺言而感到羞愧。
1.2 逗和捉弄
大人有事没事就喜欢捉弄小孩子玩。比如拿一个准备给孩子的东西,却不痛快地给,而是提条件,让孩子说一句甜言蜜语,不说就做出要拿走不给的样子,直到孩子乖乖说了,才心满意足地兑现诺言。又或者以吓唬孩子为乐,拿个毛绒玩具唬孩子说是老虎,又或者替家长照看小孩子时说“爸妈太忙没空照顾你,要把你送人”之类的话,急得孩子大哭。
这都是捉弄,不是他们云淡风轻的“逗”。
逗和捉弄是两个概念。逗,应该是以孩子的快乐为前提,经常是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孩子的情趣中,以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孩子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幽默和智慧。而捉弄则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开心,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但凡遇到孩子被捉弄,家长都应该礼貌而坚决地制止。成人犯概念不清的错误可以,但不该由孩子来买单,家长明白这个道理就更加不能坐视不理。
1.3 试误
你小时候有多少次因为流连水中抓鱼的快乐,而置家长三番五次叫吃饭的声音于不顾的?又有多少次因为想看蚕蛹破茧成蝶而忘记写作业的?还有翻不完的连环画、画不完的哆啦A梦,是不是令你沉迷到做其他任何事都心不在焉,小错不断呢?
孩子健忘、考虑不周……如何看待这些实质上并非十恶不赦的小错误,其实是家庭教育中的大问题。
一手包办,无限纵容,长远来看是帮孩子的倒忙。就像打破碗一样,你不可能永远帮他护着碗,也不可能对打破碗这个事实永远不屑一顾任由他去。但这并不是说,就要去指责他,孩子都有把事情做好的愿望,闯了祸,不用你说他也会不好意思。
教训,会让他减轻负罪感;反复唠叨早已说过很多遍的话,只会让他觉得丢面子,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有时为了你不再唠叨,他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犯错是成长必修课,家长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试误是孩子的权利。这比任何口头或书面的教导都更令人印象深刻、对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更有效。至于过错给家长或孩子带来的损失,都可以当作培养孩子成长所交的学费,其实是值得的。
我们当然可以事先提醒,但也要耐心等他自己经历和成长,甚至要故意给他制造一些机会让他尝点不用心的苦头。总之是对不涉及原则性错误的小毛病,不必苛责,不必强化,甚至不必提出来。适时放手,看清哪些方面不用管,也是家长的必修课。
1.4 早恋
孩子的成长期还有一个不能避开的话题是“早恋”。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个例,妈妈怀疑女儿早恋,然后就各种作,先是偷看手机,再没收手机,然后没收女儿借来的手机,直到女儿不堪重压,宣布“今天晚上不回家”,这妈妈第二天又跑到学校质问女儿,弄得人尽皆知。事实上这乖巧的女儿只是赌气在网吧玩了一晚上,却要闹得最后转学为安。
环境突变,本就适应慢,妈妈还又下命令“不许和男生来往”,最后这个乖乖女就“顺坡下驴”,和高年级搭讪她的同学“谈恋爱”了。
面对早恋这件事,家长实际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疏导平息,一种是刺激强化。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达到第一种效果,但遗憾的是现实中大部分做成了第二种结果。
弗洛姆说,动摇孩子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是唤起他的有罪意识,这个案例中,家长的过错就是用成人庸俗的观念,把孩子原本正常的行为恶俗化了,人为地制造了孩子的罪恶感,客观上把孩子推到了不可自拔的境地。
对孩子“恋爱”这件事,要管,但不能瞎管。首先要清除自己心里世俗的污垢,然后再来加以引导。
十几岁对异性产生好感这很正常,这是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同步的表现,很健康。再者,有异性喜欢,说明你是一个可爱的人。如果你对某个异性有好感,说明你也是个懂得欣赏的人。但这一切都没什么特别,在你接下来的人生中,你会遇到更多欣赏你或者你欣赏的人。
这都是一个在完善自我的路上,越来越可爱时才会发生的事情。因为只有你变得更可爱,才值得别人去欣赏;只有你变得更睿智成熟,才会懂得欣赏别人。
这才是家长应该传递给孩子的信息。
二、教育?
