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福尔摩斯思考术:如何形成深具洞察力及自我认知的思维模式》
英文名:《Mastermind:How to Think Like Sherlock Holmes》
作者名:[美]玛利亚·康尼科娃
译者名:游伟,龙彦

前言

这是一本从福尔摩斯的角度出发,来剖析怎样才是大脑正确的使用模式的书籍。大脑常常是愚蠢的,并不知道自己做的事究竟是不是长远有利的,而它也像肌肉一样,没有合适的方法进行训练,就会变得迟钝、松弛。

这本书跟《清醒思考的艺术》《明智行动的艺术》之类的书不同,它并不讲具体的小的思维谬误,而是从宏观的角度,试图教会大家一些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如何培养和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的方法,让大家像福尔摩斯一样,从一滴水看到大西洋,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知道他昨天是不是在哪个角落抽过烟。

听起来很神奇,当然并不能一看完就能做到这些,但多看几遍然后照着书里的内容去不断练习,相信我们也可以做到近似。

一、人类的思考

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使用这一最重要的特点的呢?

1.1 看和观察

我们都有一双眼睛,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摄入内容,这些内容像拍照一样在我们的脑袋里留下了一些残影,但当你试图再去回忆当中的细节时,发现很多都记不起来,这是因为平时的我们只是在“看”,而不是“观察”。

看是被动的,我们开着眼睛,就必须接受摄入,而观察是主动的,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然后去刻意地留心一些值得在归纳总结后刻在脑子里的内容。这些东西由于经过了加工,有了更易记忆的特征,有了和其他记忆的共同连接点,因此就更容易被抽取出来。

看和观察之间的区别可以引申到许多的领域。

比如说经历,有些人经历就只是经历,失败就只是失败,他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生活带给他的安排,而另一些人不仅在主动选择,主动体验,而且每一次的失败都能给他带来比明面上的损失更大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活了10年得到的生活智慧,另一些人半年就全有了。

:::tips 思考是一切行为的核心,只有加了思考,其他行为才能被赋予灵魂,这里的思考并不是顺着解决问题的思考,而是在没人、没事逼你思考的时候主动选择的思考。 :::

1.2 基础道理

我们都知道练功夫也好,打篮球也好,等等,要做得好最重要的是什么?基本功

练功先扎马,每天扎马练一年,你才有资格去学其他招式;打篮球也是一样,球都运不好就去扣篮,能扣又怎样?能抱着球冲到篮下吗?

:::info 思考这回事要足够深度,要一针见血地找到事情的本质,你就必须懂得足够多的基础道理,连基础概念都没想明白,是没有资格谈深度思考的。 :::

很多人脑子里一团浆糊,就开始各种高难度分析,花式操作,其实逻辑漏洞百出,因为他们脑子里的那些概念全是直接拿的别人的,并没有自己花时间进行拆解,而能讲正确的概念的人本就不多,于是他很有可能就是直接拿了错误的概念去证明一些错误的道理,还能理直气壮:哪个名人说过的。

名人说过的东西,大部分都是错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极少有能把概念真正讲清楚的人,你必须对每一句话进行肢解,才能看到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

当然以上是很花时间的,但当你这么做了一年以上之后,你就大概可以来谈“看清事物本质”的事儿了,很多人说,你没生过孩子,没养过孩子,你怎么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福尔摩斯说,从一滴水中,一个逻辑学家就能推测出大西洋的存在,而无须亲眼见到甚至无须听说过这些。

这很神奇吗?试想这样的一个场景,你如何让人工智能识别出眼前的这幅画是一只猫?其实道理是一样的,这跟人工智能有没有见过真正的猫和有没有养过猫并没有关系,你养过猫不代表就能认出眼前的这只就是猫,因为猫是千奇百态的,好好体会一下这个道理。

:::tips 当我们懂得了足够多的基础道理,不管有没有经历过,都会知道世间的事应该是怎样的,以及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

1.3 第一思维

我们知道我们的思考方式有快思考和慢思考之分,分别对应的是系统1和系统2

语雀内容

:::info 当一些看似没问题的事情发生时,我们的快思考会迅速起作用,并且事后并不会进行“验算”,而当一些看似很荒谬的事情发生时,我们的慢思考就会启动,试图去看一下它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

注意,这里有个坑,就是我们的慢思考启动之前,其实快思考已经启动过了,只是很多人意识不到,比如书里举了一个“粉红色的大象”的例子,你感到很荒谬,但事实上这是第二步,你的第一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那就是你的大脑会帮你先构想一幅“粉红色的大象”的画面,然后你的慢思考才会觉得很荒谬。

福尔摩斯的习惯是,把所有的事情在第一思维中当作“粉红色的大象”。这么干的好处是,他总是能启动会“验算”的慢思考,因为这个世界的每一件事都要经过他的正常怀疑系统的过滤才能被他定义。
**
不要假设任何事是理所当然的,就算有些事真的是真理,也得经过你的验算,不要把自己出让给不需验算的系统。
大脑也像肌肉一样,当你时常用这样的状态去应对的时候,起初可能会很困难,但慢慢地,你就不需要刻意去调整了,你的思维方式自然就会像福尔摩斯一样。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会破坏“直觉”的力量,但其实福尔摩斯并没有放弃直觉,恰恰相反,他的直觉比绝大部分人都要准确。

因为他的这一刻意练习形成的习惯,其实是一个重构“新直觉”的过程,即他把刻意怀疑练成了肌肉记忆,把准确的怀疑总结成了一套“怀疑库”,而这样的好处,是对那些貌似正确实则有误的事情的敏锐度要比普通人高上很多。

二、避免恶性循环

很多人的思维是一团乱麻,但他们自己不这么认为,且长年不进行整理。这就会导致一个现象,那就是越不整理,就越乱,乱的日子越久,整理起来越麻烦,于是就更没有动力整理。

2.1 整理你的大脑

福尔摩斯对华生说:“你说咱们是绕着太阳走的,可是,即使咱们绕着月亮走,这对于我或我的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不仅知道这样的基础知识,我们还知道很多生僻的知识,比如有一次就在高铁中见到一个人拿着几个字跟另一个人说:“这几个字念某某某,这是个成语,字体是大篆。”接着他又转向旁边的一拨人,说:“你看这还老师呢,中国字都不认识,还教什么啊,这不误人子弟吗?”周围人都哄笑起来。

其实,这种事情,只要我们有过思考,这些人的行为基本都是非常愚蠢的,首先他没说教什么,怎么知道一定教语文呢?其次就算教语文,认不认识大篆体还是甲骨文体的字,跟教语文知识又有什么关系呢?或许他认为这是语文中很重要的一种知识,但真的没那么重要。

