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人格教育》

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儿童人格教育》 - 图1

第2章 前言

这种人只愿意去做那些十拿九稳的事情,借此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正如我们看到的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尽管他们表面上毫无畏惧,但他们骨子里却非常虚弱;

累加的伤害,会让人在内心积攒怨恨,如果看到别人比自己得到的多,幸福的多,便会产生满满的嫉妒,甚至是恨意。如果你认为这是伤害带来的一种心理上的扭曲,而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一种压力的释放。积攒的怨恨是需要被引导释放的,一直忍受,终将会爆发。爱是伤害最好的疏导方式。制度限制,政策打压,只是使受伤的心更压抑,往往会带来更多的伤害。

从这类人的成长史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在童年时期都遭遇过很恶劣的待遇。因此,他们会形成冷酷的性格,总是充满了嫉妒和恨意。他们无法接受别人过幸福的生活。这种满怀嫉妒的人不仅仅只是那些恶贯满盈者,很多看似正常的人中也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一旦有了孩子,或者需要对某个孩子承担教育责任时,他们就觉得孩子不应该比他们的童年过得幸福。这种父母不仅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在他们成为别人家孩子的监护人时也会表现出这样的态度。

从这类人的成长史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在童年时期都遭遇过很恶劣的待遇。因此,他们会形成冷酷的性格,总是充满了嫉妒和恨意。他们无法接受别人过幸福的生活。这种满怀嫉妒的人不仅仅只是那些恶贯满盈者,很多看似正常的人中也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一旦有了孩子,或者需要对某个孩子承担教育责任时,他们就觉得孩子不应该比他们的童年过得幸福。这种父母不仅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在他们成为别人家孩子的监护人时也会表现出这样的态度。

压迫式的教育,不仅会使教育背离初衷,更是施教者的无能和软弱的表现。

模式化的、专横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的教育只会让孩子疏远自己的教育者。

模式化的、专横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的教育只会让孩子疏远自己的教育者。

一个人的人格表现,不是通过观点和想法表现,而是通过行为自然流露。

这里,有一点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的研究对象自身并不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所以,他们无法真正地隐藏自己。他们的人格是通过他们在环境中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来表现的,所以我们要从行动上来认识他的人格。

这里,有一点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的研究对象自身并不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所以,他们无法真正地隐藏自己。他们的人格是通过他们在环境中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来表现的,所以我们要从行动上来认识他的人格。

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如何去赢得朋友,如何与人交往,社会关系还应该包括与这些关系相关的一些抽象观念,例如友谊、同志关系、信任和忠诚等。而一个人对于社会关系问题的回答,同样是他对所有这些抽象观念所持的态度。

第二个基本问题涉及的是个体如何投入和运用自己的一生,也就是说,他希望自己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一个怎样的作用。

第三个根本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人类存在男女两种性别。

总而言之,正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我们完全可以依照个体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社会关系问题、职业问题和两性问题)的回答,去找寻他生活风格的大致方向及其独特的目标。

第3章 儿童人格统一性

如何去了解儿童完整的生命历程呢?那就是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先了解儿童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经历和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儿童人格的统一性。

那就是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先了解儿童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经历和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儿童人格的统一性。

知道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以能够全面认识他的整体人格为前提条件的。

这个办法并不是要求去陈述孩子做了什么和怎么去做,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在面对任务时采取了什么态度。

我们不但要关注这种行为开始的时间,还要关注它因何而产生

如果一个平时表现好的孩子,忽然有段时间表现异常。请不要不思考行为背后的原因就否定孩子的本质。因为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所有的情绪和行为都是在表达我需要爱,需要被重视。

我们不但要关注这种行为开始的时间,还要关注它因何而产生

虽然说我们表现的行为和情绪取决于我们的需求和价值观,但是我们通常将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归咎于外界,而忽视了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在作怪。

