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通往幸福的教育
作者名:三川玲,白滔滔

前言

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幸福又应该怎么定义?

这本三川玲和白滔滔合著的《通往幸福的教育》,试图通过对中国父母关注的四大问题进行分析,来告诉我们,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

一、教育承担的使命

孩子上学受教育一直被看作天经地义的事,教育所担负的使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想让孩子成材,过上更好的生活。历史上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都有哪些变化?

1.1 教育雏形

谈到教育就离不开学校,作为教育得以进行的主要场所,它的雏形源于古希腊。当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生三代,经过一百多年,基本上奠定了教育的根基。包括现行学制,也基本上是遵循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学制。

古罗马时期(相当于春秋战国到明朝早期期间,持续一千多年),人们崇尚希腊,教育和文化都以希腊为准绳。

孩子7岁前在家里接受家庭教育,7-9岁去私塾接受大约两年的基础教育,9到16岁请专门的家庭老师学习包括辩证、天文、语言等在内的当时被称之人文课的七大课程。

为了让孩子掌握学科之间的相关性,所有课程都由一个老师讲授,学生也不是整天在学习,一般是上午上人文课,下午上体育课,也就是学习当时流行的骑马、搏斗等技艺。这对老师的要求极高,请老师这件事也形成分等级的现象,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就开始拼家庭实力了。

中世纪,教育被教会垄断长达一千年之久,被称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黑暗时代”。

这两个时期,学习形式都是“跟人学习”。

1.2 两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源于一本讲授家庭教育的《母育学校》,这本教材用一百篇篇幅不长的文字,生动地呈现了世界的风貌,让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地从中学习到各种知识。随着这本书的广泛扩散并被改名为《金书》,越来越多规范的各个学科的教材涌现,学生从最早的跟家庭教师一个人学,变成了跟所有人学。

跟所有人学,把教师的个体影响降至最低,名师不再重要,教材和教授方法才更重要。现在全世界的基础教育,都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建立起来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学校的分科越来越细,考试制度越来越繁复,个性化教育得不到体现,学校被指“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非激励作用”的声音越来越多,回归教育本质的控诉就出现了。

随着科技革命,信息时代到来了,PC和互联网,让教育迎来了第二个节点。结合科学技术出现的新型学校,使用在线教育、数据分析等方式,让所有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

类似的教育创新能否改变现有的教育体制仍未可知,肯定会有成败起浮,但趋势已然出现。

1.3 知易行难

反观历史上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我们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朴素的教育真理,早就被有识之士道破。

比如孔子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苏格拉底毕生都在实践“独立思考”,古罗马的昆体良早就提出“体罚对教育无效”;奥古斯丁发现了“教育以孩子为中心”和“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以及现代教育的开创者夸美纽斯更是一生对抗“填鸭和惩戒的教育方式”,提出“要从真实的世界中学习”等等。

由于文化、社会,尤其是科技的发展,并未与教育思想紧密结合,所以过去这些教育理念很难得以实施。

1.4 教育的目的

而今,一个人想要学的任何知识,都可以很方便,甚至免费获取。人们有更多的途径来发掘个人兴趣、培养个人能力,社会多元化也让人们有更多的途径去实现自我价值。那么我们是不是再也不需要学校了?

学校从来不是教育的必需品,它只是一种形式。不管是古时候的私塾、古罗马的家庭教师,还是教会、学校、网校,还是其它未知名字的形式机构,都只是形于外,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从趋势上来看,谁更接近教育的本质,谁就代表着教育的未来。

现在的学校就是孩子们接触的第一个社会,他们在这个社会里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以某种方式活着,度过自己的生命。孩子可能不明白,生命是由时间组成,所有人的生和死,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生命的开始和结束。

让个人生命有意义的地方在于,从生到死之间的过程,这个单向的、不可能重复他人轨迹的过程里面,孩子独特的自身体验,才是他们区别于他人的检验标准。外在来看,就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价值,让他与众不同。

