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
英文名:《Positive Discipline》
作者名:[美]简·尼尔森
译者名:玉冰

前言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经典图书,是一本非常畅销的家庭教育经典图书,是一本畅销了很多年的家庭教育经典图书。

这本书的名称虽然是“正面”,但“管教”透着严厉和控制,总是让人有点儿不舒服。其实这是个大大的误会。正面管教关注的,并非如何去巧妙地控制孩子,而是如何不惩罚也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

如果不惩罚,也不娇纵,那还能怎么做?还有第三种选择吗?正面管教给的答案是:和善而坚定。

和善而坚定,不惩罚也不娇纵,对很多家长来说,听起来很美好,也会很向往。到底能不能做到,还有怎样才能做到,这本书都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系统的工具。

一、熟悉又陌生

对于养育孩子这件事,作为家长,太熟悉,又太陌生。熟悉是因为每天都在做,孩子的吃喝拉撒,行走坐卧,学玩交友,每一样都得操心;陌生是因为对于养育孩子的常见情形,家长很少去认真地思考,往往似懂非懂,不得要领。

1.1 现在的孩子没以前好管

曾经不止一次听到家长在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好管,谁说都不听,还没责任心,哪像以前那么省心,老师和家长说啥是啥。这种状况让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倍感沮丧,又无所适从。

为什么会这样呢?

可能的解释有很多,如离婚率不断上升、电子产品泛滥,双职工家庭等等,然而这些原因却并不能让人信服。

德雷克斯对此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社会变化是造成孩子们越来越不好管的直接原因。

第一个重大社会变化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

简单点说,相比较以前,现在更加人人平等了。

拿男女之间来说,在凭体力和胆量决定收入多寡的年代,女性天然居于弱势,现在呢,脑袋已经取代体力,成为决定要素。而在这一点上,男女没什么明显差别。这是时代的进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埋怨,而是去适应这种进步。

“当父亲失去了对母亲的控制权时,父母双方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德雷克斯如是说。

第二个重大社会变化是,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去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父母们已经不再需要孩子为了生计而付出努力。相反,现在的孩子们被以爱的名义给予的太多,而无需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当年吃过苦,受过罪的一代人,在成为家长以后,没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去吃那种苦,受那种罪。他们愿意把最好的都给孩子,不想让孩子遭受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就可能会把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当成是自己的困难,从而过度保护孩子。

这种过度保护,恰恰剥夺了孩子们通过付出和贡献来培养责任心和上进心的机会。反过来,家长又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

1.2 你想把孩子养育成什么样

不管你做什么工作,每年年初自觉不自觉地,也都会给自己定个新年目标,比如先挣它一个亿之类的小目标。可是作为家长,你有认真考虑过养育孩子的目标吗?有没有想过,二十年以后,当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在阖家团圆的晚餐上,你希望坐在你对面的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可是关乎孩子未来的大问题,每个做家长的都应该花时间认真想想。

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都知道最好要弄份地图,少走冤枉路,尽快到达目的地。养育一个孩子这么大的事,如果不把方向搞清楚,随心所欲,走哪算哪,那恐怕就是最大的不负责任了。

每个家长都需要给自己准备一份“养育地图”,帮助找到方向,搞清楚重点。这份地图关注的一定是长期效果,而非短期目标。
**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供了一份普适性的“养育地图”——孩子需要具备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 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 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 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 内省能力强:自律和自我管理
  5. 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合作、沟通、分享、倾听
  6. 整体把握能力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为后果负责
  7. 判断能力强:有自己的价值观,并能面对不同的情形做出选择

1.3 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所谓“赢了”孩子是家长用惩罚、奖励等控制手段,战胜孩子,让孩子服从。就像掰手腕一样,家长的胳膊轻松把孩子的压在了下面。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这并非易事。
**
家长赢了,孩子就失败了。如果经常体验这种“失败”的感觉,就会导致孩子反叛或者盲目顺从。这两种品格显然都非家长所愿。

作为成年人,“赢了”孩子很轻松,却对孩子的成长无益;家长需要花费心思去考虑如何“赢得”孩子。正面管教给出了四个步骤,来帮助家长顺利“赢得”孩子。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 表达出对孩子当下感受的理解。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 让孩子专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

