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内向者的沟通课:把性格转化成优势》
作者名:兆民
出版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19471

前言

这本书有33个生活场景案例,而案例里的主人公都或多或少有些内向。而这或许能帮助内向者更加深刻地领悟更多的沟通原理,解决遇到的各种沟通问题,建立起自己的独特优势。

一、建立自信,让自己重塑气场

即使有再多的沟通技巧,如果没有气场和自信,也发挥不出来,所以学会重塑气场建立自信是重中之重。

内向者常常被人贴上各种贬义的标签:不合群、漠不关心、自卑、自闭症……想要把这些标签撕掉,第一步就是要学会重塑气场、重建自信。有句广告语叫:「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在人际交往中,没有气场,再容易的事也会办砸。

一名当事人对律师说:「你答应我打这场官司,愿意为我辩护是吗?」律师:「是啊,我愿意。」

这么直接的回答就显得没有气场,而且也没有给当事人传递出足够的信心。这里的技巧在于,要善于把回答别人的问题后置,先为答案「营造气场」。比如,律师可以这样回答:「我从来不接没把握的案子,这种案子也从来没输过官司,所以我愿意为你辩护!」怎么样,气场是不是出来了?

所谓「气场」,也就是谈话的氛围。我们都读过《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专业的话说,这里是用了「起兴」的手法,就是要先说点其他的,来烘托氛围,让自己后面的话显得更有力。如果上来就直接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像求婚时直接说「嫁给我」一样,效果就不如先讲讲彼此共同的经历、说说自己有多爱对方。

律师的回答也是一个道理,先说自己平时接案子的态度和以往的战绩,从不接没把握的,从没输过这种的,再答应对方,这样就显得气场满满。

有人会说,律师的例子中,律师本身就处在比较主动和强势的位置,自然容易有气场。其实,当自己处在相对弱势的位置时,也可以通过将回答置后来增加气场。

老板问:「小张,这个项目的计划书弄完了嘛?」一般的回话逻辑是说「弄完了」,或「没弄完,还差一点,昨天身体不舒服,发烧了」。小张这么回答,对自己会很不利,而且气场已经输给了老板。如果调整顺序,先解释情况,再回答问题,就可以这么说:「老板,我昨天发烧到39度,一晚上都在医院输液,不过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完成了绝大部分。」

没有气场和不自信可以说是内向者的通病,在社交中导致的结果直接结果就是「沟通恐惧症」。

许多内向者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在沟通过程中,而是还没有开始沟通就选择了逃避。这里有一个心理共性,那就是恐惧,担心说错话,尤其是一想到要和公司领导、重要客户或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谈话,他们就会感到局促不安,压力重重,于是就一次次地把关键话题往后拖延,贻误了沟通的最佳时机。

1.1 沟通拖延症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治好我们的「沟通拖延症」呢?

第一步,拿出纸笔,写下自己此次沟通的目标。也就是说,要在纸上写下来「我想跟这个人谈的事到底是……」,然后把它贴在自己家或办公桌的显眼处。不要小看这一点,心理学研究发现,视觉化可以让一件事变得更形象具体,它可以让我们的某句话某件事从那么多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情中跳脱出来。

第二步,切断后路,才能防止自己总是逃避。比如说,你可以在谈话前先给对方发送一条信息,告诉他你有重要的事跟他商量;或者预订一家餐厅的位子并告知对方希望在那一天与其共进晚餐。既然话说出去了,你就必须履行这个承诺,接下来只要全力以赴地准备谈话的内容就好了。

第三步,则是关键:想好开场白。当你知道一段话怎么开场的时候,你就无须担心整场谈话了。一段好的开场白,就好比包裹在沟通目标外表上的「衣服」,如果没了这件「衣服」,赤裸裸的沟通目标不仅会吓到别人,也会侵犯别人。这个时候,试着用「一段感谢的话」开场吧,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各自的心理防线,为后面更深入的谈话创造良好氛围。

「张总,虽然今天您否定了我的方案,可我还是要感谢您。这能让我及时认识到这个方案的硬伤,不至于到后期引发更多的麻烦。也同时希望您别生气了,我以后多注意,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如果一上来就「道歉」,也会让人设防。但是有个「感谢」这个开场的外衣,就能给人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感谢的人和被感谢的人都能从中得到快乐。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后设沟通」来缓解尴尬,优化彼此的关系。「后设沟通」就是关于沟通的沟通,也就是两个人谈论彼此之间的关系。当你踟蹰不前的时候,不妨把「这段关系」拿出来作为一个话题与对方讨论,坦诚地告诉对方你的感受、担心、收获以及期待。

