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让未来现在就来:成为高效能的行动派
作者名:彭小六

前言

彭小六可以算是个体崛起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在2014年4月份开始,每周在简书上更新一篇读书笔记,连续40周。这本书的基础便是那40周打下的。在这本书中,彭小六并没有大讲特讲基础理论,也没有对所出现的概念进行逻辑的验证和推理,有的只是各种贴合实际的建议。

这本书记录着彭小六从0到1艰难探索的具体方法、技巧,大致上包含阅读能力、知识体系建立、时间管理、职场精进这么几个方面。

一、知识的分类逻辑

大部分人都迷恋权威的知识,但即便再权威的知识都需要内化成自己的认知才能算是自己的本领,而挑选这些权威的知识其实也是需要一定技术的,现在我们就以一个吃货的视角来看下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知识到底存在着怎样的一个分类逻辑。

1.1 香蕉与猴子

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的寓言。

心理学家把三只猴子关进了一个笼子里,在笼子中间有挂猴子最喜欢的香蕉,但是不管那只猴子去拿香蕉,另外两只猴子必定受到惩罚。那么,经过几次条件反射的链接之后,所有的猴子知道,那个香蕉是碰不得的,那是灾难的开关,于是只要有猴子敢去拿香蕉,就会遭受另外两只猴子的暴揍。久而久之,猴子们似乎就对香蕉视而不见了。

接下来心理学家用另外一只新猴子替换了老猴子。新猴子不知道香蕉的奥秘,想要去拿香蕉,结果没有例外的遭受了爆揍,于是也习得了不去拿香蕉。在此之后,心理学家重复了这个动作,直到把所有的老猴子都替换了新猴子。最终,即便是所有的猴子都不知道拿香蕉会遭受惩罚,但仍然没有猴子主动去拿香蕉。

很多人都把这个寓言当作一个真实的心理学实验来讲述,但其实并没有这个实验,虽然有类似的,但在那个实验中,是两只猴子,一只受过训练,知道笼子中的某个装置会发出惩罚,而另一只不知道,所以当未受训的猴子接近装置的时候,受过训练的猴子会拉开未受训的猴子,甚至露出威胁的表情。这其中并没有香蕉。

那为什么一个寓言故事会被当作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呢?甚至有的文章中言之凿凿的还有“实验数据”呢?这是因为这个寓言故事性强,其中的寓意清晰,容易理解,更何况,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揭示出社会运行的深刻规则,也让人不自禁的心生一种掌控和洞察的窃喜。
:::info 但可惜的是,即便是真正的完美实验所能揭示出来的规则也是真相的片段,有些甚至是片段的四舍五入。 :::

就拿这个寓言的源头那个实验中来说,最终也仅仅显示,未受训的猴子在几次尝试触发装置被劝阻甚至威胁之后,会大大的减少主动触发装置的行为,但也不能禁绝。

一个寓言故事,经过权威的重复,使得大部分人都以为确有其事,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播的扭曲。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最多检验下信息所传达的道理的真伪,但对于说明道理的数据实验却不会过多的去审核,因为我们下意识得认为,既然是公共发表的言论或出版的书籍,一来作者本身就已经谨慎的验证过了,二来如果有误,其他的读者也会提出来,所以,传播的渠道和人越具有权威性,我们越加容易不加思索的接受。

但是,我们要知道,高手的思维虽然层级很高,但“节约能量,不过多的消耗脑力去思考”是烙印在基因中的行为模式,牛人接触的信息虽多,但他也有自己的权威,不可避免地也会犯普通人一样的“不假思索就接受”的错误,差别在于这个“不假思索就接受”在整个学习的体量中所占有的比例多少而已。

信息爆炸式发展的时代,我们已经不可能对每个结论或信息进行验证和详细的理解了,所以我们又多了一个选择:直接让高手帮我们过滤和验证信息。但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我们依然需要对高手所传递出来的关键信息进行验证和批判。

什么是关键信息?每个人的关键信息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和不同的人不同的知识体系和偏好有关,编程的技巧对程序员来说是关键信息,对心理学家而言可能就是噪音了。

