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如何学习
英文名:《How We Learn》
作者名:[美]本尼迪克特·凯里
译者名:玉冰

前言

世上只有2种人,一种正在学习,另一种即将学习。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人用着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有人就可以学得更好呢?

上学时候,我们会发现那些成绩最好的往往不是花最多时间的人,而是学习方法最好的人。这本书和《终身成长》结合在一起进行阅读,效果更佳,即在于当我们想要终身成长的时候,我们就得学习如何学习。

别觉得学习很简单,学校也好,课堂也罢,都是昨天才诞生的东西,最多几千年,而人类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之久。换言之,我们在99.9%的时间里都不曾有过系统学习的经验,我们的大脑是从远古时代带过来的,也还没有适应这样的转变,而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就是尽量让我们的大脑适应这样的转变。

一、不枯燥的学术性研究

1.1 脑科学

在了解学习的秘密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脑科学。

大脑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我们用一个比喻,大概类似于电影摄制组,不同的区域则是不同的工作人员,有负责摄像的、有负责录音的、有绘图师、道具师,还有剪辑师等等,当然还有导演,就是你自己。

当你回忆起自己很多年前“制作”的一个片段时,储存那段片段的脑细胞就会同时活跃起来,就像被点亮的彩灯。这些你亮我暗的彩灯像计算机的0和1语言一样,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产生你要的反馈,然后再次塞入到整部电影里面。

这个过程也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完成,如果你让一名实验者观看一部电影,并用电脑记录下刚才他们的神经元的反应,你就会发现看电影时某些片段可以点亮他们的一些神经元,而另一些片段却不能,放映结束后,当你询问实验者相关的电影内容时,他们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细节的丰富程度跟刚才神经元的亮度几乎分毫不差。

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的感受也好,记忆也好,都是可被调节和植入的。当你在观看一段片段时,如果医生在你的脑颅动点小手术,将你的某些区域点亮并与片段相连结,那么很可能你这辈子都忘不了这个片段,可能是幸福的,也可能是恐怖的。

1.2 记忆网络

人的记忆是网状的,刚刚说的剪辑的片段,我们会将其放入整部电影的合适位置,这个位置几乎不可能是完全孤立的,它一定与某些其他片段相连,当我们把相邻的某些点调用出来的时候,它也可以被轻易地抽取出来。

这个机制很有意思,它节约了我们的记忆空间,因为只要我们剪辑正确,放的位置正确,网络的节点设置正确,我们就只需要记住更少的事。

但这种关联记忆模式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它虽然更容易被想起来,但由于线索常常会变化,因此导致相关的片段也会随之而变。比如你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旅行,你可以将它写下来,试着在10年以后再写一遍,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两篇东西已经大相径庭了。

你的经历的不断变化,会导致相关的记忆像湖水的涟漪一样一道一道被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你听到一个八卦但又不是很清楚的时候,你的大脑会对自己说“快编出一个故事”,于是,它就会自动脑补出一个画面来使其合理,这个画面是编出来的,但你在一段时间后就会信以为真。

每一天,你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元素,而每一次元素与元素的碰撞后,大脑还会把相关的记忆都冲洗一遍,以便使之更容易归纳和记忆。
**
但是这样不就失真了吗?大脑就不会发觉吗?你错了,大脑会发觉,但会在极短的时间里赋予它新的解释,以便显得合情合理。

1.3 遗忘的作用

很多人都觉得,记忆好,是人类很重要的一种能力,我们对于记忆比赛中获得优胜的人会尤其有一种崇拜的感觉,觉得他们似乎都是超人,天生就有某种特殊天赋。

可是很遗憾,那些所谓在比赛中“过目不忘”的人,都只是普通人,科学家至今都没有发现过一个“过目不忘”的人,所有健全大脑的运作方式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区别只是有没有用合适的方法去训练瞬间强记,且是定向的瞬间强记,对生活中记不定向的东西也未必有多少帮助。

