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你并不特别:这个世界的名字叫不平等》
作者名:[美]小戴维·麦卡洛
译者名:刘国伟

前言

在这个强调个性,与众不同,鼓励努力追求梦想的时代,“你并不特别”,就像一盆冷水,帮助很多人,尤其是很多父母和他们的孩子,获得了冷静思考的机会。

如果作为普通人,作为普通人的父母,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帮助孩子开启他一生的精彩?

我们不顾一切地追求分数,追逐名校,为了所谓的光环去参加各种兴趣班,到底是深谋远虑?还是本末倒置?

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应该仅仅作为一项爱好,去享受它?还是我们必须要把爱好变成优秀,变成孩子的资历和光环?

科技的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正在培育一个完整的平行现实,很多孩子正在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更愿意与虚拟世界交流,而不是现实,作为家长,如何面对这种挑战?

一、普遍状态

首先来看看现在在父母和孩子中普遍存在的状态,也许,“你”也身在其中而不自知。

1.1 焦虑又亢奋的父母

无论什么时代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也是孩子的家长,对此深有体会。

而这个时代的父母又有所不同。社会的发展实在太快,让很多人心有不甘,于是就更加地在意孩子的发展。

我们会视孩子为老天给自己的又一次机会,是我们可以做出调整,纠正错误,运用积累的智慧(有可能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获得的)活得更好的一次机会。在现代社会,更新迭代如此之快,很多成年人可能还没适应就快被淘汰了,或者自己的人生虽然还不错,但总有那么一些缺憾,于是就顺势把眼光放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这些父母极其慎重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宠爱他们,提供最好的资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鼓励孩子,当然也会提出要求。当遭到抵制的时候,我们会拿出家长的架子,告诉孩子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我们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长,所以,孩子你要听话。

我们还会监督孩子的生活,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跟谁一起玩,时刻准备干涉孩子的选择。因为我们知道有些地方是坑,有些地方是陷阱,必须绕着走,我们自己经历过,不愿意让孩子再经历一遍。

我们会珍视孩子取得的每一次成绩,似乎这样就意味着朝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我们恨不得把孩子的成绩都写在脸上,让每一个遇到的熟人和不熟的人,都能看到。

1.2 无助又努力的孩子

不得不说,如今有太多的青少年无意间成了他们父母良好意愿的牺牲品,成了他们父母虚荣心的代理者,成了他们父母不安全感,焦虑感,有限想象力的“人质”。

为了让孩子看起来更有优势,为了让这种优势持续下去,他们成了一场“军备竞赛”的展品。虽然这样看起来很风光,事实上可能也是,毕竟站在顶峰看到的风景会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很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孩子们真正的优势在这个过程被愚蠢地消耗了。伴随着优势而来的是膨胀的自恋,特权感,肤浅和机械的思考,自力更生死于萌芽状态。

也许,他们的纸面优势很快就会被淹没,而那些没来得及培养的人生优势,比如理性思考、乐观积极、团队协作,也没能够拥有。或许,他们还要走很长一段时间不得不走的,自己的弯路,才能真正拥有。

如果可能的话,去留心看看,几乎所有高中孩子的精力都放在提高学习成绩上,似乎这已经成为了他们价值的唯一体现。

1.3 孩子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不必再为了家庭生计而奔波。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友、校外学习,都被父母安排地妥妥当当。

你可以把孩子的生活看成驾驶一辆汽车,只不过在司机座位上的是他们的父母,孩子自己甚至都不被允许待在副驾上,只能老老实实坐在后座上,听从司机的指引,什么时候上车,什么时候下车,就是没有机会开车。

孩子应该学会自己去面对生活,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们需要足够的自由去犯错,去跌倒。失败的可能性必然存在,他们应该学会失败,而不是想象失败是怎么回事,或者按照别人的判定去认定失败。

无论意图多好,老母鸡式的、匆忙赶去救援的父母,都剥夺了他们的孩子感受到这种基本体验的机会。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在日后遇到任何小挫折都会觉得像世界末日。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否定父母对孩子的帮助。尽管如此,每个为人父母的都应该知道,任何越俎代庖,都有可能危及孩子正在显现的自主感,以及难以尽数的自力更生的好处。这永远是一个事关方式的问题。