因此独立思考在什么时候都很重要。
:::tips 事实上,对于高手的见解更应该保持批判性思维,因为,一旦高手自己进入盲区的话,他依然会用严密的逻辑进行自证预言式的推理,让人更难以发现其中的漏洞。 :::
所以我们既不要做笼子中不知所以然的新猴子,也不要做把寓言当科学实验的人。

1.2 知识与食物

越稀缺,越珍贵,越会花时间去研究,但在互联网时代,从深奥到浅薄,都不过是搜索引擎内几个关键字加点击的事儿,所耗费的代价极其的小,情感投入也小少,这带来的问题是,专注度也随之减少了,满足的阈值降低了,也就是说,我们不再需要深度思考了,一切都是现成的。在实际上,我们变得肤浅了。
:::danger 当我们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垃圾场的时候,整个的认知体系就像是拼凑起弗兰肯斯坦,生硬而丑陋,到处都是不和谐的补丁。 :::

因为我们在接受别人的思维的时候,虽然别人是毫无保留的把最精华的部分呈现出来的,但所有的认知都有形状,这个形状由加工过程决定,我们如果拿来直接拼凑,肯定会有裂缝。只有拿来重新加工,把所有的知识研碎了重组才能制造出符合自己样貌的知识形状。

所以,精读书籍的目的并不是直接把精华内容塞到脑子里,而是而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原书的核心观念和逻辑,是对原书内容的初步打散,可以节约进行个性化加工的时间和力气。但这些内容依然有着形状,并不能省略我们自己最终的搅拌和塑形的过程。

事实上,我们在任何的知识平台上学习,都需要最后这一个步骤,所不同的,真正以学习为导向的知识在传播的时候会尽量软化自己的形状,以便于学习者再次加工。

那么我们在面对一门知识的时候,就必须要区分出这个知识对于个人来讲到底是意味着什么。彭小六是以《越读者》中的食物法划分的:

1.2.1 主食

这是生存需求的学习,包括职业技能、人际关系、理财规划等等长期的发展方向,也包括当前所面对的具体问题,比如论文的写作方式这样阶段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1.2.2 美食

它不是生存所必须的,有些人一辈子吃米面蔬菜,也能活得很结实,但有了美食,幸福感会加强,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会更深,因为它是针对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

1.2.3 蔬果

在学习的时候,会碰到很多看似浅显的概念其实内涵很深刻,很容易就忽略过去,这个时候就需要果蔬上场,把这些概念、字句的含义给搞清楚了,就像是饭后吃颗水果,塞塞胃里的空隙。

1.2.4 甜点

甜食总是让人愉快的,在疲劳的时候,来块糖,是振奋精神的好方法。所以甜点代表的是娱乐阅读,一本轻快的小说,一个让人哈哈大笑的段子都属于甜点。大多数的短视频app主打的都是甜点式内容,短而有趣,非常能吸引人。但我们要注意,甜点吃多了,人就容易发胖。

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的加工方法和深度是不同的,蔬果和甜点是可以速读的,很多快速阅读默认的阅读材料基本都是属于这两类。而主食更注重的是实践,原理能够搞清楚,对于实践可以事半功倍,但如果一时之间搞不懂原理,按章操作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可是美食就不一样了,是要细细品味的,不然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吞了,什么味道也品不出来。可以说,美食类学习是最需要时间,是要让其沉淀到骨髓,烙进本能的。

甜点类的书,几分钟读完和几天读完一本所获的最终结果相差并不大,主食的书也可以通过找框架找核心概念快速掌握,蔬果类的书可以随取随用,美食类的的书就需要不仅理解其中明显呈现出来的内容,还需要揣摩背后的逻辑。

毕竟雕刻大理石和雕刻橡皮泥是有区别的。

二、构建知识树

知道了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知识在整个知识树上处于什么位置之后,就要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树了。

这个过程最关键的不是大而全,而是快而准,因此必要的知识管理工具、最好的知识获取平台、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而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也是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

2.1 知识仓鼠

我的学习习惯是早上学习30分钟的美食类知识,然后在洗漱、早餐、通勤的时间学习主食类知识,甜点是作为工作间隙的调节。而晚上临睡觉之前是回顾时间,也是果蔬类学习的重点时刻。

