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推荐序 真正的教育,是老师牵你过河

    >> 我曾经在参加新教师培训的时候,听一位前辈谈过这样的话题:如何在课上打造亮点。她说:“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维持在15分钟之内,所以,你应该每隔15分钟就在课堂上讲一个小笑话或者小故事,这样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 其实别人说你的课讲得好还是不好,那经常是带着他的主观意见去评判的。到底怎么去量化好和差呢?其实很难。

    >>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老师弯下腰牵着学生一起过河。在过河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要同甘共苦的,老师负责给学生指引方向,学生负责脚踏实地学习。
    他们是一对利益共同体。

    >> 我们应该用空杯的心态去面对新知识和新领域。

    >> 至少我每迈进一个新领域的时候,都会虚心地请教每一位老师和前辈。哪怕他们的授课方式不适合我,我也会硬着头皮去听,谁叫我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呢。

    >> 老师首先跳入泥潭,然后拉着孩子的手,一步一步地陪着他们走出泥潭,等他们都上岸了,自己再重返泥潭,继续带下一波孩子。
    这才是伟大的老师,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第2章 会说话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 所有的聊天其实都是在聊尊重,不断接纳关系是一个人存在的根本。
    真正的情商高手,很少主动表现自己

    >> 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动导航反应”(autopilot response):即使他喜欢你,也还是有可能在你开口要号码时拒绝你。与之类似的情景是,你非常想找老板加薪,但是等你到了办公室门口时,却突然张不开口了。
    我们的心理有很大的惯性,潜意识总是在你意识不到的情况下,用你以往的思维做出令你后悔莫及的决定。

    >> 我刚开始在学校讲课时发现,有些学生你一眼看去就知道他是不是受欢迎的人。这个判断跟他的样貌、穿着、谈吐都无关,而是你能明显地感觉到他有一种孤独的气质。
    孤独已经成了常态,大家都想摆脱,可怎么努力都无果。因为大家都忽略了一件事——我们都太看不起自己了。我们拼命想要迎合别人,却发现别人对我们不屑一顾。而那些我行我素、坚持做自己的人,却非常招人喜欢。

    >> “如果你真的变成了一个优秀的人,那你还用表现自己吗?”我问他。

    >> “补偿称赞技巧”。
    比如A小姐身材非常好,家境又殷实。别人都在称赞A小姐漂亮的时候,我们却要这么称赞她:“你真是个平易近人的好姑娘。”
    要给对方强烈的印象,就非得让对方觉得:“这个人的着眼点和其他人很不同。”

    >> 人际交往很失败的人,更喜欢让别人多认可自己一点;人际交往成功的人,平时总是喜欢认可别人。
    所以,想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你并不需要别人的认可,你需要不断地观察别人的需求并称赞他,结果会让你很惊讶。

    >> 回答问题时,不要说太多的话。一个人越是努力表现自己,就越容易让人反感。真正有自信的人只需要突出重点来讲,答得太多往往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凡是刻意要表现自己的人都会使周围人扫兴,刻意表现减弱了他本来所具有的魅力。特别想表现自己成熟一面的人一般都很天真,总是标榜自己愚钝的人才是真正的成熟。
    我们最大的软弱就是太渴望表现自己,总是忽视别人的需求。真正的情商高手总是不断地认可别人,而自己却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脸地”活着。

    >> 其实有些毫无目的的聊天更重要,它更能让我们感觉自己还活着。
    没有人能承受永远的沉默,再强大的人也需要通过沟通来获得认可。
    沟通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有的人就喜欢骂街,因为骂街可以让他获得一点存在感。不过这种临时的快感很快就会消失。有的人喜欢真诚地与人交朋友,真诚可以让人和人建立起长久的情谊。

    >> 关系的好坏最关键的并不是看两个人是否幽默、风趣或者是否都非常有魅力,而是看一个人是否相信自己在另外一个人心中受到了重视。

    >> 尊重并不单单是对来访者表示礼貌性的客气,不打断他说话,还要尊重他的一切感受,无论合理还是不合理。

    >> 为什么你费尽心思地和别人聊天,最后却还是一无所获,归根结底是因为你太重视表达内容,而忽略了情感支持!

    >> 聊天记录就是最感人的小说,天天聊天的人就算不是情侣,也会彼此有所依赖吧。聊天的时候,你要尽量让对方多讲话。在她说话的过程中,你要仔细地倾听,过后你只要能稍微提到她说过的内容,就可以让她感觉你很懂她,毕竟我们都太需要有人理解了,太需要有人知道我们在想什么了。
    现在你知道“呵呵”有多么伤人了吧,“呵呵”之所以伤人不是因为字数少,而是它让人感受到一种轻蔑。
    可以和你聊天的人很多,但能和你谈心的人到底有多少呢?走出自恋,融入关系中吧。

    >> 所有伟大的爱情都是从聊天开始的,不过“见光死”的爱情往往也是聊天导致的。想要找到一个心仪的恋人,学会聊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 大多数夭折的感情,都是输给了幼稚的聊天。

    >>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恋爱必须先从了解对方开始,而了解对方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巧妙质问法。看似若无其事的谈话,实际是在套取对方的讯息。

    >> “你好像很喜欢听许巍的音乐?”
    “哇!好厉害!你怎么知道的?”
    “看得出你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姑娘,面对着生活中的苟且,你心中依然有着诗和远方。”(冷读术。)

    >> 故意弄错,可降低对方的警戒心,让她觉得告诉你联系方式是很自然的。
    一个情商高的人,是说话、做事都让人觉得舒服的人。真正会说话的人不是用嘴,而是用眼和耳朵。那些低情商的人往往是张开了嘴,却闭上了眼睛。

    >> 所谓共谋术就是让对方和你共赴一场惊险,制造一种错觉,让对方觉得自己和你有着非一般的紧密联系。

    >> 我们需要先从了解对方的人生烦恼开始,表明自己也遇到了类似的烦恼,愿意和她一同分担。
    其实,人生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出不了以下4个范畴:
    1.人际关系
    2.金钱
    3.梦想
    4.健康

    >> 共谋的目的在于和对方达成一种情感连接,有了这个情感连接,你就可以随时和她分享经历这件事时的感受。

    >> 两个人之间有了共谋任务,往后的交谈才会有更多的话题。

    >> 勇敢地去恋爱,扫除你心中的自卑与茫然。终有一天你可以不再需要这些技巧,自信地站在恋人面前。

    >>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你的事业的确很重要。但作为一个很有魅力的女性,你更应该追求你的幸福。”(冷读术之身份分裂法。)
    “世上没有任何一种鸟儿可以一直飞翔而不落地,为了支持你再度冲向天空,我愿意做你脚下那根温暖的树枝!”(冷读术之比喻法。)
    “请原谅我今天的冲动,但总有一种东西催促着我向你求婚,你知道的,我平时不是这样的!”(冷读术之Me法。)

    >> 人对懂得自己的人会产生好感,尤其是当他对目前的恋情、生活方式产生疑惑时。你只需要有同理心,就足以攻陷对方的心。
    身份分裂法的核心就是,想象当他处于其他身份时应该会想什么,然后用那个身份帮助你改变他现有身份持有的观点。

    >> 当你从他的不同身份提出意见时,他自然就容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此,他便很有可能一改过去只用一种身份面对所有人的习惯,改变他对父亲固有的态度,用另一种身份去灵活地面对家人。
    只要你多花心思,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可以用到这种沟通技巧。

    >> 比喻法的作用就是把一个人最深的文化内涵用比喻的方式诱导出来,帮助你改变他现在的观点。它并不是我们在语文课本中学的简单的修辞手法,也不是为了让语言更美,而是为了让语言更深入人心。

    >> 抱怨别人“听不进劝”,总说自己“忠言逆耳”,其实是你劝人的方法不够艺术。你稍微动点脑筋,掌握一些说话技巧,就能经营好自己的友谊,还能帮助别人。

    >> Me型的人,是凡事都以“我(自己)”为基准来思考、感觉和行动的。平常不爱说话,一旦进行一对一谈话时就变得格外轻松多话,较能表现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也追求自我,希望自己受到尊重。有时候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讨厌被人指示去做任何事。不做自己无法理解的事,做任何事只要自己能够理解,就不需要别人的鼓励或建议。
    这样的人需要彰显他的特殊性,你先要满足他的这种心理需求,才能让他对你产生关注。

    >> 只要你愿意下决心深入地学习,不断地改变,你也可以成为别人口中的高情商人士。
    语言是一门艺术,很讲究技巧。但言之心声,会不会说话,是一个人有没有智慧的外在表现,内在逻辑起关键作用。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再强的武功也敌不过人心。所谓高手,都是研究人而不是研究事的。
    真正的情商高手,不会轻易说冷话

    >> 我们在沟通上最大的软肋就是不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言语过于“无情”。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社会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被这种“无情”伤害着。真正伤害我们的并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背后传达的情绪。

    >> 如果是一种情感伤害了别人,解释再多都是无用的,必须要用另外一种情感去修复这种关系。

    >> 人际交往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情绪表达的过程,单一的情绪表达会让情感交流过于僵化,必然会导致彼此走上相互伤害的道路。你必须让自己和他人都清醒地意识到,你遇到某些事情时产生的情绪,其实是你针对事情的一个片面的情绪,并不是针对你们之间的整段关系的。

    >> 为了不让家人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需要把冷话“加热”了再说。

    >> 生活中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需要我们去做,真正体现能力的地方是你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又能避免自己说冷话伤害到最亲密的人。

    >> 女生太敏感了,不同女生的情绪开关是不一样的,这段话不能适用于所有女生,有时候你可能要根据不同女生来使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但可以肯定的是,“摆事实,讲道理”是绝对令她们讨厌的,因为讲道理本身就透露着一种信息:你很笨,你是错误的,你必须听我的!
    最好是在抚平对方的情绪后再理性地和她沟通。
    在任何一段关系里,冷话都是伤人的。
    “就事论事”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沟通,因为只有事情背后的情绪完整了,人对事情的认识才能完整。

    >> 现代人对情感的渴望是极其强烈的,但他们表达情绪和情感的词汇却极其贫乏。遇到冲突时他们只会使用脏字来回应,因为在他们的大脑里根本就没有“难过”“生气”“伤心”这些表达情感体验的词。他们并不知道,这个脏字的攻击性有多强,这样做很容易会让矛盾激化,让冲突加剧。

    >> 你永远不要去假设一个人承受语言伤害的能力。人都是敏感的,敏感到你不知道自己说了哪句话就触及到了对方的底线。
    不像网络聊天,你发出去的消息还能撤回来,现实中你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永无撤回的机会,因为你向对方传达的情绪是无法撤回的。
    大部分“说话直”的朋友都喜欢给自己贴上“真性情”“拒绝套路”“正直不阿”这些高尚的标签,其实他们都是痛快了自己,伤害了别人。所以,他们的人际关系会变得越来越糟。即便这样他们也不会选择改变,因为他们就喜欢活在这种“忠言逆耳”的内心戏里,恨不得在里面待一辈子。
    其实说冷话的人多半都是热心肠的,可是当我们听到一个人对我们说冷话时那种四体百骸的感受让我们无法体会到他们的热心肠。

    >> 不要总认为别人是错的,我们应该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在人性这件事上,没有谁是绝对高尚的。

    >> 你为了合群而隐藏了真实的自己,最后你仍然是孤独的。因为你和那些人的情绪始终没有在一个频率上。最终你会发现,没有情绪竟然是最令人感到心痛的。
    虽然情绪暴露得太多会略显矫情,但暴露得太少两个人就会有变陌生的危险。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对方不会因为你而产生丝毫的情绪,那就说明你们之间的距离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婚姻生活中遇到的最痛苦的事不是伴侣出轨,而是两个人没话说。
    真正的情商高手,从不会说冷话,只会说“情话”。成熟并不是一个逐渐变得沉默的过程,你需要的不是逆耳忠言,更不是彻底闭嘴,而是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 生活中能不能既说真话又不得罪人?
    绝对是可以的,只有失败者才把虚伪当成熟。我曾经跟随导师接触过很多企业家,他们性格迥异,各有所长。唯独在一件事上,他们表现得很一致,那就是他们和任何人说话都会让对方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 说话得罪人的问题不在于“真诚”,而在于“绝对真诚”。再好的亲密关系也很难忍受自己的隐私被不留余地地揭出来。
    与人沟通时需要“留白”,不该说的不说,需要“轻描淡写”的要少说。那些无用、伤人、烦人的真话,说出来对两个人的关系是具有破坏性的。不加区分的真相带来的痛苦其实和谎言一样多,因为讲真话的人并不尊重他人的感受。

    >> 欺骗只是把灾难延后,灾难还是会到来,而且造成的伤害会变本加厉。
    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可以更有技巧地回答:“亲爱的,难道我不是在和你谈恋爱,而是在和你妈妈谈恋爱吗?”
    这便是“留白”的艺术,将关键信息用暗示的方式说出来,之后引导对方从其他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回避和对方的正面冲突。

    >> 假如你直接把全部真相都告诉他,那对方肯定会因愤怒而丧失理性,以至于将你们的感情推向无法挽回的余地。

    >> 任何时候都不要让真诚变成一种伤害,更不要勉强自己活在谎言中。

    >> 我使用“留白”技术回答她:“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妈妈适当地关爱是必需的。但孩子毕竟不是我们人生的续集,他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前一句我已经隐晦地告诉她,她有些过于强势。后一句话,我引导她换个角度去思考。

    >> 最后领导问学者,这个学生的科研水平如何,学者是这么回答的:“他的家庭背景不错,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他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点。领导,您也应该多抽点时间帮助他才行!”

    >> 生活中总有人喜欢披着“诚实”的面纱用粗鲁的行为去伤害别人,最终必定会招来别人的厌恶。我们平时应该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体会“留白”沟通法的高明之处。

    >> 虽然在恋爱关系中免不了会有权利的博弈,但任何一段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和爱护的关系都不是靠威胁来维系的。在人际关系中喜欢用威胁的方式来维系关系的人,恰恰暴露了他们的无知与软弱。
    生活中怎样才能很恰当地给对方提要求?你可以试试自主性沟通。
    自主性沟通就是通过描述自己的体验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需求。

    >> “我生病了,这几天总是害怕晚上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每当我害怕时都会想起你,一想到你我就不怕了。可以的话,你明天能过来陪陪我吗?我快坚持不住了!”这段话就很好地使用了自主性沟通的技巧。

    >> “周老师,你这么优秀的青年却一直单身,每次想到这件事,我就会思考是不是我的工作出了什么问题,也许是我给了你太多的压力,让你没法很好地考虑自己的幸福。这是我的错,我向你道歉。也许,我该找一下相关的同志,让他们想想怎样才能帮到你!”
    这段话中有关结婚的事只字未提,他完全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听上去让人觉得很舒服,那一刻我真的被感动了。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对别人发号施令的,更不会轻易动怒。他们只是提出请求,并分享自己的感受。事实上,你换一种方式表达就好多了:“如果你做了(或者没做)某事,我会觉得很受伤。”
    如果你都这样说了,对方仍然表现出一种“我毫不在乎你的感受”的姿态,那么你也没有必要再继续和他相处下去了。

    >> 我通常回答他们:“像你这样真性情的人很少!”
    如果你和他们想的一样,我想对你说,这个世界上的确有那么一部分人是抱着“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的大侠心态来和你相处的。我也有不少这样的朋友,对于这样的人,你可以用真性情去对待,完全不用使用我教给你的技巧。
    还有一部分人,对待他们你也不需要使用沟通技巧。他们与上一种人截然相反,这种人请你直接远离。因为他们已经完全利欲熏心,是没有感情的人。你的真诚远远比不上金钱对他们的诱惑,简单地与他们保持利益往来就行。
    但是,大多数的人是介于这两种人之间的,面对他们你就需要一些谈话技巧来帮助你与他们达成更好的沟通。
    所有事情的背后,都有着人的情感在流动。所谓情商高手,就是能把握住这种流动,抓住事情的关键的人。

    >> 你的大脑并不完全受你控制。或者说,你的意志其实是被另外一个“自己”支配着,这个“自己”就是潜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意志受“另一种力量”摆布的情况非常多。

    >> 大家都说,这就是我的命啊!其实这并不是你的命,这是你的潜意识在作怪。人,最难了解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能击垮自己的也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在潜意识面前,我们的理性总是不堪一击。
    情商菜鸟在生活中往往是被潜意识牵制的,情商高手们都懂得让自己不受潜意识控制,他们善于用潜意识和别人进行沟通,从而让关系变得融洽,让别人更能接受自己。

    >> 为了让自己不受那些暗示的影响,他把那些发广告的朋友都删了。但我认为,一个高情商的人是不会被暗示所影响的。他这样做保住了自己的智商,却放弃了情商。
    征服一个人的最佳方法是绕过他的意识直接去征服他的潜意识。
    所以,不论是在职场还是在情场,让对方在潜意识里对你留下好印象,比用理由说服对方更有效。
    不想让自己成为别人“棋盘”上的一枚“棋子”,甚至想要成为一名“棋手”,你得认真学习一下潜意识沟通法!

