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作者 朱迪斯·哈里斯
第二版序言
社会化是让儿童更加适应自身的文化,使自己的行为与同性别同伴的行为更加相似的过程。而人格发展正相反,它要么保持、要么扩大了个体之间的差异。
我说的是孩子一旦迈出家门,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社会化过程就开始了。这个过程早在两岁时就开始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从三岁开始。
在每一个社会里,孩子们都强烈地渴望与其他孩子在一起。至于他们在一起做什么,这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历史时期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只有当我们了解孩子能给环境带来什么时,我们才知道环境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第一版序言
家长的生物利益和孩子的生物利益不一样,尽管孩子当时对家长的奖赏、惩罚、榜样、唠叨表示顺从,那是因为他们还小,除了顺从别无选择,但他们不会让自己的人格永久地因此受到影响。
孩子要与同伴竞争在群体中而不是家里的地位,群体的游戏规则完全不一样。
第一版前言
这本书有两个目的:第一,改变你认为孩子的人格——过去叫做“性格”——是由父母塑造而成的看法;第二,告诉你孩子的人格是怎样塑造而成的。
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知识,都是我自学来的。
假如可能的话,一个努力的效果应该由不因此努力得到任何好处的旁人来评判。
第一章 “教养”不同于“环境”
决定孩子成长的两个要素是天生(基因)与教养(抚养方式)。
如果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和关注,他们的孩子就会对家长产生安全感和亲近感,就会成长为有自信、友善的孩子;如果父母与孩子交谈、倾听孩子的心声、为孩子读书,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聪明活泼,在学校表现好;如果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他们的孩子就可能少去闯祸;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苛刻,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具有攻击性或焦虑,或二者兼而有之;如果父母对孩子诚实、友善和体贴,他们的孩子同样也会诚实、友善和体贴;如果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他们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多半也过得不好。
但奖励有一种奇怪的效果:奖励一旦停止,孩子们马上会停下来,不再画画了。与那些画画、但从未得到奖励的孩子相比,那些拿过奖品的孩子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画的画要少得多。尽管有后续研究显示,给予奖励可以不带来负面影响,但结果如何却很难预测,因为这要取决奖励的性质和奖励的时间,以及接受奖励人的个性。
即行为主义认为父母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孩子的方式影响孩子的发展;弗洛伊德理论认为父母可以把孩子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而且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社会化是将野孩子驯服为听话的孩子,为成为社会的一份子作好准备的过程。被社会化的个体说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语言,他们行为得体,有必要的技能,并且拥有社会共同的信仰。教养假设认为社会化是由父母帮助孩子完成的。
教养假设认为,是父母将文化知识(包括语言)传递给自己的子女,为他们成为社会中合格的成员作好准备。但移民父母的女儿并不是从自己家长那儿学到当地的语言和习俗,英国人家的儿子连父母的面都很少见到,这都说明教养假设不成立。
在每一个社会中,婴儿出生时是无助的、无知的,需要大人的照顾。他们要学习当地的语言和习俗,要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建立起联系。他们必须记住社会是有规则的,他们是不能为所欲为的。
照顾婴儿的成年人在婴儿的生命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婴儿从大人那儿习得母语,获得建立和保持亲子关系的体验,以及在遵守规则方面得到了第一次教训。
第二章 先天禀赋(和后天教养)的证据
社会化研究是相关性研究,非实验性研究。社会化研究是研究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或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社会化研究是科学,因为它应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但大体上来讲,它不是实验科学。做实验时,要先操纵或控制一个变量,观察它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由于社会化研究者不能控制父母的教养方式,因此,他们没有做真正的实验。相反,他们利用了父母教养行为的差异性,让其他变量自行发生变化,然后系统地收集数据,试图发现其他变量的变化。也就是说,他们做的是相关性研究。
社会化研究是研究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或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社会化研究是科学,因为它应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但大体上来讲,它不是实验科学。做实验时,要先操纵或控制一个变量,观察它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由于社会化研究者不能控制父母的教养方式,因此,他们没有做真正的实验。相反,他们利用了父母教养行为的差异性,让其他变量自行发生变化,然后系统地收集数据,试图发现其他变量的变化。也就是说,他们做的是相关性研究。
果真如此吗?研究表明吃花椰菜使男性更长寿吗?吃花椰菜的男性也可能吃大量的胡萝卜和芽甘蓝。与不喜欢吃花椰菜的人相比,他们可能较少吃肉和冰淇淋。也许他们运动得多一些、常系安全带或烟抽得少。任何一种或所有的上述生活方式都有可能使吃花椰菜者更长寿。吃花椰菜可能与长寿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会缩短被试的生命,但这种效应被喜欢吃花椰菜的人做的其他事情带来的好处掩盖了。
显然,很难从吃花椰菜与长寿的相关性研究中得出什么结论,但人们却一直这么做。即使我们在论文中小心翼翼地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还可能有其他不同的解释,但我们的警告绝不会出现在报纸上,也不会引起其他流行病学专家的注意。
第三章 先天禀赋,后天教养,抑或两者都不是
这些故事也表明了基因以其微妙、复杂的方式控制着人们的行为,目前遗传机制和大脑神经生物学还无法对此作出解释。
问题是研究儿童发展的人,包括行为遗传学家都相信父母的态度、人格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流行病学家想预测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人们健康和长寿产生的影响,发展心理学家想预测父母的行为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产生的影响。
