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作者名:采铜
出版方: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90484

前言

它可以看作是一本个人成长指南,不仅有道理,还有方法论,对于陷入迷茫状态的我们尤其有指导作用。同时它讲了很多可操作性的如何践行的事,如果我们尽早地朝正确的方向去做,只要在正确的道路上践行,那我们也能有更多的个人体悟。

一、时间管理的原则

时间管理是一门「显学」,每个人都想管理好时间,在网络上也可以找到许多的关于时间管理的建议,这些建议大都是从一个场景入手,来教导我们如何在更少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

但是作者他并不想阐述具体场景化的应用例子,而是试图将时间管理的原则进行普适化,教会我们该如何看待和使用时间这种东西。

1.1 生活的框框

不得不说,生活中有着许多的约定俗成,这种约定俗成有些被人们认为是「本来就是这样的」,或者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但,什么是更好?

作者老家有一台挂钟,每次回家看望母亲时,看到这台钟就觉得整个人都很放松,跟看其他钟表的感觉很不一样。后来才发现,原来这台挂钟的时间慢了5分钟。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手表要调快几分钟,这样不容易迟到,而且做什么都容易抢到别人前面,这并不代表不对,但确实让我们跑得很辛苦。这种「表就应该调快」的思维顽固地框住了我们,让我们根本没有想到去试试「把表调慢」的选项。

生活是多维度的,它不应该只有一种标准,而是有着极其丰富和复杂的内涵。每个人都在别人框定的条条框框里生活,渐渐地活成了千篇一律的样子,因此我们才需要用力去打破这些困住我们思维的东西,去开启自我成长的另外一些可能性。

1.2 如何对待时间

时间的稀缺性就不用再提了,如何运用时间,将时间用在哪里,决定了你朝着什么方向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些人将时间用于沉湎过去上,有些人将时间用于当下的享乐中,还有些人将时间用于投资未来。这三种方式有绝对的优劣吗?恐怕是很难区分,谁也不能说用于享乐就是低效使用,用于投资未来就是正当甚至是高效使用。

最重要的是区分使用的场景,在现实中「随需而变」。

比如当你进行大多数的工作时,你的投入产出比是较高的,投资未来显然会让你更有效率,但当你已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全身心地付于工作,正处于休闲时间时,是否还应该始终保持投资未来的心态呢?那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因为投资最终也是为了消费,如果把全部时间都用于投资,而没有比例分配,那就失去了投资的初始意义。

:::info 量化自己的投入和产出,量化幸福感等虚拟感受的价值,选择最具有时间性价比的做法,是最为明智的。 ::: **

1.3 平衡远期和近期

性价比是我们做出时间使用选择的关键。我们经常性地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冲突。

当我们说我们想长期在股市中获利时,我们指的是远期目标,当我们说我们今天买的股票明天就能涨时,我们指的是近期目标。如果我们关注的是近期目标,我们就应该大量地研究K线图,去探听各种消息;如果我们关注的是远期目标,那么K线图未必具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也许我们应该做的是关注行业的走势、公司的业务以及财务报表。

虽说远期目标的达成是以一个个近期目标为基础的,但有时候关注近期目标的那些具有性价比的行为,未必对远期目标就有利,所以性价比这回事,是需要分开来考虑的。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把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的行为设定在以远期目标为基准,并将远期目标尽量情境化、具体化,比如你说你想成为有钱人,那么有钱人需要做哪些事,拥有哪些品质,这些就是你的行动纲领,这样当你转换到近期目标的实现中,就能更好地克服由于近期目标的局限性带来的与远期利益不一致的行为冲动。

1.4 更值得做的事情

:::info 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矛盾解决方案是始终以远期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纲领,然后再根据近期目标的具体情境进行微调。 ::: **
对于具体的事情,采铜根据收益值的大小和收益值随时间的衰减程度,进行了更精细化的分类。

很明显,性价比最高的事肯定是高收益、收益衰减较慢的事,比如增长一种重要的认知,学会一项很重要又少有人会的技能等;性价比最低的肯定是低收益,收益衰减较快的事,比如无意义的争吵等。

那么对于低收益、收益衰减较慢的事和高收益、收益衰减较快的事,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呢?究竟收益的绝对值更重要还是衰减的快慢更重要?