    >> 封锁否定的会话策略是不让对方有机会说“No”。

    >> 在最初的谈话中防止对方产生“No”的反应非常重要。
    怎样才能做到呢?很简单,就是你提出的问题要让他无法回答“No”。
    “我们去吃饭还是去看电影?”
    “可是我没空。”
    “那就去喝杯咖啡吧,不占用你太长时间。我可以推荐你一本好书,你喜欢看哪方面的?关于文学的还是关于历史的?”
    “嗯,我对文学比较感兴趣。”
    《爱情公寓》里,情圣吕子乔就是这样教展博的。
    “你要问婉瑜:‘我可以追你吗?’这样就不会遭到她的拒绝。因为可不可以追她是你自己的事,婉瑜没有办法拒绝。”这就是封锁否定技巧。
    假如你使用了封锁否定的技巧,对方还是不肯出来呢?那就不用再考虑了,直接换人吧,感情上没有谁是注定廉价的。

    >> “贵公司是希望我发挥女性的优点,在工作中认真仔细、有条不紊呢?还是希望我像男生一样卖力地干活?我两者都行!”这句话便很巧妙地把自己的优势植入到了对方的潜意识。
    不要直接问她们想不想录用你,而是要问他们更看重你身上的哪些优点,你的哪些优势可以给他们带来帮助。这样你的求职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
    这是潜意识沟通的技巧,也是诱导别人转变思维的好方法。
    人绝对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固执,潜意识可以让人的行为有无数种可能。也许你正在生活中饱受辛酸,看着通往幸福人生的大门一扇扇在你面前关闭,你感到沮丧甚至是绝望。其实,你只要花上一点心思,用一点小小的暗示,就足以让阻碍你前进的大山轰然坍塌,让光明的人生大道袒露在你的面前。
    真正的武林高手,从不给对方拔剑的机会;而真正的情商高手,从不让人说“不”。


    ◆ 第3章 高情商,不只是会说话

    >> 关心一个人说话的内容远远没有关心他说话时的状态重要。

    >> “冷”就是指两个人不是很熟悉,“读”就是了解对方,所谓“冷读”,就是在两个人还很陌生的时候,用行为和言语向对方表示理解。

    >> 想彻底毁灭一段亲密关系,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放弃自我,专注于迎合别人。事实上,不少人都在犯这个错误。因为两个人的关系需要情感互动,假如你舍弃了自我,那这段关系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没有互动和有效回应的关系很快就会消亡。
    冷读术,是要先走进别人内心,在交往一开始,就给别人一种“你很了解他”的感觉,然后让他自己袒露心扉,从而拉近你与他的距离。你需要把目光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到对方身上,给对方注入情感能量。而奉承是消耗自我能量,专注接受别人的能量。
    冷读术与奉承截然不同,前者是正能量(给别人能量),后者是负能量(消耗自己的能量)。

    >> 任何语言技巧的学习都不要照抄书本。一个人的品位与见识很多都体现在他的谈吐和举止上。这一点,你得培养自己的风格,宅男、宅女大多数都显得很low,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机会练习沟通技巧。
    生活中,我们直来直去不行吗?为什么要使用言语技巧?
    一个人经历过沧桑以后,他会渐渐地学会把目光从事情本身转移到事情背后的人身上。事情的发生只是一个表象,本质上是人的欲望在交换。高情商的人懂得使用语言技巧,把一切事情都做得更能让人接受。
    有人说,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可每当我看到苦了一辈子的父母,我就会想自己还是掌握一点人际交往的技巧比较好,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好地与人沟通、合作。而且学好沟通技巧以后,很多圈子也没有从前那么难以融入了。

    >> 冷读术中的杯子技巧。
    当你实在没有办法判断出你和对方之间的距离,而又想要接近对方时,就需要使用杯子技巧。在你和对方一起吃饭时,你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杯子移向对方的杯子,假如对方没有把自己的杯子移开,说明你们的心理距离变小了。

    >> 你的老板毕竟也是个人,而不是“铁公鸡”。你要不断去诱导老板说出“是”,当“是”在他的大脑中出现的次数多了,思维惯性自然就会阻止“否”在他大脑中出现。

    >> 情感支持比任何物质上的支持都重要。多使用情感交流的技巧,在朋友圈里做一个正能量的人。所谓物以稀为贵,当别人都在喊苦的时候,一个能给别人带来正能量的交友达人,在职场、情场上会无往不利。

    >>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赢得来访者的信任,打开来访者的心扉,拉近自己与来访者之间的距离,共情技术的价值就在于此。

    >> 我们常常感到自己很孤独,总觉得父母、朋友与我们根本不是同一世界的人。因为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都因此受过伤。
    要想寻找一个知音,我们先学会做别人的知音吧。共情术可以帮助到你。

    >> 假如你是个高情商达人,你会知道:关心一个人说话的内容远远没有关心他说话时的状态重要。他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把握住他在想什么。共情术的关键就是在情感上和对方站在一起,共享一份内心体验。

    >> 所谓共情,就是弱化自己的立场,去体验他人的情感。

    >> 包括我在内,在没有接触心理学之前,我们往往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问题,这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很糟糕。有时候我们说的话明明是为了别人好啊,为什么别人不领情?这让我们感到很受伤。

    >> 现实没有迫害我们,现实就是现实,没有那么幸福也没有那么痛苦。我们需要调整面对现实的心态,然后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太过从自身立场出发去考虑问题,是无法提升亲密关系的,甚至你们两个人的友谊都难以再继续下去了。

    >> “你真是个深情而又坚强的好姑娘,为了这场不平等的感情,你付出了很多!我很欣赏你斩断情丝的勇气,这一点很难做到。我会帮助你,和你一起面对痛苦的。关于这个男生,他平常还有什么行为让你感到很受伤?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我的这番话说出了姑娘想表达但又没能表达清楚的东西,让她感觉到自己是被理解和被接纳的,我的话里没有批评和攻击,让她顿时产生了一种安全感。

    >> 希望大家能抛弃一些传统而强势的做法,能拥有大海般宽阔的胸襟,做一个能接纳别人的情商达人。

    >> 你并没有错,但仅仅是用心相处还不行,你还要做到感同身受,有时候你需要懂点心理学,懂点人性。

    >> 人际交往这件事,道理我们听得太多,可至今没有一种道理可以真正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这并不是我们的观念出了问题,而是情感沟通出了问题,我们在实际沟通中需要一点技巧性的东西。

    >> 我们“安慰”朋友时,总是忍不住用自以为是的睿智、成熟或看透一切的淡定去“压制”亲历者的真实感受。我们拼命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摆出一大堆道理,一心想要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如果对方没有接受,我们就会感到自己很没用,顿时有一种深深的受挫感。
    “道理”真是距离“理解”最遥远的东西啊,因为我们压根就不在一个“道”上,讲再多的“理”也没用。
    我不求我的好朋友大富大贵,但我真的希望我的好朋友能懂得安慰别人。我们得不到好朋友的安慰,大概也是因为在他们痛苦的时候,我们也不怎么懂得安慰他们吧!

    >> 安慰别人是一件很需要情商的事,一种高难度的沟通。如果方法不当,你对别人的安慰就像一张透不过气的创可贴捂在伤口上,你的善意就会像滚烫的开水,浇在了对方本就经受重创的心灵上。
    心理学中把这种无效的安慰叫作表层安慰,也叫冷安慰。它不仅对帮助别人无效,还会在别人的伤口上撒一把盐。

    >> 我们之所以找对方倾诉,是希望对方分担我们的糟糕体验,而不是让对方否定我们的经历。

    >> 孤独并不会毁灭一个人,但在人群中佯装自己不孤独会让一个人觉得自己被深深地伤害了。

    >>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去了解一个人内心的感受了,冷安慰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 天空一无所有,如何给我安慰?安慰是不能套在一个空泛的花架子上的。人们总爱说,明天如何如何,我却只关注人们的当下,因为被过度期待的明天就是今天的坟墓。

    >> 悲伤的人更愿意有人倾听他的故事,而不是让他关注别人。

    >> 开放式提问的作用就是让来访者从自己的叙述里得出答案,你只需要帮她梳理一下谈话内容即可。

    >> 先让她说一下事情发生的经过,然后对此释义。

    >> 释义有一个好处,能帮助别人意识到问题的核心。假如你抓得够准,会让他对你产生极大的信任。如果你的分析不合理,遭到了对方的否认,也不要强行去说服他。你需要去了解更多的情况,再做出让对方满意的分析。这个过程会获得对方的尊重,让对方感觉“你很关注我”。

    >> 有些忠告并不适合说出来,比如让人顾全大局之类的话。

    >> 倾听技巧并不是让你发表太多言论,而是不断地让对方诉说自己的心事,当他停下时你可以继续问他问题,有时候你也要总结一下他说过的话。
    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好朋友?我不要求他倾囊相助,不要求他两肋插刀,但我想让他在我最痛苦的时候,给我一些心理支持,让我走出困境。
    你要相信我们遇到的所有痛苦与困惑,一定有人可以与我们分担,这个世界上是可以有感同身受这件事的。我始终相信人类会迎来彼此理解的那一天。

    >> 总认为别人情商低的人才是真正的低情商!

    >> 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且从来不在情绪上浪费时间的人才是情商高的人!

    >> 你不需要对所有人都表现出高情商的样子。情商高并不是圆滑,有时候坦诚以待比精于算计更能让人信服。情商高就是善于用对方接受的方式去沟通,坦诚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 心胸无须囿于眼界。峰跳出了老师划定的情商标准,勇敢地做自己,按照自己内心的喜好去学习。一个人如果没有非凡的底气和强大的实力是绝不敢这么做的。
    要知道“夏虫不可语冰”,用自己的眼光和道理去判断一个人,用一种你熟知的规则去解释或评价这种规则之外的事物,本身就没有意义。

    >> 有些老板总喜欢重用那些让他感到舒服的人,他认为这些人“情商高”。
    殊不知这些高情商的人私下早就把他坑得遍体鳞伤,公司的业绩也因为这样的人而一落千丈。在职场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我们原本都是有羽翼的天使,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情商的翅膀被折断了。在这个智商和情商互殴,梦想与现实错乱的时代,大众口里的“情商”早就成了最好的伤人武器。
    所以我不是情商低、不懂世故,我只是懒得用套路去理会那些人。

    >> 情商这个东西,一旦拿智商也就是逻辑思维去诠释,总感觉有点拧巴。就像榴莲,无论你怎么形容它的味道,都不如吃一口来得真切。

    >> 没有谁是绝对的情商低,只是你还不值得他对你动用情商而已。
    人是一种情感动物,你可能会忘记一个人当时说过的话,但你一定会记住那个人说话时的情绪。我们需要消除不良情绪在自己头脑中的印象,而不是用言语不断地重复和强化它。
    冷战这种事,多数都是因为赌气。辩解得越多,气也就越多。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两个人需要转移话题。
    冷战期间适合给对方发一些令人愉悦的表情,能回忆一下彼此在一起时的快乐生活就更好。如果能找第三方帮助,组织一个活动那是最棒的,这就运用了心理学中的破冰理论。
    生病“逼宫”这种方式很难达到和解的目的。因为你在揣度对方的心思,对方会觉得你在逼他就范,这里面的误会将更难消除。
    单凭自己的线性思维,是很难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的。有些人动不动就给别人扣上情商低的帽子,自己不高兴就一天到晚地挑别人的刺,这才是真正的情商低。
    有人是真傻,有人在装傻。若把装傻当真傻,才是真的傻。

    >> 没有谁可以完全了解你,包括你自己在内。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我们还是要费尽心力去寻找一个知音。一旦发现有那么一个人像是知音,我们就会立刻把他请进心房。最后却发现,请来的人是个偷心贼。
    李寻欢说过:“敌人嘛,多多益善,而朋友只要一个就够。”但有时候恰恰是这个朋友,所有的敌人加起来都不如他可怕!

    >> 我们不断地回忆学生时代的伙伴们,回忆那段青葱岁月,殊不知只有现在过得不好的人才会缅怀过去。

    >> 输出感情远比输出内容重要。一个人如果喜欢你,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做善意的解读;一个人如果讨厌你,无论你多么好心地提醒他,他都会把你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在这点上,我相信大家有相当深刻的体会。

    >> 与其被动地迎合别人,不如主动地展现自己。冷读术有助于提升你的沟通技巧,更有利于你的人格塑造,让你远离自卑。

    >> 《卧虎藏龙》里有句话:“剑无善恶,人有正邪。”
    冷读术就是在初步了解他人的基础上,主动用语言或行为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理解。

    >> 纵观历史,和珅、明珠、高力士等人,无一不是冷读术的高手。
    如果我们能懂一点冷读术,生活就没有那么艰难了,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还是这样。

    >> 同调法
    面试的时候考官经常会问这么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公司?”
    回答方式有很多种,但最好的方式就是你和考官同调。在你面试之前,你需要了解这个公司的文化背景。

    >> 一个同调率很高的词能极大地拉近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 例行话题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心理冲突。利用这些心理冲突来组织话题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好的交流往往是从双方袒露心扉时开始的。

    >> “看得出来,你是那种经常为对方着想,却又让人误解的人!”
    “你总是在不断努力,总是坚强地面对所有问题,有时候难免会为难自己,是吗?”
    “看得出你有很大的潜力,也许目前的你还没有到达最好的状态。”
    “我相信你是一个看人很准的人,但是人心隔肚皮,有时人们翻起脸来真会让你吓一跳!”
    “对你而言,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你生命中肯定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可以和我说说吗?”
    使用这样的谈话技巧,对于没有交流经验的人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让你把说话的主动权转交给了对方,让别人有一种倾诉的欲望。比起那些只顾自己说话却从不顾他人感受的人,高手总是能让对方滔滔不绝。

    >> 人际交流主要是交流心灵而不是讨论外在事物,从今天起,忘了爸妈那些在哪儿上班、买车买房之类的话题吧!当然,如果有人对这样的话题咬着不放,而且你们又没有什么利益关系的话,我觉得你可以结束这段关系了。

