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从某种程度而言,每个人都是趋势投资者。中国人恰好处于一个好时代,有好的思维方式,懂得如何最有效地做事,想不成功都难。
一个人命运的改变首先需要“见识”的提高。
《见识一一商业的本质和人生的智慧》是吴军在得到 App 订阅专栏《硅谷来信》的精选集。

序言“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

希望每个人通过认清我们生活的环境来认清自己,尽可能地有一个“好命
一个人小富小贵,可以靠一时的好运气。
后来的生活轨迹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不会因为一次好运气而改变。
世界上永远不缺运气好的人,彩票中大奖的人也是如此,在美国,几乎所有中大奖的人在 10 年内都会把几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的财产败光。
仅仅靠一时运气好是不可能大富大贵的。
对大部分人来讲,其实很难一辈子都交好运,当然也不会一辈子总是走霉运,关于后面一点,我会在书中进一步论述。运气是一时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命却影响人的一生,起着决定作用。
一个人要想得到命运之神的呵护并不容易。要想命好,首先要认识命的重要性,即信命和认命。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认命则是不超越命运给自己画的线,对于得不到的坦然接受。孔子日:“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不逾矩”三个字就是认命的意思。
社会上(包括一些老师)给年轻人灌的心灵鸡汤不能当真。如果那些心灵鸡汤真的管用,在那些灌鸡汤的人自己身上就应该应验,但事实上却没有。
有人将出身好等同于命好,这其实是两回事
出身好不过是人生交了一次好运而已,并不代表一辈子的命都能好;反之亦然,生于贫穷之家的人,未必没有好命。

那什么是命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对我来讲,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人生轨迹走不出这两条线,个人的努力、运气等不过是让我们在这两条线之间做微调而已。

环境的因素不能忽视。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mGladwell)在《异类》一书中强调,人出生的时间和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人出生的时间当然无法选择,不过“到哪座山唱哪座山的歌”的智慧是应该有的,时代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是信命。不信命是什么结果?生逢乱世不懂得保全自己,结果就不用说了;生逢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治世,依然怀疑它的现实性,就会丢掉一切机会。

如果错过了中国的发展机会,一切努力都变得事倍功半了。
决定个人命运的第二个因素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它们却决定了人的一生。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他的运气这么好,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而且总是在合适的时候到了合适的地方。其实,这不是运气好,而是“命好”,是他独特的想问题的方法和行事方式。

寻找独一无二的价值,这就是他投资(开始的时候他其实是用自己的时间投资,后来当然是用他的金钱投资)恪守的原则。

对于任何一个炒概念的公司,无论当时在媒体上多么光鲜,无论一年后股价是否会涨,我的这位朋友都不会理睬,他只看那些公司有没有”钱,,途,即赚利润。即使同样盈利的公司,他也只看它们是否在行业里有说一不二的定价权,他加盟的高盛、亚马逊、谷歌和腾讯都符合这个原则。
当然,他的判断可能会是错的,也许小米会成为一家好公司。不过他认为没有关系,本来他也没有打算在股市上挣所有的钱。这位朋友从不眼红别人挣多少钱,比如我们周围一些人当年从百度上市挣到一笔钱,他对这种一次性的收入根本不在意,不论多少。虽然这让他失去了无数次挣快钱的机会,但是他从不后悔。
很多人能够靠运气挣快钱,做到小富,但是不可能一辈子运气好。对他来讲,如果把注意力放到挣百度这种一次性的钱上,他就失去了看问题的固有方法,最后不仅挣不到谷歌或者腾讯这种钱,在投资上也做不到长期复合增长。这位朋友非常认命,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来不去想。他的资源并不比任何人多,但是他只关注自己命中能够得到的,也就得到了所应得的。
我讲,这是她命不好,怨不得别人。一来读书少,二来圈子太狭窄,以至见识和判断力高不到哪里去。

但凡人的知识面稍微宽一点,交际的圈子稍微广一点,了解事情稍微全面一点,命就会好很多。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今天,很多人仕途不顺,通常是命运使然,并非缺乏运气。

只能讲李广的命实在不好,为什么?因为他看问题和做事的方法有很大的问题。

李广一生经历了 70 余战,但是没有练就将才的基本素质(比如《孙子兵法》里讲的审时度势等),说明他的思维方式有问题,也就是说看问题的方法、处理问题的方式没有达到侯的级别。(关于这段历史更详细的介绍,可以看《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实这也是那些人的命,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是这样做是否合适、是否安全,而是在马路上别人不敢撞他们。如果大家看看周围,这种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的人有的是,而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个混得像样的。

我们在一辈子的经历中总会遇到各种麻烦和难题,它们就如同别人或者现实生活不断地在扇我们巴掌。对待这些巴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人一辈子被扇巴掌的情况和原因很多,各不相同,但是一个人对待它们的方法却有高度的一致性。习惯于扇回去的人一辈子都在扇别人巴掌,认圾的人一辈子都在认圾。英国著名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喜欢讲这样一段话: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
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这可能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的由来。其实决定命运的还包括我们的习惯、行为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出问题的人,命运之神是永远不会眷顾的。

家长没本事,就像挨了社会或者周围人几巴掌,梦想着孩子将来成绩好就能翻身,其实就是认怂的表现。以认怂的态度对待人生一道又一道的坎,就会不断地被这个世界扇巴掌。他们的命运其实在从小对待挨巴掌的态度时就已经决定了。

在美国,很多亚裔的情况也是类似。美国的大学不能公平地对待亚裔子女,分数的要求比其他族裔高很多,大部分家长就是认怂心态,让孩子多考几分。其实,考再多分也没用,只能让亚裔之间的竞争更激烈而已。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是要努力废除歧视亚裔的“平权法案”,但是绝大部分亚裔家长一谈到这件事就认怂了。
2016 年,作家刘震云在北京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讲,阿 Q 和祥林嫂是中国人的父母,其实他们二位都属于被扇了巴掌认怂的人。人对一个巴掌的反应,其实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

当我们认清了决定命运的这些因素之后,当我们了解了古今中外各种智者、各种被命运垂青的人的思
当我们认清了决定命运的这些因素之后,当我们了解了古今中外各种智者、各种被命运垂青的人的思维方式后,当我们能够用它们来替代我们自身那种要么认怂、要么鲁莽地扇人巴掌的思维和行动后,我们就会有好命。在中国今天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成功是一件大概率事件。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我们有一种好的思维方式,懂得如何最有效地做事情,想不成功都难。

上篇 商业的本质

世界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诞生出一些新的商业概念,比如前几年炒得很火爆的“互联网+”、O2O(线上到线下)、P2P(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等,最后大家发现炒完概念后剩不下什么东西。其实,不论概念如何炒,商业的本质上千年都没有什么改变。

第一章 商业的本质

01.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人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后,常常会追求娱乐和享受,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这种需求会越来越强烈。科技的发展可以让我们不需要再去现场就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但同时,当我们有了钱和闲暇时间之后却会做相反的事情,从线上重新回到线下,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世界。
这样从线下到线上,再从线上到线下的例子还可以举出非常多。这种趋势其实是一种在经济和社会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的必然结果。只是今天我们绝大部分人把关注点都放在了将线下的、实体的活动搬到线上去,而忽视了当经济发展之后另一种相反的趋势。而恰好是后面这种被忽视了的趋势反而有更大的商业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个趋势,从线下到线上、从实体到虚拟实际上是为了省时间、省钱。既然是省时间、省钱,最终挣钱的路就越走越窄。今天一谈到高科技就要说互联网企业,其实截至 2016年,全世界互联网企业的营业额(不包括苹果和华为这样的手机生产厂商的硬件销售收入)才 3800 亿美元,而传统的电信行业却有 35000 亿美元,可见线上的规模并不大。今天很多初创公司希望通过免费甚至倒贴钱的做法加入互联网行业,其实绝大部分都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第二个趋势,即从线上回到线下,则是为了花时间、花钱,当然路就会越走越宽了。
首先,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至于如何让人们愿意花钱,这是艺术,增田宗昭做到了。
但是我们如果从事商业活动,可能需要去想其他方式,并不能照抄别人的。
其次,我们常常容易随大溜。比如一谈到互联网时代就必然要谈―在线,但是我们可能更需要独立思考,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找到那些随大溜的人忽视的机会。当然,增田宗昭的成功是基于我一开始说的那个假设,就是人省了钱、有了时间,最终是要花掉的。没有这个前提,茑屋模式的基础就不存在了。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增田宗昭看待新技术的态度。互联网对他来讲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他用互联网平台发展会员,没有互联网,就没有茑屋书店和后来 CCC 的成功。但是,增田宗昭既没有烧钱,也没有炒概念,而是有他独立的思考,他对商业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02.经营和管理的秘块:没有选择的好处

让客户满意的销售和服务恰恰是不给客户太多的选择。
永远是这山看着那山高。
当用户难以进行自我设置、只能使用缺省设置(即默认设置)后,反而会对产品和服务更加满意。
不仅在对外经营上不给顾客太多选择可以增加他们的满意度,在对内管理上,不给太多选择通常也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员工的幸福感。
我们不能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有时,不仅在地点上不要给人提供选择,在时间上也是如此。
对于同学聚会这种事情,几个核心同学商量一下,定一个时间,然后通知大家
就可以了,不要给每个人选择的自由,因为永远不可能找到一个所有人都方便的时间。如果有的同学真的不能来,因为自己的其他安排与此冲突了,他更多的也只是遗憾,而不是抱怨。
不提供选择的一个直接的负面结果可能是永远得不到某些客户,或者在公司里无法让 100%的员工满意。但这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我们不是神,没有能力让所有人都满意。那些在心里完全排斥你的产品的人,从来就不是你的潜在客户。同样,对于一个团队中某些个人偏好永远和团队大多数人不一致的人,除非他有别人无法替代的才干,否则找一个人替代他的位置,对于他本人、对于团队和公司都是一种解脱。
因此,一个好的产品设计者会想办法引导顾客,而不会去做迎合每一个顾客的事情。同样,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制定简单有效,同时还能让绝大多数员工满意的制度,并给予大部分人觉得有用的福利,但是没必要试图在每一件事情上取悦每一个员工。后一种做法不仅让人感到困惑,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适度的选择给我们自由,但是过多的选择会适得其反。

03.“第三眼美女新产品”在市场上成功的三个阶段

第三眼美女是属于大众范畴的,她们未必那么显眼,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她们还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正因为她们可能没有光鲜的外表,如果依然能够吸引人,那么必定有某种美德或者价值。而对于欣赏这种美德或者看重这种价值的人来讲,他们对第三眼美女的喜欢会持续很久,除非这种美德和价值不再存在或者
过时了。
我们不妨总结一下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必经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虽然有了一个革命性的发明,产品也很性感,但是毛病很多,只有对技术特别敏感的人才会关注和使用它。第二阶段解决了第一阶段大部分问题,让技术带来的好处充分显现出来,但是价格昂贵,有时还不好伺候,因此只有有钱人才会使用。第三阶段解决了价格问题,才能普及到大众。绝大部分产品,三个阶段是由不同公司领跑的,前两个阶段的公司可能在商业上都不成功,只是为第三个阶段做准备而已。当然,也有些时候,个别公司财力充足,又能够坚持长期投入,能够走过全部三个阶段,但是这种情况非常非常罕见。当然,还有很多产品,甚至走不到第三个阶段就夭折了,比如 3D 电视。这就如同看人看外表,最后发现看走了眼。

04.共享经济的本质

未来商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这个名词和概念在中国已经被炒作了很长时间,但是大部分人包括很多从业人员对它的理解都有偏差。错误的理解导致错误的结果,大部分宣扬共享经济的公司都是快速死亡,于是这个词在很多场合也被大家当笑话讲。其实这并不是共享经济本身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炒作概念的人完全没有搞清楚共享
经济的意义。

首先,共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可能发展经济,又有可能让 GDP(国内生产总值)萎缩;既有可能为大家省钱,又有可能让我们失去拥有物质财富时的快感。因此,人们对于共享的需求本身就很矛盾。一方面,虽然每个人都认同如果全世界人人都过上美国人那样的生活。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世界的 GDP 就是靠消费在维持。
不论大家喜欢不喜欢,任何让经济萎缩、让 GDP 降低的共享经济(或者其他什么商业模式)都是维持不下去的。使用这个试金石就可以判断哪些共享经济的公司能成功,哪些一定会失败。

反观那些失败的共享经济案例。首先,它们都没有将原有市场扩大这个特点,无论是过去的共享电动工具,还是今天的共享充电宝。就说手机充电这件事吧,虽然手机充电是刚需,但是充电宝却不是。你不可能因为有了租赁充电宝,让原来每天使用 5 个小时的手机变成能使用 10 个小时。
其次,共享是为了带来便利,而不是为了节省资源。因此,是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去共享,还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共享资源,都无关紧要。
在未来,更多的共享可能不是将自己闲置的东西提供给大家有偿使用,而是像摩拜和 ofo 那样利用新技术的物品租赁。

那些真正能够调动更多资源、将市场做大的共享经济在未来还是大有希望的。在 2016 年新的一轮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关键性技术,比如机器智能、10 丁和移动支付,使共享的便利性得到很大的改善。IoT 和 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技术,可以让一些难以携带的大件物品变得容易跟踪,从而容易共享。

不论是什么形式,要想对哪一种物品或者服务成功实现共享,从根本上来讲,都需要通过共享创造出更大的市场、更多的需求。

自从工业革命之后,全世界经济就进入要靠消费来拉动的供大于求的时代,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地加速。我在前面讲过,商业的本质是为了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如果共享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去买东西,那么经济一定会萎缩,这样的共享经济是一定发展不起来的;反之,如果让更多的资源加入到经济活动中,利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增加使用量,给大家带来方便,最终让大家多花钱,这样的共享经济就有造血功能,就能成功。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商业上的失败,而不是模式本身的失败,更不是技术的失败。接下来,还会有第三波浪潮,而在那一波浪潮中,我们今天所欠缺的一个环境,即用户的信用和行为习惯会被补充进来,并融入共享经济的生态圈,这样就能够做到共享更多资源了。

05.未来经济的走向:跟踪经济

未来商业的第二个特点是跟踪经济。

谈到 IoT,很多人只想着“物”的互联,其实这个理解太过狭窄。在 IoT 中,人是一个重要的、最不能忽略的因素。如果我们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跟踪经济将变得更为精彩。当然,IoT 不是凭空发展出来的,而是植根于今天的互联网。
我通常会将 IoT 当作第三代互联网来介绍。既然有第三代,就有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一代互联网是计算机之间的联网,第二代互联网从特征上看是手机的联网,但是从本质上讲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网。
但是互联网发展到第二代时,第一代融入到了第二代中。同样,到了第三代,将是所有东西的联网,自然要包括人。过去很多人一谈到 IoT,就想到传感器、摄像头、工业设备等,这种理解太狭隘了。而人依然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
IoT 是个很宽泛的概念,而跟踪是它一个重要的功能,在我们担心被跟踪而失去隐私的同时,是否能想到它带来的巨大好处呢?当然,有用的技术最终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这就是跟踪经济的基础。

06.合作经济:合作比颠覆更重要

未来商业的第三个特点是合作经济。
概念本身是没有对错的,错误来自滥用概念的人,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更好、更准确的概括未来经济特点的概念,便能够容易甄别社会上的金条与稻草了。在真正的创新中,合作远比颠覆更普遍。
各种创新,多少都带有一点颠覆性,只是在程度上不同而已。任何看似巨大的质变,其实都需要量变的积累,而在每一次量变的过程中,原有的形态会得到部分甚至大部分的保留,这可以看成是原有产业和新技术的合作。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新技术和现有产业进行合作,就会让发展已经呈现停滞的产业焕发青春。
今天我们发明一个所谓的“互联网—”,也并不会加速任何社会进步。当然,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新技术,并且强调互联网的重要性,使用一个带有“互联网”三个字的概念也未尝不可。即使如此,正确的提法也应该是“原有产业十互联网”,“互联网”三个字是放在后面的,它是用来帮助改造原有产业的,核心依然是原有产业。而其中的本质则是我们要讲的合作经济。

这些小公司的创业者要做的不是和上述大公司比拼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技术,而是去和现有产业合作,使用新技术完成现有产业的升级。这就是我说的合作经济。
在未来,有三种公司能够受益于智能技术,除了上面提到的技术领先的大公司,还包括具有大量数据的传统公司,比如电信运营商、银行,甚至地方政府,这是第二类受益者。此外,第三类是那些愿意深入到原有产业中,了解在那些产业中有什么可以通过智能技术解决的问题,然后用新技术解决它们,从而让原有产业得到升级的公司。当然,第三类公司做的是一种脏活、累活,而且一开始是低利润的工作。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公司才不愿意自己来做这件事情,反而给了小公司机会。
合作是今后创业的方式,也将是未来经济的特点之一。

07.众筹经济:未来时代新的生产关系

未来商业的第四个特点是众筹经济。
讲到众筹经济,很多人会想到预售。比如某个作家要出书,或者某个新人想出唱片专辑,却没有钱支付出版或制作的成本,于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从每个人手里融资 20 元,等到书或者唱片出版、发行之后,再给每个人分一份。这种做法确实属于众筹经济,但是从本质上说就是预售,而且经过了七八年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大的起色。
这种预售式的众筹发展不起来并不奇怪,因为它虽然给那些无名作家或者歌手出了钱,但并没有获得这些人在商业成功后赚取的利润,因此愿意参与的人大多是出于慈善心态的考虑,帮助那些人圆了作家梦或者歌星梦罢了。讲得更通俗一点,参加众筹的人多少有点儿情怀,靠情怀做成一点事情是可行的,但是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大市场却没有可能。商业的事情还需要以商业的方式来办,没有利益所得,任何商业行为都不能持久,是不能做大的。
或许从早期众筹中获得了启发,马斯克在研发和制造电动汽车时就采取了这个手段。但是,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非简单地让顾客掏预付款,而是开放了用户参与设计的可能性,并且让用户能够分享到一些投资的收益,这样其实是创造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
用户提供了资金(和可能被采纳的设计),他们获得了什么?讲起来你可能会不相信,实际上只是面子而已。极个别建议被采纳的用户得到了马斯克的点名表扬,不过好像马斯克并没有打算付给他们报酬。此外,绝大部分人参与特斯拉的众筹,只是为了先拿到汽车。因为汽车的生产和印刷图书不同,不可能一次性交付所有想购买的人,因此只好先供应给参与众筹者。
你可能会问,面子真的很重要吗?对于很多中产阶层和各个级别的发烧友还真是如此,否则就不会有人付出几乎 100%的溢价购买最新的 iPhone 了。
马斯克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不让经销商或者“黄牛们”去赚这个溢价,而是将它返还给了最初参与众筹的顾客。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改变了生产关系中的利益分配原则,顾客成为投资者,并因此获得溢价而得到了投资的回报。此外,由于顾客出了钱,确定了自己要购买的产品的形态,使得特斯拉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准备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也改变了生产关系中这一重要的要素。因此,众筹经济其实代表了一种新的且更有效的生产关系。

第二章 创业不等于从 0 到 1

创新中的从 0 到 1 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创新,是要走完从 0 到 N 的全过程。事实上,历史上从来不缺乏从 0 到 1 的人,但只有很少的人坚持走到了 N,这不仅需要有原创的发明,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伟大的发明总是基于前人的工作,它所完成的是从“N+1”的过程,而山寨则是从 N 到“N-1”。

08.硅谷的 N+1 创新法

这其实反映了麻省理工学院人的特点:一方面喜欢做从 0 到 1 的事情,并且成功地走完第一步;另一方面却懒得走完从 0 到 N 的全过程。
而大众真正知道的是走完后面艰难的风步历程的人和相应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很多在硅谷,因此也就缔造了硅谷地区作为创新之都的名声。

既然硅谷没有太多从 0 到 1 的发明,为什么它比别的地区更擅长利用别人的原创发明,做出改变世界的事情呢?斯加鲁菲给出了两个原因:叛逆和执着。叛逆是硅谷精神的精髓所在。科技实际上是这些梦想改变世界的叛逆者们的工具而已。
今天,不少人也把颠覆现有行业放在嘴边,但是真正实现了颠覆的人很少,反而山寨的人却很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叛逆者们颠覆现有秩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改变世界,需要有常人所没有的执着。桂谷的叛逆者们为了达到目的,首先会想尽办法去寻找那些可能颠覆现有产业的技术(注意:是寻找而不是发明),这样,那些在其他地区被发明却又被束之高阁的技术,就被硅谷的颠覆者带到硅谷继续发扬光大。在前一节中我讲到过,新技术常常不可靠,时灵时不灵,要将这样的技术转变成产品,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走完从 1 到 N 的漫长路程。
初创小公司要想和大公司竞争,就不能完全按照大公司制定的市场规则来运作,因为那样的胜算很低,所以它们常常需要打擦边球,颠覆现有的市场。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需要有新的技术和产品,也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一个质的飞跃。我常常把这种创新叫作“N+1”,即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和硅谷“N+1”的创新所不同的是,山寨是在做“N-1”的事情,即别人做了一个东西,他抄袭过来,然后低水平重复,偷工减料,别人卖一千,他卖八百,这样永远完不成从 1 到 N 的过程。还有一些人,天天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以为碰上了从 0 到 1 的技术,就可以实现改变世界的目标,实际上比从 0 到 1 更困难的是走完从 0 到 N 的全过程,而这需要足够多的执着和耐心。
初创的小公司,或许能够从桂谷创新的方法中得到启发:叛逆和执着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09.给初创公司创始人的建议

一个公司的创始人,常常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也是行家,否则一般不会出来创业。这些人的优势非常明显,在各自的领域比他们更懂业务的人不多,然而有些时候他们会陷入自己的专长中,反而把优势变成劣势。

小公司的创始人应该做什么呢?他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是从重要性来讲,做好三件事情就可以了。
招人
很多小公司创始人和我抱怨:“现在实在太忙,下面的人做事情实在不行,凡事得自己做。”我说:“你的管理方法有问题,你需要做的是找到合适的人,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做,而不是事必躬亲。”
如果你看下属做事不满意,要么说明人没有找好,要么说明培养他们的方式有问题。只要是合适的人,再假以时日培养,他们最终都能够做得比你好。

作为一个公司的创始人,他需要花很多时间找到各个关键岗位最重要的人,一旦找到那样的人,就相信他们的能力好了。

招人实在太重要了,面试占掉了他们 1/4 的时间。人招不好,不仅耽误事情,而且常常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早期的员工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除非他能够和公司一同成长,否则公司长大之后,他们的工作很难安排。让他们当主管,又不具有相应的能力和潜力;还让他们做非常具体的工作,他们会觉得创始人太薄情,甚至会纠集一些老员工对抗新来的主管。

小公司招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方除了能力和品性能够胜任工作之外,还必须具有非常强的主动性。小公司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不能等到老板安排任务才去做,这样就无法和大公司去竞争,因此每一个员工眼中都需要有事情,主动把工作做好。大公司往往在这方面能够承受的风险大一些,由于管理的层级相对严格,遇到个别不太主动的员工,只要能够将上面安排的任务保证质量地完成,就不会出大问题。任何一个公司招人,都需要坚持一个原则:录用的人应该高出现有员工的平均水平,否则公司越大,人 员的平均素质越低。公司走下坡路,常常就是从乱招人开始的。

起到刹车的作用,而不是引擎的作用
一个管理有序的公司,动力应该来自底层,刹车应该来自高层,这样公司既有活力又有―。如果引擎和刹车的作用搞反了,那糕了。
谷歌在发展到 100 人规模时,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和几个其他高管,每周要花一天的时间听下面员工介绍自己的项目。他们只负责一件事情,就是确定员工做的事情是该做的,而不至于让公司的业务太发散。至于该怎么做,他们从来不发表建议,因为既然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员工,就相信他们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这些高管在审核项目时的作用,就是“刹车”。
确立公司的价值观或企业文化
今天很多公司讲到公司的价值观时,总是在变相地教育员工对公司忠诚。用这种想法理解企业文化的作用,不仅无益,而且还会让一些喜欢自由自在的员工跑掉。
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做事方式,这种方式别人还不容易学,因此它们就如同公司的基因。 一个公司的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始人的基因,创始人喜欢什么、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公司最终就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一个公司为大家设置的目标函数,会导致大家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优化自己在这个目标函数下的表现。

世界上任何成功的大公司,不论多大,都只
有一种基因。虽然很多人习惯于“既要……又要……”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骑墙的想法从来没有坚定地站到某
一个阵营中效果好。无论是坚持工程师文化、产品导向还是销售导向,都有很多成功的先例,但是如果哪家
公司讲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包含了所有这一切,这个公司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表现平平。
一个公司价值观的确立或企业文化的确立,是在它成立的初期。没有一家成功的公司,价值观和企业文 化是在 5 年后确立的。当公司规模小的时候,可塑性比较好,创始人在这个时期要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我们的公司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并且围绕着这个想法招聘最合适的人,找到公司合适的商业模式。这件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需要在早期让整个公司都认可它的价值观。在公司里,其他人在这件事情上显然不能取代创始人,因此这就是创始人自己的任务。一个创始人如果能做好这三件事情,就已经不容易了,所以一些具体的事情应该让下面的人做,自己不要干预太多。当一个创始人能够找到称职的主管工程、销售和行政的负责人,并且足够信任他们,那么公司就步入了正轨。如果创始人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不仅会把自己累死,还会把公司做死。
当然,很多人会说,我不是创始人,这些建议对我有用吗?如果你准备到一个公司里去做主管,你可以用这些标准衡量那个公司的老板是否称职;如果你只是一个一般员工在找下一份工作,你要考虑是否认可对方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以及他们的管理方式。

10.期望值最大化原理:设置好收益函数

当一个公司确定了目标和价值观后,每一个人就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做事情的
方式,以优化这个目标。而这背后的原理就来自信息论中一个重要的原理—期望值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这个原理其实也是今天各种机器学习算法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在管理学中又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还能指导现实生活。这可能是因为世界上很多道理是相通的。
期望值最大化原理原本是用来寻找一个最佳函数的,它的原理大致如下:
首先,我们要给出一个收益函数*,它代表我们的利益。其次,在每个时刻计算出能够最大化收益的期望值的方向,之后沿着这个方向走一小步。接下来,再从新的起点出发重复这个过程。

当我们在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时,也在不自觉地按照期望值最大化原理不断完善。一个人交朋友,开始可能有比较大的随意性,但是他内心有一个衡量标准(收益函数 X 就是最大化自己的“收益”,久而久之,那些对他好的人、能让他分泌多巴胺等激素的人,以及物理距离近又便于相互帮忙的人,就成了他的朋友,其他人就渐渐淡出了他的生活圈。当然,每个人在心里所设定的收益函数是不同的。
一个公司的创始人定下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它就是这个公司的收益函数,员工会不自觉地朝着收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如果某公司规定销售额是考核的标准,那么大家都会放弃对技术的长期投入、对产品细节的追求,转而考虑降低成本,采用各种方式进行促销。有的公司在发放年终奖时,把一半的奖金与员工对公司价值观的认同度相挂钩,久而久之,公司就会产生大量只动嘴不动手、说得比唱得还好听的人。
公司设置什么样的收益函数,员工就会将之最大化。

创始人的基因会决定公司的基因,创始人在公司成立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定规矩。而那些规矩,就是公司管理的收益函数。

但凡有点儿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会找到那些领导有意无意设定的收益函数,然后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去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因此,与其教育员工,不如设置一个对公司长期发展最有帮助的收益函数。做好这件事情,管理公司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了。