西方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
放在教育上特别贴切。哪个家长,哪个老师意图不好呢?当良好的意图和后面令人失望的结果形成巨大反差时,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本人,说孩子不争气,天生就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
如果问题来源于孩子自身,只能通过孩子自己改变来解决,那所谓教育的功能,又在哪里呢?
2.1 环境的力量
好多人把个体教育中的问题归结到社会、政策、时代等宏大的因素上,最典型的是无论校园里发生了什么负面事件,人们都要从教育体制上找原因,高考几乎成了一切教育问题的“罪魁祸首”。
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体制能完美到可以解决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问题。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老师给他营造的、直接包围他的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状况,才是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阳光的家长,孩子脸上的笑容更多;博学的家长,孩子身上的书卷气息更浓;平和的家长,孩子就更文静……
这些大概率的相关联系我们看到的很多,当然也不排除会有例外。这里想说的是,如果你想把孩子往哪个方向培养,那么首先是家长先行。只有家长言行表率在前,形成的小环境影响才会发生作用。
2.2 暴力作业
学校统一的大环境,追求的是让每个孩子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资源。所以,当孩子在学校受到挫折时,家长要从内容看到本质,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人们总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正确的,都是对学习有用的,孩子都应该认真的完成。事实上,孩子们写了太多无效作业,有时甚至是负效果的作业,我们把这种作业称为“暴力作业”。
暴力作业有三种:
- 不管你实际上有没有掌握知识点,都以数量庞大为衡量基准;
- 惩罚性的,必须把错的抄写多少多少遍,完全不顾及错误的性质;
- 恶意评价。只要你出错,就是零分。
暴力作业最明显的特点是一刀切,不管你是如何犯错的,通通用一招搞定——罚。其结果往往是,已经掌握了知识点的学生为了完成惩罚的数量而写作业,完全没有通过练习掌握知识的满足感。为了交差、为了不被罚而努力。最后一种暴力作业,导致的后果更差,反正只要错就是零分,那错多错少又有什么关系呢。
厌倦学习是学习中遇到的最凶恶可怕的敌人,暴力作业则是把这样的敌人运送到孩子心中最快捷的交通工具。更让人心痛的是,家长也作为无知的帮凶,强迫孩子接受这样的暴力作业,加速孩子的厌学情绪。
作者的一位同学说,以她从教的工作经验,孩子们写生字,每个字写三遍效果最好。只是如此朴素的经验,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体系,没有高大上的格调,因为纯属个人总结,完全不能公之于众进行扩散。
减轻学生书包重量,是个比喻性的说法。书包,在这里只是学业的一个象征。书包的实际重量和学生学业负担的轻重,有一些表层关系,但并不对等。减负,应该用思想和理念去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就说过:“如果教师只考虑怎样迫使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在那里抠教科书,怎样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别的一切活动中吸引过来,那么负担过重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
看来,杜绝不同程度的暴力作业,才是减负的重点,才能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学校不是万能的,它也会因为追求公平公正,而丧失提供给个体个性化学习方法的能力,所以家长这个时候的作用就不容小觑了。
2.3 正视游戏
很多家长认识不到暴力作业的害处,还为学校用作业把孩子绑在书桌前学习感到庆幸。越来越忙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在做学习以外的事,就感觉天都要塌了。他们焦虑地送孩子去兴趣班,占用孩子一切空余时间,生怕一个不小心,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别的诱惑吸引走了,首当其冲的就是电脑游戏。
一个现实是,随着社会及互联网的发展,电脑游戏只会越来越多,无论家长喜不喜欢,大势所趋,挡也挡不住,根本都不需要家长决策,孩子们总会接触到。
其实家长们也不必太过于忧心,电脑游戏就是游戏的一种,和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没有本质区别。孩子对游戏有着天生的热爱,而且游戏能让人主动参与,玩的过程中还有智力投入,游戏之外还可提升电脑操作熟练程度,扩展朋友圈,以积极的角度看,玩游戏并不算什么问题。
问题出在,孩子对游戏是有兴趣,还是病态的成瘾。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钻在游戏里不肯出来,以至于成为一种病态,那是因为游戏外的世界让他感到枯燥、不快或自卑,他想逃避游戏外的世界而已。使人堕落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心灵的空虚,或某些素质的缺失,比如自控力。
家长要思考的是,如何引导孩子既玩得开心,又懂得自我约束,适可而止。
2.4 戒瘾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游戏瘾,该怎么帮助他呢?