那么福尔摩斯是不是真的不懂天文知识呢?并不是,福尔摩斯只是为了说明,有些知识是有效知识,有些则是次有效知识。并且,知识≠智慧。

我们现在也都知道,只要我们开着眼睛,就一直在被动摄入,同样的,我们只要开着大脑,就一直在被动运行,各种各样好的不好的东西都一股脑儿往我们的脑袋里塞,而事实上,我们的脑袋就像一间房,它的容量有限。

这个容量有限只是一个浅显的比喻,理解能力有限的理解到这里就可以了,理解能力稍好的,换更精确的说法,应该是提取能力有限,当提取难度不断增加的时候,很多相对更有用的东西可能就提不出来了,其实跟没掌握或没记住没什么区别。

大多数记忆之间都是竞争关系,只要占存储空间,它必然会挤压其他记忆的生存空间,**除非你天天整理、时时整理,将可以一条线串出来的嵌套进一个壳里,这样就不占地方。

2.2 如何整理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摄入,光是整理也是不够的,因为嵌套结构太复杂,要牵扯出来一样会越来越费劲,我们在很多时候还需要不停地舍弃。就像你要认识到粉红色的大象不存在就必须先想象出它一样,这样的东西会越攒越多,直到你完全牵不出有用的东西为止。

很多人不仅不舍得扔家里的有形物质,同样不舍得扔脑子里的无形物质,而且要扔的东西越多,就越难。因为好不容易攒了一大堆东西,你跟我说这些“生活智慧”都是错的?所以老年人尤其难以改变固有观念。此外还有特别愚蠢的人也难以改变固有观念,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这么来的,因为对上智来说,根本不想理你,而对下愚来说,改这么多太痛苦。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了要扔,那该怎么判断什么东西该扔?又该用什么工具去审视呢?

不是用名人的名气,不是用被引用的次数,不是用是否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而是用逻辑和科学实验,首先逻辑要完整,这是第一前提,其次检验工具和检验方法足够科学。任何事任何道理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念了这么久的“人之初性本善”,你从来有怀疑过吗?如果没有,你就很危险了,所以检验这件事十分重要。

而当学了新的更好的东西以后,就要把可替换的旧的东西给忘了,因为这些东西会阻碍我们的思维速度,减缓我们的决策时间

我们需要确保脑袋里的东西都是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最好的东西,然后每逢新概念就去和里面的东西碰一下,该融合融合,该替换替换,该抛弃抛弃,这才是正确的方式,唯一错误的,就是一看到搞不明白的东西就一律不理,这样的大脑通常都只能停留在1.0版本。

2.3 细节不如大局

我们可能还需要知道一件关于细节的事情:细节重要吗?重要,也不重要,但是真正决定生死的事情,其实跟细节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思维也是一样的,当大的思维方向和价值观对了之后,你就有了一个基础的值,就是你的细节做得再差,整体差不到哪里去,顶多不能锦上添花而已,但细节做得很好,整体思维方式是错误的,价值观是南辕北辙的,那么细节也就等于0,它们之间的地位是相差很远的。

记忆存放也是一样,当你记住了真正值得记的内容,那些细枝末节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扔掉就扔掉,不扔掉也没事,反正时间一长就会被其他更重要的“竞争记忆”给挤出去的。

我们都说市场经济,记忆也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谁更重要,谁就留下,其他的让它自由淘汰,一个人值得记住的片段真的没有那么多。思维和记忆都自有其主干,抓住那些被附着的主干就行了,至于具体的记忆片段,有个大约的印象即可,就像你背诵课文的时候,大概知道意思就行了,一字不漏是最没有必要干的事情。

那么如何更好地抓住主干呢?我们可以分思维方式和记忆两方面来说:

  • 对于思维来说,一旦识别出更重要更有效的思维方式,就是得用,没有场景就要创建场景去用,没有坑就要自己挖给自己踩,这属于可控的情景预演;
  • 对于记忆来说,一旦决定要记住某个主干,就得从多角度、多元素来赋予主干足够的特征,这样只要记起一项,主干就能被牵出来,就丢不了。

搞定了主干,细节就不纠结了,那些说细节是最重要的,都是刻意放大了某些东西的作用,而忽视了它的可替代性,也就是说另一个地方做得好,常常也能替代这个细节做得不好。

2.4 重新布线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从远方走到我们前面的时候,我们已经对其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他的衣着,他的样貌,他的配饰,他的气质,我们就会综合地认为这是一个儒雅的人还是一个爱惹事儿的人,他平时更容易做着哪些事,是一个看起来好相处的人,还是个一言不合就会吵起来的人等。

我们的大脑非常热衷于过早地下结论,我们说相由心生,其实这个相并不单单是“长相”,而是一种综合的样子,我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验,用记录在大脑的模糊的“大数据”去提前预防一些危险,获得一些收益。

然而这是非常不靠谱的,我们的大脑有一种叫“易得性”的偏见,当一个人跟我们的父亲母亲、初恋情人长得相似,我们就会自动报之以好感,或多或少,但事实上我们知道,他们完全是两个人,我们的大脑会根据一些毫无来由的理由,对眼前的人产生偏见,这也是为什么统计显示,美丽的人平均收入总是会更高的原因。

华生和福尔摩斯一同接待了一位委托人,这位委托人非常美丽,华生一下就对委托人产生了好感,直接将其划定到“受害人”的范畴,福尔摩斯也承认,她是平生遇到的最迷人的小姐,但他话锋一转,说这些并不能成为妨碍客观推理的理由。

:::info 喜欢是一种感性的情感,任何感性的东西都和理性、真相是相对的,你当然可以承认它的存在并去享受喜欢带来的好感受,但如果你想要做出更多更好的决策,你就必须将它放在一边,在理性系统面前,不能有任何长相、气质、地位、血缘关系应该成为判断的例外。 ::: **
如果你的大脑的反馈系统不是这样的,那就可以考虑重新布个线了。

三、情绪与思维

好的思维,一定是撇除情绪的影响的,一个人如果无法把情绪的因素去除,离各种思维陷阱就不远了。

3.1 情绪影响

很多人并没有形成自己判断世界的思维体系,不过大部分人并不会承认,他们以为自己现在用来判断世界的就是一套成型的思维体系,那么,在这里基本就点破了这个事实——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仅仅是极其容易被情绪影响的动物而已。

:::info 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绝对的客观,我们所说的客观,其实是遵循人类的知识边界能够够到的最好的规则下的主观。 :::

当我们看到满天星斗,我们有时会觉得很感动,宇宙很大,世界很美好,但是这是客观吗?不是的,因为你的眼睛看不到很多东西,你看不到这满天星斗下正有人在你眼皮子底下偷东西,你看不到有人看着星星饿肚子,你看到这些,还觉得美好吗?你不觉得,可星斗依然是星斗,该怎么生活的人还是怎么生活,它们都不会因为你产生什么情绪而有任何的改变。

我们必须把这些东西给剥离开来,当然这不代表我们不能产生情绪,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但一定要明白,情绪只是在自我的思维习惯和“管窥环境”之下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对我们认识世界,对我们在当下做出更好的决策并不具有任何意义。

语雀内容

要做自己的主人,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这是进化得更完全的人类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你容易被什么情境激活你的相应行为,决定了你身为物种的高等程度,能影响高等人类的行为的,只能是关于长远利弊的底层逻辑。

有人觉得,那些少数可以不受或少受情绪影响的人,是不是必须得是某些领域的专家呢?比如说裁判、评委等,他们在专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那么当他们去判断一个人的时候,应该是会完全从专业领域去判断吧?