  • 「张总,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以后要及时跟您沟通,而且我没想到,跟您说话其实没那么困难,还挺愉快的。」
  • 「张总,您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您刚才说的那些话就是针对我的吧?」

这个对比是要告诉大家,后设沟通并不是「万能钥匙」。如果后设沟通表达的是自己的担心,比如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某件事,或者当自己的感受和期待是正面的时候,讲出来都有利于改善关系;但如果是对对方的批评、质疑甚至道德指责,那就会成为一种挑衅。

要注意,「克服沟通拖延症」并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我们在一段互动关系中拥有主动参与的能力,进而拥有改善关系的能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式的沟通并不明智,谈论一段关系时要谨慎,特别是当你处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时,最好不要急着进行后设沟通,否则只会让事态更加糟糕无法收场。

二、应对任何场合的一些综合要领

在建立了自信和气场之后,内向者就可以进入第二个维度的学习:应对任何场合的一些综合要领,这里有三个关键词:学会称赞、表达尊重、避免尬聊。
100%内向者的沟通课 - 图1 [ ```

  1. ]()<br />[

  1. ]()<br />[

  1. ]()
  2. <a name="XJHhB"></a>
  3. ## 2.1 学会称赞
  4. 每个人都需要被「称赞」,这是一种很有用的社交工具,但工具用多了就乎变成套路,让人觉得虚情假意,有的称赞甚至成了让人放松警惕的「糖衣炮弹」。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有价值的称赞都是基于事实的称赞,一切凭空出现的称赞都是「耍流氓」。
  5. 比如,夸别人说:「你真美,像一首抒情诗」就比较虚,而如果说:「你大大的眼睛特别可爱,飘飘的长发真美。」就显得更真诚可信。但这两句话还有个共同的缺陷,就是缺少对自我感受的描述,如果再加上一句:「特别是看见你笑的时候,我感觉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所以,正确的公式是:称赞=陈述事实+评价+自我感受。
  6. 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这样的称赞不会让人觉得虚伪,但却不一定是有价值的。比如,一位母亲这样表扬孩子:「你数学又考了满分吖(陈述事实),儿子真棒真聪明(评价),妈妈为你的成绩感到骄傲(自我感受)。」虽然满足了上面的公式,却可能产生不良的引导,比如让孩子觉得不考满分妈妈就会失望,觉得自己很聪明而不重视努力。
  7. 所以,我们需要在上面的公式上补充两点:**称赞行为而不是人,表扬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夸孩子复习用功、做题细心,就比夸他聪明要好,因为这样他去强化自己的行为和努力,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8. <a name="J46z0"></a>
  9. ## 2.2 表达尊重
  10. 学会尊重和赞美同样重要。建议把体现「尊重和重视」的语言提前,可别小看这个「提前」,当你一张口说出来的首先是「替对方着想」的话而不是「只顾着说自己」的时候,你们的沟通就成功一大半了。
  11. > 公司同事找你帮忙,让你现在做一份报表出来。可是眼下你忙得焦头烂额,手脚并用。这时候该怎么回绝同事呢?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太走脑子,都会说:「哎呀,不行啊,我现在也没时间!」或者是:「我手里也有一大堆事呢,要不你再问问别人?」这都是比较生硬的回绝,没什么技术含量。
  12. >
  13. > 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回答方式呢?你看看,这样说怎么样:「XX(同事昵称),我帮你做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过来看一下我这周的安排就更好了。不着急的话我下周给你可以吗?」即便你没帮任何忙,这位同事也会美滋滋地离开。因为你把体现「尊重和重视」的那句话放在了最前面。
  14. > 情侣之间也同样适用这个方法。对方提议晚上去吃火锅的时候,对比一下下面两种拒绝方式:
  15. > - 一是说「哎呀不行,我上火了,吃点清淡的吧。」
  16. > - 一种是说「和你吃什么都可以呀,只是这两天我嘴里起泡了,要不这次吃点清淡的?」
  17. >
  18. > 哪种表达效果更好呢?是不是一目了然?
  19. <a name="nAJ15"></a>
  20. ## 2.3 避免尬聊
  21. 再来看看如何在各种场合避免「尬聊」,尬聊,其实就是不会闲聊,或者不知道怎么接别人的话。这里也有一些很实用的技巧,比如,学会送回话题和繁殖话题,先跟随对方或先表示类似的观点,然后通过一个问题延续旧话题或创建新话题。