    >> 积极关注并不完全属于冷读术,它是心理咨询中的主要技巧之一。心理咨询师常用到积极关注技术帮助来访者找回自信,让来访者产生一种被理解、被关心的感觉。

    可以说,积极关注就相当于总是对对方所说的话做积极正面的解读,帮他找理由,看到好的一面,鼓励对方,不做任何评论和说服。
    >> 生活中,我们善用积极关注技术,能给同伴一种被理解、被认可和被关注的感觉,他在走出困境的过程中一定会收获很多,当他们成功走出困境的时候,他一定会在心里感激你对他的支持。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预设矛盾,积极关注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对人有很大帮助的例行话题。

    >> 生活中,我们善用积极关注技术,能给同伴一种被理解、被认可和被关注的感觉,他在走出困境的过程中一定会收获很多,当他们成功走出困境的时候,他一定会在心里感激你对他的支持。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预设矛盾,积极关注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对人有很大帮助的例行话题。

    >> 虚伪的笑会伤害自己。

    >> 比起言语冲突,沉默才是最伤人的,它更像是慢性毒药。回避对方,拒绝与对方沟通,是对对方采取的一种惩罚。用沉默来应付讨厌的电话诈骗和烦人的同事,这种方式无疑是管用的。但你与自己在乎的人进行冷战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反而会让矛盾在彼此心中激化,让自己感到更痛苦。其实大家能够意识到这种处理矛盾的方式是错误的,只是没有勇气去纠正。

    >> 因为一件事,你需要征求群体意见,但通过群体讨论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更冒险、更极端、更不近人情,这就是所谓的集体极化。

    >> 群体决定比个人决定更冒险、更激进。由于集体极化,我们的意志常常遭到现实社会的践踏。
    在生活中,集体极化对于我们的判断是一个不小的威胁。逼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遇到这样的事,“三明治技术”就非常有用,你在向人表达一个负面的反馈之前,先说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同样积极的意见来中和一下你们之间的分歧。
    不要把你的批评变成直接攻击,如:“你们烦不烦,不要一天到晚地逼婚行吗?我的事不要你们管!”你越是这样说就越会激起父母的控制欲。他们不但不会停止对你的逼婚,还会变本加厉地拿大道理来压你,最后很可能会引发争吵甚至是家庭暴力。

    >> 其实你只需要这么说:“爸妈我知道你们是为我着想,希望我尽早组建自己的家庭。不过你们确定我现在结婚一定有好结果吗?你们是否了解那些早结婚的人的现状?如果我能更谨慎地做这个决定,这个婚姻可能会更牢固。”
    准确地掌握了“先甜后苦再甜”这个谈话技巧之后,我们能避免很多不该发生的矛盾。比如我们校长就会跟我说:“周老师啊,你在网络上写的文章很不错,我转载了。但你也不要把科研论文落下,在大学这个环境中,尝试不同的文风才能在专业上有更大的进步!”
    姜还是老的辣,他知道我对专业研究很执着,他这样对我说,我肯定当场就会答应他:“我今年一定要把科研论文写好。”这便是运用“三明治技术”沟通后的效果。
    上述道理我们都懂,只是真正遇到事情时我们往往会被感情冲昏了头脑。

    >> “升华法”的关键就在于,跳出这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将问题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讨论,最后把问题的选择权丢给问题提出者,化被动为主动。

    >> 如果有一天学生过来问你:“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你可以这样回答:“这是一个哲学价值取向的问题,看你是有科学主义取向还是有宗教主义取向。”
    如果女朋友这样问你:“当我和你母亲同时掉进水里时,你先救谁?”
    你可以回答她:“这是一个情感选择的问题。如果我救了你,你是否愿意赡养我的爸爸和孩子,一辈子不改嫁,并且每天来监狱给我送饭?”
    如果有“逗比”问你:“挖掘机技术到底哪家强?”
    你可以回答他:“这要看你是否在乎学历和别人的目光。”
    你可以直接表达你的想法,即使会遭到别人的反对。只要你是出于好心,想给对方有建设性的帮助,给别人诚实的反馈是没有问题的,也是有必要的。为了帮助别人,有时候说一些逆耳的忠言也是有必要的,但要帮助对方从更高的层面来进一步思考问题。

    >> 遇到令你为难的事,并不是越早拒绝越好,也不是越巧妙地拒绝越好,而是越能让人感到心理平衡越好。所谓平衡,不是利益的平衡,而是情感的平衡。没有情感卷入的问题只需要看利益的得失。但是我们中国人偏偏喜欢把所有问题都捆绑上情感。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别人的请求,你是接受还是拒绝,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向对方付出情感。
    事实上,我们总是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因为潜意识中渴望和对方建立情感连接。然而经历过一次次的背叛之后,我们再面对请求时会条件反射般地拒绝。
    面对那些不能给你足够的情感反馈的人,及时拒绝他就好。不用太考虑方式、方法。因为有些人就是没有感恩这个概念,无论你多么看重他的感受,他都不会对你有情感反馈。

    >> 帮助自私的人会有个麻烦,你帮他一百次,有一次没帮,他就会把你当成永世仇敌。

    >> 对于亲人和你在乎的人,还是尽量给些肯定的评价吧。说太多“不”的话,再爱你的人也会有受不了你的时候。你等于是亲手关上了通往幸福的大门。
    以下情况你可以考虑接受,因为有可能会收到情感奖励。
    “来吃个饭吧,XX带了很多帅哥来哦!”——可能让你认识新朋友。
    “你能出席我在学校的演唱会吗?”——可能让你收获快乐。
    “帮我查查这篇文章的资料,算我们共同发表的!”——可能让你拥有伙伴。
    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有时候我们连亲人的要求都很难去实现。那我们就需要使用“接受协商法”来拒绝他们。你可以表示你愿意帮助他,然后列举你面临的困难,之后再征求对方的意见。

    >> 事实上,比起那些立即找借口拒绝我的人,那些先说了可以,之后再拒绝我的人,我心里还是有那么点喜欢他们的。
    面对不合理的问题和请求,我们不能一味地保持沉默,更不能生闷气,拒绝沟通。沉默会加重自己与亲人之间的隔阂,生闷气更是一种自卑的信号。

    >> 消除矛盾最好的方法不是用嘴巴,而是用耳朵。

    >> “姑娘,你那叫听见,不叫聆听。这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关注对方说的内容,后者更注重对方的情感。”

    >> 人生下来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目的就在于,我们要先听再说。不少失之交臂的朋友,甚至各奔东西的恋人,都是因我们不会聆听而离开的。

    >> 所谓释义就是把对方说过的内容,先用我们自己的话概述一遍,让对方觉得自己被理解了,这个过程就极大地消除了对方的愤怒。
    释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削弱对方话语中过激的情绪,从而帮助你和他达成共识。

    >> 玲姑娘的错误就在于,她只记住了对方说话的内容,而忽略了对方的情感,因此她总是急于去解释问题而不是去安抚顾客。解释无异于是火上浇油,增加对方的心理防卫。
    我们似乎有太多的话要说,却无人倾听。越是不思考的人,就越不愿倾听别人说话。我们总感觉自己不被人理解,所以每次都想拼命地说服别人。
    大多数人喜欢把自己人际交往的失败归结于嘴笨,似乎只要伶牙俐齿就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了。实际上,一个不会聆听的人,很难把话说好。在“倾听”这门功课上,太多人没有及格。

    >> 所有人际交往上的技巧都和聆听能力相关,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判断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否成熟,就看他是否会聆听。
    是否会聆听是一个人最高魅力的体现。

    >> 你可能会告诉他:“不就是个绯闻吗?多大点事儿啊!你有点大惊小怪了。”
    假如你这么说,小A内心肯定会不高兴,因为你在用你的价值观否定他。
    很显然这句话是你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说的。如果你习惯把别人看来很重要的事看轻,那你一定没法在别人心中重要起来了。
    所以,如果你喜欢劝别人“看淡点”,他是没有办法通过你这句话消除内心的痛苦的,他会选择把你“看淡点”,免得你看不起他。
    其实你知道,我们与曾经的好朋友就是这么渐行渐远的。在“看淡点”的观念里,什么都可以被看淡,比如友情,比如人心。

    >> 如果我们不是那么急于对男星的绯闻做价值判断,不是那么急于把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来,我们就会感受到,小A真正在意的是,心爱的姑娘和他很疏远。
    因此我们只需要从这一点出发就行了。

    >> 当我们把话题转向小A与那位姑娘的关系时,我们便更能引导小A思考如何把这段关系往深层次发展,我们的回答不仅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还能对小A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能够耐心倾听别人心声的人是值得信赖的。

    >> 你的建议封住了别人的嘴,自然也就封住了别人的心。

    >> 别把朋友们想得太白痴,有时候你的实际建议不一定能帮助到他,但你的心理支持却能办到。还是那句话,我们帮助别人让别人更好地帮助他自己。
    如果有人聆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们得到人们的聆听和理解时,我们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看世界,并继续前进。
    一旦有人聆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因为只要有你在,我就会努力啊。
    别担心自己会孤独,你不知道,孤独本身,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聆听。所以,你说,我听。这是你给我的咏叹调,也是我给你的镇魂曲。


    ◆ 第4章 你看起来很厉害,所以一事无成

    >> 我试着提醒她:如果你的努力一直没有什么结果,那就说明你努力的方式不对。
    “至少我曾努力过!即便我实现不了心理预期的目标,我也不会感到后悔啊!”
    我身边像青青女神这样的人很多。他们早就在现实中身陷泥潭,却仍然在自我感动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地努力着。这样的“努力感”是一种错觉,人是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评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你的努力确实可以让你无怨无悔,但这并不代表你就可以以此为傲。

    >> 真正的勇者应该是在这个绝望的世界里优雅地活着。
    “努力感”对我们的人生造成的最大的破坏就在于,你有多少“努力感”就有多少“享受感”。只不过,努力可能是假的,而享受却是大大真实的。

    >> 一个真正努力的人,是不会有“努力感”的,他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当他有一天突然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时,发现自己早已硕果累累。简单地说,真正有价值的努力,是把一切行为都自动化。
    一个高手能把众多在你看来很麻烦的事一并处理,就好像某些男神在吃饭时顺便撩了个妹一样轻松。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有创造和毁灭两种本能的冲动。两者相辅相成,你越迫切地让自己努力,也就越容易变得堕落。所谓,越努力,越不幸,就是这个道理。上帝越是要求亚当和夏娃要有美德、要自制,就会引得亚当和夏娃走向禁忌。
    当你把你的“努力感”定义为善时,那个名为“懒惰”的恶便接踵而来。事实上,我们多出的那一分“努力感”,经常需要十分的懒惰才能抵消。

    >> 意志力等于十倍的抑制力,“努力感”是多么坑人啊!
    如何正确地努力,把努力变为自动化的进程,消除“努力感”的欺骗呢?下面三个行为能帮助你:
    消除努力的神圣感和娱乐的罪恶感
    首先,你需要把“努力是美德,娱乐是罪恶”这个错误的观念永远请出大脑。不要小看了适当的娱乐,它对你有很有益,它能让你有更高的专注力。适当地“浪费”些时间给自己打打气,避免工作带给你的压力和倦怠。时不时地让自己“游手好闲”一下,可以让你保持清醒,迅速分辨出工作的主次。

    >> 适当地娱乐无须自责,你会意识到工作和快乐两手抓会在工作上有更多、更大的产出。娱乐,也是一种努力。

    >> 千万不要招惹自己的前扣带皮层
    你的前扣带皮层在大脑的分管区域里是负责掌管你的意志力的。你应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然后慢慢地适应并提高它的工作效率。那些在工作中不容易感受到疲劳的人,都是懂得在前扣带皮层刚要达到极限时便分散注意、自动休息的人。

    >> 要怎么检测自己的极限呢?
    一般从工作开始到第一个哈欠的时间就是你的极限了,这时你便要放下工作去休息了。游戏和快乐可以给前扣带皮层再次“充电”,使你的注意力更集中,工作效率更高。一般人都会在工作两个小时以后开始停下手里的工作去休息,休息时间大约在十到十五分钟。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人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实际上,与每小时休息十分钟的人相比,那些连续八个小时都扑在工作上不休息的人工作产出要少很多。
    要努力而不是蛮力

    >> 在生活的道路上,你并不需要把自己标榜为一个有“努力感”的圣人,当你的“努力感”已经爆棚,却依旧得不到收获时,你的反意志力就会开始把你拖入毁灭性的深渊。
    当你的“努力感”让你觉得这个世界亏欠了你时,你不仅会自毁,还会拉上这个世界给你陪葬。

    >> 在人生这场马拉松比赛里,你不必时刻为自己加油,制造出一种正在努力的假象来安慰自己,毕竟这不是一个靠速度取胜的游戏。你不必再关注那些XX天就取得杰出成绩的人,他们的生活与你无关。因为这条路必须你亲自走,人生这场剧也必须你亲自谢幕。
    你只需要静静地走下去,在黑暗和孤独中走下去。

    >> 人生是一条不归路,不论你愿不愿意,你都要坚持地走下去。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人生一败涂地,所以,人们会把坚持向前这件事持续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 熬夜都是假装快乐,手机只是一个替代品!

    >> 手机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安慰的作用,它让你转移注意力,让正在受空虚所折磨的你找到了一点寄托。

    >> 熬夜的人越是责怪自己,就越容易熬夜。人的潜意识中往往藏着一些深层的逻辑,这些逻辑是很难被察觉的。越是责怪自己熬夜,越是容易在内心深处形成这样的暗示:既然改不了,不如就这样了。

    >> 人的深层意识里还有一种东西叫作“意义感”,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恩说:“人生作为一种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意义的活动。建构“意义感”这件事不仅是我们的生物本能,甚至可以等同于生命活动的全部。”

    >> 你熬夜是因为你今天没有找到“意义感”,内心会有一个声音告诉你:“没完成工作,还不能睡觉。”你今天没有半点进步,在经验和阅历上没有任何提升,你的潜意识在惩罚你。

    >> 徐凯文教授说得好:缺少“意义感”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如果我们只能按照别人的逻辑过完这一生,那我们宁愿选择去死。

    >> 如果我们模仿游戏的做法,往自己的人生中加入类似于游戏中的“日常任务”和“成就系统”,那不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永葆生机了吗?
    于是,我开始尝试模仿游戏里的做法。

    >> 其实并不是在知乎发布答案这个动作让我产生了“意义感”,而是别人的积极回应让我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是真实的。自己发出的信号得到了别人的有效回应,顿时有一种被确定感。从这个层面来说,没有互动的关系,必有一方是缺乏存在感的。

    >> 有人天天说要坚持锻炼,坚持阅读,到最后根本坚持不下来,就是因为缺乏回应。很多人用手机软件记录跑步的步数,甚至用路线作画,这些都是在给自己创造一种回应。别总是劝自己注重长远利益,短平快的小目标积累下来,那才是真正的长远。

    >> 不要把你这辈子最灿烂的笑容都奉献给手机屏幕。你为什么不去咖啡厅与人现场搭讪?尤其是和异性搭讪,最容易聊得起来。你是不是害怕被拒绝?害怕别人看不起你?害怕自己嘴笨?
    等你真正去尝试了,就会发现,你担心的事根本不会发生。
    有没有交到朋友不重要,每天减少一点无聊的自我限制才最重要。

    >> 紧急任务一般都是难以预料的,但完成任务后的奖励是特别丰厚的。
    每次紧急事件的发生,都会对你的身体和精神进行一种微调。首先,完成紧急任务的成就感会帮你打破因为惰性而产生的自我束缚;其次,它可以让你第一时间去参与竞争,可以让你迅速地精神起来。

    >> 紧急任务不能过多,你得了解自己大概多久能承担一次。

    >> 我一直认为,最笨的人用意志去做事,聪明人用习惯去做事,而高手是成体系地去做事。后面的两种做事方式,对人的精神消耗是最小的。我们常常感到时间紧迫,事情多得忙不过来,其实我们并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心理能量不足。
    用游戏上的话来说,你必须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各项数值,才有可能高效稳定地提升等级。现实生活不比虚拟世界,不存在一个清晰的“血条”和“精力槽”,我们只能想办法去模仿这种机制。
    很多人直到三十岁都没找到过自己的“日常任务”和“紧急任务”,生活茫然又乏味。

    >> 所谓时间管理,并不是指单纯的时间分配,而是基于对事件的分类,构建出高效的任务分配系统。
    当你每天都能体会到自己正在前进时,你心中那个不甘平庸的自己才会安心地放你去睡觉。那个自己很宽容,只要你完成一点小事,他就会感到满足,但你无论如何都骗不了他。

    >> 努力需要的并不是激情,更不是悲壮,而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孤独。

    >> “多少美好的梦想,恰恰毁在这愚蠢的坚持上!”

