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栩然 赵清
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
大家好,今天我们不从宏观的层面聊《毛选》,而是从微观层面入手,从市场营销的角度上分析一下,当年毛泽东同志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的,又是如何将这个理念推广至广大农民群体的。
本文,我打算用一种轻松欢快的写法,聊一聊生活中的认知问题。
感受一下什么叫做 “思想觉悟”,进而切身感悟一下毛泽东同志当初是怎么感化农民的。
设想一个场景:
你是一名 “驴友”,有次在一片不知名的原始森林里突然迷路了,又惊奇的发现这里有一个在新闻上、书籍上从来都没有记载过的原始部落。
这些原始人从来没接触过外面的现代社会。幸好,你与原始人会使用同一套语言沟通。
即使有网络,你也无法与外界联系或导航,你的任务是:
教会这群原始人使用 iPad。只有这样,原始人才愿意与你一起走出这片原始森林,这是你脱身的唯一办法。
好,任务开始(假设这个 iPad 一直有电、有网络,而且砸不坏)。
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这太简单了,于是告诉原始人:
这个 iPad 可以拍照,可以看视频,可以听歌,可以上网……
可是,这群原始人却一脸懵逼:什么是照片?什么是视频?什么是歌?什么是上网?
你说的这些东西,在我的生活中并不存在啊?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对我有什么用?
然后,他们会将这个新鲜事物与自己熟悉的事物相联系:
这个东西,看形状是一块石板,石板有什么用?对了,砸核桃!
于是,原始人就操起你的 iPad“叮叮咣咣” 砸起了核桃,砸了一阵子后发现这玩意儿不够硬,还不如圆石头呢?
于是,他们把它扔了,抱怨道:“什么烂东西?你说这玩意儿很厉害,我咋没看出来?”
你是不是觉得这些人的 “脑回路” 很清奇?于是争辩道:“iPad 根本不是这么用的!”
可你面对的不是一个原始人,而是一群人!
你一个人怎么可能争得过一群人?你觉得他们 “脑回路” 清奇,他们还觉得你 “脑回路” 清奇呢!你就是个怪人,拿着一个废物当宝贝?
于是,一群原始人与你一个人争辩,都质疑你的说法。
现在好了,别说能不能教会他们使用 iPad 了,现在他们都已经集体抗拒使用这个 “废品” 了,所有人都一致认为你是个骗子!
现在,你已经彻底被孤立了,形势不妙!
要想让自己走出原始森林,你必须设法让这些原始人接受 iPad 而且熟练使用,别无他法。
现在问题来了:这时你该怎么办?
在这个场景里,为什么你会遇到与原始人的沟通障碍呢?答案只有两个字 — 认知!
人性本是如此,面对一个陌生事物时,人们总是心存防备,而且习惯于用认知自己熟悉事物的方式来认知陌生事物。
你觉得这个场景很可笑吗?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面对一个陌生事物时,都习惯于采取这样的态度。
我还记得自己 2007 年的一件事,那时第一次知道有个网站叫做 “淘宝”,听说网站上有各种商品的图片,只要看中了一件商品就可以一键下单并支付,过几天就会有快递送过来。
当时我对这个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很想尝试一下,还买了一张手机话费充值卡进行网上支付,同时又心存很多顾虑:网上支付是不是骗人的?万一付钱了对方不发货怎么办?
记得当时我只是买了一双鞋,就纠结了半天,还通过阿里旺旺与卖家沟通确认了很长时间,最后叹了口气:算了,试试吧,被骗就被骗吧,也就一双鞋的钱!
现在,所有人都不会再持有 “网购是骗人的” 观点吧?
如今,我想起当时的自己,就觉得特别可笑。
但话又说了回来,如果 “删掉” 我后来的经历和记忆,将时光再推回至那个时候,我依然会是那个反应,因为这在当时来讲的确是个陌生事物啊!
在党史对毛泽东同志家事的记载中,就描述了一个颇有深意的场景: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回老家韶山冲,劝说弟弟毛泽民参加革命,结果被弟弟一口回绝:
“不想革命,只想种地!”
革命?革命是个啥玩意儿?在家种地种得好好的,为啥要去革命?
别家吃不饱饭、饿死人,那是别家的事啊,可我们毛家能吃饱饭,为啥要去革命?
我们经常认为 “毛泽东” 这三个字是个神一般的符号,认为没有他搞不定的事情,偏偏这样做就很难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进行思考。
现在,假如你就是毛泽东本人,如何向弟弟解释呢?
如果连弟弟都劝说不了,又如何去影响千千万万的农民呢?
