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思维习惯:逆向思维和跨学科思维

(1)在做出正确判断之前,先收集各种错误判断的例子,逆向思考从而去规避这些错误 (2)在收集错误判断的例子之时,无视学科、行业的界限,现实世界是普片联系的,不局限在自己的学科之内。而且现实世界的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的界线之内。它们跨越了界线。


蚂蚁和人类相同,都是由活体结构加上神经细胞中的行为程序组成的。就蚂蚁而言,其行为程序只有少数几种,而且几乎完全来自遗传。大多数时候,它只能根据遗传的神经系统中设定好的程序,对十种左右的神经刺激作出几个简单的反应。
同理在人类的大脑中也存在许多过度简化的思维程序,过度简化的思维程序会造成思维定势,人类的大脑运转必定会出现问题。面对刺激,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进而引发错误的行为。下面就是作者介绍的25种心理倾向。(或者说是设定好的程序)

1、奖励、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中说过:“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优点:正确的奖励机制能够提升效率,例如美国联邦快递公司,把计时工资改为计件工资后,效率大大提高。
缺点:错误的奖励机制可能会导致道德沦丧。美国施乐公司把旧机器卖给客户的提成高于新机器,导致旧机器比新机器卖的好。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效率,但是也有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双刃剑效果。
但是过度的强调奖励机制的好处就会犯“铁锤人倾向”的错误,正如中国的古谚语:“一条道走到黑——死心眼”
一般的对策如下:

(1)如果顾问提出的专业建议对他本身特别有利,你就应该特别害怕这些建议; (2)在和顾问打交道时,学习和使用你的顾问所在行业的基本知识; (3)复核、质疑或者更换你得到的建议,除非经过客观考虑之后这些建议看起来是合适的。

还有一条对策就是祖母的规矩:许多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的顾问经常要求商业组织教会管理人员用“祖母的规矩”来管理他们自己的日常行为,借此改善它们的奖励系统。具体来说,祖母的规矩就是要求孩子在吃甜点之前先把他们的胡萝卜吃掉。把它应用到商界,就是要求管理人员每天强迫他们自己先完成他们不喜欢然而必要的任务,再奖励他们自己去处理那些他们喜欢的任务。考虑到奖励的超级威力,这种做法是明智而合理的。

2、喜欢/热爱倾向

人类天生喜欢对自己好的人,喜欢被喜欢和被热爱,情场上的胜负皆因能否表现出额外的关怀和爱护。心理学家认为,狂热体育迷之所以狂热,是因为他们把自我投入了进去。比如,赢球的时候粉丝会喊:我们赢了;输了的时候他们则会喊:他们(球队)输了。
优点:喜欢值得敬仰的人会对自己起到激励作用,例如巴菲特的叔叔总是乐观开朗的对待工作,因为芒格和巴菲特都喜欢他的叔叔,所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影响到了他们。
缺点:

(1)忽略其热爱对象的缺点,对其百依百顺; (2)偏爱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热爱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这一点我们将会在“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中讨论);爱屋及乌 (3)为了爱而扭曲其他事实。

3、讨厌/憎恨倾向

人类天生讨厌对他很坏的人,他也是一种心理调节工具
缺点:

(1)忽略其讨厌对象的优点; (2)讨厌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 (3)为了仇恨而扭曲其他事实。

讨厌同样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例如美国911事件,巴基斯坦人认为是印度人干的,而穆斯林则认为是犹太人干的。

4、避免怀疑的倾向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尽快作出决定,以此消除怀疑的倾向。
优点:在以前动物受到进攻威胁的时候倾向于尽快消除疑虑,赶快做出决定,拔腿就跑,这样才能更好的生存下来
缺点:人类容易受到蛊惑,封建迷信和宗教信仰是很好的例子,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容易掉进陷阱里面。
引发这种倾向的因素通常是压力和困惑。

5、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通常人的大脑不愿意对自己已经形成习惯的行为模式作出改变。大脑抗拒改变的缘由

1、人类的远祖还是动物之时,迅速做出决定对生存至关重要 2、团队协作之时,不轻易的改变行为习惯有助于提高协作效率 3、他是目前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中所能运用的最好的方法

