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作者名:李雪
前言
这是一本关注母婴关系的书。母婴关系,就像人生的背景色,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重大。孩子通过内化与父母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为人父母,需要学会如何为孩子的一生奠定温暖扎实的人格基础。
这个基础会像定海神针一般,无论外界的风浪有多大,孩子都能顺利度过。
那如何打造这个基础呢?通过本书对母婴关系的分析,父母可以首先看清自己的童年,觉察自己的现状,让自己从内在的痛苦模式中得到解脱。在此基础上,在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逐渐要学会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爱孩子,要“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一、换位思考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如果父母面对孩子时手足无措,请停下来想想:如果你是孩子,你会希望自己的父母怎么对自己?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换位思考,胜过熟读各种家庭教育理论。
1.1 两种关系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
这个怎么理解呢?打个比方,当你拿起手机想做点什么,屏幕上显示“我暂时不想被使用,请等一下”,你会怎么想,这也太搞笑了,“我用你还得挑时间吗?”除了电池没电被迫关机,大概没有人会认为“用手机还得经过它同意”。
因为手机就是一个物,物没有自己的感受和界限。我与手机的关系,就是我与它。我与它接触时不需要考虑“它”的感受,我就是来使用它的,它对我来说,存在的价值就是“物尽其用”,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这只取决于我。
而我与你,就不一样了。有一天,你坐在那里安静地读一段文字,你没有作任何设想,也没有带任何固有的偏向,你放下预期和目的,以你的全部本真投入其中,与书中的文字形成一种链接。然后你发现,面前的文字好像拥有了生命,他穿过你的灵魂,你真实地感受到他的力量,你会有感觉,或者激动,或震撼,或者忘乎所以。
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却能够产生相互链接的关系,即“我与你”的关系。
1.2 是物还是人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所察觉,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很多时候是有问题的。孩子一旦没有按家长的想法做事,我们就会忍不住打断他,还美其名曰“指导”。
即使孩子反抗,我们也会理直气壮,告诉他得按照我们说的来办。这就好像,把孩子当成了手机程序,他得按设定好的步骤,要求出A就是A,如果跳出B,那就得好好“修理”一下了。
看不到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是身为父母的悲哀。你明明生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好吗?怎么能像对待物一样去和他建立关系呢?
1.3 母婴关系
回到生命之初,其实“我”是不存在的。
客体关系心理学家温尼科特一生跟踪研究过6万对母婴关系。他说过一句话:不存在婴儿,只存在母婴。婴儿一出生就处在“全能自恋期”,认为世界围着自己转,自己对这个世界是大权在握的,呼奶唤抱,无所不能,“世界与我一体”。
婴儿的微笑,会激起母亲的喜悦,母亲也会发自内心地朝婴儿微笑;婴儿夜半啼哭,母亲哪怕在另一个房间也会立刻醒来,冲过去抚慰婴儿。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回应,这种本能反应,既关乎婴儿的生存,也是婴儿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来源。
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充分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
爱向内灌注满了以后,自然会流向外界。这就是所谓的“主客体分化”。
客体稳定性的建立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候,妈妈只是去上个厕所,婴儿都会大哭,因为他真的以为妈妈消失了。婴儿需要经常通过妈妈的抚慰来确认自己和妈妈的存在。就像照镜子一样,婴儿通过妈妈温情的笑脸,映照出自己,感受到自己。
小孩子和大人玩“躲猫猫”的游戏的时候,会特别好玩儿。你把手挡在脸上,他就以为你真的不见了,你马上松开手露出笑脸,他会又惊又喜地笑。
因为对他来说,刚才你明明不存在,突然又出现了,真神奇,更重要的是,又能重新看到你,这真是太高兴了。
1.4 换位思考
行为主义主张,婴儿需要通过外部反应来训练和塑造。常见的有,给婴儿喂奶要定时定量、睡觉时间要有规律、孩子哭要延时满足等,试图通过一些“很有规律”的刺激和反馈,为孩子建立与环境相处的行为模式。
这听起来很残酷,对吗?以孩子夜哭为例,简单地做一下换位思考,就知道这套做法是多么残忍。
当“你”夜里被噩梦惊醒哭泣的时候,是希望老公呵斥你“不要哭”,然后冷漠地转身离开,还是希望老公陪伴你,安慰你,轻轻拍你哄你入睡?