那这就完全想错了,无论是从竞技运动还是艺术领域,都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专家从来都不具备纯粹从专业领域去判断事情的能力,明星有明星哨,大咖有大咖光环,而这种根据经验和履历就提前对一个人产生“偏见”的做法也是有逻辑可循的。

因为很多领域根本不存在什么“专业”,作为专家,如果判断跟大家认同的相反,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会被人质疑自己的专业能力,因此在判断之前,心目中就对一个人的整体分数提前有倾向是一种对安全感的妥协,比如有一次某知名歌手上节目,唱得就很差,但评分却很高。

要想不受情绪影响,需要长时间进行“怀疑自己判断”的练习,你认为他有才华,哪里有才华,因为他的title,还是他写了什么你认为不明觉厉的书?你认为他人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媒体报道还是听说,这是正确的吗?

经常不相信自己的判断,用逻辑去验证一遍,恰恰是你在相信自己判断的地方提升判断成功率的关键,因为你会越来越清楚和熟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可信的”。
**
因此是不是专家无所谓,做不做练习才有所谓。

3.2 全力以赴

我们在很多书中都看到过说专注的重要性(比如:《专注力》),那么为什么专注这么重要?在这本书中,可以从“思维特点”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很多会有这么一个习惯,当在写东西的时候,是不能有任何声音的打扰的,那么打扰了会怎样呢?没怎样,还是可以把事儿做完,但肯定做得慢一些,完成质量应该也不如不打扰的时候,虽然这个并不能验证,因为我们不能回答假设性的问题,那如果是一次打扰一次不打扰这样去对照呢?

也不靠谱,因为这样的实验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是不是某次的任务简单一些,还有谁来评价究竟哪一次完成得好,标准是什么等等,很难。不过我们可以从思维的一些特点来讲明白这个事情。

思维是随意抓取的,当作者在写东西的时候,经常会中途蹦进来一些东西,那么这些东西为什么在“规划”的阶段没有出现呢?因为有些东西需要写着写着才会出现,也就是它们的思维连接比较弱,并不能光靠想象抽取出来,但当落笔以后,我们能用视觉去替代想象词汇,这样我们有更多的大脑余闲空间,专注力就可以用在下一层的想象和链接中了,这个时候,弱的那些个思维链接,才能更容易被抽取出来。
**
但是,如果这中间有一些断层,比如作者突然听到了手机铃声,那么这个原本就弱的链接就很可能会跑掉,并且不一定找得回来,因此如果作者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写东西,虽然并不清楚对比在安静的环境里自己错过了什么,但知道肯定会错过一些东西。

很多人经常把毛主席在菜市场念书拿出来说,这些名人轶事特别为人所津津乐道,虽然不知道真假,但这一定不是一个好习惯,一个人要在书里得到足够多的东西,必须在中间有足够多的思考,这样能最大限度让我们受益。

至于某些人喜欢边听音乐边做事,做些机械的事情当然没问题,但难度大一点儿就很可能完成度不是很好了,专注的红利就在于能够抓住那些转瞬就溜走的好东西。

3.3 聚焦

专注的红利不仅来自过程中,连事后都会有。谈到你的名字,你会瞬间听到;你自己是孕妇,你会看到更多孕妇;相信大家自己也会有很多类似的感受。

当你专注过某事之后,跟它相关的元素就会自动跑进你的视线中来,于是那些天天在构思某部小说的人,哪怕暂时放下内容正在享受度假,也常常能从平凡的事情里得到关于小说的灵感,因为专注过以后,后台进程一直是开着的。

专注很重要,专注哪里也很重要,福尔摩斯能在一瞬间注意到华生的衣着和举止的细节,华生身上的所有微量元素都会非常迅速地跑进他的脑袋里进行快速重组,从而他能判断出华生去过阿富汗,他当过兵,且是一名军医。但福尔摩斯可能并不会注意到外面的天气是不是狂风骤雨,这对华生来说非常正常,正常人都会关注到天气,并担心待会儿走的时候需不需要带把伞,但淋不淋雨显然不是福尔摩斯关注的内容。

:::info 因此华生做不出福尔摩斯的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并不是他比福尔摩斯笨,而是他在意的杂事使他无法聚焦在更重要的一处,从而无法收集起那些弱联系的东西,就无法得出更有洞见性的结论。 :::

四、环境与思维

我们的思维常常受到很多情形的影响但我们自身并不真正知晓,这些影响会造成我们的决策偏差。

4.1 发生前和发生后

哲学上有说,人不可能踏入两条相同的河流。理由就是,当你第二次踏入的时候,那条河流已经不是先前的河流了。

人的思维也是,人不可能用同一种思维看待同一种事物,当你看待了一次之后,就算你“马上看待第二次”,你的第二次的思维也是经过了第一次的叠加,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先入为主地有了一个观点之后,我们就会自动去维护它,比如你一直认为某人投篮能力很好,在某场比赛中,你就会自动忽略他投不中的情况,只挑他进球的时刻来称赞从而巩固自己的观点。

医学上有个“白大褂效应”,说的是一个人在踏进医生办公室之前和之后,哪怕他不会感到特别紧张,他的体检指数依然是有变化的,脉搏、血压、血液检查都会有变化。再推论一下,一个不希望体检的人,在去体检的路上,他的指标就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体检出来的数据和平时的数据也是有出入的。

要将白大褂效应人为去掉是不容易的,甚至是不可能,同样的,要将思维叠加效应中的“影响客观部分”去除也不容易,只能通过反向修正来削弱,时刻牢记发生前和发生后,尽量保持思维的独立性,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抛弃主观情感”的过程。

福尔摩斯会将所有“客观”列出来,然后在里面找到不合理的地方,排除了其他可能的事实无论多么不合理,都是真相;而华生虽然也是这么做的,但他会不知不觉掺杂一些主观进去,比如她这么柔弱不可能杀人,他才6岁不可能这么有心机等,于是把线索引向了别的可能性,这就很可能人为地排除了真相。