这种记忆崇拜还有一种特别不好的副作用,那就是人人都认为记性不好就是不聪明,就是不够优秀,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失去了一部分的能力。

事实上,遗忘也有遗忘的作用,接下来就跟大家说说遗忘的作用。遗忘是大自然中最精致的“垃圾信息过滤器”。

想想那些在记忆大赛中的选手,一丁点儿的外界干扰都会让他们发挥失常,如果在他们记东西的时候你很突然地插几道数学题给他们,那他们的“超强记忆力”就崩塌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大脑在那个瞬间要把一切其他的“杂音”挡在外面,正如你在专心沉浸在学习中时会突然说不出你要家人拿个什么给你,哦,是叉子。

遗忘是为了继续学习,如果你一直记着旧密码,那么你对新密码的记忆力就会被分去一份,遗忘能帮助你筛选那些很久都没用到的东西,大脑告诉你,这些信息可能是不那么重要的,或许以后都不会用到的,因此就会遗忘。

从概率上来说,遗忘是有利于你的生存的,没有它,你的大脑会被很多用不到的东西给塞满,从而削弱你对当下真正重要东西的记忆。

二、从记忆开始过渡

2.1 记忆和遗忘

很多人觉得记忆会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淡,直到最后消失不见,彻底从我们的脑袋里删除,所以才有记忆遗忘曲线的说法。但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十分精确。

为什么呢?这里大家要先清楚一个点,那就是记忆本身是不会丢失的。记忆会永远在那里,而导致它“变淡”的,只是由于提取的难度逐渐增加,慢慢慢慢的,我们觉得“遗忘”了,但只要在合适的“唤醒”条件之下,你就会发现,其实它从未消失,只是沉睡。

和强大的储存能力比,提取就显得逊色很多了,因为在任意时间,我们都只能提取到当下这个时刻与给定线索有关的记忆,且是很有限的一小部分。
**

比如当你听到某一首歌的时候,你会想起你朋友的铃声也是这一首歌,你会想起你上大学的第一天去网吧玩,听的第一首歌就是这首等等,但跟它有关的线索有千千万,都躺在“相邻”的去处,也都有某种意义的联系,可你未必能将它们都调用出来。

2.2 必要难度

记忆提取是不那么容易的,那么,如何增强我们的提取能力呢?

有一个规律是这样的,当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费了大力气,那么当我们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就飙升得越高,换句话说,学得越扎实。
**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平时复习的时候看着自己的笔记复习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笔记合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我们提取的难度才对,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习惯,哪怕演讲时候可以看PPT,但我在准备的时候会尽量不看PPT,当我可以不看PPT将内容讲得基本完整的时候,正式演讲在PPT的线索提示之下,提取就会更为顺畅。

大脑的训练和身体的训练是一样的,只有超量训练才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余闲”去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没有余闲,你就会变得很“脆弱”。

2.3 营造熟悉

从最开始,我们都在讲记忆,记忆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包括人类自动地进行选择性遗忘也是为了更好地记忆,而记忆的要点在于提取,因为它本身不会消失,只是提取策略是不是设定得足够好的问题。

提取记忆需要线索,当提取时的线索提示越多,我们的提取效率就越高,比如当侦探让目击者回想凶案现场时,会营造一个与当时十分相似的环境,这些环境,都是记忆提取的线索。

我相信大家都比较聪明,看到这里大约都知道我们如何去提升我们在考试中的记忆提取效率?对,就是用刻意营造类似环境的方法。很多人会有咬笔头的习惯,咬笔头为什么能够更好地记起东西?因为他们在练习时候也咬笔头,所以一咬,就进入到了练习时的情境之中,这一块记忆就被抽出来了,而不是谁咬笔头都有用。相反,如果这个时候突然让他用电脑答题,他的成绩可能会下滑很多。