1.4 重拾阅读和思考

现在电子产品已经无处不在,已经渗透进我们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可能在手机上做作业、娱乐、交友、互动,一群小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可以各自摆弄自己的电子产品,而半天不交流。不是摆弄,而是已经深陷其中。

伴随而来的,是获取信息前所未有的便捷。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要打开手机或者电脑,在百度或者谷歌输入问题,就会跳出一大堆相关解决方案供你选择。每天一睁开眼,就会有铺天盖地的信息向你涌过来,任何一个有可能引发兴趣信息点都会将你的注意力引到另外一个你原本意想不到的地方。

丰富的网络信息构成了一个新的迷宫,任何进入其中的人都有可能会迷失方向。这让深度阅读和思考,变得极为困难。

是啊,当你花2秒钟时间就可以搜索到你想要的任何资料,谁还愿意耗费大段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呢?

可是这种便捷意味着对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抛弃,让孩子们只在乎获得什么,而不在意怎么获得。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此做出努力,为孩子创造出远离电子产品的环境,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沉淀,让他们的思考得到锻炼。在电子产品构成 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需要孩子去体验,在现实环境中获得的体验和经验,是任何电子产品都无法教给孩子的。

二、爱好的价值

对于成绩和分数的追求,不应该淹没爱好的价值。

2.1 孩子需要找到所爱

作者教的学生里有一个叫杰克的男孩。他很安静,看起来对学习不怎么上心,成绩也一直没有起色,几乎都是“B-”或“C+”,这应该相当于我们这里及格线左右的水准,也许还不到。很多老师认为这样的学生是让人失望的,他没有付出对应的努力,对分数无所谓,没有动力去追求最高的成就和荣誉,将来也会成为一个无名之辈。

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发现杰克有一个自己的大兴趣:画3D画。当某种东西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就会坐下来制作一个模型,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最后所完成的作品极其精致,出色而且巧妙。杰克很享受画3D画的过程,从中能得到巨大的乐趣和满足感。

这个爱好并没有给他带来熠熠生辉的荣誉,也没有让他得到额外的赞赏,他只是从中感到很幸福。那么,杰克会不会继续发展,成为艺术家、建筑师,或者与他的爱好相关的一些什么职业呢?这其实并不重要。

他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兴趣和注意力,他也磨炼出了一种能力,一种投入其中并享受这种感觉的能力。他还懂得了孕育想法,懂得了专心致志地去实现这些想法,并制作出优秀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赢得了自信,实现了自我价值。这都是很好的东西,值得保持终生。

我们要允许孩子沉浸在因为喜欢才去做的事情里,不问结果,不问它们的益处。顺其自然,相信未来不会辜负自己。

2.2 付出是为了什么

戴维的高中有一门美国史预科的课程,小戴维对这门课的学习没有任何的兴趣,平时的考试也是稀里糊涂地应付过去了。

可是课程还在继续,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自选一个主题,写一篇宏大的、使人印象深刻的研究论文。同时还要求学生自己准备一个信封,写上地址,贴上邮票,好让他把打了成绩的论文返还给学生。小戴维一直在拖着不写,他的理由是没有合适的主题,其实他压根就没认真看。

终于在最后日期到来之前,戴维带着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选了一个主题。

结果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戴维对这个主题着迷了。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资料,还去了全国各地来探访相关人员和地点。

最终他写出了一篇让他的爸爸——也是一位高中老师——都非常钦佩的,充满激情的论文。他迫不及待地交了上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从此戴维再没有见过那篇论文。没有回复,也没有成绩。也许要求写论文只是老师的一时兴起。

刚开始,戴维还有点儿恼火,后来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他从写论文的过程中已经收获了很多。

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我指的是各种学习,得到好的结果当然是好事。但是比一个好结果更重要的是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作为家长,我们有义务去保护孩子的这份乐趣,它比结果更重要。

2.3 尽力而为才有成就感

生命中值得完成又很轻松的东西实在太少了,安逸减少了它可能赐予我们的任何东西的价值。

如果你想要某种重要的东西,你就要为得到它而努力奋斗。这是人文物理学的一个准则,其正确性的范围远远超越了学校的围墙。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能阻止你的只有你自己。你可以拖延,可以偷懒,可以懒惰,那么对应的,你也不会感受到尽力而为后那份畅快淋漓的成就感。