孩子在情境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并不是因为存在的客观事实(比方说,另一个孩子的出世),而是孩子对事实或情境的判断。

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所表现的出的情绪和行为,源于我们自身的需求和价值观。

孩子在情境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并不是因为存在的客观事实(比方说,另一个孩子的出世),而是孩子对事实或情境的判断。

孩子在情境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并不是因为存在的客观事实(比方说,另一个孩子的出世),而是孩子对事实或情境的判断。

这便是奇妙的人类心理,对事实起到关键作用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这看法甚至决定着我们的行动目标。

而孩子的行为和他人格的一致性这一事实也对这种假设予以了否定,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无法胜任学校的任务,仅仅是因为他愚蠢。一个愚蠢的孩子是没法一直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行动的。

每个个体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并不是与所谓的社会传统相一致的,并不是那么完全和谐相融的。

而今我们已经明白,人类的社会制度以及风俗,并不是如此神圣,也不是永恒真理。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人们所制定的社会制度和习俗是因个体而存。而个体要想获得解放只能存在于社会意识之中,但是,我们这么说,并不代表要强迫个体去接受一模一样的社会模式。

第4章 追求优越对教育的意义

感同深受,个体存在皆渴望被认同,优越感和成功正是社会情感中被推崇的,更容易被群体所接受。除却统一性之外,人性还有另一个十分关键的心理事实,即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

除却统一性之外,人性还有另一个十分关键的心理事实,即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

我倒认为作者的观点有点暧昧,优胜劣汰,自然的选择是一种基于生本能追求卓越的过程。难道不能证明生物的本能包含追求卓越的特性。

我们并不认为追求优越是一种人生来就具有的品性。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追求优越有一定的生物基础,而这种基础存在于生物的胚胎中,因此,具有一定的可能性。或许这样说更为合适,即人在其本性上与追求优越紧密相连。

我们并不认为追求优越是一种人生来就具有的品性。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追求优越有一定的生物基础,而这种基础存在于生物的胚胎中,因此,具有一定的可能性。或许这样说更为合适,即人在其本性上与追求优越紧密相连。

人类发展史,是人类谱写的一部追求卓越的奋斗史。

就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这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追求优越的劲头,孩子和大人都具备,且无法消除。这是人的本性使然,人无法忍受长期的低下与屈从;人甚至会摧毁自己的神祇。被人轻视、被人蔑视以及长久存在的不安全感,心中升起的自卑感都会激励人去登攀更高的目标,只有这样,人的心理才会获得补偿和日渐完美。

就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这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追求优越的劲头,孩子和大人都具备,且无法消除。这是人的本性使然,人无法忍受长期的低下与屈从;人甚至会摧毁自己的神祇。被人轻视、被人蔑视以及长久存在的不安全感,心中升起的自卑感都会激励人去登攀更高的目标,只有这样,人的心理才会获得补偿和日渐完美。

儿童会产生自卑、脆弱和不安的情绪,本质的原因他们想要追求平等和卓越,希望得到更多认可和理解。而这种预期的目标会驱使他们使用正面或者负面的方式去实现目标,在实现预期目标的的过程中自卑的情绪会始终伴随,直到需求得到满足。

因此说,儿童的某些特征也与环境息息相关。在某种环境中,儿童会感受到自卑、脆弱和不安,这些感觉会对儿童的心理起到刺激的反作用。儿童会想方设法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借此获得某种平等甚至是优越感。这种积极向上的愿望越强,儿童就越会调高自己的目标,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这些目标往往会超越人的能力。因为儿童在幼小的时候能够获得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就很容易诱发儿童将自己的未来想象成类似于上帝般的存在。我们发现,儿童自己也会被一种成为类似上帝的人物的想法所控制。而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那些自我感觉尤其脆弱的孩子身上。