行为遗传学之后的研究都得出同样的结论,即几乎所有成年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似性都是基因作用的结果,只有极少的相似性可以归因为他们从小一起生活的环境。
这些发现强有力地说明,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小。父母的基本特质,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关系的好坏等,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小。研究结果表明,要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没有影响,要么父母的行为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换句话说,父母和家庭都重要,但事实上每个孩子在家中有各自的生长环境。发展心理学家把它叫做“家庭内环境差异”,指同一个家庭中的孩子有不同的生活体验。
如果排行在中间的孩子感到很焦虑,是因为他们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幺而常常被忽视的缘故。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其他发展心理学家亦是如此。凡是与教养假设相矛盾的数据都被忽略掉,而模棱两可的数据则被解释为支持教养假设的证据。
第四章 分离的世界
也许那些在父母和同伴面前表现恶劣的孩子外表不吸引人,所以他们放弃了用讨好人的方式去达到目的,因为这不管用。
社会行为很复杂,它一部分由人的天生特质决定,一部分由人的后天经验决定。
语言是后天习得的,但也是与生俱来的。语言是我们从祖先那儿继承来的,与人类中其他的种族没有两样,就像人类有肺、有眼睛、有直立行走的能力一样。每一个大脑发育正常的孩子都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和愿望,环境只是决定了学习哪一种语言而已。
尽管语言也是社会行为,但它不受基因的影响。随和或攻击性倾向有一部分基因的关系,但一个孩子说波兰语而不说英语,或者在某些人面前说脏话,在其他人面前不说脏话,完全是环境因素所致。
不同社会情境下人格的稳定性取决于某个人所处情境的差异性或相似性。
社会化研究者明确、不可争辩地证明了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但前提是孩子在家长面前,或在与家长相关的情境中。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父母的行为还影响孩子对父母的感受。当父母对某一个孩子偏心时,不但会在孩子之间引发敌意,还会让不受宠爱的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这种感觉可能会持续一生。
第五章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
“现代家庭具有私密性、核心性、内部性以及以孩子为中心等特征。”
但并没有证据显示让孩子单独睡觉使他们变得更独立,是因为我们相信孩子单独睡觉会使他们变得更独立。教养方式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代代相传文化中的接力棒
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在当今社会,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强烈的情感,这种现象是最近才出现的。在人类历史中,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童年意味着苦难和危险,而不是安全和乐趣。孩子是父母的财产,父母可以对他们任意处置。婴儿和孩子可以被忽略、虐待、卖掉或抛弃,许多孩子的确遭遇到以上的不幸。
19世纪欧洲和美国孩子的情形得到了改观。当男人外出工作后,家变成了一个私人空间、一个避风港,不再是工作场所了。人们逐渐认识到家庭不是靠经济利益而是靠情感维系的地方。与此同时,公共健康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更多的孩子得以存活。这些变化较早出现在有钱人家,他们对孩子越来越关心。孩子因自身的价值存在,而不是即将成为免费的劳动力而得到家长的重视和喜爱。
北美和欧洲的家长,尤其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他们仔细阅读专家的建议,并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些家长和他们的孩子还参与一些研究,来证明专家的建议是对的。其实,建立在一系列儿童和父母假设上的不确定的、因果循环的构架是我们文化和时代中特有的。这些假设如同空中楼阁。
第六章 人的本性
心智理论来自心灵的窗户——眼睛。人类洞悉他人内心的能力早在婴儿期就已具备,当婴儿注视父母的眼睛时,就已经有这种能力了。婴儿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开始与父母有目光接触。一个正常的婴儿很早就知道有人在看着他,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当妈妈注视他时,他会微笑,但如果妈妈注视的时间太长,他会把头转过去,注视的时间持续太长会让婴儿感到不舒服。
婴儿一岁的时候,虽然某个人没有看他,但婴儿知道他在看哪里。当妈妈在看一个不熟悉的东西时,妈妈的面部表情可以帮助婴儿决定是接近还是躲避那个东西。如果妈妈看起来很担忧,那么他就会躲避它。当妈妈与陌生人讲话时,妈妈的表情可以帮助婴儿判断陌生人是朋友还是敌人。如果陌生人在婴儿作出判断之前注视着他,他会把脸转过去。如果这时陌生人要抱他,他会因害怕而大哭不已。
婴儿一岁半的时候,当妈妈对他说一个词时,他先看妈妈一眼,看妈妈在看什么东西,他认为妈妈看的东西就是那个词指代的东西。当他用手指那个东西时,他看妈妈是否在看它。用手指某个东西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是人类的特质。
三四岁的孩子能根据一个人注视的目光和表情判断他在想什么。例如,如果某个人贪婪地看着一块糖,四岁的孩子就会推测他想吃这块糖。如果这个人面无表情,目光没有固定在某样东西上,四岁的孩子会认为他在思考。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好像不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事实上,他们不知道其他人有心灵。总之,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缺乏心智,英国发展心理学家西蒙·拜伦-科恩(Simon Baron-Cohen)把这个缺陷称为“心盲”。
早期的战争极大地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加速了族人之间的合作。这个过程提升了人们的智力、族人之间的合作和勇气,同时也迫使敌人用同样的方式予以对抗和反击。
贝斯费尔特把婴儿对陌生人的反应叫做“童年陌生恐惧症”,这是第一个证据显示人类天生就有把世界分成“我们”和“他们”的倾向。
他人即地狱,萨特说的真没错。
憎恨其他群体是人类(包括黑猩猩)的天性。我们要教会孩子不要憎恨,虽然我们并非天生就自私,但是我们天生就仇视外来人。
憎恨其他群体是人类(包括黑猩猩)的天性。我们要教会孩子不要憎恨,虽然我们并非天生就自私,但是我们天生就仇视外来人。