面对婴儿夜哭,累到筋疲力尽的母亲,或许也会对着婴儿发火,但吼完就会后悔不迭。因为你看到婴儿随着你的吼叫,哭得更加声嘶力竭。他好像感受到你的暴戾,这种不安全感让他只有用更大的哭声来宣泄。
如果父母能及时回应,让婴儿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和关爱,感受到父母允许他哭泣,允许他通过哭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抚摸、拥抱、眼神凝视,柔声说“我在这儿”等方式,接纳和陪伴婴儿,使他的能量更顺畅地流动,哭泣的婴儿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安静下来,然后自然入睡。
好的父母就像神奇的容器,可以把婴儿焦虑的能量承接过来,转化成“无毒”的能量,再还给婴儿。婴儿在父母的容器功能里浸润长大,并逐渐学习自己处理焦虑的能力。
面对没有语言能力,只能哭泣的婴儿,既不逃跑也不阻碍,需要父母拥有极大的定力。
二、习惯等待?
很多人误以为,延迟满足能力的形成,靠的是习惯。换句话说,被要求等的次数多了,就会习惯等待了。
2.1 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大家一定不陌生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孩子们如果可以不吃面前这颗糖,到时候除了这颗糖以外,还能得到多一颗糖的奖励。这一系列最初针对自制力进行的心理学实验,后来发现“能为奖励等待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比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更高,身材保持更好,以及其他指标。
从实验中得到灵感后,很多育儿专家直接得出结论:父母要故意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需求是必须等待的,以此来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这种粗暴的解读,似乎忘记了这项实验是有前提条件的:首先实验中都是幼儿园的孩子,其次他们会被明确告知,你可以吃掉已有的这颗糖,不会有惩罚;再次等待一定时间(通常是15分钟)后,是一定会有奖励的,这是确定的。
2.2 信任是等待的基础
大家可能都有过争先恐后地挤地铁、挤公交的经验,但是乘飞机时没有人挤,大家都井井有条,这是为什么?飞机是一人一票,每个人都确定自己有座位,自然犯不上了;但公交和地铁可就不一定了。
确定性,让人们更文明。相信还有第二颗棉花糖,让孩子更有耐心。
但是很多提倡让孩子的需求延迟得到满足的理论,却是没有预告的,甚至是简单粗暴的。
很多家长只是单纯地,故意地延迟给到孩子的时间。孩子却不懂那么多弯弯绕,他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可能被满足。于是就会用哭或者其他行为来表达不满,父母的充耳不闻,只会让儿童的不安全感加重,他们就只能用更加大声地哭,更加变本加厉的不当行为来表达不满。
对“得不到”的恐惧,让孩子们对当下的好处更加迫不及待。因为只有快速消耗掉,才真正属于自己。这种恐惧也会让孩子下一次有需求时更加歇斯底里,非要立即兑现,因为那种不能预估时间的等待和不确定性的煎熬太难受了。
2.3 及时满足
有些事情本身有必然的等待过程。比如孩子要吃某种熟食,需要时间做,父母就可以先答应孩子,解释需要时间的原因。这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你得对他的需求作出一个反馈。然后才是预估一个时间,让他相信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得到想要的。
父母不是神,也难免有力所不及的时候,这很正常。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孩子,那就如实相告,孩子有失落也很正常。自然而然的挫折,并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创伤。
只有故意不及时满足孩子的父母,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孩子很容易就看出,父母是在找各种借口不满足自己的愿望;他会推测,若是不能为自己的愿望找到足够充分的理由,或者足够符合父母标准,就不会被满足。
于是,这个孩子会为一个合理正当的愿望费上好多天的时间来思考一些他能想到的理由。甚至因为想不到好的理由而压抑自己,不说出来。这样的经历多了,他就会变成压抑的老好人,不敢为自己争取恰当的利益。该拿的都不敢要,同时也很难拒绝别人。