世界是公平的,只有提供价值的人,才有可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回报的范围取决于它提供的价值能应用的范围。被越多的人需要,你的价值越大。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才是教育的目的。

1.5 五个规律

目前的学校出于种种原因,它们的最高追求是“升学率”,每年的升学率必须达标,越高越好,这也是很多家长择校的主要参考标准。诚然,在“高标准”要求下,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效率会更高,但家长不要忽视一点,学校并不在乎是由哪些学生完成升学率**

那么,谁真正为你的孩子找到生命的价值?谁来引导他寻找成就生命价值的规律。恐怕只有家长了。作者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出发,给出了五个成就人生的规律:

1.5.1 人生并非线性的因果关联

人生并非环环相扣,把时间线拉长,学生时代在学校取得的暂时性的成绩,都不足以决定一个人最终的成就。上不了好的幼儿园与过不了好的人生没有因果关系。

1.5.2 真正决胜千里的不是考试能力

柯洁被阿尔法狗打败后,人们认识到,凡是机器或者人工智能能够代替的能力,就是不值得花时间去训练的能力;凡是不能迁移到其他领域的能力,也是不重要的能力。保持好奇心、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美好乃至高尚的品格,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能力。

1.5.3 没有标准的成功和幸福

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成功,人生的成就并非来自优胜劣汰,幸福的来源参差百态。

若用统一标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那么无论采用什么标准,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不幸福的。其实,幸福感来自于自我感觉良好,而不是与他人比较,从各种标准的竞争中胜出。

幸福其实是一条孤寂之路,也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由你内心的想法决定你走多远。那些在人生路上超越别人的人,不是因为他多么想超越,而是因为他决定去某个地方。

1.5.4 最好的教育是亲密积极的家庭关系

亲密积极的家庭关系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投入。原生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父母关系恶劣的孩子,回到家得不到关爱,孩子无法获得外在的安全感用来支撑内在成长的需求,从而随着年龄增长成为巨婴,不仅自己人生困难,还容易延续不健康的相处模式。这是最糟糕的家庭教育。

1.5.5 不按自己真实意愿生活的,人生沉没成本非常高

自我选择,是做人独立的表现。按他人意志生活,对了没有成就感,错了就甩锅给别人,不要说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了,连机会都没有,因为所有的行为,都是“他人的意愿”。

而一旦想回归正轨,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失去的时间就是最大的沉没成本。

学生首先是人,那么学习就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或者说不能将重心无限偏向达到学校的检验标准。限于统一教学的形式,学校不能给予学生这缺失的生命价值教育,家长就应该主动承担这一责任。

二、教育与阶层

有个词语,一直潜藏在人们心里,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媒体频繁地讨论其“流动和固化”,现在也成为教育的讨论重点。

这个词叫“阶层”。当下各种竞争被嘲讽为“拼爹”,将教育的终极目标越发推向“跨越阶层”的泥潭,而教育又被指受制于阶层。这好像是说,依靠拐杖走路,到达目的地之后反而说,这拐杖真碍事。挺有意思的。

2.1 阶层划分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阶层划分潜移默化,人们根据不同社区(房价相差无己)人们的业余生活划分阶层,他们把有更多文化设施、更多公益活动的社区称为中产阶层,把拥有更多桌球酒吧的社区称为平民阶层。

在中国,人们有意将职业作为判断阶层的直观标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当下尚未出现的职业将来也许会因为越来越高效地创造价值被我们所重视,而原先被定义为“铁饭碗”、“上等阶层”的职业公务员,却越来越多地被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影响,变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越来越不能体现人们现有价值观里的“高大上”和“高阶层”属性,甚至有一些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职业价值的变化属性,不足以让其长久背负如此重任。

当下更“固定”的标准是,按财富的多寡划分阶层。

2.2 阶层影响

按这个标准来看,每个阶层占有的资源是不同的,这是现实。

更有钱意味着孩子可以住着条件齐备的房子、拥有更高效的出行工具,有保姆、有管家、有司机伺候生活的方方面面,升学可以国内国外随便选,毕业可以选择创业或死宅……降一个档次,那也是可以找好的学校、跟好的老师、上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的……这两者本质上没有差别,都是有银勺子不用铁勺子。