这个计划的重点在于在两点:

  1. 复习;
  2. 记录。

我的记忆力并不算好,所以我对于重复一向很重视,但每天我们都接触大量的信息,到了晚上该复习的时候,甚至连今天接触过什么信息都已经忘的一干二净了,那就更别说去回顾具体的内容了。

所以,对于当天所接收到的信息,都需要有一个记录的动作,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需要记录。这就要去判断一个信息的价值,不仅仅是当前有没有用,还要看它可能会有什么应用场景,这个应用场景出现在自己的面前的可能性有多大,可能性越大,价值就越高,就越值得被收藏。

在选择记录工具上,彭小六重点介绍了印象笔记和扫描全能王,前者用于多平台、多终端同步信息,后者则可以将纸质文档扫描成电子文档,同样可以同步到印象笔记中进行多终端的无缝操作。这两个软件都是记录和整理知识的好帮手。

相比这两个软件,我个人比较偏爱石墨和语雀,前者可以扫描和适用多平台,后者主要是因为多在电脑边上工作,而且它对于我个人构建知识树/知识体系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而且它的编辑器也比较好用。另外,就目前而言,石墨更多是我记录零碎知识点的工具,而语雀则是我讲知识点整合至那棵“树”里面的好伙伴。
:::tips 好工具可以提高效率,但最终最重要的因素依然是人。再好的工具也只是辅助,是为了节约脑力,把大脑有限的带宽留给更重要的事情上。 :::
李敖的读书法是大大有名的,他买书一般买两本,因为他要拆书。李敖的拆书是真正的拆,用美工刀五马分尸的拆,看到的好的内容就用美工刀裁下来,贴到专属的剪贴簿上,如果正反两面都有,就要拆两本书。

如今的阅读已经向电子化大大的向前了一步,我们完全可以把学习电子化,这样不仅携带方便,一个小小的手机或者PAD就装满几个图书馆的书了,最重要的是搜索也方便。

除此之外,网易云课堂、网易公开课、学堂在线、MOOC、B站、千聊、语雀等等平台及书籍拆解的专栏都是我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总之,获取知识是容易的,收藏知识也是容易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把这些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认知**。**

“学而时习之”是两千多年前的教诲了,但到今天依然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法则,因为时代虽然在变,但人的大脑却没有什么改变。不过记录和复习只是构建知识体系的第一步,他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原材料的质和量。

2.2 众术合修

很多人都在抱怨知识实在是太多了,学不过来了。像古人学富五车,也不过是现在三四本网络长篇小说而已。我们如今一个小学毕业生就轻轻松松的学富好几个五车了。因此,知识焦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焦虑,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其实也不是我们不想进行深度思考,而是来不及深度思考。

如果我们追溯到知识的源头和学习的出发点上,我们倒也不需要有多少畏惧。不管多么高深的知识,他的源头必定是有限的几个基本定理,而我们真正需要的也并非是如百科全书式的完全复制。

所谓“弱水三千,取一瓢饮之”,我们所需要只是能能解渴的那一瓢而已。

从这点上说,学不过来的问题就可以分解为这么几个小问题了:

第一,你觉得学不过来,但是你学了吗?很多时候真相其实是这样的,看到一个有趣点,开始感到兴奋了,想要去学,于是就开始搜集资料,囤积相应的书籍。但也仅止于此了,有的是因为资料越囤积越多,早就迷失了当初想要学习的那个点在哪里了;有的是一直处于“准备”状态中,觉得自己的资料还没有搜集齐全,还不能把这门知识完美的学到手。

第二,这门知识在你的知识树中处于哪个枝丫?我们的知识都是因为相互之间的联系才成为体系的,如果不知道这门新的知识在我们整个的知识结构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那么这部分知识其实是孤子,受到噪声的侵蚀和冲击是比较大,记忆的触角也不会延伸到这里,从实际的学习效果上来讲是比较差的。

第三,这门知识的应用场景在哪里?在学习的时候,如果知识是静止的话,那它所具有的能量其实是非常小的。因此,面对新知识,最重要的问题除了寻根溯源,还需要问问自己,这部分知识具有什么样的可能性,最常用的办法是,从当前所具有的知识,能够推演出什么新的结论。我们不需要推理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发现,也不必为正确与否负责,最重要的是去推理这个动作。

但即使直面这三个问题,我们依然会有困惑,我学了多少?我正确的把这门知识放到应该放置的枝丫了吗?我还没有条件用实际的应用场景来检验知识,怎么办?