    >> 小Y君的文章虽然很有思想,但有两个问题是他一直没有察觉的。首先,他的文章都是从他自身的经验出发,网络读者并不感兴趣。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网络读者更希望找到与他们自身经验相关的东西。作者需要学会与读者有互动的过程,内容要与读者有联系,形成一种沟通。其次,小Y君的内容太杂,让人读起来很费劲。其实他只需要在一篇文章里贯彻一个思想就行,文章的主要脉络不需要有太多的分支。可小Y君从来没有停下来思考过这些问题,他一门心思地坚持着他的写法,从没打算改变。
    请停止这样无效的努力,它终有一天会把你的意志榨干。有多美好的梦想,就有多高的期待,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你凝聚起再多的意志去进行所谓“傻子般的坚持”,最后也都会败给期望。

    >> 他越是强迫自己放弃只为阅读量而坚持的写作,就越是期望下一篇作品在网络平台上火起来,当下一篇文章还是被拒稿时,他的意志就会走向崩溃。就像你在夜里失眠时,越是强迫自己睡觉,越是满脑子胡思乱想;你上台演讲时,越是告诉自己不要紧张,越是容易忘词。
    脑认知科学告诉我们,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大脑会自动开启一套认知体系来停止自我损耗,以避免人格崩溃。
    这套哲学体系是“正确”的,因为它需要让大脑中支配动机的那部分区域停止工作,而又不影响人格完整。通俗地说就是让你有面子地放弃坚持。

    >>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乐此不疲地在愚蠢的坚持中越陷越深,而且是一边后悔一边努力。他们却从来不花精力去提高努力的质量,只是拼命地提高努力的数量。一旦他们达不到自己心中的期望值,就开始责怪自己自制力太差。
    努力是需要注入灵魂燃料的。一篇阅读量很高的文章能够增加作者的信心,提高写作热情,从而把写作这件事坚持下去。如果你的阅读量一直上不去,你需要停下来好好地思考一下,自己的文字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成功是需要长久地坚持,但这种坚持是在方法合适,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而错误的观念却告诉你,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正是这种观念导致了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了错误的坚持上。面对实力强劲的敌人,过早地决战会让后面的努力难以为继。
    努力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而不是一蹴而就。你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错误的坚持上,脑海里各种喊停的声音就会不断涌现。这时候你需要停下来研究一下,接下来你该如何正确地开始这场持久战。

    >> 对于美好的梦想,我们不需要愚蠢的坚持,这种坚持只是一种自我感动。这种自我感动很难让我们有长久地坚持,我们需要智慧的坚持。

    >> 所有真正有用的努力都是发自内心的,是不需要靠意志来维持的。

    >> 马云的成功来源于他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对互联网的高瞻远瞩。

    >> “智慧的坚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之一:灵活应变的能力。

    >> 如果你把自己看作一支军队,你需要建立指挥部、后勤部、战略部和情报部,恰当地把你的努力当作兵力分布在合适的战场上,终有一天你会实现美好的梦想。
    所有依靠意志去坚持的努力都是一种自我心理的失控,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不足。
    一个失控的自我是无法去实现梦想的。

    >> 我曾经一事无成,现在也并不算成功,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不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人生。因为人一旦走向堕落,就很难再积极起来。

    >> “现实点!没意思!没办法!”这样的心灵之毒总会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一点一点地将我们的灵魂蚕食殆尽。
    “没错,你身边的失败者就是这么告诉你的。这些看上去很聪明的人总是能找到方法来安慰失败的自己。他们很希望你能加入,很想把你拖进他们永远也解脱不了的泥潭。”

    >> 我就是这样,年轻时喜欢胡闹,谈不靠谱的恋爱,到处去讲课,有时还被骗。后来写没有人看的文章,拍没有人看的微电影,和一些被主流社会排斥的思想家交朋友,辅导一些被其他老师认为“没救”的孩子,偶尔也被“愤青”喷,不时也被坏人黑……在别人看来,我做这些很愚蠢,是作死。
    没有人能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但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不要过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 他希望我学习他这种“智慧”。我拒绝了,这方法也许有用,但有这个时间我还不如多看点书,多提升一下自己。或者所谓的“领导赏识”,不过是领导看透了他的想法,然后陪他唱双簧而已。

    >> 他是很聪明,但是聪明和智慧是不同的,一个人把所有心思都用在琢磨这些无聊的小事上,他就没有精力去规划自己的未来。

    >> 我们就是愚公,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痛楚,就好像王屋和太行山压着我们。但我们不想在大山后面躲一辈子,像智叟一样过着经过算计和权衡的世俗生活。就算你学会了智叟教你的市侩,也逃离不了这俗世的痛楚。
    我建议你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人生中的奇迹,也许就来自于这种微小的瞬间。那些微小的变化,终有一天会汇集在一起,达成我们倾尽全部想要达成的夙愿。

    >> 创造世界的“愚者”往往是那些像小白鼠一样在迷宫中撞得头破血流,但最后却找到了出口的人。人都对自己的智商很有信心,根本不屑于和“愚者”比智慧。我们的聪明才智都用来为自己的慵懒找借口了。
    有人问:“一个人需要怎样隐藏自己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细细想来,如果这一生都是在逃避中度过,碌碌无为还心安理得,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在不断经历痛苦的过程中完善着我们的人格,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一点一点磨练自己,直到获得一个真实而圆满的人生。比起聪明地走向市侩,我宁愿选择笨拙地活着。

    >> 点赞之交可以淹没的不仅是真正的朋友,还有真正的自己。
    在朋友圈里秀努力,你得到的所有荣耀都是虚拟的,它会给你一种强烈的错觉,让你觉得下一秒就可以走向成功了。

    >> 黑塞说过:“也许有一天,不管有没有导线,我们都会听见所罗门国王的声音。人们会发现,这一切正像今天刚刚发展起的无线电一样,只能使人逃离自己和自己的目标,使人被消遣和瞎费劲的忙碌所织成的越来越密的网所包围。”
    在微信已经成为低成本沟通工具的今天,黑塞的话成了绝佳的预言。我们在朋友圈里成了一个自己不认识,别人也不理解的人。我们聚精会神地盯着是否有人给我们点赞,却不知我们的内心早已荒无一物。

    >> 和一位硕导聊天时,他告诉我:“多数考不上研究生的学生都喜欢在朋友圈里发自己刻苦努力的照片。真正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图书馆是不带手机的。”

    >> 在这个越缺什么就越觉得别人在炫耀什么的时代,朋友圈变成了敌人圈。

    >> 既然在敌人圈里,虚张声势就成了必要的手段。于是朋友间除了互相伤害,还学会了一种用发朋友圈来代替实际行动的“聪明”的战术。换句话说,你之所以懒,是因为你已经在朋友圈努力过了。这件事只能麻痹你自己,却瞒不了你最亲近的人。
    每个人的阅历和见识不同,不可能所有人的话都符合你的胃口,有用的信息是需要你去筛选的。你觉得朋友圈无聊死了,那是因为你的阅历和认知层次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朋友圈的营养已经不能满足你的精神需求。
    很多人迷失在朋友圈里,他们满怀希望地想用朋友圈去统治别人的情绪,却把真正的自己困在了虚拟的荣耀中。
    朋友圈里的生活不过是廉价的家家酒,它会把你真正的潜力扼杀在摇篮里。
    我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独立的人,不管朋友圈有没有人给我点赞,我的奋斗都将继续下去。我想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便这代价是永远保持孤独。

    >> 在他看来,人的一生不需要富足,只需在不断地探索中享受快乐。可在我看来,把知识转化为财富并没有那么难,完全不会影响他去探索,去享受快乐。所以我一直很不理解他。

    >> 沙大神说这话的时候很得意,仿佛他只需要用一点点努力就可以达到常人无法达到的水平。他不仅看不起那些和他付出了同样努力却得不到相同效果的人,他更看不起那些努力程度是他几倍,但成绩也比他优秀很多的人。

    >> 我突然想起了初中时与我同桌的女生,她总是复习到深夜,但期末考试的成绩却比我高不了几分。我得意洋洋地和周围人说,如果我和她一样努力,我早就考上清华、北大了!
    后来我发现我的这种浮夸毫无意义,最终考上清华大学的是她而不是我。在努力这件事上,结果大于过程。或者说,这个世界不关心谁跑得更快,它只看重谁先跑到终点。

    >> 沙大神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既不能像职业玩家一样靠游戏为生,也不能像休闲玩家一样靠娱乐来让自己舒心。他的生活充满了掌声,实际上却一事无成。
    小时候,家长总告诉我:你再努力一点就会很了不起了哦!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走到今天。殊不知正是这份自信害了我,成了我偷懒的借口。因为“努力一点就行”是“不断努力下去”最大的敌人。

    >> 我一味地沉醉于这种“只要努力就是成功”的自我优越感中,却没有发现自己的人生正在走向溃败。

    >> “你只是看起来很厉害!你聪明地以为你能通晓各大领域的知识。实际上,你在每件事上都做了逃兵。”
    你看起来很厉害,那只是你的自我感觉良好罢了。在我看来,真正的厉害是有一个分水岭的,这个分水岭就是搜索引擎,如果你提供的东西都能在网上搜到,那你一定不厉害。举个例子,有些人多赢了几场游戏就觉得自己很厉害了,这真的是一种错觉。我可以不厉害,但我绝不炫耀。
    人一生会有很多种追求,但一定有一种追求是需要你追求一生的。我所擅长的东西很多,可我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想要实现我的最终理想,我必须沿着一条核心的主线去努力。我的核心工作一直都是在科普心理学的道路上战斗。
    于是我整合了我所有的技能,让它们为这个主线服务。
    我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剑圣喵大师的头像。
    我不再单纯地写历史小说,而是用通俗的笔法来科普心理学知识。

    >> 我只是比那些一般的作者稍有优势罢了。此时我与行业内大咖的距离还很远。于是我开始走出自我麻痹,比以前更加勤奋地去写作。从每周更新一次改为三天更新一次。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成了那个写作平台上排名靠前的作者。

    >> 我非常喜欢现在的自己,现在的我已经没有过去那么狂妄了,我似乎更能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没有了过去爆棚的自豪感,反而无时无刻都能察觉到自己的肤浅。
    每晚睡觉前我不再得意于自己有过的成就,而是回忆自己走过的路,回忆着在这条荆棘的路上我留下的每一个脚印有多深,自己曾经吃过多少苦。

    >> 从“看起来厉害”到“真正厉害”差着成千上万次努力。
    从“真正厉害”到“生活达人”差着成千上万次尝试。
    花儿们总以为有了刺就可以显示出自己有多厉害,殊不知这正显示了它们的弱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不担心你学不到东西,我只担心你学到一点东西就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这种智力水平瞬间上升的“厉害感”只能让你在短时间内获得一种逃避现实后的快感。有时候思想的冗余比思想的贫乏更可怕。
    你虽然满腹经纶,但自命清高、从不写作,从没把知识分享给别人,那你很可能一生都默默无闻。
    真正厉害的人,是不会用“厉害感”装饰自己的。生活达人们不管看起来是否厉害,他们都不会在真刀真枪的实战面前抱头鼠窜。

    >> 只有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而真正的强大永远是沉默的。

    >>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肯定会有收获,如果你努力了却一直没有收获,那就说明这并不是真正的努力,很可能是自欺欺人,或者是你在逃避现实。

    >> “借口时代”的借口
    不断有人问我:“怎样可以让公众号一个月内受到一万个粉丝的关注?”
    其实我很反感这种问题,如果你写作的成就感仅仅是来源于粉丝的关注量,那我认为你的写作是坚持不下去的。

    >> 这些借口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认为这件事“做了没用”。
    这种“没意义”的借口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只是经常使用这种借口的人,也没有积极地投入他们认为的有意义的事情中。或者在他们的生活中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偷懒。
    正确的观念如下:
    1.微博上可是有着数千万的活跃用户的,如果想做自媒体,微博将是一块重要阵地。不仅是微博,其他的网络平台也将是你战斗的地方。
    2.如果你只想上班,就回去好好上班吧。如果你觉得做这件事太难,你可以选择放弃,但你不要再抱怨生活。
    3.一夜成名这种事是不太容易落到你头上的。做任何事情,过程的意义都远大于结果。你只需要这么静静地走着,某天当你转身,你会发现自己早已硕果累累。
    “没意义”的背后是“不想费力”,在所有不费力的事情中,拖延是最简单、最容易的。
    建议远离生活中那种感觉自己做任何事都索然无味的人,因为,“无聊”这种心理疾病是具有毁灭性的,而且蔓延得很迅速。
    以后再说吧

    >> 其实,“没时间”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借口。人们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然后迅速地不求质量地去完成。这样便可以安慰自己:我很努力了,只是时间不够我才做成这样的。
    走向成功的道理很简单,单位时间内谁做的事情越多,谁就越早成功。或者说,弱小的人他所能做的事情是串联式的,必须要先完成一件事才能再做另一件事,而且很容易导致系统短路甚至是崩溃;而强大的人,他所能做的事情是并联式的,可以同时开展多项工作,即便某一条线路断了,他也能有条不紊地将工作进行下去。
    如果你总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也许只能说明你大脑的工作效率太低,你需要找到技巧加大它的运转速度。毕竟,现实是残酷的,没有人理会你是弱小还是强大,也不会在意你忙还是不忙。
    贴标签

    >>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贴上一些标签,来解释自己为什么偷懒!