我们很容易因为过去的经历和想法而改变对客观事物应有的判断,以上虽然谈论的是破案,但实质谈论的是思维模式。

4.2 勿视遗漏

一个人的决策跟得到的信息的完全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妄下判断,除非是逻辑证明,否则就只能说在现有哪些信息的前提下,才能推出现有的结论。

这一点很多人在实践中就会忘记,我们可以想一下自己的情绪有多少次被网络上的新闻所误导,在反转之后又骂新闻媒体无良的?其实媒体并不无良,追求点击率本就是它的天职,但你直接就这么相信了就有点问题,因为你本就该知道媒体是不可能得到“完全信息”的,你说媒体要发“负责任”的信息,这就是鬼扯,因为很少存在完全信息,如果媒体手上只要是不完全信息就不能发的话,你将看不到任何东西。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遗漏”对我们的影响:

手机 WiFi协议 通话时间 待机时间 内存 价格
A 802.11 12小时 12.5天 16G $100
B 802.11 16小时 14.5天 32G $150

很多人看了之后,会觉得B手机性价比更高。

那么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手机 WiFi协议 通话时间 待机时间 内存 价格 重量
A 802.11 12小时 12.5天 16G $100 135g
B 802.11 16小时 14.5天 32G $150 150g

只加了一个重量,发现大部分人愿意购买的是A手机了。
**
再看一个:

手机 WiFi协议 通话时间 待机时间 内存 价格 重量 辐射(W/kg)
A 802.11 12小时 12.5天 16G $100 135g 0.79
B 802.11 16小时 14.5天 32G $150 150g 1.40

是不是打定主意要买A手机了?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做出了最佳的决策,其实更具性价比的做法应该是
扩大对信息全面性的获取**,因为我们最便捷能看到的信息通常只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信息,所以如果我们只是在别人的框架里试图打败别人,可以说是舍本逐末了。

4.3 兴趣

我们说了专注会有红利,那么我们对什么事情会专注呢?很重要的一种,是我们发自内心感兴趣的事

如果你面对自己的工作只是完成任务的态度,你的潜力就得不到真正的发挥,那你就很难升职加薪了,除非你非常聪明,不发挥潜力也大于人家火力全开,那就没的说了,但你拥有这样的脑袋显然错过了一些真正可以让你有大成就的事情。

我们常常会看到某些在正常人看起来有缺陷的人,在某一方面有超乎寻常的成就,我们觉得他们在这里是天才,其实并不是,他们因为做不了很多事,所以少受了很多的干扰,而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本来就少,于是一头钻进那一个唯一感兴趣的领域,他们在那里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这是专注带来的超凡成就,跟他们是不是天才往往并没有多大的关联。

同理,瞎子的听觉更灵敏,也是由于不得不更依赖听觉从而长期专注在刻意练习中获得的能力。

人的思维很容易被打扰,而一旦被打扰,很多思维之间的弱连接就会被切断,而这些才是真正能让一个人的思考深度有质的飞跃的东西。当强迫一个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他的“意志力”就显得更为薄弱,于是,他的效率就常常会很低。

在比如选专业的事情,一个专业是不是吃香并不重要,热度和人数以及前景总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它是不是你喜欢的,任何一个看起来差的专业,只要做到头部,都有大红利;而任何一个看起来好的专业,如果垫底,也不会有什么前途。

:::info 所以兴趣应该是放在第一位考虑的,因为它直接跟你的付出时间和付出质量挂钩。 :::

五、思维小技巧

要想有比别人更优质的思维模式,还需要懂很多的思维技巧,满足一些门槛。

5.1 负责

上一部分中说到了兴趣的问题,兴趣会导致专注,能产生专注红利,那么对于兴趣并不是太大的事情,我们就没法产生专注红利了吗?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负责。

当我们要对某事负责的时候,意味着我们要承担做得不好的后果,这能导致更多的参与感,也能引起我们的关注,事情越大,要负责的部分越多,我们就会越理性、越慎重。比如更容易注意到自己有一些自带的倾向,从而选择反向修正,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没有兴趣,又想把事情做好,不如试试主动把责任扛下来。
**
从这个角度来讲,网络上人们为什么显得更为暴躁,言论更为出格,也是因为并不需要负上什么责任或要负责任的可能性非常小。

所谓群体迷思,就指的是当我们陷入群体狂热中时,我们会做出一些平时不会做的、非理性的事,这跟责任分散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法不责众”,所以我们的关注会更少,做出的事情也会更荒谬。

关于更多大众群体的研究,可以看《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不过这并不代表情绪就该被摒弃,或许更好的做法是:在情绪中享受,在理性中思考

5.2 放空思维

有一本书,叫《稀缺》,谈到了关于一个人如果没有余闲状态的话,就会考虑不到很多事情的状况。

你会发现,一个人如果要做事,他会很容易把自己的时间填满,无论是琐事还是学习抑或是所谓的“更重要”的事,而这会导致这个人只能关注到眼前,看不到更长远的利益,因为很多时候当跳出一个框架去思考的时候,往往能轻易得到在原来框架内难以得到的答案。
**
所以我们也可以选择刻意断网给自己留一段思维放空的时间,尽管这段时间里依然有邮件进来,依然有信息进来,依然有人找我确认什么,但你习惯了之后就会发现,就算你不及时理会,也并不是世界末日,而如果你不断网,就几乎很难克制住自己不处理即时信息的冲动。

如果这段断网的时间,被用来享受生活,会给我们增加很多的幸福感,而如果用来思考,则得到的东西或许比我们工作一天还有用,而如果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深度思考,也需要这样的积累。

5.3 创造思维

一个人要创造点跟周围人不太一样的思维方式是不怎么容易的,这不仅是我们的思维自然就会跟着既有的模式走,而且当你有一些独特的创造性思维的时候,周围人都会对你予以排斥和打击。
**
为什么我们的身边人会对我们这么没有信心?这不全然是因为嫉妒,还由于“猜不靠谱总是更靠谱”的因素,因为照概率来讲,大部分创造性思维都会被证明是扯淡,真正有用的创造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他们猜想每一个都不靠谱,正确率都会更高,就像判断题,选“叉”的正确率有90%,选“勾”的只有10%,那么大部分人肯定就每道题都选“叉”了。

迪克·福斯布里初次使用背越式跳高时,被人嘲笑了很久,我相信应该有人比福斯布里更早地想到了这种方式,并应用于实践,但因为初期技术不成熟肯定效果不够理想,于是扛不住他人的冷嘲热讽,放弃了。