那就把自己当作老师,尝试着分享出来的。蔡叔说,当你在学习的时候,你有可能会糊弄自己,但当你要教给别人的时候,你就必须要把每个概念和相应的逻辑掰碎理顺了才行,就没有糊弄的可能了。

在做分享的时候,我们不可能照本宣科的去朗读或者背诵,必须要转译到自己的语汇体系,在这个转译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其实有很多的内容是似是而非的,并没有吃透。

分享,是一种有效地塑造自己知识形状的方法。

还有更高级的知识体系形成方法:创造。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了,正确的学习不是完全拷贝,而是转译,这意味我们不需要从最广泛的知识谱系中入手,而从实际的应用方面出发。比如绘画,我们可以直接从临摹一幅感兴趣的画开始,通过这幅画来串通绘画中的光影、造型、体积等核心知识。

这是具体的技能类学习,那么认知类的呢?其实我们同样可以创造。方法我们在开头就已经提供了:类比。大部分的概念是抽象的,记忆和理解都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我们用一个寓言或者故事进行类比的话,就很容易理解和记忆了。就像香蕉与猴子的寓言很容易就把社会规则的形成过程给表达出来了。
:::info 知识存量多只不过是说明我们整个人类文明的厚度,但并不会遮盖掉我们进入知识殿堂的路径。最重要的是懂得取舍、有整体观念,还有JUST DO IT。 :::

三、思维预设

知道如何挑选好书,准备好提高效率的工具,只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但砍柴这个动作却是不能省略的。因此阅读时如何思维就成了决定学习效果的最终因素,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在具体阅读一本书时,应该带着那些思维预设,以及如何让自己永远如饥似渴的持续学习。

3.1 阅读制胜

:::info 阅读制胜很容易就成为一门成功学,以至于大家都在比拼阅读的数量,似乎一年读书几百本就是成功了。倘若把读书本身当作是成功的话,那就有失偏颇了。阅读更多的作用是揭开思维上的枷锁,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解锁更多的工具箱。 :::
从这点上来看,虽然阅读本身不能直接带来成功,但阅读是能够增进我们成功的可能性的。那么如何阅读、阅读那些内容就很重要了。

其实除了美食类知识的书籍以外,其他几类的书都可以读的很快。但这个很快不是线性的从头到尾翻一遍这样的快,是有严格的步骤来执行。彭小六提供一个30分钟阅读一本书的具体方法,实际上是要在30分钟内把一本书过三遍。

在进行真正的30分钟阅读一本书之前,心态的转变是很重要的。这个前文就已经提及,我们学习是要按需索取,不是完全拷贝,换成极端的说法就是知识面前我们是国王而不是奴隶。

大部分爱书的人书架上都会有一堆的未读完或未读的书,不仅占据着书架的空间,也占用着我们的注意力空间,让我们总觉得这好几本书还没看完呢,等看完再进行下一本书吧。结果就是下一本书迟迟到来不了。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书读完呢?根本没有必要嘛。我从小读书就很快,但是我爸爸就一直叮嘱我看书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这还不算,有时候还要我默读出来,实际上我也是嘴上念念,根本进不到大脑里,因为默读的速度实在太慢了,大脑根本无法适应这种节奏,如果谁的大脑能够使适应默读的速度,那么就可以称他一声郭靖大侠了。

同样的,一本书里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案例、故事,这些是为了辅证主要论点的,这当然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概念的,但同时也将整体的逻辑框架拆散了。如果我们逐字阅读的话,因为大脑前摄效应和后摄效应的存在,干货与干货在认知感觉中隔的比较远,不容易联系在一起。