物种可以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稳定地活着,然后突然消失,被其他物种所取代,而取代它的物种通常不是别人,正是它自己分出来的“次类别”。新物种的形成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绝所致,当子物种从母物种中分离出来,并停止与母物种进行交配时,新的物种就形成了。子物种开始演化,发展出有别于母物种的特性,如果该特性使子物种更加适应环境,那么子物种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就会取代母物种。
当然,并不总是因为地理因素使子物种与母物种隔绝开来,还有其他的因素阻止它们之间进行交配。在欧洲,有两种蝗虫外表看起来十分相像,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相互交配,但在自然环境中却不交配,被认为是不同的种类。原因是它们唱的歌不一样,这个小小的行为差异将它们分离开来。
当一组猿或人分离出来时,通
人类群体分裂成若干子群体时,他们会选择能和谐相处的一方,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人类社会,群体之间的敌意夸大了群体之间的差异,即使原来没有差异,也可以制造出一些差异。你可能觉得恰恰相反,是差异产生敌意,但我认为是敌意导致差异。每一个群体都努力找出与其体群体不同的地方。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你尽可能想与他有所不同。
人类天生的敌意使人类间择同排异,以群分之,党同伐异,这也是导致人类不断发生争端和战争的原因,而争端和战争正面的意义加速了人类发展的进程。
人类有强烈的形成子群体的倾向,这些子群体的方言和其他特征使他们区别于其他子群体,最终形成自己的文化……将自己与他人划清界限,这是人类天性中最基本的特质。
人类有强烈的形成子群体的倾向,这些子群体的方言和其他特征使他们区别于其他子群体,最终形成自己的文化……将自己与他人划清界限,这是人类天性中最基本的特质。
没有毛发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但能区分我们和他们。一旦有了明确的区分,接下来我们就会向有毛发的部落发起进攻,直至消灭他们
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厌恶有毛发的人,直到我们到了中东地区看到尼安德特人。我们认为他们不是面目可憎的人,而是动物,是猎物。我们想到的不是“恶心”,而是“好吃”,无疑,他们的想法跟我们一样。在我们到达欧洲和新大陆之前,尼安德特人和许多其他大型、美味的哺乳动物一同消失了,因为我们是狩猎工夫更高明的食肉动物。
诡计是我们擅长的许多事情之一,使我们想到了心智理论。耶和华猜到艾城人要做什么,因为他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思维过程,他知道他们会上当受骗,于是想出一个复杂的计谋来欺骗他们。另一个关键的要素是他有能力将他的作战计划与他的将领们进行充分沟通。
人类大脑首先是处理社会环境的器官,处理物质环境是第二个任务。
只向父母学习的倾向会阻止孩子学习社会中其他人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因为,通常是年轻人,而不是老年人有创新的观念。因此,让孩子向同伴和长辈学习,孩子将受益匪浅。向同伴学的东西也会更适时,与当下情境有更好的契合度。
有性繁殖为后代带来了多样化(每一次精子和卵子的结合都是基因的一次独特组合),都能使该有机体比危害它们的有机体略胜一筹。此外,后代的多样性还有其他的好处。在环境发生改变时,多样性能增加后代适应新环境、存活下来的几率。在困难时期,它会增强家族成员适应环境的生态机制。但无论光景的好坏,家族内部的多样性使家族成员有更广泛的技能和知识基础,让整个家族收益。
子女不能依赖父母给与他们的无私的忠告。孩子有抗拒父母操纵的天性,但同时不排斥其他的可能性。当父母用强化的手段(惩罚和奖励)迫使孩子就范时,孩子出于天性的选择,会反抗这种形式的强化。他们最初可能会很配合,但同时他们会寻找另外的方式表达自我利益。
第七章 我们和他们
达尔文是对的。他观察到,“住在相邻的部落总是在交战,然而,一个野蛮人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同族人的生命”,“社会本能从来不会延伸到每一个个体的身上”。一个人是凶残的还是仁慈的,自私的还是利他的,取决于你看他这种行为是针对自己的同胞,还是针对其他群体。
谢里夫的研究已经把他的观点清楚地表达出来了,即让一群男孩形成群体认同感,然后让他们发现有另一个群体在与他们竞争他们自认为是自己的领地时,那么,群体之间的敌意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这个实验显示激发“群体意识”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它不需要长久的友谊,不需要与其他群体产生冲突,不需要有领地之争,不需要相貌或行为上的差异,甚至不需要知道你的群体伙伴是谁。
“很显然,将人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就足以引发歧视行为。”
我们不期待小说家变成社会心理学家,但他们应该是人类行为优秀的观察者。
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当时内部矛盾重重,但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掩盖了内部矛盾。
我不是说群体暴力行为不存在,暴徒有时的确会攻击并滥杀无辜,但通常受害者是被视作“他们”当中的一员。在群体内部,有权力之争和以强凌弱的现象,但一旦另一个群体——更强大的敌人出现时,群体内部的斗争就被掩盖下去了。
我不是说群体暴力行为不存在,暴徒有时的确会攻击并滥杀无辜,但通常受害者是被视作“他们”当中的一员。在群体内部,有权力之争和以强凌弱的现象,但一旦另一个群体——更强大的敌人出现时,群体内部的斗争就被掩盖下去了。
语言学家早川(S. I. Hayakawa)说过:“当我们为某个事物命名时,我们是在进行分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命名、分类、归档,将人或事分成不同的群体。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是这样。
我们完全是任意地将世界上的事物进行分类,为某个类别命名影响到我们的大脑对不同类别处理的方式。
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认为两个类别之间的差异比实际差异更大的倾向,称为“组间对照效应”。
将人们分为两个群体就能产生组间对照效应。每个群体的成员都认为自己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人,因此,群体之间任何小的差异都会被他们放大。有趣的是,即使两个群体一开始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差异,他们也会努力制造出一些不同来。
分类会增加组间差异,降低组内差异。随着时间的消逝,同一个群体的成员之间会变得越来越像,这种倾向叫做“同化”。人类需要某种程度的从众性,尤其是两个群体相邻,彼此之间存在着差异。
试验的目的不是说明人们会在大庭广众的羞辱下屈服,而是要说明被试在质疑其他人的一致性意见之前,会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被试不会指责其他人说谎或对他搞小动作(事实上他们的确如此)。他不认为他们有什么问题,他会认为他自己有问题了。
因此,人类群体的本质是在没有外部欺侮时,要进行群体内部的“分化”。
最基本并且最持久的群体之一是家庭。
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认为:“多纳事件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家族的人往往会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并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