  22. 看这样一个对话:<br />甲:哎呀这部电影太烂了,我都想退票了。<br />乙:我看网上评价也不太好(接住话题),你也觉得不好看是吗?(送出去话题)<br />甲:拍的什么嘛,为了搞笑而搞笑。<br />乙:嗯,今年好像就没几部好看的国产片(接住),你一般都喜欢看哪种类型的呀?(繁殖出新的话题)
  23. 另外如果是对方主动倾诉交谈的,应对办法就是「重复+提问」。
  24. 看这个例子:<br />甲:昨晚又加班了,公司领导都没让我们回家,直接在公司附近订了酒店让我们住。<br />乙:你昨晚住在酒店了呀?(重复「酒店」+提问)<br />甲:对啊,十几个人,还挺热闹的!<br />乙:十几个人,那肯定热闹!晚上是不是还集体在房间打《王者荣耀》了?<br />甲:哪有时间打啊,干完活都快1点了。<br />乙:都1点了呀(重复「1点了」),你们加班也太疯狂了,为什么事加班啊?
  25. 学会接住并送回话题,抓住时机繁殖新的话题,运用好「重复+提问」,有了这三板斧,对我们说话大有裨益。
  26. <a name="yTCco"></a>
  27. # 三、帮助内向者解决职场沟通问题
  28. 职场沟通最主要的对象就是领导和同事,现在以这两个为重点,来谈内向者如何才能搞定工作伙伴和领导的。
  29. <a name="FjQJh"></a>
  30. ## 3.1 与上级
  31. > 一家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助理,好几次都发现她师父做图有错误,于是直接指了出来,结果被师父骂了。她觉得很委屈,说:「他明明做错了,还反过来骂我,你说我以后还要不要指出这种错误呢?」
  32. 如果领导可以事事正确,那我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好了。但是谁都会犯错,可是谁都不喜欢被别人指出错误,这既是初入职场的第一课,也是贯穿职业生涯最重要的情商训练。
  33. 但是当领导出现错误时,应该如何应对呢?假装糊涂,可能导致更大的错误,直言不讳,可能出力不讨好。有没有可能,既指出了问题,又能维持良性的关系呢?首先要注意避免一些情况:在用词上要避免使用错误、不对、有问题、算错了,这类字眼,这些字眼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34. 然后,表达不同意见的策略是:肯定+更好。
  35. > 比如在上面的情景中,你可以这样和上级说:张老师(设计师),按照您的要求,我把这个方案核对了三遍,整体非常完美,只是有个小地方,数据有点对不上,我想请您看一下,也可以说:张老师,图纸的这个地方,有几个数据让我觉得有点迷惑,所以想请您看看,是不是我搞错了?
  36. 可以看到,巧妙指出错误的关键在于,把矛头指向自己,强调自己很迷惑,而不是直接说「哪里有问题」。另外,在表达「更好」的时候,尽量避免使用「但是、不过」等具有强转折意味的词汇,多使用同时「我觉得、我的补充意见是」,这样的句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化解对方的抵触情绪,有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
  37. 我们再把上面的处理方法提炼一下,处理与上司的矛盾时可以分三步走:
  38. - 第一步,以给足面子为前提,三言两语稳住领导。
  39. - 第二步,以解决问题为前提,快速寻找突破口。
  40. - 第三步,以汇报告知为前提,简要汇报解决方案。
  41. <a name="69rBv"></a>
  42. ## 3.2 与平级
  43. 职场是个考验人性也暴露人性的地方。一方面,一群人聚在一起做事,水平不一,难免出纰漏;另一方面,公司中的小团体出于眼前私利,有时候会故意制造事端,甚至造假,想要从根本上预防各种沟通问题的出现,应该怎么办呢?
  44. 作者的素质三连:你和同事会经常聊工作以外的话题吗?工作以外的时间你们会相聚吗?你会经常主动邀请同事参与和工作无关的活动吗?你也许会反问:有这个必要吗?工作已经占用白天大部分时间了,为什么还要用下班时间和同事混在一起?
  45. 中国有句老话,叫「功夫在诗外」,同样的道理,和同事的相处之道,其实存在于你们的工作关系之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和工作伙伴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结**。
  46. 每一种人际关系都有一个情感账户,常常向对方账户存款,才能获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总是取款,损人利己,彼此之间就会竖起一道冰冷的高墙。而大多数人面对工作关系,都是按部就班的机械式的,连情感账户都还没有开设,这样做看似省去了交际的一些麻烦,但无形中让工作变得困难重重。
  47. 道理很简单,人毕竟不是机器,只要发一个指令就能无条件地为你干活,你必须首先让对方感受到尊重、信任和安全感,然后再谈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顺利完成任务。
  48. 那么,建立真实情感的标准和方法有哪些呢?
  49. 可以参照一下下面的三点:
  50. 1. 和对方彼此熟知。对彼此是哪里人、多大年纪、学什么专业、大致的职业履历和岗位职责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51. 2. 除了工作内容之外,经常谈论些其他话题,比如兴趣爱好、明星八卦、家庭琐事或者对某个异性的评价,等等。