优点:给文明社会带来许多良好的影响,人们会由于这种倾向的影响扮演好教师、医生、士兵等角色,会忠于职守,避免公共认同不一致的行为。
缺点:任由避免怀疑倾向引发的快速决定和拒绝改变这种决定的倾向相结合,会出现大量的认知错误。这种倾向造成了“维持现状倾向”阻碍社会的进步。避免不一致的范围包括:习惯,以前的结论,认知,忠诚度,身份,社会角色认可等。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习惯难以改变,观念冥顽不灵。
罗伯特总结出了承诺和一致原理:在某种情况下,人们甚至会倾向于保持自己的行动与原来的承诺相一致。比如:社团横幅签名的意义在于,你现在表达了某种姿态,相当于做出了承诺,以后在适当的时候就更可能会采取相应的行动。是的,他们拿横幅并没有其他什么鸟用。又如美国玩具商常用的一个伎俩:在圣诞节前在电视上做一些特别玩具的广告,让孩子们看到广告后向父母提出购买要求并得到父母的承诺。但是商家不提供充足货源,父母只好在圣诞节给孩子买其他玩具;圣诞节后制造商再次打这批玩具的广告,俩次获利。
大脑保持行动与想法一致性的倾向甚至有这样的效果:在某些情况下,某个人不停地按特定方式行动,它就会按特定方式去想。比如,富兰克林让重要人物持续帮小忙,重要人物就会愈发欣赏信任他。毕竟,如果这个年轻人不优秀,我为什么要帮助他呢?又如,一个人被操控持续去伤害另一个人,他就会倾向于贬低甚至憎恨那个人。(监狱里虐囚会让狱警愈发憎恨囚犯,导致更多的恶性循环。)

因为这种一致性倾向如此强烈,查理芒格建议:“在一个人心智尚未成熟之前,不能给他的头脑套上一些锁链,这是非常重要的”。

解决之道:在生活中维持许多好习惯,避免许多坏习惯,防微杜渐,就像富兰克林所说“一块钱的预防比一万块的治疗更值钱”,防止一种习惯的养成要比改变它容易的多。(因为人类有拒绝改变的倾向)

6、好奇心倾向

哺乳类动物天生就有好奇心,人类的好奇心促进了知识的发展。好奇心能够让人们在正式教育结束很久之后依然拥有许多乐趣和智慧。
人在幼年时期能够拥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有的人长大之后,这种好奇心会渐渐消失,因为成年人拥有了经验,避免了怀疑,停止了思考,习惯了这个世界。
保持一颗好奇心,向长久有一颗好奇心的人致敬,那是值得我们为自己去做的事情。

7、康德式公平倾向

康德以其「绝对命令」而闻名,所谓绝对命令就是要求人们遵守某种行为方式,如果所有人都遵守这些方式,那么就能够保证社会制度对每个人都是最好的。

原因:可能是因为原始狩猎社会,大家基本上采取平分猎物的方式,可能也要按功劳大小,但是毕竟差别不会太大。这就导致很多人在潜意识里认为平等就意味着公平。
应该说,在现在社会,每个有文化的人都表现出并期待从别人那里得到康德所定义的这种公平。在一个社会里人人都守规矩,追求公平原则。当没有得到公平分配时,往往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对美好的期待永远是一件好事情,而如果将这种期待变成了强制,剥夺了人的自由,即使这个社会得到了了表面的公平,那么这个社会终究会倒塌。(我国集体经济时代,绝对的公平导致绝对的贫穷,很难想象,那个时代的人们以贫穷为荣)

8、艳羡/妒忌倾向

原因: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经常挨饿,在看到食物时会产生强烈的占有冲动,如果看到事物被他人占有,则可能引发冲突。推而广之,则是对资源占有者的羡慕和嫉妒。简单来说就是你有我没有就会引发嫉妒,在熟识的同阶层之中会更加明显,可能是康德式公平所造成的。
优点: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嫉妒。有嫉妒心,就有上进心的可能。
缺点:嫉妒会引发混乱,所以只能尽可能的公平来去解决。 为了消除妒忌倾向,实行平均主义薪酬制度的律师事务所,宗教戒律中也要禁止妒忌;但是,“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妒忌”(巴菲特),作为本性的一种,消除妒忌实在难以实行。
对策:正视它,认为它是正常的,同时采取措施引导它。比如社会阶层之间的对立往往基于这种妒忌倾向,引导的正确方法是保证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让人有公平的机会。

9、回馈倾向

以德报德,以牙还牙,投桃报李,这种倾向有利于团队合作,许多社会性的动物也存在这种倾向。 这就是罗伯特所说的互惠原则,总结就是一报还一报。
互惠是人类社会进行协作的一种最基本的规范,因此我们普遍被这样教育:当别人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进而我们形成了一种心理机制,对别人给的好处进行回馈。这种回馈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种:

1无意识自发的; 2有明显亏欠感的; 3 妥协-退让原理:如果他做出了妥协,我也应该进行退让。以下分别举例。

(1)无意识自发的回馈

商家在进行问卷调查时经常先给你发一些小礼品(这一招已经太过泛滥,效果已经较差了);商场的免费试吃食品;美国企业家为政治家提供合法的政治捐款(这一次的美国大选共和党候选人trump说过,他给政治家捐款后,至少他们会出席他的婚礼。当然,不排除其他形式的回馈。接受捐款的政治家是否有明显的亏欠感,不得而知)

(2)有明显亏欠感的

人们如果接受他人过于昂贵的或者出乎意料的赠礼,容易产生亏欠感,并会有意无意的倾向于回馈。如女性表示接受男性昂贵的礼物会有一种欠了情的不舒服感觉。在某种情况下,人们为了消除不舒服的亏欠感,有可能回馈不对等的更大的价值。比如,书中的一个例子,一个女生把车借给了一个陌生人,仅仅因为他在一个月前帮助她在停车场发动了一次车。不回馈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有意思的是,研究表明,施与恩惠,但不让接受的人回报,也是不受人喜欢的

(3)妥协-退让原理

这应该是一个很常见的谈判技巧:提出比原定目标大一些的要求,对方拒绝,我妥协,提出真实的目标,对方出于回馈,退让,达成目标。(最初的目标不能极端到不合理,否则对方会认为你缺乏诚意)。著名的例子:水门事件。戈登·利迪提出破门计划前,先提出的是预算100万美元的涉及到应召女郎、绑架、抢劫、破坏等的复杂方案,后来提出的25美元预算的窃听计划就被通过了。“表面上,他要一整条面包,可在他心里,只要给他一半甚至四分之一,他就满足了”。
优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倾向去处理生活的事情,回馈倾向不但能够和激励机制的超级威力结合起来产生好的结果,它还跟避免不一致性倾向共同促成了以下结果:

(1)人们履行在交易中作出的承诺,包括在婚礼上作出的忠于对方的承诺; (2)牧师、鞋匠、医生和其他所有职业人士恪守职责,做出正确的行为。

缺点:在做违背道德的事情之时,错误的让步会引发愚蠢的后果。例如美国司法部长案例
在购买东西的时候不要被对方的小恩小惠所迷惑,正是利用你的回馈倾向狠赚你一笔,呵呵。每次带儿子买衣服或者玩具的时候,售货员基本上都会给儿子一个气球或者一块糖,弄的我不买都不好意思了。 在销售过程中回馈式的让步。
负罪感是由于奖励超级反应倾向和回馈倾向之间的精神冲突。你帮助了我,奖励了我,而我却没有办法回馈你,因此就有了愧疚感或者说负罪感。

10、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常见的是奖励作为刺激所引发的反射行为,例如以前一瓶鞋油擦鞋子比较亮,下次需要时还会买这个牌子;另一种是由简单联想作为刺激所引发的反射行为,例如通常人们会认为价格比较贵的商品质量比较好。还有利用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喜欢,把这些美好事物印在商品上来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或者请漂亮的美女代言等等。 喜爱的简单联想在很大程度上让人盲目,讨厌也会造成由简单联想引发的认知错误。
简单联想带来不好的影响:

(1)阻断信息的传递

波斯信使综合征,传递坏消息多少是令人讨厌的,这种讨厌会延伸到消息传递着身上,所以很多人在传递消息的时候会忽略或者弱化坏消息,在一个大型组织中,如大型企业或者中国专制体质中,因为传递过程较多,就会导致传话失真,坏消息的传递被简单联想阻断了。报喜不报忧导致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失败。巴菲特采取的对策是在工作中确立了这么一条原则:有坏消息要立刻向我们汇报,只有好消息我们是可以等待的。

(2)引发厌恶倾向

因为妒忌,你有我没有;你让我简单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这都会导致我很不好受,从而因为简单联想,进而讨厌你这个人,进而讨厌与你相关的东西。

(3)类型化思考

类型化思考这一简单联想也会引起严重思维错误,例如不能因为对方年老就认为他是个老糊涂,不能因为对方是个老太太就任务她不懂高等数学,这样会错失很多机会。必须认识到不能依据群体的平均属性也准确的推断个体的特性。

(4)经验主义错误

赌徒赢钱之后反复下注,结果输的一踏糊涂。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军队在其他地方战无不胜,于是他们决定侵略俄罗斯,结果都是一败涂地。

如何避免过去成功经验的误导呢?