也许,他们会想,如果我不尝试,我就不必面对我无能的事实。这可能会作为孩子对抗家长的一种形式出现。

向孩子示范如何享受过程吧,让他体验尽力而为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比用物质奖励吸引他拿到一个好结果要有意义得多。

2.4 阿加西斯的鱼

每次面对新学生,阿加西斯都会从一大桶甲醛中捞出一条死了很久的鱼,臭烘烘的鱼,让学生们自己去研究。

没有提示,没有指导,没有参考书,也没有测试。

当学生的耐心耗尽,想从教授那里得到进一步的指示,他都只是一句话:“看着你的鱼。”学生们大多会长叹一声,也许会恼怒,可是没办法,只能继续去看鱼。

终于,可能是一点点儿地,也可能是一下子,学生们有了发现。无言的细节会产生很多小启示。鱼的结构,进化的神奇,动物学的奥秘……..这需要时间,但如果学生是认真的,那么他最终会有所发现。

阿加西斯的缄默无语中包含着谆谆教诲。

他想告诉所有学生的是,你的头脑和每个人的头脑一样,都有着基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都有能力从环境中学习,都可以从环境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就是教育。

三、兴趣班

书中叙述了美国家长为了孩子在报考大学时更有竞争力,不遗余力地选择各种运动,甚至参加“旅行比赛”——在全国各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以便取得更有说服力的成绩。这类事情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气候。我们是体育大国,却远不是体育强国,也许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这一章节部分我们来聊聊我们的家长们趋之若鹜的一件事——给孩子报兴趣班。

3.1 “兴趣班”还有没有兴趣

曾有专业的机构做过这方面的调查,共收集家长调查问卷3000份,其中1965份调查问卷邀请小朋友参与,说出自己对于“兴趣班”的最真实感受。

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孩子上过兴趣班,而且大部分都不止一个。

数据显示68.54%的孩子会同时上两个或两个以上兴趣班。从孩子和家长的选择上看,大部分由家长先为孩子选择,孩子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决定是否坚持学习。

但是,仍有部分家长,在孩子明确表示“不喜欢”后,坚持为孩子报名参加兴趣班,把兴趣班变成“无趣班”,甚至是“折磨班”。

现代社会中大家普遍焦虑,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望子成龙的心可以理解。可是孩子上兴趣班学东西,不仅要看孩子兴趣,还要讲究“适合”。

3.2 报“兴趣班”的那些坑

3.2.1 父母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相信这是很多父母当初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时会有的心理。但我们得清醒地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未竟人生目标的延续。哪怕再小的孩子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让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至于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吧。

3.2.2 只看重结果

这往往是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这样一来,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压力。

其实教孩子,学习过程远比结果重要,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使他心情愉悦。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3.2.3 宁可错报,不可漏报

有些父母不在乎花钱多少,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本来工作日就没时间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来上兴趣班。一味给孩子报兴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劳、厌倦,学习的过程充满“折磨”。

除此之外,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极度缩水,亲子关系可能受到影响,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2.4 注重形式

有些父母认为只有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着听老师讲课,才是真正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知识反而视而不见。利用假期我们完全可以为孩子创造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加强亲子交流,与孩子多多接触,培养感情,生活环境和生活教育才是最好的“兴趣班”。

3.3 “兴趣班”如何选

即便是年幼的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出来有兴趣,也不必急着给孩子报兴趣班。

六岁以下的孩子学习方式有自己的特点,偏重于认知和想象力的发展,而大多数兴趣班都以教授基本技能为主,孩子一旦被这些循规蹈矩的技能所捆绑,就很难再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理解,热情也很难一直延续下去。

学龄前的孩子要学一些东西的话,父母们要注意:不要太注重孩子完成的结果,要关注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喜悦,是不是真心投入其中。

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方式是:孩子学完这一次,是否期待下一次的学习。

**
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小学,可以给他适当地报兴趣班,但是要注意的是,首先这个兴趣班一定要是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不感兴趣,那就毫无意义,甚至会弄巧成拙。

