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父母的觉醒》
英文名:《The Conscious Parent》
作者名:[美]沙法丽·萨巴瑞
译者名:王臻

前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与“术”之分。“术”是技能,是方法,通常显露于外,能为人所察觉;“道”是信念,是规律,是对万事万物的理解,通常深藏于内,不为人所察觉。

“道”和“术”当然都很重要。但由于“道”隐藏于内,不为人所知,所以人们常常会忽略,会轻视,更愿意去追求那些看起来很厉害的技巧和方法。

殊不知,没有信念的支持,没有对规律的掌握和理解,再炫目的技巧也只是外强中干,没有灵魂。万事万物皆有道,因此,对事物背后“道”的关注和领会,是每个人都需要做的功课。

为人父母当然也是如此。而本书的精髓,也正是对“父母之道”的阐释。

沉下心去读,用心去理解,父母们将会从这本书中得到独特而深刻的心灵成长。

一、为人父母的觉醒意识

作为成年人,父母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将另一个生命带到人间,并且将他养育成人。不过,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去做。打个比方,如果我们被任命为一家亿万资产的企业负责人,我们一定会精心制定战略规划,我们会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发挥长处,赢得利润;同时规避弱点,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可是有多少人问过自己:“我为人父母的使命是什么?我的养育理念和策略是什么?我如何把这些理念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会尽力做好父母,当然很多人确实也都做得不错。可是很多父母还是会把意愿强加给孩子,去惩罚甚至去伤害孩子,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一种为人父母的觉醒意识。

1.1 觉醒的养育什么样

觉醒的父母更关注的是自己同孩子的关系本身,而且有信心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找到答案。在实践中觉察,在互动中学习,而不能只靠临时抱佛脚式的读书或学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具体技巧。

“活在每一个当下”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家庭生活中的情景都是随机出现的,没有任何一套方法可以适合所有的家庭,所有的孩子。家长需要在每个情形中保持觉醒的意识: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的情绪从何而来?孩子的反应说明什么?我可以怎样更好地应对?一个个觉醒的片刻累积起来,一种更加开明觉醒的家庭互动关系也就由此建立。

改变或纠正某个具体的行为并不是目的。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如何哄孩子睡觉”或者“如何劝孩子好好吃饭”,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孩子和我们自己的生活奠定好精神基础。如果我们和孩子之间是开放的,是可以好好沟通的,那么具体落实的细节就不再是问题了。

完全地接纳自己和孩子。身为父母,如果我们不能全面接纳最真实的自己,那就永远无法接纳我们的孩子。接纳孩子与接纳自己是紧密相连的。尊重、赞赏孩子的程度也取决于我们尊重、赞赏自己的程度。

如果我们怀有受害者的心理,会这样想:“我的孩子就这样,永远也改不了,我就接受吧。”这样的想法不是接纳,而是放弃。反过来,如果我们抱有胜利者的心态,就会这样想:“我的孩子是最棒的,是个天才,我接纳他。”这也不是接纳,而是夸大其辞。

1.2 觉醒的自己什么样

如果我们的井里空空如也,又怎么能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水源呢?如果我们自己得不到充实满足,就将会利用孩子来填补空虚。

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压抑自己的负面情感,久而久之它们就会形成阴影,会暂时沉寂,但随时都可能被激发出来,这也正是许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时会出乎意料爆发的原因。当我们的情感受到刺激,更为有益的回应是将情感冲动视为一种信号——它标志着我们自身所缺乏的东西。这样一来,生命中的挑战就变成了我们获得重生的机会。与其把这些负面的情绪情感当成敌人,不如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从中看到自己缺少的东西了吗?”

我们需要认识到,情绪来自于自身,而不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这将使我们获得充分的时间来思索,避免过激的反应,从而做出更恰当的反馈。

“觉醒”的意思是保持清醒,真正的清醒,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都保持清醒。这意味着,我们在面对现实时,要清楚地了解它的固有状态。我们会因势利导,清醒地做出选择,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

我们通常会拒绝接受现实,比如认为如果自己足够气愤、足够悲伤、足够开心或者足够强势,事情就会随着我们的心意而改变。然而事实正好相反。由于没有能力面对真正的现实,我们会不断碰壁。