(1)谨慎地审视以往的每次成功,找出这些成功里面的偶然因素,以免受这些因素误导,从而夸大了计划中的新行动取得成功的概率; (2)看看新的行动将会遇到哪些在以往的成功经验中没有出现的危险因素。

11、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

当否认是被用来让死亡更容易接受时,这种行为值得赞同。其他情况下极端的否认,会表现的脱离实际,不现实。现实太过于痛苦,令人无法承受,所以人们会扭曲各种事实,直到它们可以承受。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毛病,而这种毛病经常会引发严重的问题。这种倾向造成的最极端的后果经常跟爱情、死亡和对化学物质(酒精、毒品等)的依赖有关。
谁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装睡并不是人生的正常现象,装睡的人是可悲的人,企图通过掩耳盗铃的方式来改变现实,现实很残酷,未必所有人都有希望才能坚持下去,但现实中令人动容的方式却是这一种:未必要有希望才能够坚持,曾经很多人的理想是要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世界很难,最终他们被这个世界改变了,所以,可贵的人坚持的只是不被这个世界改变,仅此而已。避免痛苦的捷径就是不去沾染坏的习惯。

12、自视过高的倾向

90%的司机都会觉得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我相信大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颜值在中上等。自视过高的倾向往往会使人们偏爱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各种形式的自视过高都会导致错误。
常见的错误有:

(1)高估自己

过度自信效应实验,人们自认为的答题正确率总是高于实际答题正确率;

(2)过高评价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心理学实验:即便某美国车和某德国车导致车祸死亡的概率是一样的,美国人普遍更倾向于禁止德国车上路。

(3)过高估计自己抉择的控制错觉

指个体相信通过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可以控制随机事件的结果,比如买彩票的人自己挑选号码会下更多的赌注,他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做出了选择,中奖概率会更高,然而实际上机选人选都是一样的概率。

对策:评价自己以及有关自己的事物时尽量客观,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多种学科的工具。当你评价你自己、你的亲人朋友、你的财产和你过去未来的行动的价值时,强迫自己要更加客观。这是很难做到的,你也无法做到完全客观,但比起什么都不做,放任天生的心理倾向不受约束地发展,却又好得多。

13、过度乐观倾向

与上一个自视过高相类似,都是自恋倾向的表现。从纳粹集中营走出来的并不是那些坚信一定能从中走出来的人,而是能承认现实,并积极寻求机会并逃出去的人,乐观并不能解决问题,他只是提供一种看待事情的态度。
人在困境中会想法设法地避免痛苦,进行心理否认,尽管情况已经很糟,但人的保护机制让人回想过去和憧憬美好的未来,从而在脑中形成一种可能无法实现的期待,这种期待就是过度的乐观倾向。
解决愚蠢的乐观主义的正确方法是通过学习,习惯性地应用费马和帕斯卡的概率论。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防止盲目自信。避免自视甚高加过度乐观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14、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丢失100块钱痛苦的份量比捡到100块钱快乐的份量要大得多,作者用了被剥脱超级反应倾向,注意超级二字,作者在全部的25个心理倾向中只用到了2次,证明其地位之重。人类失去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时,通常会做出不理性的激烈反应,哪怕只是失去一点点也是如此。它可以直接激发讨厌倾向。从进化视角看,避免损失要优先于获得收益。因为如果一个人生存资源刚刚够,那么得到更多资源只是锦上添花,而失去资源则会致命。所以人类对损失天然厌恶并且极其敏感,换句话说,损失1 美元的价值与得到1美元的价值和为负数。商场的限时折扣就利用了这一种心理(现在不买以后就买不到了,人们会看成是一种损失)。在引导用户行为时,强调不做某种行为会损失某种东西比做某种行为得到某种东西更有效果:建议年轻妇女自检乳房癌症的小册子,站在损失立场上宣传的效果要比这么做能带来什么的效果“好的多”。
损失厌恶导致人对即便是短期的损失也会厌恶,即便长期来看有好处。(所以那种不要短期利益追求长期利益的行为才会那么可贵)。
而且,人们认为应当得到的或者即将得到的东西如果没有得到也会产生这种厌恶,并产生过度反应,因为人们往往把即将得到的东西当成了自己的东西。(损失已有的好处和损失即将有的好处)。在民权领域有这么一句话:“自由这种东西,给一点又拿走,比完全不给更危险”。因为给了一点后,人们会认为这就是我的东西,一旦拿走,就会有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苏联)。一个饥饿的人如果你给他一块面包然后又拿走,通常情况下,他不会觉得我本来也没什么,而是会恨你,道理类似。团体(宗教,政党,学派)会对叛徒格外愤怒 ,因为,这是一种损失厌恶,损失了一名战友;担心他的观点会有说服力。
在赌博领域,设计者发现“最容易让人上瘾的赌博形式就是设计出许多差点就赢的情况”,因为这种情况能激发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他会认为差点就赢的利益是被剥夺的,所以会过度反应。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和避免不一致性倾向通常会联合造成一种形式的经营失败。在这种形式的失败中,一个人会耗尽他所有的优质资产,只为徒劳地试图去挽救一个变得很糟糕的投资项目。

