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看懂地缘世界》

作者 王伟

《一本书看懂地缘世界》 - 图1

自序 世界与中国

就如同在不同的地质板块之间往往会存在地震多发地带一样,从地缘政治角度去观察,在各大地缘政治板块之间同样存在大量的“破碎地带”。这些地区往往地处战略要冲,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正是受到这些战略利益的吸引,相关的地缘政治力量都会试图在这些边缘交错的地区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几方一同施力的结局,就是把这里变得更加支离破碎。反过来说,这种“支离破碎”所引发的争端、战乱,也使得大国利用这里战略资源的成本直线上升,各个板块之间的交通联系(特别是陆上交通)难以通畅。甚至,由动荡所导致的不安定因素可以波及某些国家的内部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其主体恰恰是要将中国与主要的“破碎地带”串联起来,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处理好同“破碎地带”的关系,和如何处理好同各个大国的关系,这两个问题的权重是一样的。

第一节 资源丰富的大国胚子

在我国的近海区域星罗棋布地散落着大量的岛屿,被美国合纵而形成了“岛链”(第一岛链),于是就有了如今的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苏岩礁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在军事、外交乃至经贸领域都干扰着中国的整体战略。

第二节 领土扩张,插上翅膀

自近代以来,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距海岸线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超过2/3的国际贸易通过海运完成。所以谁控制了海洋,谁就可以影响到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生计乃至身家性命,可以影响到大多数国家。所谓“海洋霸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节 世界大战成就的霸业

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又苦于在海外缺少属于自己的地盘,那么最现实的策略就是促成各个关键区域的“多极化”。当几方势力相互对峙、相互制衡的时候,那么你的财力以及工业能力就会成为改变它们之间力量平衡最重要的砝码。美国在当时正是这样做的。

而在“二战”的后期,美国加入反法西斯阵营的用意同样很好理解:自1937年日本在亚洲开始大规模侵略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步步耗尽了老牌霸主英国的最后那点血,旧有地缘格局的崩溃已经成为必然,作为美国潜在竞争对手的德、日必须被消灭掉。

第四节 美国视角下的世界

岛屿与大陆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不对等的,大陆失去岛屿可能意味着麻烦,而岛屿失去大陆则意味着被主流所抛弃。

英国的“大陆政策”就是丘吉尔的那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英国“永远的利益”就是欧洲大陆绝不能统一。

以中日关系为例,每次中日出现深度合作的趋势时,两国之间几乎肯定会在岛屿或是历史问题上爆出争端,这其中除了日本国内的因素之外,美国对日本政治支配性的影响力同样不能忽视。

一手是保持美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存在,使得西欧和东亚直接的海路通道始终控制在美国手里;另一手则是控制或搅乱中亚、西亚至北非这一片区域,这样就截断了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道。

俄罗斯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要在远东冻土层修铁路,工程难度非常大),加之其本身就有问鼎天下的潜质,因此由俄罗斯作为欧洲与东亚之间陆路通道的可能性并不大。最现实的还是走中亚—西亚—地中海这条路径,而且这里还连通非洲大陆,后者不仅是重要的资源产地,还是未来几十年内最有潜力可挖的潜在市场。

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用意恐怕就是——能控制这一地区自然最好,控制不了,那就留一个谁都收拾不了的烂摊子让别人无法利用;捎带着,由此引发的难民潮还可以对西欧经济以及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冲击。

如今随着高铁技术的普及,建立亚欧之间的陆路通道同样是可以做到的,而一旦成功,必将促成整个大陆的资源整合。

第五节 美强苏弱的地缘态势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但凡是有想法要去主宰世界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人自己之外,基本上都会打俄国(苏联)的主意——早期的蒙古人,后来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乃至日本人,莫不如此。

按照麦金德的理论,俄国占据了“世界岛”的中心。换成中国传统的说法,其实也可以把俄国看成是一个超大号的中原地区——总被人惦记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处于这个位置的国家,强大时可以叱咤天下、四面出击,必然会被其他国家视作强敌和首要竞争对手;而一旦国家弱了,那就自然成为列强的首选猎物。俄国人在军事文化上强调进攻,在政治传统上推崇强人政治,在历史上也从未示弱,其实都是受地缘环境的影响——被逼出来的

通过激化和苏联的关系,把西欧诸国拖入冷战中来,便可以借助苏联的军事压力对冲掉法、德等国对美国霸权的潜在威胁。

美苏对抗几十年,美国所主导的西方阵营拥有当时世界上2/3的工业生产能力,仅仅这一条就逼得苏联必须把资源集中投入到重工业上,最终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第六节 美国看苏联解体

