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分工的意义

1.1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

《国富论》先讲的是劳动分工。这个意思很明显,就是斯密并不赞同重商主义“金银就是财富”的观点,他认为财富最终还是靠劳动来创造的。
斯密在《国富论》正文开篇的第一句就大力强调了劳动分工的意义。他说:“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劳动熟练程度,技巧性的提高,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接下来,斯密就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1.2 一枚大头针的诞生

他说,一枚大头针的生产就是劳动分工能够提高生产能力的绝佳案例。如果一个制造大头针的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工具和生产大头针的机器,那么无论他怎样努力工作,也不见得会有成效。很有可能他努力一天,也生产不出一枚大头针。如果让他一天生产20枚,那就更不可能了。
但是——斯密又接着说——按照现在的经营方式,这种工作就变成了专门的职业,而且被分成很多个岗位。负责这些岗位的人做的事情都很专业。比如有的人负责把铁块熔化成铁水;有的人负责从铁水中抽出铁丝来冷却;有人负责把铁丝拉直,然后切成一根针的长度;又有人负责把切好的铁丝的一头削尖;还有人负责制造针头。而针头的制作又需要两三种不同的操作。负责最后几项工作的工人给针装上针头、包装,这些也都需要专门的技艺。
这样,一枚简单的大头针的生产过程,就大约分为18个操作步骤。有些工厂将这18个操作步骤分配给十几个专门的工人去完成,也有的工厂让一个工人完成两三种操作。
斯密写道:
“我曾经见过一种小工厂,工厂里只雇佣了10个工人。也就是说,在这个工厂中,一定有几个工人要完成两三种工作任务。像这样的小工厂,虽然很简陋,必要的设备不是很齐全,但如果他们勤勉地努力,一天也可以生产12磅针。每磅针有4000枚,这10个工人每天就可以制作48000枚,也就是一个人一天可以制作4800枚。
但是,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独自制造,不熟悉任何一种专门的操作技巧,那么无论是谁,一天都不可能制造出哪怕20枚针,很有可能连一枚都制造不出来。也就是说,如果让他们单独制造大头针,那么他们将无法造出经过合理分工而制成的大头针的数量的1/240,甚至会低于1/48000!”
仅仅在制造大头针这么简单的例子中,劳动分工就可以把制造效率提高数百倍甚至数千倍。我们人类不像老鹰那样可以飞行,不像猎豹那样可以高速奔跑,不像狮子、老虎那样强壮,但我们却能够成为自然界的统治者,把狮子、老虎关进动物园供我们观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人类懂得分工协作,每个人负责完成一小部分,彼此配合,就能创造出伟大的奇迹,可以制造出比老鹰和猎豹的速度快100倍的飞机,比狮子和老虎的威力大100倍的武器。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单打独斗,什么事情都自己完成,那么我们可能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

1.3 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的原因

对于分工能够提高上百倍甚至上千倍劳动效率,斯密给出了三个原因:
(1)第一个原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能。
如果一个人同时学习从熔铁块、抽铁丝、拉直铁丝、削针尖、制造针头到包装的十七八种操作技能,那么我们就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地掌握全部技能。
这就好比我们学习一门语言是比较容易的,要再学一门外语就很困难,如果我们同时要学习十七八门外语,就基本不可能学好了。
如果每个人都专门学习一项或者两三项操作技能,他就会很快变得非常熟练,这样也就大大低提高了生产效率。
(2)第二个原因,可以节约工作转换的时间。
一个人抽铁丝需要特殊的工具;然后拉直铁丝又需要把这个工具放下,再拿起钳子把铁丝拉直;拉直了之后再用剪子来把铁丝剪断;再用刀削尖针头……
每换一道工序都需要换一次工具,有的还需要改变位置,比如放铁水的地方只能抽铁丝,如果在那里包装的话,溅起的铁水或者铁渣很快就会把包装弄脏。这样,一个人负责很多道工序,切换的时间就会很长。而如果一个人只负责一道工序,他就可以一直拿着手里的工具劳作,不用不停地换地方,生产效率也就提高了。
(3)第三个原因,劳动分工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因为人会动脑子,懂得变化,会剪铁丝,也会做针头;机器是没有脑子的,不懂得变化,只能简单地重复一些动作。如果没有分工,一个人可以慢慢地学习,把制造大头针的18道工序都学会,最后把大头针做出来;但及其肯定做不到。只有把所有工序拆分成很多很多简单的部分,才能针对某个部分发明一种机器,让它来重复着一道工序,比如把铁丝截成一根针的长度,再发明一个及其,把它做成大头针的形状。有了机器以后,工作效率当然就更高了。