因此创造思维光有创造还不行,还得有不惧人言的勇气

六、更深入剖析的思维方式

思维有很多固有的特点,了解和不了解的人,使用起来天差地别。这本书将很多我们之前只是提过、读过、学过而没有深入剖析的思维方式进行了逻辑必然性的阐述。

6.1 思维距离

很多时候,当我们得不到很多事情的答案,或事情变得暂时难以收到想要的效果时,我们会感到很沮丧,做了一会儿觉得不行,于是彻底放弃。

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继续和放弃两个答案,还能选择“暂时放弃”。

福尔摩斯有个习惯,当一件事看起来暂时难以解决的时候,他会选择干点别的,而华生则是“不解决就整天都处于焦虑之中”。注意,显性的焦虑和隐性的焦虑是不同的,显性的焦虑没什么益处,而隐形的焦虑我们之后会学习到。

思维跟我们用眼睛看东西是有相通之处的,当我们的距离过近,则很多时候看不到事情的全貌。

:::info 心理学家雅科夫·特罗普提出,心理距离是提高思维和决策能力的重要步骤,它有很多种形式:

  1. 暂时停止以保持时间上的距离;
  2. 暂时远离以保持空间上的距离;
  3. 暂时抽离以保持具象上的距离等。


无论是哪一种,它的目的都是让你的大脑后退一步,超脱现有的“视线范围”。 :::
只要你的心里还有那个目标,那么你移动得越远,目标就会变得越抽象,当你用自上而下的智慧去看待时,你就更容易找到真正的解题入口,而近距离观察时的路径很可能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当你观察完并再次靠近时,所有的事都变得不一样了。

这种思维距离在很多地方都有迁移应用。比如有个人一直很痛苦,因为总不能让配偶满意,事业也受影响,和父母孩子的关系也都不好,而积累了诸多负能量的他很可能不受朋友的欢迎,生活一团乱麻,他或许试过很多方式无法解决,总以为是自己能力有问题。

其实有时候远离一下就能看得更清楚,为什么自己之前处理得还不错呢?那就把自己退出来回到之前的状态,会发现可能是配偶有问题,导致了之后的一系列结果,于是我们就很容易找到解决方案,回到单身状态,然后重新把路走一遍。

人生的岔路千千万,走错一步太正常了,没必要在更窄的方案里做选择,当发现走得很难的时候,不如试试后退一步重新来过,或许就会有新的解法。

6.2 弱连接

我们现在知道解决问题就要利用起专注红利,当然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专注的红利我们也学习了,在你不关注的时候依然存在。

这就是重点了,结合我们刚刚说的“保持距离”,这种不关注时候得到的东西,往往是关注时想不到的,这里不说到底哪个是绝对更好,但在一段时间的专注之后再退回到暂时不专注的状态,一定可以得到一些新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在长时间的专注中,已经找到了方案,那个方案呼之欲出,但就是取不出来,可以选择的一种方式就是散步,在散步中边欣赏一下周围的景色边从头理一下头绪,往往答案就出来了。

或许你还有这样的经历,当你玩游戏玩了很久,怎么也过不去某一关的时候,休息了一天,明明那一天啥也没干,第二天仿佛开窍了一般直接一次过关了。

:::info 做各种各样别的事情,能让我们有更大概率获取到相关的弱连接提示。 ::: **

千万不要小看弱连接的作用,套用一下最经典的诺曼·梅尔的“绳子打结”实验,在一间屋子的天花板上垂下了两根绳子,当你拿着某一条绳子,无论你走得多远,你都够不到另一条,现在要求你把两根绳子打个结,现场还有一些诸如杆子、钳子之类的东西。

很多人看到这道题,是很难想到正确答案的,他们认为钳子就是钳东西的,不会想到可以看作普通的“重物”使用,正确的方式是将绳子的一端系上钳子,然后将它荡起来,再回到原来的地方,就可以拿住两头了。

实验证明,大多数人想不到这个方法,尽管说出来以后很简单,但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研究者偷偷灌点风进来,实验者只要一看到绳子有轻微的摆动,大家就都能想到了,因为先想到摆就能拿到,然后就想到了拿重物摆,再去想什么是重物,就能发现钳子除了是钳子,还有个基本属性——重物。

小小的风就是弱连接,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样的弱连接可以触动正确解题的开关,你只能做到让尽可能多的弱连接进来。
**
弱连接要求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应该可以记得我们在《谁说了算》中提到过的“刻意中断”,当你将一件事刻意中断的时候,尤其是断在一个难点,“未完成”的状态会让大脑时时牵挂着完成它,从而在获取弱连接上更加努力,这种在难点的刻意中断的效果甚至比完成一个阶段再中断更好,但这里有3个前提:

  1. 你确实进行了足够长时间的努力;
  2. 确实是解决了很久也难以解决的难点;
  3. 中断的时间不能过久。


6.3 从猜测到落实

这本书叫《福尔摩斯思考术》,那么就从解析福尔摩斯的行为开始,福尔摩斯在破一些案子的时候,有时会大晚上独自去案发现场待上一晚,这是为什么?

如果你会下象棋,你就应该明白,象棋比的是什么?比的是谁能在“完全推理”上比别人多计算几步,三步以内的最优解到了五步以外,可能是最差的,所以谁的思维看得更远,谁下出“相对好棋”的概率就更大。

问题是人脑不是电脑,很多时候,当你计算到一步两步三步以后,中间的几十上百种变化你无法一一记住,毕竟每多算一步,就要多出很多很多的可能性,而这每一步衍生的可能性之间,还是乘积的关系,于是你就很容易看漏一些东西。

但如果每一步可以让你摆着试呢?那就不一样了,我们在前面的内容《3.2 全力以赴》中说过,把在脑子里的单纯的抽象推理转化为视觉,就能让脑子有更多的空余进程去思考别的事情

所以福尔摩斯去到现场待一晚上,并不是去体验鬼故事的,而是把原本的某些只能在脑子里的猜想,用现场的实际模拟把更多猜想落到实处,毕竟如果所有的推理都需要完全在脑子里建模,肯定不利于大脑开足马力用在真正需要发散和推理的地方。

破案如此,其余思维游戏也同样如此,为什么解题需要草稿纸,因为把之前的过程和结果写下来,在之后进行演算时,就不需要再分心去记之前的东西,大脑的使用效率就能更高。

七、懒惰的大脑

人的大脑是很懒的,能不用就不用,正是这种特点,让我们在很多时候甘愿被蒙蔽。

7.1 结束倾向

当我们说某个人“思维缜密”、“演绎推理能力强”的时候,我们说的是什么?是这个人总能使用严密的逻辑得出正确的结论。

演绎推理说出来特别简单,如果你要根据现有线索去推断某个结论,步骤是这样的:

  1. 挨个儿列出所有的可能性,只要逻辑上没毛病,无论多不合理都列进去;
  2. 接着再一个个排除;
  3. 然后在都有可能里选择一个可能性最大的;
  4. 最后逐个测试排除其他的。

这个步骤看起来字很多,但其实只要步骤确定,就不存在复杂的事儿,因为都不需要动脑筋。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做不到,常常在逻辑判断上不是忽略这个就是忽略那个呢?

