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
作者名:大J

前言

作者给这本书的定位是“早教科普知识”,实际上书中也确实没有很高深的理论和晦涩的术语,都是些基本的规律和科学常识。但千万不可小看它们,作者大J正是通过认真地去思考和践行这些规律和常识,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养育奇迹。

大J的女儿小D由于宫内感染,于第28周时早产,出生时没有自主呼吸,左右脑都是最高级别的出血,医生直接建议放弃治疗。但是妈妈大J不舍得放弃,坚持治疗,并且为了孩子辞掉了外企的高薪工作,全身心地陪伴孩子。

当时医生说小D未来有90%的可能会在轮椅上度过一生,如今她不仅可以站起来,还可以独立行走;语言评估师说,孩子一半以上的机会吞咽不好,而且会出现严重的语言发展延迟,如今她是个“小吃货”,还是个双语宝宝;心理评估师说,她的认知行为会比同龄孩子低很多,可如今她不仅赶上了同龄人,而且在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还略高于平均水平。

这是爱的力量,更准确地说,是合理的爱的力量。这种合理包括妈妈对孩子的强大信心,包括对科学养育的坚持,也包括对规律和常识的尊重和持续践行。

一、早教中,家长的角色

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这一点从早教中心的火爆和早教学费的高昂上也能看得出来。但是在孩子早期的教育中,家长到底要扮演什么角色,其中的规律和常识又有哪些呢?

1.1 让儿童更聪明的做法

总结起来的话,有“一个中心,五大基本点”。

一个中心指的是要给儿童多元化的良性刺激。

学龄前孩子的大脑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主要体现在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大量地形成突触连接。它们只要收到良性的外界刺激,就像种子得到了阳光和雨露,会茁壮地成长。

“多元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全方位的,各个方面的良性刺激都要给到。具体来说,就是要动静搭配,活动丰富。虽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偏好,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的偏好,不过在早期,还是要提供机会让孩子“多样性”地玩耍。

以下是五个基本点:

1.1.1 温柔对待

斯坦福大学有一项研究表明,当孩子感到压力和害怕时,大脑会释放出一种有害物质,损害记忆力区域的脑神经。在早期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到放松、不焦虑,是促进大脑健康发育的关键。由此可见,打骂孩子的危害远比父母想象的要大得多,父母一定要杜绝。

1.1.2 重视数学启蒙

研究表明,4岁之前,孩子数理逻辑的脑回路就已经基本定型,因此在这之前及时开展数学启蒙,可以更好地促进这个区域的发展。归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数学能力。多鼓励孩子对生活中遇到的东西进行比较、分类,比如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可以很好地刺激孩子的大脑相关区域发展。

1.1.3 多和人交流,少和机器交流

简单地说,父母亲自读绘本比机器读故事更有效,父母在读绘本时,如果能做到语调多变、声音高低起伏,效果更好。当父母声情并茂地为孩子读绘本时,如果观察脑电图,就会看到大脑中的语言区域显现大面积的红色,这表明大脑正在高效地吸收这些良性刺激。

这也提醒父母们:不要让视频、音频、早教机等机器取代父母,以免白白错失帮助孩子开发大脑的大好时机。

1.1.4 吃得好

身体生长需要营养,孩子大脑发育也是需要营养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孩子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的均衡。尤其是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补脑的食物,比如蛋黄、深海鱼、牛油果、蓝莓、坚果等(3岁以下不能吃整颗坚果,可以做成酱)。此外,那些高糖、高盐类的“垃圾”食物,比如糖果、饼干、快餐等,一定要少吃。

1.1.5 多锻炼

美国比较好的幼儿园都规定:孩子每天必须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研究表明,运动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会提高大脑的敏感度和专注力。有两类运动对学龄前儿童尤其有益:

  1. 锻炼平衡能力的运动;
  2. 全身运动,比如足球、游泳、跳舞等。

1.2 早期阅读,应该以孩子为导向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阅读这件事,甚至有的父母把阅读当做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之间的竞争,导致很多妈妈因此而焦虑。其实孩子爱读绘本和他们爱搭积木、爱玩汽车,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是在玩耍中学习。既然是玩耍,那就要有乐趣,有乐趣才能自愿去做,感觉好才能做得好。明白这一点,家长就知道对阅读这件事也要保持心态平和,尊重规律,以孩子为导向。

父母要尊重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三大权利:

  1. 读不完的权利;
  2. 反复读一本书的权利;
  3. 跳着读的权利。

学龄前的孩子专注力很低,这是由他们的发育特点决定的,因此他们有权利读不完一本书。作为父母,要理解孩子这样的行为,坦然接受,而不是强迫孩子必须“有始有终”。父母可以做的事情包括协助孩子寻找他感兴趣的书,在家里创造适合孩子读书的环境等。当然,还包括和孩子一起看,身教的效果总是大于言传的。

孩子学习一项新技能时,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阅读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当他们熟悉了某本绘本后,就愿意反复地读。这是他们练习的过程,他们在体验阅读的乐趣。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急着让孩子读其他的书,而是应该耐心陪着孩子反复读当下这本书。

有不少孩子拿到书后,喜欢跳着读,快速地翻页,好像没有认真在看,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成人拿到一本新书后,也会先粗略浏览一遍,大概了解一下书的内容,为什么孩子不可以呢?父母要顺着孩子的节奏来。

如果他翻翻就放下了,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本书没有吸引到他。那就再换一本感兴趣的书就行了,总有一本书能吸引到他。兴趣就是这样一点点扩散开来,慢慢养成的。

1.3 孩子识字应该怎么“教”

我对这里的“教”用上了双引号,意思是识字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教”。

提到识字,很多家长都会想到“闪卡”。所谓“闪卡”就是一大套卡片,上面有不同的数字或文字,原理是每天让孩子对着看,通过强化视觉记忆来教孩子“识字”。

闪卡的鼻祖是杜曼,他当初设计闪卡其实是针对有严重脑损伤的孩子的,慢慢地被应用到了正常儿童身上。后来有人专门做过追踪测试,发现大部分在学龄前通过闪卡认识几百、上千字的“神童”,到了学龄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学习成绩方面的优势,甚至有少部分“神童”还出现了学习障碍问题。

为此,美国很多脑神经专家和儿童教育家都做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被点亮,这时才会有开发大脑的作用。如果一味地被迫用脑,强行记忆,并不能加速大脑的开发,相反还会有一些副作用。

其实对“识字”这件事,家长要放平心态,不要抱着“赶早不赶晚”的心理,到后来可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尊重规律,顺其自然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其实关键是识字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就是让孩子先培养起来对阅读这件事的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会对字越来越熟悉,也越来越感兴趣。

而“教”孩子认字的时候要边玩边学,有意地增加孩子接触文字的机会。比如走到大街上,去认识招牌;点菜时注意菜名和食物的对应等等,都是孩子认字的好机会。

1.4 激发孩子的潜力

当父母对某个领域感到舒服和满足时,就会进入一个所谓的“舒适区”,不想再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成人一样,孩子也有“舒适区”,而且他们要打破“舒适区”会更困难,因为他们没有主观能动性去告诉自己“我要进步,所以我要挑战困难”。

这时候父母可以使用“搭脚手架”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从现有的能力出发,协助他们学得更多,发展得更好,激发孩子的潜力。想象一下,把孩子的成长看成建高楼,有的孩子刚盖完一层就自我满足了,这时家长如果没有有意识地去挑战他,孩子就会非常满足地维持着他的“一层楼平房”,也许要过很久才会接着往上盖。如果家长能在“平房”上搭上“脚手架”,就可以协助孩子继续往上建高楼。

孩子之间的差距就体现在是否有意识地通过“跳起来够一够”来挑战自我。“搭脚手架”的方法也是美国很多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大学都强调使用的方法。

要学会使用这个方法,父母要首先了解孩子学习新技能要经历的四个阶段:

  1. 我做你看。家长为主导,示范给孩子。
  2. 我做你帮助。还是家长为主导,鼓励孩子适当参与。
  3. 你做我帮助。转换成以孩子为主导,家长从旁协助。
  4. 你做我看。彻底以孩子为主导,家长撤出。

了解了这四个阶段,父母就可以根据孩子所处的阶段,和孩子一起逐步往前走。

二、早教的核心

早期教育的核心一定不是学习知识,相信对这一点大家已经能形成共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出好的品质和性格才是父母最应该关心的。

2.1 自信的孩子是怎么养成的

所谓自信,是指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可以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挑战。有自信的孩子更加愿意学习新技能和面对新挑战,更加愿意与他人合作,因此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比如分享、竞争、交友等方面,都会表现得比较好。

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当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落实到育儿的点点滴滴中,以下几条建议也许可以帮到你。