  52. 3. 不要为了达到某个工作上的目的才去刻意接近对方,仅仅出于你想认识这个人,或者你想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
  53. 有一种说法很有市场,认为在职场上不应该轻易与同事建立友情,走得太近容易被出卖之类。
  54. 的确,职场就是一个江湖,在和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伙伴打交道时,我们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但这和「与工作伙伴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结」不是一个概念。它不需要你和同事像「桃园三结义」一样,而是说,在为同一个目标打拼的过程中,追求与个人情绪更加紧密的信息交流,追求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关怀。
  55. 上述三个维度主要是帮助内向者解决问题,下面两个维度则是帮助内向者建立自己的优势。<br /> <br />
  56. <a name="AysVh"></a>
  57. # 四、学会区别人与事,避免语言暴力
  58. 内向者需学会在避免语言微暴力上来建立自己的优势。主要核心是:学会区别人与事,避免语言暴力。
  59. 语言暴力的问题,是内心者和外向者都会遇到的,但对于外向者来说,即使意识到了,由于性子急,往往很难改正,而内向者因为更容易沉着冷静,去体谅别人,所以在认识到问题后,更容易改善。所以这方面可以成为内向者的优势。
  60. <a name="FVfjD"></a>
  61. ## 4.1 对事不对人
  62. 有句俗话叫「刀子嘴豆腐心」,所谓「刀子嘴」就是说有些人说话容易伤人。当然,生活中像漫骂、诋毁和指责这样直接的语言暴力并不常见,更多的是一种「语言微暴力」,杀伤力也许不大,但却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63. > 看看这些话,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前面右拐右拐,怎么不右拐啊?你怎么回事啊?你怎么老是迟到啊?你永远都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你从来都不关心我?你怎么回事啊,怎么又这样?你问我我问谁啊?我怎么可能知道?
  64. 不难发现,这些「语言微暴力」的共同特点就是说话时带着责备、抱怨、批评和推脱,说话的人会把所有问题和不满习惯性地归咎于别人。
  65. > 客人感觉包房里很冷,就问服务员:「这里面怎么这么冷啊?能不能把空调打开?」服务员随口说了一句:「空调就是开着的呀,这个房间太大了,热得比较慢。」这时客人不假思索地说:「显然不是啊,就是你们餐厅的服务有问题啊!」
  66. 本来是关于房间空调这个事的问题,直接就被扯上了整个餐厅的服务质量。这叫什么?这叫用评价替代了观察。如果换一种说法,客人只把观察到的情况具体描述出来,而不去指责抱怨,比如说:「我发现,这房间的两个大窗户关不紧,漏风,所以不暖和,可以给我们换个包间吗?」这样就可以避免让彼此感到不愉快。
  67.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对事不对人」,在避免语言微暴力的问题上,第一个使用技能就是把人和事分开,对事不对人,也就是说,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不等于就要评价对方,当我们能留意观察到的事情,并简单地描述出来,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语言微暴力」的发生了。
  68. 其实,当你用一种纯粹观察或客观描述的语言说一段话时,语气都会变得平和有礼,不再咄咄逼人给人施加情绪上的压力,沟通效果自然会完全不同。
  69. 这里还有个小技巧,就是在表达感受时,尽量少用第二人称「你」、「你们」,「你怎么回事啊?」「你总是不和团队合作」。实在仍不在时,不妨换成第一人称,比如「我觉得......我发现......我希望......」不要小看这个微小的转变,这可以让语言的攻击性大大降低。
  70. <a name="YdnJ4"></a>
  71. ## 4.2 抬高人,贬低事
  72. > 陪一位身材略胖的朋友买衣服,面对她试穿的一件衣服,你却脱口而出:「穿这件衣服显得你更胖了。」这话肯定让朋友听着不舒服,很容易让对方理解为:「你嘲笑我是个胖子」或者「你觉得我不配穿这件衣服」。
  73. 其实这里表达的重点是衣服,而不是对方的身材。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选择衣服上做文章。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把全部「火力」集中在衣服上,比如可以这样说:「这件衣服很普通啊,配不上你的气质。」或者说:「这件衣服有点老气,你更适合穿有活力的款式。」不难发现,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要「抬高」朋友,「贬低」衣服。
  74. 其实这两种方法恰好对应了心理学中有两个词,叫「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内部归因就是把原因归结到人身上,外部归因就是把原因归结到事情身上。