对孩子保持真正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核心。这四个步骤并非必须按部就班,抓住“尊重孩子”这一核心,让孩子感觉好起来,再专注于解决问题,孩子自然就愿意配合了。

1.4 改善,而不是完美

完美是一种极不现实的期待。

有的家长只要孩子考试没得到100分,甚至没考到双100分,就不会满意。不仅不会鼓励孩子,还一通指责,揪住扣掉的那几分不放;还有的家长极擅长拿自己孩子的弱项和别人家孩子的强项比较,恨不得孩子样样都是第一。对这种家长,我只能说,也是想瞎了心。

追求完美往往会让人陷入深深的沮丧之中,孩子宁愿不做任何尝试,也不愿意因为无法达到家长——或他们自己——期待的完美而体验持续的挫折感。

没有谁生来什么都会,谁都得学习。学习的过程肯定会犯错误,除非你不学,这是最简单的真相。

改善的过程,就是慢慢进步的过程。家长要看到这个过程,并持续地鼓励孩子继续努力,持续改善。

1.5 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这也是一个简单的真相。

试想,如果你熬了两个通宵才把领导要的报表做好,却因为疏忽弄错了两处关键的数字,报表被退回来重做不说,还被领导当众批评。至于怎么批评的,可以根据自己批评孩子最狠的那一次,脑补挨批画面。那么,你此时的感觉恐怕不会好,或者会非常糟糕,请问你会怎么做呢?

当然,迫于压力,十有八九你还是会重做。但是心里的想法呢?做事的状态呢?对领导的看法呢?如果你经常被批评呢?今后工作的状态呢?

这就是为什么批评和惩罚对孩子短期有效,长期却无效的原因之一。如果一件事让你感觉很糟糕,那么长期来看,你不会做好这件事。

可是现在还是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之所以会持续犯错,屡教不改,就是因为惩罚还不够严厉,没有严厉到使孩子从中吸取教训的程度。所以,他们会更加严厉地惩罚孩子。直到孩子长到十几岁以后,以离家出走、怀孕、退学,甚至自杀等伤害自己的行为来彻底反叛时,父母才可能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可悲的是,孩子通过这种报复和反叛,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远远甚于给父母带来的伤害。

感觉好,才能做得好,这并不是纵容,而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
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学习,更需要练习,并没那么容易,但是值得,不是吗?

二、管教,事与愿违

应该说,绝大多数父母都是抱着为孩子好的心思来管教孩子,但是,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

2.1 以爱的名义骄纵

我们就先来说说娇纵。

什么是娇纵?简·尼尔森对娇纵的定义是:替孩子做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己做的事情。

孩子天生就有自己做事情(以及帮助他人)的内在欲望,而且大约从18个月起就开始表达这种欲望。相信很多人见过这样的情形:蹒跚学步的孩子要拿钥匙开门,父母会说,“不, 你太小了,去玩吧。”然后等到孩子长大了 ,却惊讶在请他们帮忙时,他们说:“不,我在玩呢。”

再比如孩子要自己吃饭,家长尤其是老人出于怕孩子吃不好、吃不饱而要亲自喂,但有一天在外做客时,才意识到,孩子居然连鸡蛋都不会剥。

当然我们也见过太多的孩子读初中住校了,可是洗衣穿戴方面的自理能力基本为零,父母只能对着每周背回家待洗的袜子而哀叹。

显然娇纵已经造成孩子的自私和懦弱,让他们形成其他人应该为他们做好所有事情的信念,也正由于此,内在“我能行”的信念和力量得不到发展和应用。这是家长以爱的名义娇纵而犯下的错误。
**
父母往往图一时之便而替孩子做事情,他们或许是在赶时间,或许担心孩子做得不“对”或不完美,或许家长的信念就是“孩子只是个孩子,他还不能胜任做这件事情。” 但是花时间训练(后面会学习)告诉我们:为避免娇纵,可以从一件小事开始,陪着孩子,教他们去做,这是在真正为孩子好。

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就是不惩罚、不娇纵,和善而坚定,尽管不是很容易学会和使用,但可以从避免娇纵开始。