建议一:规律作息。孩子不喜欢惊喜,尽早建立规律的作息,对父母和孩子都是有益的——父母可以得到更好的休息,孩子也可以更好地建立起自信。人都是需要掌控感的,当一天中发生的事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晚饭后,会先洗澡,再刷牙,然后读绘本,最后睡觉——他就更容易形成安全、自信和“一切尽在我掌握”的感觉。而如果每天发生的事情都是随机的,孩子就很容易焦虑。

建议二:为孩子创造足够的玩耍机会。玩耍是孩子学习了解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的最佳途径。当他找到藏在门后的球,准确地把积木放进相应的盒子里……都可以让他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孩子建立自信的基石——我有能力通过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行为来“改变”这个世界。

建议三: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孩子什么事都由家长给代劳了,看似幸福,却会给孩子的自信心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因为他没有机会体会到“把事儿做成功”的感觉。即便是做了没做好,孩子会沮丧也没关系,如果家长能适当引导,让他再多试几次,然后最终解决问题,对自信心的培养将会十分有帮助。

建议四: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让孩子觉得他是有用的和被需要的,也是帮助他建立自信很重要的途径。因此,父母不要觉得孩子小,“越帮越忙”,就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为家庭做一些事情。而应该找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发展特点的工作,主动要求孩子帮你,让他发现自己的更多“价值”。

2.2 心理上亲密,生理上独立

“心理上的亲密”指的是情感上的联结,是一种牢固的安全感,是“我知道你会永远爱我支持我”的踏实和笃定。这就像给孩子一个心理上的大本营,他知道自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冲锋,去闯荡,哪怕是犯了错,回到大后方也能重新补充能量。这种感觉实际上就是孩子愿意走向独立最重要的基石。

建立心理上的亲密,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及时、敏锐地回应孩子的需求。从宝宝出生到他慢慢长大,家长及时的回应对孩子来说都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他可以随时得到安慰和帮助,爱和信任的感觉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有这种感觉打底,孩子才愿意听你的,才会什么话都跟你说。有的家长抱怨孩子越大越叛逆,这就是因为你并没有跟孩子之间建立心理上的亲密,却试图去直接改变他,控制他,不碰壁才怪。

这种心理上的亲密,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不冲突。事实上,孩子对于独立的需求是自发的,就像父母吃饭、睡觉、呼吸那么自然,只不过有时家长忽视了这些需求。比如一个1岁的孩子想抢过勺子自己吃,这就是他想独立吃饭的需求,家长却以为孩子“不好好吃饭”;一个3岁的孩子尝试自己穿鞋,看起来很艰难很费力,也很耽误时间,妈妈要替他还不让,就以为孩子是“越来越不听话”,如此种种。

这种对独立性的需求如果没有得到家长的及时回应,也会对心理上的亲密造成负面影响。回应这种需求,并不是说要对孩子彻底放手,那样只会让孩子不停地跌倒,重复地失败,然后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再尝试。

这并非父母所愿。要知道,对学习技能来说,失败并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此,家长的引导、示范和鼓励对孩子的独立性培养至关重要。

2.3 要学会分享,请先允许孩子自私

在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许多妈妈开始注意到孩子变得很“自私”——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就算是他当下不玩的也不行。谁一拿,他立刻就说:“我的”,然后立马抢回来。甚至在公共场所——比如游乐场——他先开始玩的玩具也认定是自己的,坚决不让别人玩。

这时候很多父母就感到很尴尬,也很不解,孩子怎么会这样?有的家长为了缓解自己的难堪,就会不顾孩子的抗议,威逼利诱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胳膊拧不过大腿,很多孩子也就被迫开始“分享”了。

其实这时的分享是假的,因为这不是自愿的。真正的分享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 东西是自个儿的,拿别人的东西不叫分享;
  2. 自觉自愿,且能从中得到愉悦感。

这种假分享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有害无益。最大的害处就是让孩子分不清楚边界,不知道“我的”和“别人的”有什么区别。有些东西明明是自己的,因为妈妈让分享,别人就可以随意玩,那别人的东西我为什么不能随意玩呢?于是家长发现孩子会毛手毛脚的,不经别人的同意就乱拿东西。这就是“边界不清”,是“假分享”的后遗症。

实际上,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动不动就说“这是我的”,和自私是毫无关系的。父母一定要区分清楚自我和自私的关系。自私指的是在利益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选择损害他人利益,而满足自己的利益;而自我呢,指的是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计划、支配自己的行为。

那么,儿童为什么会在2岁这个阶段出现这样的表现呢?