根据在前面提到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以谁为纲领?当然是远期目标,所以当然是收益的衰减速度最重要

当我们总是从事高收益但收益很快就会退去的事情时,我们是没有什么积累效应的,这对于近期目标当然是好,但就不一定对远期目标有利了,也就是你现在的行为只对你当下产生效益,对远期目标的实现,没有一丁点儿作用,最后就容易导致一事无成。

1.5 掌控时间的快慢深浅

当我们搞明白了什么是更值得去做、更有性价比的事以后,我们来看看面对具体的事,该如何去做。「时间不够用」是大部分人的感受,真的是这样吗?其实,除非我们自己把学习这件事排在了生活优先级的最末尾,那就真的不好说是不是时间够不够用了。

很多人的「时间不够用」其实是不懂得时间的使用艺术。
**
大部分的时间管理学问都在教我们如何变得更「快」,但其实一味求快却未必是什么好事,心里只有快,就容易让行事作风变得急躁,对于做事本身来说,未必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时间有快慢也有深浅,慢而深的体验是时间的高质量使用方式,当你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主动投入中,你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跟看电视等被动式休闲带来的感受完全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在一些不需要深入的事务性或简单执行的任务中求快,在仅需了解即可的任务中求浅,而在创造性或深度思考的行为中,必须求慢、求深。

很多不重要的事情,就算紧急也可以选择性放弃;重要的事情,不紧急也得钻下去,掌控住使用时间的节奏。

二、关于实践行动

当我们学习了时间和精力管理的很多知识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行动了,因为再好的管理都是建立在行动的基础之上的。行动是智慧的外在体现,那么,为什么要行动?如何行动呢?

2.1 破除陈旧的思维观念

作者在书中提到他收到过许多人的求助,在总结了大量的问题以后,感受就是,大部分人的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烦恼。

比如很多人问关于考研好还是工作好的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会这么问,说明他本身的思维框架就有问题,他在问出问题的时候,已经带了一个假设,那就是「其中肯定有一项是更好的选择」。

事实上有吗?根本没有。有些人不管考研还是工作都能得到好结果,而另一些人选了考研就后悔为啥不去工作,选了工作就后悔为啥不考研,因为他们什么都干不好。所以这不是选择的问题,是人本身的问题。

比如有些人烦恼领导给自己穿小鞋,这是什么烦恼?他的思维框架是领导人品不好,搞针对,而他则是运气不好,摊上这么个领导。

其实领导敢给他穿小鞋,说明他对于领导来说并不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要么就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要么就选择走人,解决方案都摆在台面上,到底在烦恼什么呢?

再比如有些人徘徊在个人理想和孝顺之间,感到非常痛苦。其实这又有什么可痛苦的呢?他的思维框架是,任何不听从父母的行为都叫不孝,那么他除了做父母的提线木偶外,还有什么自身的价值么?

孝顺的概念没理清就容易被道德绑架。所以我们的很多烦恼、很多难以抉择,其实根本不存在,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的错误思维框架把自己牢牢地框死了,我们一直在自我设限。只要敢破除这些条条框框,烦恼自然不复存在。
**
破除思维框架,是为了更好地重生,因为在思维框架以外,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勇气打破思维框架,结果被永远地困在了自己固有思维的小牢笼之中。

比如很多人,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就只会寻找跟自己所学专业一致的工作,丝毫不考虑其他可能更为适合自己的工作。

他们的思维框架就是,如果我选择了其他领域的工作,我的所学不是都白费了吗?这个思维框架就是阻碍他们走向更广阔天地的绊脚石。在职业生涯的选择上,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作者把职业生涯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
**
一个人从心底里热爱什么,在什么方面积累了多少东西,这些都是属于内职业生涯的范畴,而一个人从事什么具体工作,或者说是扮演什么社会角色,都可以被称作外职业生涯。