期望值最大化,不仅是信息论的一个原理,也是宇宙演变所遵循的规律,可以讲是“天道”。科学原理不仅适用于科学本身,也适用于生活。任何人,无论是单位的一个主管,还是一名基层员工,都不妨利用一下这个原理—最大化自己的期望值。

11 .什么是好的产品


首先,好产品的目标必须明确。
其次,好产品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只能在当时的情况下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
对于一个工程师而言,他不能等待条件的成熟,而是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再次,在工程上,常常是伴随着一个问题被解决,又会派生出一个新的问题。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是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应有的做事态度。另外,一切实用的设计都需要有取舍,而取舍的原则就是要围绕最终的目标。
最后,当目标变了,如果还采用原来的解决方案,就如同刻舟求剑。
即使是好的产品,如果用错了地方,也达不到应用的效果。

12 .缪贤的误区:为什么从知名企业和单位出来的明星创业会失败

2016 年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劝回了不少想离开单位创业的人,包括很多媒体人。因为根据我的经验和观察,这些人创业的成功率远比自己想象的要低很多,不如在原来单位中再做更多的准备,等待时机,反正机会以后还会有的。

我们不妨看看从著名媒体走出来的成功创业的媒体人有什么共性。
首先,他们其实都不是在做自媒体,而是用自己的经验和影响力打造了一个新的平台,比如罗振宇、马东,以及虎嗅、嘉宾传媒的几个创业者都是如此。但凡决定出来创业的,多少会有点儿看家本领,但是不同的看家本领用起来效果也会不同。那些有能力打造平台的人,就不会有吃光老本的担心,因为平台可以引进新人。
其次,做平台都需要两个看家本领。第一个本领是培养一批新人,通过这些新人将自己的专业特长放大。由于我们这个时代总需要媒体的进步、总需要新人,因此既有媒体经验又能带新人的从业者,就显得特别稀缺了。
第二个本领则是将其他行业的人塑造成媒体上的明星。相比之下,那些单打独斗的个人明星,即使光环再耀眼,我也建议暂时在原有的单位中将上面两个本领学会再说。
相比之下,从大的科技企业里走出来的资深人士,办公司的成功率要高一些。这是因为那些人虽然也有
些名气,但是那种名气常常属于他们自己,而不是背后的公司。也就是说,他们需要靠手艺吃饭。和他们打交道的人,看重的也不过是他们那点手艺。只要别人觉得他们的手艺还有用,就有人愿意掏钱让他们做事情。这是他们的悲哀,也是他们的幸运。如果对比这两个领域成功的创业者,就能发现一个相似之处:凭手
艺吃饭,而不是靠光环吃饭。
大公司的光环无疑会给公司里的一些人很多方便,
他们更容易建立起广泛的人脉,但是他们需要分清楚对方的善意是冲着自己来的,还是冲着背后的公司来的。
我在《大学之路》中讲,真正的好大学是这样的:当它们的毕业生走出校门时,他们不再需要把母校的名字挂在嘴边,因为他们的能力本身就说明了一切。如果一个人从名校毕业,还总要不断提醒别人他的这段经历,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
明星企业或者单位和明星们的关系大抵也是如此。可见,英雄不问出身。

第三章 以小博大的颠覆式创新

在每一次技术革命中,现有行业就会升级一次,就会产生大量新的公司、更有活力的公司。在当下,正是需要有技术水平、有市场能力、有明确方向的小公司、新公司。但是,创业者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从给传统行业的大公司干脏活、累活开始,而不可能一开始就办成一个改变世界的大企业。

13.创业是件苦差事

我在《浪潮之巅》中讲过两种好的商业模式。第一种是像谷歌或者阿里巴巴,打造一个“印钞机”式的公司,不需要自己雇用太多销售人员,买卖双方就可以自动交易,这样即使员工都去睡觉了也能挣钱。不过在这种模式中,提供信息(或者商品)的公司或者个人,与使用(和消费)它们的人是严格分开的,消费者之间也没有太多来往。第二种是像 Facebook 和微信,让消费者互动起来,彼此提供信息和服务。这两种模式都只能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期才能实现,并且无论是哪一种,只要做得好,都能赢得巨大的用户群,并且有可能获得巨大的收益。当然最后这一环能否实现要看它们的变现能力。

在商业中绕不过去的一环能挣到最大的钱,而掌握这样一环的都是平台公司,但是,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够做出一个通用平台。今天大家看到谷歌挣大钱,阿里巴巴可以控制上下游,很风光,但是在早期,它们的业务面都很窄。谷歌靠的是搜索,它最初一两年的收入并不高;阿里巴巴则是做 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牵线搭桥的苦差事,只不过后来它们在单点上做得非常精深,实现了利用核心优势的突破。腾讯的情况也是类似,靠聊天软件起家,分发短信挣点小钱,通过游戏挣钱已经是非常晚的事情了。能够单点突破改变整个行业的公司其实并不多,做到这个境界常常是结果,而不是一开始的目标。

小公司一开始由于资源有限,不可能像大公司那样全面铺开业务,即使创始人有很高的心气,也需要从一个突破点开始做起。凡事都要做好需要一万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准备,其实这个经验不仅对个人适用,对产品也一样。任何产品要打磨得像样,都必须花功夫。大家看到苹果手机好用的一面,但是看不到它在设
计时所花的功夫,仅仅是外形上四个角的弧度,就做了很多的尝试。初创公司规模小,要想在短时间里在某个方面领先大公司,就必须要把所有的人力集中在一个点上,把一个产品打磨好。做平台的工作量特别大,以小公司的人力物力很难在短时间里既做到技术领先,又做到大家都满意。

今天的创业者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去创办一个谷歌或者阿里巴巴,而是必须先从脏
活、累活开始。如果在一个技术发展平稳的时代,现有行业的大公司并没有什么脏活、累活可做,小公司则没有太多机会。而在智能时代,技术飞速发展,现有行业急需升级,就有了大量有需求的大公司。因此只要小公司的团队有技术水平,有一定市场能力,认准了方向,愿意做其他公司不做的脏活、累活,就会有不小的成功机会。
想要成功,说容易也容易,只要担起别人既不愿意干又非常有意义的脏活、累活就可以,而不是只盯着那些容易做、利益大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早让大公司做到了。想要成功,说难也很难,因为它需要人的综合能力,不过,在一个变革的年代,机会总会更多一些。

14. 蚂蚁如何战胜大象

那些和大公司开展过激烈竞争,并且最后能够获胜的小公司,通常都有这样两个特点:其一,成功的小公司是用洋枪洋炮对付行业中现有大公司的大刀长矛。 其二.从生产关系来讲,成功的小公司和现有的大公司不属于同一代。

如果两个公司采用的是两个不同时代的技术,大公司即使体量大,也难以和技术先进的小公司竞争,当然前提是技术的差距是洋枪洋炮和大刀长矛那么大。

现在可以总结一下洋枪洋炮或者说颠覆式创新的特点了。首先,要有一个杀手级功能,没有撒手锏什么都免谈,这一点很多人都看得到。其次,颠覆者(小蚂蚁)的撒手锏必须容易得到当时相关技术的帮助,以至飞速进步,而传统的产品则难以受益于当时的技术进步,这一点是很多人所忽视的!蒸汽船受益于机械革命,微软受益于摩尔定律,谷歌受益于互联网。很多人发明了一项更好的技术,但是和现有公司竞争时讨不到便宜,因为他们做的是孤立的技术进步,并没有受益于那个时代其他技术进步的帮助。

初生的婴儿都是不美的,颠覆式创新一开始一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它一定具有两个特性一一撒手锏,以及当时的周边技术能够不断放大撒手锏的威力,以至相比过去的技术和产品,很快它就是洋枪洋炮了。有了洋枪洋炮,小公司迅速攻城略地也就不足为奇。

如果情况反过来,大公司掌握了洋枪洋炮,小公司是否还有机会?这件事就难讲了。机会肯定还是有的,但是非常小,这不仅要看小公司的执行能力,还要看它的对手有多么灵活。如果对方是一只非常会跳舞的大象,蚂蚁的机会就不大。因此,在上一节中才会讲到让小公司避开那类大公司的强项领域。不过,总有一些大象是不会跳舞的,这就给了蚂蚁一些机会。

15.把公司大小之争变成新旧时代之争

摩尔定律之所以能够成立,是英特尔的工程师自己倒逼自已的结果。很显然,两个不同时代的公司之间的竞争结果毫无悬念。
采用新时代的思维方式与旧时代的公司竞争。
我的书也在传统的图书销售渠道(主要是电商)出售,虽然那些电商的客户数量比罗辑思维高出一个多数量级,广告资源也多得多,可以讲是大象对蚂蚁,但是罗辑思维卖书的速度居然是传统渠道的两倍多。为什么蚂蚁能够战胜大象?因为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公司之间的竞争。传统的渠道推广方式只有降价促销和大量展示广告,效果如何,其实它们并不清楚,虽然它们有不少数据,但并不善于使用数据。罗辑思维的优势在于它的思维方式是全新的,
比如之前谁买了哪本书都一清二楚,拥有了相关数据,便可以做有针对性的推广,因此效果提高了好几个层次。

双方采用的显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战略战术,竞争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总结一下那些最终超越了原来行业中大公司的新兴公司的特点,就会发现后者在生产关系(特别是分配制度)和管理理念上比前者有很大的进步。虽然原先的大公司也可以获得新技术,但由于成立的时间比较长,各方面的利益都需要平衡,管理的理念比较难扭转,即使看到外面有更好的管理方法,也未必接受。新旧两类公司的竞争就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的竞争,而是两个时代的竞争。新时代最终会战胜旧时代,尤其是在变革时期。

光从理论上知道该怎样做还不够,小公司能够成长起来最终靠的是将产品和技术做好。

16.曼施泰因和专利:小公司的创新

曼施泰因提出了一个新的战术思想,他认为只要进攻足够快,就不需要防御侧翼和后方,因为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就是闪电战的理论根据。
战争的胜利不完全取决于指挥艺术,而在于哪一方站在正义的一边并且具有更强的经济实力。

专利真正的作用一它其实不是进攻的工具,而是防守的工具。当一个公司能够靠创造力快速发展时,它会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将技术变成产品,别人就算抄袭它的技术,也只能跟在屁股后面跑,这时它懒得申请专利,甚至也顾不上申请专利。
这就如同曼施泰因所讲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是,当一个公司的业务发展开始出现停滞时,它就需要用专利保护它的侧翼和后方了。

对于小公司或者刚刚进入一个新领域的公司,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创造力和执行力才是在新行业中的立足之本。对于个人来讲情况也是类似,与其纠结过去的得失,不如提高执行力去不断开拓新的事业,这才是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正道。

17.没有什么下半场



很多事情说得多了,别人有没有相信不知道,反正自己是信了。

任何历史都是延续的,而不是割裂的。

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它的各种研究表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也不是割裂的,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导师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认为,历史不可能从一个非常黑暗的中世纪一下子跳到非常辉煌的文艺复兴时代。在文艺复兴之前,进步的力量已经在聚集了,只是过去大家没有注意而已。因此今天还出现了两次文艺复兴的说法,即在中世纪后期其实已经有了第一次文艺复兴,而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其实是第二次,或者是在第一次基础上的一个延续。如果连中世纪的历史都不能够和前后的历史相割裂,那么先后发展起来的、彼此有很大相关性的各种互联网技术更是难以割裂开来。

我们知道,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移动通信的发展结合互联网导致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移动终端和云计算相辅相成,才导致了所谓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产品得以应用,而大数据和云计算又导致了机器智能的突破。这些技术都是强关联、紧耦合的,而且在一起逐渐形成闭环。在这种情况下,前面某一个环节没有发展好,就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发展,很难不补课就能直接跳跃到下一个阶段。
下半场的说法,着实让一些曾经领先,但是从几年前开始落伍的互联网公司又看到了希望。但是,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并不是网球比赛,第一盘输掉了没有关系,第二盘又从零开始了;相反,它更像是足球比赛或者篮球比赛,是要把前面的领先状态或者落后状态带到下一个阶段。已经落伍的公司,除了认认真真补课,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

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强调下半场呢?因为他们已经错过了过去 20 年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阶段,所以希望炒作一个概念让别人相信自己在今后还有希望。其实,对于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任何时候进来都不晚,因为在任何产业中总是有后起之秀。后起之秀能够快速超越前面的公司原因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很多,但是没有一个是靠炒概念做成的。
今天,我们的社会上有太多的新概念,相比之下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反而不够。前两年中国一直在炒“互联网+”的概念,似乎没有炒出什么结果。这件事从一开始我就讲,它完全搞反了,应该是“原有产业十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它可以提升效率,但是一定要解决原有产业的问题。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已经存在了。但是,互联网出现了,结合原有产业,形态就变了。炒作“互联网―”概念的人没有成功,而在下面默默地使用互联网技术改变原有产业的人却成功了。

当大家投资都不理性时,我们的机会就来了;同样,当大家都在做表面文章时,我们晋升的机会就到了。现在,当大家都在炒作概念时,就给予了我们使用新思维改变一个现有产业的机会。

第四章 拒绝伪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是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很多人?试图在短时间里完成很多工作,这其实是办不到的,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效率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完成了多少。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它们是伪工作。所以,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生活中,提高效率都需要从拒绝伪工作开始。

18.伪工作者究竟“伪”在哪里

其实,一个人的效率是很难提高的,自己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有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而不是挤压时间把所有的事情凑合做完。

在互联网公司里,永远不可能有把全部工作做完的时候,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快,而变化又常常难以预测。

互联网的产品开发则不同,它是一个动态迭代的过程,大部分时候我们无法清晰定义一个静态的版本。在开发过程中,新的问题总是不断地涌现、不断地加进来,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似乎都有必要立即解决,因此不存在把工作队列清空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人所追求的不应该是完成了百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的工作,而是做完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


一个有经验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而这恰恰是所有新员工都欠缺的技能。

在谷歌等美国公司里,上述这种每天应付事务性工作的人被称为 pseudo worker,直译出来就是“伪工作者”。这些人每天把自己搞得很忙,他们所做的工作可能也是公司里面存在的,但是那些工作(也被称为“伪工作”)不产生什么效果。在 IT 行业,如果一个公司里这样的伪工作者很多,完成的伪工作很多,用不了多久,它在竞争中就要处于下风。

谷歌和 Facebook 在管理上显然比雅虎更积极主动,它们对于员工的评价不在于他有多忙、写了多少代码,甚至不是完成了多少产品的改进,而在于产生了多大的效果。也就是说,那些伪工作者即使平时再忙,也会被淘汰。

大部分年轻人只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他们的表现会有非常大的提高。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怎样才能防止员工成为伪工作者呢?我想最重要的是明确两点。
首先,管理者要让员工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的高度去工作。这样,他们才能在做不完的工作中动脑筋去寻找那些对公司最有帮助的事情去做,而不是简单应付老板派下来的任务,然后向老板交差。在一个知识型企业中,管理者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员工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因为员工的主动性很重要。

其次,管理者要让员工明白,他们积极工作(而不是消极完成任务),最大的受益方是自己。公司里不
免有员工对自己、环境、周围人的态度、所给予的机会等有不满意的情绪,此时他们会消极对待工作,不自觉地成为不动脑筋的伪工作者。有些鬼精的人,甚至会表现出一种任劳任怨的态度,也不和老板争执,被动地从老板指派的工作中找一些容易的工作来做,而不是拣那些有影响力却比较难的工作去完成。当老板问起来时,他们会讲自己在认真工作,工作量也看似很满。至于为什么很多重要的工作没有做,他们会推说是因为时间实在是不够。对于这样的人,一般老板还真拿他们没有办法,在考评时只好让他及格。但是这些人实际上在坑自己,因为那些伪工作做得越多,个人进步就越慢,甚至能力还会倒退。

很多管理者动不动就修改规章制度,世界上没有
一种制度是完美的,因此他们不免左右摇摆、矫枉过正,最后改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有道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伪工作的管理者便是如此。
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有时候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我们所做的 事情,你就会发现,舍弃一些事情也未尝不可。再宽泛地讲,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静下心来总结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常常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所以,当你因为总也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不妨试试先停下来,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把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找出来并完成它们。试试看,这样你的工作状态会不会发生改变。当我们处于工作永远做不完的状态时,依然需要有时间欣赏身边的风景。

我们总结了几点在一些 IT 行业伪工作和伪工作者典型的特征。
1.那些既不能给公司带来较大收益,又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改进和“升级”,很多是伪工作。比如,在互联网行业里,如果一个产品中某些功能或者设计上线之后生命周期不到三个月,那么当初很多开发的工作都是伪工作。按照这个标准衡量,微软在 Windows、Office(基于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办公软件套装)和 IE (网页浏览器)上很多工作其实都是伪工作。
2.有的人明明能够通过学习一种新技能更有效地工作,却偏偏要守着过去的旧工具工作,甚至手工操作,这种人是典型的伪工作者。
3.在做事情前不认真思考,做事时通过简单的试错方法(trial and error)盲目寻找答案。
4.做产品不讲究质量、不认真测试,上线后不停地修补,总是在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找漏洞和打补丁。
5.不注重用有限的资源解决 95%的问题,而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纠结不重要的 5%的问题。
6.每次开会找来大量不必要的人员旁听,或者总去参加那些不必要参加的会议。

19. 努力 10000 小时真能帮你成功吗?

罗振宇老师在罗辑思维视频第 185 期《即将到来的社会阶层》里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那就是你花了 10000 小时可能也没用,因为思维方式、周围环境、境界等因素,比下笨功夫要重要。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不仅谈到了 10000 小时努力的重要性,还谈到了成功的其他必要因素,包括智商、运气和家庭环境。10000 小时的努力是必要的,而其他这些条件也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遗憾的是,这里面没有一个是充分条件,甚至加到一起也不构成充分条件。

运气或者时代大环境对成功很重要,简单地讲就是要生逢其时。美国 19世纪末的商业巨子们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赶上了那个大时代,同样,盖茨、乔布斯等人的成功也是赶上了信息时代。相反,如果生不逢时,成功的可能性就要低很多。事实上,但凡成功的人都承认自己有运气的成分,而不是到处炫耀自己的能力,当他们遇到挫折,会检讨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怪罪运气;反之,不成功的人在偶尔得意时会把自己封神,失败的时候会怪运气。

格拉德威尔认为,第三个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家庭和生活环境。好的环境有利于人在身体和心智上的成长,能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的潜力。我一向反对在教育孩子时拿什么起跑线来说事,因为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但是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起跑线的话,父母的见识就是起跑线。敢于把这个观点说出来也是需要非凡的勇气的,因为它和我们宣传的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成功的价值观相矛盾。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家庭和生活环境不是简单地以经济收入和地区发展程度来划分。从教育下一代的角度上看,一个家庭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没有钱,有一辈子的机会能够获得,而缺乏这三样东西,纵有天赋,纵然后天再努力,格局和气度都会太小,终难成大事。当然,家庭和生活环境等因素,也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已,远远够不上充分条件。

10000 小时的苦功夫不仅对于训练一个人的技能是必要的,对一个团队做出一款好的产品也是必要的。没有这个时间狠下功夫的保障,一切都免谈。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亚马逊在硅谷的负责人和我谈起 10000 小时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在他看来,任何好的产品都需要花足够的人力和时间来打磨,花的功夫不够,得到的就是粗制滥造的水货。在产品开发中,常常以人年或者人月来计算工作量,比如投入 5 个人做 3 年,就被称为 15 人年的工作量。他也不知道打磨一款好的产品具体需要多少人员和人年,我们权且还以累计 10000 小时衡量。在他看来,一些小公司之所以能够做出好产品,是因为“聚焦+加班”。聚焦使得产品得到较多的人力,加班使得产品提前积累到 10000 小时的门槛。大公司有时不聚焦,也不加班,产品磨到 10000 小时花的周期就长,很多机会就失去了。因此,对于有天赋、有外在条件的人,要想做到出类拔萃的地步,先花上 10000 小时再说。

这 10000 小时不仅要花,还要看怎么花。很多人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有 4 个误区。
误区一:简单重复
有些人的 10000 小时都是在从事低层次的重复,上文中我提到的伪工作者就是这种人。
误区二:习惯性失败
这一类人和前面讲的正相反。他们好高骛远,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同时脸皮还很薄,也不好意思请教。他们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然而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的。因此这些人常常是时间花了很多,甚至不止 10000 小时,但是不见效果。在很多公司里都能见到这种人,一个人在下面捣鼓东西,就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误区三:林黛玉式的困境
林黛玉其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我喜欢她实际上是因为她很有内涵和才气,想问题想得很深,但这也是她致命的弱点,她的才华越高,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进,对外界就越排斥(当然外界也排斥她兑我们知道,一个概念内涵越宽,外延就会越窄。你如果泛泛地说“桌子”这个概念,它包括非常多的家具,但是如果你说“法国洛可可宫廷式的核桃木贴面桌子”,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几件了。林黛玉就是这样,她越是精进,越到后来贾府里只有贾宝玉能够懂她。我们很多人做事都是这样,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的所知就越少,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有两类科学家,一类是掌握了一个方法,研究什么都是一流的,他们越往后走路越宽,比如爱因斯坦、费米和鲍林(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化学家);另一类是路越走越窄,比如发明晶体管的夏克利(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对自己研究的晶体管越来越熟悉,就对其他技术越
来越不愿意接受,最后无法和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同行交流。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人。

误区四:狗熊掰棒子
10000 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限度地复用第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从头开始。希腊科学体系和东方工匠式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发明发现都是可以叠加的,你给几何学贡献了一个新的定理,几何学就扩大一圈。而后者不成体系,是零碎的知识点(甚至只是经验点;),每一个新的改进都是孤立的,因此很多后来就失传了,以后的人又要从头开始。

很多人读书也是狗熊辦棒子式的,做了一堆题,相互关系没有搞清楚,学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换一道题就不会做了,因此时间花得不少,成绩却上不去。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根据我自身的体会以及对周围人的观察,无论是个人天賦、大环境和小环境还是个人努力的程度,都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并不充分。当然,大家可能会讲,那我们不就没有希望了吗?也不尽然。虽然没有什么条件能保证谁一定成功,但是,总有相对好的做法和更有效的途径。世界上凡事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但是却有好与坏之分。在下一节里,我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有效地通过 10000 小时尽可能地提高自己。

20.三板斧破四困境

第一板斧:确立“愿景—目标—道路”
既然我们花 10000 小时来提高专业水平是为了精进,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就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愿景。比如有些人想成为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这个愿景就非常好;相反,如果有些人就满足于 5 年(正常工作大约 10000 小时)坚持不懈地写 Javascript,以便将来能够写得更熟、更快,那是非常糟糕的,因为这是低水平的重复。

人要想进步,就必须给自己确立一个合适的愿景。有了愿景,还需要有阶段性目标。我们经常看到“战略”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战略呢?战略的核心就是设置阶段性目标,以便实现愿景。

要成为三级工程师并不容易,他对计算机科学的本质要有了解,对于它每年的变化要掌握,对于它的工具(编程不过是工具而已)要用得随心所欲,对于产品设计要有常识,对于未知的问题要知道如何入手解决,对于一个大问题知道如何分解交给下面的员工去做。这里面每一项都是一个阶段性目标。

有了战略,还要有战术。为了实现目标就要有通向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可以分解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我在前面提到,提高程序质量水平,可以从写单元测试这种可操作的事情傲起。在一种技能稍微熟悉了之后,就可能需要做一件新的、有挑战的事情,以便达到下一个目标。任何一个公司,领导对于这种不断挑战自己往上走的人都是欢迎的。当然,不断挑战自己的人要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辛苦,而且可能在短期内还有经济上的损失,因为毕竟从短期讲,重复自己驾轻就熟的工作比接受新挑战在绩效上显得好很多,奖金也会多一些。

第二板斧: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第一层,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换位思考,当然当时还没有换位思考这个词。
第二层,凡事要习惯回过头来三思。比如某个人和你讲一件事,你第一感觉可能觉得他完全是胡说八道,但是,一定要想第二遍,是否我错了、他对了。这一遍思考,一定不能假设自己是对的;如果又想了第二遍,还是觉得自己对、对方错,要想第三遍,是否我的境界不够,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想第三遍呢?因为任何一个想要精进的人,都要和比自己强的人多来往,比如下棋,如果整天和臭棋篓子下,只能越下越臭。既然是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往,第三种情况就很可能发生,因此这时候不妨进一步交流,深入了解对方那么说的原因。只要经常这么做,就能避免习惯性失败。
第三层,即使对方真的是胡说八道,也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找出其中的合理性。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你在公司里遇到一个骂街的泼妇,你也没有招惹她,她对你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臭骂。对此我们有三种做法:一种是骂回去;一种是装作没听见;但是我会采取第三种,就是要思考为什么她没缘由地骂我,或许她就是一个疯子,那么我以后走路躲她远点,也算接受一个教训;或许她真有一个骂我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合理性,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原因,不仅理解了她的问题,而且对人性的理解也有了提升。
如果我们总是能从不中听的话中找到合理性,不仅进步快,而且眼界、格局都会比常人高出很多,才不会陷入林黛玉的困境。这一点看似不容易做,但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每次遇到别人和我有不同意见时,就立即开启寻找对方合理性的开关,直到找到对方的合理性为止。

第三板斧:凡事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遇到一些难题,解决了这些难题,我们就进步了。遗憾的是,大部分人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以为自己能记住,但实际上很快就忘了,等到第二次、第三次遇到同一个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或者花很多时间去解决。因此,这是凡事做记录的好处之一。做记录的另一个好处是,在记录的过程中又思考了一遍,进步得会更快。相比之下,欧美人比较喜欢记录,他们发明一个东西是可以给当时的时代一个定义,比如美国工业崛起的时代等,当时是如何做实验的,今天依然能找到记录,这样经验也容易积累和传承。相反,在中国,失传是个非常常见的词,以至常常在低水平上重复发明。

这三板斧对我来讲非常有效,是否对所有人都有用,我不敢打包票。有没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呢?或许有。但是,太多太复杂的方法难以实施,效果反而不如那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我从不认为自己能够记住那些“10 个改变你生活的方法”或“20 条提高效率的法宝”等,因为数量太多根本记不住,更不要说照着执行了。
对于简易可行的方法,或许灵,或许不灵,但是即使不灵也能很快发现而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艾萨克~牛顿讲,自然界喜欢简单性。而在工作中,有效的方法也常常是简单的,这也算是我在职场上这么多年的一些感悟吧。

21 .OKR:谷歌的目标管理法

OKR 是 Objectiver Key Results 的首字母缩写,即目标和衡量目标是否达成的关键结果。
完成了,得分就是 1;如果部分完成,得分是 0 到 1 之间的一个数字。谷歌强调每一个人制定的目标要有挑战性,因此如果一个人完成目标的得分情况总是 1,并不能说明他工作好,而是目标定得太低。大部分情况下,大家完成目标的得分在 0.7~0.8。
当然,一个季度开始时的想法,和后来完成的任务可能会有差异,早期没有想到的事情后来可能做了。因此,在总结季度工作时,可以增加当初没有制定的目标;对于不打算完成的目标,或者已经过时、不再有意义的目标,不能删除,但是可以说明为什么没有做。

22.做好最后的 1%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对我们的教育意义不亚于任何的系统教育。
他说:“我们已经走了九十九步,为什么不把最后一步走完呢?”于是我们进入校园,点完卯才回去。从此,我就记住了一定要把事情的最后一步做好。
如果我是他,既然已经花了一个半小时帮别人忙,不妨再花 5分钟时间掉个头,把人送到目的地。

你可能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愿意开头而不愿意收尾,九十九步都走了,就是懒得把最后一步走完。这可能是人的天性,凡事差不多就可以了,总觉得最后一点即使不做也无关大局,但是这样完成事情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在工作中,这种人平时完成一般的工作或许没有问题,但是对于那些最要紧的事情,领导可能不敢交给他们。这些人实际上可能和走完一百步的人同样辛苦,但是成就却相去甚远。

很多奢侈品其实只比一般的高档商品好 5%,但是为了这 5%,人们可能多花了两三倍的钱。这就是瑞士制造的特点。

走完一百步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做东西、做事情上,还体现在交流和沟通上。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你通知别人一件事情,自己觉得通知到了,结果别人没有留心或者忘了,最后导致一些不愉快。这种事情并不能够完全怪对方,因为发通知的人可能只走了九十九步,而不是一百步。那么什么算是走了一百步呢?我在和高盛以及摩根士丹利打交道时发现,他们给我写邮件也好,打电话也好,都要让我说出“确认”两个字才算任务完成。当我确认过后,他们通知我的事情算是真正记住了(通常他们中间还会提醒我)。正是注重了这一点点细节,走完了最后一步,这两家顶级投行才做到了让客户非常满意,以至它们客户的忠诚度也极高。我们在看到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赚大钱时,是否想过它们做事注重最后一步的细节呢?

