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概,我们都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对父母的心态、相处:

从依赖和崇拜,到叛逆和自卑,再到疏远和独立,再到理解和无从适从、力不从心,最后只剩下遗憾和缅怀。

情怀

小时候,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要父母照顾,对世界和他人充满着好奇和恐惧,是父母是让我们认识了这个世界,以及它的规律,我们对自己的父母感到自豪,感到崇拜,他们可以做到那么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好像魔法师一样。当任何我们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在那里。

到了青春期,我们觉得父母总是干涉我们的思想,限制我们的自由,最最重要的是,他们似乎丝毫不理解我们的所处的时代,不理解我们需要快乐的成长,总是强迫我们做一些不是很放松、不是很有兴趣做的事情。慢慢的,我们也有了主观判断,学会了对比,甚至是攀比。对比到了自己所处的阶层,父母的种种不是和不如意,有太多是父母无法做到的,他们所不知道的,所局限的。每到人生决策处。他们变得无知,甚至无情,甚至暴力。

于是,我们和父母疏远,开始独立生活,独立的谈对象,自己体会到了独立的乐趣,自己能做自己所有的决策。当和父母通话时,我们总是一副很自豪的炫耀的心气。但是当在陌生的城市里,在陌生的公司里,当一个人靠着微薄的工资勉强维持生活时,我们又怀念起每次回到家有香喷喷的饭菜,有舒服的家,有爸妈的唠叨和关心。但还是算了,我们已经坚强,已经习惯了报喜不报忧。这时的我们明白了,有决策的能力、能生活的能力并不是表面的那么光鲜。父母表面的抠门、无知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抠门、不求上进。

我们理解爸妈,在牵着另一半见家长时,在要结婚时,发现一无所有的自己,还是要厚着脸皮问爸妈要各种的钱,让他们操各种心。这时发现,原来父母还是儿时的那么伟大和富有。到结婚的那一刻,看着他们的泪眼和远去的背影,觉得,内心觉得真的理解他们了。但也许那时也仅仅是理解的开始。

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每天没日没夜的要这要那时,此时的我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和父母沟通,在很多人眼里,孩子比父母更需要照顾和关心。而当逢年过节回家时,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分外的尴尬,我们除了吃饭、玩手机没有更多的话题。

当自己的孩子也走到叛逆期时,自己觉得心力交瘁,才想到原来自己也曾经这样对待父母,甚感不孝,而此时的父母不是已经人去楼空,也是孤家寡人,无可寄托,他们除了你,也许真的没有什么了。

当我们作为父母时,失去自己的父母时,内心感到的那种孤独,那种对未来的恐惧和迷茫是前所未有的。我第一次体会到这种感觉,是姥姥去世的那年。丧礼举办完,妈妈眼睛红肿的不成样子的,抽噎着对我说:妈妈从今以后,没有爸爸妈妈了。从今以后,没有人问我的来处,没有人记得我小时候的样子了。我默默的低下头,替妈妈心痛,虽然不知道不理解妈妈的痛,但是想到我以后也有那么一天,没有爸爸妈妈,在内心疲惫时,没有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就觉得内心无比苦楚。

相处建议

正因为如此,我们与父母接触时一定要掌握几个必要的沟通智慧,避免与父母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的争吵,甚至隔阂。

理解: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懂的父母

我相信没有一对父母是自私自利,不舍得给孩子买或者吃的。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漫画,是一个大雨交加的黄昏,一个孩子穿着破鞋破雨衣在雨中蹒跚,而父母却是光脚淋着雨。那双鞋那雨衣,正是父母所具有的最优的条件。

在《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里同是,看似女主的妈妈,吝啬,舍不得给孩子花钱买新校服,而且还不务正业做一些涉黄的推拿,但我们后面看到一位母亲的不易。因为生活的不易,因为学费的高昂,她忍受了种种。她尽力的为孩子准备自己认为尽可能干净的卫生条件,给孩子单独的毛巾,还辛苦的给孩子准备下学期的学费。当得知孩子得了不健康的疾病时,她冒着雨毅然决然的拿着所有钱带孩子去看病。

你可以说父母哪里不懂,哪里条件不好,但不能说父母的不是,他们有他们的坚信和打算:
1 他们省吃俭用是为了给你存钱做教育,做成家之用
2 他们即使条件艰苦也给了你自己的最好的东西和食物,自己却舍不得用一点点
3 他们身上也许有很多独裁,很多过去的、不合时宜的观点,但他们也是经过父母那里学来、自己的经验积累得来

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不要去数落自己父母的不是,尤其是父母上了年纪,对于父母来说,最大的失败莫过于养了不懂事的孩子。