儿童在一出生时,是没有自我的,他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初儿童就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当儿童占有了自己的东西,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他可以支配,可以做决定时,儿童才能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儿童的自我诞生的标志。

此时作为家长,应该满足儿童的这个需求,不要谴责孩子的行为,帮助他平稳地形成自我。在此之后,孩子明确了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什么是“大家的”,并且开始对群体感兴趣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开始分享了,并且很享受分享这件事——这才是真分享。

2.4 如何帮助害羞、怕生的孩子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不怕生、敢于表现自己,这本无可厚非,但硬逼着孩子去展现自己,多去“锻炼自己”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接纳孩子现有的性格和状态是家长首先要做的,在此基础之上再去引导,允许他在自己的个性范围内舒服地和别人进行接触。

请不要急着催促孩子,不要急着把孩子推出去接触陌生的环境,而是要给予他一定的时间,让他慢慢融入新环境。有时孩子害羞只是因为他还没有掌握相应的社交技巧,比如不知道怎么跟不认识的孩子打招呼,这时候成人也可以帮他一把。

家长的示范是最好的引导。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学会和陌生人礼貌地打招呼,那就自己先示范应该怎么做。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就是父母,身教的效果永远大于言传。

对于慢热型的孩子,家长需要让他们多多体验“和其他人在一起挺舒服”的感受。比如,可以邀请其他小朋友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当孩子体验过和其他人在一起原来可以这么好玩的时候,他自然就愿意参与到更多的新环境之中去。

三、早教之情商培养

在早期教育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不容忽视,那就是情商培养。什么是情商?“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包括5个方面: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控力)、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

3.1 两个棉花糖实验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招募了600多名4岁的儿童,参与了一系列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实验过程很简单,在每个孩子面前都放一块棉花糖,并且告诉孩子们,他需要离开房间15分钟,等他回来时,如果谁的棉花糖还在桌子上,就可以再得到另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结果,有2/3的孩子没有等到15分钟就吃掉了眼前的这块儿,有的甚至连几秒钟都等不了。

实验暂时告一段落。14年后,沃尔特·米歇尔又找到了当年参与实验的孩子们,进行了后续调查。结果发现,当年能够忍住欲望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普遍更具有竞争力,SAT成绩(美国的高考)比吃了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至此,他提出一个重大的发现:自控力,也就是延迟享乐的能力,是决定孩子今后成就的关键因素。

这个实验影响了很多父母,但你如果只知道这么一个实验,那你对棉花糖实验的了解就是片面的。

后来,罗彻斯特大学的塞莱斯特·基德重新改良了这个实验。在引入正式的棉花糖实验之前,她将孩子分成A、B两组,先进行画画游戏,但是每个人桌上放着的,都是一盒用过的,看起来有些旧的蜡笔。两组工作人员都告诉孩子先用这些旧蜡笔,他们将会去拿一些全新的、更加漂亮的蜡笔回来。

几分钟后,A组的工作人员带着全新的蜡笔回来了;而B组的工作人员空手回来,并向孩子们道歉:“对不起,我记错了,我们没有新蜡笔了。”同样的情况又重复了一遍,这次是许诺有新的贴纸,同样地,A组孩子得到了全新的贴纸,而B组的同事再一次道歉。经过这两次“热身”活动后,塞莱斯特·基德开始引入正式的棉花糖实验。

结果令人震惊,A组(也就是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比B组高出4倍。

3.2 棉花糖实验的真相

自控力对孩子的发展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从棉花糖实验的追踪调查结果中能清晰地看到。但是改良版的棉花糖实验让我触动最大的,还是环境对于孩子自控力的影响。

当孩子所在的环境始终能够说到做到时,孩子就会更加愿意进行自控;而如果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出尔反尔、连哄带骗”的话,孩子就会明白:“吃到肚子里的”才是最保险的,自然就不会有自控力。

这就给父母敲响了警钟。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最常用的招数就是“哄骗”,比如写完作业就可以看动画片,把饭吃完就给你买玩具等等。当孩子乖乖听话照做后,又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不去兑现承诺,且以为孩子还小,没有记性,这么做没问题。

殊不知,孩子会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的“空口承诺”中学到:忍耐一会儿就能多吃一个棉花糖,那都是骗人的,先吃下眼前这个棉花糖才是最稳妥的。因果循环,父母想让孩子具备的自控力也就慢慢不复存在了。