就算弟弟听你的话,出去革命了,但那也是因为你是他大哥啊,面对那些非亲非故的农民,他们凭什么听你的?
我猜,你一定被问住了,总觉得 “革命” 这个概念非常熟悉,可要解释 “什么叫革命”、“为啥不去种地而去革命” 的时候,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貌似我们很熟悉,其实若仔细说的话,我们未必说的明白。
比如,如果有机会穿越时空,我们可以与 300 年前的古人面对面沟通,给他说有个东西叫 “飞机”,对方会怎么说呢?
我只听说过鸟儿能在天上飞,从没听说过 “铁家伙” 能在天上飞。
就算是鸟儿,你把它身上的羽毛拔光了,它也飞不起来吧?这 “铁家伙” 身上又没有羽毛,又不是从蛋里孵出来的,又这么重,你给我解释解释,它怎么飞?
怎么解释?难道要给他讲飞机的内部构造和机械原理?虽说我们很熟悉飞机,但没几个人懂飞机的机械原理吧?
就算懂,你去给 300 年前的古人解释试试?他不更加懵逼才怪!
为什么我们不懂其内部构造的机械原理,却依然相信飞机能飞?因为我们见过飞机能飞啊,而且很熟悉,这就是认知!
说了这么多,再说说农民群体吧。
如今,很多人都生活在城市里,但绝大多数人的爷爷辈、父辈都长期在农村生活过,甚至我们自己在年少时也在农村长期生活过。
凡是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朋友,一定能体验到农民群体的特点。
几千几百年来,中国的农民一直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生活安分守己,认知相对愚昧,思维相对固化,很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革命一直是社会精英阶层关心的话题。
在他们看来,那些面黄肌瘦、见识短浅、目不识丁的农民,他们的认知就只有眼跟前的几亩田、几头牛而已,连 “革命” 两个字听都没听说过,怎么可能成为革命的主体?
所以,当毛泽东提出革命要关注绝大多数最底层的人民,论断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时,就遭受了很多人的打压,当时扣在他头上的帽子名称是 “狭隘经验论” 和“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
在当时的主流思想看来,这样的论断简直荒谬至极!
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孙中山在内的革命者们领导的都是精英阶层的革命,却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正当绝大多数人困惑而且觉得前途无望时,毛泽东同志又站了出来,提出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农民!
关于这一点,我在之前发表的文章《平民思维 vs 精英思维:孙中山没干成的事,毛泽东是如何做到的? 》已经详细分析过,在此不赘述。
好,现在问题来了,从宏观角度上讲,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农民群体;但从微观角度上讲,农民受认知所限,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 “革命”?
别说其他农民不理解,就连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都提出质疑了:
“种地种得好好的,革什么命啊?”
此时的毛泽东,这就像身处于原始森林的你,正面对着一群原始人的孤立,并且必须回答他们的质疑:这玩意儿砸核桃还不如个圆石头呢,你让我使用这个干吗?
说 iPad 能上网?我不知道啥叫上网,也不需要!
说 iPad 能看视频?我不知道啥叫视频,也不需要!
说 iPad 能聊微信?我不知道啥叫微信,也不需要!
说 iPad 能听歌?我不知道啥叫听歌,也不需要!
这时,你该怎么回答?你是不是觉得内心有种难以诉说的孤独?你明明知道 iPad 有很多功能,但面对身边的原始人,你没法表达!
你大可以抱怨这群人愚昧无知,但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抱怨完后你依然要面临现实问题:必须教会他们使用 iPad,并与他们一起走出原始森林。
如果不去身临其境体验一下,我们真的很难体会到毛泽东心中长期有着难以诉说的孤独。
他的思维太超前了,很长时间以来几乎没有人懂得他的内心,反而将他视为异类。
1899 年 2 月,上海广学会出版的《万国公报》第 121 期刊载的《大同学》第一章 “今世景象” 一文,首次在中国提及了马克思及其言论。
1915 年—1923 年的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更多人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那么,在那个民智未开、愚昧落后的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怎么在中国传播呢?
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引用了马克思的原话:
“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结果,效果并不理想……
陈独秀在发动新文化运动时,对群众演讲说:
“工人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
结果,还是未形成持久的工人运动……
为什么人们不行动呢?就是因为这些太书面化、文绉绉了,受认知所限,大家听不懂!
这不是与当时的毛泽东,与处于原始森林的你是一样的困境吗?
毛泽东也是农家子弟出身,若他当年没有走出韶山冲,也会和普通农民一样愚昧无知。
如今,他增长了见识,又回到了农民群体里,面对农民的不理解,他该如何沟通呢?
