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自卑与超越》
原书名:《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作者名:[奥地利]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译者名:李心明
出版方: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802062740

前言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卑心,我们都希望变得更好,在看到比自己好的人或事的时候,我们会自惭形秽,这是人之常情。但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懂得自卑的由来,懂得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哪些,我们就能超越自卑,完成我们自己设定的终极目标。

一、人生的意义

人类的每一件事都需要有意义,我们没有办法把事物当成纯粹的事实,比如灯,灯是照明用的,比如书,书是用来看的或是用来垫桌角的,比如杯子,杯子是用来喝水的。

那么杯子真的是用来喝水或者盛水的吗?不,其实它只是陶瓷或者玻璃被做成某种形状而已,但当它被称为「杯子」开始,它就被人为地赋予了承载东西的使命。

意义不是事物本身,是人类对事物的一种解读,所以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人眼里意义当然可能是不同的。

人是意义的动物,我们做每一件事前都会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有时候是深度分析,我们能意识到;有时候我们直接去做了,但其实也有为什么,只不过这个为什么比较显而易见,我们就赋予了它「不用思考直接做」这样的特权。

很多人可能或多或少想过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叫「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啊,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究竟要干些什么?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也就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意义都是不同的,

但它们都会受制于三个重要因素:

1.1 我们的生存现状

我们的意义不能脱离肉身的生存情况,人无法长生不老,人会被杀死,人要受到重力影响,人必须吃东西、喝水……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思考人生意义时的限制,脱离了肉身生存的实际去思考意义是无意义的,因为我们必须保证活着且要符合自然定律,我们不能想跳一下到月球就可以上去。

我们必须在这个框架里才能得出什么是要做的、什么是适合的、什么是值得去争取的。

1.2 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自己,还有其他人

我们一起活在这片土地上,互相影响,互相竞争与协作,我们没有办法靠自己做到所有事,所以我们的意义也需要跟其他人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这个非常重要,哪怕你说自己的人生意义是吃喝玩乐,那么也得尊重别人的人生意义,如果你不尊重其他人的人生意义,其他人怎么给你提供你完成人生意义的必要元素呢?你自己去种、自己去挖、自己去盖、跟自己玩吗?

任何不考虑他人人生意义的人生意义,都是无法达成的,因为你单单要保证自己活着也得要其他人的配合才可以。

1.3 两性的天然属性

我们与生俱来就带有性别,基因非常狡猾,让我们产生性冲动,从而能够在满足我们愉悦的感受下将其传递下去。

所以如何处理我们必然会产生的这种冲动,适应这个必然要经历的情感世界,也是制约我们描绘人生意义的因素。

这三个制约人生意义的因素,其实也是自媒体经常说的爆款标题关键字:钱、性、人际关系,因为这就是我们与生俱来最关心的事情,我们几乎所有对自我人生意义的刻画,都是在这三个因素的限制和挤压下完成的。

二、赋予意义的方式

那么我们的意义是怎么来的呢?是由我们的心智赋予的。

一个人的心智首先是由他经历的事情组成的,但心智本身又会赋予其经历以意义,从而影响后续行为。这个后续行为又导致了他后续会经历什么,从而再次影响心智。

现在举个例子说明一下,都是在童年遭遇不幸,有人化不幸为力量,确保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覆辙;有人却不是这样,觉得凭什么好处都是别人的,我这样吃苦过来的,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吃苦?不行,他也得吃苦;还有人觉得我的童年这么不幸,都是社会的错,所以我现在做什么都是这个社会应得的。

这三个人去诠释自己同样的童年经历带给自己的意义时,由于一开始装的不是同一个心智系统,导致输出的结果完全不一样,而其输出的结果不同,又会导致接下去的经历完全不同,例如第一个人进入了正循环之中;第二个人如果他的孩子走了他的路,就可能把悲剧延续下去;而第三个人大概率会导致自取灭亡。

所以一个人的初始心智赋予他的经历以什么样的意义,对其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生下来时候世界给的反馈是错的,就只能看运气了,如果运气好摆脱了那个错误的心智,才有可能重新建立起新的循环。