下一次,当孩子任性淘气时,如果你又想用一句轻易的许诺来蒙混过关,请一定三思。这样的许诺,不仅没有从实质上解决问题,从长远来看还损害了孩子的自控力,实在是得不偿失。

3.3 如何培养自控力

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需要锻炼才能变得更强壮。为什么很多成年人的自控力也比较差,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有意识地去锻炼过自控力,所以每次都是事后再去后悔和懊恼。自控力最好能从小发展,特别是学龄前这个阶段,孩子的各方面都还没定性。年纪越大,锻炼起来就会越困难。

环境的影响前面已经分析过,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环境,因此要想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自控力,家长首先要创造一个信守承诺、值得孩子信任的成长环境。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除此之外,很多孩子表现得自控力不好,可能是由于学龄前儿童的记忆时间比较短。也就是说,他不是不做,而是真忘了。因此,父母可以在提前和孩子做好约定的基础上,多次提醒他。

比如和孩子说好10分钟后离开公园回家,那么你可以在还剩8分钟,5分钟,3分钟,1分钟时都分别再提醒一下。不要怕麻烦,孩子需要不断被提醒才能记得规则。但要记住仅仅是提醒,点到为止,不必多说,多说也无益。

3.4 坚毅:比天赋和智商更重要的品质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安吉拉·李·达科沃斯从2005年开始,对数以千计的高中生做了调研,并跟随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冠军、美国一流大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之后她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安吉拉对坚毅是这么定义的: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使经历失败,也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就叫坚毅。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自我激励的能力。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跟古代的“悬梁刺股”和现代的“虎爸虎妈”要做的就是一回事嘛。其实不然,安吉拉教授认为培养坚毅品质的基础是要对这件事有热情,这是父母常常忽略的点。很多父母容易进入一个误区:总是想孩子应该做什么,而忽略了孩子想做什么。没有兴趣作为前提,强压下建立起来的坚毅品质是假的。

一旦失去外力,孩子就会出现更大的反弹。一个孩子一开始跑多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奔跑中,当他摔倒时,还有能力爬起来继续奔跑。

因此,培养坚毅品质的第一步即鼓励孩子多做好玩的难事,让他选一个自己感兴趣同时又有一些挑战的事情。“坚毅并不是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而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遇到挑战却不放弃。”

有的家长会说,孩子的兴趣一直在变,怎么办?首先这种情况很普遍,也很正常,家长大可不必太过担心。另外,要使用第二步来帮助孩子培养坚毅的品质,即在孩子想放弃时,家长要保证孩子花了时间去努力尝试,并且确定孩子真正清楚自己为什么放弃,不仅仅是因为学不会或被老师批评而放弃。

遇到困难想退缩这是人之常情,孩子更是如此,但打造坚毅品质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即使真的是因为兴趣改变而放弃,也需要再坚持一段时间,而不应该在自己感觉最糟糕的时候放弃。

最后关键的一步是家长要有策略地帮助孩子进行练习。如果孩子做的不够好,家长仅仅是告诉孩子“多用点功,多练习几次,多做一些题目”之类的,并没有什么用处。很多时候,所谓的反复练习其实是“心不在焉”,只是在错误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犯着同样的错误。智慧的家长会有策略地帮助孩子把事情做好,而不是仅仅说一句“你再努力一点儿就好了”。

3.5 情绪管理

高情商并不等于一直开心高兴,却没有任何负面情绪,而是在经历各种情绪之后,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习得,而父母就是最重要的老师。

首先要端正对情绪的认识,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孩子笑的时候家长一般不会制止,那为什么孩子哭的时候,就要说“不许哭,不要难过”呢?哭和笑,开心和难过,愤怒和平和,都只是一种情绪而已,都有它们存在的合理性。父母不能,也不应该先入为主地把情绪分出优劣高下,更不应该刻意让孩子回避某些情绪。

给情绪命名是帮助孩子学习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当情绪扑面而来,如果知道自己正在经历的是什么情绪,就会心安很多,那种“不知道怎么了”的感觉是很可怕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孩子认识情绪时,不要带有感情色彩。不是去评论情绪,而是客观地描述情绪。这样可以让孩子收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没有好坏之分。

孩子的情绪也不应该被堵住,而是需要找到合理的发泄渠道。如果孩子还小,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情绪太过激烈,家长应该教他一些适当发泄情绪的方式,以免孩子出现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破坏环境的情况。