还有一种可能是,即使有一天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因为过程费尽心机,相比他人的轻而易举,自己心中会失落无比,得到的物质也弥补不了缺乏爱的空洞。
2.4 得来不易才珍惜?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的需要太容易得到满足的话,他会不懂得珍惜,会缺乏动力。所以很多家长就人为地增加获取的难度,或者设置考核机制,必需满足条件才可以满足相应的愿望。
这种做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动物,包括人类,确实有这种集体无意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要;越是难得到的东西,越是看得重。
但具体到孩子身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一片随处可见的树叶和一辆昂贵的电动玩具,对他们来说可能都一样,一样可以玩得乐趣横生,一样玩够了就会放下。
能得到及时满足的孩子,就会自由自在地享受自己的喜欢,活在当下的满足当中,而不必为世俗价值所困扰。
这对他将来也会具有积极作用,比如不会上无良老板“望梅止渴”的当,他们能理智地衡量付出与收益,不会活在别人编织的泡沫中。他不会因为一个女孩特别难追而执着于追到的结果,浪费半生在不愉快的关系中。
另外家长们可能还忽略了一个事实:只有体验过好生活是什么样子,才会更有动力去追求好生活。如果一直努力还得不到想要的结果,那么让他失去动力的不是“轻而易举得到”,而是“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2.5 及时满足的误区
及时满足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将及时满足误认为是立刻满足。
一个孩子爬着去抓玩具,妈妈看见了,担心他弄脏衣服,干脆替孩子把玩具拿过来,这可不是及时满足。实际上,这样做阻碍了孩子体验通过“奋斗”得到玩具的过程,孩子本可以自己去做的事情,父母代替他们去做,是替代,不是满足。
一个孩子不小心弄坏了玩具,哭起来。妈妈马上说,别哭,妈妈给你买个新的。这里,这位妈妈制止孩子哭泣,也不是及时满足。它打断了孩子体验“失去”这种情感的过程。
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当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父母及时给予回应。能做到就去做,不能做到就如实告知,不勉强。
及时满足,是对孩子需求的反馈。即使最终你没有满足他的愿望,他也能在情感上感受到,父母很重视他的需求。
三、四种亲子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回应不仅反映了教育方法的选择,还能体现出亲子关系的质量。
3.1 共振互动型
最理想的情况前面讲过,妈妈好像和婴儿是一体的,婴儿笑妈妈也笑;婴儿哭妈妈会马上过来抚慰他。妈妈能根据孩子的哭声判断他是尿了还是饿了,或者是热冷困之类的情况。好像有一种神奇的联结,让妈妈能感受到婴儿的感受。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在恋爱关系中也会存在。只要你一个眼神肯定,对方所有的付出都觉得是值得的;你们经常会对视着会心一笑,所有的情绪都在这一笑里,被你尽数收在心底。不必言语,你懂我,我懂你,便是这种关系的真实写照。
以婴儿为中心的亲子关系,当他的情绪被周围的人确认和接受以后,婴儿就能得到及时满足,他就能安静地自己玩耍,不必浪费精力去告诉别人自己需要什么。
3.2 以母亲为中心型
当婴儿先对母亲报以微笑时,母亲没有回应;母亲逗弄婴儿,婴儿笑了,母亲觉得开心,也笑了。在这种关系中,婴儿好像是母亲的玩具,怎么逗怎么反应,才符合母亲的需要。
只有母亲才是行为的发起者,婴儿要按照母亲的预期来回应,这就是“假自我”形成的基础。婴儿的感受长期被忽视,从而学会主动压抑自我,学会了一套取悦母亲的方法,与母亲建立一种“没有自我”的关系。
这样的母亲需要孩子成为附属品,她通常会打压孩子的自主性,把孩子正常的独立发展趋势当成病态行为。比如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可心了,一回家就关起门,有话也不跟我说”。
“假自我”严重的人,建立关系常常意味着自身能量的损耗。因为他总是围着别人的期望转,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对方的期望,于是他总在揣摩他人的喜好,希望表现出“好我”。