1.4分工合作对人类进步的伟大意义

斯密大力赞赏分工合作对人类进步的伟大意义,他说:
“各个行业的产品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大增加了,从而产生了普及到最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的情况。一个劳动者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外,还有大量的产品可以卖出去(那些一天可以生产4800枚大头针的工人,他们一辈子都用不了那么多针)。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生产的大量产品去交换其他劳动者生产的大量产品。这样,社会各阶级就会普遍富裕起来。”

1.5人人都是劳动分工的参与者

“考察一下文明、富裕的国家中最普通的劳动者使用的日用物品,你会发现,用自己的一小部分劳动来生产这些日用品的人的数量是难以计算的。比如,他们所穿的粗毛呢外套,就是许多劳动者合作生产的。为了制造这种外套,首先必须要有放羊的、剪羊毛的、梳羊毛的,要有把羊毛纺成毛线的工人,把毛线漂白的工人,给毛线染色的工人,然后还有织布工人和制作衣服的裁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劳动者,他们必须联合起来工作。”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劳动者居住的地方通常相隔很远,把羊毛从产地到纺织地,又需要数不清的商人和搬运工。染色所需要的原料,往往又来自世界上各个遥远地方。要把这些不同的原材料从各个地方收集起来,又需要多少造船的工人、水手、帆布制造者和绳索的制造者啊!

1.6生产最简单的工具也需要无数种劳动

为了生产这些人所使用的工具,又需要多少种劳动啊!
复杂的机械,比如水手工作的船、漂白工人用的水车或者纺织工人用的纺织机都复杂得难以想象。就连最简单的工具,比如剪羊毛的工人所需要的剪刀,其制造就又需要许多种类的劳动。
生成剪刀,就需要铁,那就得有矿工、炼铁炉的建造工人、采伐木材的工人、为炼铁炉烧炭的工人、炼铁炉所需的砖头的制造者、泥瓦匠、安装炼铁机械的人、铁匠等人付出各自的劳动,必须把各种技艺联合起来,才能制造出一把最简单的剪刀。

1.7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所需背后凝结的劳动

同样,要是我们考察一个劳动者的服装和家庭用具,比如贴身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子,睡觉用的床铺和床铺上的各种物品,烹饪食物的炉子,由地下开采出来并且经过水路运输才能送到他手边供他烧饭的煤炭,厨房中的一切用具,餐桌上的刀子和叉子、盛放食物的各种器皿,制造面包和酒的各种工具,能透过光线又能遮风挡雨的玻璃窗……每一样都需要无数从事不同工种的劳动者辛苦的劳动,才能被制造出来。
考察完这些以后,斯密不禁感慨地说:“没有成千上万人的分工合作,一个文明国家里最普通的人即使想按照他习惯的最简单舒服的方式生活也不可能。”

1.8福特式流水线作业

劳动分工的经典例子就是福特汽车公司发明的流水线。
福特公司在1863年第一次用流水线的方式生产汽车。在此之前,汽车都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工人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制造。这个技术工人要负责从制造轮胎到装配汽车的全部工艺,因此生产速度很慢,生产成本很高。当时生产一辆汽车需要一个工人花费728个小时,而且培养这样一个工人需要很多年的时间,福特汽车公司一个月只能生产11辆汽车。汽车是极少数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福特公司的创始人福特先生发明了汽车生产流水线,把汽车生产工艺分成了很多道工序。工人先把汽车的骨架组装出来,骨架被放在或者挂在传送带上面传动,焊接工人把车身骨架焊接结实,然后传送带传导下一个工人面前,那个工人负责把车门装上……再下一个工人负责把前车盖装上,车身装备完以后,会有人专门负责喷漆。喷漆完毕之后,又有人负责把发动机装上,再下一个工人负责把汽车里面的仪表盘和座椅装上,再下一个工人负责把轮胎装上……
这样,在宽阔的生成车间里,我们就看见汽车从骨架开始被吊起来不停地转动,每转到一个工人面前,那个工人就负责做一件事。由于每个工人只需要学会做一件事,比如装轮胎、喷漆,他们都可以很快地掌握这项工作技能,而且每天不停地重复,他们的技能变得非常熟练。有了这样的流水线以后,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速度立刻大幅度加快了。从一开始的生产一辆汽车需要728个小时,到最后生产一辆汽车只需要93分钟!这是多么巨大的进步啊!
福特式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让汽车从只能由少数人享有的昂贵奢侈品,变成了普通家庭也能买得起的消费品。今天我们在公路上看见的汽车,都是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呢!这就是斯密所说的劳动分工的伟大力量了。