比如画画、对“压力球”等物品适当地发泄等等。此外,家长还可以借助情绪绘本来作为桥梁,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合理应对情绪。

四、早教之性教育

“性教育”一直是国内教育的短板,几千年的传统观念让我们谈性色变,面对孩子时也总是遮遮掩掩。实际上这也是早期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关于这一点,父母们很有必要认真去了解一下。

4.1 性教育启蒙,关键在于隐私和界限

对于性教育启蒙的时间,可以认为需要从小开始,从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器官名词开始,而且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某个阶段特定的功课。家长的态度很关键,如果父母能够坦然地,平静地和孩子聊这个话题,一方面孩子可以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之间可以建立起互相信任、愿意彼此分享这个话题的基础,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性教育”而言,除了认识身体之外,最根本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对隐私和界限有所认知。

隐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护自己的隐私,二是尊重他人的隐私。告诉孩子身体是自己的,不可以随便给别人看,这是第一步,也是相对简单的一步,家长可以在给孩子洗澡时,或者借助绘本告诉孩子。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随意地拿孩子的隐私部位去开玩笑,或者逗孩子,这既不尊重孩子,也会让孩子感到疑惑——这到底还是我的隐私吗?另外,在孩子具有隐私意识的基础上,也要引导他尊重他人的隐私。比如家长上厕所时,一定要关上厕所门,并告诉孩子这时候不能随便进,妈妈需要单独的空间。

和隐私同样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界限。家长要告诉孩子,你的身体是属于你自己的,你有权利决定谁可以碰你的身体,包括自己的父母。家长要说到,也要做到,尤其是一些亲戚朋友不顾孩子是否反对,强行要抱孩子,亲孩子时,不要为了面子而害怕孩子拒绝他们。

4.2 你越正常孩子越正常

一般孩子进入2岁后,慢慢开始意识到性别的差异。这个时候,父母要在合适的机会告诉孩子男女之间的相同和区别之处。使用正常的语言即可,没必要含糊其辞,关键是父母的态度也要正常。不要因为父母自己的不好意思,导致孩子对自己的某个部位有羞耻感。

要知道,很多被性侵的孩子事发后不敢告诉父母,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己不好,因为长久以来父母对于私密部位的态度让他觉得“自己那个部位是脏的”。这是父母绝对要避免的。

还有孩子会玩自己的生殖器,这让很多家长都大惊失色,并且严厉制止。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孩子的这种行为和他们吃手、吃脚是一样的性质。隐私部位也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他们通过这样的抚摸来探索和了解是很正常的。大人之所以惊慌,是因为大人们习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些部位。

因此,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家长要淡化处理,不要制止,更不要打骂,而是随他去。大人越是正常对待,孩子发展也就越正常。要知道,父母每一次的“制止”,其实就是在强化孩子的行为。

4.3 捍卫“身体主权”,远离霸凌

对于领土主权问题,每个国家从来都不含糊,只要自己的边界被侵犯,国家都会强烈谴责,坚定地声明立场。这种谴责和声明,其实就是在传达一种态度——我不好惹,我也不怕事儿。

要让孩子保护好自己,首先就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身体的“领土”意识,知道自己身体的边界在哪里。界限不明确的孩子,当真的遇到身体被侵犯时,会出现不确定性,而这份不确定就会变成心里的迟疑和软弱。

“界限”这个概念相对抽象和模糊,可以借助一个“泡泡”的比喻来帮助孩子理解。泡泡是透明的,几乎看不见,但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身体外面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泡泡,泡泡里面就是完全个人的空间——家长可以示范给孩子看。如果自己不愿意,任何人要“戳破”你的泡泡,进入你的空间都是不允许的。

这样一个简单的比喻,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身体的领土边界在哪里。对于“领土主权”问题,再怎么重复和强调都不过分。

五、知道和做到

拥有家长的身份并不难,但是把“家长”这个事儿给干好,却并不容易。就像陪着孩子不等于陪伴孩子,心里有爱并不一定会爱,唯有不断地学习,自我成长,才能真正做好家长,成就孩子。

5.1 信念要升级

一些家长抱怨说自己学了很多方法,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了,为什么就是没有效果?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他们只学了方法。大多数方法当然也都没问题,教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地沟通,不能打骂要共情,等等。但是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家长的信念,也就是家长的看法和想法:如何看待孩子,以及面对具体事情时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的信念一定要升级,只有在信念更合理的基础上,所有的方法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方法就只是方法,徒有其形却不得其里,自然也就不会产生真正的效果。