但人要吃饱饭,是勺子就可以。工具的“更高阶”怎么也替代不了食物的本质,怎么吃、怎么消化,完全是个体的事情。

而食物,即知识,在公共资源可以提供的今天,不需要拥有更高阶层的财富就能得到。由此可见,财富并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拥有更多财富意味着可以有更自由的选择,这是人们追求财富的直接动力,无可非议。但把得不到好的教育归于没有足够的财富支撑、归于没有实力强劲的爹、归于自己所处阶层的low,是“受害者心智”的表现。

持这种观点的家长,教育不好自己,也养育不好子女。

作者在全家只有4万元积蓄的时候带孩子去欧洲旅游,很多经济不宽裕的家庭虽然不能丰富孩子的物质生活,但也会想方法给孩子买书、参加文化活动,陪孩子聊天、游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富裕家庭里的家长如果没有足够的领悟,不见得能做到。

因为这些事情,需要付出的是时间、精力、耐心、尊重和爱,并不是用阶层财富就可以换取的。

按财富论阶层,按阶层提供教育,期待以教育再进阶,有点类似“放羊的故事”: 问:“放羊为了什么?” 答:“卖钱。” 问:“卖钱为了什么?” 答:“娶媳妇。” 问:“娶媳妇为了什么?” 答:“生儿子。” 问:“生儿子为了什么?” 答:“放羊。”

你可以一直这样问下去,但始终找不到放羊的意义。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找到自我价值,而不是进阶拥有更多的财富。

前面我们也讲过,你多大范围内提供价值,你就能从多大范围得到财富,财富是价值的使用结果,而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反过来看,既然原有阶层可以提供能让你进阶的教育,如果你还持“阶层才是影响教育的决定性因素”,那不是自相矛盾么?

所以,不管是阶层还是财富,都不是影响教育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2.3 家长的使命

基于这个结论,我们不难明白,教育者给教育的受众——我们的孩子——提供多大程度的正向影响,给予多少找到自我价值的帮助,才是关键。作为没有官方认定身份“老师”的头衔,又是教育活动主要参与者的家长,则要结合现实教育的长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公共资源的体现——公立学校——确实有有待改善的地方,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学校也不例外。应试教育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成绩的衡量迫于数量庞大采用统一的标准——分数,使学生的目标都朝着应试能力去了,而忽略了学习如何过好人生的技能;
  2. 人们追求把孩子放进名校容易犯“买椟还珠”的错误,盲目追求名校的外在名声,而忽视学到真材实料的本来目的;
    1. 这让多数学生也感到迷惑,到底是要高分数、名校头衔,还是要遵从自己内心,学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学校更多的是执行行政行为,跟单个个体没有关系,它的对象是学生群体,或者说,是这个群体的大多数。而养育孩子是个不折不扣的个体事件,而且是不可逆的单一时间维度的事情,所以家长比学校更重要。想要减轻学校的不良影响,需要家长看清以下这些“规律”:

习惯比成绩重要,兴趣比全面优秀重要,真正掌握知识,比考100分重要。与短期内考试成绩是否优秀,能够考上一所名校相比,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是否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

PS:大学学历作为许多工作的基础门槛,有和没有依然具有差别,如果学历成为短板,势必要在其他方面付出更多才能够弥补这一缺憾。名校与普通学校相比,拥有更好的学习氛围和更丰富的师资力量,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大多数”往往是权衡后妥协的结果,是削弱了个体需求后的统一标准,不一定是对的,顺应并不意味着会占便宜。“依靠学校,通过读书考试改变人生”的观念根植太久,需要家长独立思考,想想如何“因材施教”,这样孩子才不会变成“被应试教育批量生产的产品”。