因此我们在消灭一本书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找到这本书核心观点,这个通常可以在序,前言和后跋以及目录中了解到。这部分可以控制在5分钟以内。

找核心观点, 不仅仅是为以后的几个阅读步骤打基础,同时也是在甄别这本书对自己而言是否值得阅读。如果经过这5分钟的甄别,对本书没什么兴趣,就果断的扔下吧。

第二个步骤是找基本框架,大概也需要5分钟。绝大部分的书都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结构框架,少部分如《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样的书,每一章都是一个相对独立主题,这些主题之间也没有更高层次的框架把他们整合在一起,这样的书就只能对每个章节进行最核心观念的概括了。

因此,第二步骤的大部分时间其实在目录页上,通过目录的索引,找到这本书最最基础的框架,跟着这几个框架方向,找到每个方向上的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第二步骤的任务。

找到一本书基础框架的核心观点之后,就要重复对基础框架中的大方向找小基础框架了,这就是阅读的第三个步骤:捞干货,大约需要15分钟。

捞干货的时候要切记,不是拷贝,是整合。整合的最大特点就是带有目的性。只索取对我们有用和感兴趣的。

前面两个步骤的目的相当于盗贼踩盘,摸清了进出的路线以及宝藏所在地点,第三个步骤就直奔主题,探囊取物了。

第四个步骤是整理,大约需要五分钟。

这个步骤的目的有两个:

  • 首先是检验记忆和整合的程度,只有能够写出来或者讲出来,才算是进入的深度学习的门坎了。
  • 其次是留下下次复习的快捷通道,不然随着记忆的模糊,下次复习的时候,还要再次重复前面三步骤,有了整理之后的线索,就可以直接按照第四步骤然后第三步骤的顺序来复习了。


    30分钟阅读一本书只是一个概略,重要的是打破线性的阅读模式,采用立体螺旋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

3.2 跳出舒适区

30分钟阅读一本书,看起来很美好,激励性很强,可是如果就这样一鼓作气的去阅读,难免再而衰三而竭。这就涉及到书籍的分类。不过这次不是从知识本身去分类,而是从阅读者知识结构去划分。

爱迪生小时候在底特律图书馆看书,原本的计划是挨着顺序把所有的图书看完,可最终发现,阅读了太多不相干的内容,也阅读了太多重复的内容,这才领悟到,在阅读的时候一个明确的主题和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我们该用一个什么样的维度来划分书籍,才能让所阅读的书籍对我们的效用最大化呢?

我们可以借鉴认知的四个层次来划分,也就是: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首先是舒适区(知道自己知道):这是自己最擅长的地方,也是最专业的地方,平常我们所做的事情、所解决的问题大多数从这个区域调取技能的,这也是我们在自己的简历中自信的填在“擅长”这一栏的能力,也是所有身份标签的底气所在。

    其次是学习区(知道自己不知道):这部分是我们重要阅读提高的,这是我们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在大学的时候,我的老师给我一个忠告:广泛的阅读吧,虽然你现在还不知道你将来需要什么知识,但我希望你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知道到去哪里寻找这些知识。

    学习区是建立在舒适区之上的,就像是打游戏中的地图,学习区是还没解锁的区域,但我们可以通过仔细的研究舒适区的地图,在大脑中模拟出学习区的地图。

    再次是宝藏区(不知道自己知道):一个人的知识总量大致可以区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道大多属于舒适区,隐形知识却更可能属于宝藏区,因为隐性知识大多和一个人所处的环境相关联,脱离了具体的环境很难表现和被识别。但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往往是有限的,并不能完全发挥我们的潜能,只有真正去做了,我们才会恍然发觉,原来我也能做到。

    最后是盲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盲区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存在着盲区,即便是社会总体智慧都存在边界,边界以外的就是社会总智慧的盲区。突破盲区是没办法计划性进行的,今天突破多少,明天突破多少,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盲区在哪里,也不知道盲区内的地形如何,又怎么去规划呢?
    :::success 那么又如何感知盲区呢?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好奇心,永远不要把“不”作为第一反应,保持开放的心灵,随时接受新的思想。这很难,但很有必要。 :::
    通过从知识本身的食物划分法和学习者本身认知层次的立体划分,我们就可以将主食类知识、美食类知识、果蔬类知识、甜食类知识和舒适区、学习区、宝藏区、盲区结合起来进行排列组合,然后在不同的排列组合中填下自己的探索成果和计划。