15、社会认同倾向

指自动根据他看到的周边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去思考和行动的倾向。比如电视台的罐头笑声会影响你对该节目幽默程度的看法。做销售的Cavett robert说:95%的人都爱模仿别人,所以要想把人说服,我们提供任何证据的效果都比不上别人的行动。这就是在电视广告中,你看到香飘飘奶茶宣传卖了7亿杯的原因:这能造成一种大家都在喝的印象,它确实能影响到你的购买行为。
这种倾向在俩种情况下最容易触发:第一种情况是,与你相似的人的反应;第二种情况,你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有困惑或者压力。比如,很多企业会效仿其他企业的行为(例子太多,基本上一个行业内的一个领先企业有什么新动作,其他企业就会效仿),一方面出于社会认同倾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消除疑惑倾向,因为对方做什么我也做什么,我就不用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弄清楚真实情况,可以快速的做出决策。又如,面对人生选择的不确定性情况,很多大学毕业生会选择跟其他与他相似的同学一样去考研,而不去做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
与此相关的非常著名的一个心理学实验揭示了旁观者效应:在紧急事件中,只有一个旁观者的情况比有一群旁观者的情况,生存概率反而更大。比如一个人突然倒在路边,一群人旁观的时候,每个人都不确定这种情况是否自己该相助,这时会更倾向于根据他人的反应来判断,最终导致没有人相助。心理学家认为,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除了大呼救命之外,处于紧急状态下的人如果能在人群中制定一个人来帮助自己,会有更大的概率获救。
又如,维特效应,关于自杀的报道能引发更多的人自杀。所以,我们看到在社会舆论宣传的时候,政府经常采取的应对策略:

(1)倡导好行为 (2)在坏行为散播之前阻止。

16、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原理:人类的感知器官只能看到形成对比的东西,认知也是一样。有的姑娘很优秀,但却找个很一般的男人,根本原因是因为她的父母比较糟糕,而男人比她的父母优秀些。
还有一些例子:
(1)左右手对比试验:左手伸入冷水,右手热水,然后同时插入同温度的水,会发现左手觉得热,右手冷;
(2)微量效应:大脑对逐渐发生的微小变化缺乏反应,这就是大卫自由女神像魔术的秘密。观众被置身于一个慢慢转动的平台上,没发现自己已经转到了看不见女神的位置。
(3)价格对比:地产经纪先要你看几套差的再给你看一套相比而言不那么差的,你会觉得最后那套不错。
后果:导致人们对不明显的差错反应迟钝,正所谓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对比错误倾向,会对正确思维造成很大的破坏。对比错误反应倾向常常被用于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顾客身上赚取更多的钱。为了让正常的价格显得很低,商家通常会瞎编一个比正常价格高很多的虚假价格,然后在广告中把他的标准价格显示为其伪造价格的折扣价。人们即使对这种操纵消费者的伎俩心知肚明,也往往忍不住会上当。这种现象部分地解释了报纸上有那么多广告的原因。它还证明了这个道理:了解心理操纵伎俩并非就是一种完美的防御措施。

17、压力影响倾向

轻度的压力能够轻微地改善人们的表现,比如说在考试中;而沉重的压力则会引发彻底失调,比如说抑郁症。

18、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

人类的大脑是有限和不完美的,它很容易满足于容易得到的东西。大脑无法使用它记不住或者认识不到的东西,所以人类的大脑会高估容易得到的东西的重要性,因而展现出易得性—错误衡量倾向。
避免受易得性—错误衡量倾向影响的主要对策通常是按程序办事,包括使用几乎总是很有帮助的检查清单。