当然,如果孩子能顺应规则从中受益,那当然更好,毕竟当下的教育体制也教出了三观十分正常且找到并实现生命价值的人。这也说明,对当下的教育体制,家长需要更平和的态度,不能光盯着不公平不合理之处怨天尤人,而应该利用其正向的一面,为孩子营造更科学的小环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三、刚刚好的教育

作为教育的对象,孩子承受了太多外界的影响,老师和家长一不小心就会在某个方面留下空白或用力过猛,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刚刚好的教育,就像奇迹一样,仿佛是可遇不可求的。尽管如此,家长还是可以通过对一些经典问题的思考,找到一些接近奇迹的方法。

3.1 帮助并非越多越好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事实,孩子来源于你,但却不属于你,他属于他自己。清楚这一点,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一旦你感觉到不耐烦、想要冲孩子发火的时候,就该想到这一点,他是自由的,他想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这是他的权利。包括要不要接受你的好意,也得遵从他的意愿。

那父母是不是什么都要放任呢,也不完全是,至少在孩子小到什么都不能自理的时候,你还是要主动去帮他们的。随着孩子长大,以免提供帮助达到“相害”的反作用,家长要把握帮的度。

以下五条家长都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而不是着急去帮孩子解决:

  1. 凡是孩子可以自己掌握的事情;
  2. 知识学习中需要自己掌握的内容;
  3. 性格塑造中要自己面对的问题;
  4. 现实生活中必须经历的时段;
  5. 需要动用物质条件或人际关系的麻烦。

这样看来,家庭能帮到孩子的还真是不多。孩子靠内在的力量吸引着向前走,而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能起到的只是外在的拉力,只有当外力与内力方向相同时,家长或学校才能帮到孩子。

3.2 夫妻关系的影响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国王的演讲》中,作为国王的第二个孩子,艾伯特享受着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他却有口吃的毛病,而且并非天生。没有行医资格的戏剧导演罗格,从心理上找到了他的病根:原来艾柏特小时候,由于国王爸爸非常严厉,他偶尔说话不顺畅就被催促“快点快点”,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时常受到逼迫和压制,天长日久,压抑的家庭氛围使他失去了自信。

性格决定行为,甚至决定命运。而家庭,是每个家长可以自主把控的部分,轻松有爱的家庭氛围,是家长能给孩子成长提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

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已经证明,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如果有生动、充满活力、令人愉快的体验,孩子最容易学会、学扎实。简言之,心情好,学得好。

家庭里如果充满着专制、权威、高压、独裁,孩子不可能自信、勇敢、独立、机智,因为你没有给他平等的机会发展自己,没有给他自由的机会表达自己,更谈不上鼓励他让他做自己。

完美的孩子不存在,家长不应该执着于把孩子塑造成心中的理想孩子,而是应该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其成长为他自己。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第一关系,其他任何关系都依附这个关系而存在。夫妻关系好,整个家庭都将会沿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若夫妻经常吵架争执,互相猜忌怀疑对方,孩子也会受到影响而产生不安,失去对事物客观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在心理上,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这两个人的关系紧张,会直接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不只影响自己的成长,甚至成年以后会“继承”父母一方的相处方式,给新的家庭甚至自己的孩子带去负面影响。

3.3 亲子关系

中国的亲子关系大概有4种,分别是:

  1. 我不好,你好——父母无私付出,孩子备感压力;
  2. 我好,你不好——父母挑剔苛责,孩子自卑胆怯;
  3. 我不好,你也不好——父母失败认命,孩子灰心放弃;
  4. 我好,你也好——父母积极向上,孩子自由独立。

以上4种关系一看就知道,第4种最好。我们来看看这其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社会上对“好”的标准有时设置得单一可笑,比如住大房子、有保姆、念名校就是好父母。这也许只是大人的标准,孩子的标准说不定是“每天爸爸能够骑着单车送自己去学校”。标准的制定,固定在实物上面,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了,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对生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但有一个标准是行得通的,就是:父母的好,是努力工作,享受自己的生活,无论顺境逆境,都有把生活过得尽量美好的心态和能力;孩子的好,是开心地学习和生活,被父母尊重和赞赏。