营造熟悉是一个工具,它的目的就是利用一些跟记忆相关联的因素快速地将其抽取出来,但是这里有一个坑,那就是当我们刻意营造的这个“线索”有可能在现场变动的时候提取不到的时候,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实验证明,当刻意营造的线索消失时,我们的表现通常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线索的时候。
**

因此,为了预防线索因为一些突发事件而消失,建议大家在练习的时候更换场景,让自己对于相同的内容有更多可供提示的点,当你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时,你会想到1+1=2;当你在下雨的窗前时,你会想到1+1=2;当你在笔掉到地上的时候,你会想到1+1=2;当同桌咳嗽的时候,你会想到1+1=2……

这才是正确的反脆弱模式,是有利于记忆提取的反脆弱模式。

2.4 间隔效应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个有助于记忆的方法,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发现的,叫间隔效应,也叫分散式学习。

艾宾浩斯在试着记一些无意义的音节表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如果他在头一天练习了68次,第二天再练习7次,这75次练习可以让他把这些内容毫无差错地复述出来。但是如果拉开每次学习的间隔,将时间间隔合理配置,那么在3天里面总共只需复习38次即可达到同样效果。

其实这个效应我们在平时应该多少也有感受,如果有人一口气对你念5遍某样东西,你能记住的肯定不如他每过一段时间跟你提一遍能记的时间那么久。

这个是有理论依据来支撑的,因为大脑天生就会对快速重复的信息变得越来越不感兴趣,因此,当你拉开时间间隔的时候,你的学习“性价比”很高,但当你快速重复的时候,其实后面几遍的学习效果是有损耗的,总收获谁更大相信会算算术的都能算得出来。

三、学习中容易忽略的点

现在我们来看看学习中很容易被忽略的几个点,这几个点常常被认为是无用的,或是无足轻重的,但其实这只是源于人们并不真正了解大脑的运作模式。

3.1 自我测试

很多人怕考试,在上学期间我们都会看到无数人有考试焦虑症,可奇怪的是,有些人没有。他们是坚信自己能得到高分吗?或许有一部分因素,但后来我发现,在他们不坚信自己能得高分,并对某次考试还蛮重视的时候,也并不焦虑,这说明他们或许对“考试”这件事就不会感到焦虑?

在对这种状态进行认真的分析之后,会发现他们在复习时候的一个特点,正如上一部分的“必要难度”这一部分所言,他们会常常给自己创造一些必要的难度。

这种方法有点像提前测试,当他们对当前的事掌控得还不是很好的时候,会逼迫自己去做当下的熟练程度很难做好的事,研究表明,主动获得的东西,会比被动获得的东西记得更为牢固。
**

举个例子,当你在背诵课文的时候,不要等到读了20遍再去背,而要读完5遍就开始试着背,当背到想不起来的部分时,用力想想,别马上翻开书去看,当你选择直接看书的时候,下次到了这里大概率还会看。

因此他们之所以对考试并没有什么焦虑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在于他们在练习的时候一直在自我测试,如此,测试这件事其实对他们来说就是再正常不过的常态,自然就很难害怕了。

自我测试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一种“记忆提取练习”。

大脑要从记忆中提取已经学过的内容,所要付出的努力远比直接重读一遍或者重学一遍要多得多,而这份额外的努力则强化了记忆的储存线索与提取过程之间的联系。不过一旦成功提取出了信息,则相当于我们以不同以往的方式将信息又重新储存了一遍,这不仅使得该信息的储存层次得到了提高,更使得它有了不同以往的相关联结点。

试想一下,当你在新学期还没开始的时候拿到了一份关于本学期内容的非常详细的考卷,结果会怎样?当然,不出意外你肯定会考得灰头土脸,但是那又如何?我想这份试卷一定能多多少少改变你本学期的听课重点以及学习效果。

好吧,事实上并不会有人发给你这样的一份东西,所以这就是自我测试的意义所在。这也是为什么等你工作了以后,才会后悔为什么这一块内容老师讲的时候没有认真听呢?其实这不是你的错,而是你在没有提前拿到“考卷”之时,你并不知道重点,你怎么知道你该认真听这里而不是那里?