:::info 内职业生涯通常是连续的,是贯穿一个人的一生的,也就是说,不管外职业生涯如何变化,内职业生涯都是在默默地起作用的,所以认为从事了别的领域就等于放弃了本专业的人,是看不到那些「默默」的东西起的作用,自然就容易把自己多年苦学带来的「沉没成本」看得过重。 :::

2.2 先做起来

虽然就我个人而言,是极度不鼓励买彩票,并将其称为智商税,但想要中奖,逻辑上第一步是应该先买一张的。

再比如,当身边有人说要写公众号,而我去进行鼓励的时候,他们总是说,「我文笔不好」、「我没有时间更新」、「我不能持续产出内容」……拜托,没有谁让你写得跟作家一样,也没有谁逼着你日更,仅仅是建议你「开始」而已,开始又有多难呢?

很多事情都是做着做着就越来越容易的,哪怕是试错,也要及早给自己排除错误选项的机会。

创业也是一样,如果大家持续地关注下去,就会发现很多产品都是会一直不断地迭代下去的(就像现在的这个知识库),有人会问,那为什么不直接推出一个终极版,而要一点点改进和迭代呢?因为需要市场和用户的反馈。

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当产品哪里做得不够尽善尽美的时候,市场会给予耳光,用户会给予耳光,而产品自己不会,所以必须及早地推出一个最小化的可行产品,拿到市场上让大家去用脚投票,然后边做边改。

2.3 你永远无法准备好

推出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方式可以看成是打造完美成品的第一环,虽然「完美成品」永远没有,因为在我眼里,任何东西永远都可以更好。

所以,如果一定要「准备好再出发」的话,这个世界是根本没有「准备好」这回事的,因为「准备」这件事也永远可以更好,这意味着我们就不用出发了。事实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正是因为这样,到了最后也一直没有出发。

认清了这一点,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不断地把自己的想法和产品推倒重来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相信这样的学习和「打击」会让你的产品和想法成熟得更快。

2.4 先啃掉硬骨头

当我们接受了即刻行动这样的观点并切实去做的时候,马上又会遇到一个新问题,先做哪一部分呢?

任何工作只要严格划分一下的话,都会有一个核心思考区间,只要搞定了这个,其他的就是边边角角的补充或是照章执行就可以了。
**

比如有些人在念书的年纪非常贪玩,从小学到高中,经常都因为不完成作业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每逢大考,他们的成绩通常都比较不错。

为什么,不是他们不听课不做作业就能学好,而是通常他们把习题的核心思考搞定就等于做完了。看上去作业都没写,但他们心里知道自己已经做完了,至于拿笔写上去,这只是细枝末节的底层工作,做与不做常常看心情(为了人身安全,切勿盲目效仿)。

在以一般人写文章为例,最难的部分就是逻辑层面的构思,这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但当把一件事、一个道理吃得透透的时候,摘下几个关键点,文章在自己脑子里就已经成型了,「写下来」反而是比较容易的事。

构思的时候需要心无旁骛,因为此时大脑是被充分激活的状态,思考非常活跃,所有同质的内容都被聚合在一起然后向外发散,一旦被打断能不能保持活跃状态甚至是续上都是问题。

但要成文,甚至可以在思考、记录要点过后隔半小时或一小时,那都没问题,因为最困难的部分,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

2.5 行动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一些经典书籍所说的知识,诚然,哪怕我们仅仅是看完,在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以后也绝对能有一定的提升。但如果你有更高的追求,比如想在大多数事情的决策上比以前更加有判断力,考虑事情更加全面和本质化,那么光看肯定是不行的,你得思考,还得去做。

学了很多却没有卵用的这种状况,通常是那些懒惰学生的专属,只学不做,就跟学功夫只学理论不上擂台一样,你知道了怎么出直拳,但现实状况瞬息万变,教科书里的直拳能否灵活转化为你自己的直拳,这是同一班的学生技艺大不相同的重要原因,也是学了有卵用跟没卵用的差别。

从行动中思考、复盘,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是巩固和指导行动本身的最佳手段。

A师傅说:咏春是世上最厉害的功夫,咏春讲究最短路线打击,不管怎么打,一定是我先打到你。B师傅说:咏春算个屁,太极才是最厉害的,甭管过来什么劲,都能以力打力给你怼回去。

接着两个人就开始了一次,我这么打你你怎么化解,我这么化解你怎么攻击……诸如此类的争论,争得面红耳赤。正在一旁烧饭的老头看了实在可笑,不禁插嘴说:二位师傅,你们说这么多有什么用,打一场不就知道了?