父母的好,孩子的好,都互相独立,没有谁因为谁而过度牺牲和受限、受委屈。这大概是亲子关系的最好状态,当然,也应该是所有关系的最佳状态。

3.4 成长要素

想到达到这种“好”的状态,作者认为离不开三大素质、六项能力。

三大素质分别是:

  1. 健康的身体,包含两点,一是身体的强壮,二是能够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2. 健全的心理,就是说不能有着成人的外表,带着婴儿的内心。巨婴行走在社会,不是给自己制造麻烦,就是给他人制造麻烦,尤其是给家庭。
  3. 人生价值观,是什么人比做什么事更重要。人生观没有对错高下之分,只要是用正当的方式,人生价值可以得以体现,就是有意义的。它是人生标杆,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即使是在各种职业之间转换,都不是那么重要的事,都只是一种选择而已。

六项能力分别是:

  1. 自我认知;
    1. 认清了自己,也就找到了人生的钥匙,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孩子知道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知道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了以后,只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去实现就好了。反之,如果不知道,就会空学很多方法,浪费时间,无所适从,疲于奔命而已。
  2. 爱的能力;
    1. 这是与外界实现良好沟通、合理表达情绪、心理健康的基础。爱的能力需要学习和在现实生活中练习。
  3. 运动能力;
    1. 运动能给人带来健康的体魄,还有性格的磨炼。
  4. 生活自理能力;
    1. 这个不用说,谁都不可能一辈子照顾你。
  5. 时间管理能力;
    1. 成人工作、生活需要时间管理,孩子学习和玩耍也需要时间管理。
  6. 财富管理能力;
    1. 财富本身并不能带来生活的好,而是拥有财富会增加选择的自由度。这对实现父母的好,以及为孩子提供达到好的生活条件有直接帮助。

总体来说,知识和技能,都是建立在素质之上的,如果偏离了素质,无论掌握多少技能,学到多少知识,都是缘木求鱼,最终将无所收获。

四、孩子的学习

关于孩子,家长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习了。学习有哪些“秘密”是家长司空见惯却没有认真思考过的呢?

4.1 “学习”这件事

自从有了文字,人类在好好掌握知识这件事情上就不遗余力。一方面是知识需要传承和延续,一方面是满足个人的求知欲。传统教学里面,老师教,学生学,好似同时满足了两者,一些出类拔萃的学生甚至被寄予厚望,背负不必要的责任。这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教育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这点上说,教育,最后一定是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才是有效、最有意义的。

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但他们不是知识的传递者,更不是天然的用来传承和延续知识的载体,这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使命。知识本就没有宿主,更谈不上在谁身上应该由谁来发扬光大。死记硬背、必须在某科取得所谓的合格成绩,都只能算是一种检验手段,不是目的。

更不能以此来衡量一个孩子学习的好坏,以及这个孩子是不是好孩子、好学生。学生在个人能力、兴趣及成长环境方面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他们有“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习需求,行使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路线发展自我”的权利。

现代知识快速更迭,人们需要终身学习才不至于被淘汰,所以说学习是长期的,不是短暂的,也说明没有人能装尽天下的知识永远成为人师;学习是个体汲取知识、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发现规律、内生形成经验习惯的过程,谁也不能代替、催促、拔苗助长;学习是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为别人学习的路走不长,也走不远。

明白这些,家长、老师在孩子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才能端正自己的态度,指导自己的言行。

4.2 教授者

作为教授者,除了搞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事,还要明白怎么去做。

我们常常把教师称为园丁,这可不仅仅是一种通俗的比喻,更是蕴藏了“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思路。园丁式教育,就是为种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适宜的土壤和水分,帮助种子发芽和生长。