2.劳动分工形成的原因

2.1产品交易和社会分工

讲完劳动分工以后,斯密立刻回到重商主义的思路上来,开始研究产品贸易。
斯密说,人们之间之所以能够分工合作,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们彼此之间能够进行公平的产品交换。
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不能拿去换来别的产品,那么所有人就都只能生产自己需要的全部物品,比如食品、衣服等,而不可能只专心生产钉子或者煤炭。因为他们不可能不吃不喝,只靠生产钉子或煤炭为生,而且实际上他们连制造钉子的原材料或者挖煤的工具都买不到。

2.2公平贸易是人类社会的常态

动物和动物之间是不懂得公平交易的。没有人见过一条狗用一根骨头跟另一条狗交换一块饼干。没有人见过一只动物用动作或者叫声向另一只动物表示:“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希望用这个交换那个。”
当一只动物企图从人或者另一只动物那里获得东西的时候,它要么硬抢,要么乞讨。
一只狮子会抢走一群猎狗捕获的羚羊,而绝不会试图用它捕到的一只鹿来跟那些猎狗交换。人类饲养的小狗则会向主人摇尾乞怜,希望主人给它一些食物。
人类有时候也会采取类似的手段,比如强盗就会抢劫别人的财务,也有人依靠乞讨为生。但这种情况在人类社会永远只能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要依靠跟别人交换产品来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

2.3利益交换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方式

根据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研究,人的大脑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人的好友圈子不会超过150人,对于超过这个数量的人,人们顶多能记住他们的相貌和名字,但对对方的了解却极为有限,也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促进双方关系。
150个人是人一辈子结交朋友的上限,在这150个人中,能够无私提供物质帮助的朋友更少,一般也就十几个。
能为他人无私提供物质帮助的人数量很少。一个人要是只依靠别人无私的帮助,就很难生活下去。那该怎么办呢?
斯密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如果一个人能诉诸对方的自利心,即向对方说明,他请求对方所做的事情对他们自身有好处,他就比希望获得对方无私的帮助更有可能达到目的。”
人在社会上生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依靠其他人希望得到好处的心理,而不是无私帮助别人的心理。大家都会这样:给我那个我想要的东西,我就给你那个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交易。

2.4利益交换比施舍更能促进社会发展

通过交易——无数人之间无数次的交易,最后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了交易,社会上的每个人才只需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只生产大头针或者只生产剪刀,就可以换来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样,劳动分工就出现了,社会生产的效率也就跟着大大提高了,社会财富就变得越来越多,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
描述完了这样一个事实,斯密写下了他那一段传颂千古的名言:
“我们的晚饭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心。”
我们生活下去,不是依靠向别人乞怜,而是诉诸他们的自利心理。我们不需要向别人讨论自己的需求,而只是讨论他们的利益。除了乞丐以外,没人主要靠他人的慈悲来生活。
并且——斯密进一步写道——就算是乞丐也并不是完全依赖别人的慈悲。乞丐通过乞讨要到了钱,要让自己的日常需求得到满足,还是得用乞讨得来的钱去买食物、衣服等。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依靠那些卖东西给他的人的自利心理完成的,只不过是想要得到乞丐手里的钱。

2.5人类天赋的不同促成了交易和分工

从前面的这些见解出发,斯密开始畅想起人类古代社会的发展来。
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应该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跟人与人的天赋差异有关。
比如,在原始狩猎部落中,刚开始所有的猎人都是自己制造自己用的弓箭。但是其中有个猎人,他发现自己制造弓箭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于是他就多制造了一些弓箭,去跟别人交换猎物。最后他一算,如果自己不去打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制造弓箭,然后用弓箭交换猎物,所获得的猎物竟然比自己去打猎获得的更多。
这样,劳动分工就出现了,这个擅长制作弓箭的人就不用再去打猎了,成了专业的工匠。
再比如,部落中还有一个人特别擅长建造茅屋,他也不用去打猎,依靠专门帮别人建茅屋来换取猎物,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慢慢地,一个人人都去打猎的原始社会,就逐渐地变成了有人打猎、有人制造弓箭、有人建造房屋的社会。

2.6劳动分工促进社会进步

由于专业化的劳动分工,猎人、工匠和房屋建造者各自的技艺都变得越来越熟练,也就带来了效率的提高,最后整个社会获得的猎物和房屋的数量都大大增加,人类社会就这样获得了进步。
这种交易带来的分工,又会扩大人和人之间才能上的差异。本来那个制造弓箭的人只是制造速度稍微比别人快一些,但自从他放弃了打猎,专心制造弓箭以后,他的技艺就变得原来越熟练。

2.7人的才能是天生的还是训练出来的?