现在,你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把 iPad 功能介绍了一大堆,看似很辛苦,可在原始人不这么认为,他们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
在原始人看来,你口若悬河说了一大通,你倒是说爽了,可我是懵逼的啊!
这玩意儿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必须熟练使用这个东西?
要想让原始人接受使用 iPad,就必须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思考:
原始人最大的需求是什么?iPad 如何与这些需求相对接?
比如说,原始人有一个非常大的需求——打猎,如果你能用 iPad 准确定位到猎物的方位,使打猎更高效,那么他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比如说,打到猎物了,需要生火烤食了,如果你能用 iPad 搜索到 “野外生存钻木取火” 最便捷的方法,那么他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再比如说,如果你能用 iPad 搜索到一些工程学的知识,能利用现有材料帮助原始人搭建更坚固、更耐寒的草屋,那么他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当然,以上都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你可以发挥聪明才智想到更多的办法。但至少有一点:
原始人愿意接受 iPad 这个新鲜玩意儿了,因为你用他们能听得懂的方式进行了沟通,而且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只有让对方产生需求了,对方才会去进一步学习如何使用。
同样,面对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见识相对短浅的农民,毛泽东同志也没有照本宣科的讲一大通大道理,而是用农民们都能听得懂,而且能实实在在带来好处的方式进行沟通。
其实也就六个字——打土豪、分田地,于是千千万万的农民行动了!
这下,你彻头彻尾的明白了吧?为什么在 “八七会议” 上毛泽东提出要依靠农民的武装力量,要“土地革命?”
如今我们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面的语言会觉得很老土,其实最开始的语言,诸如 “上门板”、“捆稻草”、” 不拉夫,请来夫子要给钱”更是土得掉渣,但偏偏非常实用!就是这个道理!
好了,农民开始逐渐接受 “革命” 这个新鲜事物了。
可新的问题出现了:革命是暴烈的,是要死人的!
你以为打一打土豪就有土地了吗?现实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轻松,革命注定是一个漫长、艰难又极其危险的过程!很多人参加了革命,土地还没分到呢,命却丢了……
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我还要相信你?为什么还要继续革命?
站在人性的角度上讲,对于一个新鲜事物,即使人们愿意尝试了,一开始也是持有谨慎态度的,一旦不对劲就又要往后退缩,回到自己的舒适圈里。
既然是人性的本能,那么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种情况都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鲁迅的小说《阿 Q 正传》描写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真实反应。
他们认为 “革命就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戴孝”,而阿 Q 懵懵懂懂的也 “革起了命”,他认为革命就是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
阿 Q 因为革命糊里糊涂地死了,可小说在最后说 “阿 Q 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这意味着那时的中国社会,像阿 Q 这样愚昧无知的人,在人群中随处可见。
鲁迅的另一部小说《药》也描写了社会底层人民看待 “革命” 的态度。
受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以文中主角华老栓一家为代表的底层人民普遍都是愚昧无知、麻木落后。
习惯了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的生活,甚至知道了 “革命者要被杀头” 的消息时,第一反应却是“弄个人血馒头”,治好儿子华小栓的病。
革命跟我有啥关系?还不如从中捞一点小便宜呢!
其他人呢,对 “革命者被杀头” 的消息不但没有丝毫的共鸣,反倒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聊资,好像谁知道的消息更多、更详细,谁在人群中就更有资格炫耀似的。
而作为被杀头的 “革命党人” 夏瑜,他对革命事业表现出无限的忠诚,却未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同情。
当时的革命党人脱离了群众,未让大众理解 “革命” 的意义,无法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夏瑜的牺牲也显得那么的悲凉……
《阿 Q 正传》里的阿 Q 因为革命被杀头了,《药》里的夏瑜因为革命被杀头了,而底层人民对 “革命” 的理解依然是稀里糊涂、一知半解,这种情况下,大家一定会像躲 “瘟神” 一样躲避革命!