其次是孩子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一定会有倦怠期出现,这是非常正常的。如何保持住孩子学习的激情,让他能持续投入其中,是父母需要思考的事情,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虽说最了解孩子的莫过于父母,但是很多父母受限于周围环境的刺激,比如同事家的孩子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比如现在大公司招聘都是看综合素质,光靠文凭将来吃亏等等。这种信息会让父母们失去客观考量,为了上兴趣班而上兴趣班。

孩子学到什么我们能看到,但他们失去了什么却往往被我们忽略

四、真正平等?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正平等过。这不是发牢骚,而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4.1 不平等处处可见

在美国,种族歧视是整个社会的大忌,现在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平等对待依然大量存在。

作者书中写到一件事,在他所在的高中的一次讨论会上,一位非洲裔美国人(也是一位教师),在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一直用痛苦的声音恳求,让大家为学校的黑人学生提供便利、改变标准、调整期望,让他们得到温和地对待。

“因为他们是黑人?”作者下意识地问,“是的,”那位非洲裔教师回答,“因为他们是黑人。”然后,又补充道:“你照照镜子,看到一张脸。我照照镜子,看到一张黑色的脸。”

我们可能对这种情况体会不深,在我国社会,不平等体现在其他方面。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点,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中的不平等,客观地接受它。但并不意味着这种不平等是应该的,或者是值得支持的。这是独立于任何研究者和个人的社会现实,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来探讨它。

比如贫富差距,国际上有一个叫做“基尼系数”的指标,用来测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数值在0和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差距越大。

2000年的时候,我国政府公布的基尼系数就达到了0.41,而公认的临界线是0.42,当时被媒体大肆宣传,认为这必将引起社会动荡。

自此之后,可能是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国家没有再公布基尼系数的统计情况。但不管是通过侧面的数据,还是个体的感知,收入差距都是客观存在的,至少目前还没有缩小的趋势。

4.2 公平or平等

再回到上面那个故事。面对白人和黑人之间的不平等,是不是对黑人额外优待就算平等了呢?为弱势群体单独设定标准到底是公平还是不公平?特殊的优待会带来什么呢?

思想懒惰的人、头脑空虚的人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乐于把某些个人经历、文化倾向或个人的社会经济状况与种族这个因素紧密结合。他们很乐于,甚至太急于暗示,个性和智力这些东西都是在基因上被编码的,与一个人皮肤的颜色和鼻子的形状一样。这太武断了,太有害了,而且毫无疑问是错的。

你是谁,你在哪里,你现在拥有什么,这些任何时候都不会绝对公平。我们要弄明白的是,我还可以是谁,我想去哪里,我还可以努力争取什么。

**

4.3 当孩子遭遇不公平

这很容易触动父母们的敏感神经。

我们要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收获是因为什么,懂得所有的因果都是合理的。即使别人违规做了眼前得利的事情,没有被抓住,也为以后再次犯险埋下了伏笔,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所以我们的孩子要遵守基本的规则,而不是打破规则冒险去追求。

我们还要教孩子学会关注自己。不公平是客观事实,同时也是主观的感受,如果你经常关注那些你没有的,除了让你心生哀怨之外,没有太大的作用。做好自己,从眼下能做好的做起,让自己的实力得到持续的提升,这才是正道。

想让孩子如此,家长首先要自己如此。

经常在家牢骚满腹的父母,培养不出心平气和的孩子。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比的父母,孩子也不会因此而努力提升。

从自己做起,做好自己,立好榜样,行大于言。

五、敏感话题

最后,来看几个平时家长比较容易回避的话题。

5.1 如何跟孩子谈“死亡”

我第一次认识到“死亡”,是在很小的时候。我养的一只小虫子死掉了,妈妈说,这虫子死了,然后顺手就给扔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活在担心里,担心自己死掉,然后被扔到垃圾桶。

这就是我人生最初关于“死亡”的记忆,那时的我是困惑和恐惧的。“死亡”这个话题很多成人都想回避,但不谈不代表不存在,我们的孩子更加需要父母的解惑和支持。

如何谈论死亡是需要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调整的。我们先说一下如何和学龄前的孩子谈论死亡。