陶行知先生有个比喻,说有的人开始接受一个观念,知道鸟儿在大自然中会成长得更好,就弄些草树枝放到鸟笼子里,以为这就是给鸟提供了自然环境。为什么不打开笼子呢?
可以参照这个比喻来看,家长若要帮助孩子纠正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第一要有诚意,第二要有耐心。
诚意是,突然给孩子自由(即使多半是躲在一边暗地侦察去了),无论他怎么闹,都要平静。猫不在,老鼠横行,这是自然规律。家长和孩子最好不要形成这种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的时间越长、越牢固,孩子的自觉性就越差。
耐心就是,不要指望自己政策一变,孩子就马上能立地成佛。回头不是岸,而是等待。坏习惯,就像病一样,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还会反弹和复发。所以,别指望给三天自由,就把三年的坏习惯能彻底改善。
正是因为瘾难去,所以才有治疗网瘾的单位出现。纵观几年来被曝光的像集中营一样的所谓戒网瘾学校,大概也明白,去网瘾是个教育问题,其根本解决之道还是在家庭。家长要注意的是,你的每句话、每个动作,对目的是成全的,还是破坏的,在孩子内心是强化哪个效果。
比如,你想让孩子多读书,就把孩子硬从电脑面前拉开,塞给他一本书,告诉他,要多读书少玩游戏。
那恭喜,你“强化他对游戏的欲望,破坏他对读书的兴趣”的目的达到了。作者甚至有一个脑洞大开的逆向思维法,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就告诉他,惩罚你去玩游戏,必须玩够十小时,不够就再罚十小时,直到累得他求饶。
把游戏和惩罚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一提游戏就有个条件反射,那就是惩罚,而不是乐趣。
当然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家长必须阻止未成年孩子玩充满暴力与色情的游戏,同时正面引导孩子选择内容健康的游戏。暴力与色情不是游戏的本质属性,家长只能禁止接触不健康的游戏,但不能禁止游戏。
无论任何事情,孩子有瘾,家长都要三步走,先理解这个“瘾”的本质,再决定是否要纠偏,一旦付诸行动,就要保持耐性。如果说家长在教育上相比老师有什么优势的话,那无疑是更长的陪伴时间和更多的耐性了。最后关于“瘾”,推荐可以看下《欲罢不能》。
三、孩子&家长&老师
家长是孩子的天,老师是孩子的权威指南,家长和教师是与孩子接触最频繁的两大群体,把控着“生杀”大权。孩子会用什么方式挑战权威?又是否能挑战成功呢?家长又能从孩子的行为里发现哪些可以积极改进的行为呢?