但是,即使如此,也未必能建立好关系。因为他所认为的好,往往并不是别人所认同的,而常常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总结出来的,自以为是的“好”。
维持关系的累,以及结果的不尽满意,都会让“假自我”严重的人越来越不想与他人建立关系。他会选择应付完必要的人际关系之后,越来越宅,不愿意继续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事。
3.3 无关反应型
孩子抓到一只蚂蚱,兴奋地拿给妈妈看。妈妈说“好可爱啊”,或者说“小心蚂蚱咬人”,这都是对孩子所关注内容的反应,不管是正面反应还是负面反应,至少和孩子关注的是同一个内容。
但如果妈妈说,“你的手好脏,快去洗手”,那么她的反应与孩子所关注的内容就完全不相关,这种反应就叫“无关反应”。
若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没有反应,就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用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莱因的话说就是“存在性焦虑”。这样的孩子,连“假自我”都难以形成,经常处在不存在的痛苦当中,那是一种比死亡还可怕的感觉,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被抛弃创伤”。
并非只有离开孩子才是抛弃,人在心不在的妈妈也会让孩子体验到可怕的被抛弃感。有存在性焦虑的孩子很难安静下来,他要么找人说话,要么找点事情来做,甚至需要搞出点破坏性的事情,来吸引大人的关注,找到存在感。
一些成年人,一天打十几个电话问伴侣在哪里、做什么,表面上是不放心对方,实际上是因为潜意识里感受不到情感联结的存在 ,“你一不搭理我,我就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了”,像极了小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
3.4 情感逆转型
情感逆转型最典型的表现是反人类情感。所谓反人类情感,就是与正常人的情感反应相悖。常见的比如孩子向父母表达悲伤,父母则会列举自己为孩子的所有付出,证明孩子应该感到高兴和感恩,而悲伤是没有任何理由的错误感受。
否定孩子当下不愉快的感受,想让他开心起来,这是很多父母的做法。这样做目的是好的,只是方法欠妥当。感受时时被否定,可能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感觉和主张,以致再有什么新的想法,也不敢直接说出来了。
如果你跟父母在一起很难受却不知为何,或者你觉得跟孩子在一起挺好的,可他就是不愿意跟你说话,那你就可以从这一点上找原因了。
这种父母通常极度自恋,经常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来控制孩子,跟孩子的感受比起来,他们实际上更在意自己的感受。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除了没有自我,还会感受到极度不安全感。
胆小、不自信、宅等,往往是他们的标签。
3.5 始于谈判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们与外界建立的关系的模式。
越是早期接触的客体,对孩子的影响越大。
父母通常会将婴儿的情绪释放看做一种不好的行为。比如,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哭起来之后,家长会通过各种途径哄孩子。这种情况看起来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但是,实际上这是父母缓解自己的焦虑,希望孩子快点停止哭泣。家长通过拿玩具转移孩子注意力、呵斥、威胁等方式让孩子保持安静。这些方法或许暂时有效,但却没能成功疏导孩子的情绪。
孩子天然地会通过完整体验自己的情绪而自我疗愈,能量释放了,就不会形成心理创伤。情绪的流动被打断,甚至被阻塞,就会形成负面影响。比如他会压抑自己,再次遇到相同的情况时小声抽泣,或者看似旁若无人般,刻意压制内心的情感,这是因为之前受过太多的打扰,已经不相信自己的感受是被允许的,不敢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了。
他不敢大声表达自己的感受,没办法让这些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的感受通过身体排泄出去,只能默默地一边扛着,一边否认自己。经由父母传递给他的信息是:男子汉不应该哭,好孩子不能哭。
这些所谓的正确,是对孩子正常发展情绪情感的极大破坏。
四、光荣任务