放弃控制欲能够使我们更加认清现实,对真实的生活做出回应。

1.3 孩子帮助我们觉醒

由于天生的亲密属性,孩子会把自己的烦恼、困难、顽固带入到我们的生活,这些恰恰能帮助我们认清自己还需要作出什么样的改善。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进步,是因为孩子能把我们带回残留的记忆之中,体验过去的情感波澜,唤起我们深埋内心的情感,从而帮助我们看到最本真的自己。

孩子能映照出我们的不觉醒,这意味着他们赠予我们一件无法估价的礼物。在陪伴孩子成长这段历程中,他们就好像领路人一般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

当你能这样看待孩子带给我们的挑战时,就会用完全不同的态度来看待孩子带给我们的机遇:它能促使我们学习和成长,打开内心的空间,不断地觉醒,不断地成熟,更加平和,更加开放,也更加自由。

如果我们的心灵都不能开放和自由,又怎么能在现实世界里为孩子提供引导和呵护,并为他们消灭一切形式的精神枷锁呢?我们就只能无意识地把自己童年承受的痛楚传递给下一代,将上一代的错误接力般复制下去。

1.4 觉醒从不觉醒开始

父母缺乏觉醒,孩子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过度的宠爱、过度的关注、过度的规则等等,这一切导致许多孩子成长地不快乐,而且成长地效率很低。

实际上,一个觉醒的家长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富有觉悟地养育儿女既是一辈子的修行,也是每一天的功课,更是敏锐地察觉自己深层次的不觉醒的过程。每当我们在自己的行为中发现不觉醒的元素——不管它多么微小——就会获得一次富有活力的改变。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不觉醒并改善它,我们的觉醒也就随之提升了。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觉醒和不觉醒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它们不是光谱的两个极端。不觉醒不是我们的敌人,相反,只要我们愿意改变,它恰恰为觉醒提供了生长的平台。正所谓,发现不觉醒的时候正是觉醒的机会。

觉醒并非是一个目的地。我们变得觉醒,并不意味着时时刻刻都能避免不觉醒。相反,觉醒的生活是一个不断行进的过程。没有人是彻底觉醒的,我们可以不断地向那个方向去努力,去见证更好的自己。

二、自负感的制约

自负感会制约父母的觉醒。“这是我的孩子”,“孩子就像是我的作品,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涂画。”类似这样的想法,就是父母养育孩子时自负感的来源。

2.1 什么是自负感

自负感是一种盲目的情绪,是我们对自我形象的一种观照,也就是我们脑海中的自己。实际上,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完全来自脑海中的自我形象。因此我们更喜欢把责任推给客观情况,推给自身以外的那些原因,而不是我们自己。

毕竟如果要是自己的错,就要自己做出改变,自我形象就会受到威胁。所以,我们总是热烈地为自己辩护,徒然地希望其他人做出改变,而不是自己。

如果我们带着自负感养育孩子,我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我们将会驱使孩子进入我们要求的轨道,导致他们错失机会进入自己的世界。悲哀的是,当孩子在我们的专断下就范,听从我们的说教时,我们却感到自己是最尽责的。结果就是,孩子一边成长,一边远离自己的本质。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从自负感中解放出来,然后朴素地观察一下孩子自发成长的状态,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老师。换句话说,真实的生活状态是我们不再把孩子当成空白的画布——任由我们在上面涂画想当然的景物。

当我们把孩子当成同一旅程中的旅伴时,他们对我们的改变将与我们对他们的改变一样巨大。

2.2 自负感的具体表现

2.2.1 形象的自负感

许多父母都会陷入误区——将自己的尊严同孩子的行为混杂在一起。当孩子的行为违背常规时,我们就感到自己应当承担责任。如果我们不能将具体情况和内心的自负感分离开来,就会处理失当。

比如听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和别人打架,家长就把对方孩子贬斥地一无是处,顺带还把老师和学校批评一顿,总之都是别人的错,自己孩子是没错的,自己作为家长当然也是没错的。

我们谁也不愿意被人当成不称职的家长,自负感需要我们在人前做一个优秀的家长。一旦我们感到自己不够完美、达不到期望值时,就会感到焦虑,感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掉价”了。接着我们就会表现得非常情绪化。

2.2.2 完美主义的自负感

绝大多数人都会抱有完美主义的梦想,然而这种情结会让我们无法与真实的生活达成同步。当生活不像预想的那么如意时,我们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自负感就凸显了出来,就会闹情绪,看待人和事的态度就开始变得偏激过火。