原则就是“扩大舒适区,占领学习区,挖掘宝藏区,正视盲区”。

到了这个阶段,一般人会有这样的疑惑:我学这么多,能记得住吗?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其实前文的内容你还没有懂。

  • 首先,我们从来没有强调记忆这回事,因为我们要的是转译、整合,而不是拷贝。
  • 其次,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增加大脑里的信息总量,而是为来带来改变。
    • 所以面对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敢于取舍,再好的体系都是别人的,再完美的体系我都要打碎了再组合进自己的体系,不适合自己的和已经拥有替代方案的,就要大胆得舍去,但要如果这部分是我们的盲区又另当别论了。
  • 第三,我们的学习是立体的,不仅是一本书内立体,而是在整个知识体系内立体,相互验证,循环往前,如此多遍的重复与应用又怎么会记不住呢?除非你所说的记不住其实指的是不能过目不忘。

四、没有行为的方法论就是废纸

再完美的方法论没有实际的行动也等于废纸一张,而拖延就是“没有行动”的急先锋。拖延三境界就是拖延症患者心中对拖延的不同程度的投降,当然了解了拖延三境界之后,还需要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治疗拖延。另推荐一本书:《拖延心理学》

4.1 拖延的三重境界

首先我们来说说时间管理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需要时间管理?

你的第一念头可能是拖延。但拖延是表象,真正的问题是在于时间不够和任务量大的矛盾,这是本质,正因为有这个矛盾的存在才会有拖延、时间管理、任务管理、精力管理这些概念和方法的出现。

不过拖延也确实是很多人头疼的一件事情,虽然我们已经知道拖延是本质矛盾的一个典型表象,但当这个表象足够显眼的时候,就有必要对这个表象进行剖析,毕竟他已经成为本质问题的一件坚硬外衣,已经没办法采用“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自己就会消失”的策略来处理。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拖延的三个境界:

4.1.1 拖延就拖延吧

这种状态,我们还没认识到拖延会给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到来多大的损失,反正今天没做完,就明天做嘛,又不着急。这个层次的拖延人数是最多的,没什么上进心,得过且过,也并不追求内心的安宁,主要是没有认识到时间的价值。

4.1.2 下次绝不拖延

这个层次的人已经认识到时间的威力了,甚至因为拖延而遭受到了损失,于是对时间的规划一下子就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时间精确到小时,把一年计算为8670小时,计划填满所有的小时格子,一点空隙都没有。

结果执行起来却发现困难难重重,东一个电话占用16分钟,西一个文件占用了21分钟,这些损失的时间就要从下一个时间安排中补回来,结果引发连锁反应,只能不断的压缩休息时间,导致注意不集中,效率低下,再次引发一个新的恶性循环。

没执行几天,索性就放弃了,可是没放弃几天,又开始一个更严密的计划,就这样在开始-扰乱-中断-再开始的循环中,不断告诫自己下次绝不拖延了。

4.1.3 我拖延我骄傲

经过大量的第二境界的循环,终于认识到,自己可能没有足够的自控力把计划执行下去,于是就自我合理化,“我要是去干的话不过是小菜一碟,我就是懒得去”。这就把自控力的问题转化成意愿的问题,有没有执行力,其他人是看得见,而有没有这个意愿是自己说了算的,第三层次的拖延就是模糊衡量标准掩耳盗铃式的提升自己的内心舒适度。

这还不是拖延的最高境界,拖延的最高境界是“我拖延,但我幸福/骄傲/牛逼”,通常这个时候会有一下案例,比如某某国家,最没有时间观念,但人家的国民幸福指数是我们的好几倍。

你可能觉得第三境界的拖延症已经病入膏肓了,但其实第三层次的拖延最容易治好,只要有可靠有效的方法。而第一境界的人动力不足,再好的方法,也难以唤醒他的动机与执行力,第二境界的人处在完全对抗的状态,很难让他松弛下来,承认自己对抗不了时间,只能利用管理技巧优化时间的安排。