:::info 用认识去行动,从行动中去丰富认识,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学了没卵用的尴尬,随便乱用,甚至用都不用,那学它干什么呢? ::: **

三、学以致用

为什么要学习?学是为了懂,懂是为了用,无论是在现实世界中产生具体的效用,还是只是为了精神上的愉悦,都是为了用。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最有效?「用」和「学」之间有些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3.1 什么是好的学习

很多人看书仅仅是由于别人说这本书好,所以就去买来看了,他们摄取的知识是编制好的普通教材里的知识,并不一定是用来解决自己内心的疑惑,这个区别很重要。
**
挑选书籍,应是最大程度能解决自己普遍困惑的书籍。如果只挑别人说这本书「好」就去看的书籍,但最后人肯定是会说:虽然书很好,我也学了,但这好像是你提供给我学的东西,不是我主动想得到的东西啊。

这就对了,大部分人学习就是这样的方式,接受到了别人灌输式的知识就觉得懂了很多,忽略了自己真正需要等待解决的难题。

好的学习是从点开始的,一个很好的点会引发很多思考,从而由点及面地进行主动化全面学习。点是优秀的学习材料带来的,会不会深入地思考下去,以及有没有后续的全面学习过程,则是学习者本身自带的。

3.2 学会解码

由点及面的思考可以说是一次对信息的解码过程。好的学习者十分善于解码,解码是一个把表层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内化信息的过程,不只看结论,还得找过程;不只做归纳,还得做延伸;不只比较相似,还得比较不同。
**
有些公众号里引导读者进行留言,这就是鼓励读者进行信息解码的过程。你以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就是一个解码过程,解得好与不好另说,至少你解了。而我们在日常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解码,可以体现在笔记上,也可以体现在行动上,这些都能算是解码。

一个好的解码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步:

  1. 它说了什么(首先要看懂、听懂)。
  2. 它对我有什么价值(其次要跟自己结合起来)。
  3. 它的内部包含了哪些技能,我可不可以效仿(最后得出践行的可行性)。

很多人的解码只停留在第一层,如果解码的对象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文章、讲座或是艺术作品,实在是一种对成长机会的浪费。

3.3 学以致用

无论我们学到了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不是用,我们都得用。如果我们学了东西是想拿来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实际的获益的,我们当然得把学的东西转化为能指导现实生活的思想或者是利用它来挣钱的技能。

如果我们学了东西只是想增加一点思想的饱满度,那也得在现实中应用才行。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东西学了都需要巩固,而我们的记忆是线索型的,用了,才会产生更多的记忆连结点,甚至还能对所学的东西进行「改良」,若是长期不用,容易给记忆提取造成困难。

所以无论你的目标是不是应用,只要你真心实意地想学,想摄取,而不是单纯的消费瞬时感受,那么你就都得学以致用。

作者给了三个学以致用的方法: 精进 - 图1这种交错式的学习方式,是以具体问题为向导,进行知识的组合创造,当知道自己缺了哪一块之后,又会反过来促进我们对新知识的学习。

3.4 让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 高水平的学习者,他们脑中的知识是相互连结的,就算知识与知识之间都是单独学习的,也能找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甚至创造出连接点。
  • 低水平的学习者,他们脑中的知识是孤立的,哪怕他们进行的是整体学习,每个点之间也不存在思想的联通。

然而解决一个现实问题时,通常需要的是复合型知识,此时,低水平的学习者就难以应用,就如我们以前做数学大题一样,明明用到的都是学过的知识,就是没法想出如何融合起来才能解出题的方法。