群体关系的基本现象,如偏爱自己所在的群体,敌视其他的群体,组间对照效应,组内同化和分化等,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都能在实验室或自然情境中观察到
人们对陌生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害怕,害怕会演变为敌意,因为害怕让人感到不舒服。
第八章 与儿童为伴
小孩子往往对同类有兴趣,“同类”主要指年龄相同的人,灵长类动物也是如此。
灵长类的婴儿和妈妈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于人类和黑猩猩来说,这种关系会持续一生
阿里纳·艾布尔-艾伯斯菲尔说,直到热血动物开始照顾自己的幼儿时,个体之间持久的情感关系才得以保持下来。母爱的演化使动物获得识别、记忆他的族人和善待族人的动机。
印刻是一种比较天然、不确定的机制。灵长类的方式叫做“依附”,比“印刻”要复杂、高级一些。
在婴儿的脑海里可能存在着一个母子关系的工作模式,但只有当妈妈在跟前的时候,这个模式才会显现出来,用这个模式来预测他人的行为或这些人是否值得信任是毫无用处的。
四十六岁时,威廉·詹姆士·席德斯在孤单、一事无成、身无分文、最终也没有适应社会的悲苦之中死于中风。
母爱的缺失可以用同伴之宜替代,但同伴之宜缺失却不能用母爱替代。与同龄伙伴之间的互动是小孩社会化的开始,也是健全人格的开始。
在头七年里,他们没有母爱,看起来也没有父爱,但他们却拥有彼此。
在头七年里,他们没有母爱,看起来也没有父爱,但他们却拥有彼此。
我的理论是,群体意识使孩子社会化,使他们的人格在环境中不断得到完善。群体意识使孩子的行为发生持久的变化,虽然在大脑中负责个体关系的区域也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但对行为的影响是短暂的。
孩子必须学会所处社会中被人们所接受的行为,但问题是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并不相同。
在这个年龄段,只有年龄和性别是她唯一在乎的类别。对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种族并不重要。
如果真是这么回事的话,那么其他成员的行为是如何习得的?答案是孩子群体的游戏规则是“多数裁定原则”: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行为不一致时,那么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
孩子知道必须通过群体认同了解自己应该如何表现,该群体的态度、行为、话语以及服饰的款式就是他的行为准则。他们大多人是自觉自愿这么做的,他们希望跟自己的朋友一样。万一他们有些可笑的想法,他的同伴会立即提醒他与众不同的后果。尤其是学龄儿童在惩罚与众不同的人时是毫不留情的,他们往往会枪打出头鸟。这种当头棒喝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并决心改正。
取笑是群体最喜欢用的武器,它能够让世界上任何地方不遵守群体规则的人改邪归正。取笑对有些人不起作用,例如,那些自己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或者不愿改的人,但他们的命运更糟糕,即他们会被赶出这个群体。这就是我四年的命运。
因为女孩通常不会形成群体。学龄阶段的女孩通常有朋友,但没有群体,她们通常分成两三个人的小圈子。我混淆了“群体”的概念,这里“群体”不是指游戏群体,而是指社会类别,也就是约翰·特纳提到的“心理群体”,还有早些时候社会心理学理论家提出的“参照群体”。尽管五年级的时候,我与班上所有的女孩子都没有互动关系,但我很认同她们。她们是我的心理群体,她们排斥了我,从这种意义上看,我是被赶出了群体。
我在群体中的缺席意味着我没有机会影响她们,然而,她们仍然在影响我。你并不需要真的与心理群体中的成员进行互动才能让他们影响你。我当时是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尽管其他孩子不跟我说话,我还是密切关注她们。这虽然赶不上参与到群体中好,但至少比完全没有群体好。
不被同辈群体接受,并不意味着某个孩子不认同这个群体。
加认同修道院中的同伴,因为他别无选择。他很清楚(即使他们不清楚),他们属于同一社会类别。因此,他要像他们一样说话、思考,变成跟他们一样的西藏人。如果当时他被大家接受的话,他可能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西藏人了。无论被接受,还是被排斥,他终将变成一个西藏人。
如果达加在修道院里有好朋友的话,他会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西藏人吗?当然,他的日子会好过一些,但有证据显示友谊对人格不会产生永久的影响,相反,对群体的认同,被群体接受或排斥,则会对人格产生永久的影响。
自我归类带来的最令人困扰的后果是我们不喜欢其他的群体。两个对照群体的组间敌意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是常见现象。
在对抗大人制定的规则过程中,孩子们发展出一种集体意识和对群体的认同感
他们人格中的一些棱角慢慢被磨平,一些不被同伴接受的社会行为逐渐被可接受的社会行为取代,新的行为成为习惯、被内化,最终成为公众人格的一部分。公众人格是孩子在家庭以外表现出来的一种人格,正是这种人格逐渐发展为成年人人格。
领导者光靠肌肉是不行的,即使在男孩群体中也行不通。人格力量、想象力、智力、运动能力、幽默感和令人喜爱的长相都会赢得选票。具有攻击性的孩子不受同伴欢迎,甚至被同伴排斥,然而,并不是所有具有攻击性的人都不受欢迎,有些人还是受大家欢迎的。我想如何巧妙地使用攻击性行为很重要,那些不谙此道的人,例如,总是无缘无故就怒火中烧,并不分青红皂白地大肆发作的人,肯定会遭到大家的排斥。
尽管他们后来都长高了,但他们的问题并不是轻易就能得到解决的。一个研究者对两组男孩(一组发育较慢,一组发育较快)进行了实验,一直跟踪到他们成年之后。发育较慢的那一组男孩在童年期和青春期个头都比较小,长大后都长高了,只比发育较快的那一组男孩平均矮半英寸。但是,两个组男孩之间的人格差异却一直存在。发育较快的男孩沉着、镇定、有自信,有几个人后来成为非常成功的高管,而那些发育较慢的男孩不自信,比较敏感,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有越来越多的理由分裂成更小的群体。在小学期间,来自不同种族、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孩子之间的友谊逐渐减少。学习好的孩子与学习好的孩子在一起,调皮捣蛋的孩子与调皮捣蛋的孩子为伍。到了五年级的时候,孩子们纷纷形成三到九人不等的小圈子,圈内的人越来越相似,而与其他圈子的人的差别则越来越大。
一个聪明的孩子多半会加入到学习好的圈子里,不太聪明的孩子加入到另一个圈子里。同伴的影响会使聪明的孩子更加努力,表现更好,结果他真的变得更聪明。虽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但这个例子不是恶性的。
第九章 文化传承
哈特教育的关键所在是让哈特教派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团体得以延续下去。哈特社团生活的延续不是靠上帝或宗教信仰,而是靠他们掌控了孩子的教育。一位上了年纪的哈特人说:“如果我们让他们去外面读书,我们就不能控制他们了。”
研究者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地位、文化地位的语言往往会取代少数群体的语言。”
我的理论结合了三个不同领域的研究,即社会化、人格发展和文化传承。所有这些都以同一方式发生在同一地点: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塑造儿童行为和改造他们性格的地方,是决定他们长大以后成为什么样人的地方。