2.2 惩罚的长期后果

很多人会觉得严厉和惩罚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确实如此,从能立即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这一点来说,惩罚确实管用。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长期效果,避免被当时的效果所愚弄,毕竟一时的爽解决不了一世的成长。

作者在书中归纳了惩罚的四种长期效果——惩罚造成的四个R:

  • 愤恨(Resentment)
    • “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 报复(Revenge)
    • “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 反叛(Rebellion)
    • “我偏要对着干,他们要我做什么,我就不!”
  • 退缩(Retreat)
    • 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 自卑,“我就是个坏孩子。”

孩子们通常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遭受惩罚时,他们也意识不到内心所作出的决定,然而,他们未来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些决定之上。

比如,一个孩子如果认定自己就是个“坏孩子”,那么在生活中就会继续扮演“坏”的角色,而家长和老师们对此如果继续采取严厉惩罚的方式,只能强化孩子内心的决定,“看,我就是个坏孩子。”

2.3 逻辑后果

对于惩罚,很多家长和老师虽然也意识到不对,可还是有自认为合理的解释:犯了错误当然得承担后果,如果这次不让他长记性,下次还会再犯。

这话乍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大有问题:

  1. 承担后果并不等于惩罚,更不应该混同于羞辱和控制;
  2. 惩罚孩子会让他感觉很糟糕,从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解决问题和改善行为上,而只是被迫接受,并心存不满和怨恨;
  3. 惩罚只会短时间内起作用,无法长期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有很多负作用(如前所述)。

那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从错误中真正承担后果,从而长期有效地改善行为和解决问题呢?正面管教给出的解决办法是:逻辑后果。

作者不太提倡使用逻辑后果,不是不好用(效果),而是不好用(操作)。但是仍然要在这里认真介绍一下逻辑后果,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打破部分家长自以为是管教有方的幻想,惩罚就是惩罚,你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高明。

通常,我们使用“逻辑后果的四个R”作为甄别的准则,以区分逻辑后果和惩罚:

  1. 相关(Related)
  2. 尊重(Respectful)
  3. 合理(Reasonable)
  4. 预先告知(Revealed in advance)

举例:当孩子不小心打翻一杯牛奶,相关的后果是让他清理洒掉的牛奶,让他站在墙角5分钟或者因此取消出去玩的安排就不相关;如果你说:“你怎么这么笨,这是最后一次让你自己拿牛奶。”就是不尊重孩子,尊重的说法是:“哎呀,牛奶洒了,现在你需要做什么呢?”

当然,如果孩子不知道需要做什么,那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花时间训练(后面会学习);如果你说:“为了让你得到教训,整间屋子的地板你都得擦干净。”,就是不合理;第四个R“预先告知”不适用此例,后面会单独介绍。

2.4 自然后果

和逻辑后果不同,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成人的干预。

站在雨中,就会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忘记穿外套,就会冷会感冒,等等。这里不允许借题发挥,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此类的话。

借题发挥会妨碍孩子自然而然从后果中体验和学习的过程,转而把心思放在承受或抵挡家长的责难和羞辱上。
**
孩子是从体验中学习的,家长尽量不去打断孩子的体验,就是在帮助孩子成长了。

当然,有些时候是不适用“自然后果”的。比如当孩子处于危险中的时候,或者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时。另外,当孩子行为的结果在他自己看来不是什么问题时,“自然后果”也不会有效,例如不刷牙,不洗澡,或者吃大量的零食。

2.5 预先告知的重要性

这是区分逻辑后果与惩罚的标准之一。要求家长提前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或你将会做什么)。相关、尊重、合理和预先告知,我们一定要都考虑到,遗漏任何一项就不能叫逻辑后果,而可能是惩罚了。

在可能的情况下预先告知,是为尊重和选择增加了空间。
**
预先告知并不是提前预防,预先告知只是把可能发生的结果告诉孩子,至于孩子怎么选择,哪怕他选择你不想让他选择的,并带来一些麻烦,你也要接受。而提前预防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选择你想要的结果,干涉孩子的选择。

预先告知会省去后面很多的口舌之争。将可能的结果告知孩子后,你只需要做自己该做的,结果该怎么发生就怎么发生,孩子需要承受什么就让他承受什么,不需要再去指责,埋怨,争执。而孩子会从体验中慢慢学会承担,学到责任感,学会自我控制。

三、有效管教

不惩罚也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具体有哪些理念和方法呢?