为了做一个好家长,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全知全能。我们很少意识到,当我们把自己塑造得无所不能时,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恐惧感和压抑感。他们会觉得自己格外渺小。结果,我们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印象:他们“不如”我们。这对于他们认识自己的能力就构成了阻碍。

2.2.3 身份的自负感

对许多父母而言,身份是个巨大的问题。一旦抱定了某些理想概念,我们就会把它们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并且要求他们努力胜任我们设计好的人格角色。

但我们忽略了一件事: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热情和冲动。我们没有意识到,只有彻底肯定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我们才能抓住为人父母的精神要领。

身为父母,放弃我们对孩子的设想,放弃替孩子书写未来的欲望,这种心灵过程是最难熬的。它要求我们放弃以往所有的计划,进入一种彻底放手的境地;它还要求我们放弃对孩子的一切前瞻,仅仅对眼前最真实的孩子作出反应。

2.2.4 规范的自负感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一生当中要和许多人打交道;在这其中,起码儿女应该顺从自己的意愿。如果孩子不顺从,而是敢于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会感到受了冒犯。一旦我们无法温和地赢得孩子的顺从,我们就会暴躁起来,不由自主地认为他们在挑战我们的权威。由此造成的疏离感会迫使孩子对我们撒谎,甚至其他的恶性行为。

2.2.5 渴望控制的自负感

如果父母对我们的情绪表达控制得很严,那我们就会早早学着竭力控制自己,以免引起批评。我们会认为情感的流露意味着软弱,所以,压抑自身的情感就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策略。

如果在这样压抑的气氛中成长,我们就会裹足不前,不敢冒险,也不敢犯任何错误。因为我们害怕父母沉闷的否定和反对。表面上,我们会成为家长和老师的“乖孩子”,代价则是失去了本真,失去了内心的活力,一直到我们成年,转而去控制自己的孩子,开始新一轮的轮回。

2.3 走出自负感的羁绊

我们的自负感可能会在一瞬间被激发,甚至来不及反应就已经深陷其中。尤其是当我们在约束孩子的时候。如果我们处在焦躁、挫败、疲乏的状态下,就很有可能把管教孩子的事情弄糟。我们为孩子设定的许多行为规范都来自于内心的冲突、矛盾或厌倦——自负感往往会在此时找上门来。

能意识到自负感的存在,是走出自负感的第一步。只有处在平和的状态时,我们才能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恰当的反馈。
正视孩子的独立性和不可预知性,把孩子带来的挑战当成我们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机会,相信孩子,只要我们愿意,孩子就能以各种方式将我带回自己心灵深处的某个地方——一个我们从不知晓的地方。

如此一来,孩子将摆脱我们自负感的束缚,帮助我们拓展真实自我的感觉,促使我们能够无条件地去爱,充分享受当下的生命,最终进入觉醒的境界。

三、觉醒之旅

保持对自负感的觉察,是觉醒之旅的关键。除此之外,我们的觉醒之旅还应该怎么做?

3.1 相信生活

问问自己:当生活不合己意时,我会怎样应对?我会立即开展自我批评?还是会宣称:“事情不该这样,我应该得到更好的。”又或者会对自己说:“我怎么这么不幸,生活是如此不公平!”这些反应都说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是:生活中那些不可预知的事情在左右着我们的人生。

我们会这样想,是因为把生活放在了我们的对立面,而不是把它看做是寻求真我旅程的一个精神伙伴。如果我们能在生活的逼迫下向自己内心探求成长与收获,那我们遭遇的一切都会显出意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抗拒那些自己原以为不好的事情,也不会再格外祈求那些自认为有利的事情。

生活是一位智慧的导师,它乐于向我们展示更高层次的自我,还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教养之道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生活是要去体验的,去学习的,而不是用来战斗和逃避的。尽管我们有意改变未来,但若想觉醒地生活,就得随着生活的展开去体验当下,而不是总想着改变它。把握好生活中的所有经验,当下一次经历到来的时候,我们就有能力提升它的质量。

比如,急着赶去单位,却又碰上堵车的时候,我会避免把它归类为“好事”或“坏事”,就是堵车了而已,也避免把当前的经历和过去的经验纠缠在一起,更不会把当下带入未来,去假想堵车带来的后果之类的。关键在于,不要让现实在我们的意愿面前遭到扭曲。