上一章节部分中了解到了亲子关系会如何影响孩子的性格,如果你曾经受过后面三种挫折,并且勇敢地活到现在,还已经为人父母或者准备做父母,那么你或许还能完成一个光荣的任务:与孩子建立你不曾得到的,但能让你和孩子都受益的共振互动型关系。
4.1 觉知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我们本身都伤痕累累,又怎么可能养育出健康的孩子?我承认,这有点难,但不是没可能。要知道,即使是身患癌症的父母,也可以养育出健康的孩子,即使心智不全的父母,也能养育出心理健全的人。
我们不可能回到童年再活一次,所以不要奢望再重塑自己的性格。但我们有另一个法宝:找回自我。找到我们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突破点,这个点,就是觉知。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这种修行是以父母高度自我觉知为基础的。
比如,看到孩子三心二意地写作业实在是让你抓狂,忍不住想去管他。这个时候不妨冷静下来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让你生出这种必须要控制他的想法。
或许你小时候也是如此,被父母不停地催促,要好好写作业。他们告诉你,不要到处跑,不要吃东西,不要写写玩玩。你虽然默认他们是对的,心中也想控制自己,可是就是会开小差。
成年后的你也一样,还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孩子要管才会好。于是你就把与父母的关系搬到了与孩子的关系中,你就会遵循着父母的方式,让历史重演。
而这一切都是在不自觉的形式下进行的。你想改变孩子,而孩子也在试图改变你。
双方都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是对的,让对方听自己的。实际上呢,家长管教孩子,不过是父母焦虑的毒瘾发作时,缓解痛苦的毒品;而孩子反抗父母,大多数时候不过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却把真正的目的搞丢了。
看清自己,搞清楚自己的焦虑,有助于我们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当你放下对于父母天然正确的执着,就可以感受到孩子的诉求。他只是想按自己的节奏来成长,不需要那么多的“正确指导”和“善意的提醒”,或者是“为他好”的管控。
你控制孩子,一开始并不能让他完全跟着你的节奏走,这是正常的反应。当你试图去控制另一个人,无论是谁,正常情况下,一定会有反抗的。如果他最终接受你的控制,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 他相信你,无条件相信,相信你会把他带到更好的地方。但前提是,你曾经这样做过,他很信服;
- 他无法反抗,至少目前在能力上还不行。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介乎两者之间,有时信服,有时反抗。这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一方示弱的话,另一方就无限伸展自己能控制的领域。
4.2 退行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放下恐惧,把掌控权彻底交给孩子会怎么样。
当他终于得到自由,他会去玩喜欢的玩具,去做他认为有趣的事情。他因此可能会忘记了吃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作业。他甚至会为了显示自己拥有自由的权利,表现得更加不懂事,更加像个婴儿。他可能已经六岁,却和六个月大的婴儿一样,不愿意自己吃饭,要你喂;还要你抱着他入睡等。
这些表现都是退行。
退行其实是一种好现象,一方面说明孩子心理有创伤,另一方面也说明孩子终于得到了能治疗这种创伤的机会。他开始相信你能宽容他,才敢把创伤释放出来。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一直恐惧而压抑地活在父母身边,不敢表达任何依赖和愤怒,直至谈恋爱才开始退行:相信对方可以因为爱,事无巨细,均可包容。所以有的成年人才会像孩子一样,完全依赖恋爱中的对方,并试图释放自己童年时期的创伤,比如无理取闹,攻击对方等去感受被爱的感觉。这也是很多婚恋痛苦的开始,因为绝大部分人都受不了伴侣的退行。
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退行呢?也许我们应该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你有这样的机会,重新做一回孩子,你希望你的父母怎么做呢?