3.1 说谎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孩子说谎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
没有一个家长故意去教孩子说假话,即使经常说谎的家长也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谎。但如果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为了哄孩子听话而用假话来骗他,或者家长经常对别人说假话被孩子耳闻目睹,孩子就会慢慢学会说谎。
还有一种情况下,家长出于社交需要,惯性地说些虚伪的话,虽并无道理上的不妥,但如果被年龄尚小的孩子注意到,也会给孩子留下可以“适当”说谎的印象。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来自成人,如果成人比较严厉,对孩子的每个过错都不轻易放过,统统要上纲上线批评指责,甚至打骂或屈打成招,或者是家长太过强势,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体恤孩子的意愿。这些都会导致孩子情绪紧张和不平衡,他们为了逃避处罚、达到愿望或取得平衡,就会选择说谎。
北京电视台曾有一期“作业/谎言”的节目,一个孩子不爱写作业,经常因为作业说谎,家长打骂都不管用,全家人上节目,求助专家。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厌学,孩子由于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但专家却重点教育孩子,对孩子大谈一通“聪明与智慧”的辩证。
节目的最后,孩子当场表示以后要好好写作业,再也不说谎了。
可以想见,孩子的保证,显然是有节目现场气氛的需要,还有对成人的畏惧,以及对自己变好的渴望。
可是,我们也能做出判断,通过专家的几句话,孩子会不会就有能力写好作业,并且再也不用为写不好作业,怕家长惩罚而撒谎了呢?孩子对自己履行承诺的能力没有估计,他只是迫于压力做出了承诺,当他再次食言时,这个承诺就又变成了谎言。
如此恶性循环,其实不止是大人伤心,孩子也会因此慢慢失去自信,失去自尊。对他人的要求和自己说过的话越来越不在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说谎和厚脸皮往往联系着。说谎的次数多了,也不知道自己哪句真哪句假,随之而来的就是道德感也堕落了。
孩子宁可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说出来,这其实就是一个信号,说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孩子在潜意识中已不信任并排斥家长了。家长此时要做的,不是强制孩子作出承诺,而是反思自己是否太过严厉,或者孩子是在哪里遇到了困难,需要什么帮助等。
孩子的品行习惯是如此依赖家长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在思考解决孩子的问题时,切入点永远应该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哪怕你认为孩子的毛病就是来自孩子自己,你也有责任通过改变自己,唤起孩子的改变。
3.2 挑战权威
成人在孩子眼里一般都是权威的代表。
我们要鼓励孩子有独立的见解,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人云亦云。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真诚地,尽量有高度地看待一个问题,而不是仅仅顺从于他人的思想或某种习俗。实际上,这也是培养孩子的批判意识。
西方教育界把批判意识和解决问题并列为思维的两大基本技能,足以说明独立思考有多重要。批判意识的培养并不一定要求孩子提出什么新观点来,而在于首先让他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最典型的就是让孩子敢于质疑老师的一些言行。
由于教师和学生比起来,几乎在各方面都占据优势,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对教师既崇拜又害怕。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和老师相处,既要尊重,也要有平等意识,老师有错误的时候,要有勇气说出来。
3.3 指出老师的错误
老师都是普通人,认为老师永远没有错,很不客观,而且这种想法也是一种虚幻的期待。给了老师压力,对他们的职业成长也没有好处。尽管筛选机制会尽可能挑选应有素质和已有素质可能更吻合的人,但我们仍然不能说,一个人因为他当了老师就变成一个没有缺点的人。
让孩子明白这一点也尤其重要,把老师从神坛上拉下来,并不是不尊重老师。老师有没有错,孩子其实也清楚,如果孩子觉得某个老师错了,但又不能自由地表达,那么常见的就是讨厌上这个老师的课。指出老师的错,并不是不尊重老师,而是教给孩子,他有质疑权威的权利。当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人性永远是躲不开的基准线。
孩子在发展自己的独立思想时,可能会出现偏激。哪怕是偏激,家长也要首先用肯定的态度来看待,分析孩子的想法,然后客观地引导他去形成一个正确认识。但凡有批判精神的人,就会有其独特的个性,凡是个性的东西,就免不了与平庸发生冲突。
家长在鼓励孩子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引导他理解和接纳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健康的批判精神应该是视野开阔的,有高度的。这是家长需要注意的地方。