因此说,儿童的某些特征也与环境息息相关。在某种环境中,儿童会感受到自卑、脆弱和不安,这些感觉会对儿童的心理起到刺激的反作用。儿童会想方设法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借此获得某种平等甚至是优越感。这种积极向上的愿望越强,儿童就越会调高自己的目标,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这些目标往往会超越人的能力。因为儿童在幼小的时候能够获得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就很容易诱发儿童将自己的未来想象成类似于上帝般的存在。我们发现,儿童自己也会被一种成为类似上帝的人物的想法所控制。而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那些自我感觉尤其脆弱的孩子身上。

渴望优越是与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通过观察一个孩子对优越的渴望程度可以获悉他的野心状况。若是他特别强烈地渴望能得到肯定,那么他一定会表现出很强的嫉妒心。而这一种类型的儿童很容易有这样的心理,即希望他的竞争对手遭受不幸。不仅他怀有这种阴暗心理(而这类心理常常会引起神经疾病),而且他还会想方设法给对手造成伤害,或者制造各类麻烦,严重的还会表现出犯罪的倾向。有这类倾向的孩子会无中生有地造谣中伤,泄露别人的隐私,贬损小伙伴的人格,以此来抬高自己,尤其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他觉得没有人能够超过他,所以,不管他是抬高自己,还是贬损别人,都不重要。若这种权力欲望过于强烈,他还会表现出恶毒以及报复的心理。这类孩子在平时也总会表现出好斗以及挑衅的架势,他们喜怒无常,眼光凶狠,突然暴怒,随时一副要与人打架的架势。对于这类强烈地渴求拥有优越感的孩子来说,参与公平的考试是令他们分外痛苦的事,因为这能轻松地暴露出他们自身的真正价值。

若沉溺于自大的白日梦境中,往往代表着强烈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驱使这些体验失望和遭受挫折的人逃离现实,从别处去寻找精神上的满足。

如果是心理健康的儿童,他们会将这种心理转化成积极有用的能力;他们试图取得教师的好感,注重整洁和秩序,逐渐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学生。但是,经验让我们明白,这样的儿童只占少数。

雄心是一种美德,值得鼓励。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过分的雄心往往会妨碍孩子的正常发展。甚至让孩子内心产生过大的压力,短时间还能够承受,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这样一来,孩子反而会花更多的时间在书本上,而忽视了其他的活动。

一般情况下,这种孩子常常会回避其他的问题,因为内心日益膨胀的雄心,他们一门心思放在追求考试名次上。这样的发展,自然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的身心发展不会是健康的。

雄心勃勃的儿童关心的只有结果,即最终被人们所认可。

就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很多时候,面对问题,保持心态的平衡远比认真解决问题来得更为关键。

雄心勃勃的孩子所面临的处境分外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常以所谓的成功标准来衡量他们,而不会依据他们能克服困难的程度来公正地评价他们。

浮躁使这个社会推崇追名逐利,不允许失败,即使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失败。

雄心勃勃的孩子所面临的处境分外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常以所谓的成功标准来衡量他们,而不会依据他们能克服困难的程度来公正地评价他们。

我们应该明白,没有经过就轻易获得的成功是很容易失去的。所以,训练孩子拥有野心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而培养孩子勇敢、坚忍和充满自信才是最为重要的。要让孩子们清楚地意识到,面对挫折不应该气馁,不应该失掉勇气,应该将挫折看成是一个需要去解决的新问题。

但是,若老师能够以温和、充满关怀和理解的语气和方式来教育这些孩子,他们会表现出一些令人吃惊的能力。

抛弃行为者的人格来对某人的行为进行判断是不对的,因为个体的每个行为都能够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加以阐释。

如果今天的理想人才是拥有独立人格、自控能力强和勇气十足的人的话,那么学校就应该做出教育方面的调整,以培养这种理想人才。

因此学校不能够放弃教育一个学生的机会,而那些有着心理缺陷的学生追求优越感的心理并不比正常的孩子弱。只是他们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该放的事情上而已。他们总是将注意力放在容易解决的问题上,可能是这些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且不管这么想是对是错,也许早年这些孩子曾无意间在这些领域里进行过摸索,而且轻易就取得了成功。