比如你是否真的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如果父母真正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就不会因为孩子不符合你的要求而去控制孩子。如果父母真正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就会允许他犯错,更会陪伴他犯错。你真实的看法是什么,只有你心里最清楚,你也应该搞清楚。

再比如你是否相信孩子是“善”的。如果父母真心认为孩子是“善”的,那么孩子任何的“问题”行为,在父母眼里都是一种情绪的表达,甚至是一种求救的信号。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再去惩罚孩子了,你就会关注孩子行为背后想表达什么,怎样才能帮到孩子。

所以,父母学习育儿技巧,最怕流于形式和套路。这就好比将一颗好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里,是开不出鲜艳的花朵的。

5.2 要看到孩子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虽然每天和孩子在一起,也花了很多心思在孩子身上,但感觉还是不够了解他。我偶尔还是会有这种感觉,每当此时,我就会提醒自己:看见不等于看到,要认真观察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对于观察孩子来说,区分“事实”和“观点”是第一大原则。家长要真正了解孩子,首先要保证自己观察到的是事实,而不是用自己的主观判断给孩子“贴标签”。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帮助父母们进行“事实”和“观点”的区分:

  • 事实:经常用“我看到”、“我听到”这样的话开头。
  • 观点:经常用“我认为”、“我觉得”、“我感到”这样的话开头。

当你发现自己无法分清两者时,可以试着把这些词汇放在开头,就可以帮你鉴别。

观察孩子的第二个原则是:记录观察,寻找规律。父母常常会高估自己的记忆,从而导致父母将观察简化了。“孩子不爱吃饭”、“孩子不爱和其他人打招呼”,这些的确是观察,但是这样的观察不到位,也不全面。

父母们常常无法从这样的观察中得出结论并找到合适的应对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你想了解孩子某个方面的表现时,不妨使用下面的“ABC”记录法详细记录下来,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从这些详细的观察中就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ABC”记录法是在美国的幼师培训中必定会涉及到的内容。

  • A(Antecedent):这之前发生了什么?
  • B(Behavior):孩子当时在干吗?
  • C(Consequence):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这个记录法要求父母不能光记录当时发生的情况,还要记录下前因后果。当然,有时A和C并不是同时存在的,可以灵活运用。

5.3 教给家人5句话,让他们和你一起进步

你大概也碰到过家人的育儿步调和你不一致的情况,尤其是孩子的爸爸。这里有一部分因素是他们的养育信念没有真正升级,所以也就很难做到,即便做到也无法持久。而信念的升级是完全个人的事情,讲道理的形式几乎无用。那这个时候可以简化一下,不给他们讲大道理,而是告诉家人这5句话,让他们多说这5句话,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一句:这是某某自己的事(某某是孩子的名字)。家人很容易打着“爱”的旗号越界,因此,就用这句话来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同时也可以提醒我们要有“界限”的概念。

第二句:我们一起试一试吧。如果遇到孩子确实独立做不了的事情,就要用到这句话。不是一味地让孩子自己做,这样孩子很容易放弃,而是和孩子一起做,家长起辅助作用。

第三句:我知道你很难过,爸爸陪着你,直到你冷静下来。孩子有情绪起伏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成人就见不得孩子哭,一遇到孩子哭,要么变着法去哄,要么用威胁吓唬的方式制止孩子。事实上,父母可以用上面这句话来理解和陪伴孩子。说完之后,家长只需要静静地陪着他,给时间让他去体会和“消化”自己的情绪。等孩子冷静下来再说其他的。

第四句:哦,真的啊,再和我多说说。家长常说这句话,就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被关注,就愿意多表达。成人经常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知道孩子想表达什么,没等孩子说完,就急着打断孩子。这句话可以帮父母少说多听,培育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五句:我爱你。这句话的意义就不必多说了。当父母向孩子表达爱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教孩子如何表达爱。

这5句话可能会比很多育儿道理都简单得多,也有效得多,做起来也会非常容易。

后记

这本书中对养育规律的尊重,可以让人很有触动,它能够在和美式教育的碰撞中发现并践行这些规律,而这些规律其实并不高深;还有一点在于向内求,问题的答案都在父母自己身上,只有自身的信念改善升级了,一切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