在美英等国情报机构的支持下,沙特等海湾国家一直在对苏联的五个中亚加盟共和国进行宗教渗透,宗教人员甚至在苏军少数民族军人中进行传教。在完成世俗化改造之前,中亚五国同样是伊斯兰国家,这种意识形态渗透大大地瓦解了苏联对中亚地区的控制力。

第七节 美军的全球部署与“台风眼”的反美国家

目前来说,处于美军控制下的咽喉要道包括白令海峡,朝鲜海峡,印尼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红海南端曼德海峡、北端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与大西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古巴以北的佛罗里达海峡,从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和格陵兰—冰岛—英国航道。

站在美国的角度说,要实现这个目标,核心就是不能让旧大陆走向一体化(相对地,对于中、欧、俄等大国或大国集团来说,经略天下的核心就是要实现由自己主导的亚、欧、非一体化)。

要想不让亚、欧、非一体化,美国的基本思路就是“抓两头、掐中间”,即在欧洲和东亚施加影响,干扰欧洲一体化、俄欧合作以及东亚一体化的推进,同时控制或者干脆打乱中亚、西亚、北非这一大片。

而古巴和委内瑞拉这两个国家偏偏属于“两边不靠”,两国的面积不算小,要想军事进攻,用兵规模小不了,势必会影响到其他更重要的战略方向;要想搞“颜色革命”,这两个国家的内部管理都做得不错。如此一来,这两个国家就如同待在台风眼里一样,看着很悬,实际上反倒挺安全。

第二章 欧洲——几百年前的老大

至于俄罗斯,虽然它是东欧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政治语境中人们通常不把俄罗斯归入欧洲,而是作为一个和欧洲诸国对等的概念来讨论。

“地理欧洲”–俄罗斯=“政治欧洲”

第一节 延续千年的“战国时期”

欧洲的政治语境当中,“右”通常强调的是“民族”,“左”强调的则是“个人”。

最近的几百年以来,英国对欧洲大陆地区采取的一直是“均势战略”。对英国人而言,没有固定的盟友或是敌人,它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一旦有谁强大到有可能统一欧洲大陆,英国就要及时联合其他国家,群起而攻这个强国并最终削弱之。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说的就是这种战略。

第二节 欧洲的三大软肋

一个政治、经济体对全球格局的影响力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财富多寡,而是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看:对全球物流(交通运输线)的影响力、对全球资源分配的影响力,以及自身的行动力。

从历史上看,欧洲的发展轨迹差不多就是一条前半截上升、后半截下降的抛物线:工业革命使欧洲的实力开始迅速攀升,殖民地一度几乎涵盖全球,英国更是获得了“日不落帝国”的头衔。而再往后,欧洲就开始头也不回地走了下坡路,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国家逐渐从世界的第一阵营跌入第二阵营,而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也由欧洲转到了美国,如今又开始转向东亚地区。

从地缘角度来说,这其实并不难解释。当初欧洲诸国能够称霸全球,靠的是先发优势——它们进入工业时代的时候,别人还处于农业时代。但欧洲其实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软肋”,一旦其他地区也完成了工业化,那么欧洲的先发优势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剩下的就只有地缘上的劣势。

假如把一只螃蟹放在竹篓里,那你一定要记得盖盖子,否则它很容易就会爬出来。可如果有很多只螃蟹的话,那就不用管了。因为任何一只螃蟹企图爬出蟹篓的时候,总会被其他的螃蟹拽下来,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的螃蟹都会乖乖到你碗里来。

第三节 海权帝国的训练营——南欧

地缘环境使得南欧国家率先发展壮大起来,并且一度统治着几乎整个欧洲大陆(脱胎于希腊的亚历山大帝国一度把疆域扩大到印度)。但同样由于地缘因素,南欧的强大注定是难以持续的。

那为什么法、德当初愿意让南欧四国加入欧元区,并且出钱让它们白吃白喝呢?还是由于南欧那十分重要的地缘位置。南欧四国南接北非,东接小亚细亚半岛,历史上一直是连接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通路,无论海、陆,都要经过这一片区域。在法、德两国的布局中,这里是欧元区与东亚、西亚、北非之间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很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带动其他南欧欧元区国家退出。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一地区与欧洲核心地区在货币兑换、关税协定等问题上无法避免的一系列麻烦,这必定会波及西欧、中欧诸国的进出口贸易,进而影响欧洲整体的经济发展。
如今的南欧四国对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元区来说,就如同冬天的一件湿棉袄——穿着冷,脱了更冷。

第四节 女皇的嫁妆——克里米亚

再来看克里米亚半岛,它所处的中央位置决定了从这里把船开到黑海海域以及沿岸任何位置的时间和距离基本上都差不多,因此这里是驻扎舰队并保持舰队机动性的最佳位置。

1954年,为了庆祝“兄弟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300周年”,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决定把原属俄罗斯共和国的克里米亚半岛作为“恒久友谊的象征”赠给乌克兰。