革命到底是个啥意思?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那么每个人都会依照自己对熟悉事物的认知来认知这个新生事物,就像原始人用 “砸核桃” 来理解 iPad 一样,最终产生思想的混乱。
革命到底图个啥?如果不能从纲领的层面阐述这个问题,不能让最广大老百姓打从心底里认同革命的话,那么只要革命事业受挫,他们就会在心里打退堂鼓,整个队伍就如一盘散沙。
毛泽东同志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1927 年 “秋收起义” 失败之后工农红军之所以出现了大量逃兵,究其原因就是队伍里在 “革命为了什么” 的层面上还缺乏统一认知。
毛泽东本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随后的 “三湾改编” 中为军队和党设计了 “支部建在连上” 这一精妙制度。
关于细节,可详见【一本《毛泽东选集》,教会我的沟通武器 】一文,在此不赘述。
红军壮大之后,由于内部人员的构成开始复杂化,队伍内部再次出现了思想混乱,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认知来认知革命。
举个很容易理解的例子吧,如果原始部落扩大了,大家都没见过 iPad,那么负责采野果的人会按照 “砸核桃” 来理解,负责部落饮食的人会按照 “切菜案板” 来理解,负责捕猎的人会按照 “攻击猎物的武器” 来理解……
为了消除队伍里因为思想混乱而产生的内耗,毛泽东又在 “古田会议” 中系统地阐述了共产党军队的纲领,实现 “党指挥枪” 的原则。
关于细节,可详见《90 年前,毛泽东如何领导红军走出困局? 》一文,在此不赘述。
说了这么多,结合了 “让原始人学会使用 iPad” 的场景,再结合了鲁迅的小说认知当时真实的社会背景,大家是不是觉得《毛选》里的内容不再是死知识,突然鲜活了起来?
毛泽东当初遇到了什么障碍,当初他为什么要使用那些语言,为什么要采取那些措施,现在是不是非常理解了?
只有运用广大农民群体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农民才会理解什么叫做 “革命”,这就叫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只有将复杂难懂的 “马克思主义” 与广大农民群体的切身利益相绑定,农民才会有革命的积极性,这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只有在组织的机制层面建立上传下达、顺畅沟通的制度,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才会统一对革命的认识,这就是 “支部建在连上”!
只有在纲领层面进行系统化阐述,明确共产党军队进行革命的使命,才会避免因队伍壮大而出现的思想混乱,这就是 “党指挥枪”!
当然,受篇幅所限,我不能将毛泽东如何将 “革命” 的概念深入人心的措施逐个列举,但至少我们在阅读《毛选》时,会感觉很多内容鲜活了起来,也能理解毛泽东一些行为背后的动机:
毛泽东当时为什么在广州举办 “农民运动讲习所”?当然是为了解决农民关于“革命” 的思想问题啊!
毛泽东为什么会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然是因为“打土豪、分田地” 切中了农民的根本需求,会迅速在农民群体里传播啊!
为什么军队里要实行 “双首长制度”,队伍里除了打仗之外还要进行政治学习?因为要解决队伍内部的思想问题啊!
为什么即使经历艰苦卓绝的过程,红军队伍却依然毫不溃散?当然是因为 “支部建在连上” 的机制让所有人都对 “革命” 有着崇高的信仰和热情啊!
我们很多人对 “市场营销” 感兴趣,也买了很多关于市场营销的书籍,直到我仔细拜读了《毛选》之后,发现有哪个市场营销案例比毛泽东做得更精彩呢?
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市场营销吗?
当年毛泽东在山沟沟里做的市场营销,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一个经典案例!
经过毛泽东的市场营销,原本只有少数精英阶层关心的市场需求,却转变成了最广大人群共同关心的市场需求;
经过毛泽东的市场营销,无数个原本麻木不仁的底层人民被切中了根本需求,成为了坚定的革命者;
经过毛泽东的市场营销,一个宏大到近乎不可能完成的时代使命,却被切分成了一个个小目标,走进了千家万户;
经过毛泽东的市场营销,一个原本弱小的队伍被注入了文化纲领,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不断地壮大、壮大、再壮大!
很多人都会问我一个问题:
毛泽东从不拿枪杆子,为什么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我的回答是:毛泽东从根本上解决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问题。
只要从思想的层面激发最广大人群的内心动力,化解内心阻力,那么外界一些的障碍都会烟消云散!
就像是教会一群原始人使用 iPad,并且与他们一起走出原始森林一样,只有从思想上激发了这群人的内心动力,这样的任务才能实现!
只要解决了思想问题,触发了意愿,至于怎么才能学会使用 iPad,他们自己就可以解决。
用毛泽东的话说: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一切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一切人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思想的问题!
他从来都给自己定位为 “毛泽东”,毛泽东是干什么的?就是提升大众认知,解决人民思想问题的。
思想这个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 END ——
大家好,我是栩然,感谢大家的阅读和评论。想第一时间看到更多有态度、有深度的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栩然说】(ID:xuranshuo),和 100 万粉丝共同成长!
https://www.toutiao.com/i6953293508107059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