硅谷的房子不是给一般公司员工准备的,因为人多房少,只有那些比别人在各方面高出一筹的人才配享受在桂谷地区拥有房子的权利。今天的北京等城市也是如此,未来位置相对好的房子,可能也只是给那些在自己领域做得最好的 5%的人准备的(而最好地段的房子可能是为 1%的人准备的)。世界上,做得还算过得去的人与前 1%的人相比,可能就差最后几步路,但是最后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发展机会差别却很大。因此,我有时讲,把事情做好,即使不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多么优秀和崇高,至少也是为了有一套舒适方便的房子。如果我们每个人脑子里总是牢记“瑞士制造”这 4 个字,在北京或者其他一线城市拥有一套梦想的住房或许就不遥远了。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说过,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年轻人生活在一起相互学习。在过去,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因为人必须物理地待在一起;但是今天有了互联网,学习就方便多了。

在我们身边其实不乏各种益友,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离最好就更近了一步。

第五章 职位的误区与破解方法


万事开头难,有一个好的开始总是很让人兴奋的,年轻人毕业走向职场也是如此。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的性质和成败决定了你此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和事业起点。对第一份工作,年轻人常常陷入一些误区,尤其是过于看重薪酬而影响了对工作的价值判断。

23. 年轻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

参加过拍卖会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对于自己喜欢的收藏品,愿意出的价钱一般会高出它们的公平市场价,我常常是出两倍的价格,也就是说多出 100%的溢价。当然,很多人可能会问:“这样你不是亏了吗?”我是这样考虑的,与其为了省钱或者为了拿到一个公平的价格买一件东西,而给自己留下遗憾,不如心疼一次,让自己长期满意。拍卖品不同于商店里的商品,总是有很多件等着你。拍卖品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因此对于真正有意义的物件,我宁可出高价。我在投资时也是这个原则,永远不捡便宜货,我不在意一个公司今天的股价是多少钱,或者估值是多少钱,而在意它是否足够好。巴菲特讲,“要用一个合理的价格购买一个好的公司,不要用一个便宜的价格购买一个平庸的公司”(Purchase a good company at a fair price,not a fair company at a good price.这里的 fair 有两个含义,第一个 fair 是公平的意思,第二个 fair 是平庸的意思),也是这个道理。

谷歌的招聘哲学——首先,对于非常重要的岗位,公司会开出一个比市场价高一倍的薪水,这样就由公司来挑选最好的人,而不是让最好的人在几家公司中做比较。这种方法,我也用到了选择会计师和律师这些专业人士上,即开出比整个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一倍的薪水,让那些最优秀、最敬业的人为我所用。我的会计师和律师为我工作了十多年,至今我对他们都非常满意。在谷歌和腾讯,我们靠这种方法聘请到行业里数一数二的精英,事实证明,他们能够创造一般人创造不出的奇迹。

2004 年,我们在谷歌想做机器翻译,主要的倡导者弗朗兹(AlexFranz)和我都是做语音识别的,我们发现,如果从头研究这个新问题,恐怕我们没有任何优势,那样可能永远超不过 IBM 等公司。怎么办呢?我们就问自己,世界上谁做这个最好?答案我们也清楚,这个人就是当时在南加州大学任教的奥科博士(Franz Och)。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我们找到奧科博士,给出一个远远高于他期望值的薪酬福利包(指工资、奖金、福利、股票等的总和),而且答应他来谷歌以后由他做负责人,弗朗兹等人都向他汇报,这就让奥科博士能够放弃教职,加入当时只有几千人的谷歌公司。为了进一步让他满意,我们告诉他一定要在公司提交上市申请报告的当天来报到,因为那时候股票的价格非常低,然后允许他请长假,回到大学将那一学期的课继续教完。谷歌很多改变世界的项目都是这么做出来的。我总结谷歌在工程上成功的奥秘,其实就是一句话,“杀鸡一定要用牛刀”。今天,阿里巴巴等公司也在学谷歌的这种做法。

世界上人和人的差别常常是数量级的。对于关键岗位上的人,用一个一流的人和用一个三流的人,结果会大不相同。但是,为了引进一流的人,而且让他能够安心为你做很长时间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高出预期的待遇。但是,这种关键职位对于一个公司来讲非常少,因此对于大多数员工,我们不会给予任何比市场价更高的待遇,有时给的待遇可能比竞争对手还要低。读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不是欺负人吗?”还真不是!因为我虽然不提供更高的薪酬,但是会给年轻人更多的成长空间,因为对于真正有志之人,会更看重后者。讲到这里,就要说回到这一节的主题了一我对年轻人第一份工作的建议。

几乎没有人是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发财。如果大家能够认清这个现实,就能体会到第一份工作是否多20%的工资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你在那个阶段挣多少花多少。

怎么办?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必须能帮助你在 10 年后挣到同龄人或者同班同学 3~5 倍的收入,这样你才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第一份工作必须能够让你极快速地成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全行业,而且你也需要主动通过第一份工作尽可能地成长。
在 IT 行业里做工程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大学毕业去了谷歌或者微软的,只要愿意学习,三年后工程能力都很强;去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的人,就要差不少了,因为前者非常注重培养人,而后者不注重,当然去了其他公司的情况可能更差。三年后,如果从微软跳槽到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可以拿非常高的薪酬,就能实现比同班同学工资高一倍的目标。当然,再次选择新的公司时,依然应该以成长为目标,而不是以是否多 20%的报酬为标准。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还非常看重业绩表现,如果这个人愿意学习,有一颗开放的心,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会进步很快。如果他能够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去做事情,10 年下来,比同班同学的收入多 3~5 倍完全是可以达成的目标。而真正达到了这个目标,我想他至少对事业发展和经济地位应该比较满意了。如果运气好,也足够努力,他就可能成为那些我们愿意出双倍价钱聘请的人。而靠走职业道路发财的人,都是这一类。这些人将来如果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比其他人高很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自己和自己比,和与自己同条件的人比,重要的是每过几年要能够真正上一个台阶。反过来,如果第一份工作看似挣钱多一点,却什么都没有学到,什么机会都没有,10 年做下来,这个人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原地踏步。

如果毕业后几年,职级就比同班同学差出一级,即使多挣了点钱,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更何况一旦在第一份工作中养成坏习惯,会影响自己一生的发展。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在乎 20%工资的人要比注重自己成长的人多,因此就给有志气的人留下了机会。

24. 五级工程师和职业发展

按照朗道的理论,物理学家可以分为 5 个等级,第一级最高,第五级最低,每一级之间能力和贡献相差10 倍。在第一级中,朗道列出了当时十几个世界级的大师,包括波尔、狄拉克等人。在第二级中,全世界也只有几十位。朗道只将自己列入了 2.5 级,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将自己提升到了 1.5 级。在所有的物理学家中,朗道给出了一个零级的大师,就是爱因斯坦。朗道等级最核心的思想是,人和人的差距、能力和能力的差距,是数量级的差别,而不是通常人们想象中的差一点点。

仿照朗道的方法,我也将 IT 行业的工程师分成了 5 个等级,对于其他专业人士,也可以依此分类。分类的原则大致如图 5-1 所示。

以计算机行业为例,一个人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能够熟练应用工程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独立完成所分配的工作,而不需要他人指导,就算是一个合格的第五级工程师了。再具体一点,比如这个人在京东任职,老板让他开发一个工具,找出那些不断帮助女(男)朋友买书的读者。他自己知道在公司内找谁去要数据,如何确认两个人可能是男女朋友,而且经常买书;也知道自己在京东的环境里,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开发工具,以及为了方便客户使用,这个工具应该有什么样的基本功能。

对于第四级的工程师,就需要有领导能力和在工程上把大问题化解为小问题的能力。用我之前写的“愿景一目标一道路”的逻辑(见第四章)他们能够寻找出实现比较大的目标的道路。工程师和科学家不同,后者考虑的是对和错,前者只是在现有条件下考虑好和坏的解决方案。

能否成为第四级的工程师,要看能否最好地解决一个这样有规模的实际问题。这个能力远不是熟练写程序就足够的。很多人抱怨自己的机会不够,其实从管理者的角度看,中国 IT 公司里非常缺乏这样有头脑的工程师。至于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得到机会,那是他们和上下级之间较强的沟通能力帮助了他们。

对于第三级的工程师,就应该能够独立带领其他人做出一个为公司挣得利润的产品。这里面除了上述能力外,还涉及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营销能力。

第三级的工程师,本身必须是非常好的产品经理。一个有良好工程素养的人,如果心胸开阔,愿意接受各种意见和建议,经过努力,可以做到这一步。你可能奇怪,我为什么专门强调心胸开阔。因为人有多大的心,就能做多大的事情。有人抱怨自己作为工程师,收入和社会地位太低,我想如果你做到第三级就不低了。当然再往上,就不是很多人能够做到的。

第二级工程师是能够做出先前没有的东西,世界因为他们多少有点儿不同。
你如果能成为第二级工程师非常好,但是如果不能也没有关系,不必对自己太苛刻。第一级工程师是开创一个产业的人,包括爱迪生、福特、贝尔等人,可能离我们远一点。我想接下来大家应该知道努力的方向了,每提高一级,你的影响力和收入就增加很多,当然对你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高得多。

25. 职场上的4个误区和4个破法

这里我要举出职业发展的 4 个误区给有心之士参考,希望能帮助这些人尽量避免这些误区;否则,即使一时运气好,受到了提拔,将来也难以独当一面。
在讲这 4 个误区之前,我先要排除一种情况,就是一种根本不值得为之工作的单位。这种单位的领导只喜欢溜须拍马的下属,只提拔自己的亲戚。这样的单位今天依然存在。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年轻人应该远离这些单位,因为这样的单位是搞不好的。因此,这类公司我们这里不讨论。

今天,但凡稍微有点儿活力、发展还说得过去的单位,都不会任由一群马屁精或者亲属当道。所有单位负责人会在人前人后讲任人唯贤之类的话,大部分人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只有这样,领导们自己的前程才有长期保障。随着中国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经常拍领导马屁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但是正向的作用其实越来越有限。因此,与其将自己的命运都寄托在拍马屁上,不如在能力和业绩上多花点儿功夫,成为对老板和对单位更有用的人。


其实,领导们眼中的这个“贤”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而是很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仅仅专业能力强、贡献大,有时还不足以被提升。另外,今天员工的专业水平都比较高,达到被提升要求,甚至胜任领导岗位的候选人可能很多,但是怎奈人多粥少,不可能人人有机会。一个 10 个人的小组,即使经理的位置空出来,每个人也只有 1/10 的可能性被提拔。因此,很多人十年八年当不上经理也很正常,尤其是在稳定的大公司里。
除了期望过高之外,大部分人得不到晋升或者晋升速度很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陷入了下面这些职业发展的误区。

误区一:工作和职业分不清
在英语里,工作和职业这两个单词分别是 job 和 profession,含义的区别很大。工作是大家谋生的手段,一个单位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完成任务,单位付给我们工资和奖金,就两清了。职业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比如我们当一名医生,提高自己的医术,治病救人,成为名医,这是职业。
一个人要成为公司高管,通常需要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掌握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或者领域动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最后做到能够把自己领域的任何一个公司管理得有条不紊,这是职业。如果我们考虑当下的工作是为了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首先就要有选择地做事情,凡是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也不管报酬是高还是低,都要做。反之,只是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和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甚至相矛盾的事情,则尽可能不做或少做。

对待自己的职业,需要专业的工作态度。所谓的专业,就是一切以工作目标的达成为中心。所有的沟通、会议、关系的建立、工作的分配等,无一不是以此为主要目标。在工作中,很多因素都会使我们的工作不顺利,比如个人能力的局限、沟通不顺畅、情绪波动,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这是很多职场上的人感到心累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把事情做好,就体现出是否有职业素质了。专业人士做事情会从职业本身考虑,在工作中要少受负面情绪影响,避免采用消极的手段来应付工作。当我们做事变得非常专业时,同事们也只能用同样的态度和我们打交道。这样即使一些人不喜欢我们,也不得不配合我们做事情。

误区二:把自己仅仅当作一个单位的过客,而不是主人
人一旦觉得自己是过客,常常很多该完成的视而不见,也懒得建立和维护与同事的关系。虽然他们想的是利用这个工作做跳板,但是一旦有了过客心态就容易不求上进,对自己最大的害处是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丧失了锻炼的机会。至于给其他同事留下了坏印象,那是必然的结果。怀着这样心态的人即使跳槽,也难以被赋予重任。

误区三:被语言暴力激怒后就乱了章法
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总有一些同事,包括上级,没缘由地责备你、批评你的工作,却不给出具体的问题和有建设性的建议,更不是真心帮助你。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语言暴力。
实施语言暴力的人当然不对,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受伤害的是你,而不是他们。这种语言暴力最大的危害是,打击你的自信心,引诱你偏离工作重心。对于语言暴力,无论是骂回去还是百般辩解,都会让你疲于奔命,从而脱离了工作的重点以及错失成功的机会。
判断是善意的批评建议还是语言暴力并不难,前者你采纳后明显对你工作有利,后者则是无理取闹。因此,一旦判断清楚对方是语言暴力,我们要不为所动,一方面继续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要让施暴者有个交代。
一些人是无意中施加了语言暴力,这时给他们明确指出即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而有些玩儿权术的老手则是故意为之,对他们则要注意防范,不要轻易反击,而要想法化解。等事情过后,要通过正常的渠道让他们知道你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语言暴力,让他们今后做事有所顾忌。

误区四:疏于沟通
很多人因为急于做成某件事,生怕一些相关人士有不同意见,事先不打招呼,自己就匆匆做了主,指望着生米做成熟饭后大家来接受既成事实。然而,很多时候一些必要的环节最终绕不过去,其他同事知道后,会认为这个人对自己不尊重,缺乏团队精神,甚至到领导那里打小报告。
其实,大部分时候,提前打招呼总是一个良好的、职业的做事方式。如果合作方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协调和谈判解决。只要有利益可以分配,无非是设法确保各方利益就可以了。更何况很多时候征求别人意见,对方未必一定会反对。反之,如果事先不沟通,即使想法和同事一致,一些同事也会故意鸡蛋里面挑骨头,最终要花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时间进行善后。

怎样避免陷入这些误区呢?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可以有这样 4 个办法来破局。
第一,任何时候为人都要谦卑,只有谦皁,才能更有效地沟通。也只有这样,当别人表达意见时,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从各种角度去理解。但是对于事情,并不能因为自己态度谦卑就不发表意见和看法,一个既谦卑又能把事情分析得入木三分的人,最让人钦佩。
第二,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语言暴力和其他故意伤害。这里我给出操作的三个步骤。
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因为自己的过失惹怒了别人,或者是自己把情况想歪了、把别人想坏了,别人的言语其实并没有恶意。
其次,在确认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对方不公平地对待我们之后,要把我们周围的同事分为三种人:第一种是和这件事情无关的,不要让他们卷入纠纷,通常这些人在人数上占大多数;第二种是在这个问题上会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这些人自然不需要担心;第三种是对我们施暴的人,他们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
最后,要搞清楚第三种人即施暴者这么做的目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先和他们沟通,达成谅解和妥协。对于那些真正想和我们作对的人,依然要和他们主动沟通,但是沟通的目的可能不完全是为了达成一致,而更重要的是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对方知道我们的看法,也知道他们自己的问题。美国人在这种问题上比较主动,该说就说,中国人比较蔫儿,有时就忍着了。但是,我们的大度应该表现在指出施暴者错误后的宽容,而不是在是非问题上没有原则。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有贝尔这样的主动性,在沟通中保持对别人的尊重,但是态度要坚决明确。我们经常说以正压邪,实际上如果没有行动,以正压邪是不会实现的。我在前面讲,上帝喜欢主动的人。即使上帝想帮助我们,我们也要通过行动得到这种帮助。一个人要坚守自己的正确立场,不带个人色彩,聚焦事情本身来解决问题,同时凸显出大度和境界,这样不仅会带动团队整体健康发展,而且这样的人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团队的支柱。

第三,永远要明确,工作不是为了公司或者他人,而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个既定的大方向。任何想进阶的人都不应该被动地工作,就像算盘珠子,拨一拨,动一动。想成为领导者,要平实地学习做一个领导,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主动地多做事情,多跟人打交道,去帮助他人,支持自己的老板和团队。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想一想,当我们离开这个团队时留下了什么。

第四,注重长期效益,把一件事放到两三年的时间周期来看待,这时我们对它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
回到在一开始提到的那种任人唯亲、马屁精横行的公司(或单位),如果我们不幸身处那种公司怎么办?如果你觉得它的经历对你将来有用,不妨抱着学本事的心态干两年,即使有些委屈也认了。不过要注意的是,即使在这样的公司,也不要有过客的心态。如果你觉得它对你的进步已经没有帮助了,这种单位哪怕再有光环,也不如趁早离开。孔子讲,“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6. 职业员工和管理者要注意的两件事

在职场中要注意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那些是针对做人而言的。当然如果想获得提升,或者想逐渐承担起更重要的职责,还需要在做事情上从周围人当中脱颖而出。今天很多工作都需要由职业员工来完成,这些人在英语里被称为professional,包括医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等有特殊技能的人,更通俗地讲就是有自己手艺的人。他们做事情的专业水平当然是区分好与坏的标准之一,不过除此之外,这些人如果想往上走,自身还需要在其他能力上比周围人有所突出。

很多职业员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犯同样的毛病,对事物贴得太近了,只看到色块,而忽略了整幅画。
这位工程师在短短一分钟的问答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或者叫短板。首先,作为开发这个产品(视频)的工程师,即使老板没有要求他了解变现和广告的情况,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在这方面的基本知识也是必须有的。我之前问过新浪前总裁许良杰,他不假思索地就能回答出在新浪一段 30 分钟的视频被观看一次能挣多少钱。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他是老板嘛,这个我当然知道!可问题是一个从业者连所做产品的基本收入情况都不去了解,就永远没有机会成为老板。退一步讲,如果一个开发人员不清楚自己所做的产品盈利能力如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这个产品不能盈利,他马上会面临三个可能性:
第一,这个产品被砍掉,这个人被安排做其他工作。第二,这个产品被砍掉,这个人失业了。第三,老板很仁慈,一直维持着这个亏损的产品,但是公司会因为亏损而关门,大家还是失业了。

问答中所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不知道怎样回答问题,或者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欠缺。对于我
随后问的那个具体的技术问题,他不仅没有提供答案,而且提供了一堆把事情搞得更复杂的信息。对方是知道我曾经负责过大公司里在线广告业务的,对各种影响广告效果的因素门儿清,再花时间把那些因素给我重复一遍完全是浪费时间、毫无意义,而对我的问题他其实并没有回答。
最有效的沟通是在第一时间直接给出答案,然后补充解释。如果这位工程师无法给出整体的回答,他至少也应该给出自己所说的每一种具体情况下的具体答案,而不是讲了一堆废话。后来,我不得不进一步向他追问细节,他才在提示下像挤牙膏那样,一点点地挤出答案。
关注细节必须以能够把握住全局为前提。

善于沟通的人会理解对方提问的目的,然后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字面上的问题。我曾经问过爱奇艺创始人龚宇一个类似的问题,让他就某一位网红的一期视频节目的收入做一个估算,虽然这里面有好多变数我们不知道,他也没有见过那位网红,但是他能马上告诉我一个比较准确的范围,这样大家就能知道一件事情是不是值得在爱奇艺或者类似的网站上做。这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掌握大局上的区别。

我想,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也未必会提拔这样的人当领导,负责起一个部门。这些人的通病在于只盯着自己当前画的那个色块,不愿意往后退两步看看整幅图画。有些时候自己觉得颜色涂得很好,但是如果能退后一步看看大局,就知道自己的想法、做法并没有从全局优化来考虑。这也就是很多人觉得自己专业水平很高,工作也努力,却一直得不到提拔的原因,因为缺乏大局观。
缺乏沟通能力,不仅员工有,也是很多管理者在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之一。他们的问题可能不在回答问题上,而是在讲清楚一件事情,说服别人相信自己的想法方面。小团队的管理者在这个方面的问题上更加突出。

讲不清楚想法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脑子本身就不清不楚,另一个是生怕自己把事情说小了,别人不重视。脑子不清楚的人在给公众讲话之前必须多加练习,这涉及演讲的准备。而为了让对方重视而夸大其词,这种做法常常适得其反。一个管理者如果以这种方式和员工沟通,员工未必会相信;和领导沟通,更容易被领导看穿。我在谷歌和腾讯时,也发现一些中层干部有这种毛病,为了夸大自己的工作,把一些无关的事情也要拿出来讲,这样反而将自己真正贡献比较大的工作淹没在泛泛而谈之中。


。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如果是 10,可能已经很重要了,但是被吹成了 100,又被发现只有 10,大家对它的评价可能只剩 1。同样的道理,如果做出了 10 分的成绩,可能领导已经满意了,但一定要吹成 100 分,被识破之后,领导给予的恐怕也只剩 1 分。大家有时候对一些人的夸夸其谈不吱声,不等于他们不清楚实际情况。

很多管理者在工作中的第二个问题是不了解细节,这和前面讲的很多专业员工缺乏大局观正好对应。“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负责曼哈顿计划时,有无数大科学家包括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为他工作,他们一致认为奥本海默是最好的老板,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了解几乎每一个细节,即便他并没有亲自动手。杰克.韦尔奇*也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好的首席执行官之一,他也具有这个特点。很多管理者则不然,我问他们第一句话,他们能答上来;再问第二句话,就不知道了;问多了就要找手下的人来回答。遇到这种情况时,我有时候会半开玩笑地问他们,如果是这样,你怎么知道你手下的人告诉你的是真的呢?

在一个大公司里,一个总监为了自己的提升,扩张队伍,把小事情往大了做,是公开的秘密;一个行政单位里更是如此。很多单位效率低下,和下面的人搞出了一堆不需要做的事情有关,而这里的责任要怪领导。作为领导,如果不了解细节,整个部门就不可能有高效率。根据我的经验,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如果做到了第 5 级(基层员工是第 1 级),他需要了解第 3 级的工作;做到了第 6 级,就需要了解第 4 级的工作。
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只从空中俯瞰森林,只能看到一片绿。只有走进森林,才会发现森林里除了绿色的树叶,还有很多东西。
基层的员工要抬起头,而管理者要弯下腰。

27.职业中的帝道、王道与霸道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和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一些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比如出生和成长的环境、运气,以及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等。不过还有一些是自身可控的因素,而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在可控的方面多下点功夫而已。而在后一种因素中,一个人的立意至关重要,目标设置错了,结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但凡那些能够比较长期稳定挣钱的行业,开始的投入都是比较大的,并不存在一种不需要投入就能获得很高回报的行业,否则,这个行业一定太挤,以至一段时间后行业的回报肯定会急剧下降。

这些人所追求的,只能算是低层次的“术”,甚至连霸道都算不上。
有道是,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一个人如果追求的层次本身就在中下,是不可能靠运气不断进步的。
也有少部分人能从最底层一路走到最高层,比如通用电气的总裁杰克.韦尔奇。

《拿破仑法典》
我觉得解决办法就是自我的通识教育。我们常常把那些能够在职场上不断提升的人称为“有后劲儿”。那么有后劲儿的人和那些很快在职场上遇到天花板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是,有后劲儿的人有着更广的视野,而这种视野常常来自良好的博雅教育。在美国,一工作就收入比较高的是那些工科学院的毕业生,而像哈佛大学或者普林斯顿大学这样顶级名校的毕业生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收入相对要少很多。因为他们所接受的那些人文教育、博雅教育不是直接的工作技能。但是,如果再看一下 10年后大家的收入就会发现,名牌大学出来的那些有着良好人文教育背景的人,后来者居上,而且社会地位提高更快,也就是说他们更容易突破天花板。其实,这些人在大学里追求的是类似于帝道和王道的大道(至于具体的数字对比,大家可以翻看《大学之路》)。相反,那些学习了一个好专业的人,不过是掌握了一些霸道而已。
一些人只是叶公好龙而已,因为在行动上他们拒绝关注自己领域之外的知识,认为那是浪费时间,时间一长格局就太小了。如果不能广泛学习知识,只盯着自己那点专业,即使做到了 10000 小时的精进,能完成两次提升也就很不错了。
人必须掌握一些专业之外的知识,只有这样,人的眼界才可以开阔,才能更好地和别人合作,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毕竟今天早已不是一个人可以关起门来搞定所有事情的时代。

27. 职场完美进阶:常识、科技和艺术

所有的智者都强调常识的重要性。比如巴菲特在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致股东的信”中就多次强调
这个观点,呼吁大家不要听所谓专家或者职业投资人的建议,而需要懂得一些常识。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叙述了认识世界的四条法则,其中第一条就是所谓的常识性原则,即“除了那些真实的、已经足够说明其现象(的解释)之外,不必寻找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真正的大科学家总是谦逊的,他们一方面希望民众有科学的头脑,另一方面不断强调自己的局限性,认为自己发现的无非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规律而已。只有那些靠政府经费糊口混日子的研究人员,才夸大自己技术的重要性,并且把简单的问题讲得很复杂。因此,衡量一个专家水平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看他们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每一个人都能理解,还是故作高深,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科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技术也并不是万能的。今天,很多事情要做到极致,最后靠的是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
简单地讲,任何事情从 0 分做到 50 分靠的就是常识,没有常识作为基础,谈论科学和技术就是虚妄。
这就如同没有人能够不打地基,不盖第一层,就直接盖第二层、第三层楼房一样。
什么是常识?常识是我们生活中的知识,有些是经过千百年验证的经验。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就是常识,否认了这一条,天文地理就无法谈论。当然,每一个人由于经验的不同,学到的知识不同,所拥有的常识也不同。

复兴时的科
学家来说却是未知的道理。对于医生来讲,很多关于疾病的知识是常识,但是一般人却不知道。而爱因斯坦
则讲,“真理就是在经验面前站得住脚的东西”,从经验中得到的结论并且不断地被验证,时间一长,就被人
们看成是真理了。而这种真理被大多数人认识之后,也就成了常识。因此,常识和知识、真理并非是矛盾的。
当一个新的认知(理论)和常识相违背时,有两种可能性。较大的可能性是新的认知错了。比如,如果你读到一篇报道,信誓旦旦地说某个“科学家”成功地把水变成了汽油,即使那篇报道写得再有说服力,你也应该知道要么是记者不懂,被人骗了,要么是别有用心之人在混淆视听,因为它和我们的常识相违背。当然,还有较小的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的常识错了。