3.1 启发式提问

和孩子一起去探讨他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与把后果强加给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平等的探讨会要求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并且确定对于他们最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想要什么。

把后果强加给孩子,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反叛和戒备心,而非响应式思考。要帮助孩子探讨问题,关键是要停止告诉孩子们答案和要求,并且开始问启发式问题。

太多的父母会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此有何种感受,以及你该怎么做。孩子并不会从中吸收到你想传递的经验,可能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而通过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原因引起的?”“你对此有何感受?”“你学到了什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你怎样才能把这次学到的东西用于将来?”你就能更加鼓励孩子,同时也可以让孩子独立思考,从中学习。

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含义, “教育”(education)这个词汇来自拉丁文 “educare”,其含义是“引出”,可是太多的成年人却总是试图“灌输”,并且很困惑孩子为什么学不会。

要注意下面三个指导原则:

  1. 不要预设答案。关键在于启发孩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果,而非刻意引导,挖坑让孩子跳。
  2. 如果你和孩子中有任何一人心绪烦躁,别急着提问。要等大家都平静下来。
  3. 你问的启发式问题要发自你的内心。工具不是目的,你的目的应该是对孩子成长的真正关心,哪怕跟你预设的不一样。

3.2 鼓励VS表扬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要表扬孩子,像“你真棒”、“干的不错”、“你真厉害”之类的话更是被很多家长挂在嘴边,哪怕孩子做得其实不太好,也毫不吝惜赞美之词。表扬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可是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警醒,经常被表扬的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或“固步自封的人”,我们必须考虑到这种长期效果。

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测验,让两组孩子做同样一道比较难的数学题,当他们写出答案以后,对第一组夸你们真努力,如果不努力的话就做不出来,而第二组,则夸你们真聪明,如果你们不聪明的话是做不出来的。然后他们重新给孩子发数学题目,这一次有难中易三个程度,任他们选择。

被夸努力的那一组,他们就更倾向于选择难和中等的数学题,而被夸聪明的那一组,他们就倾向于选择容易的问题,因为他们害怕一旦做不出题,自己就变成一个不聪明的孩子了。

而鼓励与表扬不同,鼓励指向的是孩子的行为。

就像上面实验中夸努力一样,关注的是行为。

  • 与其说:“你很棒,考试考得这么好”,不如说:“我看到你为这次考试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 与其说:“你真乖真懂事”,不如说:“谢谢你帮忙打扫了地板,真干净。”

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他的努力得到了尊重和承认。那么,他就会更加看重自己努力的过程,学会面对艰难的任务坚持不懈。

相较于张口就来的表扬,鼓励需要家长花费更多的心思去练习。要鼓励行为,你总要先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吧。

如果你对要对孩子说的话是表扬还是鼓励感到困惑,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可能会很有帮助: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

3.3 积极暂停

当孩子犯了错,或者做了让你忍不住想要发火的事,马上“处理”他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在生气、愤怒、沮丧、失望等负面情绪的支配下,你做出的“处理”方法,很难是理性和尊重的。而且很大可能事后你会后悔,甚至痛恨自己当时的“处理”。

你需要的是学习跳出这个循环过程,使用积极暂停。

我们知道,感觉好才能做得好。积极暂停的目的就是让情绪尽快平复,感觉好起来,然后再解决问题。

这一工具的运用,需要你和孩子先在家里布置一个“积极暂停角”,可以是任何孩子喜欢的地方:

  1. 和孩子一起创建一个暂停角。让他们决定暂停角是什么样的,放什么东西。
  2. 让孩子给暂停区取个特别的名字。
  3. 当他们感到沮丧时,问“去你的_有帮助吗?”“你愿意去你的__先平静一下吗?”
  4. 作出使用积极暂停的榜样,当你沮丧,想发火时,去你自己的暂停角。

要明确的是,积极暂停完全不同于关禁闭,也绝对不是惩罚,而是从当下的冲突和情绪中有意地先撤出来,当情绪稳定下来,接下来还要紧跟着去沟通、鼓励和解决问题。

3.4 特别时光

特别时光指的是定期按计划陪孩子享受专门的时间段,这是培育高质量亲子关系的绝佳方式。

平时你可能也会在孩子身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然而,“计划好的特别时间”与“不得已的时间”、“随意的时间”相比,大不一样。