预考对每个人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注意,是预考,不要理解成预习。

3.2 孵化

预考是一种加强线索提取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我们有意识地去做的手段,还有一种学习方式,是我们常常不经意间遇到,却从来没有多少人去刻意行动,将其当成一种手段的学习方式。

人世间最痛苦的是什么?是吵架吵完以后突然后悔,为什么刚刚不用这句话怼TA呢?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要等很久以后你才能想到?这是我们大脑的特性使然,你会发现很多关键性的解决方案向来都不是闷头想的时候想到的。

在学习《暗时间》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提到过暗时间的概念,怎样可以把暗时间更合理地利用起来?暗时间的高效利用是需要素材的,这个素材就是你需要先对某些事情有足够长的专注时间,当你有了这个素材之后,你在走路、洗澡、坐公交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自动开启后台运行了。

这个时期,叫作孵化期

很多人在看了《暗时间》之后,都了解到了这种时间的有效利用方式,试想一下,这就是第二条生命啊,一份有效时间竟然能同时做两件事,但有没有人真的将这个“孵化”作用当回事儿呢?我想应该很少,大家都觉得“嗯,我知道了这个原理”,然后就结束了。

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将自己对某件事的专注和积累提高到一定的水平,尤其是在对待难题上,浅尝则止的学习和研究是没有办法产生红利的。
**

就像玩七巧板,你可能过了很久都拼不出某个图案,没有关系,休息一下吧,干点别的,当你看到户外的某个图案时,你可能就“顿悟”了,但如果你前期没有足够多的积累,你的“顿悟”敏感性就会不足,因此牛顿被苹果砸了就有用,你被苹果砸了就是单纯被砸了。

有朋友可能会问,所谓的“足够多”,好像并不那么严谨,到底多少是足够多呢?这个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只能有一个大概的标准,就是——黔驴技穷

当还没有黔驴技穷的时候,你就想着进入“孵化期”,通常都会一无所获,记住,当你碰到了一个大的困难,不代表黔驴技穷,当你已经耗费了很长的时间并把该想的办法都想尽的时候,别想了,“孵化”的效率可能会更高。

孵化的力量真的是很神奇的。

有时候,很多东西的解法是要跳出原本的定势的,这就需要停下来,从别的领域汲取灵感,让思考的强运行变为弱运行才可以,因为只有当弱运行的时候,思维才不会排斥各种奇怪的可能性,而强运行只是以最优解的效率为先。这个时候,如果你原本的积累足够,你的“顿悟敏感性”足够强,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了很多的关于孵化的内容,其实大家在这里面很容易会看漏一个点,那就是——时间

很显然,一个什么事情都在最后一刻完成的人,至少这一版的作品就已经不会有什么“孵化”的时间了,因此很多人认为只要事情在deadline之前做完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一位诗人被规定在短时间内必须把一首诗作完呈上去,这首诗的质量就不会太高,凡是真正的好诗,肯定是写完了以后,搁置着,在第一次的“孵化期”想到了什么灵感,改一两个字,接着再孵化,经历这种反复雕琢的过程之后,才能出来真正的精品。

因此,我们在很多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一些“孵化时间”,哪怕这段时间并没有产生新的灵感,不碍事,只要“有概率”,就值得去做。

四、让学习更高效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如何学习会更有效的问题,虽然我们在前面已经聊到了一些,但现在才是重头戏。

4.1 运用打断效应

就我们对时间的正确使用这个方面来讲,几乎所有的时间管理课程都不会遗漏一个点,那就是——阶段性目标的完成。
**
你大脑中的后台程序越多,就越是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到当下的工作中,因此你的整体效率就会被拖后腿。当然,这么说是对的,因此我们在工作中都需要将一件事至少做到一个阶段,能够暂时放下为止,这样再转向另一份工作后,整体就会更高效一些。

不过这里我们却要反其道而行之,注意,反其道而行之并不是将理论推翻,理论是对的,而是这种“牵挂”能不能为我们所用?