    >> 很明显拿星座来说事不过是给自己的偷懒找一个借口。

    >>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你完全不能去做的事情。你过去所有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你,你现在所做的所有选择会造就将来的你。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撕掉你逃避的标签,勇敢地选择改变,你的梦想终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为了变强,我已经舍弃了尊严。除了勇者,我什么也不是,除了这把剑,我一无所有!
    这是我的内心箴言,可见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来对抗软弱的自己。
    我尽力了

    >> 事实上,面对这个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勉强自己一下,多努力一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强大。想变强大的确很累,但不强大更累。

    >> 我们用了太多的理由来逃避困难和挑战。我们总喜欢说“尽力就好”,但实际上,“尽力就好”的结果往往是放弃和失败。有时候我们必须勉强自己一下,就像凤凰涅槃,需要飞向火焰,然后在灰烬中重生。

    >> 个人认为在压力倍增的今天,与其用“去看看世界”的方式来逃避压力,不如静下心来想想如何面对你所处的这个世界。
    换句话说,与其学会逃避压力,不如学会对抗压力。

    >> 勉强自己一次,你可能会突破你现有的水平,后面的事情对你来说也就不那么难了。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要想一点都不勉强自己是很难的。
    真正的努力是发自内心的,当你把这些负面思维都忘记以后,你会发现努力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艰难,它甚至还很有趣。其实努力这件事,我们只要去做就好了,“做”的意义比“做好”要重要得多。如果我们把用来自我欺骗和逃避现实的精力节约下来,那么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便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 绝望是虚假的,希望也是如此,有时候,愿望是最伤人的。

    >> 我们总是在努力时体会艰难,又在放弃后心有不甘,当我们重新振作起来时,又将开始下一轮的从希望到绝望的循环。你隐约发现,你的努力并没有让你持续向前,而是让你在原地无休止地徘徊着。

    >> 当我有幸能在现场听到马云先生的演讲时,他是这么说的:“都拿我创业成功的事例当典范,你们知道死在创业路上的人有多少吗?”
    其实不用算,创业失败的人成千上万,只是他们的故事没有人听过。

    >> 阻碍你美梦成真的恰恰是你的美梦本身。很多时候,愿望才是最伤人的。
    你得明白并不是你够优秀就一定能收获爱情;即便你瘦下来,世界也不是你的。

    >> 对于努力,最重要的一点是接纳自己而不是逞强。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障碍,这个障碍可能来自于自身,如身体、精神或情绪等方面的短板。虽然有人会说,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之低还到不了需要拼天赋的地步。但是诸如性别歧视、裙带关系、潜规则等已经存在的社会现象仍在许多领域中阻碍着人们通向成功。
    所谓接纳,就是接纳当下所发生的事情,接纳这个社会的种种现象。很多心理疾病就来源于自己无法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要让自己做到接纳现实中所发生的一切很难,但我们可以改变,改变的前提是接纳。
    “你的努力透支了你的精力,你的成绩又威胁到了领导,这致使你的努力毫无价值。就算这里面有很多不公平,你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你并没有重要到不可替代的地步。或者说,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 不要以卵击石,要学会灵活变通。如果你采取了这些措施都不奏效,还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那就去尝试一些其他的事情。你可以走一条令现在的自己喜欢的路然后重新开始。不管你之前是成功还是失败,你都会在这样的挑战与追逐中得到收获。

    >> 你有多少努力其实是在逞强,有多少逞强已经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一味地沉迷在自我感动中,心情如过山车般时而振作、时而放弃。但无论是放弃还是振作,我们都浪费了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唯有把握时间,立足当下,才能让世界对你温柔相待。这就是为什么,世界越是纷繁复杂我们就越是需要停下脚步,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 我早早就学会了面对真实的自己。只专心看两个小时的书就去娱乐,不用内疚,也不用逞强。
    所谓努力并不是要讨好别人却得罪自己。真正的努力是基于对现实的了解并持续不断地前进。

    >> 努力者的终极目标是自我成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提升自己、充实自己。他们不会自我怜悯,不会勉强自己,他们不刻意追求幸福与成功,他们只是静静地走着,然而幸福和成功却与他们如影随形。

    >> 扪心自问,你真的需要这样的努力吗?你真的需要“屌丝逆袭”,把曾经欺负自己的领导踩在脚下,让离开你的前女友回心转意,让歧视你的人刮目相看,成为某些人高攀不起的“怪胎”吗?这样就能让你掌控自己的命运了吗?
    如果所谓的希望就是上述这些东西,那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那些并不是希望而是妄念,请放弃被你称为希望的妄念吧!因为这个世界真正的希望并不像太阳一样耀眼,它像繁星,是点缀在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是一点一滴的成长带给我们的喜悦。

    >> 你想成为著名作家,你可以给自己定目标。每周写1000个字,这是你可以完成的目标。你的目标不是一周达到多少阅读量和被多少粉丝关注,这往往是不可控的。你只要慢慢写,有一天粉丝会自然而来。
    我们要诚实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如果目标力所能及,我们将全力以赴;如果目标有点遥不可及,那我们就将其拆分为若干个小目标,然后一点点地去实现。一步登天的想法是我们成长的最大阻碍。
    我们只需要把自己沉浸在岁月这条长河中,就这样带着对生活的执着,穿越茫茫原野和深深山谷,我们要活得像河流一样绵延而深情,直到流入那广袤无垠的大海——我们的命运终点。


    ◆ 第5章 不是优秀了才强大,而是强大了才优秀

    >> 忍让,换不来友善。最好的友善,不是“求求你不要打我”,而是“你敢打我试试”。

    >> 也许你们之间真的有可能,可如果你过早地把自己摆在他恋人的位置上,那你们之间就再无可能了。而且你把结局想得越好,自己就陷得越深,最后结果一旦失败,你就会越痛苦。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巴南效应”,由心理学家福勒教授提出:
    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 在聊天中,对方看似热情而又含糊的语气,往往会被你误解成爱慕。因为你喜欢着他,哪怕他的一个眼神,都能让你情不自禁地掉进去。在这样的谈话中,每一秒你都在上当受骗。

    >> 面对爱情,我们经常是盲目的。我们总是先假设对方是喜欢自己的,然后再去搜集各种各样的证据支持这个结论。在这个结论下,就算对方做了一件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哪怕是说了一句无心的话,我们也会立刻建立起一个逻辑,然后经过各种论证得出“他喜欢我”的结论。
    如果现在的你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那么,请你赶快醒醒吧,趁一切还来得及。即便你们之间的那种感觉真的是爱情,也需要你对此有清晰和敏锐的判断才行。

    >> 怎么样通过聊天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喜欢你呢?最关键的就是看你们在聊天时,各自的情感投入是怎样的。

    >> 在和一个人聊天的过程中,如果你发现对方说话的方式开始变得很幼稚,那就说明对方是喜欢你的,甚至对你相当动心。因为恋爱中的两个人,潜意识里都希望被对方呵护。

    >> 在这段对话里我们并没有看到两个人有谁使用了什么语言技巧,因为两个人真心喜欢彼此,聊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聊天背后的感情交流。

    >> 不要埋怨前任的无情,要怪就怪自己无能为力。相信我,世上无人不伤人,世上无人不被伤。就算你是天使也会有伤害到别人的时候。

    >> 有人问我,老师,你为什么总是推荐我们去看励志书,那些大道理我们都懂!
    你虽然懂,可有些道理只有在受伤之后、打开文章之时你才能真正有所体会。不结合着现实去看道理,你永远只会觉得它是无用的鸡汤,朋友圈里的垃圾。

    >> 我奉劝那些痴情的女生,只要她们真的感到痛了就赶紧放手。但她们都太执着,声称不管有多痛她们都不放手,然后还把这当成一种痴情。

    >> 有一句话,民间流传甚广,叫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适用的,唯独在感情上坚决行不通。要想成功挽回你的前男友或前女友,要想追到你心仪的男神或女神,死缠烂打是绝对不行的。如果你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仍然失败了,那你就应该试着放手,然后重新塑造你在他心中的形象。不要再去联系他,不要再去想他,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过上一段时间后,如果他还在乎你,一定会回来找你,你们也许能重新开始。只是到了那个时候,你也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不要太高估前任对你的感情,感情出问题,有时候比飓风还迅速。

    >> 爱情是一种神秘的现象,就连心理学也无法完全解释清楚。她像一个温柔的陷阱,又像一朵雪白的彼岸花,只要花瓣落进你的眼里,你便会永远迷失在纯白里,然后会不顾一切地踏上这条不归之路。
    有些女生认为,只要她对男神细心呵护,终有一天他会被感动的。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即便你靠无微不至的呵护临时上了位,这种脆弱的感情也经不起考验。因为你不明白,男生像个孩子般在你面前哭泣,也许只是在缅怀他的前女友,一旦他的前女友再来找他,你就会随时被踢出局。

    >> 认真审视一下你现在的感情吧,也许你只是个代女友、代男友而已。

    >> 这一切都是痴情惹的祸,因为痴情,很多大龄优质女青年都处于未婚状态。虽然适婚年龄中男性的人数比女性的人数多三千八百万,可是单身最多的仍然是女性。这并不是因为这样的女性素质不好、眼光高或者性格孤僻,而是因为,她们都很痴情,一旦在感情方面受了伤就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了。她们因太过痴情而深受情伤,等到她们清醒过来时,又变得太过理性了,再也看不出这个世界的色彩。
    爱情像一个仙人掌,女生在感情上被前男友扎得满身是伤后,就再也分不清这个痛是前任给的还是现任给的了。她怕了,于是彻底封闭了心灵。

    >> 痴情是一个你穿不起的名牌。你总是想你这辈子必须要穿一次名牌,这样才能对得起你毕生的努力。可名牌不能一直穿在身上,那会成为你一生难以卸下的负担。
    不要因痴情而耽误自己的一生,即使身受重伤也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蛇蝎皇后”。女孩们要尽早地独立起来,要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沉迷在过去的伤痛里。要走出困境,继续去折腾你的人生,去认识更多不同类型的男生。
    学会打扮自己,哪怕打扮不好会让你看上去有点妖气;不顾一切地去奋斗,哪怕这种奋斗会让你染上男人的气质。用你的美貌和实力去创造一个闪亮辉煌的舞台。到那时,成熟稳重的大叔、温柔体贴的“暖男”、文艺十足的“小鲜肉”、出类拔萃的大师,都会随你挑。选择一个最让你安心的人,然后在他温暖的怀中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再回头看一眼前任在泥里打滚的土样,你的一切爱恨也就入土了。

    >> 不敢得罪任何人,只是一味地委屈自己,那不过是性格软弱罢了,根本不是温柔。

    >> 孔子的原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唯有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只有对我们好的人,才值得我们对他好。

    >> 她想起了自己的一生,她一生都在以德报怨,却只教会了别人如何伤害她。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强化,如果别人伤害我们换来的是我们的妥协和示好,那么他们便会建立起这一心理连接,好让他们不断重复这个模式——伤害换来好处。我们的妥协和示好只会帮助他们更加确定这个心理模式。

    >> 爱情不是让我们互相伤害的,而是让我们互相扶持去面对生活的。

    >> 事实上,那些伤害别人的人的确会感到内疚,可内疚不一定让他改过自新或学会珍惜。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继续伤害别人,进而再把伤害这个行为合理化,让它成为一种习惯。从此他们在伤害别人时就再也不用受内疚的折磨了。
    就这样,我们教会了别人如何伤害我们,我们宁愿被别人伤害,也不愿伤害别人,多么温柔而优秀啊。可我们不能总是逃避关系中的矛盾,不能总躲在宽容背后,不能因为害怕关系的失败而一味地原谅那些伤害我们的人。那些被你原谅的人只会变本加厉地伤害你。我们应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 如果你需要制止一个人对你的负面行为,就要使用惩罚机制,惩罚包括正惩罚和负惩罚。
    正惩罚就是给予一个人他不喜欢的东西以减少他的行为的发生。当我们受到虐待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当场还击。然而,现实中欺负我们的人往往都是比我们强大的人,很多还是亲人。正惩罚也许能阻止伤害的发生,但也会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
    负惩罚是减少他人喜欢的东西以减少他的行为的发生。所以,负惩罚就是我们遏制别人伤害我们的不二选择。

    >> 负惩罚的实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智慧去了解到对方想要什么;二是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敌人。

    >>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负惩罚不难,难的是这里面有个重要的事情,一般人很难办到,那就是感情割舍。或者说,你要放下面子去惩罚那个伤害你的人。比如,我让你不要打电话给那个已经开始怠慢你的人,开始的时候,你真的很难做到。
    我们总是习惯性示弱,不断地隐忍、不断地祈求。当我们陷入工作的困境时,经常会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下去了。老板或负责人对我们很刻薄,我们不敢说出来。如果你长时间地深陷这种困境,而且无力改变,那么你应该放弃当下的环境,至少应该立刻寻找新的出路。我知道这个建议很好,可实现起来却很难。我何尝不知道数以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失业。但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一旦它伤到你并且已经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你就必须挖掉这个“毒瘤”来保护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走得太快,却又明白得太晚。比起甘冒风险地改变,我们更愿意装作无所谓地活着。
    忍让,换不来友善。最好的友善,不是“求求你不要打我”,而是“你敢打我试试”。

    >> 那些明白了“忍让,换不来友善”这个真相的人,不会再浪费时间去思考我是否要原谅伤害我的人这个无聊的问题了,因而也就不会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感到痛苦。他们不会用看言情小说和肥皂剧的方法来逃避现实,不会等待一个永远也不会到来的“对不起”,更不会回避思考人生。他们会选择健康、现实的方式继续生活,尽量让生活绚烂、丰富。这些坚韧的灵魂会将内心的痛苦放在一旁,积极改变,尽可能阻止他人伤害自己。他们比那些死守痛苦、不断沉迷于过去的人要坚强得多。
    公平对待他人,然后不断提醒他们,直到他们也公平地对待你。

    >> 你的妥协和没有底线的付出正在向别人传递一个信息——他可以控制你。所以,是你教会了别人怎样伤害你。

    >> 有些人对你的爱是需要先付费的。遗憾的是,遇到这样的人,即便你为他倾家荡产也换不来他对你的爱。

    >> 我为什么要帮一个十年来一直音讯全无,直到有事相求时才来联系我的人呢?还敢用“如果你当我是朋友”这种话来要挟我,他强人所难的时候当我是朋友了吗?

    >> 先付费才关注的爱我不买,我的人生由不得别人来支配。

    >> 有时候,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完全是由你来决定的。你的行为让他们觉得你可以被他们支配,一旦这种方式奏效,他们便会持续地使用这种方式来对你。

    >> 你的恋人常年不回你电话,每次打过去,他都说他在忙。每当你想生气责怪他时,他就告诉你,如果你爱他,你就应该理解他。
    假如你有位舍友很自私、很自我,非常难相处。一旦你和其他舍友向她提意见,她就会摔门而去,出去时一把鼻涕一把泪。你们说的话稍微重了点,她就会说:“你们再排挤我,我就死给你们看!”
    像这样的人,就算你永远忍让他,对他好,他也不会领情的。

    >> 他们会不断地把你带向一个逻辑:只有你为我付出,我才能对你好。而实际上,他对你的要求会永无止境,你永远也无法让他感到满足。

    >> 你经常安慰自己,你是迫于无奈才去应付那些强人所难的要求的。其实不是,你心中的真实想法是你愿意被他们支配。
    原因是你的潜意识会觉得你可以不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如果你的人生越过越糟,那一定是命令你的那个人导致的。因为他很强势,你敌不过他,你拿他没有办法。
    以上这些就是付出感爆棚的人真实的心声。他们在受到伤害时会这样安慰自己:“我是多么高尚的一个人,我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爱,最终却换来了一个白眼狼。亲朋好友们,赶快来安慰我吧!我还可以把这里面的故事讲得再戏剧一点,以便让那些听故事的人更多地怜悯我。”“算了,就让他继续这样对我吧!如果我违背他的意愿去做事,可能会遇到可怕的后果。在这个竞争残酷的社会里,让我独立思考,还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想想就害怕。”
    醒醒吧,弱者永远也换不来世界的关注,你完全有能力思考你自己该干什么!请去除你心里情感依赖的枷锁,挣脱出那些束缚。一个人想要获得自由,经济独立很重要,精神独立更重要。
    不要再说:“别人为什么这么对我?”而要说:“我做了什么让别人这么对我?”

    >> 熊妈妈的爱才是真正的爱。爱是给予对方一种心理上的支持,一种让对方成长的力量,而不是无止境地控制,让对方在被控制的过程中消耗内心的力量。
    当你有足够的自信时,请对那个总让你付费的人说“不”!告诉他,你不需要他这种付费的爱。假如他真的在乎你们的关系,他就要学会为你着想,甚至为你分担。如果他拒绝,你就可以迅速结束这段关系了。不管是哪种关系,用这个方法都有效。
    也许你会遭到父母、亲友、同事的反对,但请记住,你没有义务牺牲自己来哄别人高兴。除了你自己,谁也不能控制你。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你才可以真正享受到人际交往的乐趣。
    爱是一种关怀而不是一种支配。如果你真的爱我,就请先给予我你的爱,之后我会加倍地爱你。如果要我先付费你才会爱我,那我坚决不买。

    >> 我怕我这辈子都遇不到真爱了!
    相信有一半以上的读者,心里都曾有过这种感觉。在这个提倡自由恋爱的时代,我们反而找不到真爱了,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实际上这种感觉从我八岁开始就有了,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而且这种感觉就快得到印证了。
    对真爱的理解有很多种,这里我给出一个最基本的解释,所谓真爱,应该是,我爱着你的同时,你也爱着我!
    如果对方回复一个“嗯”,你还继续陪他聊,而你回复一个“嗯”,谈话就没有下文了,我相信,这一定不是真爱。

    >> 愿意和你结婚就代表他一定是你的真爱吗?
    那些早早结婚的“80后”“90后”,他们婚后的生活幸福吗?婚姻状况怎么样,你了解吗?