  75. > 研究发现,在夫妻之间,当对方做成功一件事时,和谐的夫妻习惯于进行内部归因,赞美对方的个人能力,「你真棒,你真勤快,你真好」;易于冲突的夫妻则会外部归因,比如说「这件事情太简单,是个人都能做好,是你运气好」之类。
  76. 而在面对对方搞砸了一件事时,和谐的夫妻习惯于进行外部归因,比如说是这件事太难做了,又比如上面穿衣服的例子,都是把锅甩给事情;易于冲突的夫妻则会在坏事上内部归因,直接批评对方本人的能力,造成语言暴力。在这里,夫妻的沟通之道和我们平时与人的沟通,是一个道理。
  77. 掌握了这两个技巧好,我们再来看看一个国人最容易犯的一个沟通病,也就是大家最喜欢说的一个口头禅:随便,喜欢说「随便」既是一种语言微暴力,又是情商低的表现。喜欢说「随便、都行」的人,除了不爱思考或没时间思考外,要么是担心自己被否定,要么是心口不一,要么就是为了逃避责任。
  78. 那么,治疗「随便」,有什么药方呢?这个时候要看你处的位置,如果你是组织者,可以试着给出「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以聚餐为例,比如:「今晚吃火锅还是烧烤,大家选一个吧,云南菜咱们留着下次再吃。」如果还有人无法选择,要么就和聚会核心人物单独沟通,要么就自己拿主意。
  79. 如果你只是讨论的参与者,则可以采取排除法或给出一定范围,地理上、时间上和吃饭的内容上都可以。比如:只要不吃火锅,什么都行;我最近在吃药,只能吃清淡点的;除了周一晚上,其他时间都行;地方不要太远就好,这样都可以提高沟通的效率。<br /> <br />
  80. <a name="r75gs"></a>
  81. # 五、通过化解棘手局面来建立自己的优势
  82. 这里涉及的棘手局面是指沟通陷阱和错误倾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沟通陷阱」,内向的人应该如何向人求助,如何不再依赖别人?
  83. <a name="wbDBZ"></a>
  84. ## 5.1 沟通陷阱
  85. > 晓丽事事依赖男朋友,从定外卖、订飞机票火车票这类琐事,到自己的公关新闻稿怎么写这类耗时耗力的事,都推给男朋友做,还美其名曰:「这是爱的考验。」时间久了,男朋友终于忍不住爆发,摔门而去。但争吵并没有让晓丽有所醒悟,反而让她产生另一种想法:他是不是不爱我了?于是,她开始变本加厉地折腾男友,或装可怜或恶言相向,甚至以自杀相威胁。
  86. 其实,沟通陷阱往往是因为其中一方过度依赖,而过度依赖不但会破坏人际关系,还会让自我迷失,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要想办法将过度依赖转变为适度依赖。
  87. 比如,晓丽让男友帮她写公关新闻稿这件事,询问男友之前,先问问自己,我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写出一篇新闻稿呢?比如上网查一查,先模仿一下别人行不行?如果情况比较紧急,那么可以寻求替代方案。
  88. 还是拿晓丽举例子:除了男友,有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到我?我有做公关的朋友可以求助吗?公司以前的新闻稿可以拿来参考吗?
  89. 寻求替代方案的好处在于,转移习惯性的依赖对象,切断「只要一有事就去找男友」的行为惯性。如果以上两种方法仍然不奏效,并且觉得只有男友才能帮忙,那么可以询问解决方法,而不是让对方代劳。晓丽可以把自己的困惑和难处告诉男友,同时询问写作新闻稿要注意什么问题、不能忽略哪些内容等等,但是坚决不让男友代劳,也就是说,要把甩包袱式的过度依赖转化成适度依赖。
  90. <a name="4RNOV"></a>
  91. ## 5.2 正确倾听
  92. <a name="Jp0Pn"></a>
  93. ### 5.2.1 欠妥的倾听模式
  94. >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你苦口婆心,好言相劝,你拿出自己的热情和深思熟虑的意见,就为了帮助朋友走出困境;或者在听完朋友的痛苦遭遇后,你情绪激动地从椅子上跳起来,责骂那个让朋友受伤的「人渣」,很想替朋友出口恶气。
  95. >
  96. > 可是,这时候朋友非但没有平复下来,反而把话题的矛头指向了你,与你辩论起来,争辩到最后,你们两个人面红耳赤,一拍两散。你心里暗骂:真是不知好歹,还不是为了你好,活该被人欺负。你的朋友估计也在心里嘀咕:你以为你了解我,根本就不了解,说了半天一句有用的话都没有。
  97. 你看,一边是热脸贴了冷屁股,另一边则产生了更多埋怨,本来是一个人郁闷,现在变成两个人难过,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了你的倾听反应模式上。倾听别人说话时,人们最容易出现三种倾听模式:自恋式倾听、防卫性倾听、错误假定。<br />100%![](https://gw.alipayobjects.com/mdn/prod_resource/afts/img/A*vl1iS57KtIoAAAAAAAAAAABjAQAAAQ/original#align=left&display=inline&height=8&margin=%5Bobject%20Object%5D&originHeight=8&originWidth=56&status=done&style=none&width=56)<br />[