当我们有了违背常识的发现时,绝大多数时候不要急于否定常识,因为我们出错的概率比有重大发现的概率要大很多,这时候要仔细验证,甚至请别人帮忙验证。一个合格的科学工作者,在得到和已有认知所不同的发现时,首先会检查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够精确的地方,而不是否定前人的结论,制造新闻。
如果我们做事情想从 50 分的水平提高到 90 分,仅靠常识或者常识性的知识就不够了,需要靠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如果两个人同时做一件事,一个人完全靠经验,另一个人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后者一定能做得比前者好,而且好很多。正是因为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才愿意花时间研究科学,开发新的技术。当然,今天新的科学知识可能明天就变成了常识,因此人类总是需要不断往前探索的,这就促成了人类的进步。
科学和技术的一个特点是具有可重复性。
有了技术以后,就能保证做什么事情都能得到预想的结果。但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任何事情做到 90 分后,单纯靠技术有时就不能再提高了,因为越往上技术的差距越小,那一点点差别可能不足以导致结果的明显改进。在技术之外,总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能否把握好这些因素,把一件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则是靠艺术了。

苹果手机在将技术和艺术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好,因此是最后这点艺术成分起了作用。至于如何把手机设计得好看,用户体验又比较流畅,而且在制作工艺上做到考究,这是一个艺术活。当然,我这里讲的艺术是一个泛泛的概念,你可以理解成各种手艺的代名词,不仅艺术家有艺术,工业设计者、工程师也都有,甚至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有。

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几乎每个人遵循一定的步骤都能够学习和掌握,但是艺术则要靠天赋。在各行各
业(比如医生、律师、工程师、艺术家)里,做得最好的 5%的人都是兴趣使然,他们除了有非常大的动力去
掌握技术,还需要在他们的领域有相当高的天赋,让他们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做到前 5%~20%的人,通常
是利益驱动,他们有动力掌握技能,但或许是由于在这个领域缺乏天分,或许是没有动力从技术迈向艺术,
最终他们会遇到瓶颈或者天花板。
不仅把事情做好靠艺术,为人处世也离不开艺术。在中国,成功学的书卖得很好,但是大部分人在读了以后都说没什么用,无论是专家写的,还是成功者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周围的人,也确实很少有人靠读成功学的书获得成功。成功学的书都写了什么内容呢?很多讲的是职场上的常识,这些常识其实挺有用的,只是依靠常识只能做到 50 分,离成功还差太远。此外,一些成功学的书所讲的内容是和常识相违背的。

任何老板都喜欢那些看似比自己傻的下属,而不是和自己耍心眼的人。

真正在职场上处理好各种关系,首先需要一些基本的常识,这些常识在一个人走出学校时就应该具备。
其次,每一个专业人士都需要掌握所在行业的一些基本技术,这些技术无论是在新人培训,还是以后的领导力培训时都会教。没有常识的人,常常被认为没有情商;没有掌握和人相处的技术的人,常常被看作经验不足、太嫩或者做事情不专业。有些单位非常注重对人的培养,其实就是将那些可以不断重复的、属于技术范畴的做事方法和管理方法教给大家,而有些单位光用人、不培养人,里面的员工就缺乏技术层面的方法,做事情总是野路子。时间一长,两类人的水平能力就拉开了距离,简单地讲,这种距离就是 50 分和 90 分的差距。如果解决了常识的问题、技术的问题,绝大部分人在职场的表现可以做到 90 分,即使没有和人相处的艺术一做事情时特殊的、难以言传的技巧,也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但是,做好最后的 10%,在职场上处理好各种关系,遇到未知的问题总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又属于艺术的范畴了。那些艺术,有些人悟性好能掌握,固然可喜;有些人努力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掌握,也不必太在意。毕竟我们做事情要尽人事、听天命。

凡事做到 50 分靠常识,从 50 分做到 90 分靠技术,从 90 分做到 100 分靠艺术。每一个阶段是不能跳跃的,做到 90 分我们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至于是否能做得更好,就因人而定,可遇不可求,所以不必有负担。

第六章 理性的投资观


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就不能回避物质观,特别是:金钱观。事业成功,挣到了钱,却不会花、不会理财,可能最后白忙活一场;没有挣到钱,空有一腔理想抱负,可能也不过是幻想。因此,金钱观不仅会对人的事业产生影响,也会决定人的幸福。在金钱观方面,我很赞同鲁迅先生的看法,因此这一章我们就从鲁迅的金钱观,以及他的观点对我的影响谈起。

29.金钱观

鲁迅先生讲,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然后他又具体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鲁迅是一个很实在的人,他绝不假装清高,该享受的物质生活还是享受的。
鲁迅还有一个特点,他一方面拿国民政府的钱,一方面还骂国民政府。鲁迅自己讲,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我们今天很多年轻人动不动就说为了理想,把工作辞了,然后在外面混一圈什么都没有做出来,再跑回去啃老。我甚至见过一个男生去“啃”收入低微的女朋友,真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他。2016 年,我把很多想创业
的人都劝回去上班了,因为我觉得他们还没有准备好,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物质上。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鲁迅是我非常钦佩的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我颇为赞成他的一些看法。也就是说,我赞同“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年轻人,不要因为看到很多人辞职或者退学后发了财,就天真地认为只要将自己置之死地就能后生。现实情况往往是,置之死地后大部分情况是死掉了。很多人尤其是媒体为了哗众取宠,过分植染退学创业的故事,但是他们常常故意颠倒因果关系。盖茨、佩奇、布林和扎克伯格退
学创业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挣钱的方法,然后才退学,而不是反过来,因为退学,所以创业成功。
如果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我的金钱观,可以概括成这样 5 句话:
1. 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2.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3. 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4. 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5. 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挣钱也是如此。对于那些能够留下巨额遗产的人,最终钱只有三个去处:
1.在生前都花掉,花不掉就糟蹋掉。
2.交给山姆大叔(美国的绰号和拟人化形象)这样的国家部门或者慈善机构(中国现在还没有遗产税,但不等于将来没有)。
3.留给他人,包括后代。

钱这东西,上帝会借给大家,让大家花,花不掉的他都会拿走。
很多人挣的钱,甚至没有到死,就已经先还给了上帝。当前社会上有一句话,“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讲得一点都不错。在美国,看病花掉了 GDP 的 17%,美国人估计到 2020 年,这个比例要达到 20%,相比之下,美国人每年吃饭才吃掉 GDP 的 5%,比吃药少很多。

如果这样,何不在自己行动方便的时候对自己好一点呢?不要那么拼命挣钱了,爱惜一点自己的身体,多享受享受生活。同样,很多人为了挣钱不花时间陪伴孩子,等到孩子逆反起来,没能上个好学校,捐钱再走后门,这样的钱不过是在自己这里过一道手而已,并不属于自己。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极限的,在这个极限内努力,效果会比较好;已经接近了自己的极限,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想超越极限,是枉费心机。挣钱也是如此。超过自己的能力去挣钱,即使有所收获,各种成本也会太高,并不合算。也就是说,可能是挣了一元钱,但在其他方面损失了两元钱。想清楚这一点,人就能过得比较潇洒,孔子说的“不逾矩”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大文豪,鲁迅这辈子就过得比较潇洒,虽然他的寿命不算太长,但是他一辈子想做的事情都做了,生活非常丰富多彩。

既然钱是上帝存在我们这里的,回头都要还给他,我们又何必要钱不要命呢?

钱的本质是什么?它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而资源本身又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

你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你提供了你的时间为大家做了有用的事情,也就是说是将你的时间资源商品化的结果。因此,每个人钱的多少,反映了他今后能调动社会资源(包括自然和人两种资源)的总量。一个人有 100 万元存款,另一个人有 1 万元存款,前者可以得到的自然资源,或者可以使用的他人的劳动时间是后者的 100 倍。当然,用钱换取什么自然资源、使用他人做什么事情,是你的事情。
如果体会了钱的这种本质,你就能体会我所说的“钱只有花出去才是自己的”。当你有效花钱时,就等于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而利用了社会资源,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时钱的意义才体现出来。如果钱放着不用,就失去了这个意义,最终上帝会把它收走。很多人说舍不得花钱去享受精神层面的产品和服务,这其实是让自己失去利用资源进步的可能性。当然,你如果把钱浪费掉,比如烧掉 100 万元现金(不论是真的点把火烧掉,还是跑到股市上烧掉 X 实际上相当于将自己对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放弃了。等你再想调动资源时,发现调动不了了。

如果想让钱发挥最大的效能,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它把今天过好。对于“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概念,我一直觉得昨天无论好与不好,其实已经无法改变,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沉没成本
。如果我们过去过得很好,那是我们的幸运,为此一定要感谢上帝和周围的人。如果过得不那么好,把今天过好还不晚。对于未来,很多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小时候也总梦想着有特别好的未来,但是上大学之后就更看重今天了,因为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用钱来提高今天的生活品质是我的一个原则,这不仅是为了享受生活,更是因为未来是在今天的基础上发―来的。把钱有效地花掉,让自己处于一个好的起点,才能有好的未来。至于是否该“攒钱”,我认为任何人都需要有点儿积蓄来应急,这样遇到那种万分之一的倒霉事,才有走出困境的机会。但是为了攒钱而牺牲当下的生活,是很不值得的事情。

世界上任何东西的获得都是有代价的,钱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希望得到所有想要的好东西,比如当我们
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时,也想和他(她)永远在一起,这是人之常情。在精神层面上的财富,比如声望和名誉,我们也想得到。但是,得到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有代价的,更重要的是,获得这些东西可能意味着我们要失去另外一些已有的东西,这一点绝大部分人会忽略。因此,在追求任何好东西(无论是人、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的)之前,我都会问问自己,他们(它们)是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给我带来麻烦。

我买奢侈品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能让我的生活因此变差。所以,为了炫耀而购买奢侈品的事情,我是不做的。
实际上,绝大部分工业品都没有收藏价值。如果一个有钱的女生,买一堆路易.威登或者香奈儿的包包,每天换一个用,也就罢了;如果天天藏在衣柜里舍不得用,实际上等于是把可以调动的资源浪费了。我见过不少女生省吃俭用买一个两三万元的包,从来都舍不得用,我总会开玩笑地说:“那你还买它干吗?”对于所
喜欢的东西,如果付出的代价是让生活质量变差,那就算了,这是我的金钱观的第三点。

几乎所有工薪阶层的人都在讲,在钱的方面最大的苦恼就是觉得钱总是不够花。其实这种感觉不只是工薪阶层有,富人也是如此。

既然钱不够花,只有两个解决办法:多挣点或者少花点。但是,从根本上讲,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一个人很难用 5 元钱办成 10 元钱的事情,有工夫费这个省钱的心思,不如多花点工夫去挣到 10元钱。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要想多挣钱,就要讲究挣钱的效率,而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挣钱,这种方法显然不可取 个人就算工作两倍的时间,最多多挣一倍的钱;而任何能够轻松挣大钱的人,单位时间挣钱的效率可以比普通人高出三五倍、几十倍,甚至更多。我们在前面讲到不做伪工作者,在后面还要讲芝麻和西瓜的关系,其实都是强调工作的效率。工作效率高了,自然挣钱的效率也高了。

要想挣钱多,我还有一个秘诀,这里不妨分享出来,那就是必须掌握一些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如果我们想清楚了钱是对资源的量化度量,越是稀缺的资源自然越值钱,那么当我们有了别人不会的技能时,我们就是稀缺资源。今天,大家都会的技能是毫不值钱的,比如开车的技能。

。每个人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为别人做事情,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能力,这才有可能高效率地挣钱。当我们能高效率地挣钱时,生活便相对容易了许多。

他们破产无一例外是因为投资不当。在罗辑思维第 84 期中,罗振宇老师讲了集装箱的发明者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后,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改变了世界,事实上他在最辉煌的时候也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最终麦克莱恩破产了,欠下了十几亿美元的债务,而这仅仅缘于一次投资失败(石油投资)。同样,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亨特兄弟,也因为一次投资失败(白银投资)而破产。
挣到钱的人算是幸运儿,但是如果投资不当把钱败光了,那就是我前面讲的“命不好”,而命不好是因为思维方式有问题。有了钱还要能守得住钱,能让它升值,这才会有好命。在接下来的几节里,我要重点谈投资理财的问题。但在讲投资之前,先要讲讲风险,因为失败的投资一旦发生,就能毁掉人的一生,甚至两代人的命运。尤其是当人们想赚钱的时候,恰恰是容易利令智昏的时候,因此要特别小心。不仅是投资,其实生活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做人做事永远要有风险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0. 风险意识

“风险意识”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这 4 个字常常见诸报端。不过很多人谈到风险意识时,常常只局限在谈论金融或自己投资的时候,而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却缺乏风险意识。

到海外游玩儿或者出差,顺便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可以为旅途添色不少。但是出于省钱的目的大量买东西、带东西回去,虽然可能挣不少钱,而且在很多人看来是没有风险的,但是其实风险并不小,我能看到的风险至少有三个:行李丢失的风险、被海关查到补缴税款的风险和东西不合适退货的风险。
即使没有被抽查,或者查到后没有被征税,经历过的人也是提心吊胆,毕竟自己的命运不在自己手上。如果一个人只是购买了一个奢侈品手袋或者几双高档鞋,即使被查到,心里也不至于有多担心,因此过海关会踏踏实实的。

在没有风险意识和具有了风险意识的前提下,做事情的策略会完全不同。大部分人做事情前只会考虑收益,完全忽视风险,因此他们会简单地采用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但是,只考虑收益、不考虑风险的人,常常得不到最好的结果;而有风险意识的人,做决定时就会稳妥得多,得到的结果也会好很多。

中国所谓的理财产品,很多背后是债券和保单,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在发达国家,几乎任何—种债券都有评级,从 AAA 到 C 以下(也被称为垃圾债券)有很多种,评级的目的其实是在告诉你有多大风险。比如 AAA的债券赖账(default)的风险小于千分之一,AA 的债券赖账风险小于 0.2%,而垃圾债券赖账的风险就高达 26%了。当然,评级越差的债券要付的利息越高,也就是所谓的投资回报越高。因此,在买债券(理财产品)时,不仅要看它们的回报,更要看它们的风险。年化率 6%的理财产品,未必比复利 3%的国库券更值得投资,因为前者有还不上本金的风险。然而在中国,卖理财产品的人从来不告诉你具体的风险,而大部分购买者也没有多少金融知识,只好听卖债券的忽悠。如果大家都知道理财产品的风险,投资的策略就会不一样了。

在美国的驾校,教官们都要教学员们“防御性驾驶”(defensive drive),什么意思呢?不是说自己遵守了交通法规就没有了危险,而是要防范我们周围的司机因为嗑了药而犯神经病,或者因为喝了酒无法控制车,抑或因为其他原因而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些违规的人很可能会撞我们。虽然这种情况下责任在对方,但是如果被撞伤了,甚至被撞残废了,吃亏的是我们自己。如果一个人开车的策略是防御性驾驶,他开车的方式就和忽视他人带来风险的司机完全不同。比如,当交通路口的灯变绿时,他不会马上冲出去,而是要确认垂直方向没有闯红灯的;看到行为很怪的司机要躲远点。事实上,在世界任何国家,很少出事故的司机不仅是自己遵守交通法规,而且都是具有风险意识、防御性驾驶的人。

在 20 多年前的几届冬奥会上,中国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总是被韩国运动员恶意撞倒,然后失去夺冠的机会。这种事情如果是第一次发生,可以讲是经验不足,但是从此之后,就应该有风险防范意识,在比赛时必须假定对方会犯规,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去争取好成绩。很遗憾的是,中国短道速滑队很长时间都没有这种风险意识,连着三届冬奥会吃亏。所幸的是,最终她们懂得了防范韩国队恶意犯规的风险,学会了在比赛中保护自己。

如果我们能够有很好的风险意识,就会采用完全不同的做事策略,这样我们的成功率就要大很多。
我每次给商学院的学员们讲投资之前,先要强调风险意识,因为任何好的投资都要建立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之上。讲完了风险意识,接下来就可以谈投资了。

31. 投资

投资的行为要围绕目的进行
投资之前先要搞清楚我们投资的目的是什么。
不论投资目的有多大差别,保守也好,激进也好,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要用钱来挣钱,而不是拿自己的钱没完没了地交学费。这种行为说得好听点是支持国家建设,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打水漂或者作孽。如果一个人投资很多年,总是不断告诉别人“交学费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挣到钱”,他必须要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违背了当初的目的。

事实上,在全世界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瞎折腾的股民,很少有人做得比大盘更好。如果投资做成这样,那就只能说他们忘掉了投资的目的——赚钱而不是交学费。

在牢记投资目的的同时,我们要制定可行的目标。这个目标如果定得不合适,就会适得其反。这就如同一个能扛 100 斤重量的人,到健身房一定要举 200 斤的杠铃,除了将自己搞受伤以外没有什么好处。

32.投资中的误区

误区一:贵重金属是好的投资
在很多人看来,买黄金(或者其他贵重金属)是一种好的投资。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这个结论只有在非常少的时间成立。从长期来看,购买贵重金属不仅不是好的投资,而且扣除通货膨胀后还是亏钱的。
为什么贵重金属不是好的投资呢?不是常说物以稀为贵吗?简单地讲,它们和人类创造财富没有什么关系。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股票会不断升值,因为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同样,买债券可以获得利息,因为使用资本创造财富的人为了扩大自己的生意,愿意付钱给提供资金的人。以后我还会讲,北上广深的房子会升值,它们也符合帮助创造财富的特点,但是贵重金属没有这个特点。

既然我们要做的是投资,是要通过经济增长获得确定的回报,那么就要远离赌场。

误区二:专业人士理财一定比我自己做得好
事实证明,工程师们使用很简单的投资策略,完全可以比那些专业团队傲得好。而这些工程师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战术,而在于能够恪守一些简单的投资准则。

误区三:在股市上花时间研究得越多,回报就越高
很多人投资回报不够高,他们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其实,很多人的方法根本就有问题,越是努力,越是经常交易,回报越差。要知道在过去 200 年左右的时间里,散户在股市上获得的平均回报只有 2%左右,远远低于股市增长的平均值。这些散户花的时间不可谓不多,很多人学习金融知识不可谓不努力,但是他们带着一个投机的想法,总是自认为比其他人高明,最后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倒是有些人像傻子一样投资,反而比那些股市上的“劳模”效果好。
误区四:只要有人买股票就会不断涨
误区五:哪怕我买的股票亏了钱,只要我不卖,就没有损失
这种人是在“当鸵鸟”。拥有股票的人,相应的财富取决于它当下的交易价格,而不是当初购买的价格。股票真实的价值并不因为当初购买价格高就会比今天高,更不因为你购买的价格高,就要涨回到当初购买的价格。
误区六:一毛钱的股票很便宜

32. 围绕投资目的进行资产配置

如果投资是为了长期稳定性的增值,那么投资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资产的配置而并非哪一只股票的选择,或者哪一次投资机会的把握。
单只股票价格的波动性是很大的,或者讲风险是很高的。
由于单只股票不可能永远上涨,因此你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将它卖掉,而这个卖点非常难选择。
有这些在股市上当劳模的时间和精力,不如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或者休息休息,陪陪家人和孩子。

第一,彻底忘掉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
第二,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决定在一座城市居住很长时间,并且有能力买住房(不是投资房),还是应该买房的。虽然很多一线城市房价非常贵,但是大家要首先考虑的是房子的使用价值,而非它的投资价值。
第三,除了住房和其他不适合老百姓的投资手段,就只剩下两种了,即股票和债券。股票的好处是可以获得长期增长的机会,虽然中国现在的股市秩序不太好,中小投资人在过去 10 年里没有从股市上获得什么好处。但是,从世界范围看,从几百年的历史上看,它依然是好的投资工具。当然,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绝大部分人只要考虑那些交易成本极低的指数基金即可,不要瞎炒股。从前面三种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盲目炒股即使碰上一只好的股票,对长期投资回报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第四,当投资工具只剩下股票和债券两种之后,资产配置的策略其实也就一目了然了。首先要选择一个历史上表现比较好的指数基金投资。虽然所有投资人都会说,“过去的表现不反映未来的收益”,但是过去长期表现不好的基金,以后表现好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中国股市上有一个名词叫作“黑五类股票”,即小股票、差股票、题材股、次新股、伪成长股。对于后四类要坚决远离,对于第一类,如果是一个新公司,规模小倒不可怕,如果几十年如一日,从来不产生什么利润,也从来没有长大,那就要远离了。在找好了股票的指数基金后,接下来就是选择一组好的债券。由于中国地方债券和企业债券(以理财产品的形式出现)没有严格的评级,因此国库券是几乎唯一的债券投资工具。
第五,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对风险的承受力和用钱的时间,按比例将资产分配到股票和债券中。
第六,如果大家在股市投资上运气比较好,投资组合中股票这部分收益的比例会远远超过债券(和现金)的比例,比如我们最初设定了 7:3 的比例,现在可能会变成 8:2 了,这时大家需要拿回一部分股票的收益,而不是跟着不理性的股民在股市上一路狂奔。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当我们遇到好运气时,一定要感谢上帝,不要感谢我们自己;相反,当股市大跌时,恰恰不是该割肉的时候,这时候,大家原先的债券或者现金就起作用了,应该是用现金或者债券兑换成现金买入股票,以便维持当初设定的股票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这时,我们其实是用比较便宜的价格在投资。当然,每次交易都是有成本的,这种投资组合的微调每年来一次就够了。微调的目的,实际上是在实施巴菲特所说的“别人贪梦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楚”。

下篇 人生的智慧

第七章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对我来讲,事业有成不过是手段,目的是获得幸福。当一个人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正向影响力后,他不仅可以获得物质(比如金钱)和精神(比如名誉)的财富,而且会有一种由衷的幸福感。

33. 人生是一条河

由于一直坚持成功只是手段不是目标的生活态度,我不论多忙,每年夏天一定要休息一个月。
一条河流的水量,由它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三个因素决定,一个人的影响力也是如此。

为什么会有人在意自己的影响力,因为它是人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来源之一。人的幸福感有多种来源,而且不同的人还会有所不同,比如男欢女爱、财富、成就和影响力都可以让我们感到幸福。不过,学者们认为,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一一基因的传承和影响力。

人和其他任何物种一样,都担负着传承基因的使命,因此当人们看到自己的生命可以通过基因一代代延续时,会不自觉地展开会心的微笑。不过这种幸福任何动物都有,人终究还有高于其他动物的追求,那就是他的存在和行为可以给世界留下烙印或者创造快乐。当我们得知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世界带来了或多或少的正面影响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而人的影响力则是由其作为的宽度、深度和长度所决定的。2012年,我又回到离开了两年的谷歌,发现公司在很多地方已经改变了,甚至文化也变得不同了。不过我发现,当初写的一些代码被略作修改和封装后,依然在广泛地使用,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组算法已经被用在了上百个项目中。这时的幸福感远不是钱可以换来的。
苏联文豪高尔基讲过一句话,“给总比拿要快乐得多”。

一个社会要想增加民众的幸福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肯定每个人的成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在给予。

人生是一条河,每个人总希望自己这条河能够更宽一点、更深一点、更长一点。要做到更深,是靠自己的修行和对世界的理解;而要做到更宽,则是要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比如我在“得到”开设《桂谷来信》专栏,其实便是借助罗辑思维的平台将思想传播得广泛一些;通过出版社出书,也是类似的目的。至于一种思想能否流传得更远,则要靠思想的价值,而这一点其实在短期内是很难知道的。

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更应该有莫扎特那种心态,认认真真地做好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或许几十年后,我们早已不再做那些工作,而仍有很多人的生活或生命体验会因我们曾经的工作成果而发生改变,那时我们肯定会从心里绽开微笑。

34.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

对于年轻人来讲,对自己的投资和在职业上的进步,远比在股市上捞点钱或者向父母借钱买一套房子更为重要,也更为靠得住。当然,还有一个和投资自己至少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投资,就是找一个好的配偶。

金融巨子约翰.P.摩根讲:“一旦婚姻投资得当,你的事业也将随之达到高峰。假如把婚姻视为儿戏,草率决定,随之而来的惩罚将是离婚、精神痛苦,以及存款金额的锐减。”摩根这番话虽然是对他儿子说的,我倒认为对女生同样适用。至于什么是好妻子,他讲了三个基本要求一一迷人、有气质、聪明。如果能够做到这三点,就已经烧高香了,其他的都不必苛求。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这三个要求其实非常高了。此外,摩根还讲了一个女性应该有的基本素养一不搬弄是非而且性格好。
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在中国很多人心目中也是偶像级的人物,实际上他在中国的粉丝比在美国还多,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对投资的话题特别感兴趣。巴菲特也给了女生两个择偶的建议:第一,找一个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因为在巴菲特看来,找一个不如自己的人是一辈子的麻烦;第二,趁着年轻的时候将自己嫁出去。巴菲特是一个未谋胜、先虑败的人,结婚之初就不能不考虑万一离婚怎么办。在他看来,找一个收入比自己低的人,将来离婚还得养他,实在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事实上,我身边一些优秀的女性就没少吃这种亏

对于这个 70 分的男生,经过努力有可能成功配对的女生大致是多少分呢?一般是 60~80 分。沙皮拉讲,其实他的秘诀非常简单,就是在 Jdate 网站上,根本不会让 70 分的男生看到有 80 分以上的女生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这位男生就会觉得某个 80 分的女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了。当然,Jdate 网站也是同样对待女生的。正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了不必要的幻想,Jdate 网站的配对才让大家觉得特别满意。我把沙皮拉的话重新诠释一下,就是要合乎自己的特点,而且切合实际。当然,中国人择偶是否和犹太人有相似性,我不敢妄下结论,不过我想这可以给大家做参考。

我常常和年轻人讲,找一个对自己好的人非常重要。除此之外,我对男生和女生还分别有些具体的建议。当然,我要声明在先,如果你是一位家长,我不希望你
用我的观点去约束孩子。对于孩子,我总是认为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包括犯错误的自由。-个相当有智慧的人告诉我,“聪明人会欣赏聪明人,而且只有聪明人才会欣赏聪明人”。我观察周围的人 20 多年,证实这句话是对的。对一个男生来讲,特别是聪明的男生,他打动一个“漂亮而且聪明”的女生,要比打动一个“漂亮但不聪明”的女生容易得多!虽然中国人觉得郎才女貌才相配,但是一个漂亮的笨女生是很难喜欢上一个真正的才子的。

找聪明女生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从优生学上考虑,母亲的智力水平对孩子的智力影响比父亲更大。如果大家希望孩子比较聪明,将来读书不要太辛苦,最好找个聪明的女生。