园丁要根据每一棵植物的成长状况,进行除草、捉虫、施肥、剪枝等工作,最后,让植物根据自己的天然生长能力去完成成熟的过程。在这种教育中,成年人仅仅是孩子成长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实际上好多老师并不是园丁,而是雕刻家。他们事先画好图纸,把一块石头拿来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按图纸要求砍掉多余的、不符合要求的部分,统一打磨和雕琢,直到满意为止。这个过程里,石头不需要做任何事。

不难看出,前者,重视孩子个性的培养和自由的创造,后者强调成人的权威和孩子的服从。一个老师是否合格,不仅要看其知识储备量,更要看他是否能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长期的研究显示,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重要性随着孩子能力的增加而降低,所以一个懂得学习规律的成人,应该知道应时而动。

4.3 天才与因材施教

“应时而动”说明凡事都要“看情况”,但是时下有不少“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灵感组成”这样的言论,搞得家长们忧心焦虑,生怕天才毁在自己手里,弄得老师诚惶诚恐,只好给学生加量灌输,试图用“更多汗水”换来一个天才。

不是不相信这世上没有拥有天赋或天才的人,而是要相信,如果我们能遵照成长规律,孩子就能快乐地发展其天赋,展现其天才的一面。天赋和天才,不是靠牺牲个人或家庭的幸福,用辛苦和汗水就能换来的。用“今日之苦”换“明日之福”,本身就缺乏逻辑。

况且,势利的教育大环境下,过早地给孩子贴上这样那样的“天赋标签”,有更多负面作用。一是容易让家长和孩子忽略其他可能性,二是过度培养容易引起抵触情绪。因材施教,需要从教者不那么急功近利,是棵草就按草的生长需求来,别让其与大树比高;是棵树就别要求它是竹子,非要笔直中空。

4.4 快乐才是动力

既然教育体制和教授者对孩子的学习都没有直接的积极作用,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孩子去学习,又是什么引导着他们走向找到自我价值的最终目的的呢?

我们知道,学习是孩子的事情。这不光是从事实来说的,也是从动机上来说的。因为如果孩子的脑袋不思考,你怎么教,也不可能像用口袋装东西一样,把知识灌进他的脑袋。只有当他愿意去琢磨,去探索,才会带上脑子,顺便把外在知识内化成思维,形成自己的认知。

一个人为什么愿意来学习?肯定不是为了人类神圣的使命,也肯定不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就算有这样的人,要么是恰好这些目的是他自己本就有的愿望,要么即使能走得远,也走得相当有压力。

内在动力,才是人们决定要做某事的原因。闹钟不能把一个赖床的人叫醒,而心中有强烈实现某种意愿的人,不会留恋床的舒适。实现愿望让我们欢欣鼓舞,孩子们也一样,当你看见他们在游戏里抬起兴奋的脸时,你应该能感受到,除了快乐,没有什么让他们沉迷游戏而罔顾周遭的一切。

让学习和游戏一样快乐,孩子会更有动力,也更有效率。

4.5 慢

要快乐学习,就要遵循孩子的意愿。可好多家长不是这么干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速成班,请各种名师,买各种 “三天学会XX”这类书籍,总是试图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这种对快的追求,由于达不到预期效果,往往让孩子产生失败感,不自信,家长也更加焦虑。学习变得不快乐,孩子就没有好的体验来形成内在动力去积极学习。本来求快,到头来不仅不快,反而把动力都消耗掉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当孩子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时,要充分给孩子时间,除非他感觉准备好了,否则不要试图强迫他更快一点儿。当孩子准备好了之后,他会主动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如果孩子在此过程中犯了错误,也请不要因为“为他好”而去打断。让孩子自行发现并改正,是他的权利之一,也是最为正常和有效的学习方法,甚至是一种只能属于他自己的快乐和快车道。犯错的经验让孩子学会在下次面对相同或相似的境况时,拥有更敏锐的洞察力,这也是另一种学习上的快。

慢,不是目的,其实质是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其目的是保护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