孩子们爱许多照顾他们的人,这种情感是相互的。最后一个差别是犯人在一两年后被放出来,那时他可以选择摒弃一切在监狱里学到的行为和态度,而孩子学到的东西将跟随他们一辈子。
孩子不是成年人社会中不称职的一员,他们是儿童社会中称职的一员。在他们的社会中,有自己的标准和文化。
给另一个小孩看偷偷带来的东西,是将小孩子个人对抗成年人演变成一种群体行为,“我们小孩”对抗“他们大人”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科尔萨罗认为,嘲笑或逃避成年人权威的做法,在幼儿园文化中是最受欢迎的一部分。
因为自我归类发生在此时此刻,所以青少年不愿意承认他以前是个小孩子,就好像一个小孩子很难想象他有一天会变成大人一样。
年轻的一辈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更可能是改革创新者。
格林爵士说:“在公立学校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学到任何有用的东西,而是塑造人格和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社会形象,结交正确的朋友。”以及学习正确的发音。
这些孩子并没有从与父亲短暂的精神训话中学到他们的文化,而是在父辈习得文化的地方习得文化的。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很早就知道生长在犯罪滋生或同伴都是罪犯的地方的孩子,也可能做坏事。因此,要挽救一个走上歧路的孩子的办法就是让他离开这个环境、远离他的狐朋狗友。
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中产阶级的社区环境是减少中产阶级家庭孩子攻击性行为的保护机制。
这取决于研究者是看不同文化群体之间还是相同文化群体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关性,他们可能会发现、也可能不会发现父母与孩子之间具有相关性。
当你看到孩子的行为像父母的行为时,你很容易把它作为教养假设的证据。但是孩子与自己的父母不仅有相同的基因,而且还住在同一个村庄或社区,属于同一个种族群体或社会经济阶层。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文化与成年人的文化很相似,除非你去看一些孩子的文化与成年人的文化不一样的特例,不然你很容易下错误的判断,以为孩子是在家里习得行为方式的。
哈茨霍恩和梅总结道:“接受个性教育的正常单位是群体或小社区。”
第十章 性别规则
当我谈到男孩的男子汉气概和女孩的女人味不是由他们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环境造成的,而是由他们与同龄人共同生活的环境塑造造成的时候,我发现我谈论的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
女人非常看重个人关系,而男人则可以从爱人的怀抱中挣脱出来去打仗。他会庄严地对他的女人说:“亲爱的,如果我不更加爱我的荣誉的话,我就不配真的爱你了。”他会告诉她是为她而战,但这不是真的,他是为他的群体而战。
男孩和女孩对“男孩”和“女孩”有着相同的刻板印象,他们一致认为男孩比女孩竞争性强,运动技能好,一般情况下的确如此。当性别类别显著时,女孩变得更像刻板印象中的女孩,男孩更像刻板印象中的男孩,他们之间的差异因为对照效应而变得更加明显。
由于寄宿学校里没有女孩,不存在性别类别,因此,年龄差异就变得突出起来,组内成员竞相获得更大的权力、更高的地位。没有其他群体在场的情况下,组内竞争加剧。
非常奇怪的是,现代社会主张男女平等,但现代社会里男孩和女孩的刻板行为表现比狩猎采集社会中男孩和女孩的刻板印象更加显著。
对于一个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女孩来说,她如果想在男孩是支配性成员的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她要么得有一些男孩看得起的才能,要么长得漂亮。如果她不具备以上资质,多半会被男孩忽视,这些事情不是她努力就能做得到的。在童年时期,她可能在女孩群体中享有很高的地位,但在青春期,如果她长得不好看,一切都白搭。
但是性别社会化并不是引起男女之间差异的唯一原因。来自内在和外在的压力要遵从某个群体的行为规范以及群体的对照效应,也只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力。
第十一章 孩子们的学校
组间对照效应就像一个木楔子。它们强行进入两个群体之间任何一个小的缝隙,然后把缝隙变大。这种效应的根源在于对自己所在群体根深蒂固的忠诚。我是“我们”中的一员,不是“他们”中的一员,我才不想像他们一样(恶心)呢!
领导者有三种方式影响群体。第一,一个领导者可以影响某一个群体的行为规范,如成员的态度和他们认为适当的行为。要做到这一点,不必直接影响每一个成员,只要影响多数人就行了,甚至影响一些有支配地位的成员就可以了。文化势力,如电视,也是这样起作用的。根据群体社会化理论,没有必要让群体中的每一个男孩看某一个电视节目,某个男孩是否看了这个节目并不重要,只要大多数与他同年龄的孩子看了,同样会对这个男孩的行为规范产生影响。
第二,一名领导者决定某个群体的界限:我们是谁,他们是谁。这是希特勒最擅长的。
第三,一名领导者明确某一个群体的刻板印象。
我认为她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把班上来自不同背景的孩子凝聚成一个爱学习的群体——一个“我们”,一个“我们”的社会类别,不管它有没有名字。
这种自我归类使他们远离敌视学校的态度,并使他们觉得自己比同年级的其他同学强。
并不是所有的差异都是基因直接作用的结果,许多差异是由人们童年时期和成年时期的选择造成的。
人的一生中智商的增长多半是间接遗传效应,即基因效应的效应。最初细微的差异可以迅速变成很大的差异。
组间对照会增大组间差异,会使各组形成增强反馈,好的会更好,差的会更差。如果想要一个集体更团结,需要消除组间对照。
当一个班上的孩子根据学业成绩分成若干个小组时,组间的对照效应加大了组间的差异。这种效应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影响更大,因为学习好的学生已经在尽力了。我认为,组间对照效应是间接影响智商的重要原因。
当一个班上的孩子根据学业成绩分成若干个小组时,组间的对照效应加大了组间的差异。这种效应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影响更大,因为学习好的学生已经在尽力了。我认为,组间对照效应是间接影响智商的重要原因。
黑人孩子和白人孩子形成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些不同和差异被组间对照效应放大,并长期对孩子产生影响,这就是X因素。
斯科菲尔德观察到:“对于黑人学生来说,学习好意味着离开自己的朋友,加入到白人孩子的圈子中。”学习好的黑人孩子常常有其他黑人孩子给他们施加的压力,叫他不要努力学习。在其他黑人孩子看来,他们没有遵循所在群体的行为规范,他们想做“假白人”。这些孩子并没有从父母那儿学到这种敌视学校的态度,因为所有种族的父母都认为教育很重要,并对孩子的学业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有的研究者发现,黑人和墨西哥人父母比白人父母更重视教育。
“我们”的刻板印象的影响往往被忽略,而扩大了”他们”的影响(也可以称之为环境影响)。
“棍棒、石头可以打断我的骨头,但名称不会伤害到我们。”这当然不对:名称的杀伤力极强。但是造成严重伤害的名称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命名的。我们对自己的刻板印象,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刻板印象,影响是长久的。他人对你、我的行为和智力影响的期望被大大地高估了。