当我们的自我认识越深化,我们的内心世界就越宽广,足以容纳生活中的一切遭遇。

3.2 超脱于情绪

情绪无所谓好坏,只是人们解读不同。

通过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的起落,我们可以看到情绪中性的一面,从而做出理性的应对。说到底,情绪就像波浪,潮起潮落,来来去去,是很自然的情况,而我们对它的解读反而是随心所欲的。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让自己超脱于情绪,不受情绪控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允许或者不承认负面情绪的存在,而是学习在中性的状态下进行应对,仅限于当时当地,不受过去成见的左右。

这些看法可能会吓到一部分人。他们会琢磨:“这样一来,是不是意味着我就不会发怒了?是不是我对所有的事情都要漠不关心了?我会不会变得冷漠无情?”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解。

在觉醒的状态下,情绪依然存在,我们也依然会表达情绪,只是我们不再受情绪左右,而是去观察情绪,体验情绪,让情绪自然流动起来。

3.3 其它的一些方式

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一些方式从不觉醒中挣脱出来。

写日记是很好地审视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方式。要想使日记行之有效,采用一种“自动”的撰写方法应该是比较有益的:写的时候不要预先设想,只管将当时流淌出的意识记录下来。每天腾出些时间,自由地、联想式地去写。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会容许自己的思想与情绪和谐共存,不会作不必要的妄想,也不会滋生过多的情绪。我们也就能够渐渐触及想法和情绪下面的本质。

觉醒程度的提升还可以通过静坐、独处来实现。每天安排一段时间,闭上眼睛,意念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你需要做的仅仅是专注于吸气和呼气,也就是关注空气出入鼻腔和胸腔的感觉。

经过这样的练习,你会慢慢体验到,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就如同呼吸一样在流动,它们也仅仅是想法和情绪而已,并不是我们本身。我们可以从空中俯瞰它们,观察它们,不带任何的成见。

3.4 一步一个脚印来

觉醒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不是一天时间形成的,同样地,要改变也不可能速成。

首先要认清楚一点:我们一直以来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并非真实自我的反应,而是不觉醒的产物。一旦觉醒的意识扎于心底,我们的消极反应就会越来越快地退却。也许我们依然会对孩子大吼大叫,但时间会从10分钟变成8分钟,然后更短。

这是因为在吼叫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突然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多么地不觉醒。也许我们还会为孩子所做的一些事焦虑,但我们不再精神紧张,急火攻心,整日上演情绪化的戏码;我们开始能够花一两个小时让自己安静下来,摒弃消极的反应,与焦虑共存,并冷静地观察它。

觉醒的父母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不觉醒,使它们成为向前迈步的基石。他们懂得如何识别自己的消极反应,即便是在事后;他们不会惧怕直面自己的不觉醒,他们会告诉自己:“我可以把这些经验转化为有益的参照或帮助我的孩子进步。”

换句话说,我们实现觉醒其实是为了见证不觉醒,如此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接近觉醒的状态。因此,我们没必要将自身的不觉醒视作洪水猛兽;它并不可怕,反而是完善人生的一道门槛。

四、觉醒的过程

做父母对家长们来说,是情感、心理、身体、经济等全方位的消耗,而且是天长日久的,孩子迟早会在最深和最基础的层面上触动我们。我们会因此大喊大叫,会情绪失控,会忍不住要去采用那些传统方式来教训他们。

但如果我们走上回头路,那么到了孩子青春期,我们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觉醒的过程对父母来说也许是痛苦的,但从长远来看,这确实是更妥当的选择。

4.1 尊重自己的真实需求

如果父母为了融洽相处而回避真实的自我或者掩盖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感受,那么孩子也会模仿这种不真实的生活方式,他们也会学着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去迎合别人。然而,在这种对他人不真实的迎合背后,其实隐藏着某种厌恶感;因为没人能一直保持这种舍己从人的状态,除非他们先做到忠于自己。

过分宠爱孩子也是在发出错误的信息:胁迫父母也没关系。我们的自尊缺失使得孩子误以为自己成了成人世界的中心。这不利于他们的情感发展,也无助于缓解我们自身的缺失;而且,这还容易导致孩子养成自恋的毛病,让他们以为世界都要围着他们转。