而这种摆脱是只有遇到了不可辩驳的、有理有据的高阶思维或对心智触动特别大的反差经历才有可能,因为要确认「自己之前的心智根源是错误的」非常困难,这代表他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从头积累起来。但也只有先做到这一项,才能有接下来的改变意愿,而只要有改变意愿,就是进入新世界的开始。

三、记忆和当下

刚刚我们说一个人的经历无法决定他成为什么样的人,给经历赋予什么样的意义才会。

我们其实一直在给经历赋意义,并且添油加醋。我们试着回想我们的过去,回想很久以前的事,我们的记忆通常是比较模糊的,可能从小到大几十年来能记住的事情并不多,但总体呈现一个这样的规律:悲观的人往往记起的过去是比较不如意的,而乐观的人往往记起的过去是比较好的。

我们在过去发生了那么多好的和不好的事,照理说每个人记忆里的好和不好的事情肯定都有不少,为什么就会呈现这样的规律呢?

其实是我们的记忆是选择性的、被修改的,当我们整体觉得自己是个不幸的人时,我们就会保留那些不幸的记忆以便强化我们「觉得自己是个不幸的人」的观点,然后在强化中变得更悲观;而当我们整体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时,我们就会挑出那些幸运的记忆以便强化我们「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的观点,然后在强化中变得更乐观。

还有一部分例外,例如一些大佬,看起来都挺乐观的,为什么讲起小时候全是辛酸往事呢?他们是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尽管我如此不幸,但还是取得了成绩。

所以我们的记忆,根本就是我们选择性拿来佐证观点的素材。我们整体幸运与否,并不以我们的记忆为准。

一个悲观的人如果要打破这样的循环,往往就需要解决源头——究竟认为自己不幸是源于「与人比较」的贪婪,还是对失败的挫败感,还是别的什么。只有解决了源头,例如找到了合适的比较对象,或者做成几次不那么难的事儿,才能重新改造记忆,重新积累新的记忆素材,来佐证正面的观点,进入好的循环。

四、为什么会自卑

悲观里比较常见的一种情绪是自卑,这也是本书着重要讨论的一个话题。自卑是阻碍自我实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和人们通常想的不太一样,一个人的自卑会表现在很多地方,不一定畏畏缩缩才是自卑。

几个不那么好看的女生看到一个漂亮女孩子后,一个女生心情很不好地说「唉,人家真好看」;第二个女生故作高傲故意不看她;第三个女生说这个女孩子一看就不太正经。

这三个女生都觉得自己不如对方,虽然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都是自卑。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在某个时刻感到自卑,这很正常,因为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在某些地方有待提高。比如我一个同学,190cm多,我在大学时候跟他一起走时总会不自觉地挺直背,并在走路时稍稍往上蹦一蹦,这就是我感知到了自己的不足,并试图掩饰这一点。

其实这是一种没那么健康的心态,我接受不了自己的不足,所以自卑。因此自卑的原因找到了:无法接受自己的不足。

每一个人都有不足,对付自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练习来改善不足。我发育比较晚,一直到高中才长个儿,所以之前的体育成绩一直不太好,比如跑步经常被笑比女生还慢。所以我特别讨厌上体育课,知道下一堂课是体育课,我就会有呕吐的生理反应,这就是自卑。

但是我并没有想通过自己在操场上独自训练来改善,跑步是能赶上去的,但我当时并不知晓,就不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只以各种理由逃避,于是当然是一直被嘲笑到高中为止。

逃避或者故作高傲并不是摆脱自卑的手段,努力去训练、改善,才是让它消失的唯一方法。

但对于不可因努力而提高的,例如个子不够高这样的问题呢?对于无法改善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心底里去接受它,只有接受了它,负面情绪才没有办法伤害到我们。

举个马云的例子,有没有人注意到马云很矮?可能是160cm左右。很多人常说男性170cm以下是三等残废,为什么很少有人挑马云的这个问题呢?那如果马云整天纠结这个问题,跟人出席活动一定要挑矮的、丑的,家里所有的鞋都是增高的,我想这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花费不必要的精力。