3.4 不是他的错
家长担负着非常重要的教养孩子的任务,但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把孩子丢到学校就万事大吉。
作者的女儿就遇到了一个“爸爸在监狱,妈妈被叫到学校就踢孩子”,而且经常欺负她的同学。
了解情况之后,作者是这样跟女儿说的,“他的错其实是他家长的错,所以不要歧视他,不要把他当成坏孩子看,他就是个普通的同学。大家现在对他一视同仁,他长大才能做个正常人。”因为她合理的引导,女儿的心态也变得更加平和了。
与之相反的是报纸上的案例,一对夫妇听了女儿的哭诉,直接到学校找到与女儿发生冲突的男孩子,将其暴打致死。实在是让人心痛不已,同时也为这种愚蠢行为而惋惜。
首先他们是在教女儿做个报复心强的人,其次这种以大欺小的行为也会让女儿在校园里失去朋友,失去快乐。
每个孩子都有可能遇到“坏同学”,家长如果需要出面,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不是去报复。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一个底线,那就是生理和心理上都不能伤害那个“小敌手”,而是像尊重自己的孩子一样,尊重那个孩子。同时要考虑所采用方式对自己孩子人格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他今后人际关系的影响。
每个家长,无论是对谁的孩子,都有义务把握一个行事原则,那就是,帮孩子制造一个和谐的局面,而不是制造麻烦。
四、孩子&学生&学习
孩子们都有一份工作,叫学生,学习就是这份工作的具体内容。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孩子在各个学习时期遇到的困难总是有规律可循,我们不可能奢求老师解决所有问题,这是家长必须正视的第一点;其次,很多个性化的问题,如果家长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就能化于无形,或者解决起来事半功倍。
4.1 刻苦?
一直以来学习都被妖魔化成一件苦差事,“学海无涯苦作舟”、“刻苦学习”,仿佛你这样说了,孩子就能以苦行僧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学习似的。
把学习这件事和令人不舒适的“苦”联系在一起,会使孩子感到不快,有谁喜欢苦呢?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
**
从兴趣、方法到勤奋,是个因果关系。在学习过程中,这三者又是并存的。如果家长没有把握让孩子学得学习是件“有趣的事”,那至少要用我们的行动告诉他,学习是件“不苦的事”。
当一个孩子抱怨说学习太累的时候,往往身体倦怠,心理疲惫,这时家长要做的不是以“要懂得吃苦”这类说教让孩子苦上加苦,而是要想办法,化解这种对苦的体验。
学习本就很快乐,在孩子正式学习之前,家长就可以渗透这个观点。
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通过游戏的方式教授孩子一些知识,让他体会到学习过程也可以很有趣。走一步台阶数一个数,路过手工艺店进去学着给自己做一个花环,在路边招牌上面就可以认很多字等……
作者就和孩子开小卖店,陪他开开心心地学习数学,还通过陪孩子阅读学到了认字的正确方式,只要有心,注意方式方法,把握生活中一些潜移默化的小事,都可以轻松达到这个目的。
4.2 重细节?
如何化解呢?可以类比,科学家们花费几年甚至一生才得出一个结论,比我们拿着一本教科书就可以纵览前人的研究成果,更苦;可以梳理逻辑关系,但凡用心做事者才会有收获,能取得好成绩的,必然是勤奋的人。
但显然,家长们在总结教育经验时,总是有点丢西瓜捡芝麻。比如曾经有人总结说,孩子成绩好没别的原因,就是逼着用功,连卫生间都摆着课本,让孩子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浪费。然后一些家长纷纷效仿。
这些细节是成全了那位家长的孩子,但不见你依葫芦画瓢就可以达到目的。家长习惯性地照搬形式而忽略精髓,这跟“一万小时”理论如出一辙。真正有效的、起核心作用的,一定是孩子的内驱精神。
每个忘我投入的人,一定是有强烈的兴趣或是责任感,以致于可以超越生理需求,置身于那些外人看来是苦,但其实他们乐在其中的事情中。
找到真正可以为孩子学习助力、续航的兴趣所在,并保护好它,是家长的功课。
4.3 放手
家长的功课数量多而且性质繁杂,最难的一课叫: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
小到孩子第一次学走路,相信做家长的在放手的一刻都会提心吊胆,既兴奋又紧张。其他事也一样,你不放手,他就学不会。一些孩子迟早要自己做的事,最好在他第一次想自己做的时候,家长就放手。
早年网上曾报道过一个叫马宇歌的姑娘,中小学期间就独立走遍全国各地。作者也有过几次让孩子独自出门的经历,期间各种担心,生怕孩子在路上遇到坏人不知道怎么应对,遇到意外自己不能及时提供帮助等。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与其说是锻炼孩子,不如说更是在考验家长。
但家长不能因此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动。放手不是冒险,而是让孩子通过种种实践机会,锻炼胆量和能力,从而也能学会防范危险。如果你总是怕意外而一直把孩子保护得严严实实,那么他将来若真遇到什么事,还得指望你来解决。
这就跟担心孩子摔跤而不让他学习走路一样,结果是他将来还是绕不过学走路会摔跤的坑,还是要有过几次摔跤经验之后才走得更平稳。这不是浪费时间么!