答案是天性——懒和其他各种天生的需求。
:::info 人天生就懒,大脑也是如此,不仅懒,还有强烈的前后一致和自我认同的需求。 :::
当我们做出一个判断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找出它成立的证据,而不是找推翻它的证据,因为我们总是想更快速地把事情搞定,一旦推翻,我们又得进行下一轮的论证。

这种情感偏向上的不对等,让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很多推翻它的细节:并不是看到了还忽略,也不是故意说服自己忽略,而是刻意给自己洗脑,告诉自己没忽略的这种忽略。因为只有这样,真正发现忽略的时候才不会怪自己懒,而只会怪粗心。

所以要真正对思维进行优秀地使用,第一步就是先认清自己真正在干什么,先把大脑研究清楚,把那些深埋在地下的“黑暗的”、“愚蠢的”、“不愿去触及的”东西全部挖出来摆在台面上,真诚地面对自己,才能变得更好。

7.2 摒弃情感

情感是理性最大的敌人,这不是说我们要成为没有情感的人,而是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情感系统压下去,因为挑动你的情绪和情感,是引导你做出错误决策的最好方法。

比如,我们看到一组关于叙利亚被轰炸前后的对比照片,九宫格每一张放的都是轰炸前金碧辉煌或生机盎然,轰炸后就成了一片废墟的场景,看到这样的图片,你很容易就会在下面发表或同情或斥责某些强权国家的言论。

你要知道,轰炸后是什么样子,你是原本就知道的,而不管轰炸前是什么,轰炸后都是同样的样子。这组对比照很明显挑出了轰炸前最好的那些地方给你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用强烈的反差引导你走向某些情绪。

于是那些原本就装着某些情绪的人就最容易不假思索地发表出来,这可能是原本他们就对某些事实有“倾向性偏见”,也可能是他们就是那些容易被情绪影响看法的人群,但不管是属于哪一种,我们都需要时刻警醒自己,自己发表的东西应该是自己真正想发表的东西,你完全可以指责强权国家的行径,但所有的程度、语气、措辞必须是你去掉“被图片影响的部分”之后的东西,那才真正是你自己的东西。

7.3 过程和结论

很多人可能到了这里会有点小懵,我是什么样的态度无所谓,过程中有没有撇除受外界误导的因素才有所谓?那是自然的,结论有时并不能代表一切,结论对,不代表过程就没问题,我们在看待很多事的时候,往往过于关注结论,以至于对过程的逻辑视而不见,尤其是结论是“好”的时候,我们尤其会让大脑放松在过程审视上的警惕性。
**
这种思维上的懈怠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那就是你无法分辨好的结果究竟是不是运气导致的,因此结果越好,你反而越是难以学到东西。

关于过程和结果,还记得那道题么?

  1. 所有植物都需要水;
  2. 玫瑰需要水;
  3. 所以玫瑰是植物。

很多人直到很久以后依然没有明白这个推理过程哪里有问题,他们的大脑就属于关注结论太久,所以“玫瑰是植物”这个正确结论对他们有太大的影响。

同样的题,换几个字:

  1. 所有动物都需要水;
  2. 玫瑰需要水;
  3. 所以玫瑰是动物。

再换几个字:

  1. 所有植物都需要水;
  2. 老虎需要水;
  3. 所以老虎是植物。

你看看上面这两个案例,对比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而对于这两个案例,相信所有人都看得出有问题,因为最后的结论不对,所以我们会再去寻找过程中的毛病,一找,问题就在那儿了。

这就是大部分人使用大脑时候的坏习惯,能省则省,一看结果不错,于是认为过程正确,同样的一拨人也容易被算命所骗,一看蒙得准,就会认为算命的过程是正确的。

所以你会发现算命的除非确定能引发你的焦虑,让你掏钱消灾,否则通常只说好话,不是我们认不清,是我们不愿认,因为如果他说了不好的呢?你就突然变“聪明”了,开始会去抓他的逻辑漏洞了。

八、有趣的思维特点

8.1 真实麻痹

思维训练之所以比其他训练更困难,是因为思维也是思维控制的,要用自己来控制自己,当然是更困难了,稍不留神,就会把一些不靠谱的东西给“放”过去,并使之合理化。

比如当我们接触到一些不靠谱或者错误的信息时,我们可能一开始是有所怀疑的,但当我们能用它作为论据来证明另一些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刻意忽略它的真实性,直接拿过来用。

本来我们的目的只是说服他人或者尽快得到另一个自己想得到的结论,用了几次之后,大脑可能就真的将其当成是真实的了。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忽略了一点点认证的步骤,就很可能导致接下来往上搭建的整个体系的倒塌。

大脑在推理时一直有一种倾向,就是试图抓住与之相关的所有信息,并尽可能将其合理化从而应用到自己的推理过程之中。这个过程极易受到“尽快”和“最后时限”的影响,一旦时间不足够充裕就容易出问题,而我们很多决策和推理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的,因此了解这一点并对大脑予以提醒十分有必要。

8.2 确认偏见

洗脑有很多种姿势,这里的洗脑并非贬义,所有正向和反向的教育、引导本质上都是洗脑,“洗”本身就不带有感情色彩。我们刚才说的“真实麻痹”是一种基于忽视的洗脑产物,现在我们来说说另一种洗脑后的产物:确认偏见

很多人其实并不会注意到,自己在决定很多事之前已经有了基础的决定,这些基础的决定除非在遇到很明显的证据时才可以被翻转,因为:

  1. 人有保持一致的倾向;
  2. 选择默认最省事儿。

**
但是人又不能没有确认偏见,否则做事便会没有主次。

比如当你进入一间房去找人的时候,你看见四面都是墙,肯定先找衣橱,找桌子底下,床底下,而不会先四处敲墙,看看有没有密道,这样做事的效率就会很低。但这里的关键是,有人在找完了自己想找的地方之后,就想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了,宣布无解。

而另一些人,比如福尔摩斯,在将“确认偏见”的内容迅速检视一遍后,会马上退回到偏见以前,找到那些在偏见中认为最不可能的可能性。

严谨的推理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最基础的规则就是你是否有穷尽所有的可能性

我们太容易满足,以至于在得到一点甜头之后就宣告结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经常被人愚弄却不自知的一个点:我知道你对我有什么样的想法以及想在我身上得到什么样的答案,我故意抛出一点给你,你就可能将其当作是自己能力的体现,抱着“糖果”而放弃深挖。