特别时光应该是经过精心计划的。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在特别时光做的事情,列出清单。每次度过你和孩子的特别时光时,都可以从清单中随意选择。记得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制作和选择。

特别时光应该是不受打扰的特殊时间。你需要把手机,把其他的杂事都放到一边,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度过这段特别时光。

特别时光应该是固定时间的。比如每天晚上睡觉前的半个小时,或者每周周六晚上的8点到9点,这样可以带来仪式感,而且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重视,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特别时光应该是专属于某一个孩子的。具体形式不重要,只要孩子喜欢。但一定要让孩子确切地知道,这段时间就是特别为他而设立的。

两岁以下的孩子平时需要父母占据大量的时间,没必要专门安排特别时光。2到6岁之间,孩子需要保证每天至少有10分钟的特别时光。尽管时间越多越好,但是哪怕你每天只从繁忙的安排中抽出10分钟来,你都会惊讶地发现其效果有多么的神奇。在6岁到12岁之间,孩子可能不需要每天都有特别时光,但每周至少要能保障半个小时。

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令人鼓舞的事情之一,就是定期按计划陪孩子享受特别时光。尤其是对家里有了二宝之后的大宝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3.5 花时间训练孩子

史蒂芬·格伦曾在演讲中说过,父母们往往只告诉孩子自己的期盼,而不愿意费事准确地说明这些期盼如何才能达到。他还用一组对话来生动地说明中间的误区。

妈妈:吉尔,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 吉尔:我收拾好了。(意思是:我有地方放脚了。) 妈妈:你没有收拾好。(意思是:地板还没干净到能当餐桌用的程度。)

当你想让孩子去做一件事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确知道你的要求。如果他之前从没做过,你得花时间去示范,分步骤去演示,让他明确地知道事情到底该怎么做。当然,花时间训练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会马上做得达到你的满意。你要知道,改善是贯穿一生的过程。

一旦你认为给孩子的训练已经足够了,就可以通过提问来沟通了,“要收拾干净厨房,你认为该做哪些事?”看,启发式提问出现了。

花时间训练孩子还包括,当你要改变原来做法的时候,记得要提前告诉孩子。看,预先告知也出现了。

3.6 有限选择

孩子的成长需要自主决策权。

这是迟早的事情,不是吗?哪个做家长的能一辈子跟在孩子屁股后面,替他打理好一切?即便是有,那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会幸福吗?

能力和责任是对应的,蜘蛛侠也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能力的提升,他应该享受到与之对称的决策权,当然还有相应的责任。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缺乏能力承担很多的责任,所以需要通过提供给他们“有限的选择”,来帮助他培育决策的能力和责任感。

家长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只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提供选择。孩子不喜欢回应要求,却常常会回应选择,尤其是当你在给出选择之后,再加上一句“你来决定”的时候。

要注意的是,家长给出的选择应该是出于尊重的,并且应着重于情形的需要。关于着重于情形的需要可以去想这样一个问题:在当时的情形中,对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选择应该围绕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给出来。既然是有限的选择,一般数量不超过三个。

另外,当给出选择时,每种选择都应该是你能够接受的,也就是说孩子不管选哪个都可以。

“你现在想上床睡觉了吗?”并不是合适的有限选择。“你想穿蓝色的睡衣睡觉,还是粉红色的?你来决定。”这样才是。

如果孩子不想要你给出的选择,而想要别的什么呢?如果也是你能够接受的,那很好。如果是不能接受的,你可以说:“那不是一项选择。”然后,再重复一遍你给出的选择,以及“你来决定。”

3.7 日常惯例表

有多少家长,每天都会陷入到和孩子的各种拉锯战中,比如早上起床,吃饭,晚上睡觉,写作业等等,焦头烂额,痛苦不已。

孩子拖延,家长催促,孩子不听,家长再催促,如此重复几遍,家长就会忍不住使出“狮吼功”,发了一通脾气,孩子终于磨叽着开始行动了。结果到了第二天,类似的情景再次上演,直把人逼得要崩溃掉。