“棍棒、石头可以打断我的骨头,但名称不会伤害到我们。”这当然不对:名称的杀伤力极强。但是造成严重伤害的名称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命名的。我们对自己的刻板印象,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刻板印象,影响是长久的。他人对你、我的行为和智力影响的期望被大大地高估了。
正如克劳德·斯蒂尔证明的,的确有些妇女害怕在数学方面做得太好而违反了她们所在群体的行为规范,他将这些效应归因为社会对女性不公平的刻板印象。我认为这是群体加诸于自身的刻板印象的结果(并不否认社会有刻板印象)。在女性特征不那么显著的情境下,女性在数学和科学上都做得很好。女子大学培养出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女子大学中的学生跟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但是她们较少将自己归类为“女人”,因此她们较少与男性进行比较。
群体社会化理论可以解释双语计划为什么失败,失败的原因是它们要创造出一个有不同行为规范的群体,这些行为规范允许该群体中的孩子不说英语,或说得不好。事实上,光是老师说一口语法正确的标准英语是不够的,就像在聋哑学校,不是老师让那些听力残存的孩子不再开口说话,聋哑学校的大多数老师都是听力正常的人。
文化是通过同辈群体,而不是家庭,代代相传的。儿童习得同龄人的语言和文化,而不是父母或老师的文化。如果他们没有共同的文化,他们就会创造出一个文化。
但我不认为文化中的差异、行为规范的差异会产生横行霸道的人。每一种文化中都有横行霸道的人,他们是违反行为规范的人。这是一个人格问题,不是文化问题。
有字典和计算机的家庭通常都是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生,这些家庭一般来说比较重视阅读、重视教育。小孩将这种文化带到他的同辈群体中来,他的群体也会保留这种态度,因为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你现在知道了为什么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功课比较好的原因了。这些学校的孩子背景都很相似:他们的父母都很重视教育,愿意在子女的教育上花钱。如果你把几个需要奖学金才能念得起书的孩子放在这种学校中,在孤注一掷、背水一战的情况下,他们会采取同学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采用同学的文化。
信奉教养假设的人将智商的上升归因为家庭环境和养父母身上,归因为婴儿摇篮上方悬挂的玩具,归因为家长大声给孩子读书,归因为书架上的字典和书桌上的电脑。但是这个孩子同样又生活在中产阶级社区,上中产阶级孩子上的学校,他同伴的家庭环境与他的家庭环境极为相似。这个孩子成长在一个大家都认为读书和学习很重要、甚至很快乐的环境中,他的同伴也有同样的看法。他们都非常喜欢读书、使用电脑、参观博物馆等。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越来越遵从自己的天性。根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他们会加入到对学业成就有不同态度的群体中。
群体对照效应像跷跷板一样:有人起来,就有人下去。总体结果会很差,因为下去比上来容易得多。
一旦孩子分裂成若干个群体,想再把他们捏拢在一块,就变得难上加难。因此,最好是一开始就不让他们分裂开来。教育者对此还是有些方法的。
一种方法是尽量让孩子们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在女子学校,女孩数学和科学成绩都很好,黑人大学也能培养出大量杰出的黑人科学家和数学家。这可能是学校统一的制服在起作用。如果让小学里的男孩和女孩穿上男女不分的制服,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另一种方法是分成与其他群体交叉的、新的群体,即将孩子分成不会产生坏处的群体,如海豚组和鼠海豚组,而不是分成能产生坏处的群体,如女孩和男孩、富人和穷人、聪明的孩子和笨蛋等。正如鹰队和响尾蛇队表明的,这种方法也有风险。最初不会产生坏处的分类也会升级为装满石头的袜子。诀窍就在于让社会类别处于平衡状态,使它们之间的影响相互抵消。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决定她是否是一个女孩、海豚组的成员或一个笨蛋,她可能会简单将自己归类为罗德里格斯女士六年级班上的一员。
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管用,那么万无一失的方法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共同的敌人,这对黑猩猩群体起作用,同样对运动团体,如象棋队也起作用。在我读中学时,当图森中学与凤凰中学比赛时,墨西哥裔的美国孩子和白人孩子团结起来,一起为自己的学校呐喊加油。当罗伯斯山洞的研究者告诉响尾蛇队和鹰队有人故意破坏了营地的供水系统后,两个队的孩子就团结起来、并肩作战。
领导者可以将人们聚集起来,也可以将他们拆散。如今老师经常做的事情是出于好心,让学生越来越意识到他们可以分成不同的社会类别。我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要强调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是要降低这种差异。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设定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他们凝聚起来。
第十二章 长大成人
群体社会化理论就
这个理论的大意是,孩子认同他们的同伴,并依据所在群体的行为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群体对照使他们采取与其他群体不同的行为。
当一个雅诺马马男孩把自己的阴茎绑在腰间的绳子上时,他不是在模仿他的父亲,他在乎的是他在村里孩子们中的地位。大孩子的笑声是对他的鞭策,小孩子的尊敬是对他的肯定。
如果一个孩子不恰当的行为被贴上“游戏”的标签,那么他就没事了,就像一个成年人不恰当的行为被贴上“玩笑”的标签没事一样。当人们没有玩游戏或开玩笑时,他们的言行、着装都要与他们所属的社会类别和所在的社会情境相符合。这是放之四海皆真理的准则,适用于所用年龄段的人,除了婴幼儿之外。
人类喜欢将事物分门别类。即使事物分布在一个连续体上,而不是呈块状分布,我们还是会将它们分类。尽管“黑夜”和“白昼”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轮换交替,但我们仍然认为“黑夜”不同于“白昼”。虽然人们的年龄也分布在一个连续体上,但孩子仍然认为“孩子”和“大人”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类别。
成人礼的目的是将他和其他伙伴带入一个新的社会类别,在这个类别中,他要承担起男人的义务和责任。他必须忍受恐惧和痛苦,与族人肩并肩地共同抵御敌人。他现在已变成“重要人物”了。
演化使孩子从大人那儿获取滋养,那些得不到父母的爱和照顾的孩子不可能活下来。演化使父母拥有养育孩子的本能,如果缺乏这种本能,就不可能把孩子养大、让孩子传递他们的基因。人类养育孩子的本能十分强烈,小猫、小狗也有这种惹人怜爱的本能,跟人类婴儿一样。
小孩不是改变文化的人,他们还在摸索和学习,他们还不够独立。大人也不是改变文化的人,他们是维持现状的人。改变文化的人是十几到二十几岁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群体。群体意识使他们想与父母和教师有所不同,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与上一辈人不一样,这些差异甚至不用改变。他们采用不同的行为和不同的生活理念。他们发明新的单词、新的饰物。他们带着这些行为、生活理念直到成年。他们把寻找新的差异的负担留给了自己的孩子。爸爸、妈妈抽大麻?哎呀!我们得找不同的东西抽抽嘛!