扮演受害者或牺牲者的角色也是一种扭曲。许多女性特别容易陷入这种情结之中,利用眼泪和哀伤控制孩子,来达成自己所愿。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对自己真实需求的无知,或者压根没有机会去发现自己的需求,结果就以扭曲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4.2 焦虑的真相

当我们缺乏保持真实自我的能力时,最常见的掩盖方法就是焦虑。

焦虑感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体验过。“追求完美”是焦虑感的表现形式之一,这部分人会把自己“钉死”,凡事都盼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这部分人同样还会有极强的控制欲,不由自主地想去掌控生活的状态,设定事情的结果,当然也包括孩子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当我们仔细探究自己的焦虑感,就会发现它却是一种消极的状态和一种干扰人的因素;它会使我们头脑中充满各种忙碌的念头,虽然这些念头貌似是对生活中各种情景的积极反应,却产生不了任何现实的作用。

一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我们的感觉将会是束手无策而不是勇敢面对。焦虑感导致的是失望、心不在焉乃至失败,士气和动力会低迷下去,接着就会导致更深的焦虑和麻木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对过去的牵绊和对未来的担忧,是导致焦虑的主要原因。摆脱焦虑,走向觉醒的方法就是活在当下。

4.3 活在当下

当我们被过去或将来的事情遮蔽了双眼,就会错失眼前的机会。过分拥挤的心智、条分缕析的思维会令我们忽视最明显的事物。在毫无意识的状态下,我们就已经同真实的自我相互分离,并同他人产生了隔膜。

真实的自我唯有在当下的觉醒状态下才会有所发展。活在当下,是父母最需要学习的一步。无论眼前的一刻是多么凌乱不堪或痛苦难耐,其实都并非现实本身,而是我们对它的臆测,使得我们想要逃避它。

无论经历过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至少在眼前的一刻,我们可以对孩子另眼相看。此时此地,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觉醒意识。纵然每天只有片刻觉醒的机会,我们也能借此影响孩子。觉醒并非一件不成功就归零的事,我们保持觉醒的每一刻都饱含着巨大的力量。

4.4 超越“有所作为”的生活

当代社会的巨大问题在于,我们失去了和真实自我的联系。我们太焦虑、太迷惑,也太缺乏安全感了。比如我们会强迫孩子从小参加各种活动,急着给他们灌输各种知识。童年本该是播种的季节,却硬生生被我们当成了收获的时候。

我们要明白,孩子有权选择给什么样的种子浇水,他们心灵中固有的智慧会引导他们选择自己的命运。换句话说,觉醒的家长会坚定不疑地相信孩子的直觉。觉醒的生活意味着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意味着我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勇气而不是某一项活动本身的完美。

身为父母,只有学会守住本真而不去计较做了多少事,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而不受外在因素左右,才能使亲子关系不受焦虑和变故的干扰。当我们摆脱了自负的忙碌,转而去关注真我,我们的世界观也会随之改变。

我们将会发现,自己不再计较各种欲求,而是专注于奉献;不再感到内心匮乏,而是体验着富足;不再感到纠结,而变得从容自如;不再沉溺于过去,而是专注于当下。

五、创造觉醒的空间

要做觉醒的父母,同时也要为孩子创造觉醒的空间。

5.1 鼓励孩子安静的独处

现在孩子周围的刺激太多了,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孩子恨不得一会儿都闲不下来,家长也看不得孩子独自一个人发呆,总想给孩子找点事儿干。

生活本身是普通平凡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孩子需要独自面对精神发展的时期。所以,我们必须让孩子学会安静地独处,否则他们会对自己产生陌生感,与自己的天性日渐疏远。如果我们持续受到外在刺激的干扰,内心的那双眼睛就无法观察到自己内在的状态。

鼓励孩子安静地独处大有裨益,这样他们就能学会在无人交谈的情况下获得安宁。乘车时间是营造这种状态的好机会。为此,我们最好不要在车里放置玩具或者视频设备,不唱歌,不交谈,不玩游戏,尤其是在每天固定的行程中,这段时间是培养孩子沉静性格的最佳时机。当然,如果我们的旅程长达数小时,那么带上玩具、游戏之类的则无可厚非。