漂亮的女生虽然不多,但是遇到她们的机会还是有的,可是遇到一个像摩根所说的那样“迷人、有气质、聪明”的女生,就非常困难了。容貌靠遗传,而魅力则靠培养。我们常说“大家闺秀”,其实就是指她们从小受过很好的培养,才有了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迷人之处。罗辑思维的首席执行官脱不花(李天田女士)讲过,想了解一个女生 20 年后的样子,看看她的母亲就知道了。当然,时代在进步,一代人更比上一代强,孩子通常会比父母优秀,但是家庭和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常常是深远的。
除了迷人、有气质、聪明,一个女生自己对恋爱和未来家庭的看法也很重要。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心智不成熟,或者两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习惯完全不匹配,婚姻是难以长久的。那些永远离不开妈妈或者自己家庭的女生,将来在自己的婚姻中会有问题。在这方面,男生应该有足够的独立性,并且承担对自己未来家庭的义务。在一个完美的婚姻中,双方都要明白关系的亲密程度和重要性依次是“夫妻优先于子女,更优先于双方的父母”。如果承认这种优先级,在妻子和母亲同时落水时,先救妻子还是先救母亲,就根本不是问题了。中国很多人认为,两个人的结合就是双方家庭的结合,而且小家和大家的边界分不清,我对此完全不认可。这并不是什么美德,只不过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而已。

我给男生的最后一个建议是,一个人,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可塑性很重要。虽然我们常说喜欢一个人就要包容对方的缺点,但包容一天可以,一年可以,包容一辈子还是很有难度的。幸福的婚姻不应该是一方包容另一方一辈子。具有可塑性的好处在于,虽然一开始有摩擦,甚至在很多方面有所缺陷,但是这样的人进步会很快,磨合起来也很容易,将来日子会越过越容易。我们都知道,今天看似再完美的匹配,时间一长总要遇到矛盾,能够有一定的柔性,彼此妥协解决问题、相互适应,才能一起过得长远。

大部分时候,爱情和婚姻对女生的重要性超过它们对于男生的重要性。

事实上,完美的爱情并不意味着完美的婚姻。

婚姻和恋爱是不同的。恋爱是激情,是化学物质分泌所带来的愉悦;婚姻则是由
两个人一同构造一个舒适的共同体,在那个共同体中,双方都将受益。你可能注意到我用了“舒适”这个词,如果用英语里的 cozy 我觉得更合适,只是我没有找到非常好的中文词语对应它,或许温馨也是其中一部分含义。
一段完美的爱情,仅仅是一个好的开局,但并非完美的全过程。靠化学物质维持的激情并不能持久,因为接下来要看在激情降温后是否能将它变成一份温情、一种亲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双方努力,而且需要对方是一个合适的人,否则再努力也没有用。

世界上没有什么老实的和不老实的男生之分,只有对你好和对你不好的人,维持长久婚姻靠对方老实是没有用的。

那些真正对妻子特别好、特别忠心的男人有没有呢?确实有,我也见到过,他们大部分都是共同患难过的夫妻。不过那些男人并没有被人贴上忠厚老实的标签。可见,男人看上去老实和婚姻的稳定没有什么关联性。

既然喜欢外表是人的本能,就不要强行改变它,只能因势利导,找一个能够对自己好的男人。能对自己好,不能看对方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做。不仅要看他在热恋中如何对自己,也要看他如何对别人,以及能否比较长的时间对自己好。在恋爱中的男人,总是爱讲甜言蜜语,这或许是真心,但是等到激素的分泌减少后,男人常常就不认账了;而恋爱中的女生还常常吃这一套,对方说什么她信什么。

比相信花言巧语更傻的是那些不断被同一个男人骗,还不断给他机会的女生。有些女生讲,宁可相信鬼,也不要相信男人的嘴,这话是有道理的。
看一个人是否对自己好,首先要看他的“婚姻观”,即是否认可夫妻间关系的重要性高于其他关系的重要性。我讲过,中国人老爱纠结“是先救妈妈,还是先救老婆(女朋友)。我首先希望女生不要问男生这个傻问题,因为这种问题实在让男生不舒服,男生通常也不会诚实地给出答案。毕竟,女孩子总得大气些。如果你是一位女生,我建议你仔细观察他,你会发现他对这个问题的真实想法。如果他经常纠结这一类问题,或者找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他家里人比你更重要,趁早对这种男生说再见,因为他将来永远有借口把你牺牲掉。
一个男生最终能否对你好,还要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大部分男生都会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很多人根本无力实现它。这里我说的能力不是指对方现在的经济实力,那都是存量,很快就花光了,而要看他有多少创造未来的能力。比如,一个过于木讷而不谙世故的人,在“对你好”这件事情上的能力恐怕就比一个天天设法让你生活丰富起来的人要差很多。当然,能够发现一个男生的美德和未来的价值(包括经济上的价值)也很重要。
大家会问,怎么判断男生未来的前途呢?其实聪明的女生从来不缺这个本领,她们比较善于判断男生未来的前途,而漂亮的“花瓶”却常常判断不清楚,这最终会导致悲剧。我们常常说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很多漂亮女生因为围着她转的男生实在太多,而没有足够的判断力,以至挑花了眼最后选择了一个很差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我所说的“聪明的人会欣赏聪明人”。
如果一个女生有幸找到一个用行动对自己好,而且有能力在将来对自己更好的人,牢牢把握住他吧。中国还有句老话,“嫁得越早,嫁得越好”。这句话并不绝对,但还是有些道理的。今天不会有人十几岁就结婚,因此不需要担心早婚,但是拖到 30 多岁还不结婚就未必是好事了。
一位名医告诉我,对于女生,从生理的角度讲,嫁得早有非常多的好处。今天很多人因为在职场上打拼,总是在想今后还有机会,事实上红颜终将老去,不如趁年少的时候好好享受生活。

幸福是要靠自己把握的。

35. 先让父母成熟起来

父母在子女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局限性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男人是很难以好坏来衡量的。
第一,虽然中国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说法,这在两千年几乎一成不变的社会里,或许有点儿道理,但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老年人的见识未必比年轻人更正确。如果我们相信社会的变化总体上是进步的、往前发展的(而不是倒退的),那么年轻人的所知所得,从总体上讲一定比上一代多。在前面我们谈论过像蚂蚁那样的小公司,尚且有可能后来居上超越前面曾经非常辉煌、体量大许多倍的大公司,更何况一个新时代的个体在接受更好的教育后超越上一代的个体呢?那一章我还讲到小公司实现超越的原因是理念更新,它们和大公司之间是新旧时代的竞争,旧的时代一定竞争不过新的时代。同样的道理,如果两个年轻人在社会上竞争,一个是新时代的思维方式,一个是父母传递给他们的旧时代的思维,后者不免会败落,甚至被淘汰。我在《大学之路》一书中讲,教育中最可怕的事情是,用上一辈的思想教育这一辈的人如何去迎接 20 年后的未来。
第二,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年轻人跌了跟头怎么办?或许我有点儿宿命论,但是我相信“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道理。这不仅在投资上是个铁律,在人的成长上也是如此。人不可能一辈子不栽跟头,如果一定要栽跟头,早一点比晚一点好。无论父母多么正确,也不可能呵护孩子一辈子,孩子终究要长大。如果20 岁栽跟头,有的是机会站起来,到了 40 岁再栽跟头,站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美国的国父杰斐逊就经常讲,要相信年轻人,相信未来。

年轻的时候栽栽跟头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够因此成熟起来反而是件好事情。
孩子的生活是她自己的,栽跟头、走弯路都随她去,好在年轻人总是有试错的本钱,管多了只能添乱。我母亲常对我讲,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想这是老人应有的智慧。

第三,也是最后一点,我是说给中国的父母听的。在现代社会,婚姻更多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一大家子一起掺和的事。相比西方国家,中国的父母比较爱干涉孩子的婚姻,虽然他们是出于好心,却未必能起到好的作用。30 年前中国人的婚恋观非常简单,父母那点成功的经验放到今天早已没有了什么价值,如果父母的婚姻都失败了,再给子女出谋划策就更显得可笑了。虽然他们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没有成功过的经历可能带来的是另一次失败,而不是成功。
父母成熟起来的意义何在?只有父母成熟了,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起点。父母应该明白,自己生活的年代比子女们早了 30 年,接受的是 30 年前的理念,代沟是一定存在的。如果父母意识到这一点,就需要和孩子们一同学习、一同成长。

年轻人有很多老一代人所没有的看问题的视角。
父母成熟,首先自己要不断地进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观察和学习能力其实非常强,父母身上哪怕有一点点的坏习惯,孩子很容易就能学会。

我的一位校友,自己创业非常忙,但是仍然把孩子培养得非常好,后来孩子上了哈佛,我问他是怎样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说:“把孩子也培养成小创业者。”在上哈佛前,他的孩子组织起一个慈善组织,经营得不错,在当地也小有名气。现在他的孩子虽然上学去了,这个组织依然在当地发展得很好,说明他当初做的事情很有前途。事实上,我的这位校友虽然事业非常成功,但是为人谦和,非常勤勉,他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除了与时俱进和给孩子做好表率之外,中国这一两代父母还要完成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即在观念上从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向现代商业文明的思维方式转变。

我的母亲和岳母在几代人间的相互关系上都有两个共识。首先,在我家,我和我妻子是主人,她们都是客人,因此没有发言权。当然,到了她们家,她们便是主人,我们没有发言权。其次,对我的孩子怎么教育由我们自己决定,她们不多发言。很多人都说我们家里的老人很开明,但是她们并非一开始就有这样开明的想法,而是靠自己不断地与时俱进,以及我们不断对她们施加影响的结果。我或许应该庆幸,我的父母和岳母都很成熟。
然而父母不成熟,做子女的也有责任。很多年轻人总想着让父母理解自己,也不想想父母在几十年前接受的是农耕时代的观念,如果自己不主动和父母沟通,这个代沟是很难跨越的。一些年轻人讲,我经常给父母打电话问候他们,其实这种简单的问候,以及那些彼此已经重复说了半辈子的、关于自己家庭或者亲戚之间的闲话,说得再多也帮助不了父母进步。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成年人,用一种尊敬,而且是成年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和长辈说话,要不断将自己接受的新思维方式和理念传递给父母。

我过去会把读书心得告诉父母,把自己对时事的看法告诉他们,也会把我买的书给他们读,然后一起讨论里面的事情。这样他们渐渐发现,从我身上学到了用另一种方式、一种 30 年后的方式看待世界。我也会告诉他们幸福来自我自身的感受,而这一点不会因为别人的祝福或者诅咒而改变。对他们最有意义的是,当他们有了一种新的理念,再去和他们的同事或者朋友沟通时,那些老朋友会羡慕他们,羡慕他们思想能跟得上形势。这个时候,他们会真心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他们了。

“既然有白天就有黑夜,那么我们不能够因为喜欢白天就厌恶黑夜。因此,我们不应该由于自己对一件事情的喜爱,就不宽容别人做相反的事情。”
再回到张靓颖这件事情,她的母亲在做法上还有两个不明智的地方。首先,她把本该在家里关起门来讨论的事情放到公众平台上,结果让谁都下不了台。聪明人做事会留三分余地,不能自己把自己逼到死角。其次,很多父母在劝说不动子女时,喜欢搬救兵。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别人这么对你,你会不会烦?如果自己会烦,何必要烦子女呢?更何况还是找了一堆水军来给孩子施加压力,更没道理了。

一个人是否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在于是否有开放的心态,而非过去的教育程度。

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放大了的自己,要想让他们有出息,父母们先要成熟起来;要想让孩子将来成为精英,自己要先成为精英的父母。

36. 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

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的竞赛,寒窗苦读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和经济条件好、智商高、出身好、长得美一样,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而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这种因为寒窗苦读所以全世界都欠你钱的三观,早一天毁掉比晚一天毁掉好。
我知道,很多年轻人确实不容易,家境不好,父母层次也不算太高,他们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毕业后也找不到好工作。看到大城市里一些家境好的孩子从小就有更多的资源,日后在社会上靠各种关系混得如鱼得水,心里很是不平。我也很想帮助他们,但是给一两个人提供机会并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这些人最后的命运其实要靠自己解决。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任何社会都是分层次的。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不妨假定社会分为 100 层,站在金字塔尖的是第 1 层,最底下的是第 100 层。事实上,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社会都是分层的。稍微好一点的社会不过是有一个上下层之间的通道,让人员可以流动而已。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可以说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社会,横向对比在全世界也算是相对公平的社会,因此才会有“逆袭”这个词出现。处在底层的人,首先要认清楚这个现实,才能有希望。
其次,我们就来谈谈逆袭这件事,逆袭者的目标无非是在金字塔上往高处走几层。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会每过两年就把现有的金字塔打碎,然后随机地再建造一个,那样的社会被称为动荡不安。因此,即使经过了十年寒窗苦读的人,也不要指望自己大学毕业时金字塔会被打碎,然后大家重新抢位置。所以我每次谈到这个问题时,总是希望每个人都实际些,不要期望一辈子能从第 80 层上升到前 10 层。在美国,20%最底层(按照经济收入)的人,只有 4%(也就是绝对人数的 0.8%)的人最终可以进入最上层的行列,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因此,如果我们能经过努力往上挤几层就已经很好了,而且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可以做到的。

很多逆袭者的误区在于,只看到自己的努力,而没有看到别人的努力。
逆袭不成功是常态,成功的反而是少数。

庆幸的是,绝大部分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在松懈状态,而达不到 80%的努力程度,这才给了逆
袭者以机会。不过,处在第 10 层的人可能只需要付出 10%的努力,产生的结果都比那些第 70 层的人付出100%的努力结果要更好。因此,逆袭也要讲究实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况非常少见。

对于那些试图在金字塔上爬几个台阶的人来讲,要做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同时把注意力放到最该关注的事情上去。虽然我们通常会抱怨社会阶层固化,但是往下的通道永远是非常宽的,只要稍微不努力或者多抱怨几句,就能往下走几层;相反,往上的通道即使再宽,往上走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如果不能像史蒂芬森那样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用半辈子的时间来弥补,又用半辈子的时间往上走,那么能够维持现有的阶层已经是烧高香了。

37. 向死而生

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有点儿莫名其妙,我们站在“有”的世界,试图理解“无”的问题,按照“有”的逻辑,对“无”产生恐惧。
人如果不想在“有”的世界对“无”的世界产生恐惧,就要采取一些有意义的行动。梁实秋在晚年感叹:“人一出生,死期已定,这是怎样的悲伤,我问天,天不语。”这未免有点儿伤感,对于宿命,我倒是更喜欢周国平的态度:“这个世界大家其实都在排着队沿着一条路往前走,停不下来,走到尽头就是死亡(到此为止和梁实秋讲得差不多)。这时,有些男人和女人搭上了腔,开始说笑起来,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整个队伍便充满了欢乐。”我想,我们的生活其实就应该是这样的。

俗话说,除死无大难。父亲过世后,我对这句话体会非常深。每当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我就想,没关系,我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每一天早上醒来时,我看到一丝亮光,就从心里感激一次上苍—我今天还活着。活着总要做些事情,但是考虑到我们最终还是要死掉的,就应该明白我们并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至于做什么事情,我的想法常常和别人不同,我是倒着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或者说向死而生。首先,我并不奢望活得比我父亲长很多,因此我很容易算清楚这辈子还有多少天可以做事情。其次,我把要做的事情,从最重要的开始,列一个单子,然后从单子上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有些事情看似很重要,但是仔细想一想,其实也是可有可无,站在一生的角度看,放弃了也并无大碍。至于什么事情必须傲、什么事情可以不做,我常常与他人的想法不同。那些要占据我很多时间,但是对社会、对历史并没有什么太多增益的事情,我便舍弃了。

医学家们普遍的观点是,与其生不如死地多活两个月,不如用这个钱把人生几十年活好。绝大多数人都过分看重最后的一两周,而忽视前面的几十年。在健康的几十年里,人们浪费掉的时间又何止两周呢?子女们把喝酒聊天刷手机,或者无所事事的时间省下来 1%陪父母,多尽孝道的时间就能有几个月之久。父母们把自己忙工作的时间抽出 5%陪子女,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无形中多了不知多少。甚至只要每天开车和坐车时想着系安全带,人均寿命就能延长两到三周*。因此,珍视生命,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就等于延长了我们的寿命。

一位基督徒和我讲,他父亲走的时候很平静,老人说,死亡是人对社会的最后一次贡献。我虽然不是基督徒,但我想在我生命的尽头,我也会对周围的人讲这句话的。的确,没有个体的死亡,就没有整体的发展。凯文-凯利讲,只有一种细胞不死,就是癌细胞,但是整个机体会死掉,然后它也会死掉。如果我们人不死,我们的社会就要死亡,最终每一个个体也难逃死亡的厄运。有生就有死,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自私的基因》一书的作者道金斯则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死亡的必要性。他认为,我们不过是基因的载体,所有物质(包括我们)的生命,不过是基因为了延续和进化的目的而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生命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如果能够将遗传的信息传递下去,再将创造出的信息(知识等)流传下去,我们的生命已经相当完美。当我们想到生命的意义,站在一生的高度过每一天时,就能活出精彩!

第八章 人生需要做减法

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但是,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由于这种做法有时违背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做不到,当然,这样也就给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的机会。

39.不做选择的幸福

印度人缺乏选择的状态,以及不选择而产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帮助了他们的精英在公司里取得成功。事实上,印度人无论在婚姻中还是在职业上,选择常常比其他族裔都少,而且少得多,这个特点在他们的婚姻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印度人对婚姻没有选择,只好更仔细地经营他们的婚姻和家庭了,反而比那些只注重选择、不注重经营家庭的美国人要幸福得多。

人们的经济收入通常会在成功地选择职业或者更换工作单位后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人的幸福感和成就的取得,却不是来回来去选择的结果,而是在没有多少选择时深度经营的结果。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不选择反而获得幸福”。
很多美国人不仅有选择困难症,用中国的话说就是“挑花了眼”,而且常常不能专心在一家公司、一个领域做太长时间。我们常常说美国人很潇洒,潇洒的另一面却是不够执着。
总之,他获得了很多别人所没有的机会,但是一旦有了选择之后,他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就一直在公司里做选择,而无法安心经营一件事情。到后来,他的下属早就职级比他高、承担的任务比他大了。

是选择太多,导致人太浮躁,不愿意长期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努力经营,而做到顶级是需要时间的。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或许少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也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

40.做人与作诗:我们需要林黛玉

一位容貌绝代的年轻女性曾经问我,如何能让自己更性感。我说你已经够让人惊艳了,但是形容之美终不如举止优雅、腹有诗书。
,真正让我喜欢上她的原因,是她代表了一种作诗的性格。
什么叫作诗的性格?不妨先看看和她对应的宝钗。宝钗是做人的性格,这个比较容易理解。
我们今天常讲“会做人”,在职场里其实就是情商高,这很具体,也是现实生活中大家喜欢的优点。但是,在文艺作品中,会做人只能算是特点,虽然有好的一面,却显得太俗,宝钗就是这样。作诗的性格则相反,它只要意境、浪漫、唯美和理想,同时不失率真,它对世俗的美德会不屑一顾。
在整个贾府里,能够懂得黛玉的只有宝玉一个人。黛玉是作诗,宝钗是做人;黛玉有灵性,宝钗有美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会做人,光有作诗的性格不见容于世,这一点没有疑问。但是,世界上不能缺少黛玉这样以生命作诗的人,否则一个社会就是庸俗的社会,一个国家就是庸俗的国家。

我们的社会有时太讲究功利,太讲究做人,纵有金山银山,也是乏味无趣的。
当我们的精英们都变得只会做人之后,社会就没有了灵性。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不止一次发出感叹,北大和清华培养了太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的社会有太多的薛宝钗、太少的林黛玉。很多人问我,机器智能取代人之后,人怎么办?我说,人有两个上帝赋予的特殊天赋是机器所无法取代的:一个是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个是梦想和浪漫的情怀。如果你的生活和它们相关,你不用为自己担心,因为你总能想到机器想不到的事情。古人类学家一直想搞清楚为什么我们的袓先现代智人在和(包括聪明的尼安德特人在内的)各种人种的竞争中最终胜出,目前比较确定的答案是,我们的袓先是唯一具有梦想能力的物种。这个天赋传到了林黛玉的身上,也传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我们必须要用好它。人生不仅要做人,也要作诗。中国从来不缺乏会做人的人,尤其是在当下时代,因此仅仅会做人是难以脱颖而出的,如果还会作诗,便容易鹤立鸡群了。

41. 西瓜与芝麻

一个西瓜的重量是芝麻的两万多倍,因此,捡芝麻捡得再勤劳,也捡不出西瓜的重量。当然,大部分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不耐烦地讲,这个道理谁不懂啊。遗憾的是,大部分人还真不懂。我们不妨看看下面那些在生活中捡芝麻的行为,就知道我所言非虚。
l l 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打破头。
l l 为了省一元出租车钱,在路上多走 10 分钟。
l l 为了抢几元钱的红包,每隔三五分钟就看看微信。
l l 为了挣几百元的外快,上班儉偷干私活。
l l 为了“双十一”抢货不睡觉。
l l 为了一点折扣在网上泡两个小时,或者在北京跑五家店。
这些人的问题不仅在于时间利用得非常没有效率,更糟糕的是他们渐渐习惯于非常低层次的追求。人一旦心志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很多时候,不仅是那些低收入的人会计较芝麻大的事情,很多经济状况不错的人也不例外。

当一个人的心思放到了捡芝麻上,他就永远失去了捡西瓜的可能性。
个人在工作中也常常容易捡芝麻、丢西瓜。我在前面提到的伪工作者就是捡芝麻的典型例子。那些人习惯于做简单、重复且价值又低的工作,因为那种工作不需要太动脑筋,不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但是,人一旦习惯于这种工作,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傲不来了。我曾经批评过 2016 年在阿里巴巴抢月饼的人,以及为他们开脱的人,他们行为本身的对错倒在其次,这种把心思放在捡芝麻上的人,让我瞧不上,因为他们永远地远离了西瓜。糟糕的思维方式和衡量价值的标准,决定了人不幸的命运。
苹果公司的产品线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却是全世界挣钱最多的公司,因为它在捡西瓜。捡西瓜的人在思维方式上和捡芝麻的人完全不同,他们不会为那些蝇头小利动心,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乔布斯在回到苹果时,发现公司内一大堆的项目和产品都是小芝麻,他在那些项目和产品上一个个画叉,直至剩下个位数的产品,再把它们每一个变成西瓜,这才救活了苹果。
除了眼光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捡西瓜更是要有能力的,它不能靠运气,而是需要长期培养才能获得。我们在职场中的每个人,与其把心思放在赚小钱上,不如把它们都聚焦到一点,练就捡西瓜的能力,让自己从同事中脱颖而出。通常,人有能力晋级一个台阶,贡献、职责、影响力就可能增加一个数量级,至于收入就更不用发愁了。当然,世界上捡芝麻的人多、捡西瓜的人少,你如果致力于捡西瓜,就要耐得住寂寞。有人说,我没有遇到西瓜啊,其实不是没有遇到,而是因为你满眼都是芝麻,天天为捡芝麻而忙碌,就没有机会练就捡西瓜的能力了
遗憾的是,大部分人捡芝麻的思维方式一辈子也改不了,今天那些还想不清楚为什么不该写程序、不该抢月饼的人就属于这一类。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给那些立志于捡西瓜的人足够的机会,毕竟世界上西瓜要比芝麻少。
捡西瓜并不难,因为大家喜欢捡芝麻,这个秘密你不妨告诉更多的人,不用怕他们来和你抢西瓜,因为大部分人见到芝麻依然会去捡,捡多了,西瓜自然就留给了你这样有智慧的人。

42.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我做事的诀窍(如果这也算是诀窍的话)恰恰和大家想的相反,就是少做事,甚至不做事。当然,我把这个答案告诉提问者时,很多人会说,每天的事情那么多,这件事情应该做,那件事情也是必须完成的,怎么可能不做呢?我会对他们讲:“这是因为你已经陷入了常人的思维定式,你说的那些事情如果不做的话,难道天还能塌下来吗?”如果说我比常人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可能有两个:首先,我能够跳出思维定式,换一个角度来判断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其次,我敢于舍弃。而这两点,都是从《庄子》中悟出来的。
我在大学里读《庄子.养生主》时,感慨万分。―首先,我感叹他的智慧,他在那么早就能够站在一个很高的维度,把“有限”“无限”“永恒”这样一些概念考虑得那么透彻。其次,他清楚地告诉我们,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要做,必须要有所舍弃、顺其自然。
在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思维定式不能自拔。
这些人迟到的毛病基本上改不掉,因为他们有一个思维定式,临时插进来的事情必须要做,不做就没礼貌、没面子,或者就亏了。其实那些事情如果不做,天根本不会塌下来。

你需要做的是跳出原有的思维方式少做事。如果你想通了很多事情不做其实也无关大体,就不要去做它们,这样你就不会天天忙忙碌碌了。”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他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少做事情,而不是让自己更忙碌。

跳出思维定式有时需要大胆地反常规思考,甚至舍弃很多利益。

我想通了,要想换取更多的时间,就必须牺牲很多经济利益。大部分人会在时间和金钱之间选择金钱,当时很多人和我讲:“如果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的话,应该减少其他事情来保证支付你高薪的那份本职工作。
毕竟,你说的其他事情,应该是用业余时间去做的。如果没有业余时间,就放弃掉和工作无关的其他事情好了。”这是一般人的思维定式,过分地考虑了钱的因素,而忘记了人一辈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生命是由有限的时间构成的,而钱超过一定程度后,其实并不重要了,那么也就容易明白为了获得时间而辞去高薪工作的道理。

当我们跳出一般人的思维定式,重新审视人生时就会发现,可以不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接下来,就是下决心少做事情,然后把几件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少做点事情就好,把要做的事减到最少。

她说,我比较笨,一件事花好长时间才做得好,因此不能像别人那样今天做一件事、明天又换一件,我要花很长时间做一件事,到美国工作十几年,只跳过一次槽。

既然我们的生命很有限,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就应该是少做事情、做好事情。在低水平上做很多事情,花两倍的时间只能获得两倍的收益,但是如果把时间集中起来将事情做得比别人好,两倍的时间可以获得 10 倍甚至更多的收益,这就是我常讲的捡芝麻和捡西瓜的关系。人有一个弱点,就是见到小便宜想去占,很多利益舍不得放弃。

庄子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仅学习如此,做事更是如此。人生成功的秘诀在于做减法,而做减法的关键在于能够跳出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找到那些其实无关紧要的事情,然后下决心把那些事情放弃掉。

43. 我们一定比 18 世纪的人过得好吗?