比如那件事是对你非常重要的事,你就是不想将其放下呢?这时候我们就要合理运用这个“打断效应”,在你还没有做到阶段性,或者当你快收工的时候,打断它,这个时候你是非常难受的,于是这项工作就会在你的心理上被提高到“首要”的位置,不会被你遗忘和抛弃。试想一下,那些经典电视剧是不是经常这样来“耍”你的?

所以有时候被我们当作“敌人”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也能成为我们的朋友。

4.2 感知力调动

刚才我们说的是运用“打断效应”,现在要跟大家说的是另一个有助于学习的效应。

有一个这样的实验,将一些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用一分钟时间品尝一种糖,努力辨别糖上面的字母;另一组呢,就是对照组,只是临摹三幅简笔画,其实没什么意义,就是让他们不那么无聊而已。

接着研究员带他们分别去到一间屋子,告诉他们是研究员的办公室,然后让他们填一张和实验目的没有任何关系的卷子,填完之后,他们被留在房子里枯坐了4分钟。

接着,研究员把他们带回了刚才的实验室,让他们用4分钟时间写下在刚才那间办公室里见到的东西,记得多少写多少。

办公室的东西非常多非常杂,可有趣的结果出现了,吃了糖的那一组所记得的跟水有关的物品竟然是对照组的两倍多。

我们的感知力,会受到我们自身需求的影响。还记得我们在《稀缺》一书中学到的吗?看,我们的底层知识又得到了印证。

为什么穷人的格局看起来特别低?其实不是他们天生就低,而是他们过于关注“贫穷”这件事,以至于他们对于“小处得失”的敏感度特别高,他们很难摆脱这种心理去关注更整体和更大的东西,要克服它是不容易的。

而对于学习来说,只要我们在某一块的感知力被我们的欲望调动起来,或者说被“激活”,那么我们在这一块的感知力和思维就会变得极其敏锐。

从这个角度来讲,你的老板或许并不是天生的格局就比你大,而是他先处在了那个位置,导致他的关注点跟你不一样,而当他的焦点发生变化时,他就能够定向吸纳那些大格局上的,对你来说容易忽视的信息,所以如果你想调动起那一块感知力的话,努力去处于要用到那一块的位置吧。

为什么我们总说要把自己坐在老板的位子上思考问题?就是这个原因,而当你的屁股还坐在小职员那里时,由于没有足够多的激励,你很难这样去想事情,你很难掌控潜意识去真正捕捉到那些信息,所以很多东西只有真正认同了才有用,注意,是真正认同,而不是“觉得很有道理”。

4.3 渗滤

所以当我们把这些因素都组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好的学习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了,我们把它叫作“渗滤”。

所谓渗滤,就是利用打断效应,不停地将你的重要事情停留在关键点,从而使自己对它一直保持“高度敏感”的状态,充分利用暗时间收集起与之相关联的一切,并反思改进。用史蒂芬·金的话来说就是,将意念浸泡在某些“既不全是意识也不全是潜意识的地方”。

因此当我们纠结于从什么任务开始着手的时候,如果这中间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你可以从这一件先开始,当你“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的时候,好吧,去把那些简单的活干完吧,这时你就进入了“渗滤”状态,其实也相当于我们仅仅通过调整做事的顺序,悄悄“偷出”了一份暗时间。**

4.4 交替学习

好的,让我们再来看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

你一定看过关于“刻意练习”的内容,就算没有看过书,也看过很多公众号说过,就算没看过公众号,那么应该从朋友或其它渠道多少有听到过。刻意练习是一种很好的精进方式,可是,你知道怎样的刻意练习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吗?