纠正:顺从不等于遵循

我们常讲孝顺父母,然后就看到某些妈宝男,或者说唯父母是从的人,总是对父母的观点言听计从,没有自己的主见。

有句俗话讲的好,父母自有父母命,儿孙自有儿孙福,有许多事情,父母不宜干涉过多,同样儿女对父母的生活也是如此。

如果父母对于我们的生活和规划有什么建议和看法,我们应该:

1 尽可能的表明自己有独立判断和做事的能力,不要让他们多操心
2 耐心的听他们的看法,看看是否对自己有帮助,有帮助,听进去;没帮助,全当陪他们聊天
3 对父母的建议,听了,不等于从了,要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自己的处理能力,这时候更需要讨论和商量的是自己的对象或者老公老婆

作为一个成年人,具有这些看法,和做事能力是必备的,父母的看法只能是参考,而不是圣旨。

孝敬他们的可采用方式

常听到有些人说,不知道怎么表达,更严重的是,没有时间经常和父母相处。对于孝敬父母这件事,很多人感叹,力不从心。但下面说的这几件事,你一定是可以做到的。

1 逢小节或者周末问个节日好,最近身体怎样,家里天气如何,如果你不想聊更多,就这三句话足够了。(建议频率一年8-12次)

2 每当生活或者家庭遇到重大的事情,和他们分享,尤其是好事,总要的事。对于一些你认为他们能给出建议的事情,也打电话问下建议,即使最后不采用,也可以让他们感到,你们还是一家人,还在互相帮助,他们还可以帮到子女出一份心意。(建议频率一年3-5次)

3 每到什么水果或者蔬菜的当季,给父母寄送一些特产,让他们尝尝,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奶蛋之类的。对于老一辈的父母,很容易因为以前的节俭生活,很多舍不得吃舍不得花。如果自己和家人出去玩了,打印出一些照片来,寄回老家,老人们还是喜欢看照片怀念和想念一些事。(建议频率一年10-12次)

4 方便的时候,让老人和孩子视频或者电话下,孩子是三代人之间最好的沟通桥梁.(建议频率一年12-20次)

5 过年的时候,一起看看电视,聊聊这年的变化,去了哪里,见过什么人,邻居同学都干了什么。(建议频率一年1-2次)

6 如果父母有帮我们照顾家庭,或者孩子,有时间的话,帮忙洗菜或者看下孩子,让他们有个休息。自己的吃喝也分享下,即使他们吃不惯也是一份心意。到一年年底的时候,封个红包感谢下,不管怎样,老人付出的精力和一些孩子的零花,总要回应下。(建议频率一年1-5次)

以上的几件事,都是非常容易操作的,也都界定了最低的一些频率要求。之所以定这样,是因为我觉得年轻人毕竟有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作为父母之后,而父母作为过来人也能理解。更重要的是,拼搏养家才是生活的主旋律,相信只要是明事理的父母最终都会互相理解。如果很不幸,你的父母是像明玉那样的父亲一样,有点作的类型,那么你可能还需要多一点时间,并且多一点必要的方式方法。

让父母从自己这里找到一些价值

不可否认,很多父母是从孩子是自己的一切那种价值观过度过来的,当然我不是这种观点。但如果你的父母是这种,可能你需要读下下面的建议,让自己的父母有些存在感,心理上舒服一些。如果不是,可以不用看。

1 与上面的建议类似,让他们参与一些自己家庭的决策,让他们找到自己还能参与到家庭建设的感觉。
2 一些他们力所能及或者说擅长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做,让他们不会觉得无所事事,也帮不上什么忙,然后觉得很苦恼,没有共同话题。即使你可以通过花钱的方式来解决这些。
3 让他们带一带孩子,让孩子体验一些老一辈的观点,生活未尝不是坏事。同样,反过来,对于老人老说,他们更愿意接受从孩子那里来的新思想,新观点。

让父母拓展认知

很多父母由于旧社会、陈旧家庭理念的影响,导致到了晚年无所事事,除了看电视就是空着。其实他们有很多其他事情可以做。比如下面这些:

1 兴趣爱好类,比如晨练,下棋,广场舞。
2 锻炼身体,拓展视野,爬山,旅游
3 拓展认知,各种社团,读书,听音乐等

只要父母喜欢上一种,或者结交到晚年同期的朋友,他们就不会再局限于自己一家子的关系中,也不会观点那么局限、相冲。

小结

父母也是曾经是孩子,
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
我们是第一次做孩子,
我们要有胸襟,有成长,
我们要让父母也有胸襟,有成长,
没有谁生来就愿意家庭不和,
和与不和,不但要看心意和时间,也看方式与方法。
有些问题没有看透,几十年都是冷冷冰冰,甚过于不相往来;
有些问题一旦看透,几十年都是莫逆之交,不说便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