要做到知识之间的有效融合,就需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本身,就是洞察出了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看似不一样的事情背后,可能有着同样的深层结构。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每个知识最本质的东西抽取出来,比如你对一个物件有感情,很多人说不清楚「感情」是怎么回事儿,感情的本质是我们将自己的一部分投射到其他物件上,我们其实是跟自己的一部分存在连结,这就是感情。
**
面对一个概念、一个问题,都需要不断深挖,直到将知识的本质进行彻底剥离,如此,一个领域内掌握的知识就能被有效地向其他领域迁移和延展,甚至能因此找到最佳的方法论。

四、让思考不那么「苦」

思考这件事,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如何更好地抓取「源信息」?如何更好地得到灵感?如何更好地利用工具去辅助思考?这些是我们可以学习的让思考不那么「苦」的方式。

4.1 信息,尽量简化

当我们被朋友圈、微博和各类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占满了我们的时间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除了得到了一些不断流动的信息以外,可有得到一些真正有价值的积累性信息?

有时候,我会发现某几个微博大号发的内容永远差不多,那么我们是否有必要将它们的更新都显示在自己的微博更新中?微博也好、公众号也罢,甚至于新闻app,都需要少而精。

我们常常说,现代人面临着信息过载,其实信息过载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信息本来就很多,科技的发展只是让我们增加了接收的能力。信息从来不过载,之所以我们会感觉被信息塞满,仅仅是由于我们的「过滤器」进化得没有科技那么快而已。

作者给出了一些进化过滤器的方法:

  1. 只抓优秀的信息源;很多人关注了非常多的微信公众号,然而关注了以后就不想取关,好像免费关注就是赚到了,而取关就是失去了潜在的机会一样,是吃亏了,哪怕他们几乎并不打开大多数的公众号。好的信息源是稀缺的,一份深度的、高质量的内容足以抵得上成百上千份噪音,偶尔会有营销类内容?这是可能的,但好的信息源往往会有节制,因为它们珍惜你的时间。

  2. 不追流行;远离流行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要远离未来的趋势,我们需要刻意远离的是别人的爱好、别人的狂欢和别人有意制造的营销类新闻和信息,这类东西不会让你变得更好,甚至不能让你的快乐停留更久。

  3. 重事实和逻辑;事实就是事实,逻辑就是逻辑,这些东西都是不会变的。看别人的观点的确有意义,但对待别人的东西要慎重,要通过逻辑去验证,而不是抓过来就直接塞进自己的脑子里,这样你就很容易被各类纷繁复杂的观点给搞晕。

4.2 「潜意识」的喂养

信息需要尽量简化,这并不代表我们要用简化了的信息去简单思考,而是我们喂养思考的信息必须又少又精。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需要结论的时候,我们是需要收敛思考的,也就是把有用的信息、相关的信息尽可能多的作为我们用来归纳的判断和依据。

但在结论之前,我们并不知道哪些信息是对正确结论有决定性影响的,因此此时我们的思考是需要尽量发散的。

很多人容易把这两者搞混,在该用某一种的时候用了另一种。比如在会议上交流设计方案,大家都在畅所欲言,本是极度开放,需要发散的时候,有些人却已经在收敛,对除自己认可的以外的方案连听都不想认真听,这就犯了大忌。

发散的潜意识需要来自「随机」、「混乱」和「不相关」的喂养,我在很多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一些突破不了关卡,在走路时,洗澡时,玩闹时突然就解决了。

这是为什么呢?在《暗时间》里说到,潜意识是会自动运行的,当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并让它时时保持后台运行的时候,它在我的思维定式里难以突破,却可能在我的思维定式「监控」失效的时候,从其他「看起来不相关」的事情那里找到突破口,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常常说要去寻找灵感的原因,寻找灵感并不是一件定向的事情。

:::info 相反,最大程度不定向,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灵感,但前提是,这件事依然在后台运行。 ::: **