因此,既然所有孩子(除了那些弱智的儿童之外)都具备取得学业成功的能力,那么,学校所要做的只是克服那些人为设置的障碍。

选择逃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这些孩子常常会表现出一些不同寻常的行为,比方说顽固不化、没有礼貌,这些行为肯定不会得到成人的赞扬和肯定,但是却能够引起教师的关注和其他孩子的崇拜。

  1. 如果进一步观察,我们会发现,这类孩子没有信心获得哪怕是最微小的学业方面的进步。这种严重的自卑心理并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他们身处的环境对于他们这种思想起着辅助的推动作用。家人在气愤的时候,可能会说着这类话,说他们不思进取,没有前途,骂他们愚笨无用。而他们在学校的遭遇,又让他们不断地认定这些预言或谩骂的结果,而幼小的他们也没有这样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身为长辈的父母也同样缺乏这些能力)来纠正自己的这种错误看法。所以,在进行努力之前,他们就已经放弃了自己。他们甚至将这类所谓的失败当成自己无法逾越的障碍,并将这些当成是自己无能蠢笨和不如别人的证明。

问题一旦出现,能矫正的几率就会变小。虽然曾做过一些努力,但是却仍然落后于人。因此,他们很快就放弃了努力,并将自己的智慧用在了如何寻找借口上面,这些借口无非是为了旷课。逃学旷课被认为是一件十分严重的劣行,也是一个孩子堕落的开始。学校是会严加对待的。于是,孩子会觉得自己是被迫如此的,他们不得不使用诡计来蒙骗父母和老师。但是,在这期间,他们会在错的路上越走越远,如,他们会仿造家长的笔迹进行签名,篡改自己的成绩单。他们还会跟家里说谎,说一些自己在学校里的好事,而事实上,他们已经逃课很久了。而即使在学校上课,他们也会找到适合自己藏匿的地方。不用说,和他们在一起的都是那些喜欢逃学的孩子。但是只是逃学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心中日益膨胀的优越感了。他们迫切需要新的行动来证明自己,这就是违法乱纪。这样下去,他们的错误便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误入歧途,走上犯罪之路。最终结团拉伙,偷盗,沾上性倒错行为,并觉得自己长大成人了。

既然在积极高尚的生活中没有自己的位置,他们就选择在消极恶劣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5章 寻求优越感的指引

融入且独立于社会教育孩子就要从培养他具有这种社会情感入手,换句话说,就是要培养孩子认识和社会一致的意义。

教育孩子就要从培养他具有这种社会情感入手,换句话说,就是要培养孩子认识和社会一致的意义。

一种行为一定要契合现实的逻辑,而且这种行为的契合程度一定要显示出其对于社会需要和社会利益的关联度。

正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说话结结巴巴的根源不在于外在环境,而在于他所感知外在环境的方式。他的敏感和易怒在心理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另一件能表明他特征的事是,直到8岁,他还在尿床。而通常这类症状会出现在先是被溺爱和宠爱、后来就不被关注的孩子身上。这是一个信号,表明孩子在睡眠中也在试图获得更多的关爱,表明这个男孩忍受不了被冷落。

第6章 自卑情结

我们追求优越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感到了自卑,因而试图通过富有成就的追求来摒弃这种自卑感。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我们对这种富有成就的追求,或者当自卑感因为对身体器官缺陷的反应加剧,并且达到某种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才会出现心理问题。而这时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就是我们自身的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分、过度的自卑感,它有一种力量,让人们去寻求可以较容易获得的补偿和更加有欺骗性的满足。而且,自卑情结要想夸大很困难,要想消解也需要勇气,这一情结的存在容易堵死通往成功的道路。