很多人会搬出舒适区、恐慌区、学习区的那一套,其实还不够,因为这太笼统,让我们再精细化地了解一个概念——交替学习

有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对象是一群8岁的小孩子,研究者让他们往一个固定距离丢沙包,看谁能离目标更近,经多次测试,他们的水平相差无几。

接着研究者将他们分为2组,一组一直往1米的距离丢;而另一组一会儿往0.5米的地方丢,一会儿往1.2米的地方丢,一会儿又往0.8米的地方丢,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开始测试,测试项目是往1米的距离丢。

你看,第一组看起来很占便宜,但获胜的却是第二组,且大获全胜。之后研究者将实验者的年龄调高,胜负还是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差距更大了。

还有很多的实验,就不一一列举了,实践证明,交替练习比单一练习的效果好得多,过去人们一直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一直重复锻炼一件事是最有效地将其掌握得更好的方式,但很可惜,其实这种观念一直是错误的,单一技巧的重复训练是严重阻碍我们进步的。

就比如打拳,有人说每天练习冲拳一万次,1年以后你看似平凡的冲拳就会威力无比,这就是胡扯,也是很多固定套路修习者的误区。

打拳是,跑步也是。

跑步训练里有一个训练耐力的团队跑法,五六个人排成纵队绕着操场跑,排尾要加速超过排头,然后恢复匀速跑,一队人循环往复,实践证明,这种快慢不断交替跑,需要心肺不停地调整适应新状态的效果比单纯某一种的训练效果都要好。

其实练习题也是一样,将不同题型进行糅杂,效果肯定比单一训练要好,道理很简单,当我告诉你一个人向南走了200米,又向西走了100米,问你他离起点多远时,你需要自行判断这道题要用到勾股定理。

但在做单项训练时,你完全不需要操心这件事,因为这些题都是关于勾股定理的,而这个“判断”才是学习的关键,比你拿笔进行所谓的“复杂运算”要重要得多,那只是个谁都能干的体力活而已。

多伦多大学脑神经科学家迈克尔·因兹利希特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大脑对发现不协调的地方天生敏感。”这种敏感性和困难挑战可以更好地锻炼到大脑,肌肉也是一样,哦,对了,人的反应、敏捷、灵活性无一不是如此。

五、学习场景描述

到了这里,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对学习的认识有了一定的转变,那么我们最后来说说学习场景。

5.1 知觉训练

如果你是一位棒球的击球手,面对顶尖选手抛出来的球,你是如何判断球的落点以及自己的击球角度的?我相信如果你玩过棒球的话就知道,当你面对一位顶级的对手,能稍微判断出球的轨迹的时候,挥棒往往已经来不及了,这在其他的体育运动中也差不多,比如乒乓球或者羽毛球,当面对一名好手的大力扣杀时,几乎是看不到球的。

因此,一名好的击球手必须在球离对方手的一刹那就做出如何挥棒的判断,这个时候利用的是计算吗?是,只不过是一次非常非常迅速的计算,这种计算我们往往叫它直觉,也可以叫“知觉”,它不能用系统2的公式算,是从无数次不同的训练中培养出来的。

那么,这种利用知觉去判断事情的方式是不是跟“孵化”矛盾了?毕竟很多理论正说反说都有理。你看,孵化要“等”,知觉强调瞬间出结果;孵化要靠弱运行起作用,因为它要找其他链接,而知觉靠的是绝对的强运行,追求的是效率。

具体我们在学习时应该运用哪一种方式呢?