    >> 我们身边那些早早就结婚的“80后”“90后”并不是都找到了各自的真爱。
    事实上,大多数人一辈子也遇不到自己喜欢又喜欢自己的人。什么年龄段都有人闹离婚,年龄很大还在闹离婚的人不比年轻人少。很多人至今还在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仅仅是为了顾及孩子或者家庭名誉。

    >> 手机不过是一个导火索。手机背后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问题,最明显的一点是——我们普遍都是爱无能,这让我们没有办法找到真爱。美女、帅哥这种稀缺资源都集中在少部分“聪明人”的手里,大部分人都在谈着“将就”的爱情,过着“将就”的婚姻生活。

    >> 缘分太浅、交际圈太窄、性格内向不擅言谈、对初恋念念不忘等,这些基本上都是找不到伴侣的借口罢了,一个人最终被剩下的真正原因是:
    比你强的看不上你,比你弱的搞不定你。
    活得太中等容易孤独一生。
    其实我们要想找到真爱也挺简单的,归根结底就是活得精彩些,让比你强的人看得上你;活得温柔些,去接纳比你弱的人。
    谈恋爱不必分强弱,只要彼此真正在乎对方,再大的现实反差也可以通过不断地磨合来改变,在无数次的碰撞之后两个人会变得势均力敌。

    >> 情圣君的恋爱秘籍里有一招叫“失去刺激法”。假如你和心仪对象的感情正在升温,而对方却始终不愿意接受你成为男(女)朋友。这时候你就不要再死缠烂打了。你需要离开一段时间,以此来刺激心仪对象。

    >> “面对爱情我们都太蠢了,有时候真爱来了还浑然不知。只有当他意识到他快要失去你的时候,他内心的某种东西才会被激发,然后向他发出警报:他是真心喜欢你的。”情圣君解释道。
    “那要是对方真的就这么不理睬你了呢?”我接着问。
    “那你就真的离开他吧!”情圣接着回答。
    情圣就是这样用“失去刺激法”让对方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让自己与对方在爱情中变得势均力敌的。

    >> 想要找到真爱,你要马上行动起来,而不是永远处于准备状态。当你对一个人产生好感时,就立即接触一下他吧!因为人的想法是随时在变的,有多少等待就有多少犹豫,越犹豫就越容易放弃。正因为你宅,所以你才会剩下;当你感觉到自己已经被剩下的时候,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宅。
    所以,不要再认为自己这辈子再也找不到真爱了!我有一种预感,你今年就可以脱单了,相信我。

    >> 情圣笑着回答:“愚,你不明白,越是有男朋友的姑娘就越容易追到手。而且你只需要比她男朋友优秀一点、温柔一点就行。相比之下,没有男朋友的姑娘却很难追,因为无论你有多优秀、多温柔,你都很难打败她心中的完美男友。”

    >> 这个时代的女生,无论颜值高低,择偶标准都是很高的。这些剩下来的女生并不是自身条件不好,而是不愿意将就。于是,在通信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结婚却愈发困难了,剩男、剩女遍地走。

    >> 有一句话大家常说:“过去的你对我爱理不理,将来的我要让你高攀不起。很多人认为这种观念能激发自己不断地去努力,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可这其实是一种错觉,这些看似积极的观念,实际上是在教人向生活妥协。总想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再让别人高攀不起的人多数是自卑的。
    如果我足够强大、足够自信,你理不理我,都不会对我产生任何影响。

    >> 我发现我错了,我根本不应该再去联系这位老师。假如我变优秀了,不喜欢我的人就会喜欢我了吗?不会。即便我仍旧一身缺点,喜欢我的人就不喜欢我了吗?同样不会。

    >> “我优秀了,别人就会尊重我。”其实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卑。
    首先,你并没有别人口中所说的那样差劲,你不通八国语言,也不美若天仙,但你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你的世界不需要别人来指指点点。
    其次,你没有和任何人签过一纸协议,上面规定只要你优秀了,他们就必须尊重你。至尊宝变成齐天大圣时,依然有人骂他。《火影忍者》里说,并不是成为火影的人就会被大家所认可,而是被大家所认可的人才能成为火影。

    >> 但优秀或者升值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我身边真正优秀的人,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反倒更多。之所以他们没有哭天喊地,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内心足够强大,强大到能去面对一切困难。那些脆弱的人最后都过得很糟心,甚至因为太脆弱而始终无法变优秀。所以,不是你变得优秀了才会强大,而是你内心强大了才有可能变得优秀。

    >> 有一种成熟叫‘不要为难自己’,它比学历重要一百倍。

    >> 爱情这件事从来都只看选择,不看实力。纵使你有最高的武功、最多的财富,你也不一定能打动对方。
    要想赢得女神的青睐,老杨不需要高学历,他只需要暂时断掉和女神的联系,然后去重找自我,并争取赢得身边女性的好感。当内心变得足够强大时,他便不再需要看女神的脸色行事了,那时的他才具有吸引女神的资本。

    >> 总觉得自己弱小,结果用力过猛。你满怀信心地准备超越你的敌人,殊不知你完全掉进了一个名为“评价”的陷阱里难以自拔。当你把自己有限的资源丢进一场本不该开始的战争时,你所臆想的胜利就只存在于你生活的美图秀秀中了。
    你要强大,而不是优秀。或者说,如果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如此low的你也还能被大家喜爱时,你才可能真正去除心理的自卑,你才能稳定地优秀下去。
    所谓强大,就是任何事都无法破坏你内心的平和,你需要接受目前这个不完美的自己,按自己的节奏缓步前进。

    >> 口语很烂时,勇敢地对外国友人说“你好”。
    每天做一点就好,一点点就行,做得再烂都没关系。
    如果把人生比作游戏,我不想在我打通关时才去挑战各大BOSS,更何况我可能永远也没有打通关的那一天。之所以我还敢在这个“开挂玩家”遍地的社会里活下去,完全是因为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拔剑”的机会!

    >> 我们都得过一种病,叫作“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因为在我们潜意识里,总认为拒绝了别人就意味着要失去这个朋友。实际上,当我们最终无法实现对朋友的承诺时,我们才真正彻底地失去了这个朋友。而那些总喜欢为难你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你当朋友。
    但当我们拒绝了那些人之后,他们势必会在朋友圈声讨我们,说我们是如何“薄情寡义”,如何“让他心寒”的。这些不实的谣言会让某些真正值得深交的朋友对我们望而却步。
    学会拒绝吧,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 我们必须学会艺术地拒绝为难我们的人,让我们的生活不要再断尾求生。
    在那热播剧里,男神被女神拒绝了很多次,但女神的拒绝并没有让她永远失去男神,反而让男神对她的爱更坚定了。能够很好地拒绝别人,有时候也能体现出你的人格魅力。

    >> “知道了,但是我想先完成明天的企划书再去参加下午的会议。”
    你这样一说,领导会不知不觉地说出:“啊,你好像很忙。那叫小李参加好了。”这就是“但是”“不过”“然而”这些表示转折的词能起到的作用。
    如果你直接说“我很忙,不能参加会议”,恐怕会惹领导生气。可通过使用“但是”这个词,你既不会惹恼领导,又能让他自然产生一种“啊,这家伙好像很忙”的感觉。此时,领导的潜意识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不先完成企划书就不能参加会议。”但是,他在意识中领会到的是:“他知道了,等他完成企划书后就去参加会议。”他的潜意识减少了因被拒绝而带来的愤怒。
    利用了潜意识去沟通,特点都在于把想说的话用暗示的方式说给对方。有时候你自以为表达到位了,可实际上都是废话,别人根本没听进去。如果你换一种方式去表达,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人毕竟是感性的,没有谁可以永远保持理性。

    >> 电影《东邪西毒》里有一句台词很经典:从小我就懂得保护自己,我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拒绝别人。善良不是对谁都好,更不是对谁都好得没有底线。
    你不觉得吗?人生其实就是一场自己不能妥协,还要尽量让别人接受你的博弈之战。真正的情商高手有时候也需要说“不”。


    ◆ 第6章 真正的情商大师,不会轻易输给自己

    >> 谈恋爱时最吸引对方的一定是你的个性,而个性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自信。

    >> 所谓成熟,难道是一种把命运交给别人来支配,然后恐惧地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的绝望吗?

    >> 我们还是不敢“不听话”。我们在限定的框架里,小心翼翼地努力着。我们做不到出类拔萃,也不敢与众不同。当然,年纪大了,我们不能再把这种行为叫作“听话”了,于是就给“听话”换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成熟”。
    这种成熟的言外之意就是:“别向前走,往前一步就是地狱!”再通俗一点去理解就是:“别惹事,惹了事你担不起。”
    这种成熟其实是一种绝望,就像契诃夫小说里的那个“装在套子里面的人”一样,我们害怕“出什么乱子无法收拾”。于是,困难还没有出现,我们就已经把自己搞得四面楚歌了。
    有些人宁愿接受生活越来越糟,也不愿放弃这种“绝望的成熟”。因为他们可以用“绝望的成熟”来美化自己对生活的恐惧,进而说服自己放弃希望。相反,热情和勇敢被他们说成是幼稚、鲁莽和愚蠢。比如他们认为兼职就是不务正业,拉了姑娘的手就是耍流氓,稍微写了篇文章就是无病呻吟。
    小不忍是会乱大谋,但我要是一直忍,还有大谋可以给我乱吗?
    一招不慎是会满盘皆输,可我要是一招都不出,这局能赢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感觉身上的力量在一点一点地流失。没有恋人,没有优越的家境,甚至连一份体面的工作都没有。如果你一直以来都相信这种“绝望的成熟”,而它只能给你带来这些,你还相信它吗?

    >> 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真正独立起来,你才能避免向生活做出妥协。否则,你永远只能对生活唯命是从。

    >> 真正具有爱的能力的人会这样想:假如我要爱,我克服一切也要爱下去!
    其实,让你绝望的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我们总是习惯看别人的脸色,却从不听听自己的心声。明明有一千条路摆在眼前,却说生活逼得我们无路可走。
    请立即放弃这种“绝望的成熟”,它真不是一个好东西。表面上,它是为了保护你不受伤害而存在,实际上它却封锁了一切可以让你改变困境的可能。但我发现,有些绝望总是被当作成熟,像病毒,会传染,身边只要有一个人“成熟”,周围的人就会活力尽失,然后和他一样在恐惧中活得小心翼翼。

    >> 这样的成熟其实是与世界为敌,然而世界根本不屑于看你。

    >> 从此以后我不再需要领导的赏识,不再需要别人的认可,很可能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幼稚鬼。我要活出我的热情来,还要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让“绝望的成熟”去见鬼吧!

    >> 心理学专家曾经做过统计,在我们的一生中,想要遇到一个完全符合自己品位的人,概率是极低的。三十岁前一个人如果能遇到两个这样的人,那一定是奇迹。即便是这样,又有多少人能把握住这两次机会呢?
    事实上,我们很难把握住这两次机会。与真爱失之交臂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彼此之间身份、地位方面的差异而是自卑。
    因此,在一切还来得及之前,你需要学习更多的沟通技巧,在机会来临时抓住它,让自己的人生少一些遗憾。

    >> 其实,所谓的“矜持”不过就是自卑,一种拜倒在对方颜值下的自卑。人在这种自卑的状态下很难展现真实的自己,难免会与真爱失之交臂。
    还有一种情况,很多男女初次见面时往往聊不了几句就冷场了。因为两个人完全没有交集,后续便没有话题可聊,最后只能聊车、聊房、聊工作,这是相亲失败的开始。感情离不开物质但又不完全依赖于物质,这种聊法会给对方留下“太过现实”的负面印象。

    >> 罐装故事法就是把你人生中的某件事微缩成一个小故事,然后用极短的时间表述给别人!

    >> 我们总是因为害怕受伤而不敢袒露自己,总是以谨慎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人生,最终失去了很多乐趣。乐趣只来自于真诚的分享和情感的互动。
    过分的谨慎带来的是孤独。在这个时代,多双筷子一起吃饭的传统温情已经消失,大家都在朋友圈里秀人生,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情感交流,失去了当面接触的勇气。

    >> 我看了看女神,看得出她也很想要签名海报,可她又怕丢面子,依旧保持着矜持的姿态。于是我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高高地举过头顶。邓超看到我说:“下面那个男生,你真无耻,虽然我们是商业表演,但你也不能只用一百块钱就想贿赂我吧!但是,你成功地吸引了我,上来吧!”就这样,我上了台,获得了邓超的签名海报。我丢下了面子,获得了奖励。
    女神说:“你脸皮真厚。”我回答她:“脸皮这种东西我没有,为了变强我早就舍弃了。”

    >> 我们只需要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一些传奇的点滴就能打动别人。一个没有故事的人,相当于一个没有存在过的人。
    可能你会担心,有人会利用你故事里的秘密来对付你。凡事有弊就有利,如果真是有人这样做,你正好可以通过此事来辨别身边的人哪些是值得你交往的,哪些是需要你立刻放弃的。害怕别人的嘴,就紧锁心门一辈子,那样很不值得。
    即便是圣人,也逃不过小人的诋毁。有些秘密的确不能与人分享,但你生活中有70%的事情是可以和人谈论的,更何况你只是讲给一定范围内的朋友听,而不是讲给所有人听。

    >> “你知道吗?我昨天看见邓超了,他好帅啊,全场都在为他欢呼。”(省略后面的一万字。)
    用这种方式去表达并不能让你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也不能传达出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要展现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明星。

    >> 第一次见面就开始向别人炫耀他的人生。其实,没有人愿意听他的私事,这样讲故事不仅不能展现自己的优势,反而会让别人看出他很自卑。因为一个人内心越自卑,就越喜欢在人前炫耀自己。
    八卦故事的确能够快速吸引别人的注意,但是这种博人眼球的招数被过多地使用会让人感到厌烦。

    >> 一个好的故事要包含三个要素:故事能展现你的独一无二,内容是平凡人生中的传奇,故事能够传达你对别人的信任。
    在人际交往中,一个好故事顶得上千军万马。没有亲密感的分享和秘密的交换,就不会拥有真爱,也不会交到真正亲密的朋友。
    在生活中,如果你不断地挖掘自己和别人的故事,你就会源源不断地获得情感的交流,你的灵感就会源源不断,你就经常会感受到不断有外来的力量注入自己的心中。

    >> 你要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不要把人生囚禁起来。去发掘你的故事,那样你才能清晰地看到自身的价值。最吸引别人的不是别人眼中的你,而是最真实的你啊。罐装故事法,你值得拥有。

    >> 如果面对心仪的人你毫无自信,那这段感情是无法开始的。
    很多人选择在愚人节这天向心仪的对象表白,因为一旦表白失败还可以开玩笑地说——愚人节快乐,这样他还有回旋的余地。
    不要再自欺欺人了好吗?你的心仪对象肯定知道你这是真表白,如果他拒绝了你,内心中就会形成一个定式:我已经拒绝过她了。以后即便他对你产生了好感,想接受你,他内心的这个定式也会拒绝你或者排斥你,它会成为你们之间的障碍。

    >> 用蛮力去表白注定要失败。
    爱情是讲味道、讲感觉的。永远要给自己留面子——像上述那种不自信的行为是永远得不到异性青睐的。

    >> 谈恋爱时最吸引对方的一定是你的个性,而个性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自信。

    >> 姑娘你并不丑,少年你并不穷,请抛弃这种自卑的心理,让我们在异性面前尽情地展现出我们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吧!
    其实谈恋爱并不完全是为了获得一个男朋友或女朋友,恋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好机会。恋爱能帮助你进一步理解人性的本质,而这一切恰恰隐藏在亲密关系中。
    生活在浮躁的世界里,我们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越来越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如果你想看到最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恋爱是最好的导师。

    >> 事实就是——谈恋爱其实是不用表白的。你总是看到别人表白成功,其实是男女双方已经确立了恋爱关系之后,偶尔秀恩爱虐一虐你们这些单身汉而已。或者是双方闹了矛盾,冷战中谁都不愿意主动和好,于是一方就出演了这样一出精彩大剧给对方下台。
    你弄错了表白的真正意义,表白应该是胜利时的凯歌,而不是进攻时的号角!