事情往往都是这样,怯懦者更看重自己的尊严,当他感觉有失去尊严的危险时,他会为了克服怯懦铤而走险。

怯懦的性格会破坏所有的人与人关系。怯懦者不懂得为别人考虑;他们常常不惜以他人为代价来换取自身的被承认和认可。怯懦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好斗的人生态度。怯懦可以摧毁社会情感,但是却远不会摧毁对别人意见的恐惧。一个怯懦者总会担心自己被他人嘲笑、忽视或贬低。所以,他总是会被别人的意见所束缚。怯懦者就好像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的国度里,并因此形成了多疑、嫉妒和自私的性格特征。

一个人如果并不是通过实现自己的成就,而是通过贬低他人去超越他人,那么,这样的人就是怯懦者。

我们必须加强儿童之间相互的友好关系,教育他们即使别人做错了事情,获得不好的成绩,也不可以看不起别人。否则,孩子就容易出现自卑情结,并逐渐丧失生活的勇气。

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对未来的信心,他们就会在现实中退缩,就会去追求生活中一些无益和无用的东西,以此作为补偿。教育者最神圣的职责,或者说最应该去做的,就是确保每个孩子不会丧失勇气,并且让那些已经丧失勇气的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重新获得自信心。

第7章 儿童成长:预防自卑情结

他们要么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低估自己,所以,他们很少会通过努力来获得进步;

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天赋无法决定儿童的发展,客观环境也无法决定。儿童自身对外在现实的反应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可以决定儿童的发展。

我们将一个孩子是否运用数学视为一个孩子是否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因为数学是少数几个给人安全感的学科之一。数学上的思想操作,可以让我们周围混乱的世界,通过数字间的运算而稳定下来。但具有强烈不安全感的人通常在数学方面都有欠缺。

除了数学之外,其他的学科也是如此。写作就是将只存在于内在意识的声音话语表现在纸上,从而让写作者感到安全感。画家就是用线条和色彩将流逝的光学印象挽留住。体操和舞蹈让人感觉自身达到了一种身体安全感,而且他们会因为自己这种对身体有把握的控制,让自己的精神感觉到一种安全感。这也许就是很多教育者热衷于体操的原因吧。

厉害,看透了一切。

儿童的祖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通常都溺爱儿童,因为老人大都担心自己不能再对社会产生用处,于是便产生了过于强烈的自卑感,这样一来,老人们要么会吹毛求疵,要么就会心软和善。

儿童的祖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通常都溺爱儿童,因为老人大都担心自己不能再对社会产生用处,于是便产生了过于强烈的自卑感,这样一来,老人们要么会吹毛求疵,要么就会心软和善。

对于母亲们来说,对孩子的教育要保持理智,不要窒息和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即便孩子生病,需要特殊照顾期间,也要注意这一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做出残酷行为的人,其骨子里都隐藏着虚弱。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残酷的行为感兴趣的。

其实,他们最需要鼓励,我们应该让他们明白,他们这种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因害怕而表现出来的虚弱和恐惧。

一个孩子如果总是批评自己的同学,并试图贬损他的同学,那我们就可以认定,这个孩子贬损他人的行为就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这类孩子大都吹毛求疵,盛气凌人,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懂得多很多。实际上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掩盖自己的虚弱。

个体心理学不主张用过分严厉或过分温和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去理解孩子,让他们能够避免犯错误,不断地激励他们能勇敢地面对问题,并且将问题解决,这也有助于他们发展自己的社会情感

第8章 社会情感与儿童成长的阻碍:家庭环境中孩子所处的地位

对优越感的追求和社会情感都是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两种心理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有着相同的内核。具体到表现来说,两者的内在特性都是渴望获得肯定和认可,但它们的外在表象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源于对人的本性的两种不同假设。前一种假设认为,每个人在追求优越感的时候,个体是不依赖于群体的;而后一种假设则认为,个体在渴望社会情感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对群体和社会有依赖性。因此,学界普遍认为社会情感的观点在逻辑上更合理、更有说服力,而追求优越感只是一种对浅薄表象的描述,尽管它在个体的生活中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被人们频繁提及。