青少年群体的成员从一开始就很相似,群体意识使他们彼此之间更加相似,越发与其他的群体不同。聪明的变得更聪明,书呆子变得更呆,不良少年就开始真的犯罪了。
当青少年加入到某一个群体,该群体成员的目标和价值观与自己父母的很不相同时,矛盾就产生了。
属于“好的”同辈群体的青少年,通常与自己的父母相处得很好;属于不良少年群体的青少年通常与自己的父母相处得不好。
发展心理学家用这个相关性作为支持他们先入为主的“父母影响”的证据。他们的观点是:好的青少年受父母的影响,因为父母使用了正确的教养方式;坏的青少年不受他们父母的影响,而是受他们同伴的影响,因为他们父母没有使用正确的教养方式。
正如莱特福特总结的:“同龄人压力不是大家逼着你去附和他们,而是一种要参与体验的欲望,而这些体验与群体认同密切相关。”青少年很少被逼着去附和群体的行为规范,他们在童年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研究发现,要预测青少年是否会抽烟,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他的朋友是否抽烟,而不是看他的父母是否抽烟。抽烟的青少年同时也会有其他的“问题行为”,如喝酒、吸毒、过早有性生活、逃课、辍学或犯罪等。在他们的群体里,以上行为被认为是正常的行为。
大多数犯法的青少年,都是不错的孩子,以后也会变成遵纪守法的成年人。莫菲特说,他们的犯罪行为是暂时的,带有情境性,犯罪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情境。总的来说,少年犯罪不是孩子一个人干的,通常是与朋友一起干的。
他们的行为可能具有反社会性,但他们并不是没有社会化。他们可能是惹麻烦的一群人,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非不正常、有问题。如果他们看起来很生气,那很可能是他们被抓到了。他们大多数都是正常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的社会情境中行为举止恰如其分。他们认同所在群体的行为规范,去做一些可以提升自己在群体中地位的事,或避免去做一些失去地位的事。你想改变他们?那么最好先改变他们群体的行为规范。祝你好运!
青少年群体的行为规范部分是基于成年人群体的行为规范,并且受其他文化源的影响,尤其是媒体。我认为媒体渲染暴力,使暴力庸俗化,是过去三十多年里犯罪行为上升的主要原因。
要解开青少年犯罪的谜团,必须了解四个因素:文化,文化中的年龄类别,年龄类别中的同辈群体,以及个体。
青少年时期通常被认为是附和、从众的年龄,这个年龄的人最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但事实上人们在每一个年龄段都会受到同伴的影响。我认为童年比青少年更容易受同伴的左右。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所有被试者中,发现十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该实验在第七章中已谈过)。在大多数孩子作出错误的判断时,只有少数年龄最小的被试会坚持自己正确的视觉判断。童年时期是感知从众压力最强烈的时期。
也不是不能改变,要改变首先要意识到现状,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很难的,更何况去修正。
童年和青春期是行为养成的时期,而伴随这些行为的内在思想和情感会伴随这个人的终生。成年人的性格很难改变。詹姆斯说过:“性格就像石膏一样,一旦定型了就不能改变了。”一百年前,他就说:“人不能改变自己的习惯,就好像大衣的袖子不可能突然有一个新的褶痕一样。”
童年和青春期是行为养成的时期,而伴随这些行为的内在思想和情感会伴随这个人的终生。成年人的性格很难改变。詹姆斯说过:“性格就像石膏一样,一旦定型了就不能改变了。”一百年前,他就说:“人不能改变自己的习惯,就好像大衣的袖子不可能突然有一个新的褶痕一样。”
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人格,将跟随我们直至坟墓。
第十三章 问题家庭和问题孩子
但是现在,父母却要担心一辈子。如果你对孩子不好,他们将来就不能成才(根据教养假设的说法),他们也不能成为好父母,因此,他们的孩子也不能成才,而这都是你的错。
这些孩子是怎样不快乐呢?麦克拉娜罕和桑迪弗认为有三个指标表明他们不快乐。没有与亲生父母一起生活的青少年通常会辍学,四处游荡(既不工作又不上学)。女孩通常在十几岁时就当妈妈了。当然,没有父亲并不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唯一因素,但是,麦克拉娜罕和桑迪弗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重要到“父母要被告知,他们分居的决定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后果”。
有亲生父母的家庭相比,有祖母陪伴的孩子一般不会单独留在家里,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辍学和过早怀孕。与有亲生父亲的家庭相比,有继父的孩子虽然得到同样的监管,如继父知道孩子的去向、检查孩子的作业,但这也不能阻止他们辍学和过早怀孕。生长在单亲家庭中的时间长短也没有多大的关系:那些到了青少年时期父亲才离开家的孩子,跟那些还在婴儿或胎儿时期父亲就离开家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搬家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常常搬家的孩子,不管他们有没有父亲,都比较容易被同伴排斥。与那些住在原地不动的孩子相比,经常搬家的孩子有更多的行为问题和学业上的问题。麦克拉娜罕和桑迪弗发现经常搬家会导致一半以上没有父亲的孩子高中辍学,在青少年时期怀孕以及游手好闲、四处闲逛。经常搬家和低收入两个原因加起来,就可以解释有父亲和没有父亲的孩子之间的差别了。
频繁搬家会危害孩子在群体中的地位,干扰他的社会化,因为他很难去适应群体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当这些行为规范不断发生变化时。家庭收入决定了孩子住在什么样的社区,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同辈群体。频繁搬家和低收入会增加孩子辍学和怀孕的危险。
离婚对孩子不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惩罚。父母离婚后,孩子的生活水平会严重滑坡,经济状况将决定他们住在哪里,住在什么地方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第二,孩子要搬到新的地方去。有时候他们要搬好几次家;第三,增加他们遭受身体虐待的风险。和与双亲一起生活的孩子相比,与继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受虐待的可能性大得多;第四,离婚破坏了孩子的个人关系。
受虐待孩子不幸福生活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经常变换住的地方,频繁搬家。即使他们还与父母一起生活,但是搬家的次数远比那些幸福家庭搬家的次数要多。但在许多情况下,他们不跟父母一起住:当一个孩子被判断受到虐待,通常他要被送到收养家庭。如果这个收养家庭不行,他就会被送到第二个也许第三个收养家庭中。人们认为收养家庭的坏处在于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失去父母或养父母,但是频繁搬家也剥夺了孩子稳定的同辈群体。即使不友好的同伴也比没有同伴强,因为缺乏稳定的同辈群体中断了孩子的社会化进程。
但是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父母或养父母并不是必要的。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同辈群体更重要。收养家庭的理念是孩子需要家庭,而我认为他们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同辈群体。一些机构出于好心想方设法,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孩子找领养家庭,殊不知他们剥夺了孩子的同伴。