    >> 不要立即把自己放在对方恋人的位置上,要让对方琢磨不透你的行为。整个过程中都不要出现任何类似“我爱你”的字眼,这样的话留在结婚时再说吧,说了你就输了。类似另外一个原因是,你也需要平静地思考一下,你到底要不要和他开始这段恋情。请记住,千万不要对一个人过度痴迷,万物皆为我所用,而非万物皆为我所属。

    >> 别以为到了这一步你的恋爱就成功一半了,还差得很远呢。这个时候你要开始对你的恋爱对象进行“打压”。目的是为了调整双方在恋爱关系中的位置,让你们趋于平等。势均力敌的爱情才能走得长远啊。
    此外,你还可以使用心理学中的“赋格”技巧。一个好的恋人不是找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别人口中刁钻而薄情的前任,到了你面前却乖巧得像只绵羊,而这个人格便是你赋予他的。

    >> 强大的确能让人应对很多难题,可是,唯独在爱情上,它未必有用。因为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不可能被单一维度的事情所决定。

    >> 女人并不全是拜金的,公主也有罗马假日,她们的内心始终是追求浪漫的。女人的确喜欢有权有钱的男人,但她们喜欢的并不是权和钱本身,而是有钱有权的男人身上散发出来的自信。
    这个道理,男女都适用。男生对女神的追捧也并不完全是因为对方有一张迷人的脸。他之所以称她为女神,更多的是因为她能为他带来精神指引。
    无论你对男生(女生)有多温柔、有多专情,如果他(她)一想到和你在一起就觉得生活会变得无聊至极,那他(她)也很难对你产生兴趣。

    >> 要想收获爱情,你必须要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 “为什么要怕,我就没想泡她啊,我只是展示了我的价值。要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女朋友,还有很多人值得你认识,说不定就会遇到更适合你的人呢,然后你就可以把她发展成恋爱对象了。”Y回答。

    >> 要成为恋人是需要感情基础的,相亲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想与对方有进一步的发展,你们必须要培养彼此的感情。

    >> “剩下来的人往往都是条件不错的人。我很清楚,金钱、外貌与名气或许对恋爱有所帮助,但并非必要。长相远不如表达自我的方式重要,你只需要保持仪容整洁,穿着打扮能传达出迷人的个性就行了。在名利方面,只用展现你有很强的奋斗决心就行。”Y还是笑着回答我。

    >> “你不用明白爱情是什么,有人花了一生的时间去想这个问题,其实没用。你只需要大胆地去爱就行了,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人,只要爱过,都是值得的。对于恋爱这件事,小的时候,我们有贼心却没贼胆。到了二十多岁,我们有了贼胆的时候,却一心扑在了工作上,没有了贼心。等到三十岁事业略有小成时,我们既有贼心又有贼胆了,却发现没有贼可以和我们恋爱了。你转头发现连那个从小就被你鄙视的隔壁班的小明都已经有孩子在打酱油了。”

    >> 爱情本来就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开始的,不要等到你搞清楚过去之后再去行动,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弄不懂什么是爱情。
    过度探究过去是没有意义的,探究过去是在拒绝今天,是懒惰的表现。在你追着过去不放的时候,刻苦努力的人已经成功地突破了他们现有的困境。

    >> 他单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面对明天。
    不要再纠结你为什么总是单身这个问题了,这个死胡同永远没有尽头,要立即行动,不要随时准备开始。

    >> 很多时候你的行为决定了你的思想而不是你的思想决定了你的行为。

    >> 显然,这位追求者的经济条件很好,可好的经济条件并没有给他带来足够的自信。他拙劣的言词把他精心设计的浪漫毁得一塌糊涂。

    >> 不自信就赢不了。恋爱中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拥有足够的自信,才配享有完美的爱情。请记住,有自信的丑陋远比没自信的貌美更有吸引力。

    >> 成为一个受大家喜欢的人,最大的障碍一定是接近焦虑。
    接近焦虑是人在不自信时产生的生理反应,症状包括手心冒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与口干舌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你害怕的不是接近而是遭到拒绝。

    >> 但过度恐惧就是负累,小时候长辈为了控制我们的行为,经常把事情的后果说得很严重,让我们不敢去闯祸。直到今天,我们的潜意识里都还存留着当年的恐惧情绪。
    如今,我们需要把这些东西拿在阳光下晒晒,然后消除它。

    >> 克服接近焦虑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学会使用“多重身份”技巧。

    >> 遇到上司不采纳你的意见时,你可以这样说:“我理解您对这份方案的要求,也是按照要求去做的,有些地方可能会做得不到位,作为长辈,您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
    他既是你的领导,也是你的前辈。当你要求他以长辈的身份,而非领导的身份发表意见时,他自然就容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此,他便很有可能改变过去顽固的态度,你也容易克服接近焦虑了。
    一个永远觉得自己丑的女生是不会漂亮起来的。《甄嬛传》里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女生开始变得漂亮时,一定是她的内心变强大了。
    一个打败了自己的人,怎么可能会输给别人呢?


    ◆ 第7章 优秀的人,不会轻易输给情绪

    >> 真正优秀的人,从不在情绪上浪费时间。
    所谓情商,就是懂得选择情绪

    >> 你的情绪并不是你的敌人,包括负面情绪。
    网络上流行着一种说法,叫作要学会舍弃负面情绪,其实这是跟人的终极追求相背离的。
    人的一生在于不断地了解自己,不断地开拓进取,而不是为难自己。负面情绪是当一个人的某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时,心理机制向他发出的警示。只有满足了自己真正的需求,人才会更好地往前走,继续前行。所以,人们常说的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有些过于绝对。一个善于调节自己情绪的人,可以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相反,是因为你总是为难自己,从来不关注自己的需要,所以你才成了你自己人生最大的绊脚石。
    愤怒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公众情绪,网民们冲冠一怒为的不是红颜,而是那一点无厘头的谣言。
    只顾自己方便就把烦躁发泄到别人身上,这是一种罪过,这样做的人一定会因此招致别人的怨恨。对待负面情绪不懂得化解只懂得忍受的人,终有一天会伤害自己,甚至会伤害自己所珍爱的人。

    >> 高效能人士都是情商高手,他们都很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商低不仅仅会阻碍一个人的成功,甚至会毁灭一个人的前程。
    在谈情绪管理之前,你首先需要了解情绪是怎么产生的。生活中有很多事都会引起我们的情绪反应,但是,导致我们产生这种情绪的真正原因一定是你看到的这些事吗?
    答案是,不全是。影响你情绪的不是事情,而是你对事情的认知。
    我们一般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据自己的态度,结合自己的经验,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分析,评价这件事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然后,我们会根据这个评价、分析、判断的结果,来给自己选择一种情绪。
    这就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的情绪反应的ABC模式。

    >> 那些“喷子”其实是从侧面印证了我的观点,因为我说中了事实,激怒了他们,所以他们才会在网上骂我。饱受争议的文章不一定真的不好,只要是你的真知灼见就要坚持把它写出来。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当我再看到文章下面有人批评我时就不再那么生气了。
    换而言之,情绪是可以选择的,不是必定产生的。
    有人骂你,你不一定非要愤怒,你可以选择不去理会。
    用ABC理论说,导致你产生情绪的不是外界刺激,而是你对外界刺激的认知。外界刺激是你无法预料和控制的,但你的认知是可以改变的,那么情绪自然是可以选择的。

    >> 具有不同认知的人,面对同一件事时产生的情绪就不同。
    愤怒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甚至还会带给我们力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我们应该在什么情况下选择愤怒?
    当你的核心利益受到侵犯时。
    你不能诽谤一个学者“剽窃”,也不能瞎说一个良家妇女“出轨”,更不能随便说一个人“叛国”。
    这些都是一个人的核心利益,当你的核心利益受到触犯时是必须要当场还击的。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你根本无法解释,这是人的一种劣根性,叫“抹黄化”。
    我曾经用拳头教育了某个当众诬陷我“和女生有一腿”的人。这种不懂得人际交往底线的人,是不能坐下来谈判的。
    你当场还击虽然有失风度,但流言的杀伤力可比有失风度厉害得多,它往往在你发现不了的地方,把你毁得一塌糊涂。
    你需要通过愤怒来告诉对方,这是你的底线,是不容践踏的。当场还击会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所以,这个时候选择愤怒是有用的。
    愤怒在很多情况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面对某些不制止就会一再发生的事情,某些喜欢贬损你家人的“朋友”,某些喜欢把自己的事情强加给你却又不懂得感恩的“哥们儿”“姐们儿”,都需要你使用愤怒来对抗他们。

    >> 很多人还觉得悲伤也是一种伤人的东西,需要舍弃。诸如前任离你而去,你的家庭过于贫困,别人不喜欢你,等等。
    你确实不要悲伤,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时候的悲伤是在攻击自己,你的前任不会因为你的悲伤而回头,你的父母只会因为你的悲伤而自责,别人会因为你的悲伤而更看不起你。
    这些都是把情绪的矛头指向了自己,悲伤是没有意义的,请立刻放弃。
    那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选择悲伤呢?
    当我们站在舞台上的时候。
    悲伤有时候会有一定的说服力。为什么在选秀节目里一到拉票环节,大家就要开始“比惨”?因为悲伤能感动人啊!
    德国心理学家赫伯特·布莱斯(Herbert Bless)发现,快乐或悲伤的情绪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
    当你快乐时,你的大脑习惯在潜意识里依赖既有经验和知识来做出决定,比如成见;当你悲伤时,你会更加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接收更多的新信息。心理学家把这类思维称为“适应性”思维。
    简单地解释就是,快乐时你更相信自己,悲伤时你更相信客观事实。
    所以一个悲伤的故事,往往是你应聘或者比赛时的催泪利器。
    另外,我就是一个乐呵呵的悲观主义者,因为悲伤是助我战无不胜的盔甲。

    >> 我们为什么喜欢把最好的一面留给陌生人,而把最坏的一面留给自己的亲人呢?因为我们接受的多年的教育一直在告诉我们,要克制情绪。
    心理能量是守恒的,情绪压制得太久,迟早是要爆发出来的。
    真正的情商高手,并不是一味地摒弃负面情绪。他们深知情绪能逐渐侵蚀理性,但理性也依赖于情绪。比起那些被情绪支配的人,他们更懂得如何与情绪交朋友。
    其实面对情绪问题,你不是想得太多,而是想得不够多。为什么人生阅历丰富的人,往往能控制情绪,就是因为他们看透了事理,认知的改变让他们改变了对情绪的选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不再受悲伤情绪的影响不是他强制自己抑制了悲伤,而是他看透了命运的无常,不再把悲伤看得那么重要了!

    >> 换一个认知角度,你所谓的负面情绪也许就会变成你力量的源泉。
    不要被情绪利用,要利用情绪;不要被敌人的情绪扰乱,要扰乱敌人的情绪。

    >> “唯有断交,才有至交!”

    >> 大家虽然表面上与他相处得很融洽,可私下里其他人却对“红人”满是诟病。真正让大家称赞的反而是一些交际圈并不广泛,但自身有料的人。

    >> 我们总想着多个朋友多条路,却不知多个“损友”多堵墙,有不少“损友”开路的能力没多大,堵路的能力却是一流。有时候因为我们脸皮薄,承受不了主动与人断交时的尴尬,其实这也是一种软弱。

    >> 我们都有这样的软肋,一方面太想让别人接纳自己,另一方面却又太容易把别人当自己人。
    即使你再孤独,也必须要拉黑以下这两种人:
    见利忘情的人

    >> 我们都不是圣人,每天都在权衡着利弊。有时候碍于情面免不了要吃上一点亏,我对此并不是很在意。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面前,感情是不值一提的。有些人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你永远也别想从他们身上占到便宜。
    也许在那些信奉“有钱人终成眷属”的人眼里,我的社会地位就是垃圾。但我拥有的一样东西却使我比他们都富有,那就是掌控力。我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我在做任何选择和决定时都排除了外界对我的干扰,这样的人生才真正属于我。
    不停地损耗你的人

    >> 心理咨询师是帮助一个人学会自我成长,而不是代替她做决定。

    >>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能让你获得能量,有些人却一直在损耗你。
    他们看上去都是老老实实的,对人也不错,可就是做人、做事从来不动脑子。有时候你很难说他们是对还是错,但有一点你很明确,与他们相处你真的会感觉好累。他们对你表示亲近的时候,一定是有求于你,如果你不帮,他们就会对你进行道德绑架,让你的良心受到谴责。
    很多人都劝你要学着合群,关键时候你必须要学会妥协。大家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在一起是抹不开的。说这种话的人一定不会告诉你,其实他们也经常和人闹矛盾。
    多少人因为要合群、要妥协,而让自己的灵魂深受折磨。时间一长会使自己变得面目全非,再也回不到最初的纯粹。现代人有一种通病,没把自己看透就想去迎合别人,这完全是本末倒置。
    对不起,我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希望我和身边人的关系是融洽的,是相互支持的,而不是一直在摩擦中消耗彼此的热情。我想结交一个能让我推心置腹的朋友,而不是充当谁的廉价劳力或者情绪垃圾桶。

    >> 人是会变的,无论别人还是我自己。现在的我变得强大了,不会总是觉得别人对我的态度很傲慢了;看到那些“很二”的朋友,我也觉得他们很可爱。至于那些情商低、喜欢搬弄是非又很傲慢的人,我对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关系出现矛盾时,我们即使知道是自己错了,也会习惯性地责怪别人。否定自己、改造自己的过程是十分痛苦的,可是你不迈出这一步,就永远走不出这个自我的世界。你害怕面对朋友的背叛,你总是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所以你宁愿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永远不会失去的安全感。
    所以,最应该被我们拉进黑名单的不是别人而是过去那个弱小的自己。

    >> 太过于多愁善感也是一种愚蠢,如果你因为失去了一个朋友就活不下去了,那只能说明你经历得太少。朋友之间的隔阂是可以通过沟通来化解的,不能一味地躲避,也不能靠一味地妥协来迎合对方,否则你们的友谊迟早会因为那道缝隙而走向决裂。能够承受矛盾与冲突,能够承受岁月洗礼的友谊才是真正的至交。总之,请学会对自己好一点,那样对别人和自己都有益。

    >> 如果真有高人指点,我觉得那个人就是我自己吧。
    毕业五年来,这五个道理,让我逐渐变得出色起来。
    1.请背负着误会,深情地活着

    >> 越是人际关系复杂的地方,是非就越多;遇到问题时,你越是想澄清就越难解释清楚。
    友谊的小船闹翻时,让人心生怨念。那一瞬间你好像掉进了情绪的洪炉,饱受负面情绪的折磨!但你是否想过,无论你有多惨,那个选择与你绝交的人,都不会对你心生怜悯。
    而此时,假如你有另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有另一个不得不去打倒的敌人,那么一切飞短流长对你而言都不重要了。
    并不是我漠视友谊,而是我认真地做自己才是解除误会的最好方式啊!