第五节 用地图给乌克兰“算命”

形象地比喻一下,乌克兰天生就是一柄两头带尖的“长矛”。对于俄罗斯或者是西欧诸国而言,谁把它抓在了手里,就意味着“矛头”必然指向了对方的咽喉。

同样的道理,对美国而言,从一开始干预乌克兰问题,首要目标就不是俄罗斯,而是欧元——相比于阻止俄罗斯得到乌克兰,解决掉欧元更能使美元获利。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以及与其站在同一阵营的英国、波兰,在对俄罗斯的态度上远要比法、德两国强硬。

第一节 以SWOT分析法看莫迪的“基本盘”

所谓“SWOT”,是指一个企业的四种属性: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现代意义上的印度是英国“制造”的,而印度所面临的麻烦,同样是英国人制造出来的。“二战”后,趁着英国国力大减,印度谋求民族独立的运动迅速发展。

第二节 性格决定命运,地缘决定“性格”

对女性来说,印度如今是世界上第四危险的国家,比索马里领先一个名次(排在前三名的依次是阿富汗、刚果、巴基斯坦)。

对一个国家来说,强奸案多发一般意味着两个问题:一是基层管理失控,一是女性社会地位低下

可以说,天灾和人祸使得人们对大一统、对中央集权有了客观的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多灾多难”把大一统的思想注入了中国人的生存意识和基因当中。持续的水旱灾害和外族入侵有点类似于疫苗,让中国人从古代就有了抵制分裂的抗体。

一旦出现强大到足以逾越地理障碍的对手,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安居在南亚次大陆上的各个部落、邦国被各个击破[2],最终全部被征服。在历史上,雅利安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突厥人和蒙古人都先后征服过印度,而每一代征服者在得手之后,又都会在不长的时间里被印度温暖湿润的气候慢慢消磨掉锐气,乐享轻松安逸的生活,最终成为下一个被征服者。印度也因此成为或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种博物馆”——各个种族都先后在这里留下了基因和后裔。

中国虽然从1840年开始一败再败,一路丧权辱国,但自己核心的社会结构和民族独立性未曾改变,走到最惨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算掉到底了,也还是能保证自己不会像印度那样被征服。

在这种局面下,能控制地方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只能是那些当地具有世袭性质的大家族。他们为了家族的利益,自然不愿意把过多的资源投入到治安之类花钱不见效益的地方,于是就导致地方基层失控,治安恶化。

印度社会这种“有合无统”的局面导致的强奸案频发其实只是一个表象,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印度发展最大的障碍。

第五章 亚板块与破碎地带——混乱与希望

不同地质板块间的交界处往往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但同时矿产往往也异常丰富。其实,政治板块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你夹在几个“大块头”之间,那么战乱往往就会如影随形;但往积极的一面去看,处在这些位置的好处是,你永远都不会只有一个选择……

第一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绝望与希望并存之地

各种疾病之所以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肆意传播,与其归因于“落后”,倒不如说“原始”。迄今为止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里没有跟上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撒哈拉以南非洲之所以会长期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和那里特殊的地缘因素是分不开的。其实在1万多年以前,世界各地人类的生活状态基本差不多,都处在渔猎采摘为主的蒙昧状态。文明能够在一地产生,无非通过两种方式——原生或者外来传入。撒哈拉以南非洲所处的位置首先就断了外来传入的可能性。撒哈拉沙漠面积约906万平方千米,那里荒凉到连大部分候鸟迁徙都只能绕远沿着海岸线飞——这才是货真价实的“鸟不拉屎”。就是这片大沙漠,把右埃及、两河流域两大文明发源地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实实在在地隔绝开来。

正是这种舒适到极点的环境,使得几乎一切发明创造都变得没有必要。如果随便撒一把种子就可以解决一年甚至几年的粮食问题,那自然没人会去琢磨如何改造工具,如何修水利……甚至连针线在这里都有点多余,因为这里压根儿无“寒”可御,除了装饰,衣服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

非洲如今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缺乏工业,更缺乏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一旦出现这样一个发动机式的国家,在它的带动之下,整个非洲的社会结构就可能引来一场彻底的革新。

而在此之前,撒哈拉以南非洲落后到原始的局面恐怕很难有根本性的改观——缺乏工业,造不了东西,那么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就必然居于被动;没有现代农机具,没有化肥、农药,从粮食到整个国家的衣食住行全得依赖进口,这样的国家除了廉价卖资源乃至卖主权,再也找不到其他出路了。

第二节 中东的四个关键词

一般意义上的中东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巴勒斯坦、阿联酋和也门;很多时候土耳其和塞浦路斯也会被算进去,不过这两个国家自己并不承认,而是认为自己应该属于欧洲国家。