其实你可以这么看,当你需要的是绝对精确而不在意时间的时候,你需要孵化,而当你需要在瞬间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时,你需要锻炼的是知觉,这两者并不冲突,对应的是不同的学习项目,不同的技能和不同的领域,甚至有些领域是两者都需要的。
**
不过哪怕在对时间的要求没那么高的地方,知觉训练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角色存在,一样非常重要,具体的练习方法就是大量的交错式练习,学生时代我们有个战术叫题海战术,训练的是我们对于“解题思路”的知觉,因为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一道题不可能让你无限去想,谁最快跳出某种题型的思路,谁就能大概率获胜。

因此,在很多人反对题海战术的情况之下,我知道它的原理所在,虽然我们说考试成绩不能代表能力,但如果你就是追求成绩,那么它是绝对有效的。

5.2 睡眠之争

提到学习,就离不开聊聊睡眠的事儿,毕竟不同睡眠习惯的人,在学习上的优势是不一样的。

科比·布莱恩特每天早上4点就起床练球,你得知道,NBA的比赛都是20:00以后开始,结束通常是22点以后,然后冲凉、理疗,还要接受记者采访,再返回酒店,没有1点基本是下不来的,所以他的睡眠时间是……普通人羡慕不来的。

因此,这样的人如果不是那只打盹的兔子,进取之心跟你又一样强烈的话,你大概率是追不上的,因为很多人不睡足7个小时,做事就是会没效率。

那么,人是不是真的非得睡那么久不可?毕竟都占去生命的1/3了,这1/3好像啥事儿也没干。因为睡不足而昏昏沉沉的感觉会不会只是一种自我暗示下的错觉呢?
**
按照神经科学家杰尔姆·西格尔的说法,人类过度依赖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是一种退化的表现,最好的睡觉模式应该是有事情做就一直做,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而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做的时候,我们就该躺下来睡觉节省能量,也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这符合自然界的最优解。

不过,最近几年里,脑科学家们发现,睡眠可不仅仅是节省能量这么简单,睡眠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将一些细微的、清醒时难以注意到的关联给联结起来。
**
如果你有一台侦测脑电波的仪器,你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大脑在睡觉时是有可能会激烈波动的,但无论是观察者你,还是睡梦中的他,都不会认为那是醒着的状态,但是大脑又确确实实在睡眠时间里做着什么。究竟做着什么呢?科学家通过大量数据得出结论,是一些整合性的工作,人们会在睡眠时对各种信息进行排列组合。

所以单纯从学习上来讲,睡眠当然也有价值,清醒时候学习当然是最佳,但会随着疲劳导致学习效率越来越低,这个时候就该赶紧睡觉,因为睡觉的“学习收益”已经大过了清醒时期。
**
这里要注意一个坑,那就是不同的人睡眠时候的进步是不一样的,如你所见,清醒时掌握得越多、越好的人,睡眠时的学习效果也会越好,因为有更多可供组合的素材,所以这也遵循马太效应,那些在清醒时浑浑噩噩的人,睡觉也同样浑浑噩噩,千万不能将其当作自己懒惰的借口。

5.3 无处不学

最后,希望再给大家纠正一个关于学习的误区,很多人觉得似乎是用一个专用书房把自己装起来,装得严严实实的,看着系统书籍,悬梁刺股,才算学习。

其实学习没有那么严格。

生活无处不学习,很多人至今还对碎片化学习有很大的成见,别说是碎片化学习,就算是摔个跟头,看一次夕阳,也是一次学习的开始,重要的是你对学习的定义怎么看,你有没有真正把学习当回事儿,当你真正当回事儿的时候,其实随时随地都可以。

作者在书的最后给出了学习的定义:学习,就是你做的每一件事**。**

后记

关于“如何学习”就讲到这里,这本书颠覆了一些我们传统认为的在学习中的“好习惯”,同时也替很多“坏习惯”正了名。

学习是一件很复杂的事,由于人类对大脑的运作模式一直在不停地更新认知中,因此对于“如何更好地学习”这回事也一直都有新的见解产生,究竟哪个是对的呢?这需要我们自己去实践,没有一种学习方法会适合所有人,但到底适不适合,实践了我们就一定感觉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