沉静地独处并不等于虚掷时光,尽管最初他们会感到有些空虚,但这恰恰是充实的时光,我们可以借此体验当下的内心。这样的时刻也带给我们沉思与自省的机会。

5.2 向孩子表达感激

进入敬畏和感恩的境界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表达感激之情可以提醒孩子:他们永远都不孤独,因为生活本身时刻相伴。这样的感激之情还可以强化一个事实:生活是美好、明智与慷慨的。

我们越是表现出对感恩的重视,就越能为孩子作出表率。如果我们对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欣赏与感激,那么孩子也会跟随我们放慢步调,留意自己的生活。他们将由此学会不忽视和轻慢自己的任何经历,尊重周围的一切事物。这种感激欣赏之情还可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担当。

对孩子表达感激之情——仅仅是为了他们的存在——是很重要的。我们很少会对孩子本真的存在表达感谢,但却总是希望他们感激我们。身为父母,如果我们能够望着孩子的眼睛,发自内心地说声“谢谢你”,那他们的价值感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孩子就会明白,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可以在每周或者每天在餐桌上创造一种仪式,让每个人都能表达他们的某种感谢。这样的仪式,可以是我们向孩子表达感激的绝佳机会,同时也能让孩子体会到生命的美好。而且还可以让家庭气氛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呢?!

5.3 让孩子与当下紧密相连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在为人父母的过程中,给孩子做饭、做家务、接送孩子上学、陪孩子写作业等具体的养育职责就等同于和孩子共同活在当下。也许我们能在物质上、身体上、心智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在精神和情感上满足他们的需求。

大部分父母在贴近孩子心灵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大的麻烦。在缺乏意识的情况下,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向我们的固有意志靠拢。尽管我们在想象中同孩子离得很近,其实却是在强迫他们靠近我们。

有些父母会抱怨,他们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不愿意同他们交流。他们会说:“孩子总是在看电视”,“一直打游戏,不愿意花时间和我待在一起”等等。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放弃那些自己喜欢的事,转而去做那些父母想要他们去做的事。而家长自己却不愿意做出改变,也不会同孩子一起享受那些孩子乐在其中的活动。

其实,父母的角色最需要做的,就是去支持孩子自由地发展他们的天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同某个年龄段的孩子建立紧密的联系,就需要贴近他们的情绪能量。当我们能调整自己去适应孩子的情绪能量,就等于向他们保证:他们无需改变自己的本真。于是,他们自然会更好地接纳我们。

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和孩子相伴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优越和权力,而是为了和他紧密相连。对于每天能在一起的时间,我都非常重视,每天至少挤出一个小时来陪孩子。只是单纯地在一起,做什么都无所谓。这是单纯朴素的一小时,它具有强大的力量,能让孩子的内心变得饱满充实。

5.4 错误=精神财富

犯错不应成为长篇说教和施以惩罚的理由,而应被看做是学习的窗口。我们自己也会犯错误,不是吗?我们会丢钥匙,忘记时间,吃错东西,看电视过度等等,我们也不希望受到惩罚,只是希望下不为例。凭什么又对孩子横加批判,就因为他们做了我们也会做的事,犯了我们也会犯的错误?还是因为没有人在更高处监视或责备我们?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从错误中汲取教训,那就得把“错误”的概念剔除,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不管惹出什么样的麻烦,他们依旧是好孩子,没有任何强加的内疚或指责。孩子只有免受恐惧的困扰,才能获得应有的精神财富。

孩子们需要明白,生活中的麻烦总是可以转化为精神和情感上的财富。一旦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再也不会畏惧失败,而且有能力接受现实,把错误看作是生活不可避免甚至是基本的组成部分。

有的父母可能会感到迷惑:“这样不是纵容孩子不把错误当回事吗?”觉醒的教养方法,其要义在于:孩子做事的固有动机是善良的,而且是愿意做好事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总会有意或无心地犯些错误。

如果他们害怕受罚,也许就会通过撒谎来遮掩错误。如果孩子意识到可以从错误中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就可以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地去尝试。

后记

要想实现真实而持久的改变,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了解我们究竟需要改变什么。

当我们承担起走向觉醒的任务,就会意识到,许多不同类型的因素,比如我们的父辈,文化的土壤等,纠缠在一起,造成了觉醒的欠缺。

要想成为觉醒的父母,就得学会用觉醒的方法应对现实,而不是冲动盲目地行事;我们需要运用理性而不是冲动的反应,积极接纳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与生活为伴,从生活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