应付这种倾向时所需要记住的伟大原理很简单: 别只是因为一样事实或者一种观念容易得到,就觉得它更为重要。

19、不用就忘倾向

用进废退,熟能生巧;飞行模拟训练是个很好的应对策略,飞行员在起飞前都会核对检查清单,所以,检查清单也是工作的一种好方法。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而言,把他的技能编排成一张检查清单,并常常将使用这样清单,也是很重要的。
原理:神经元的组合类似于肌肉,像操练肌肉一样操练认知从而固化神经元结构。

人们只要勤奋就能降低不用就忘倾向的影响。如果人们能够熟练地掌握一种技能,而不是草草学来应付考试,那么这种技能将会较难以丢失,而且一旦生疏之后,只要重新学习,很快就能够被重新掌握。这些优势可不算小,聪明人在学习重要技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到真正精通这种技能,他是不会停下来的。

20、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

众所周知,这种倾向的破坏力极大,常常会给认知和生活带来悲剧性的结果,毒品、酗酒给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21、衰老—错误影响倾向

年龄的增长自然会造成认知衰退,而每个人认知衰退的时间早晚和速度快慢不尽相同。基本上没有年纪非常大的人还善于学习复杂的新技能。但有些人即使到了晚年,也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原来就掌握的技能,这种情况在桥牌比赛中屡见不鲜。
带着快乐不断地思考和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延缓不可避免的衰退过程。

22、权威—错误影响倾向

盲目的追随权威,自动服从权威,或认同权威。盲目崇拜会造成一系列问题。例如:机长综合症。很多空难的原因,是机长犯了明显的错误,其他机组人员都不做纠正,因为他们倾向于认为机长的举措是正确的。美国有个医生给护士留了手写的字条,吩咐她如何治疗病人的耳痛。纸条上写着“Two drops, twice a day, r.ear。”(“每天两滴,右耳。”)护士把r.ear(右耳)看成了(屁股),于是让病人翻过身,把滴耳液滴进了病人的肛门。
很多情况下,仅仅只是权威的象征物,也会引发他人的尊重。比如,教授的头衔,高级西装、名车等身份标识物。
对策:依赖理性,而不是认为:领导一定是对的。另外选择将权力交给谁时要很谨慎,因为权威人物一旦上台,将会得到权威—错误影响倾向的帮助,那就很难被推翻。

23、废话倾向

废话多是人类的通病,在原始社群生活中,八卦有助于促进人们之间的互相了解,从而促进协作,这是废话的进化基础。作为一种拥有语言天赋的社会动物,人类天生就有本事啰里啰唆,说出一大堆会给正在专心做正经事的人造成许多麻烦的废话。有些人会制造大量的废话,有些人则废话很少。

24、重视理由倾向

人,尤其是生活在发达文化中的人,天生就热爱准确的认知,以及获取准确认知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总的来讲,如果人们毕生致力于将他们的直接和间接经验悬挂在一个解释“为什么”的理论框架之上,那么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使用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人类认知模式如此,人们需要理由。原因可能是人类是基于因果关系来认知世界的。不幸的是,重视理由倾向是如此强大,乃至一个人给出的理由哪怕是毫无意义的或者是不准确的,也能使他的命令和要求更容易得到遵从。
例如:
(1)心理学家的实验,排队使用复印机时要插队,你给出理由后成功的概率要更高,即便你的理由是:我这里有点急事(没有具体指明什么事)。
(2)在著名的电车困境实验中,做出不把胖子推下去决定的人会为自己的决策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实际上,这种决定的做出实际上是无意识的,只是因为情景1和情景2激活了不同的大脑区域。(不了解电车困境的话可以去看看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的第一课)
(3)导致的错误:在股市中为随机事件寻找解释!!或者为某些偶然成功的人物寻找理由!!
应用:在布置任务时讲明原因有助于执行。企业家卡尔布劳恩的规矩,你必须讲清楚何人将在何时何地因何故做何事,要交代原因,这样才容易被人接受。
重视理由倾向这种不幸的副作用其实是一种条件反射,会出现这样的条件反射,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有理由的事情是很重要的。自然地,某些商业机构和邪教组织经常利用各种有噱头的理由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25、综合倾向

lollapalooza倾向——数种心理倾向共同作用造成极端后果的倾向
我们在分析一件事时,很难把它完全归入某一个心理学倾向里去,更多的是多种倾向复合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所以也需要有全面的认知。如传销就综合运用了承诺与一致、权威、社会认同、激励、压力等多种心理影响,目前不断爆发的各种非法集资诈骗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