行为背后必有目的。孩子的拖延,很多时候是在以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说:“我不想做,你强迫不了我。”这是一种被动地表达自己的方式。

当我们知道应该做自己不想做但别人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时,拖延是很正常的。潜意识中,你会认为如果自己拖足够长的时间,这件你不喜欢的事情可能就会消失。拖延也可能是一种寻求认可、报复或逃避一件看起来太难的任务的下意识方式。

拖延的人自己也许意识不到其行为背后的目的。但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变成一种持续终生的习惯。
**
要减少拖延,你能够做的最有效的事情之一,是让孩子们参与建立日常惯例(睡前的、早晨的、家庭作业的、吃饭时间的惯例,等等),并确保每个活动都有截止时间。惯例会变成事情正常进行的一部分,让拖延没有机会。

以睡前惯例表为例,你首先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列出晚上睡觉前需要做的事情清单。这个清单或许包括:玩玩具、看书、洗澡、刷牙、换睡衣、睡前故事等。事情安排的顺序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定,要让他充分参与,觉得自己能干,能做主,就会更愿意执行。

惯例表可以写在纸上,也可以让孩子把要做的事画出来,或者拍成照片,形式不拘。

然后把惯例表挂到孩子能看到的地方,让日常惯例表说了算。你不需要再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了,最多可以问他们一句:“按照你的惯例表,下面该做什么?”

也许你会担心孩子不能坚持按照惯例表执行,这确实很可能发生。如果惯例表是孩子主导制定的,一般他会坚持的时间长一些,也许一周,也许十天。然后会出现懈怠的情况,甚至拒不执行,这很正常,一次成功反而不正常。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再重新做一次惯例表。没错,按照原来的步骤重新做一次!

如果你能和孩子一起针对某个事情连续做三次以上的惯例表,那基本上这个事情,你就可以放手让惯例表做主了。这总比你每天唠叨,每天催促,每天都崩溃,要强得多了吧。

3.8 多子女养育要点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会有两个或者多个孩子,两个或者多个孩子会给家庭带来非常不同的养育体验。你必须要搞清楚一件事情:养育两个孩子,可不是1+1等于2那么简单。

我经常听到两个宝宝的家长会有这样的感慨,添了一个孩子之后,自己好像两个孩子都不会养了。老大原来没什么问题,现在好像问题挺多的。老二虽小,实际上却不省事儿,每次挑事的都是他。对自己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一碗水却怎么也端不平。每次出现冲突,不管自己怎么处理,最后两个孩子好像都不满意。搞到最后,大家都身心俱疲。

请你认真阅读下面这句话:让你的孩子们“打架”的最佳方法,就是你不断地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端。
**
父母们往往很难相信,孩子们打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父母介入。那些能对孩子们之间的争执置身事外的父母,都发现孩子之间打架次数会大大减少。

这并不容易。大多数父母都会忍不住介入到孩子们的争端。如果是实在想介入,那就要明确一件事:一定不要试图成为法官、陪审员和执法官,你必须同样对待每一个孩子。

同等对待对两个孩子都有好处。当你站在你认为是“受害者”的孩子一边时,你就是在训练这个孩子的“受害者”心理,当你总是“欺压”你认为是惹祸的一方时,你就是在训练这个孩子的“欺压”心理。

有的家长会提出疑问,如果确实是一方犯错,另一方受了欺负,难道不该惩罚犯错的一方,安慰受欺负的另一方吗?学到这里,你应该清楚惩罚是绝对不可取的。惩罚是在给孩子一个非常荒谬的示范:“我打你,就是要教你不许打人。”

你可以参考“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先去安慰犯错的一方,然后和犯错的那个小家伙一起去安慰另一个小家伙。

四、重新看待孩子的不当行为

最后我们来认识孩子的不当行为。重新看待孩子的不当行为,以及如何有效地改善。

4.1 定义不当行为

也有人把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叫做“问题行为”或“不良行为”,但我认为还是叫做“不当行为”合适。

不当行为可以归纳为四类:

  1. 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不知道该做什么;
  2. 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不知道该怎么做;
  3. 发展适应性的行为——正在学习该如何做;
  4. 失望等负面情绪支配而产生的行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样一归纳,你对孩子出现的不当行为是不是就有了不同的认识,更容易接受了?