所以不一定要放下我们的“确认偏见”,但一定要了解自己对每件事都存在确认偏见的这一事实,从而在决策之前提醒自己是否有受其影响。

8.3 预测误差奖励

人类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由奖励预测误差(RPE)所驱动的。什么叫奖励预测误差?就是我们预计能得到某种结果,但最后竟然结果更理想,这就产生了一个预测误差。

比如你在学习骑车左转弯,原本你不敢倾斜更多,于是弯一直转得很大,这次你决定增加身体倾斜的幅度,你预测自己会摔倒,可事实上并没有,这种正向的误差,会使大脑释放出多巴胺,以奖励刚才的这个行为,从而你会因为这个奖励而记住刚才的这个行为:倾斜幅度更大是对的。

这是我们的大脑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存从而分泌奖励物质辅助我们学习的一个过程。

但这种机制也有一些问题,就是它很难把运气成分排除出去。误差是一种结果,但我们说过,结果正确不代表过程就正确,

比如赌博,很多人刚才在桌上放个钱包赢了大钱,就会认为放个钱包就等于召唤到了财神(很有趣的自添加因果),于是就敢下更大的注,因为找到了赢钱的窍门,这样的人无一例外最后输得很惨,这就是大脑停留在原始时代,仅仅被多巴胺控制的典型案例。

另外有一些人的大脑进化得更复杂,多巴胺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一种可利用的物质,当他们想要利用它来加强学习效果时,他们会顺着使用;当他们觉得它阻碍了自己的理性思维时,便会克服它的影响,这是真正更强大的、经过训练的大脑,也是我们需要去逐渐靠近的大脑。

8.4 学习就是学习本身

思维训练是一件回报很慢的事情,并不像技能训练一样,当你训练完马上就能拿它去挣钱。

用武侠的世界来比喻,它有点像内力,是所有招式的辅助,你可能不知道单单练了它有什么用,但它能让你的每一个招式发挥出不同寻常的威力。

要真正认识到思维训练的好处是很困难的,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这从他们的日常表现中就可以看出来,大多数人总是对于无即时回报的思维训练不感冒,而事实上思维训练导致的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回报,只是很难被感知力差的人量化而已。
**

福尔摩斯常常会在委托人的目的达成以后私下去追寻更多的真相,华生不理解,尤其是接下去的真相可能会牵涉到自身安全时,他不明白福尔摩斯为什么要去做这些看起来“毫无性价比”的事情,毕竟又没有委托人付钱。

福尔摩斯的回答是:为了思维艺术本身。

福尔摩斯对于解题有一种近乎变态的追求,这种题被解开后的快感已经远远大于了他想获得的酬劳,这就是为什么他是福尔摩斯的原因,其他领域也同样,一个医生如果不对难题有一种特殊的狂热,而只是对诊金狂热,他很可能就不能做到出类拔萃。

:::tips 衡量学习和实践性价比的“性”的一端最好的标的不是能得到多少显而易见的收益,而是自身能力有多大程度的提高,这才是最大的隐性收益。 :::

九、思维如何更为出色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思维更为出色,我们的思维又在默认追求些什么?

9.1 为什么有好奇心?

人会对很多事有好奇心,为什么有些人对什么都有好奇心,而另一些人看起来就似乎对什么都没反应呢?这跟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导致的正向和反向循环有关。

  • 有些人总能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得到多巴胺的反馈,因为进步得够快,因此这些人对新的东西就保持了一种习惯性渴望,即潜意识告诉他们,又可以获得奖赏中枢分泌的奖赏物质了;
  • 而另一些人学东西相对较慢,于是同样一起对某事感兴趣的情况下,他们的进度就会落后于别人,如此,他们就没有这种渴望。

**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现象,越是自信的成功者,越是会学习新东西;越是能力差,年纪大,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已经不行了的,越是不想接触新东西,他们的理由通常是新的东西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其实是心里害怕。

当我们不能将某件事做得更好的时候,我们的多巴胺就会停止分泌,这时人继续做事的原始驱动力就会减弱,这个底层规律可以迁移解释很多领域的现象。

比如你不会再为开车而兴奋,再比如那句著名的话“毁掉一个爱好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其变成工作”,当你很难快速进步时,你就会倾向于“能躲则躲”,或者对此抱无所谓的态度。

到这里,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值得一提的东西?

  1. 想坚持做一件事,就要尽快试图从中获取到多巴胺奖励,慢了就没动力了;
  2. 坚持做1,能让自己对新事物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从而获得到更多红利。

9.2 追求奖励

我们常说的“习惯”,同样可以用多巴胺来解释,大家应该都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似乎养成一个好习惯很不容易,而一个坏习惯则非常简单。其实这样只是经验主义的说法,并不严谨,正确的说法是,养成“顺多巴胺”的习惯非常简单,因为只需要放任,而养成“逆多巴胺”的习惯则比较困难,就算达到了所谓的养成状态,稍有不慎,也容易滑坡到对立面。

所以如果逆多巴胺的习惯对我们是真实长远有利的,我们得人为设置一些机制让多巴胺分泌才行,比如做某件事本身是没有多巴胺奖励的,我们去设置阶段性目标的完成奖励,让其成为一件能收到奖励的事情,从而减少一些意志力的损耗。

我们一直倾向于做有奖励的事儿,无论这个奖励以何种方式。

所以做一项工作有成就感,有时并不一定比金钱回报要差,而同理,如果一项工作并没有成就感,或者很快就达到一定水准,然后看不到能更精进的希望,那么得需要更多的金钱回报或者其他利益来支撑,否则就留不住人,因为工作本身带来的激励已经不足够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在一般正常情况下,有两种人容易频繁跳槽:

  • 一种是什么都做不好,习惯性畏难的人;
  • 另一种是真的很牛的人,绝大部分工作在他眼里只能维持短时期的挑战性,接着他就感觉不到乐趣,而这些人往往并不缺钱,因此他们需要频繁转换生活模式来维持对生活的热情。

也就是说,对普通人来说,生活一直是hard模式,或者常常会不时出现hard的情况,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只能自己给自己找一些hard模式,比如福尔摩斯在没有委托人给予金钱回报的情况下,也会以身犯险进行思维练习。

追求多巴胺奖励,这种刻入远古基因的行为模式有时并不是什么坏事,对人来说,可以让我们一直追求进步,对公司来说,可以促使一直保持创新,不固步自封,我们见过许多的大公司曾经是超级巨头,柯达、诺基亚、黑莓、雅虎等,他们既然是领头羊,就会在很多时候陷入没有多巴胺奖励的时期,如果没有追求的基因,就很危险了。

9.3 思维需要听众

在福尔摩斯和华生分开居住之后,福尔摩斯曾经遇到一个难题,于是他给华生留言,让他速到自己的居住地来。华生在破案过程中一直扮演着支持者和记录者的角色,是什么原因让福尔摩斯一定要把华生召唤回来呢?