尽量满足孩子的依赖,允许他能力退化, 允许他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不强迫他做他当下不想做的事情。
只有当退行得到满足以后,他才会过渡到独立友善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忍住没有再去控制或改变孩子的父母会发现,成长和变化正在发生。孩子更加亲近你,更加相信你了,他与你的情感互动在不断加强。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疗愈的种子,每个人天生都有自救的愿望和能力。只要遇到合适的环境,疗愈就会发生。
4.3 反控制
没有体验过爱和自由,父母会误以为与孩子的关系只有控制和被控制。
许多父母经常这样威胁孩子,“不让我管是吧?好,以后你的任何事我都不管了!”孩子从中感受到的是,要么被控制,要么被抛弃。
如果你有控制欲极强的父母,而且还在影响你的生活,那么,既不屈服也不对抗的态度,可以让你坚定地做自己。这种反控制,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这是我的事,那是您的事。
主动控制型的父母,适用“这是我的事”。他们常常会不停重复询问、逼迫孩子:你的工作找得怎么样了?你工作的事怎么不跟妈说呢,妈这是为你好!工作这么大的事难道我关心你还不对了?……你可以温和而坚定地重复这句“这是我的事”。
受害者型的父母,适用“那是您的事”。他们的典型表现为,总是向孩子抱怨别人。比如:你说你爸怎么总是不听我的?我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他怎么能那么对我?你爸那样对我,现在我跟你讲讲都不行么?你是不是跟你爸一样,也要这样对我?……这种时候你可以温和而坚定地重复这句“妈,这是您的事” 。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 你需要做的就是简单的重复,只可以加一些礼貌用语,万万不可讲道理,试图说服他。
- 是温和而坚定的语气。不讲道理、不发脾气,从始至终只是温和地重复这两句话。
- 这个模式只适合对父母使用,不能对伴侣和孩子。而对于心理问题极为严重,甚至有自杀倾向的父母,要尽量在其他方面多给予温暖和正向的关注。
划清界限,可以让关系中的双方都逐渐明白,彼此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人生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于是自我感就开始建立。教育孩子,或者与父母相处都一样,把握好这个原则,关系就会真正向健康良好发展。
五、正确与“正确”
自以为是,通常是自欺欺人的表现。作为父母,应该学会分辨哪些是真正的正确,哪些是自欺欺人的“正确”。
5.1 能力和责任
干旱时节,小树把叶子蜷缩起来。园丁A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及时浇水;园丁B视而不见,小树熬到下雨,也活了下来;园丁C很爱控制,不辞辛苦地把叶子一片片掰开,结果小树失水过多死了。
国内父母有三种:
- 懂教育、有责任心;
- 不懂教育、没有责任心;
- 不懂教育、责任心很强。
这三种分别对应以上的园丁A、B、C。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孩子和小树苗一样,如果你给他自由,他就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进行自救。一个不懂教育但又责任心超强的人,真的会毁掉一个孩子。他就像一个不懂医术的医生,都没有搞清楚病因,就胡乱下药。
5.2 “正确”的执念
国内很多父母喜欢一些听起来很正确的道理,并奉为圭臬。比如“节约是美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等。
当孩子不小心把碗摔了,父母不顾孩子已经害怕得要哭出声来,就劈头盖脸一个大帽子给戴上了,“叫你不好好吃饭,叫你不珍惜粮食!”。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切菜时伤了自己的手,他会学着你的语气说:“叫你用刀,叫你不小心。”
有一位妈妈发现,给女儿买回来的玩具,如果一直告诉她“要爱惜,不要弄坏”,那么这些玩具基本上都会被闲置。时间长了,不是放坏,就是找不到了。
有个女孩沉溺于电视剧,而且都是公主与王子的剧情类型。她的现实生活是,没有妈妈的爱,只有冷漠和指责。如果直面现实,她也许无法活下去。
网络上还有很多相似的报道:孩子上网成瘾,父母强行戒断,没收电脑,或者掐断网线,结果导致孩子跳楼或伤人。或者孩子早恋,父母联合学校一起施压,强行拆散,最后导致孩子更加“破罐子破摔”等。
任何粗暴改变孩子的行为,都会埋下可怕的伏笔。
孩子需要的,有时候不是正确与否的评价,而是情感的流动,是引导和支持的力量。能量状态本无常,任何情绪都会过去,除非我们坚持不懈地要改变它。
如果孩子的问题行为持续很久,那父母有必要反思:我花了多大力气来对抗孩子的问题行为?