在 18 世纪,生活节奏远没有今天这么快,因此贵族们的生活讲究从容、自律和优雅。可是这和钱的多少关系不大,那种令人向往的气质和自信其实来源于他们的内心在用责任和荣誉对自己进行约束,对外则展现出从容和优雅。这些是任何时候幸福生活的根本。

回到人幸福的来源,除了在前文中讲到的基因的传承和成就的影响力之外,还有三个具体的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爱情和婚姻。有美好爱情的人是幸福的,这也是我建议在大学期间要谈一次恋爱的原因。中国人非常不幸的一点是,爱情几乎止于婚姻,或者时间再长一点,止于有孩子。在这个维度上,今天的人未必比 18 世纪的英国人更幸福,也可能不比同时期清朝的人好到哪里去。
第二个维度是对未来的期望。一个人如果能够确定明年比今年好,后年比明年好,他就有幸福感。反过来,即使一个人今天位高权重、腰缠万贯、声名显赫,如果他知道明年可能破产、可能名誉扫地或者不再有人关注,就无法高兴起来。今天中国很多上层人士并没有幸福感,因为他们对明天不确定。但是,由于中国的快速进步特别是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对明天的信心是全世界少有的乐观。而从我的很多读者给我的来信和回复中看,喜欢读书的朋友对明天的信心又要远远高于中国的平均水平。
第三个维度是生活的态度。一个人是否愿意像 18 世纪的贵族们那样,内心有责任和荣誉,平时过着从容而优雅的生活,遇到危险和困难能够镇定自若?如果愿意这样生活,就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幸福感也就会强;如果不愿意,每天像一只无头苍蝇,忙忙碌碌,别人看待他也是无头苍蝇,那么就无法感受到幸福。
今天科技进步的结果,应该是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优雅而从容的生活,而不是让大家变得没有时间生活,这就是我对技术进步的期望。当然,我们自己也需要记住幸福生活才是根本,其他都不过是达成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今天的人并不用太担心物质的匮乏,如果我们能够在每天出门时想到“责任”“荣誉”“从容”“优
雅”“镇定”这 10 个字,就能过得比 18 世纪的贵族更好。

第九章 大学之道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本科阶段的年轻人都会对大学应该怎样度过产生迷茫,因为他们在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动力都已经消失。不过,如果我们是将追求幸福生活作为人生目的,那么我们在大学阶段就应该做一些和幸福生活相关的事情。学习当然重要,但除了学习,大学里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

44. 填报高考志愿的建议

意将要考虑的因素按照城市、学校和专业归类,而在这三类因素中,城市>大学>专业。
就综合水平而言,中国最好的大学有 09(九校联盟)的说法,即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学、西安交大、中科大、哈工大。如果再加上我认为很好的中国人民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天津南开大学,也就是 12 所。
这些大学中间,北大和清华是第一梯队。接下来的是三所,即复旦、上海交大和浙大。无论是在师资、经费还是科研成果上,它们和北大、清华都是断崖式的差距。而后面的 7 所和前面的 5 所,又有断崖式的
差距。至于其他大学,和这 12 所高校相比,差距就更明显了。在《硅谷来信》专栏中,一些读者朋友对我将他们的母校和北大、清华放到了不同阵营中表示强烈的不满,有的人还列举出很多我不认识、你也没有听说过的杰出校友来说明他们母校的水平。这些人如果真有志气,与其和我斗嘴皮子,不如努力工作做出点成绩,或给母校捐点儿钱,更能帮母校的忙。必须承认,在中国,北大和清华的地位在接下来的 50 年都很难撼动。
虽然二流大学里可能会有个别顶级教师,但是不可能摊到每个人头上。只有在最好的大学里,才有最好的教师群体、最完善的设施、更多和世界大师接触的机会以及更好的海外交换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们有最强的同学圈子,甚至找到好伴侣的机会更大。
大家不要小看找伴侣,和谁生活一辈子是人生最重要的决定。

如果不能进入这些大学,或者不能进入它们的好专业怎么办?这时我觉得地点最重要,优先挑选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首先,中国的一线城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广深,和最好的大学所在的地区多少还是有些重合的,当然深圳大学比较弱,广州的好大学也不算多。因此尽量选择北京、上海及其周边(即南京、杭州二市),以
及广州一流的大学。这些地方的机会要比中国其他地方多很多。
清华大学和美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深圳建的分校—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简称 TBSI),水平还是有保证的,不过该校只招收研究生。
其次,除了已经提到的南京和杭州,按照次序还应该考虑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这 4 个城市。我在腾讯时,我们只到上述城市进行校招,当然在考虑城市的优势时,大学聚集的程度和绝对水平也很重要。因为对企业来讲去那里招聘成本相对低,西安和哈尔滨能够入围,是大学聚集的因素,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因
素。同样和我们竞争人才的阿里巴巴和百度,以及外企谷歌、微软、高盛等投行,麦肯锡和普华永道等咨询公司,也只到这几个城市招人。

相比之下,±也处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就有点儿吃亏。一个公司在招人时,通常不愿意为了一所大学派一个团队专门出一趟差。当然,中科大毕业生出国的很多,倒没有就业的压力。但是,上其他城市的大学,就没有上中科大的高水平、好运气了。也就是说,从其他城市毕业,即使你再优秀、学的专业再好,直接进入这些公司的可能性也几乎是零。
除此之外,尽量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靠前的沿海省份和相应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为自己的将来着想,经济体量越大的城市,企业越集中,机会也越多,找工作面试都更方便。

在地区之后,选择学校比专业更重要。我经常讲,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是通才教育,研究生教育是专才教育。因此,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不仅能让学生们学到自己本专业的课程,而且能够给学生提供的综合资源也更多。即使是学习外语类这样非常“专”的专业,北大或者复旦的英语系和其他外语系,也比外国语大学要合适。
虽然我总是强调英雄不问出身,一个人毕业的大学和成功没有太强的相关性,但是刚走出校门时,大公司通常还是按照大学的名气分配它招收员工的比例的,因为没有更好的衡量不同大学毕业生水平的方法。
在确定了上学的地点和大学之后,才是考虑专业。选择专业有很多客观的考虑因素,不同家庭条件的学生,对这些因素重要性的考量应该是不同的,而这一条常常被家长和学生们忽视。当两个成绩、智力等情况差不多的学生家长来找我时,我给出的建议常常是相反的,因为他们的家庭背景不一样。
会计这种人,在社会上可以花钱请到,,但是如果你要将事业交给他,而他没有视野、没有抱负,生意只能越做越小。

身处底层的人要完成到中产阶层的进阶,需要先掌握技能,就是这个道理。而中产阶层到精英阶层的进阶,则需要很多博雅教育。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社会阶层,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有所不同。

对于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来讲,如何确定专业呢?是报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呢?我建议大家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做分析,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选择专业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应该是国家层面的大机会,其次才是个人的特长和兴趣。事实证明,在我的同学中,有意无意赶上国家层面大机会的人,日后就非常容易成功。
大环境是第一个需要考虑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当然,中国今后最大的机会可能不在房地产上了,那么又会在哪里呢?我认为是国际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需要什么人才呢?不再是只能在国内窝里横的人了,而是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为国家开拓海外市场的人。

了解了大环境,接下来就要考虑我们自身的优势和兴趣所在。
选专业时完全不需要将自己限制在自己成绩还算好的几门课所对应的专业里。

在中学学那些课程,只是为今后继续学习打基础而已,并不意味着只有那几个专业可以选择。美国在过去的 10 年里,新出现的专业占全部专业数量的 20%左右,而这些专业很多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具体到专业上,本科时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应面广的专业,以增加未来的适应能力,因为大学所学到的具体的专业知识,走出校门时有 1/3 就已经过时了,工作 5 年后又有 1/3 过时了,没有适应性就难以有未来职业的发展。

什么是适应性好的专业呢?傲一些对比就容易理解了。比如,数学专业的适应性比生物专业要广得多,金融专业比会计专业要广得多,从万金油似的专业转到很专、很窄的专业有可能,反过来几乎不可能。

1.要优先考虑高势能的专业。所谓高势能的专业,就是指那些相对难学,而又是其他专业的基础的专业。
比如,数学专业相对计算机专业和商学就是高势能的,计算机专业相对管理专业是高势能的,在读研究生时从高势能转到低势能的专业有可能,反过来绝无可能。
不要一窝蜂地挤进那些过热的新兴专业,尤其是学校为了跟风刚刚开设的专业。那些专业常常师资力量薄弱,加上各个大学都在开设,将来就业竞争反而激烈。相反,一些被认为是基础学科的冷门专业,比如在理工科院校的数学、物理,文科院校的中文,对一些人来讲未必不是好的选择,因为它们相对容易进入。不过,选择这些专业的人要明确下面一条。
如果将来从事数学和物理学研究,是需要极高的天赋的。选这两个专业,打好基础后,将来是一定要转行的。在麻省理工学院,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是进入医学院和法学院的,而直接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大部分去了华尔街,真正搞数学和物理的很少。

另外,在理科中,生物和化学虽然要容易得多,但从事这两个领域的工作极为辛苦,而且不好找工作,将来很可能也需要改行。选择这些专业,重要的是通过系统地学习一个专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将来持续学习,至于那些具体的课程本身并不是很重要。
在选择专业时,还要考虑未来产业的变迁,那些会不断萎缩的行业最好避免。在过去的 30 多年里,摩尔定律是带动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进入 IT 行业和使用 IT 技术的人发展得都很好,我本人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而逆趋势而行的人就举步艰难了。

不论选择了哪个专业,都有可能后悔。因此,如果不满意也不要太沮丧,毕竟在大学比学习几门课程更重要的目的是从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变成一个社会人。
除了从老师身上学习,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也非常重要。如果你的未来靠不上爹妈,那么从踏进学校大门的那天起,就要努力和同学搞好关系,建立起一个好的朋友圈,这将受益终生。

再次强调一下,今天的学习并不受大学围墙的限制,就算你对学校和专业真的不满意,通过互联网还是可以听到大师们教授的课程。清华和北大一些知名教授的讲课都可以在这种慕课(MOOC)平台,或者“得到”这样的手机 App 上系统地学习到。

45. 在大学里应该做的三件事

谈谈恋爱
交一些挚友
参加一些活动

如果我们是将追求幸福生活作为人生目的,那么在大学阶段就应该做一些和幸福生活相关的事情。
学习当然重要,但是除了学习,在大学里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谈一次恋爱。

18~22 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如果只泡在教室、图书馆和宿舍里,实在可惜。在大学期间谈一次恋爱,对个人来说受益终生。男女两情相悦,直到以身相许、终生为伴,是造物主对人类的安排。中国人爱说“知天命”,那么恋爱则是天命的一部分。爱情的产生甚至不是由我们的思想决定的,它植根于我们的基因。
大学时期正是谈恋爱最好的年龄,也是最好的机会,因此,在大学里去爱一次,同时享受被爱一次,实在是人生不能缺少的经历。错过了在校园里浪漫的机会,将来可能不会再有,而没有浪漫的爱情,人生则不完整。
我一直极力主张年轻人主动去谈恋爱,去体会那种寻寻觅觅的欢喜和忧伤。但是我从来不主张家长过多地介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促成男女的交往,更不建议年轻人去参加动机并不纯粹的相亲活动,因为那样的做法破坏了男女交往的美感。

人生最浪漫而美好的经历应该是那些美丽的邂逅。当恋爱会让人变得兴奋、不知疲惫,同时充满了信心和勇气。恋爱中的人会觉得世界突然变得很美好,到处是青春和春天。当然,恋爱也会让人变得痛苦、全无理性。如果没有这样的喜悦和兴奋,没有交织忧伤和痛苦的经历,岂不抱憾?更重要的是,在世界各国,大学都是相对单纯的环境,因此在大学里谈恋爱,年轻人彼此的动机也相对单纯,他们眼里只有爱,没有太多世俗的眼光,不需要物质财富有多么丰富、脑子有多么聪明,或者人有多么漂亮帅气,就能享受到这种美好的爱情经历,而出了大学便几乎再无这种可能性了。

恋爱会让人变得兴奋、不知疲惫,同时充满了信心和勇气。恋爱中的人会觉得世界突然变得很美好,到处是青春和春天。当然,恋爱也会让人变得痛苦、全无理性。如果没有这样的喜悦和兴奋,没有交织忧伤和痛苦的经历,岂不抱憾?更重要的是,在世界各国,大学都是相对单纯的环境,因此在大学里谈恋爱,年轻人彼此的动机也相对单纯,他们眼里只有爱,没有太多世俗的眼光,不需要物质财富有多么丰富、脑子有多么聪明,或者人有多么漂亮帅气,就能享受到这种美好的爱情经历,而出了大学便几乎再无这种可能性了。

当然,我并不否定门当户对,甚至赞同它,但那是对婚姻而言,恋爱和婚姻毕竟有些不同。婚姻需要实际些,而恋爱需要单纯些。单纯的恋爱,在大学是最容易找到的。
恋爱让人成熟,只有倾心爱过一个人,不论成败,才会热爱生活、懂得生活。在大学恋爱,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没有关系,因为年轻人总有重新开始的本钱。我有极少数的同学,从高中时开始恋爱,后来结婚生子,一直没有分开过,不少人很羡慕这种情形。但是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毕竟只是极少数,而在大学里,失恋常常是和恋爱相伴随的。失恋也不完全是坏事情,它通常可以让人变得更成熟、更理性,甚至变得更智慧。

路是要孩子们自己走的,在恋爱这件事情上,父母无法越俎代庖。俗话说得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任何人都要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坎儿,才能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社会人。
一些父母会担心,如果孩子在大学里花时间谈恋爱,岂不耽误学习?但是,如果能意识到在大学里谈一次恋爱是上大学的目标之一,就不会觉得这是浪费时间了。无论女生还是男生,一旦走出了校门,就没有太多机会和时间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了。我很多朋友的孩子在美国上的是最好的大学,毕业后进的是最好的公司,但是即使是这种被看成人中龙凤的年轻人,也发现一旦错过了在大学找到恋人的机会,上班以后其实更困难,因为在社会上所接触到的能够谈得来的人,比大学时要少很多。
很多开明的家长都会叮嘱女孩子在大学时争取找到金龟婿,甚至很多女生努力上名牌大学就是为了有更多择偶的机会,这被一些人看成势利眼和不求上进。不过,我颇为赞同这些家长的看法,因为“幸福生活”才是人生的核心。

交一些挚友
除了恋爱,我给年轻人的第二个建议是在大学里交一些挚友一每个人一生的朋友。年轻人在一起生活学习 4 年,彼此坦诚,大家完全有机会感受到彼此的内心,也容易了解他人在性格特点上的每一个细节,而在工作中交往时间很长的人,彼此都不一定能傲到这一点。在大学里交朋友的一个好处是,同学们的功利心不会太强,彼此愿意相互照应。大学生彼此抄个作业或者帮个忙不是什么大事,也不会因此觉得欠对方一个人情,对方也不会要什么回报。但是,一旦走出校门,大部分人在“你的”和“我的”之间就分得特别清楚。往小事情上讲,老板安排下任务来,你需要别人帮忙,对方哪怕帮了你一点点,你就欠人家一个人情,会对人家很客气地表示感谢,下一次他对你也是如此。在这样彼此客气的环境中,人是很难深交的。往大事情上讲,很多人为了利益是不惜损害他人的。
大学交朋友的另一个好处是,同一个班上的学生,不论家境和其他条件相差多大,到了一个班里学习,彼此都是平等或者相对平等的。而在工作中总有上下级关系,即使是平级的,也有先来后到一说。我们知道,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倾心交往。因此,错过大学这个机会非常可惜。

参加一些活动
我对大学生们的第三个建议是,在大学,要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和学习科研无关的社会活动,这是年轻人从一个“父母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必经之路。我经常听到很多人为一个已经从大学毕业了的 20 多岁,甚至 30 多岁的人开脱,他们说:“年轻人嘛,没有经验。”实际上,当一个人走出大学校门,他就必须100%地为自己的所有行为负责。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在大学里都需要学会。人走出校门犯错误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从法律上讲犯了错误,不论是否有经验,都必须自己承担责任,同时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进行赔偿。一个人要想在走出校门时能够成为社会人,在大学就需要完成这个过程。中国家长总是强调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狠抓孩子 18 岁前的教育。但是,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大多数中国家长并不关心孩子在大学里的成长,好一点的家长可能会过问孩子的学业,但是很少关心他们是否成长为了社会人。如果一个年轻人走出校门之前没有成熟到足以应付未来工作中的各种挑战,那么他今后的职业前景堪忧。

不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只有一个根本,就是“生活”二字。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固然是核心,但依然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不是全部。从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之后,工作虽然很重要,但也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背离了根本,人生难以成功,更难以幸福。因此,如果说我活了半个世纪感悟到一点什么人生经验的话,那就是希望年轻人记住“生活”二字,也希望他们的家长记住这两个字。

46. 大学学什么

今天大学生需要的是主动学习。
学习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学习包括我们常说的学会做人,在思想上的修行,境界上的提升,等等;狭义上的学习特指知识、技能和方法方面的学习。这里我们谈的是狭义上的学习。关于广义上的学习,读者朋友可以参看我的《大学之路》,在那本书中,我详细介绍了英美很多教育家的教育理念,也介绍了我自己的体会。

在大学应该学会什么?用一句话来讲,就是未来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识、知识、技能和方法。在这里我用了“生活”而不是“职业”二字。
我仔细地想了想其中的原因,大概我是在为生活而学习,不是为专业而学习。

为生活而学习的人,必须明确今后要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至于米其林餐厅,很多时候订位都困难,不是有钱就能随时吃到,能在这样的餐厅两天内订到位子,需要有特殊的本事。当然很多精英人士总有别人花钱请他们去米其林餐厅吃饭,这显然是因为他们除了钱之外还有其他价值,而从地上捡了一个亿的人价值又在哪里呢?最后,就算他到了米其林餐厅吃大餐,又能否体验其中的文化?我听到不少土豪吃完法国大餐之后吐槽说不如他们家乡的小吃,因为他们对世界的饮食文化并不了解。概括来讲,即使白捡了一个亿,要想过好的生活,依然需要具备各种知识和技能。事实上,在美国那些中了乐透彩票大奖的人,几年后绝大部分又回到了贫穷状态。

当然,获得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就需要学习。绝大部分中国人上大学不仅是为了书中其实并不存在的“黄金屋”,还为了自我的满足(有面子也好,喜欢知识也好)、对父母的回报(这一点我不是很赞同,但这是现实),让自己变为有用、有益和有品位的人,这样才能够有幸福的家庭和富裕的生活,获得社会的认可,也才有可能完成从一个为生计忙碌的工匠晋级到精英阶层的第一步。志向更高远的人会说类似改变世界的话,而这也需要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脚踏实地去做。有了目标后,如果我们再把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和所学的内容与目标做一下对比,就会发现大部分学习和这些目标无关。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在大学里需要花时间学习对未来更有用的东西。

在大学里要学什么呢?我觉得有 4 个方面的技能和本领必须学习,或者说相应的习惯必须养成。
付诸行动的习惯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反观微软、宝洁、谷歌这样的公司是如何国际化的,它们在世界各地出大价钱,给最好的福利,
雇最好的人,认认真真地在办这件事。正是因为爱说的人多、爱做的人少,恰恰给了少数实践者成功的机会。
比如,华为并没有天天把国际化挂在嘴边,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了,到今天已经做到了绝大多数收入来自
海外。
谁也不是天生就能够傲到“凡事付诸行动”的,这种习惯要靠长期培养。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养成这个习惯,将来再培养就困难了。相比中学时,大学生在行动上有更多自由,正是养成说干就干这个习惯最好的时间。
在上一节中我们讨论到大学生必须要有意识地参加社会活动,这是养成“付诸行动”这个好习惯的最好训练方式。在课堂上,老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单纯的课程学习对这种技能的提高帮助不大。为了培养做事的主动性和执行力,大学生们应该走出课堂。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一直强调整个——纽约市是我们的校园”,就是鼓励大家走出课堂,培养行动的能力。

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沟通和表达能力实在太重要了,而我们的学校又没有专门教授这方面的能力,以至它是大部分中国人的短板。
人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各种各样的通信上,这包括聊天、讨论工作、表达感情,也包括书写信件、短信,以及阅读新闻、收听音频和观看视频节目,等等。
通信的目的,一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二是接受知识和信息,三是进行双向沟通。无论是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是沟通,都是未来生活必要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生活和工作越方便,越容易成功。总的来说,中国人在表达和沟通上是弱项,因此在年轻时应该加强学习。今天,很难想象缺乏这两种能力的人能够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如果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缺乏沟通能力还勉强过得去,但是要想成为精英,这个能力一定不能少,否则就无法调动人力资源,让大家协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美国陆军学院(即西点军校)和安纳波利斯美国海军学院每年录取的 1100~1200 名学生中,有 700 多名是参加过辩论比赛的,这也证明了沟通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表示友善和爱的能力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很多人试图表达好感,却适得其反,他们自己很郁闷,别人也很尴尬。表达友善的能力非常重要,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国与国之间,都需要这种能力。比友善更进一步的是爱,既包括爱情,也包括爱慕、慈爱或者欣赏。不论哪一种,人都需要懂得如何表达。
很多人就算拥有一个亿,也未必能赢得美人芳心,因为他不知道如何表达爱。这个能力是必须要学会的。
如果一个人想在社会阶层上再往上跃迁几个台阶,友善是必需的品质。
总结、写作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很多人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却不能把自己的意思用书面语表达出来,这样的人很难把事情做得更深入。
因为只有善于写作和记录,总结前一次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能在下一次有叠加效应,不断前进。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第十次做事情时,能够把前九次的细节记得一清二楚。因此,很多人做事总是不断重复错误,很难获得叠加式的成功。对于理工科学生,我一直认为必须给他们开设写作课。而对于文科学生,则必须给他们开设逻辑课。因为我们的媒体上有太多缺乏逻辑的文章,包括很多社论,前提和论据完全推不出结论。一个缺乏逻辑的论述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如果一个人讲话无法让人信服,他的生活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除了上述能力,在大学里还有很多能力需要培养,比如适当的组织能力、发现和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等。但是如果能够掌握上面四类基本能力,大学就没有白读。当然,有些能力和课程的学习是一致的,但是有些则需要在课外各种场合进行学习。在大学里需要学的东西特别多,根本学不完,但是它们都应该围绕“生活”二字。想到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学,为什么要花大量的时间打游戏和闲逛呢?

47.技能教育和精英教育

社会中低层的人获得幸福人生的第一步,或者说捷径,就是接受技能教育。今天,我们更喜欢说素质教育,我也常常讲博雅教育对现代人的重要性。但是,从历史上看,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要想往上攀升,第一步还不是要解决素质教育,而是接受技能教育。

从宏观上讲,每个人从社会所获得的回报,取决于他能够对社会产生的正面影响。当一个人掌握一项对社会真正有用的技能时,特别是社会稀缺的技能时,他就比同龄人获得更多的回报,而且这种回报的差异即使不是指数级的,可能也是成倍数的。
今天,虽然没有严格的行业界限,但是通过一种后天学习来的、其他人所缺乏的技能换取报酬和社会地位的原则并没有改变。
技能培养对于中低阶层的人来说实用性非常明显,它对改变社会地位可以讲是立竿见影。技能的培养不同于素质的培养,它和家庭出身、所在的地域关系都不大,但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才能培养出来。因此,对于大众教育,这种技能培养相当重要。
今天很多大学毕业生,读完 4 年大学,学了很多课,其实并没有掌握任何一项得以安身立命的技能。我在腾讯时看了不少校招学生的档案材料以及他们的面试记录,除了极个别的名牌大学,大部分学校的毕业生都没有掌握最基本的工作技能。比较聪明一点的学生会在上学的最后一年,花钱跑到外面的培训班去进行技能培养,他们面试时所体现出来的技能要远比那些仅仅在大学里上过一些课的学生强很多。

在大学阶段,学到一个真正的技能所带来的第二个好处,也是更长远的好处,就是由此掌握学习一种新技能的方法。同时,这也算是人生的一种成功。很多时候,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成功地做一件事情,就有可能举一反三做成第二件、第三件事情。如果从来都没有做成过一件事,以后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大。当今社会发展非常快,我们可能需要不止一种技能。但是,一个人只要成功地掌握了第一种,以后就有信心掌握第二种。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掌握了

48.如何在二流大学里接受一流教育

如果进了二流大学怎么办呢?是否还有机会呢?有的,而且机会并不比一流大学少太多,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自己怎么度过 4 年大学时光了。
在讲二流大学如何接受一流教育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事实。第一个事实是,从优秀人才的产出来看,一方面,虽然一流大学产出的名人比例总体上比二流大学高,但是差别远没有新生在高中的名次相差得那么大。

第二个事实是,一流大学的教授讲课未必比二流大学好,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差距不在上课水平上。这一点,和重点高中与非重点高中之间巨大的差别是不同的。大学一流和二流主要的差距是在综合排名上,特别是在科研上。二流大学的科研水平和一流大学是无法相比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教学却未必,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授课老师的表达水平,以及授课教师愿意花多少时间在教学上。这一点中国和美国都一样。

这主要是人均资源多少所致。一流大学人均有更多的师资、经费和实验设备,因此常常给予学生比较多的选择空间,而二流大学人数众多,学校照顾不过来,专业设置就比较死板。而比这个更不幸的是,二流大学里大部分学生学习并不主动,在一个相对受约束的环境里,他们自己也变得拘束起来。4 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基本上把他们变成了按要求上课、考试、拿奖学金,然后毕业,这样一个被动的人。
一流和二流大学第二个差异是环境,特别是同学本身的环境。
是一流大学的生源和环境是造就学生们成才的最重要原因,而并非课程、教授有多大差别。一流大学的学生水平比较整齐,而二流大学的学生则良莠不齐,很多学生未必很会交友,有什么圈子就接受什么圈子。在一个平均水平高的圈子里,自己的水平也就高了;在一个水平参差不齐的圈子里,受到的影响是好是坏就很难说了。

我们就可以制定二流大学的一流战略了,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需要明确教育的目的远不只是上课和考试,而是围绕着未来生活展开的。因此在选择学习什么、不学习什么的时候,个人的主动性就非常重要。

周末我也经常去隔壁的北大接受人文熏陶,虽然没有在那里正式选课,但我还是混进教室听了一些北大老师的课,我能非常清晰地体会到北大课堂上的学术风气要比清华自由得多。对于系里安排给我的必修课,坦白地讲,我逃掉了不少,这样可以让我有时间做别的事情。也就是说,我在一个指令性计划非常严格的教学体制内,尽可能去接受博雅教育,顺便说一句,我在清华时,艺术和音乐这些课程的成绩要比计算机课程的平均成绩还高。我之所以认认真真学这些课程,是因为我想在未来做一个有趣的人,而不是一个书呆子。

对于那些进入二流大学学习的朋友,其实也不必对自己没有进入一流大学而耿耿于怀。一流大学和二流大学老师讲课的水平并没有太大差距,但是一流大学每门课的要求会严格得多,二流大学则相对松一些,这时能否学好一门课,就得看自己的主动性了。一个二流大学的学生如果能够对自己的课程要求向一流大学看齐,也能学到足够多的知识。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二流大学课程的选择相对少一些、条件差一些,但是总有自主选择的余地,那些选择对于本科生通常已经足够了。

一流学生和二流学生的主要差别不在于智商和考试成绩,而在见识上,这是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的一个主要观点。这种见识的高低受家庭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讲,上层家庭的孩子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的学习目的常常是针对未来的生活,而相比之下,中等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则更多地看重当前的成绩。如果后者能意识到自己在见识方面可能的不足之处,主动学习,那么即使在二流学校也能有所成就。

第二,身在二流大学,要主动弥补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在二流环境中营造出一流的环境。
在二流大学,整体上的氛围是不如一流大学的,但是,你可以刻意营造这样的环境。我们常讲,“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前一句来自西汉刘向的《说苑,谈丛》,后一句来自《论语-公冶长》。虽然说一流大学里学生素质普遍很高,但是在任何一所大学里,都有聪慧贤德之人,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要自己有心向上,自能聚拢一批这样志趣相投的青年人,也自然能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实际上这就是在平均水平中等的大圈子里营造出一个精英的小圈子。

那么这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和普通学生有什么区别呢?主要还是体现在主动性上。他们比较明确自己将来的生活是什么,对课程以外的事情非常上心,有比较强烈的领导欲望。

什么样的圈子,决定了什么样的命运。中国二流大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比伯克利还要严重不知道多少。因此,一个二流大学的在校学生选择圈子很重要,不要总是选那些能够在一起吃喝玩乐却胸无大志的所谓志同道合者。
无论是进入了一流大学还是二流大学,大学生首先都需要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活目标,主动根据这个目标尽可能地拓宽学习视野、培养技能,而不是被动接受学校的规划。其次,要有意识地构造一个好圈子。把握好这两条,我想任何一个有志向上的年轻人都会有所成就。
如果用两个词概括这一节我想说的内容,那么就是“生活”和“主动性”。