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的行为更有社会性

人类的教育往往以培养对社会有益的人为出发点,同时对那些危害社会和有害他人的行为持批驳态度。因此我们的教育原则一定要囊括群体思想和社会适应的思想。

由此可见人的社会情感对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成就和能力的发展,都是沿着社会感情所设定的轨迹进行。

语言正是根植于人类群居生活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社会情感的纽带

这些儿童在孩提时期往往为父母所过分溺爱,他们善解人意的父母总能够及时发现并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这使得他们根本不需用自己的咿呀学语来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要,因为父母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所有。由于自身没有通过说话表达需求的必要,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受这种安逸环境的桎梏,丧失了与外界的接触,无法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去理解和培养社会情感。

人类如果缺少了社会情感基础,那么诸如思维、逻辑等能力的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离群索居的人是不需要行为逻辑的,或者说他对逻辑的理解和需求跟普通的动物等同。此外,个体在与人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必须综合使用思维、语言、肢体等功能,而这些绝少不了社会情感的参与。所以逻辑思维的终极意义也就在于发展和维系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可谓是左右人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舵手。语言和思维能力是人类独有的、神圣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在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忽视社会因素,或者用自己才明白的一套行为语言去与社会中的人进行沟通,混乱的局面自然无法避免

。严格来说,社会情感给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以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异于逻辑思考及真理所给予我们的信任,是个体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和支柱。

人们在孩提阶段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都是一点一点的片段拼接成的。伦理学对那些丧失了群体生活的人而言是不可理解的,他们完全不能用饿了就需要吃东西那样的逻辑去认识伦理学。社会情感衍生出来的道德观念只有在人们考虑社会和个体权利的时候才会出现,才具有实际意义。但是,要在审美感觉和艺术创作方面证实这一点却难比登天。不过,在艺术领域也同样广泛存在一致的模式,这是由于构建艺术作品的因素根源于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和对社会发展等的理解。尽管艺术的界限无边无际,也为个体趣味的存在提供了空间,但总的来讲,艺术仍然是以社会情感为走向。

在现在的文化环境下,基本上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和卓越。也正是因为这样,个体的社会情感才经常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若长期对一个小孩说他很坏、很笨,那么渐渐地,这个孩子就真的会觉得自己很坏、很笨,并在这些摧毁自信的话语中逐渐丧失解决困难的勇气。

在社会上有一个普遍的认知,那就是男孩不应该单独由女人来抚养和教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大多数人却会理解错误,并不是女人就不能抚养和教育男孩,而是指不能让男孩在只有女人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

第13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一个人要真想对他人感兴趣,并为公共事业奋斗,他首先必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必须有东西可贡献给社会,如果这种贡献真的有内容、有价值的话。

阻止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以上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培养一份坚固的友谊。让孩子在这一时期前后仍然拥有自己的好朋友或好伙伴,同时还要与家庭成员之间,甚至是亲戚、邻居家的一些人成为朋友。彼此树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孩子也应该信任父母和教师。

还要让孩子认识到,性别不同,教育的方式也要不一样,使性别角色固定在他们的意识中,从而以正常的方式准备和发展自己的性别角色。

要真正完成对孩子的性教育,不仅仅要向孩子解释有关性的生理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我们只需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孩子有关性的简单解释,注意不要刺激孩子的性器官和性意识,对于他们的性疑问,要给予真实、简洁的回答。重要的是,不论怎样,都不要欺骗孩子,否则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对后续教育不利。

第17章 附录二:阿德勒的学术内容

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强调“社会意识”。其主要概念包括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

第18章 附录三:阿德勒与弗洛伊德

阿德勒强调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追求优越的动机,使其奋力驱使追求优越以适应环境,从而达到个人的整合和统一,是谓“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