五、教育和生活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教育就开始了。而且,他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和生活的目的都是同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习得应对生活的能力,获得幸福。

5.1 人生价值公式

作者认为人生价值是有体积的,计算公式是这样:人生价值=长度×宽度×深度

就长度而言,差别不大。宽度则各有不同,有人足不出户,有人走遍全球。深度就更是天差地别了,有人推动文明发展,也有人碌碌无为。有意思的是,按这个公式算起来,除了年龄,却没有具体数值,也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对人怎么度过这一生有指导意义。

5.2 旅行

年龄跟人的健康状况有关,前面我们讲过,要成长到“好”的状态,一个基本素质是,健康。生命是创造价值的基础,健康则是生命创造价值的保障。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旅行是拓展生命宽度的直接办法。这里所说的旅行,不同于大家所说的“心情不好出去散散心”,也不是为了拍很多高大上的照片发朋友圈,而是孩子全程参与的,从制定计划开始,到收获旅行体验的过程。

人都有一个敌人叫“狭隘”。对国家来说,狭隘会造成闭关锁国,落后;对民族来说,狭隘会造成夜郎自大,狂妄;对个人来说,则会造成自以为是,愚昧。

带孩子旅行,能以最好的、最直观的方式,让孩子看到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见得多,才能让孩子体会到生命形态的多样性和人生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也能让孩子明白,任何地方,都有美丽和缺陷,就如同任意一个人,都有其可爱与不足。

决定去哪里,怎么去,住哪里,玩什么,这些都可以由孩子来主导计划,搜集资料,根据经济情况进行选择,以及是否要平衡家人的喜好,这些可以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

旅行也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在一个地方停驻一段时间,去市场也去博物馆,去田野也去城市广场,深度了解和体察一个地方的“立体感”。

5.3 有效陪伴

除了旅行,还有阅读,陪孩子游戏等扩展眼界、增加生命体验的方式。这些方式都有个共同点——有效陪伴。当你眼中看见孩子,心中也能看见孩子,那么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是有效陪伴。否则,无论你买了多少书,讲了多少故事,带孩子走过多少地方,那些都只能算做物理上没有分开,并不能叫做“有效陪伴”。

拆解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套路,因内家庭教育类的书藉都借用实例写得很浅,没有专业书藉那么多理论,读起来更简单和轻松,不知道是不是跟家庭教育类图书的主要读者有关。因为在中国,大部分家庭养育孩子的主力军是妈妈,其次是爷爷奶奶,最后才是爸爸。书写得浅显易懂,中国妈妈在遇到困难时才能翻开书就用得上,平时都忙得顾不上自己,哪有时间来看书?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要做到有效陪伴的,不仅要提前储备知识,还要切实地创造条件落实,这不是一件一个人想做就能做到的事。只有成人之间分工合作,至少在精力上有所保证,才能实现。

5.4 财富教育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主题也是成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只不过习惯性被中国家长忽略:这个主题是,让孩子正确认识金钱、财富、价值和幸福,并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作者梳理出五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教育误区,值得家长们注意:

  1. 为富即是不仁,富人是骗子,财物就是上当,财富积累都是有罪的、肮脏的。
  2. 贬低甚至抹杀商业和专业技能、专业服务的价值,认为财富应该绝对平均。
  3. 道德高尚的人,不应该从事商业活动。
  4. 社会是狼性的,是竞争的,只有超过别人才能成功,才能致富。
  5. 开展虚假的商业体验,让孩子接受所谓的财商教育。

当然财富教育不是避开这五个误区就够了,事实上即使你把这些全部都告诉孩子也于事无补,真正的教育一定是落到实处才有效的。和所有其他方面的教育一样,一定是家长以身作则,孩子才会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

后记

全书到这里一共梳理4个方面:教育观念、身心成长、如何学习,以及家庭生活。

对本书的理解,汇成一句话,正如作者后记里所写:给孩子更多的爱,发现和保护他发自内心的兴趣,放手让他自己成长,这些才是让他获得幸福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