当我们对孩子描述“死亡”时,尽量别用那些隐晦的比喻,不要以为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好一点。就好像小时候妈妈会说“睡着了”,这就直接让我联想到了自己每天睡觉的行为;还有的父母会说“离开了”,这就会让孩子担心父母外出购物离开一会是不是也就“死了”。

最好的解释就是提供更加具象的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比如可以说,“XX死了,她不能再呼吸、吃饭、走路、说话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基本生存需求非常明白,这样的解释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理解。

提供简单却清晰的回答,就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之后,我们可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根据他的新提问,慢慢帮助孩子扩充知识库。

死亡教育不能等真的发生家庭变故时才开始。孩子从1岁半开始就接触到“生命”:地上的落叶、死去的昆虫、或者是自己的宠物离世了,这就该是我们第一次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大人对于小动物的死去,就像我妈妈当年做的,随手扔了,抽水马桶冲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折射了我们成人内心深处对于这类话题的害怕、恐惧和不安,这就很难真正地去帮助孩子理解“死亡”。

死亡这个话题的讨论,归根到底是生命的教育,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接纳生命是有始有终的过程,也许我们就更能坦然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

5.2 如何跟孩子谈“性”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的性教育启蒙是缺失的,所以现在很多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缺失这块的教育。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它需要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有任何疑问和困惑,都可以来寻求父母的帮助。

性教育从小就可以开始。它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可能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再正襟危坐地和孩子谈“性”。

从小开始的性教育主要向孩子传递两个概念:隐私和界限。
**
告诉孩子身体的某些部分是个人的,不是随便可以给其他人看的,这是第一步,也是很容易进行教育的,绘本也好,洗澡时的谈话也好,让孩子明白哪些关键部位是自己的隐私。

当孩子开始感受到我们在尊重他的隐私后,我们就要开始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隐私”。最简单的例子是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上厕所都不会避讳孩子。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和隐私一样重要的就是“确立自己的界限”。一定要告诉孩子,身体是他自己的。他有权利决定谁可以碰他的身体,包括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强调是真正在给予孩子身体的归属感。

所有教育的改变都该从父母开始,而性教育启蒙更是如此。

5.3 父母的觉知是一切的开始

“你不知道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这句话可以用来概括相当一部分家长的现状。

作为成年人,我们会使用大脑思考和判断,正常来讲,我们应该能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是另一个事实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面像雨后的蜻蜓,一会儿一个方向,完全没有章法。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什么这么多在工作上、事业上很精明的成年人,做起父母却总是办“傻事”呢?现在家庭教育专家满天飞,家长到底是该跟着感觉走?还是该跟着专家走?不过,客观的讲,最科学的方法还是跟着自己走。

你可以通过下面三条标准来判断你的方法对还是不对:

5.3.1 看孩子的状态

正面管教里面有一条理念“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同理,当孩子感觉很糟糕时,他就不可能做得好。如果你的教育方法得当,那么孩子大多数时候的状态应该是放松的、开放的、积极的、愿意配合的。

即便有些时候因违反规则被限制,或者遭遇挫折,也能迅速走出低落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如果孩子是相反的状态,那你就需要立刻,马上开始学习和调整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最可怕。

5.3.2 体会自己的感受

没错,你的感受也是很重要的线索之一。养育孩子从来都不是轻松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知道科学的方法,这个过程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熬,没那么糟糕。

比如孩子三岁之前,看护的家长如果整天担心孩子会不会摔着,衣服会不会脏,和其他小伙伴闹别扭怎么办等等,那确实够提心吊胆的,你得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随时准备阻止或者救援。

5.3.3 长期的效果

想控制一个年幼孩子的行为其实真的不难,或威逼,或利诱,或者双管齐下,再不行就上手,总能达到成人的目的。不过这样能达到的,只是短期的效果,有效期很短,可能就当下那一会儿,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会经常反复。

让家长头疼的行为总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就像夏天围着你转的蚊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切身体会,那就需要注意了。这样可是对孩子的持续成长很不利,你得意识到这一点,作出调整。

说到长期效果,其实我们也不必看得太远,一两个月足矣。

后记

这本网红``书的背后是作者数十年的思考和积累,再次印证了那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