  1. ]()<br />[

  1. ]()<br />[

  1. ]()<br />自恋式倾听,总是喜欢把对方的讲话主题转移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你说:这工作快烦死了,我一天都不想干了,真想马上辞职。自恋式倾听者通常会说:你这工作还嫌烦啊,那你应该到我们单位来上上班,就知道什么是真的烦了,这种说话方式貌似在回应对方,实际上它打断甚至中断了对方的倾诉。
  2. 使用防卫性倾听的人总是认为别人说的话都是在针对自己。比如,对方说:我觉得现在对你来说,与其费尽心思寻找出路,不如多花点时间看看书。防卫性倾听的人会这样回应:我怎么没看书啊。再说,看书根本没用好吗,适合你的方式并不适合我呀。你看,防卫性倾听会让本来想继续给出建议的人会干脆闭嘴,双方也就失去了进一步倾诉的机会。
  3. 第三种叫错误假定。当对方刚刚开口说一件事的时候,你就认为对方要说的事自己早就明白了,然后按照自己所谓的想法去回应对方,或者你从一开始就认为对方的想法是可笑的、幼稚的、不值得花心思去听的,于是你会很草率地给出意见,或者干脆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4. <a name="uJXt3"></a>
  5. ### 5.2.2 积极的倾听反应
  6. 93%![](https://gw.alipayobjects.com/mdn/prod_resource/afts/img/A*vl1iS57KtIoAAAAAAAAAAABjAQAAAQ/original#align=left&display=inline&height=8&margin=%5Bobject%20Object%5D&originHeight=8&originWidth=56&status=done&style=none&width=56)<br />[

  1. ]()<br />[

  1. ]()<br />[

```

]()
第一种,借力使力。顺着对方的话回应,而不是建立新的话题。对方说想辞职,你可以说:「是啊,天天加班,周六、周日都不让休息,请年假就更别想了。」特别是当你无法立刻给出一个好建议时,借力使力会让你们的谈话安全、高效和舒服。

第二种,通过提问推动沟通。当朋友对工作抱怨说想辞职,你可以询问他具体情况,都有哪些不能接受的地方,其他同事是不是也一样。这样有助于对方探索自己真实的意图,高质量的提问还能帮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三种,支持性回应。还是朋友辞职的例子,你可以这样回应:「看你这么不开心,一定很累吧。」「天哪,你都是怎么熬过来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向你倾诉并不是为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仅仅为了得到更多的赞同和鼓励,或者说为了从你这里获得支持。

其实,和语言暴力的问题一样,在避免错误倾听、学会积极倾听上,内向者其实比外向者有更多的优势,学会运用这个优势,能够让内向者的沟通更加高效。

后记

内向者大多更加具备敏锐的同理心,更懂得换位思考。内向者善于给予对方一种舒服的状态,让对方愿意信任、愿意敞开心扉。再加上前面的沟通技巧,相信内向者会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希望大家都可以破除自己的沟通恐惧,改善自己的谈话策略,通过练习,让自己拥有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