4.3 思考直观化

我们在很多侦探片或警匪片里都看到过,在整理线索的过程中,很多侦探或警察喜欢在一张大大的白板上贴上各类照片,然后用记号笔在上面画出人物之间的具体关系。

很多公司的部门会议也是一样,部门主管直接拿过来一张白板,把会议重点在上面涂涂画画。之前我常常在想,这些关系和重点直接说或者直接记在脑子里不就行了,为什么要画出来,或者是写出来呢,关系又不是很复杂。

其实这么想是不正确的,我忘了以前做数学题时候的感受了。以前做数学题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通常用的一个方式是:把相关的公式都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将公式进行推论或变体,再看着这些内容去思考题目的解法。

这有个什么好处呢?我们都知道,人的工作记忆是有极限的,思维负载也是。一边记忆东西,一边思考另外的东西,思考的效率和发散性是会受到影响的,无论记忆的东西有多么简单。
**
用视觉去替代记忆,就可以让大脑分配给思考的运算空间尽量大,而越清晰越详细的图解,就能让这一过程的效用最大化。

有人可能马上就会想到思维导图了。没错,思维导图是一个工具,但它不是万能的,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不一样的习惯和形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而不是盲目套用市面上流行的工具。

4.4 周密思考

纯粹靠着大脑运转能把复杂事物思考得十分周密,我应该是还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当然我不排除有这样的人存在。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所有人的工作记忆都是有限的,而绝大部分人在同步运行方面,负载量还是相当低的,因此对待重要的事情,需要更为准确的决策时,我们需要使用最笨的穷举法。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找对象。很多人觉得自己要求也不是很高啊,为什么找到合心意的这么难?这是由于我们在选条件的时候并不足够理性。

以女生为例,要选择合心意的男性,可能需要175cm以上、至少有一套二线以上的房子、长相看得过去、有点幽默感、工作稳定、热爱运动……这样的要求高吗?单拎一项出来可能还好,但如果因为一项或者两项达不到要求就要排除,那可就麻烦了。

我们用穷举法试试:我国平均男性身高为169cm,因此175cm以上算仅有35%吧;二线城市以上的房子至少一套,估计仅有30%;长相看得过去,也就是普通偏上一丢丢,算40%;幽默感和没有幽默感的各占50%;工作稳定,估计只有30%;热爱运动,又只有50%……

让我们来算一下适合你的人占总人数的比重吧,所有概率乘起来大约是……0.3%!

心平气和地问自己一句,你找得到吗?

当你将自己的条件全部列出来的时候,你就大概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去修正自己的要求了,什么是我该在意的,我该在意到什么程度,直到最后符合你条件的在10%以上为止,那才是个认真找找能「够得到」的靠谱的概率。

五、努力的正确姿势

谁都知道要努力,但是要怎么努力,那可就难倒绝大部分人了。

接下来聊一聊关于努力的正确姿势,虽然未必非常全,但至少一定有那么一个点是击中你,并可以直接拿来在你的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学以致用,一定要用。

5.1 努力是才能

很多人有一种很阴暗的想法,觉得靠天赋打败别人似乎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而靠努力打败别人似乎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我们爱享受的是那种别人怎么努力都追不上的快感,却不愿接受付出得更多因此才显得更牛的感觉。

其实很多人对努力的理解是有误的,能意识到努力的价值,本身就是认知能力更高的表现。
**
除了极少数人以外,天赋能决定的因素比人们想象中小得多,而努力能决定的部分则被人们严重低估,认识到这一点,有意愿付出努力并且不羞于谈到自己的努力,都是一种才能。

要将自己的固有心智改过来,有一个有效的思维方法:将封闭性、绝对化的负面总结性评价改为开放式、启发式的提问。

比如尽量避免对自己说「我不行」、「我不擅长」,改为「怎样做会更好」、「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可以搞定」等。

5.2 打造自己的长板

努力,要找对方向。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盛的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这个道理当然是正确的,但是不是对应到人身上,所有事都能这么类比呢?那就未必了。

一个猪队友是否会影响一次行动?有可能会,也有可能不会,不可一概而论。

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人发展来说,长板理论可能是更为现实和有用的。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长板,专注一个领域,让长板尽可能长,才有可能越过每个领域的初期无回报或少回报期,进入收益快速飞跃的快车道,因为任何领域都是下游聚集了大部分的人,而资源都集中在头部。