事实上,他可以在别的地方做得很好,好到让人们忘记这件事。

五、家庭影响

我们说过,一个孩子的初始心智对其后续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家庭教育极其重要,因为我们的初始心智几乎都是从家庭教育的反馈中来,这没有办法,人类的设定就是在小的时候无法离开家庭独立生存。

最早和孩子产生链接的往往是母亲,母亲的家庭角色对孩子初始心智的形成至关重要。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女性都处于家庭的从属地位,这其实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为没有人会喜欢作为从属。如果在一个家庭里,负责生养孩子被整体的家庭成员认为是贡献不够的,是由于不能干别的事儿所以才做这些,那么显然,母亲就很难去努力精进这方面的技巧,因为大家不认可这份「工作」和由此带来的贡献。

所以孩子肯定就得不到更优秀的教育和反馈,等于从一开始就吃了暗亏了。

那父亲呢?父亲的角色当然也非常重要,尽管一开始跟孩子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但等孩子稍大一些,父亲就必须融入到和母亲的家庭合作中来,双方必须亲密无间且互相平等,父亲并不能因为自己在家里挣钱而对其他家庭成员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会给孩子的社交潜意识带来非常错误的反馈。

在家庭教育里,父母的战略同盟是十分重要的,双方必须对教育孩子的方式达成一致,并且这是最基础的同盟,没有其他同盟可以超越父母教育同盟的存在。

孩子是非常狡诈的,会知道谁占据了家庭主导权,谁更纵容自己的过错,就会开始游离于两者之间以便让自己生存得更好。如果父亲和母亲更多的是在竞争孩子更亲谁一些,就会让孩子抓住弱点,很多教育就会由于另一方的对抗或软性对抗而无法继续实施下去。

六、心智天花板

一个人在某方面能不能变得更好,往往是受其心智所限,而不是来自遗传或者是天生的什么。

我们要知道,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绝大部分领域通过努力达到更好——尽管不是人人可以成为天才,但至少都是可以进步的——你当然可以超过你的同学,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体育成绩。但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在很早之前就自我设限了:他不是我这样的人能赶上的,他有天分,我没有;他爸妈聪明所以他聪明,我爸妈笨所以我笨。

有机化学之父李比希是药店老板的儿子,莫扎特的父母爱好音乐,但这里更多的是环境的影响,也就是孩子在懵懂期就跟着父母这两个最早的老师开始在某些领域接触得更多,从而对比同龄人拥有了更多初始积累,紧接着在这种「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能做得比别人好」的心理驱使下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积累更多,从而更有兴趣。

因此如果你要让你的孩子爱读书,你自己爱读书、家里放满书就可以了,而不以你小时候爱不爱读书为转移。

孩子有近乎无限的可塑性,千万不要给他设限,他最大的天花板往往来自于家长或老师这样在他心目中的权威人士给出的心智天花板,即认为自己不行,比如你没有数学天赋、没有语言天赋等。

七、心理素质的关键

最后我们来说说心理素质的作用。

你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那些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就算前面领先再多,往往也无法赢到最后,他们必然会在某个阶段走向下坡,然后彻底不会再起来。

一个一直以来都受到夸奖、被寄予厚望的人,在面对更大的困难或更受瞩目的舞台时,往往会表现出退缩,当然他不会说自己搞不定,而是会找各种理由避开它,例如客观原因无法参与,或者表现出不屑于一做的样子。

这就是心理素质不过关,他们迟早会在一次大的挫折后变得畏首畏尾。他们会安慰自己我只是不做而已,或者这次竞争谁胜出了,只不过是我刚好有事或者有病没去参加而已,但这种安慰只是心理有效,对事实是无效的,在缺少了练习以后,他们将在事实上变得越来越差劲,于是就更不敢参与竞争了。

那些被过于骄纵的孩子就最容易变成这样。

后记

一个人的心智和行为往往带有他小时候的印记,这是因为我们很早就形成了初始心智,然后不断地用这个心智对接下来的经历进行意义解读,然后强化了它所致。

如果最初的心智不够好,那么人生的路就可能会更难走一些。当然也有摆脱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更多高阶的思维知识,把人生的这个局掰成正循环,可能一开始的感受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正循环就是正循环,思维对了,决策就会变好,机会就会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