如若幸运地在家长的保护下避过小坑,一帆风顺,没有任何应对危险的经验,那这个孩子就会感觉良好。而家长不大可能永远在孩子遇到危险之前就把它排除掉,时间上不允许,能力上也不大可能,那么就会导致有一天,即使他有能力应对,也会由于疏于防范而被迫受创,更遑论若是他没有应对能力,那就真的危险了。
这么说来,过度呵护也给孩子的安全留下隐患。
独立,是自立的同义词,是个人成长的必备条件。形式上是不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等,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机会留给孩子。
4.4 家长的智慧
陪伴一个孩子长大,家长所需要的智慧远远不止这些,从容淡定、不急不躁是基础,耐心和科学的理论是标配,理解尊重和一致的执行力是利器,陪伴和陪伴的能力是最长情的告白。
孩子需要鼓励,那就只记功不记过,这样做能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 要保护孩子的兴趣,就不要把做好跟奖励挂钩,这可能会用另外一个好的体验冲淡原来的兴趣;
- 惩罚你,不许做作业,其实是敦促孩子,更高效地完成计划中的事;
- 如果有个不良爱好需要改正,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把它当成奖励;
- 要让孩子有自制力,就得信任他,让他决定如何安排时间;
- 不陪写作业,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凭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可能是小时候睡觉大人过于营造安静的环境造成的,一些生理的小问题,如果被错误地解决,最后有可能变成心理上不可跨越的障碍;
- 包括吃饭,要相信吃是人的天性,人不可能强迫他人做违背天性的事情,只能引导……
等等这些,任何一件小事,都要考验父母的认知和能力。只有两者协调的成人,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父母。
我们只是比孩子年纪大一些而已,不代表可以以大欺小,打骂是无能的表现,换来的只能是暂时的屈从。真正强有力的父母,一定是内心强大,外表柔和,语言平和,行动坚定的人。而这一切的获得,都需要家长多多地学习。
五、阅读
一把相同的种子撒到地里,有的得到合适的水分和充足的日照,有的既干旱又晒不着太阳,最后差异当然会很大。
阅读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阅读能为孩子打开一扇神奇的窗户,弥补家长和老师不足的地方。因为学校和老师有专门的教材,那么正确为孩子打开这扇窗的重任就落在家长身上了。
5.1 智慧的水分和阳光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对青少年阅读的多年研究指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大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
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
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现代心理学对此已有很多研究和证实。纵观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
- 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 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
“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
做个形象的比喻: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语言系统”就相当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地基勘探水平、工程设计水平、工人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无形但重要的内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事,也能保证质量;如果工具和背景都差,施工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5.2 好阅读和坏阅读
孩子不识字的时候,大人给孩子讲故事,应当尽量用书面语,这样可以尽早让孩子接触有情节有文字的图书。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识字基础,那可以让孩子自主阅读。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内,不需要读出声,不需要每个字都要认识。阅读需要连贯,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整体把握和吸收,才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当然若不认识的字是上下文的重点,回过头来查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阅读不能抱有功利心。许多家长在孩子读完一本书后,总喜欢考察他“记住了多少”,这是不可取的。如果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识记上,他就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孩子小时候喜欢的大多是故事书,他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过种种事件,并最后一起迎来一个结局,这就是在故事里体验人生,这本书里的能量就像被消化过的食物一样,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了下来。