木桶理论有个经典应用:一环套一环紧密配合的团队只要有一人是特别弱的,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表现。但其实这种针对团队的要求正印证了对于个人来讲,长板理论才是最实际的。

设想一下,既然在这样紧密配合的团队里,一个弱点就会影响整体,那么作为公司来讲,是不是应该把每个点都尽量配成最强的呢?拥有长板的人,才符合这个团队的要求,而样样能捞,样样都干得一般的,恰恰是团队最不需要的,因为他无论负责哪项,都是团队的「短板」。

5.3 给自己加量

很多人去过健身房,就算没去过,大抵也听说过肌肉锻炼的原理:对同一块区域进行重复大力的刺激,大到把肌肉撕裂,然后在其自动修复缝合之前,加入蛋白质,让肌肉在缝合后自然增大。
**
其实大脑也是一样,不经常「撕裂」它,它就得不到锻炼。因此,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需要常常有意识地「练脑」,有意识地撕裂它,给它加加量,别让它总待在舒服的地方,用起来才会更趁手。

我个人是倾向于适度负债的,注意,这里指的是适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轻负债」,不是毫无节制地负债。适度负债的好处就是人为地创造一个有压力的场景,让大脑不得不为了生存不停地走出舒适区,这些负债若是拿来投资的那就比纯消费更好了。

为了生存,我们就不得不持续想办法增加收入,有人一天打几份工,有人在原领域内产生了创造性的突破,不管是哪一种,当他把「轻负债」的状况解决以后,他的财富积累速度就会远高于同等状况的同事或朋友。

每个人都蕴藏着很大的潜能,无论是大脑还是肌肉,当它们逐渐适应了当前的强度时,你需要寻找更强的刺激,如此循环往复,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5.4 化被动为主动

很多书都在提醒我们如何更好地应用意志力。意志力重要吗?当然重要,但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上限的,若要想长时间地坚持下去,驱动力还得由内而外才行。
**
人使用时间是自由的(在《暗时间》里已经阐述过),除了明面上的时间以外,我们的生活中还会有很多的暗时间,而暗时间的使用则完全跟意愿有关,所以如果单纯靠意志力去坚持一件事情,势必就把暗时间给完全放弃了。

也就是说,当我们拼命逼迫自己做某事时,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也许会做,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培养起我们对重要事情的兴趣。

有人说,兴趣这事儿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怎么培养呢?这就对兴趣有了误解。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有了兴趣才做得好,而是先做得好才有了兴趣。当一个事情带来的仅有挫折的时候,很少人会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多数人都容易半途而废的原因。

:::tips 若是能找到重要事的有利应用,哪怕只是用来吹牛,当你稍微做得比别人好的时候,就能产生出兴趣,化被动为主动,这就不需要意志力的参与了。 :::
所以,在重要事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
「刚需兴趣点」**,并将其进行初步突破,这才是摆脱单纯依靠意志力推进的最好方法。

5.5 保持独特

如果说有什么是最好的竞争之道的话,那就是尽量不要完全顺着大多数人的路走下去。这很奇怪,就像是「最好的竞争就是避免竞争」一样奇怪。
**
但其实再仔细想想就明白了,跟大量的人进行同质化竞争,胜出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进行从1到100的尝试,鲜有人去探索从0到1。

很多人说,从0到1多难啊,说这个话的人是由于不知道自己的独特性可以从什么方面提供给他人独一无二的价值,也就是既不了解自己的独特点,也不了解他人的需求。

不让自己的独特性消失,也许是成功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拥有更高的可辨识性,就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虽然跟大多数人不一样需要放弃部分群体安全感为代价,但把自己的独特性打造成独一无二的优势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没你不行,我们接下去要做的,就是找到这部分人。

后记

书中有着很多的实用技能,粗看一遍也许未必可以达到实际应用的效果,但只要我们自己进行多刷,进行哪怕一次解码,最后只应用到一两项其中的点,那也会很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