    >>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我们经常因为误会而走近对方,又因为误会而相互走远,也许被误会是我们的宿命,请背负着误会,深情地活着。
    2.真正优秀的人,从不在情绪上浪费时间

    >> 我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擅长和情绪做朋友。
    有太多的人挣扎在情绪的漩涡里难以自拔。
    常有人问我:“遇到那种非常讨厌的上司我该怎么办?”
    我总是回答:“继续上好班就行了,专注会让你忘记一切。当你有了力量时,你可以选择脱离他。”
    但大部分人都不是这么做的,他们一方面不甘心白白受气,一方面又为自己的无力而感到懊恼。最后,这份负面情绪成了他们难以卸下的负累。
    许多人很容易被外界事物、他人的言语所左右,所以常常感到自我价值被贬低的威胁,这类人总爱问:“他为什么会这么对我?”
    请记住,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就算你知道答案,局面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我们不是亡命徒,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我们是实干家,要脚踏实地地过着自己想要的人生。真正优秀的人,从不在情绪上浪费时间。不要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你的自我价值是自己用实力证明的,而不是靠别人来评价的。
    3.努力这件事情,请立即开始,而不是准备开始

    >> 很多研究生,勤于思考而懒于行动,做什么事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把自己累得半死,战斗还没展开就已经伤痕累累。其实,真正让人感到疲惫的并不是忙碌本身,而是在真正行动之前的反复纠结。
    人人都能把梦想挂在嘴边,可一旦面对随之而来的困难时,很多人就忽然变得软弱了,然后开始想怎么退缩。

    >> 每次分配任务的时候,让大家把自己在做这件事时的担忧和意见全部写在本子上,然后让大家把这些问题抛开,立即开始做事。过段时间再让大家翻开本子,看看自己当初的担忧是否合理。
    记下自己的担忧是件尴尬和麻烦的事,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为避免做这样的记录,就迫使自己不再无聊地纠结,转而把注意力放到事情本身。
    做事前谨慎思考是对的,但在我们还没有改掉“思考是在为偷懒找借口”这个毛病前,不要让过度忧虑束缚你。
    现在就开始行动!哪怕你有点神经质,有点不完美,有点拖延症,有点不健康,有点懒惰……这些都没关系,持续的坚持会让你产生行动的惯性,这种惯性会促使你不断地行动下去。
    4.接受自己的愚蠢

    >> 真正的大师永远都要怀着一颗学徒的心,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去发现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开始真正着手于自己一直渴望去做的事。
    5.比起聪明地走向市侩,我宁愿笨拙地活着

    >> 其实像我这种笨人是有一个福利的,这个福利就是——逆境中磨炼出实力。事实证明,聪明人往往都死在了自己手里。
    比起聪明地走向市侩,我宁愿选择笨拙地活着。

    >> 普京说过一句话:没有实力的愤怒是毫无意义的。
    这句话绝对是正确的,只不过被一些弱者断章取义了。他们说:“愤怒是毫无意义的。”其实,普京是想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有愤怒的情绪,但是并不一定要当时就爆发。我们要将这种愤怒转化成行动的力量,直到我们有相应的实力后再把愤怒表达出来。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懂得与情绪做朋友。

    >> 近三十年来,我做出的最令我感到骄傲的事,就是我彻底地克服了愤怒。但有一点我要强调,我不是消除了愤怒,而是学会把它化作力量的源泉。比起学会如何隐忍,你更应该学会如何表达愤怒。有一部经典的心理学电影叫《以怒制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愤怒是不能完全隐忍的。愤怒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大脑这个操作系统不会允许用户修改及删除系统的核心文件。假如我们强行抑制愤怒,就会损伤自己的内在机制,导致精神异常。
    我本应该把我的所有愤怒都宣泄在大胖身上,可我不敢面对这个事实,我试着让自己相信“强哥在挑拨离间”这个歪理,然后把它作为我发泄愤怒的理由。结果,我把对大胖的愤怒“移情”到了强哥身上,我满脑子想的是,因为我太弱,所以你们都欺负我。为了展示我的“强大”,我拿和我同样弱小的强哥“开刀”。

    >> 心理学中有一个基本理念,负能量如果不能被及时化解,就会被泛化和移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员工在单位无力反抗老板,回到家就可能会拿家人撒气。
    老人受到子女的虐待,上了公交车就可能会冲身边的年轻人撒泼。
    一个人遭遇了情感背叛,可能会有不再相信任何人的想法。

    >> 人们总想着压下怒火,却从来不提如何表达愤怒。人的心理空间并非一点都不能压缩,但持续的压缩容易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这个时候,心理空间就如同大海,你在这边微微拍一拍翅膀,那边就会出现惊涛骇浪。

    >> 学会表达愤怒请了解这三点:
    (1)表达愤怒一定要面对迫害你的那个人。不要永远把包容的一面都留给那些伤害我们的人,而把最凶恶的一面留给我们最亲近的人。不要把脾气带回家,请直面你的敌人。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2)不要当场还击对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能获得一时之快,单纯地表达愤怒是饮鸩止渴。表达愤怒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宣泄情绪。不然就算你发泄了情绪,还击了那个侵犯你的人,你还是无法解决核心问题。
    遇到面对面侮辱你的人,你应该这样对她说:“你说这么难听的话,真是破坏了你在大家心中的君子形象。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 诸葛亮最擅长使用这招了。你既给了对方改正的空间,也让自己不那么愤怒了,这样就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如果对方继续恶语相向,那在旁人看来明显是他的不对,他没有风度的作风已经让他输了一半。
    (3)愤怒之所以伤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都在想:他为什么这么对我?
    别想了,你不需要知道原因,因为没有人有义务主动理解你。
    当对手羞辱你时,别急着生气,用中指扶扶眼镜,拟订一个长远的计划来反击他吧。

    >> 吼叫和哭泣是弱者的作为,沉默和行动才是强者的风范。有人说愤怒不利于社会和谐,在我看来压制愤怒才是。很多人只是单纯地想恶心你,你却在心中自导自演了一出感动自我、原谅他人的苦情戏。从这一点来说,原谅和暗恋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脱离了现实的幻想。
    愤怒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需要和底线,提醒我们何时需要维护自己。表达愤怒是在提醒别人不要触碰你的底线。
    不要对别人做价值判断,价值观不同,对价值的评判也会不同。世上只有一个人能完全接纳你,那个人就是你自己。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变得越来越随便了,什么都变得无所谓了,或者说,我们开始比较,面对现实中的痛苦谁更能装得像无所谓一样。爱、感动、欣喜、痛苦等不同的情绪体验,是岁月给我们的礼物,当我们把这些都丢掉以后,我们的生活还剩下什么?
    生活还有另一种说法,叫作过日子,然而生活最终不是只有过日子。过日子是一种无奈的应付,听上去更像是想平稳地把时间消耗掉;生活是一种主动的追求,是要在有生之年发挥自己更多的价值,体验更多的美好。很多人早就把生活变成了过日子。如果你坚决要把人生变成一部平凡无趣的电影,那你一辈子也体会不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你的一生将会变成一张白纸,一张从未着墨的素描画。你真的想要这样的生活?

    >> 重启电脑就能变出个耳机来吗?肯定不能啊,那只会让整个游戏都暂停。游戏如此,人生亦如此。
    这样不走心的废话我们经常听到,比如“喝点热水”“早点睡”“多休息”等。事实上,我们需要这样的废话来安慰别人,尤其是当我们帮助不了别人的时候。这样做只是掩耳盗铃而已,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听过的最多的废话莫过于“算了”“会过去的”“会好的”“看淡点”。当我们把人生中的不幸向别人倾诉时,无论我们感到多么无助、无望,得到的无非是“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这种不痛不痒的回应。好像我们什么都不用做,时间就可以帮我们解决一切麻烦。
    可是有些事时间是帮不上忙的,时间反而会变成慢性毒药,一点一滴地让你丧失改变的机会,一点一滴地把你的力量消磨殆尽,一点一滴地谋杀你的似水流年。

    >> 我很想告诉他“算了”“会过去的”“看淡点”,但话到了嘴边却迟迟不能出口。
    跟我倾诉是没用的,弱者的理由我不想听!这个世界也不会听!优胜劣汰是自然的法则,懦弱和迟疑只会让你更落后,更容易被淘汰。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弱小就让你逃避责任,减少你应该做出的牺牲。

    >> 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可是当我们选择浪费时间时,内心会感到内疚,会变得不快乐。从你选择了拖延和拒绝改变的那天起,你就已经走向了绝望。如果你一直这样走下去,人生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二十几岁,没有十年啊!我们以为20-30这中间有十年的时间给我们去试错和挥霍,实际上真的动手去算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10年!
    >> 生活让你不断地面对挑战,你开始厌恶理想,你认为所有的鼓励与安慰都是无聊的心灵鸡汤。你每天都在重复着同一件事,你开始厌倦生活,你认为你所在的城市正在死去。其实城市不会死去,死去的是你对生活的信心。
    你想去做一些事,却迟迟不动手,你经常说“希望”“但愿”“或许”“将来有一天”这样的话。这些话会成为你继续拖延下去的理由。那些所谓的希望如果不去付诸行动,都只能是幻想,幻想是无济于事的。你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拖延提供借口。如果你不做出改变,“将来有一天”是不会出现的。要想使生活有所好转,你就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
    其实我一直想去陪陪奶奶,最后却总以工作忙为借口放弃了,直到她去世我才发现,有些事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机会做了。在这件事上,时间帮不了我。
    上中学时,我曾经多次想接近我喜欢的人,她也多次向我示好,可是我一直想等一等,让关系自然发展,结果某天我收到了她的婚礼请帖。
    如果你静下心来感受,就会发现从20岁到30岁的时间过得非常快。我并不怕受伤和失败,因为所有难抑的悲伤终将成为彩虹桂冠。我只怕绝望过后,懦弱、动摇和恐惧就会随之袭来。
    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金色年华,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挽回无望的失败,留下永远的隐痛。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远离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和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

    >> 生活让你不断地面对挑战,你开始厌恶理想,你认为所有的鼓励与安慰都是无聊的心灵鸡汤。你每天都在重复着同一件事,你开始厌倦生活,你认为你所在的城市正在死去。其实城市不会死去,死去的是你对生活的信心。
    你想去做一些事,却迟迟不动手,你经常说“希望”“但愿”“或许”“将来有一天”这样的话。这些话会成为你继续拖延下去的理由。那些所谓的希望如果不去付诸行动,都只能是幻想,幻想是无济于事的。你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拖延提供借口。如果你不做出改变,“将来有一天”是不会出现的。要想使生活有所好转,你就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
    其实我一直想去陪陪奶奶,最后却总以工作忙为借口放弃了,直到她去世我才发现,有些事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机会做了。在这件事上,时间帮不了我。
    上中学时,我曾经多次想接近我喜欢的人,她也多次向我示好,可是我一直想等一等,让关系自然发展,结果某天我收到了她的婚礼请帖。
    如果你静下心来感受,就会发现从20岁到30岁的时间过得非常快。我并不怕受伤和失败,因为所有难抑的悲伤终将成为彩虹桂冠。我只怕绝望过后,懦弱、动摇和恐惧就会随之袭来。
    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金色年华,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挽回无望的失败,留下永远的隐痛。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远离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和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

    >> 也许成长就是这样一种体验,有一种笑了像小丑、哭了像戏子的悲哀。想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有足够强硬的骨头和长满羽毛的翅膀,这样你才能随心所欲地去飞翔。只要你不断地发掘身边事物,不断地反思和改变,你生命中的力量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我们应该做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可以无数次被打败,但一次都不能被打垮。让我们燃起心底那点小小的希望,从此理想如铁,岁月不能把它风干,挫折不能将它湮灭。

    >>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迷茫”一说。所谓的迷茫,只是你不够坚强。当你对目标的渴望足够强烈时,再难的问题你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接下来是关键问题:贴上“自卑”这个标签,对自己真的有好处吗?

    >> 就读于三本院校(我没说三流),我们的确感到有些遗憾,甚至是耻辱。但是,我们并不自卑,因为促使人进步的最大动力正是耻辱啊!

    >> 耻辱并没有什么重不重的,任何强大的力量都可以伤敌也可以反噬自己。面对现实,我们感到近乎绝望,耻辱是我们最后的力量!

    >> 我们生来就会遇到很多污名化的标签,比如:女孩,来自农村,单亲家庭,三流大学,等等。出身再高贵的人,也难免会遇到类似这样的污名化的标签和这些标签所带来的耻辱。
    耻辱能让人勇敢地面对寂寞而枯燥的成长过程,耻辱也可以让一个人自怨自艾,在困难面前动弹不得。
    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应对耻辱。
    行为心理学家拉扎勒斯为此提出了应对理论。应对理论认为,影响我们的并不是刺激本身,而是我们应对刺激的方式。换句话说,并不是因为你是女孩、来自农村、上的是三流大学等这些因素让你的人生充满了坎坷,而是因为你困在了这些标签里难以自拔,才让自己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回想一下,在现实生活中,你都给自己贴了什么样的标签?卑微的女孩、内向的少年、不幸的傻瓜,还是痴情的被抛弃者?然后再想一下,这些标签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
    撕了这些标签吧!你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成熟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和“升华”,这两种应对方式都能弱化标签对你的约束。电影《精武门》里,陈真虽然天赋异禀,可在他心里自己永远是个“青帮的混混”。霍元甲一直引导他,让他放下这个标签,体会侠之大者“无我”的境界。陈真最后终于突破了自己的围墙,成为一代宗师。所谓“无我”就是放弃那些外部的标签,不断地探索自身的内在潜力,这是一个人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

    >> 或许正因为我是普通大学的老师,我才更能与三本院校的学生产生共鸣,这便是我的优势。(升华应对。)

    >> 我可以到处诉说这件事给我带来的不公,可这只会加重我的自卑。要想证明自己确实比专家有价值,哪怕最后只有半个小时,我也不会放弃展示自我的机会。(解决问题应对。)
    以下错误的应对方式会强化标签的影响:
    (1)自责:谁让我只是个普通学校的老师,比起“大牛”我很卑微,算了我还是走吧!
    (2)否认:这不公平,我们学校也很强!凭什么让他先讲,我要先讲!
    耻辱到底是摧毁你,还是带你给力量,就看你的应对方式是强化了标签的力量,还是弱化了标签的力量。
    耻辱本身不是礼物,如果它让你因此获得了反击敌人的力量,它就是礼物。
    要想舍弃自己的软弱,就诅咒自己的无力吧!有些人可以粉饰自己的耻辱,然后继续怡然自乐,这样的人是“聪明人”;而那些挑战自己耻辱的人是“愚蠢的人”,但我喜欢做这种“愚蠢的人”。
    讲座结束后,师妹给了我课酬,我仔细一看是原定的两倍。师妹告诉我,这是他们处长特别交代的。我笑了,我想这所学校以后不会再请我了吧!不过,世界还很大,我还很年轻。


    ◆ 点评

    点评:★★★★☆
    很好的书,有几篇文章和《掌控情绪,从来不靠忍》重复了。不过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质量。认识情绪,哪怕再不符合常人认知,也得写出来,告诉大家这个事实,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的真实故事来配合说清楚一个个心理学概念和技巧如何使用,如何自助,值得为情绪所困的人去认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