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他只是正在学习该如何做。学习的过程出错再正常不过了,根本算不得不当行为。而许多家长对儿童发展的规律了解不够,就把这些行为当成了不当行为。如果孩子因此受到惩罚,是很不公平的。

如果是因为缺乏知识或有效的技能,而出现的不当行为,那家长更应该花时间去训练孩子,而不是惩罚孩子。

至于失望等负面情绪支配产生的不当行为,不仅孩子会出现,大人也一样。想想你吼孩子,甚至羞辱孩子的行为吧。

而且这往往是两个人发生冲突或争执时出现的,这个时候,家长要能先跳出来,示范使用“积极暂停”,也引导孩子去“积极暂停”。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不当行为。

4.2 四个错误行为目的和错误观念

如果家长的养育方式有问题,比如严厉控制,孩子就会经常体验到失望、沮丧、愤怒等负面情绪,却没有机会体验到无条件的爱,体验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归属感和价值感又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养分,为了获取这些养分,孩子们就会无师自通地利用不当行为来达到目的,让家长深感困扰。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父母工作非常忙的孩子,经常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打架,一打架老师就通知家长,然后孩子就会被家长吵一顿,孩子就发现这个方法很好用啊,这样就能得到家长的关注了,哪怕是挨吵呢。这就是典型的通过错误的方式来达到正确的目的。

殊不知,这是和家长的养育方式脱不开关系的,甚至可以说,是家长的无知和固执造成了这样的现状。

在书中,作者归纳了四种错误目的和错误的观念,可以帮我们深入地了解不同的不当行为:

  1. 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2. 寻求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 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感,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4. 自暴自弃——错误观念:我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孩子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如果你问孩子为什么要做出不当行为,他们会说不知道,或者会给出一些其他借口,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来发现他内心的错误观念。

虽然这并非易事,但很重要。因为了解了孩子的错误目的和错误观念,有助于你采取最有效的行动,来帮助孩子达到他们的真正目的: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4.3 识别错误目的的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大人对孩子行为的情感反应。留心体会自己的感觉,可以帮助你发现孩子的错误目的:

  • 如果你的感觉是心烦,恼怒,着急,愧疚,那孩子的错误目的可能是“寻求过度关注”。
  • 如果你的感觉是被激怒,受到挑战,受到威胁,被击败,那孩子的错误目的可能是“寻求权力”。
  • 如果你的感觉是被伤害,失望,难以置信,憎恶,那孩子的错误目的可能是“报复”。
  • 如果你的感觉是绝望,无望,无助,无能为力,那孩子的错误目的可能是“自暴自弃”。

第二条线索是当你要求孩子停止其行为时,孩子的反应是什么:

  • 寻求过度关注:孩子会停下来一会儿,但通常不久就重新开始原来的行为,或其他可以引起你关注的行为;
  • 寻求权力:孩子会继续,并且可能会顶撞你,或者消极抵抗;
  • 报复:孩子会以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或伤害你的话来反击你;
  • 自暴自弃:孩子反应往往很消极,希望你早点放弃努力,别再打扰他。

这些线索能帮助我们解码孩子的不当行为,让我们知道孩子的行为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4.4 用爱和鼓励帮助孩子

对某个行为问题从来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在前面学的所有理念和方法,都可以拿来,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相信你也已经很清楚,只有发自内心对孩子的关注和爱,才会让所有的方法起作用,否则,方法也只是方法而已。

每种方法都包含着鼓励,鼓励孩子以健康的,合理的方式来获取归属感和价值感。

  • 比如对“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我们可以选用“特别时光”等,主动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注和爱;
  • 比如对“寻求权力”的孩子,我们可以选用“日常惯例表”等,让孩子掌握决策权和主动权;
  • 比如对“报复”的孩子,我们可以选用“积极暂停”等,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 比如对“自暴自弃”的孩子,我们可以选用“花时间训练”等,耐下心来,一步步教,鼓励点滴进步。

后记

正面管教是建立在个体心理学研究之上的科学养育体系,它对我们很多的养育传统和经验都提出了挑战,促使我们认真思考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关注长期效果,注重解决问题。这对每一位愿意学习和成长的家长来说,都是极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