而第三境界的人,已经受过时间管理的挫折,同时也已经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并且这个闪光点是在那么深的挫败感中搜寻出来的,由此可见他所蕴含的积极能量。

所以,战胜拖延症的第一步,就是接纳在时间面前我们只是个孩子,我们不是要去和时间对抗,而是要和时间做朋友,让时间帮助我们成长,同时也坚信自己有着无可替代的熠熠生辉的特点。

4.2 吃掉大青蛙

一般来讲进行时间管理的路线有三种:

  1. 时间最大化管理;
  2. 任务最优化管理;
  3. 精力管理。


    时间最大化管理方式最经典的当然是柳比歇夫了,有本叫《奇特的一生》的书专门介绍他。柳比歇夫对时间定量化使用已经到达丧心病狂的地步了,每做一个动作都要记录所花费的时间,统一汇总,分析和研究,尽可能减少每个操作的时间和不必要的操作,更恐怖的是56年如一日般地执行。

这种是属于极端例子,即使我们身处数字时代,有大量便捷的记录工具,估计也没有人能够学的来。

既然学不来,为什么要介绍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方法呢?这是因为柳比歇夫那么极端的方式我们虽然学不会,但对单项任务所耗费的时间进行定量,确实已经成为了时间管理的一个基本思路。这也是番茄钟,设定一个时间段,心无旁骛的执行的原理。

说到底,拖延无非两种表现,不做,或者做得慢。假如已经开始做了,那么就需要重点解决做得慢的问题,而做得慢大多是因为分心。通过时间定量化的设定和专注的双重隔离,做得慢的问题基本上就能得到解决了。

但是在这之前还要解决一下“不做”的问题。其实与其说不做,倒不如说“不知道如何去做”,这句话的意思有两种,一是事情太多,不知道从哪件事情开始,二是事情太难,怕干不了。

其实两种情况可以合并到一起理解,因为很难的事情可以分解为很多不难的事情,那么问题就剩一个了:面对很多任务,该如何着手呢?

彭小六介绍了博恩·催西的《吃掉那只青蛙》的方法。如果事情必须要干的话,那么就从最大丑的那只青蛙开始吃起。其实,我看到要吃青蛙,马上就有做事的动力了,吃青蛙实在是太恶心了。

吃青蛙的本质上就是任务最优化的管理方法。如何判定哪只青蛙最大最丑呢?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四象限法,也就是把所有的任务划分为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不紧急不重要这四个类别。

同时加上时间的维度,分为日、周、月,这样以来每次就有三只最大最丑的青蛙需要吃了。每日最大最丑的青蛙是紧急重要的,每周最大最丑的青蛙是紧急不重要的,每月最大最丑的青蛙是重要不紧急的。

根据80/20法则,通过坚持每次都吃最大最丑的青蛙,其实就已经把80%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五、精力是前提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付出和收获是相关联的,学习的效率和时间的利用都是需要充沛的体能来支撑,一个药罐子整天昏昏沉沉的怎么可能有清晰的思维和高质量的产出呢?

所以精力管理是学习和时间管理的前提,而所有的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在职业上有更好的表现。

5.1 保持精力

不管是时间最大化还是任务最优化,最终的执行者都是人,长期的规律性行为对人的注意力、意志力和体能都有较高的要求。

:::info 而对一个人精力旺盛与否的最大影响莫过于睡眠与饮食,其次是运动和间隔休息。 :::

睡眠倒不是说非得睡够多长时间,质量最重要。睡觉前躺在床上玩手机,看着看着就睡着的那种是最差的睡眠方式。

一般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建议尽量遵守以下几个规则:

  1. 睡前15分钟不再接受新信息刺激,时间足够时,最好静坐冥想5~15分钟,之后再进行5分钟的舒缓运动,踱踱步,伸伸手,抻抻腰都可以。
  2. 保证尽可能的安静和黑暗;
    1. 什么白噪音、安眠曲都不需要开,带夜光的电子产品也不要出现在卧室中。
  3. 保证每个睡眠时间总量是以90分钟为周期的;
    1. 比如明天必须在5:30起床,那么就要计划在22:00、23:30、1:00、2:30、4:00这几个时间点上睡觉,也就是分别睡7.5、6、4.5、3、1.5个小时,恰好是5、4、3、2、1个90分钟的周期。

之所以用90分钟一个周期,是因为人在睡眠的时候是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交替进行的,一个交替就是一个周期,这一个周期大约就是90分钟。按照这样的时间周期进行睡眠,才不至于在起床的时候产生“睡到一半”的感觉。

之前听一个朋友说了一个故事,说他患有偏头疼,一旦用脑过度或者休息不够就会发作,有段时间,不忙、休息也够,可是还是经常头疼,直到某一天中午,来了一道他非常喜欢的菜,不知不觉吃了个大饱,结果半下午的时候,头疼居然好了。这时他才恍然明白,这几天的头疼很大原因是因为饮食不规律。

查阅资料也证明了这点,当饥饿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可能诱发头疼现象。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个生活习惯的转变:定点定量的饮食。当我们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其实我们很难发觉肠胃的饥饿感,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按计划摄取能量。

运动对精力的保持和增进已经成为共识了。

可能存在的误区是以为运动越多越好,当然如果是减肥降脂的话,是需要每次1小时以上的运动的,但如果只是日常锻炼,15~30分钟就足够了。这点可以借助于软件,市场上keep(墙裂推荐)这个app是比较适合的。但正如keep这个名字所说的,最重要的还是keep!

:::tips 大多数人容易忽视间隙休息,其实这点对于一天中保持持续作战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有计划的的间隙休息能够让我们下班回到家的时候,不至于只想葛优躺躺到地老天荒。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是有极限的,当注意力到达一个周期的极限的时候,就需要停下来,让注意力的血槽自己回满。 :::

在间隙休息时间这个时候,动一动,喝杯茶,眺望几分钟远方,都是有效的回血方式,关键在于讲注意力从之前的工作中移开,打破之前的身体状态。

5.2 职业内外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当前职业与人生规划合二为一了,如果又能够和志向兴趣三而合一就更完美了。

但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处在一个不怎么喜欢的岗位上,那么如果这个行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不妨继续深入钻研,这个属于扩大舒适区。但如果行业发展有限,不妨投入多一点的精力和时间发展其他的核心竞争力。

不管是职业内发展还是职业外核心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我们前文中已经说得很详细,时间管理也说了很多,但当今社会的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碎片化。

:::info 碎片化的时间让我们深入思考变得困难,但与碎片化时间相伴相生的互联网技术也让我们更轻松的获取其他人深度思考的内容,虽然我们之前一直强调千万别做拿来主义,但海量的深度思考内容呈现在我们面前,客观上是让我们真正进行深度思考的视野变得更广,所能达到的深度也更深。 :::

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和牛人之间的链接变得更轻松,超越了时空的阻隔,直接向相应领域中的顶级高手提问。如果没有这些高手的提点,我们或许要花费十倍的时间去探索这个问题,结果还未必有现在直接获取指点来得质量高。

因此,不管职业如何规划,和各行业中最顶尖、最有影响力的高手建立联系通道是第一位的。

我们进入职场,本身所具备的能力未必是和岗位要求是完全匹配,这个时候难免会出现加班和岗位外工作量。大多数人是抱怨的,似乎要求加班就是资本主义的剥削,但是我们要清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定薪资的标准其实不是你八个小时的产出,而是你应具备的能力的产出。

从短期来看,加班是让我们丧失了很多的娱乐活动和自由时间,似乎是让老板剥削了一把,但从长远来看,正是不断的逼迫自己往前,跳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才能争取到未来更高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

我初入职场的时候,一位前辈告诉我:不用怕,有什么想法就去做,就当是练手,练死了几次,你就活了。

后记

因此,职场中的所有机会都需要自己去创造,没有那个胸怀、担当与能力,机会就只能如水中月一般,看得见,捞不着。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深奥的书,逻辑体系也不算非常严密,但是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比较实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