只要父母肯努力,没有孩子搞不砸。只要你一提“正确”、“应该”、“更好”这样的字眼,孩子就知道,自己当下的状态是不被接受的,他不被认可,不被赞同,他就会退缩,以表达抗拒。所以无论父母表面上是多么诚恳,他们的情绪也不会再次流动,他们就卡在被否定的情绪里,不能释放自己,无法与外界连接。
5.3 溺爱
如果我们就由着孩子来,那不成溺爱了吗?
大家以为的溺爱,是指过度的爱。只是,爱本身不存在“过度”的问题,真爱永远不会过多,就像储存再多的金子也不会变成铁块一样。自由和爱同样也是多多益善,越自由的孩子越智慧,活得越精彩。
我想大家要先理解什么是“溺爱”。溺爱,是照顾者和儿童之间的一种关系,指照顾者庇护孩子,同时也妨碍孩子试图做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
溺爱,貌似受益的是孩子,实质上父母才是最终受益者。孩子想自己做某事,父母担心你做不好、担心你浪费物料、耽误时间、影响做出来的效果,所以,他们一手包办,打着“一切都是为你好”的旗帜,夺走你自主动手的机会。
溺爱,本质就不是爱。
在心理层面上,父母倾向于自己受过的苦,不想孩子受。这看上去好像是进步了,但仔细想想,却极有可能陷入溺爱孩子的陷阱。
溺爱,不是爱,是剥夺孩子自由做事的权利,是一种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行为。真正的爱,是看到孩子的需求,满足他的需求,是促进他往前成长的力量。
至于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只需要明确两件事:
- 关爱自己,如果做不到,也不要试图把自己的缺失弥补在孩子身上;
- 时刻有界限感,明确哪些是孩子的事,哪些是自己的事。
5.4 秘密
即使是很好的信念,依然在制约着我们的人生,让我们不得自由。
男孩子如果有“追女孩要花钱”的信念,那么他追的女孩子都会花他的钱;而一个男人如果相信“女孩要有车有房才肯结婚”,那么他的女朋友都会因为他没车没房而与他分手。
信念,创造了我们现实世界的真相。
有一位橄榄球运动员,总是在最危急的一刻把球救回来,每次都赢得雷鸣般的掌声。有一次记者采访他,问他如何才能做到在最危急的时刻力挽狂澜,不知为何,这位运动员说漏了嘴:“其实没必要把事情搞成那样,但只有搞成那样,人们才会记住我。”
所以,如果一个人总是力挽狂澜,那么就要问一下:“为什么总要把事情搞砸,等待糟糕透顶再去力挽狂澜?”如果一个人历尽艰辛,赔了很多钱才成功,那么就要问一下:“为什么非要赔了很多钱才能成功?”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些都是安慰失败者的话,而你一开始做事情,不要这么告诫自己,不需要在生命之初就按受这样的信念灌输。如果你可以一次做好,那就享受当下的感觉,那同样弥足珍贵。
这世间,没有“必须怎样,才能达到目的”的信念。
顺畅的感觉,其实和承受挫折一样,一样是丰盛的体验,自有其流动的去处,自有其对生命能量的意义。我们不要去评判它的好坏,不必去追溯它的源头,只需要承认它,体验它,任它自由流动。
若是为人父母,就要做一个好父母。参考下面四条:
- 能听见孩子的需求。给孩子他想要的,而不是你想要的。
- 及时回应。你的及时回应,会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存在感。让他的内心充盈,不会向外去求所谓的关注和爱。
- 诚实回应。无论孩子的要求有多么合理或者不合理,请不要去随意评判。
- 无条件给予。无论父母能给予的是几千块钱的玩具车,还是两块钱的贴纸,都很好。重要的是能不能无条件地给、痛痛快快地给、舒舒服服地给。富足,不取决于东西值多少钱,而取决于你给的时候,能量是不是富足、愉快。
后记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他值得拥有,不是因为他表现出懂事、成绩好、表现乖、为父母挣得荣誉等等,而仅仅是因为,他是他,无论他好他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