一般来说,他们的攻击性更强一些,但这可能要归因于遗传,因为他们有虐待行为的父母也具有攻击性。被虐待孩子的其他问题也可能是因为受到同伴的欺负引起的而非因受父母的虐待。
不是根据科学的方法或研究结果建立起来的理论,是很难用科学的论据去推翻它的。
记忆并不能精确地记录我们所思和所感受的,这一切取决于我们在回忆时的感受,从记忆储存室中提取或幸福或悲伤或中性的记忆配合我们当时的心情。情绪低落的人通常会回忆,他们的父母对他们不好,然而,当他们情绪不再低落时,他们对父母的回忆就会变得好一些。
第十四章 父母能做什么
当群体意识不强或不存在时,分化就占了上风。家庭成员多样化,每一个人都有专长,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这扩大了家庭成员的技能种类,减少了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
把孩子培养成神童的危险在于这些孩子没有同辈群体,他们会错过与其他同龄孩子建立正常关系的机会,没有同辈关系的孩子很容易变得古怪异常。尽管普通的有天赋的儿童一般都过得比较好,但是那些有超常天赋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时候家长对此也爱莫能助,因为,有的孩子的智力远远超过了同龄人,他们与同龄人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有些孩子除了练习高尔夫球、体操或下棋之外,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但是如果父母意识到同辈的重要性的话,他们也许会努力让自己的孩子交一些朋友。
一般来说,搬家对孩子不利,因为他失去了同辈群体、失去了在同辈群体中的地位。但如果同辈群体让他过得很痛苦,并且他在群体中没有任何地位,搬家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低自尊导致抑郁,高自尊导致暴力。
“暴力通常是自尊受到威胁的产物,也就是说,是自我评价好的人与他人或环境产生矛盾冲突的结果”。
“暴力通常是自尊受到威胁的产物,也就是说,是自我评价好的人与他人或环境产生矛盾冲突的结果”。
因为这些病人通常会抑郁,低自尊是抑郁的表现,也是抑郁的原因,他们会挖掘童年不愉快的记忆。因此,很容易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问题都是老妈和老爸的错。
孩子不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在群体中,与别人不一样不是一种美德。即使你给孩子起一个很奇怪或很土的名字也会害了他。
大自然让我们愉快地去做她想让我们做的事情,如果为人父母是个苦差事的话,你认为黑猩猩会去做吗?父母意味着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如果你不觉得快乐,那说明你做得太过头了。
传统社会中一直保持着这个不漂亮的模式,已经由来已久了。我们现在流行的对公平、美好的迷恋是一个新生事物。
在我们的社会中,对平等和公正的关注导致了兄弟姐妹关系的不和,父母阻止大孩子管小孩子,反而使两个人之间产生恶意。父母为了维护小孩子的利益,运用自己的权利阻止大孩子管小孩子,在多数情形下,会让大孩子觉得父母更偏爱他的弟弟或妹妹。
爱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很可爱,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给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轻松点,他们将来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对他们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第十五章 接受拷问的教养假设
我们只要把他们放进这个奇妙的机器里,加上独特的配方,如爱、限制、暂停规则、教育玩具,瞧!出来的就是一个个快乐、聪明、适应性强、充满自信的人!
也许这就是我们时代的趋势,把事情推向极致,甚至超出逻辑的界限。教养假设变得如此膨胀,使父母不堪重负,看起来它已经熟透了,并开始腐烂。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教养假设有什么好处,但是它的坏处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父母把孩子放进那个奇妙的机器,但没有得到一个快乐、聪明、适应性强、充满自信的人,那么,教养假设就会让父母背上负罪的十字架。
教养假设把孩子变成父母焦虑的对象,父母整天担心不已,唯恐做错事,害怕一个字或一个眼神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父母变成了孩子的仆人,还是令人不满意的仆人,因为教养假设的鼓吹者把仆人的标准定得如此之高,根本没有人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当那些连晚上睡觉时间都没有的父母被告知他们没有给孩子足够多的有品质的时间时,他们会立刻觉得自己是不称职的家长,于是,他们给孩子买大量的玩具作为补偿。现代的美国孩子拥有的玩具数量是惊人的。
教养假设把虚假的因素带到家庭生活中,使真诚的爱的表达失去了意义,因为它已经变成义务的、虚假的形式了。
实际上,有许多事情需要研究者关注和追问:我们如何防止一个班上的学生分裂为喜欢上学和不喜欢上学的两个对立的群体?为什么有些老师、有些学校、有些文化可以防止这种分裂,使学生凝聚在一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我们如何阻止那些有不良习性的孩子进一步变坏?有些孩子因为在童年时期被同辈排斥、在青少年时期又和与他们气味相投的人混在一起而具有攻击性,我们如何介入并打破他们变得更有攻击性的恶性循环?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同辈群体的行为规范变得更好?有没有方法可以防止大文化对青少年群体的行为规范产生有害的影响?多少个孩子才能形成一个群体等?
孩子,别着急,等等看。她九月份就开学了……我同意你的看法,她的确有点与众不同,甚至有的时候很怪异,但是你知道,我们都与众不同,但我们假装和大家一样,我们的内心也很怪异。但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学会了如何掩饰自己与大家的不同之处,只是邦妮还没有学会这样做罢了。
我们学会掩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社会化使我们变得不是那么怪异,但是这种掩饰到了成年后就逐渐消失了。我把社会化看作是一个沙漏,一开始沙漏的上方是一群完全不同的个体,当他们在群体压力的挤压下,从沙漏上方漏下来的时候,彼此就变得很相似。到了成年后,压力逐渐减小,人们又逐渐变回了自己。人越老就变得越古怪,因为他们不再去掩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了。与众不同的代价已经不那么严重了。
儿童认同与他相似的人组成的群体,并采用该群体的行为规范。他们不认同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跟他们不一样,父母是大人。孩子们认为自己是孩子,如果有足够多的男孩和女孩形成群体,那么,他们就在这些群体中完成社会化。今天,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同年龄、同性别的群体中,因为发达社会能够使孩子形成这样的群体。
我认为人类大脑中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部门处理社会行为,一个与个人关系有关,另一个与群体有关系。
附录2 测试儿童发展理论
一个孩子认同一个群体,但可以不喜欢(或被喜欢)它的成员。负责社会化的群体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同辈群体,负责社会化的群体是一个社会类别。
点评
人格形成主要依赖两大因素:基因和环境。现在的教育体制往往将失败的教育归咎于单一的家庭的教育失败,即父母的失败。作者认为教养假设将人格教育仅仅局限于家庭教育是非常片面和狭隘的,而导致我们忽视了同辈社会化与基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