49. 西点军校精英法则

西点军校招生原则简单地讲就是中国所提倡的德、智、体再加上领导力。
成为西点军校的学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首先,它对学习成绩要求很高。其次,作为军人,强壮的体魄自然是少不了的。
最后,西点在录取时,对学生的品行和领导力有相当高的要求。对于领导力的衡量,主要看高中生们在中学时所担任的社会职务和演讲比赛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西点军校招收那么多善于演讲的学生呢?首先,演讲是领导力的一部分;其次,在战争中,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从西点军校学生的素质可以看出美国军官的素质,以及对政界精英的要求。不过就是这样的精英,进了西点可没有人把他们当成天之骄子,这和我们很多大学对待大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在西点军校的前三年,学生被要求的是学会服从,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天天“Yes,Sir;Yes,Sir”(是的,长官)地说话,因为作为一名军人,先要学会服从才能指挥别人。

在西点军校看来,好的军人是具有理性思维和专业知识的人,不是四胺发达、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
作为未来军官的学生,西点军校对他们最基本的要求是荣誉感、服务精神、忠诚和守诺的传统。所谓荣誉感是指超群脱俗,戒除对自己要求不高的惰性;服务精神是指在艰苦的环境下履行自己的公职,甚至付出生命;忠诚就不用讲了;而守诺是指坚守岗位,贯彻执行命令,完成任务。我想这些也是任何一个想往上层走的人必须做到的。此外,为了建立军官的荣誉感,学生从西点军校毕业时第一个军衔的授予状是由总统签署的,而以后升官了,授予状反而是由陆军部、海军部等签署。为什么美国对初级军官如此重视呢?因为这表示这些学生进入了军官这个荣誉团体。

50.哈佛商学院和斯坦福商学院传授的精髓

从顶级商学院的招生你可以看出,它们并不看重你过去的专业,而是看重你的智力、能力和未来的潜力。哈佛商学院教给大家的第一个思想精髓是学会“玩儿”,即营造你的同学圈子。

哈佛商学院要培养的是精英,精英和普通人的差别不完全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智慧和人脉。智慧需要和大师、和高水平的人在一起切磋才能获得;人脉更是需要从一个好的同学圈子获得,这样将来他们可以互相提携。因此,来上课是成为精英的必由之路;至于考试,反而在其次。

哈佛商学院教给大家的第二个思想精髓就是“用别人的钱挣钱”,我开玩笑地讲就是“骗钱”。我和那位亲戚聊了很多哈佛商学院的课程,我发现无论是哪门课,它都贯彻“用别人的钱挣钱”这个宗旨。老师们总是讲,你自己的钱是留给你安身立命的,你如果想做事情,那么就让别人来掏钱。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会销售,会把你的产品、你的想法卖给别人,让别人乐意掏钱。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学也是白上了。
美国很多富二代,谙熟这个“骗钱”的精髓。他们从不问有钱的老爸要钱,而是问投资人要,因为他们知道,让投资人(包括银行)掏腰包比从家里拿到钱更容易,也更重要。当然,让投资人掏钱不是要饭化缘,而是需要练就过硬的本事,哈佛商学院就教你这个本事。在当今世界有很多事业非常成功的富二代,比如比尔.盖茨、特朗普、王雪红以及滴滴总裁柳青等人,都没有从家里拿多少钱,甚至一分钱都没有拿,几乎是白手起家,因为他们谙熟“用别人的钱挣钱”的道理。

相反,很多缺乏真才实学的梦想家,为了自己创业,一方面花光工薪阶层父母的积蓄,另一方面让妻子省吃俭用,化妆品、衣服都舍不得买,孩子暑期也不能出去玩儿,这种人最好不要创业。今天不是一个缺钱的时代,如果不能让别人投资,要么是项目不好,要么是不会销售,无论是哪一种,可以想象将来成功的可能性较小。
在股市上,挣钱最多的常常不是出钱投资的人,而是管理资产的人,也就是那些用别人的钱挣钱的人。

为什么从陌生人那里拿钱要比从父母那里拿钱重要呢?原因很简单,从父母那里拿钱是在占亲情的便宜,如果一个人习惯于占这种便宜,不仅他的谋生本领和奋斗精神要差很多,而且见识也很难超出上一代人。

其实“骗钱”这个词只是我的一种幽默,目的是让我们记牢这个原则:如果说得更好听点,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获取资源的能力。《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讲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用别人的钱挣钱”其实和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大家可以看看埃隆.马斯克、雷军或者优步的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是怎么借助外界的力量把事情做大的,他们都是严格遵循“骗钱”二字。如果讲到这里你还要问我为什么一定用这个让人有点儿不舒服的词,为什么不找一个更合适的词呢?因为人必须有点儿幽默感,不能讲什么事情都是直来直去,这样听众提不起兴趣。幽默感其实就有助于我们说服别人。
想想看,当你天天在“玩儿”,到处能够“骗到钱”,又有幽默感,你的生活多么美好,想不成功都难。

第十章 谈谈见识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但在我们心中,有时依然有一道围墙,阻碍了我们的见识。我们提升境界的阻力很多时候在我们自身,而不完全在环境。破除见识的阻碍,先看看我们与天才之间的差距。

51. 我们和天才相差有多远

在谷歌内部,成就最大的人并非那些智力最高的人。
在工程上,智力只是成功的诸多因素之一,远不是决定性的。但是我过去一直认为那些在科学上已经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应该是绝顶聪明的天才,这当然是从结果判定,或许有幸存者的偏见。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善于思考,很难用一把尺子度量。人类发明了智商、情商等一大堆指标,就是因为人的天赋是全方位的,不是单一的。正因为如此,使用一种量化的指标给人贴上标签也是不对的。至于人们的天赋有多少是天生的,有多少是后天环境导致的,抑或是自我开发的,今天依然没有定论。以爱因斯坦为例,至少他在上大学之前并没有显示出超人的智力;相反,很多在中学或者大学显得很聪明的人,后来变得很平庸,或许这是因为那些早期体现出来的聪明只能说明他们善于解决某一类问题(比如考试题)罢了。

爱因斯坦和常人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我认为有三个。首先,爱因斯坦善于提出问题。
其次,爱因斯坦善于做白日梦,也就是脑子不受约束地胡思乱想各种情景,然后从中总结规律,而大部分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常常受到教育和周围人思维的约束。

最后,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有恒心的人。他对自己的观点非常执着,并且愿意为寻找出答案花上一辈子的时间。他关于统一场论的假设至死也没有完全想清楚,更没有证实,这件事是 60 年后才得到基本证实的(2017 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证实引力波的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三人)。爱因斯坦不是那种寻求最快发表论文研究课题的人,而是愿意花时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人。
凡天才必有过人之处,但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可能不是生理上的差距,而是在其他方面,比如认识上、见识上、勇气上或方法上。所以,我们不如多学习他们做事情的方法,这些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52. 起跑线和玻璃心

关键的是,即使在起跑线上赢了,今后也未必赢,因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一辈子的事情,是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赛跑。我从小到大都是在一流的学校里度过的,周围的样本应该算是中美两国赢在起跑线上的人了。但是我见到最多的情况是,每过一个阶段就有人主动退场,请注意,是主动退场。最后的赢家,不是一开始跑得快的人,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来的人。

一个人即使赢在了起跑线上,成功也要靠自己长期努力。

起跑线上的输赢对一生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事实上,即使在起跑线上领先,优势其实也未必能持续很久。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似乎真的脆弱到了不能受一点儿伤的地步。玻璃心是如何养成的?这和我们今天过分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有关。
由于过于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很多家长和老师不断地告知孩子〒朝落后、永远落后,孩子们一且遇到一点不顺利,暂时落后了,就害怕得要死。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的心就变得很脆弱,成了玻璃心。这些人如果一开始处于顺境,就越发地有信心一路走下去,但是人很难永远有好运气,一旦遇到挫折,便成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整个人都不好了”。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的家长和学校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在人生中长跑的意识和能力,一时的失败或者落后原本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在起跑线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和家长所做的,一方面是继续给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小心翼翼地为孩子保驾护航,最后大家都变得输不起。

换句话说,很多人虽然后来懂得了把人生当作长跑的重要性,但是在年轻时养成了玻璃心,以后就无法为长跑提供动力了。我在清华大学当过班主任,入学时,一个年级 200 多名新生都是原来学校最顶尖的学生,但到了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总要有最后一名,总要有最后 1/3 的学生,这时候哪些人具有一颗坚强的心脏、哪些人是玻璃心马上就看出来了。对于前一种人,他们可以跌倒,但是会爬起来不断前进;对于后一种人,即使老师费尽心思给予各种帮助,也还是走不出心理阴影。后一种人并非智力、能力和知识储备不如别人,而是从小被养成了一颗玻璃心。
等毕业后大家到了单位里,一切都要重新开始,那时候就不会有什么人来照顾“玻璃心”的感受了。
今天,当大家都在试图抢先跑出去几十米,或者都在训练那种有爆发力而没有耐力的短跑时,聪明人不妨练就一颗永远摔不坏的强大心脏。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自己总是能够不断坚持地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断爬起来。如果还能够一边跑,一边欣赏路旁的风景,那就更好了。最终跑到终点的会是这样的人。

53. 论运气

人总是有运气好的时候和运气不好的时候,中国有一句俗话,“老天饿不死瞎家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李白也曾讲,“天生我材必有用”,道理也差不多。每次我走到死胡同,要寻找出路时就会想到李白的这句诗。人在运气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盲目的努力,而是慢下来思考,有耐心地做事情,给谷歌员工讲授
“金融学 101”课程的马尔基尔老师总是讲:“时间是你的朋友,而时机不是。”也就是说,耐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聪明的投资人永远在股市上投资,而不是试图投机挑选最低点和最高点。因此,摆脱坏运气的关键是耐心,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当然,杜鲁门在不走运的时候其实已经为后来做了很多准备,这就不一一说了,因为关于“有准备的头脑”的说法已经太流行了。其实,任何经历只要善于利用都是财富,不善于利用都是浪费时间。一个有心的人,会善于把过去的经历变为今后成功的铺路石。杜鲁门成功的要素,第一恐怕就是耐心,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到了他时来运转的时候;第二是他善于把过去看似没有多大用途的经历,变成帮助日后成功的财富。
杜鲁门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低调和朴实。英语里有一个单词“humbele”,一些人把它翻译成“谦卑”,其实它并没有多少“卑”的含义,而是指朴实低调,更多的是“谦”的含义。我孩子的老师在给他们讲为什么humble 是一种美德时说,humble 的人常常比夸夸其谈的人更为自信,因为他们不需要通过吹嘘让别人知道他们的能力。杜鲁门能当上副总统,主要是靠他 humble 的品质,罗斯福身边并不缺聪明人,但是杜鲁门却是为数不多能够为各方所接受的人。

1948 年,杜鲁门在争取连任时运气实在不算好,很多人一开始都不支持他,外界也不看好他,在盖洛普民意调查中,他一直落后于对手杜威,这种情形有点儿像 2016 年的特朗普。所幸的是,杜鲁门和特朗普一样,都不是玻璃心的人。在困境中,杜鲁门善于在厄运中做事的本领就发挥了作用,他并没有什么好方法,比对手多的就是耐心和踏实。他一个选区、一个选区地拉选票,有时一天要做很多场演讲,有的演讲就几个人听,不过他依然认认真真地做。最后,幸运之神终于垂青于他。社会上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
杜鲁门 1948 年的成功有多少运气的成分呢?非常大。不过,正是因为他了解到这一点,他一生都很humble,没有为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这才让他的后半生不断得到好运。

如果一个人能反过来想,在成功时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感谢上天安排的命运,在厄运中泰然自若、看清自己,或许更容易等到时来运转的时候。在我接触到的成功者中,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不过是交了好运而已,不炫耀自己的能力,也不过分强调自己的努力。有了对运气的认同,人就会少一些怨气,就能更平和地做事,也就更接近成功。
既然我们认同了运气的重要性,也就不必对自己太苛求。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有好的方法、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或许运气会降临到我们头上。但是,如果我们努力了,运气依然没有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用约翰目肯尼迪的话安慰自己:“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因为我能做的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54.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我发现,活得诸事不顺的人都有三个共同的问题。首先,缺乏见识。没有见识,视野就被局限了。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和某些人讲道理永远讲不通,这并非是那些人故意要和你作对,而是他们实在没有见识,大家的认知水平根本不在一个平面上。《庄子.外篇-秋水》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在见识上不长进的人要少和他们来往,更不要和他们争论,因为道理讲不通,徒费口舌。
白话译文: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谈论冰,是因为受到时间的限制,它们活不到冬天;乡曲之人无法和他们论道,因为他们受制于不高的教育程度。
其次,缺乏爱。我们常说某某人太小家子气,成不了大事。小家子气,其实就是缺乏爱的表现。有些人说,贫穷的人小时候被人瞧不起,于是长大之后没有安全感,对钱特别贪恋。这个解释未必说得通。贪欲其实除了圣人,谁都或多或少有一点。穷人也有不贪的,富人也有极为贪婪的。很多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父母没有条件太关爱他们,而在学校和社会上又常常遭人冷眼,因此缺乏关爱。这就造成了他们不懂得关爱别人、不懂得分享。对于一些人来讲,小时候其实家里不穷,但是没有培养关爱他人的习惯,以至他们长大以后非常小家子气,这在个别独生子女身上特别明显。

缺乏爱的人难以大气,不大气的人做不成大事。很多人以为有了钱就有一切,但如果钱只花在自己享受上,并没有发挥它的最大效能;相反,如果能花在别人身上,投入到社会再生产中去,将会获得更高的回报。

最后,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规矩。缺乏规矩会令人踩到别人的脚趾而不自知,其结果是,轻则没有人愿意帮他们,重则大家会和他们作对,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帮助是不行的。当然,这些人也会感觉到别人对他们不友善或者敬而远之,但是常常还不知道原因,于是便对人、对社会产生一种戾气。

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没有钱,有一辈子的机会能够获得,而缺乏这三样东西,后天再获得的难度就非常大了,而它们的缺乏其实和穷没有必然联系。很多人在说,现在社会分层了,我们的孩子没有了机会。其实机会总是有的。贫穷可能会在短期内使物质条件差一点,但是并不影响父母在见识、爱和规矩上培养好孩子。有了这种意识,做到这些事并不难。反之,家里富裕,孩子也不一定就有见识、有爱心、守规矩。

55. 对话庄子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见识的高低,则取决于我们的环境。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了《庄子》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
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们的见识。我们常讲“名师出高徒”“要与比自己好的人为伍”,实际上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见识。
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但是在我们心中,有时依然给自己围起来一道墙,阻碍了我们的见识。今天,我们提升境界的阻力很多时候在我们自身,而不完全在环境。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东西,是因为他们已经很满足于自身的成就和环境,或者说他们已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然而什么事情都是相对的,庄子在《逍遥游》里讲了大和小是相对的,我们自己觉得很大的东西,放到更大的环境中就显得渺小了。同样,《逍遥游》里还讲到时间的长和短也是相对的,寒蝉的寿命很短,而大龟的寿命就很长,它把 500 年当作春,把 500 年当作秋,但是它相比大椿这种古树,就又显得很短了,因为大椿树把 8000 年当作春,把 8000 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当然,我们今天比庄子对时空的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相比宇宙,一切都是渺小而短暂的。当我们只看到眼前、看到周围的时候,做了一件好事、受到一些夸奖,就不免沾沾自喜,喜欢拿来显摆,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大时代中,我们做的这一点点事情就算不上什么了。同样,如果把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放到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想到这里,我们那一点点成就难道还值得沾沾自喜吗?我听到很
多人讲,自己多么忙,做的事情多么重要,以至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但是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果真如此吗?很多人做的看似重要的事情,如果跳出自己认识的局限看,其实是可有可无的。

任何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显得很渺小。中国的一个成语“高瞻远瞩”其实就是要
我们把目光放远,不要为眼前那一点点成就而沾沾自喜。
此外,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是越大越好,过分追求大、追求长远,很可能一事无成。庄子讲,从细小的角度看宏大的东西是不可能全面的,但是,从宏大的角度看细小的东西也不可能真切。大和小虽有不同,却各有各的合宜之处。也就是说如何把握度,让它们相辅相成,那就是艺术了。

56.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仅表示通过文字获得信息,而是一种生活的行为。除了获取信息,阅读还有很多其他用途,比如交友。钱钟书在《围城》中讲了这么一个观点,借书有利于男女之间的交往,因为年轻的男女交往起来总不免害羞,会不好意思。借书是一个好的借口,借一次书,还一次书,至少就接触了两次。其实,如果考虑到他们可能还会谈一点书中的内容,接触的机会就远不止两次之多了。

今天我们的阅读,很重要的是为了改变当下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当互联网出现后,我们很容易获取知识,而对于成为一名阅读者的需要其实反而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现在,我们每天都给自己安排非常满的日程,也一直在抱怨自己太忙,但并不清楚时间都花到哪里去
了。虽然我们的收入比长辈多出很多,但钱总是不够花,很多年轻人反而要老人们补贴。我们总是在买一些
并不需要的东西,然后因为它们堆满了房间、塞满了抽屉而心烦。我们有很多提高效率的工具,但是效率其
实并没有提高,搞得我们难以拥有充足而优质的睡眠。我们和许许多多所谓的“熟人”加了微信,但是能说点
真心话的朋友却越来越少。我们每天刷小视频、刷消息,但是半个月后那些内容我们根本记不住,也对我们
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其实这些现象的背后透露着一种恐惧一一生怕自己错过些什么。不论我们身在何处,总怕没有看到某一
条消息,错过了某一次机会。我们总希望能经历更多有趣的事情,看到更多的好风景,品尝到更多的美食。
我们把它称为快节奏,但其实回眸时,我们是没有节奏的。
苏格拉底临死前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而审视人生需要有闲暇。我们今天有很多获取知识和
资讯的渠道,但是它们不能帮助我们审视人生,因为它们不是给我们带来闲暇,而是让我们更加没有闲暇来
思考。读书则不同,尤其是在读纸质书时,我必须有比较长的时间不做其他事情,这样才能入境。正因为不
得不把手中的事情放在一旁,才能审视人生。因此在我看来,阅读是当下可以让我们审视人生不多的方法之
一。
一本好书,本身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并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曾经很多次阅读《富兰克林自传》这本小册子,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那些内容会在不经意间提醒我一些内心明白却总是被淡忘的道理。在书中,富兰克林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对比他,我能审视自己的不足。

《从一到无穷大》《数学之美》

当下是知识爆炸的年代,市面上的书很多,许多人会纠结读什么书,甚至期望一本书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事方法。一本好书,如果引起人的共鸣,确实在这些方面对人有巨大的帮助。但是我们如果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去找一本书阅读,未必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很多励志的书籍、快消费的书籍便是如此。它们的书名、标题和内容简介让人乘兴而来,让人以为读完之后就能脱胎换骨,但是最后,读者们通常会发现里面都是些绝对正确又绝对无用的大道理,不免扫兴而去。我不是一个守规矩的或者系统性的探寻者,选书时不会想太多,看到什么就读什么。好书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现的,我记得最初买《曾文正公家书》时,只是出于对那个“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的好奇,后来发现里面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这套书也对我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选了一本“坏书”,我或许读不下去,扔到一边,这并没有浪费我什么时间,因此对我来讲也没有什么损失。当然,我也可能在读完它之后完全不认同其中的观点,但也未必收获全无。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在冷酷无情的科技时代获得喘息,也不仅仅是为了重启大脑深入思考的功能,而是抵抗狭隘、思想控制和舆论支配的方式。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他的生活方式,但是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前一阵我在修订《大学之路》第二版的内容,读到牛津大学的历史,里面介绍了牛津大学圣埃德蒙 03 世纪的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一句话:“Study as if you wrer to live forever,live as if you wrer to die tomorrow*”翻译成中文也许应该是“终身学习,向死而生”。这句话算是对阅读的另一种诠释吧。

第十一章 好好说话

通过讲话交流想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功。

57.讲话做事都要达到目的

我们在做报告或者演讲时不是自言自语,而是在进行一对多的信息传播,其目的是让听众接受我们要传递的所有信息。但是,很多人忘记了这个目的,只考虑怎么能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而根本不考虑听众是否听进去了。
不会演讲的人除了忘掉了讲话的根本目的,还常常会犯这样三个毛病。
讲话缺乏对听众的针对性
不管听众是谁,都用同一个讲法。有的人用同一篇演讲稿、同一个??丁(演示文稿软件),以相同的演讲方式,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讲上一年。这样即使所讲的内容本身很好,但是因为没有针对听众对内容做专门的处理,也没有根据当下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整,听众要么听不懂,要么提不起兴趣,最后话是讲了,效果却不佳。
我一般在演讲前都要先问清听众群是谁、知识背景如何,然后根据听众的特点做不同的准备工作。即使是相同的主题,对不同的人内容也会有所改变,讲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完更多的内容
今天大部分人所犯的毛病不是讲的内容太少,而是太多。要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如一个小时里面,能讲多少内容不取决于演讲者准备了多少、语速的快慢,而取决于听众接受的速度以及专注程度。讲得枯燥大家固然无法专注,就算讲得生动有趣,听众全神贯注,大家接受一个新的内容,总是要花时间理解的,这个理解的速度就是瓶颈。
很多人在演讲时准备了很多内容,一看时间要讲不完了,就提高语速,试图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尽快塞给听众,这时听众的接受程度就会变差,反而能接受的内容更少了。还有很多人习惯性拖堂,废话连篇,10 分钟可以讲完的内容一定要用 15 分钟,听众听到后来其实已经不耐烦了,最后给他的鼓掌表达的是“谢天谢地,这个人总算下去了”,而不是对他的演讲表示感激。拖堂不仅不可能传递出更多的内容,而且会给听众留下一个坏印象。
对于任何演讲者,都不要指望一次演讲能够讲清楚 10 件事,真能把一件事讲清楚,目的就达到了。我做报告时,演讲要点一般不会超过三条,超过三条大家根本记不住。因此我对那些什么“100 条秘诀”“18 个方法”“36 个最佳”之类的书或者文章,从不认为有太大用处。这不仅因为大家记不住,而且那么多的内容要么狗尾续貂,要么自相矛盾。
哗众取宠,危言耸听
很多人不在内容的质量上下功夫,只靠段子和八卦拼凑内容,靠贫嘴吸引听众。听众听的时候可能挺高兴,听完以后除了记住一两个段子,什么都没记住。这种人以后再演讲时,大家就不会感兴趣了。还有人在演讲中讲了一大堆的大话、空话或者煽情的话,动不动喊口号、吓唬人,哗众取宠。但是他们所讲的事情前后矛盾,逻辑上不能自洽,不仅目的达不到,反而给听众留下笑柄。
对大众演讲时不仅需要有目的性,并且要尽可能地达到目的,我们在平时和周围人沟通时也应该如此。
很多人讲一件事情的时候,觉得把它讲完了、告诉别人了,就算完事了,却忽略了对方可能根本没有收到信息或者收到信息后忽视了的情况。很多时候,两个人吵架就是由这样的无效沟通引起的。

任何人讲话,都有责任保证信息按时、准确地送达对方,而对方确实明白了他的意思。在现代任何通信协议中,凡是发送了一条信息,都必须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才算通信完成,而不仅仅是把信息发送后就可以了。虽然我们在生活中不需要像现代通信那么精确,但是确认对方收到你的信息,并且理解你的意愿(而不是产生了误解),是人和人交往的基本技巧。
如果对前面讲的那个牧师的笑话再往深了想,我们不仅讲话要达到目的,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如此,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交了差就算了事。中国有一句老话,“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辛劳”,这种态度要不得。

在工作中,很多人有时会有这样的疑问,一些重要的、能够出风头的任务为什么领导交给了张三,却没有交给李四,通常一个原因就是给了张三,大家最后都能分享功劳,而给了李四,李四会因为自己的“苦劳和辛劳”断送了所有人的功劳。因此,我们平时宁可少做点事情,让每件事情都产生应该产生的效果,也不要为了完成任务,不讲究效果而做一堆没有用的事情。
我在前面讲到的伪工作者,就是做事时常常付出了力气,但是最后没有效果。
很多时候,人的认知水平提升就在于看到一些看似浅显的道理时能够多思考一下,结合自己的经历产生一点共鸣,然后想到它深层的含义。一些宗教的经书,比如《圣经》和各种佛经,或者中国过去的很多经典,里面的故事都非常浅显易懂,有些人是看热闹,看完后能记住一点故事情节就不错了,而有些人却能悟道,而悟道的关键又在于勤于思考。

58.谈谈讲理的方法

很多人问我,你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是怎么学的?一方面是我在读博士的时候有人教,这一点我在《大学之路》里有更详细的介绍;另一方面需要用心学习,因为可以学习的场合无所不在。今天就给大家举一个我学习的例子。

赵小兰在整个采访中不避讳政治正确,观点非常鲜明地批评了奥巴马和希拉里(虽然没有点名)等人无条件接纳非法移民的政策,以及对非洲裔和拉丁裔变相照顾、对亚裔歧视的政策。不点名地批评一些美国大学在录取时不公平的做法,也直接批评了加州三名亚裔民主党州议员不为自己族裔说话的错误做法。但是,赵小兰非常尖锐的观点并没有让任何人感到反感,因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赵小兰语气一直非常平和,丝毫没有希拉里、奥巴马和特朗普那种煽动性,像讲故事一样在讲理。我本人算是比较会讲话的了,听完之后也不禁要赞叹她讲话水平之高,看来前后三任总统看重她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这样总结了一下赵小兰这次接受采访的特点。第一,她的观点非常旗帜鲜明,没有那种“既要……又要……”和稀泥的废话逻辑,在批判一些人和大学时毫不避讳。第二,她一直在肯定和认同对方的观点,但是用事实说明他们的行为违背了他们自己的观点。第三,在采访中,赵小兰批评别人总是非常委婉,从来没有用“不公”(unfair)这个词,或者表示愤怒的其他词来直接批评不公的做法,这样不仅让人不反感,而且她讲的所有话都表达了美国对亚裔的不公正。第四,她在赞扬亚裔的贡献和所应得的利益时一直是理直气壮,讲这些是亚裔人出色而应得的,因为这个国家历来强调卓越和公平。我们很多人讲话的一个毛病是,夸自己时不好意思,批评别人时说得很难听而且缺乏根据;赵小兰则相反。

善于讲道理、说服人,而不是崇尚武力、权力和霸道,这是文明进步的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说服人的技巧是要学习一辈子的事情。

59. 我们靠什么说服人

我们靠什么说服人?很多人会说以理服人,但是在一个新的道理被大家接受以前,别人未必认为你的理站得住脚,这时又该怎么办?
很多人一看到“说服人”这三个字,就会首先想到口才。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老张口才好,说服了小李”。虽然有些人靠口才狡辩让人无话可说,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说服人,等到对方转过头再仔细一想,会觉得善辩者说得并不对,心里还是不服气。相反,有些人讲不出漂亮的话,却能把人说得心服,因为大家对他们提供的事实无法辩驳。因此,在说服人方面,事实比口才更重要。在科学史上大家接受日心说,就是靠事实而非口才。