很多时候,福尔摩斯都会跟华生详细阐述他的破案过程,其实华生能给的帮助非常有限,可以说福尔摩斯就像对着墙讲话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华生会问出一些显而易见的蠢问题,这让福尔摩斯常常不耐烦地不得不再次解释一遍。

但注意,就是这样的解释,往往能让福尔摩斯脱离自己的惯性思考范围,因为福尔摩斯已经形成了极其强大的思维惯性,虽然这些惯性是更周密、更严谨的,但不能保证每一次都不会在最基础的地方摔跤,而华生的“愚蠢”,恰恰让福尔摩斯不得不重新整理最基础的逻辑,这个过程正是福尔摩斯所需要的。

:::info 我们曾经说过“分享是最好的学习”,大抵也是如此,尤其是当你要把一件事跟一些基础较弱的人讲明白时,你就不得不将那些原本显而易见的、自以为理所当然不需要思考的道理拉出来重新审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你会发现,其实那些最基础的概念你并没有全弄明白。 :::

9.4 做有挑战的事

如果我们总是做使用“思维惯性”就能完成得很好的事,那么你在这方面的思维惯性会越来越强大,而且也会变得越来越依赖这种惯性,对这种惯性的正确性和作用产生认识偏差。

当我们在做一件没有挑战的事情时,我们的收益就是做完了这件事本身的收益。

比如很多人,听着音乐轻轻松松就能搞定事情,那么他们的思维在那些时刻就几乎是处于沉睡状态,或者是神游状态,如果我们仅仅把手头工作当成是洗澡,当然没问题,还可以顺带在做事情的同时发散一下别处的思维,但如果我们还想在这份工作上有所精进,显然是行不通的,就像我们的洗澡技艺十分机械,永远都不可能进步了一样。

挑战,是最大限度地激活我们思维的方式**。**

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能够被动接受挑战,但走出校园后,没有人会给任务,这时大部分人都会在各种事情上主动选择更少挑战的easy模式,这是大部分人进步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

十、习惯的影响

我们常常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是受很多天生自带的、不怎么良好的思维习惯所影响。

10.1 思维自负

当我们面对挑战总是获胜的时候,人就容易陷入一种对自己估计过高的境地,我们说一个人很骄傲,另一个人很谦虚,其实这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跟外界给他们的反馈有关。一个人总是赢,甚至跨段位挑战获胜,就会极大地增加他的自信心,他就不可能变得很谦虚,或许他言语上谦虚,这只是为了社会安全感的需要,不想你听了之后对他产生敌意,但内心一定是不认同的。

:::info 思维模式也是一样,我们用一套思维模式总是见效,那么每一次的“见效”,都会使我们增强下次继续使用的信心,这中间有些是实打实的有效,有些则是掺入了一定的运气成分,当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运气成分时,我们就高估了它的有效性。 ::: **
我们知道世间的游戏都是由运气+实力组成的,只是两者的比例不同。比如下棋,就是极度靠近右端的,左端的影响不能说没有,但极其微小;而打牌则要稍靠近左端一些,比大小则完全处于左端,右端几乎变成了0。

所以思维哪怕是自负,在越靠近右端的领域就越是自负得有理有据,也是不容易出问题的。

比如数学考试连续考满分,就算一个人再骄傲,再自负,再大意,也不太可能考得比普通学生差;而另一些领域则非常靠近左端,比如股票分析员,通常会在连中几次之后,认为自己的策略就是天下无敌了,这种思维自负就很悲剧了,因为对自己的信心越足,就越是会下重注。因此所谓的专业交易员,有时候盈利表现往往还不如普通人。

除了外在反馈带来的内在行为变化以外,一个人“自认为”对信息了解的全面程度也会影响他在决策中的“自负”程度。
**

比如自认为掌握了规律的彩民,自认为认识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民,自认为了解孩子的父母等,当你对一件事自认为了解得比别人多的时候,你就更有信心认为自己能够处理好它,不管这些信息是不是对事情的成败有决定性影响。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彩票是完全随机的,但是如果你就一次机会,当你进入彩票店的时候,我想你会更愿意听从老彩民的建议,当然老彩民也认为虽然自己没怎么中到过,但肯定比新彩民要来的经验丰富。

信息了解得多,一般情况下只好不坏,最多就是无用,但由于他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决策信心,因此如果是无用的话,反而就是累赘了,这会让一个一无所知的人对形势产生错判,从而进行非理性的下注,它甚至跟一个人聪不聪明也没有太大关系,聪明人在没明白这个道理之前,同样常常受到这种非理性现象的影响。

所以综上所述,思维自负虽然是依据同样的方式积累起来的,但有没有资格自负还得看具体领域,理性的自负并没有问题,如果仅仅是根据自己的成功次数或者自认为了解信息的完全程度就开始自负,这就是一种思维缺陷。

10.2 得到你能得到的东西

演绎推理人人都会,但很多人容易混入个人的主观经验,从而得出一些看似有道理实则南辕北辙的答案,我们知道,在任意环节中增加一点点的个人猜想,都可能会影响到结果的正确性,因为推理总是一环扣一环的。

比如当我们从“衣着光鲜”直接推出了“有钱人”的时候,后面的步骤可能就全错了。

所以每一步推理都问问自己是否严谨就十分有必要,这种好习惯还可以用来让我们规避一些迷信的看法,因为迷信大部分是无根据的猜测,是不会有严谨的、合乎唯一性的推理过程的。

为了让自己认清自己的推理和预测的准确性,我会写笔记或者写日记。

有时候我们的大脑会刻意忘记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愚蠢的事实,只揪住几次正确的不放,除此以外,大脑也很擅长将自己的推理往合理化的方向靠,如果不写得很具体让自己无从抵赖,大脑总会找到合适的解释入口,将自己之前的推理和预测合理化,所以不仅要写得很具体,最好将当时考虑到的情况和思维过程都记下来,这就是很好很客观的成长记录。

后记

福尔摩斯大家都很熟悉,破案如神,经常能从匪夷所思的角度推理出一些结论,但通过本书的解构,我们知道了福尔摩斯并不是神,他只不过是思维模式上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学习和练习,我们都可以成为福尔摩斯,至少是小福尔摩斯。

而我们都羡慕福尔摩斯的思维,可事实上他并不一定比我们的智商更高,只是有着一套更为科学的思维方式。

另外,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年纪大小和学习思维类的东西没有直接关系,我们完全可以从对“大脑灰质”的监测上,看到学习和不学习的人之间的差别,只要多应用和练习,哪怕是老年人也可以让已经发生的“认知衰退”出现反转,所以也千万不要因为年龄而对学习产生任何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