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差不多都属于“外行”阶段,孩子能看“热闹”就已很好,不经历这个阶段,也难以达到内行的阶段。家长不要急于让孩子读了一本书就看到什么意义,体会出什么感想,记住多少东西。你对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怀有怎样无功利的心态,就应该对他的阅读抱有同样无功利的行动。
5.3 语文不是阅读
阅读常被家长误解为学语文,那我们来分析下语文教材。
从教材的编排看。现在小学语文大致还是采用先学拼音、生字,再学词汇、句子这样一个逻辑框架。这里有一个貌似合理的逻辑推理:会读文章就得先认字,想认字就得学拼音——事实上,这个表面合理的逻辑并不符合儿童的认知顺序,逆反了人类学习语言文字的天性。颠倒了语言学习的顺序,充满了反认知的本质。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它就相当于二胡演奏员偶尔使用到的那块松香,可以让弓毛更润滑,却用不着在每个孩子初学二胡时就先去花费好长时间学习关于松香的知识——可这个“工具的工具”现在却变成了工具本身和目的本身,真是有点舍本逐末了。
从语文教材的文本选择上看,平庸之作非常多,不少作品从思想性、趣味性到文字的精致上,都算不得上品。
而且,语文教学参考书早已规定了如何解读每一课:
- 学《孔乙己》只能理解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 学《荷塘月色》只能理解这是朱自清对大屠杀的无声抗议(这段话写出来,可能会引发许多语文教师的争议,建议找语文教师求证一下)……
学生的心灵被牢牢地套上精神枷锁,没有半点创造的精神空间可言。
一些孩子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会想办法弄本教材参考书来,这样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就能“正确”地回答出许多问题。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正确”,而不是为了达到阅读的体悟,不是为了把经典刻进记忆和思想中,只是为了考卷上不丢分。手段和目的在这里被完全搞乱了。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说,语文不是阅读。
5.4 学好语文的前提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学好语文,却漠视他的课外阅读,这好比给一个本该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预备了一匙奶,让一个想学游泳的人进浴盆试水一样。
现在好多中小学都开设了“阅读课”,但这些课基本上不是孩子手里拿本书去读,而是教师讲“阅读方法”,学生做“阅读题”。
这宛如当一个人需要喝水时,旁边的人就滔滔不绝地给他讲一大堆关于喝水的知识,并让他回答一些关于喝水的问题;而盛满清水的水杯却从来不肯递给他。如果学校教育中没能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阅读条件,课外阅读就一定要在家庭中补足。
在小学中确实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孩子从不读课外书,考试成绩经常很高,而一些经常读课外书的同学在考试中并未显出优势。这是因为小学语文考试卷一般都是紧紧围绕着教材来设计的,考试前紧扣教材的反复训练,确实会让孩子们在卷面上表现出好成绩。
事实上,不少人的考试成绩只是一种假象。
并不是孩子们作弊了,而是这样的考试不能考查出学生们真正的“语文水平”,它只是在考查“学课本的水平”。语文成绩的假象一般只能维持在小学阶段,一旦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语文考卷和课本的联系越来越弱,成绩与阅读量的相关性就显现出来了。
高考语文试卷,除一些古诗文外,绝大多数内容和教材无关,它考查的基本上就是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高考的命题方式是否合理,这里不作评价,只是想说明,如果不关注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么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
而一个语文水平真正高的学生,他可以从容应对任何形式和水平的考卷,高考中也不会表现得平庸。
后记
整本书就孩子的成长问题写了很多细节,给出了很多方法,无论这些方法多么不同,它们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些共同的教育理念上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再多的方法也无法穷尽一个人遇到的所有问题。
正确的教育理念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不同的锁。表面上看,书里各章都在独立谈某个具体的问题,事实上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有内在的逻辑上的一致性。通过对于这本书的学习,希望家长们可以形成比较清晰的理念框架,当再遇到问题时,可以开启“父母”你们的教育理念,“方法”也就自然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