当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方法时,它可能在一些方面比原来的好,但是在很多其他方面,却比不上原来的。由于人们看法已经固化,大家对它将信将疑是很正常的。假如这时来了一个支持者试图说服大家,但是采用的方法却不好。比如,先是攻击别人的信仰,然后背后指责他们的私生活,最后讲出自己看问题的新视角,证明自己比别人高明。这样一来,即使真理掌握在他的手里,别人在感情上也难以接受。如果这个人能言善辩,可以把大家说得哑口无言,但这时能言善辩就不是什么优点了,而是有点儿招人嫉恨。如果我们要说服的人是我们的顶头上司,那么我们在职场上就要倒霉了。不幸的是,布鲁诺就(无意中)采用了这样的下策,也因此遭到了教会的迫害。

能否在工作中说服人,特别是说服我们的上级,对我们的职业发展、职级的提升非常重要。当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想法时,仅仅靠这个好想法本身还未必能够说服他人,特别是想法已经有点儿固化的上级。你可能注意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后,便匆匆忙忙跑去找老板寻求支持,结果被老板一下子抛出来的三个问题给堵回去了,于是这些人就总觉得老板和自己作对。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有更好的方法:不去和他争吵,也不依靠巧舌如簧,而是拿出不可辩驳的事实,以一种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说服人。毕竟,任何人都难以无视事实。

可以想象,杨致远会有很多疑问,这些问题回答不好,他就得不到高层支持,而回答这些问题,靠辩才是没有用的。陆奇私下里做了很多功课,把杨致远等人可能问的所有问题,都事先让手底下的人做了模拟实验。这样,他便证明了自己的方案比过去的可以给雅虎带来更多的收益。杨致远等人即使对自己做的东西有感情,也是要尊重事实的,毕竟公司的利益比面子重要。最终,杨致远直接将陆奇跳级提升,成为雅虎掌管工程的一把手。

赫胥黎又是怎么做的呢?简单地讲,他的做法既聪明,又很有说服力。
首先,赫胥黎并不是全面否定宗教,只是反对宗教里落后的思想。要知道直到今天,接受基督教思想的不仅是教会本身,还有几十亿的教徒,因此反对神创论需要得到大部分教徒的支持,不能全面否定基督教。
用今天职场中的情况打比方就很容易理解赫胥黎的做法。假定你给公司主管手机移动端产品的副总裁提意见,如果你上来就说整个移动端的产品都需要被淘汰,不仅主管产品的副总裁会马上反对,可能成千上万的用户也不答应。如果你换一个方式,只是说里面的一些功能过时了,需要更新,整个产品并不需要淘汰,那么主管领导即使不赞同,反对的力量也不至于那么大,而它的大量现有用户也会从心里赞成你的意见。我们常常讲,凡是要“对事不对人”,就是这个道理。

对比上面做手机移动端产品的例子,我们要说明这个产品需要升级改进,只要证明其中一些功能已经过时,用户使用这些功能不方便即可,而没必要将整个产品说得一无是处。

回到今天的职场,我们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常常想找到一个想法和我们完全一致、我们认为非常完美的人,但是这种人可能并不存在。为了宣传我们的想法,我们更需要像赫胥黎这样的人,他们不完美,甚至看法并不和我们完全一致,却能够坚持不懈地帮我们传播想法。
大家会发现,在公司里有一些技术专家,他们有很好的主意,甚至做出了有用的发明,但是因为不会推广,想法和发明就被搁置一旁。这时,如果有一个愿意宣传它的产品经理,新的想法和发明才可能被大家接受,并且最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很多时候,宣传新思维的人比提出新思维的人作用更大。
在职场上,一些年轻的朋友常常和我抱怨,他们的领导如何固执,自己所处的体制多么僵化。每到这时候,我就给他们讲教会接受进化论的过程,然后反问道:“难道你们单位的领导比教会还保守吗?”如果一件好事得不到支持,更多的时候可能是我们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而应对复杂情况的方法又不得当。比如,我们常常是需要两类同盟军的,一类是像赫胥黎那样捍卫我们思想的人,另一类是理性地帮助我们找到证据的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他个人的能力,更要靠他调动资源的能力。我们常常在单位里看不起那些八面玲珑、善于四方周旋的人,觉得自己的业务水平比他们高。但是很多时候,往往是那些人能说服领导办成事,这些人找“同盟军”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可见,聪明人总是善于借力的。

60.如何做好演讲

讲话首先要看听众是谁,对于不同的听众表达的方式应该有所不同。
很多时候,话说多了反而没有重点。
看重创始人,也就是“投人”。当然,我还展开讲了“投人”的三点重要性:
1.一流的人可以把二流的项目做成一流;反之,二流的人会把一流的项目做成二流或三流。
2 世界是瞬息万变的,任何成功的初创企业最终的成功产品,相比当初创始人的想法都会有很大变化。
世界需要“变色龙”,只有一流的人才善于往好的方向改变。
3.人的诚信很重要。

我们几乎不投资那些炒作概念的公司,哪怕它可能在短期内可以让我们获得不错的回报。风险投资的目的,是帮助一些没有财务能力的人,实现他们改变世界的理想。我们通常会发现,那些最终把公司做得很大的人,都是有明确愿景和方向的,不是随大溜去盲从、去热炒概念,也不会挤进过热的市场。前几年那些大量做视频的公司、团购的公司、O2O 的公司,以及现在的大部分自媒体,都不符合我们这个要求。
好的体制要让动力来自底层,.刹车掌握在高层手里。对于创新也是如此,动力应该来自底层的每一个创业者,而制动应来自掌握资金和资源的人。因此,风险投资所做的事情,就是对创业者的想法进行正确的判断。

预测常常是靠不住的,而作为投资人所能够做的,就是对事实做出正确的反应而已。

很多人演讲时,恨不能把一肚子话一口气倒给听众。其实大部分人在听报告时,都很难集中注意力超过20 分钟。因此,再好的演说家都很难把 10 件事一次性讲清楚,能把一件事讲透或者三五个要点提到,目的就达到了。如果听众真有兴趣,他们以后还会来听的,到那时再把更多的信息传递给他们也不迟。如果听众没有兴趣,即使讲再多的内容,也会成为最后一次演讲。

第十二章 贤者智慧

少时读卢梭的书、培根的随笔,以及茨威格、罗曼.罗兰、鲁迅、梁实秋、朱自清和周国平等人的回忆录或者散文,受益良多。他们在不经意间将人生的感悟告诉我,也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我。后来,我有机会遇到世界上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同样影响了我。

61.莎士比亚的智慧:论朋友

在风险投资领域有一条金科玉律——投资就是投人。那么,评价人的关键是什么呢?对于创业者的评价,我的体会是品德,尤其是诚信比能力更重要。在风险投资中,当你把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更多的钱,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交给一个不认识的人,让他创业,这个人首先必须让你信得过。创业者如果骗投资人的钱,通常投资人是毫无办法的。

不仅投资人要考虑被投资对象的品德,朋友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朋友的交往其实也是一种投资。由于基因的局限性,我们很难同时交往超过 150 个人。150 个人是你一生中在亲友方面能够投资的总额,而亲戚们可能又占掉了其中的一半,剩下来能够交往的朋友或者合作伙伴就很有限了。成功的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对他帮助最大的人帮助他,而运气不好的人,可能是因为交了一群狐朋狗友。因此成功的交友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投资。

凡事三思而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这其实是教导我们为人做事要持重,要多动脑筋,不要毛毛躁躁。这其实是现在很多人的通病。
对人要和气,但不要过分狎昵。
很多时候,礼数有加,但保持距离是朋友之间最好的交往方式。
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
这三条也是我一生交友的准则。人一生总能认识一些挚友,他们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

人一辈子做事情,不可能没有人帮忙,而这个合作伙伴的选择,其实至关重要。有些时候,考察一个人只要看看他(她)的朋友圈就行了。人遇到一个合适的伙伴并不容易,因此要像莎士比亚讲的那样,“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当然,莎士比亚还说了后半句话,“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一个人因为交往的带宽有限,因此不可能和所有人交情都很深,一个表面上对所有朋友一视同仁的人,实际上是很难有至交的。

人的出生自己无法决定,周围的家人、亲戚的圈子基本上是固定的,无法改变,能自己决定和选择的只剩朋友了。好的朋友是巨大的财富,而损友则是巨大的负资产。至于如何避免损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方法,当然很多人一辈子没有合适的方法,最后死在所谓朋友的手里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你如果问我是怎么做的,我用的是曾国藩的一个原则,简单地讲就是不要给损友第二次机会,永远不要来往。曾国藩在家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袁婿荒唐……永远绝之。”非常坚决。

我对任何人,一般都先假设他是正直、善良和诚信的。当然,这样一来我会有很大的机会上别人的当,而在生活中我也确实如此。不过这没有关系,我只会上一次当,因为在上当之后我并不给那些人第二次机会。你可能会问,这样一来,是否会错失很多本来能够成为朋友的机会,因为人是会改变的,他可能会变好。
是的,人确实会变好,但是已经与我无关了。要知道,可交往的人很多,而你的时间和精力只能维持少数的几十个。这种笨办法能够避免在朋友关系的投资上出现填不满的无底洞。我们都知道,不知道止损的投资者注定是要倾家荡产的,在和朋友的关系上也是如此。
在我的心目中,莎士比亚和曾国藩都是智者,他们的建议都是金玉良言,我对他们的话也是在身体力行。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62. 拉里.佩奇的经营管理智慧

谷歌内部的人都知道,这两位联合创始人其实并没有让出大的权力。他们不做事务性的事情,是因为经验不足做不好,那些事完全交给了施密特;但是遇到大的决定,他们的意见就是决定性的了,因为他们掌握更多的股票和投票权。

第一个智慧:把产品做成牙刷
佩奇认为,好的产品要让用户每天都必须用上几分钟,就如同刷牙一样,久而久之用户就养成了使用该品牌产品的习惯。谷歌最成功的产品是搜索服务。
它的特点是用户每天都会使用两三次,时间一长,用户使用谷歌的习惯就养成了,而且会把谷歌的网页设置成开机默认网页。
一个好的品牌,每过一段时间就要给大家带来一个惊喜,提醒大家它的存在。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可口可乐公司和宝洁公司每年要花掉上百亿美元做广告,就是因为每过一段时间,要让你加深一次对它们的印象。同时,这两家公司还会配合广告,每过一段时间就在大商场里来一次促销活动,把它的新产品(哪怕只是新包装)放到商场最前方的柜台,强化你对它们的印象。这就是所谓的爆款效应。

在工作中,如何有意识地贯彻佩奇的这两个做品牌产品的原则呢?我不妨分享一下我的体会。我在“得到”开设专栏时,虽然根据和读者的合同一周更新 5 次就够了,但是我会天天更新内容,这样便于读者们习惯每天在固定时间来阅读这个专栏。否则,有时更新,有时没有,大家就会觉得结果不可预期,不会每天一定要来,每天关注的习惯就养不成。一年的运营结果表明,《硅谷来信》专栏每篇来信的订户阅读比例非常高,看来大家是养成了每天“刷牙”的习惯。不仅维护《硅谷来信》产品时如此,对于我之前写的书也是这么做的。我常年讲课,时不时地在媒体上宣传一下我的书,或者和读者在网络上互动一下,就是做类似刷牙的事情。每过半年到一年,我会出一本新书,或者将旧书改版升级,目的就是给读者惊喜,起到爆款的作用。
时间一长,大家就知道每过半年到一年,吴军又有新书可以期待了。
对于职场上的朋友,我也常常建议他们灵活运用牙刷和爆款的原则。每周,你最好把自己的工作总结成三句话,周一早上汇报给你的老板;每半年到一年,你要有一个让他惊喜的成果。这样的员工,哪个老板都抢着要。
第二个智慧:从本质中寻找商业模式
拉里,佩奇让我感受到的第二个智慧,就是为谷歌找到并且落实可以长期盈利的商业模式。
总之佩奇认定了只要把互联网上有用的内容送到千家万户就行了。
请注意,佩奇讲的不是产生流量,而是提供有用的内容,99%的人只注意到“内容”二字,而忽视了“有用”二字。EchoStar之所以挣钱,每个订户当时每个月花 40 美元收看,是因为它的内容有用,而不是垃圾。对于谷歌的用户来讲,什么是有用的呢?它需要做到在用户查询知识时,用户获得的是相关的信息,而不是一大堆不着边际的商业广告。今天我们很多所谓的自媒体或者新闻网站,每天提供的内容没有什么用,比垃圾强不到哪里去,用户当然不会买单。

谷歌商业模式的本质还有一个要点是,有用的内容并不需要是自己的。我在《智能时代》中讲,在未来的智能社会,连接比拥有更重要。谷歌和 Facebook 这样的公司并不拥有什么内容,但是它们有对用户的连接;爱彼迎没有自己的房子,但它却是全世界最大的房屋租赁公司;优步和滴滴不拥有汽车,却是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懂得了这一点,就理解了互联网经济的本质。
第三个智慧:薪尽火传
佩奇在公司管理上的第三个独具慧眼之处在于未雨绸缪,在公司方兴未艾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公司将来衰老死亡的问题。世界上凡事有开始就有终结,有生就有死,任何生物(包括我们人)如此,任何公司也是如此。

在我们这个时代,不是要办一个大而全的百年老店,而是要开创一个专而精的有活力的公司。当一个公司的历史使命完成之后,它退出历史舞台则是对整个社会的最后一次贡献,因为它把宝贵的人力和土地资源释放给了未来的公司。这个道理大家冷静地想想都能明白,但是真到了自己身上,在感情上常常跨越不过去。因此,世界上大部分企业家依然在追求办一个百年老店,不过世界上的百年老店并不多。

佩奇在公司一次内部会议上讲,企业和生物一样,从小到大,慢慢老化再到衰亡,难以避免。据他了解,全世界只有一种生物可以不死,就是一种海蜇。这种海蜇在正常情况下和其他生物没有什么不同,都会生老病死,但是如果刻意用针去刺激它,它会长出新的细胞,然后当母体死亡时,新的细胞会发育成完整的海蜇。
佩奇希望谷歌能不断创造新的产品部门,这些小的部门就如同那只海蜇新发育出来的细胞,它们最终能够不依赖于母体生存长大。佩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逃脱大公司的宿命。因此,他利用公司的财力和智力资源,不断尝试新领域的创新。

在美国有不少大家族,财富传承了很多代。这些家族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精神财富的传承,那些精神财富是家族的基因,只有当它们得以传承之后,外来的物质财富才能真正传承下去。一个公司所能够真正传承的其实也只是基因而已。佩奇比很多企业家聪明的地方在于,他首先认同公司最终死掉这件事是常态,在这个前提下,再去考虑如何传承公司的基因和文化,而不是试图维持一个不死的公司。

63.巴菲特午餐:人生的智慧

股神能成为投资赢家,是因为具有人生的智慧。
当一位中国很成功的投资人向巴菲特请教成功的道理(不是具体的方法)时,巴菲特告诉他:“年轻人,我不用告诉你该做什么,因为你们很优秀,自己知道该做什么。我告诉你一生不该做什么。第一,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第二,永远不要做空股票;第三,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

我们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用自己的劣马和别人的好马比,输的可能性要远远高
于蠃的可能性。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是这样,他们看到别人挣钱很快,自己心里痒痒,也要去尝试,而又不愿意花功夫学习,这就是做自己不懂的事情。人是如此,企业也常常如此。

我们通常讲,勤于做事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巴菲特却说其实很多事情不要做,聚焦比发散更好。对于一个企业,什么事情不能做呢?这位中国的企业家讲,不熟悉的、不是自己核心业务的,就不能做,这是巴菲特的思想精髓。但是很多人不信这个邪,一定要尝试,结果盲目尝试可能会获得一次成功,但是从长远看却是失败。
和大部分基金不同的是,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的公司数量并不多,因为他没有精力搞懂那么多家公司。在搞不懂的时候,为了被动地降低风险而买很多种股票,投资的回报自然高不了。

吴晓波在《大败局》一书中总结了中国早期炒股最成功的一批人,除了一两个得以善终,剩下的一半破产,一半进了局子或潜逃在外,甚至干脆被人谋杀。这些人共同的问题都在于不懂得什么事情不能做。而一位企业家坚持不做不懂的事情,反而让他的企业持续快速地发展了 20 多年。

做空股票的危险在于,股票上涨从理论上讲是没有尽头的,一只股票的损失就可能达到无穷大,以至全部的资产被用来平仓。在美国,我们给这种情况起了个诨名一“见外婆”(“清偿”英文单词 wipe off 的谐音)。巴菲特认为,人在股市上,挣钱和亏钱都是正常的,这不是人能够决定的,但是你的操作方法让你一次损失就满盘皆输,那就不能说是智慧了。

经过 2015—2016 年股灾的人,对杠杆应该记忆犹新。使用杠杆虽然在股票上涨时能放大收益,比如利用 10 倍的杠杆将 10%的收益变成 100%,但是下跌时会很快“见外婆”。因为只要下跌 10%,所有的本金就输光了。人通常记吃不记打,好的时候忘乎所以,个个都觉得自己是股神,挣了钱是自己的本事,然后欲望膨胀;赔了钱则归结于大盘形势不好,而不追究自己的过失。在这种心态下使用杠杆,一次就会倾家荡产。
对于人生的问题,特别是人应该如何平衡进取和稳妥,巴菲特给我的朋友这样的建议,人一生不要两次富有。什么叫作两次富有?你通过努力创业成功,富有起来,接下来去冒险,又成了穷光蛋,但是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东山再起、再创辉煌,这就叫两次富有,因为两次峰值之间有个低谷。
低谷对于人来讲总是有的,但是不应该从富有变成穷光蛋,这不仅缺乏智慧,也让人的生活变得很糟糕。虽然两次富有的人,即使最终从结果来看可能钱并不少,但是他的家庭生活、他家人的生活、他的心态,都可能变得非常不健康、不愉快。我们看到很多人,在事业上算是成功者,但是在生活上却是失败者,原因是他们因为自己的贪婪经历了不必要的失败,以至他们本可以分配给生活和家庭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东山再起了。因此,巴菲特给他的建议是,少犯错误比多几次成功更重要。

在巴菲特看来,只有价值投资才算是投资,炒股不算。
通过谈话读懂了巴菲特投资的一个思路,按照这个思路去理解他投资那些稳定发展而不是快速发展的科技公司,就变得合情合理。
巴菲特从来就不认为投资是个技术活,而认为那是一门艺术。技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进步,而且它有可继承性和可叠加性,也就是说,徒弟不仅能够学到师傅全部的技术,并且还有可能做得更好。但是,艺术没有这种特性。今天我们没有人敢说钢琴弹得比肖邦或者李斯特好,也没有人认为自己的绘画超越了米开朗琪罗。如果投资也是艺术的话,有的人稍微一点拨就能学会,有的人怎么学也学不会。
总的来讲,巴菲特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每次都要对和他共进午餐的中国企业家们讲,如果他和芒格能少犯一些错误,即使错失掉很多投资机会,伯克希尔-哈撒韦比今天的规模也不知道要大多少。
巴菲特的智慧还体现在不高估他后代的能力上。他不仅认为懂得投资艺术的人不多,他对自己的后代是否掌握投资的艺术也没有多少信心。虽然我们知道他的儿子投资还是不错的,但是他不敢保证孙子也能行。
巴菲特因为并不相信他的后代也能像他一样掌握投资的艺术,因此,为了稳妥起见,他要求后代干脆也不要自己动脑筋,交给标准普尔算了。
巴菲特的智慧来源于生活本身,靠着这些非常朴素的生活智慧,他才能在投资时无往不利。
巴菲特讲的这些道理,其实很多人也听说过,但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常常会忽略。很多时候,人和人的差距看似是在智商、情商和知识上,其实是在智慧上,而智慧的核心则是对人性的理解。
最后我对工薪阶层的投资建议是,大家能够投入到股市的钱有限,即使连续 10 年做到每年比股市平均回报高 2%(99%的散户做不到这一点X—年能多挣十几万元也就到头了。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上(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X 不断做出更大的贡献,不断被提升,每年的回报要远远高于那十几万元。因此,拓展一下巴菲特的观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最好的投资是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因为我们擅长于此。

64.司马迁的智慧:东方最早的经济学综合论文

太史公开篇讲了人喜欢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天性。他说,自从舜帝和大禹的夏朝之后,人就开始喜欢好听的音乐和美色,喜欢美食,喜欢享受,喜欢炫耀,这种习惯已经很久了,无法改变它。因此,好的统治者就随国民去了,差一点的(统治者)动之以利引导他们,再差一点的试图教化他们,更差的约束管理他们,最差的要和他们作对。因为这段原文太重要了,我还是写出原文吧。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成语“因势利导”就是从这段文字中发展来的。太史公的这段话,讲述了从教育、管理再到商业普遍适用的一个原理。以教育为例,最好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自己发挥特长和潜力,我们今天所说的像哈佛或者斯坦福给予学生的教育就是如此。
差一点的教育是用利益鼓励他们,比如奖学金就是这个目的。再差一点的就是灌输式教育,所谓的教化,比如衡水中学那种方式就是如此。还有―的就是天天看着孩子,这样孩子的人是给管住了,可是心没有管住。当然,最差的教育方法就是和被教育者顶着干。一个家长(和老师)可能有体会,一旦开始和孩子顶牛了,这个教育就失败了。
虽然我目前在国内没有投资太多的公司,但是和国内投资界的同行来往密切。他们给创业者在选择地点(城市)上的一个普遍性的建议就是,不要去那些商业风气不浓的二线城市。那些地区的领导可能在一开始为了招商引资,给出一点小恩小惠,即所谓“利道之”;等你真的去了,它就开始“教诲”你,然后“整齐”你,甚至让他的七大姑八大姨做一件和你相同的事情来争利。实际上,如果看看中国现在的那些独角兽公司,几乎清一色地是从一线城市和思想比较开放的二线城市走出来的。这就说明环境的重要性了。
太史公在《货殖列传》中还讲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水深了鱼就容易生长,山林深了野兽就会去居住,人有了钱就容易讲理、够义气,人有了钱,就越发容易发达;可一旦失势,下面人就跑了,因此他就闷闷不乐,越是不开化的地方越是如此。因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换今天的话说,大家天天这么忙,就是为了一个“利”字。这里面司马迁对于人性趋利的一面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成语“熙熙攘攘”一词就是这么来的。我们知道,今天整个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所谓的“人是理性的、商业的人”基础之上的,说穿了就是,人都是算得过账来的,而且是为了自己经济利益而奋斗的。这就如同欧几里得几何的五条公理,一旦不成立,整个经济学的大厦就倒塌了。这个道理,司马迁在 2000 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可谓极其充满智慧。
太史公在这篇长文的最后讲到两个观点,也值得分享。一个观点是那些看似微小甚至卑贱的生意,比如农业、卖油、贩酒等,只要经营得好,做到极致,也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反观我们很多人创业,动不动要追一个最新的概念,而不是把人基本的需求做到极致,这样想成功也困难。他的另一个观点则讲述了商业的一
个基本规律,即使再有钱的商人如果没有核心的业务,生意也是持久不了的,这说明核心业务的重要性。同时,商业是优胜劣汰的,有能力的人能够聚集各方面的资源,而没有能力的人,生意最终会瓦解掉。
《史记·货殖列传》

65.销售大师的智慧

销售的本质:把钱收回来
王晓峰说,把东西卖出去最多只完成了销售的一半,还有另一半,也是最关键的一半,那就是“把钱收回来”,否则卖了还不如不卖。
不懂得“把钱收回来”这个道理的人是愚蠢的,办企业是要失败的。很多人为了促销根本不管收钱,等到账面上都是烂账时才开始着急,这些人在社会上并不少见。
如果我们的目标不再是把东西卖出去,而是把钱收回来,那我们的销售策略就完全不同了,收款的便捷性要超过卖出东西的数量。
如果我们将这件事再往深了想,把钱收回来是目的,而把货卖出去只是手段,这样一想,很多销售人员的做法实际上是背本趋末了。在生活中,背本趋末的做法时时可见。很多人不顾家地去挣钱,讲的理由是为了家人的幸福,其实这种做法本身已经让家人不幸福了。如果哪位读者和我合作过,应该能用这一点来解释我的一些行为准则了。比如,希望我放弃休息或者和家人安排好的休假,来参加什么重要活动,那是万万没有可能性的,因为我不会把目的和手段颠倒过来。
持续的生意: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
一个可持续的生意关键是要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否则就很难让他们第二次、第三次购买。此后,王晓峰的部门在腾讯每次做促销时,不仅要鼓励大家充值,还要设计出一系列让广告商(客户)尽快地把充值的钱花光的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促销。在我负责腾讯搜索的两年里,王晓峰将搜索广告的销售额提高了 6 倍,销售大师的名声不是白得的。
在管理一个团队时,你给员工的奖励不能仅仅是一次充值的促销,然后让他们享受很多年,而是要想办法让他们消耗掉这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能够继续轻装奋斗。比如在谷歌,一个员工每一次升迁,在得到大笔奖励的同时,之前全部的贡献就会清零;下一次升迁,所依据的贡献要从前一次升迁后算起,而不是历史上全部的贡献。
这就防止了一些人靠运气搞出个非常成功的产品后,躺在上面吃一辈子的情况。
商品和服务要让消费者有面子
王晓峰说,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有面子。平心而论,苹果手机的性能远不如今天高端的安卓手机好,虽然很多人讲它的体验好,其实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最多算是一些人的偏好而已。但苹果手机要比同档次的安卓手机贵上 50%甚至一倍,它的配件则贵好几倍。一些经济算不上富裕的人,之所以倾其所有购买一部苹果手机,其实是因为使用苹果手机有面子。苹果生意做得非常精,它只出品一到两种手机,这样就让任何人都可以在一瞬间拥有和精英人士同样的手机(即使里面不同的配置也会让价格相差不少 I 相反,如果苹果为了考虑不同收入阶层的支付能力,设计 5 个不同价位的手机,这就让那些想通过苹果手机提高自己自信心的人犯难了。如果买最高档的,要么买不起,要么心疼;如果买最低档的,则没有面子。
坦率地讲,对2/3 生活在北京和上海的人来说,买车和养车其实降低了生活品质,纯粹是面子作怪。
做生意就必须照顾人的面子,因此,摩拜单车从一开始就要把车设计得好看而独特,让骑车人特别有面子。
讲到面子这件事,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虚荣,即使自己好面子,也对此持否定态度。其实我倒觉得对于社会底层的人,包括那些金钱上富有但内心精神世界永远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好面子不能算是一件坏事。为了维护面子,大家做事情会比较体面。更重要的是,有了面子可以多少增加一点自信心,让人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得更出色些。因此,任何一个好的产品,都需要做到顾及使用者的面子。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喜欢买东西,而不是被买东西,因此那种求人的营销一定无法成功。有些时候,一单生意如果做得太辛苦就不要做了,因为能够做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低,有那时间和精力,不如去找其他客户。为了让顾客感觉他是在买东西,而没有被买东西,与其说服他来买,不如讲清楚你可以给他提供什么价值,让他自己认可这种需求。我们有时在讲,创造出一个市场,其实就是让潜在的消费者认可一种过去他没有意识到的价值。
在生活中,人与人相处的原则其实和销售也差不多。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男生为了追求一个女生,绞尽脑汁、极尽努力地去讨好对方、迁就对方,对方就是爱搭不理。这对被追求的女生而言,其实就是一种被强制推销的感觉。如果她没有产生买东西的快乐,一切都是白搭。和人相处的技巧在于,要让对方感觉对你有所需求。
最后做个总结:如果我们能够顾及别人的面子,生意就能做好,事情就能做好;如果我们为别人提供价值,而不是一味地推销,我们的产品,甚至我们自己,就会受到欢迎。

后记 从《硅谷来信》到《见识》

人一生的命运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人的见识,而命运的改变首先需要见识的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