伊朗高原西部和阿拉伯半岛共同构成了一个装石油的盆地,而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正好位于盆地的底部。水往低处流,石油也一样,到目前为止,波斯湾沿岸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仅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和卡塔尔四国的石油出口就占了国际市场份额的18%上下(数据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年10月14日)。

伊朗目前是伊斯兰国家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诸如钢铁产量、发电量等几个关键性经济指标,基本都可以排进世界前20位。

中东还有一个别号,叫作“三洲五海之地”——即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

对中东地区而言,最重要的制高点就是伊朗高原。伊朗高原面积达270万平方千米,海拔约1000米到1500米,是阿拉伯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的产物。它像一个楔子一样,夹在阿拉伯半岛、中亚和南亚次大陆之间,站在高原上环视四周——西边以扎格罗斯山脉俯视古老富饶的两河平原,北边以里海和科佩特山脉俯视中亚草原,南边是阿拉伯海和波斯湾,东边则通过兴都库什山脉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站在这里对四周几乎都是在俯视。

第三节 美国的小伙伴——焦虑的澳大利亚

正是这段历史,让澳大利亚染上了总也治不好的“焦虑症”,也使得它在对外政策上始终奉行对美国“一边倒”——在澳大利亚看来,掌握全球海上优势的美国,是澳大利亚唯一靠得上的同文同种的国家。

第四节 难以安宁的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分土居于伊朗高原,境内3/5的国土为山地丘陵地形,因此我们称其为高地之国也不为过。军事上来说这里绝对是易守难攻,这样的地形在地缘战略中最适合作为战略跳板。

第六章 各家都有自己的账

所谓“战略”,简单说,无非是搞清楚三件事:目标是什么?手里有多少“本钱”?这些“本钱”怎么用获利最大?

第一节 西欧——先发之利

必须承认,“先走一步”给欧洲带来的科学、技术、管理、金融等各方面的优势,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消耗殆尽。作为欧洲核心的法、德两个国家依然保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欧洲国家在科技、教育、文化方面仍然具有引领世界潮流的实力。

假如中国、西欧以及俄罗斯三者之间能达成一定的默契,那么欧、亚、非旧大陆就能排除美国的影响,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但这同样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面对东方,西欧必须放下那份自近代以来形成的傲慢。

第三节 俄罗斯——陆权与资源之利

和平时期没有资源还可以去买,但是一旦爆发战争,没有资源就意味着死路一条。

第四节 各大势力的心里话

一方面中、欧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这些合作可以大大缓解西欧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为了彰显政治正确,它们的政客总是在那些原本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领域找中国的麻烦,由此引发了一次又一次外交风波。

第二节 向东?向西?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不足的一面,经济上的东重西轻必然引起地域上的“贫富分化”,短期内还可以接受,但时间一长,必然会破坏、弱化国家内部的大一统氛围(所谓“不患寡患不均”)。所以即便仅仅从地缘安全考虑,中国也必须加紧发展西部地区。而且这个“发展”不能是把资源挖出来卖到东部那么简单——简单的资源型经济由于无法形成足够长的产业链,因此很难惠及所有人(像前面说到的中东地区的石油经济,就普遍存在这个问题)。

如果中国想重新回到这个位置,那么未来就必须把对外战略的重心放到欧、亚、非旧大陆上来——对中国而言,面向东方(太平洋)是为了把握现在,面向西方则是为了布局未来。

第三节 海陆之利

未来,除了不断强化海军力量,如何通过合纵连横,逐步破解“岛链”,将是中国地缘战略的一个重要议题。

第四节 “一带一路”,王者归来

而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则必须以求合、求治为基础——任何一处混乱都必定会影响到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在东亚地区,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军事存在不仅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对俄罗斯的远东部分同样是威胁,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的轰炸机动不动就贴着日本领空线“画圈”的缘故(“威慑”是为了应对“威胁”)。面对共同的威胁,中、俄之间的合作是理所应当的。

虽然欧洲自“二战”结束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是其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在技术、金融上的先发优势,依然是不能轻视的。即便不考虑这一层,为了破解美国求分、求乱的大陆战略,中欧之间的合作也是不可避免的。

现实却并非如此,一方面,西欧总是放不下鸦片战争时期形成的那股傲慢——政客们即便心里清楚,为了迎合所谓的“民意”,也必须在中国面前保持高高在上的架子;另一方面,欧洲内部缺乏统一的短板也将成为中欧合作最大的变数——任何一个国家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都可能把整个欧盟拖下水。

在未来,“一带一路”倡议最大的变数可能就存在于破碎地带。南亚、中亚、西亚和北非这些地区的国家普遍存在内部稳定性差的问题,一旦出现战乱,之前搞起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可能面临前功尽弃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