那么,到最后,这个工匠的制造弓箭的才能,到底主要来自他的天赋,还是专业训练呢?
斯密认为,人和人之间天赋差异其实很小。
比如,有两个小兄弟,在他们小时候,哥哥在数学上更有天赋,弟弟在音乐上更有天赋。但是哥哥做的数学题目弟弟大部分也会做,弟弟会唱的歌哥哥也会唱,不过唱的稍微差一点。
长大以后,哥哥因为擅长数学进入了大学数学系学习,最后成了数学教授;弟弟进入了音乐系,最后成了钢琴演奏家。
这个时候弟弟再来看哥哥研究的数学问题,就完全看不懂了;哥哥也完全不会演奏弟弟的钢琴曲了。
很显然,哥哥和弟弟长大之后的差异,主要是后天专业化训练的结果。天赋的差异并不是最主要的。

2.8才能的差异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斯密说,人们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才能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一个哲学家和一个普通的街头搬运工,他们的差别主要不是因为天赋不同,而更多的是后天的教育造成的。在他们6岁或8岁的时候,他们的天赋可能呢非常相似,他们的父母或者小伙伴们都看不出他们有任何显著的不同。然后,他们开始接受不同的教育,长大以后从事不同的职业,他们的差异才开始被旁人注意到,并且变得越来越大。
如果没有产品交易,没有劳动分工,每个人都要承担同样的责任,有同样的工作要做,那么就不可能有职业上的不同。如果哲学家也要每天去码头搬运木料建房子,去田地里种菜种粮食自己吃,一到天黑就累得只能躺下睡觉,没有时间去看书和思考,那么他也就不可能比那个搬运工多懂多少哲学知识了。

2.9交易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起点

在斯密看来,交易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起点,也是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差别所在。正因为人类懂得交易,才能分工生产;有了分工生产,个人就能专注于某一个方面,长期训练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然后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用于交换。这样,人们的生活就变得越来越好,财富也就变得越来越多了。

3.交易能广泛进行的原因

3.1运输成本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斯密还发现,交易范围的大小可以决定劳动分工的精细程度。交易范围越大,劳动分工越精细,生产效率越高;反之,交易范围越小,劳动分工也就越粗略,生产效率就难以提高。
在苏格兰高地荒凉的农村地区,那些独自一户居住的人家或者非常小的村庄里面,每个农民必须同时屠宰、酿酒和做面包才能维持家庭生活。因为他可以交易的范围很小,只有周围的几户人,如果他专门做面包,每天只能卖出去几个,挣到的钱并不能维持他的家庭生活,所以他还必须同时去自己种地。
如果面包师不能专心做面包,酿酒师不能专心酿酒,农民也不能专心种地,那么他们做面包、酿酒、种地的水平就都无法提高。
在苏格兰高地的穷乡僻壤,像斯密在全书一开头就讲的那种专业的制造大头针的工厂或者工匠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如果这家工厂10个人一天能造4800枚大头针,一年就要制造100多万枚大头针。但是在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他们一年下来连一天的产量,也就是4800枚大头针都卖不出去,因为需求量太少了。

3.2交易范围越大,生产效率越高

如果这家工厂想要生存下去,它就必须扩大交易范围,把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去。如果平均每人每年需要一枚大头针,在周围100千米的范围内,只有1万人居住,那么这家工厂一年就只能卖出去1万枚——大约是它两天的产量。
如果这家工厂可以把它的产品卖得更远,比如说,卖到周围1000千米的范围之内,假设这个范围内住着100万人,那么它就可以差不多把大半年的产量卖出去,工厂可能就能生存了。
如果它可以把产品卖到全世界,那么工厂的产品就可以供不应求了。

3.3市场交易的范围主要取决于交通成本

如果运输的成本很高,交易范围就必然很小;如果运输成本很低,那么交易的范围就可以很大。
如果1磅铁钉的制造成本是1克黄金,而人们愿意为1磅铁钉支付的价格是2克黄金,运输1磅铁钉的成本是每100千米1克黄金,那么铁钉就只能在周围100千米的范围内销售了。
如果超过了100千米,成本就超过了2克黄金,厂家就没办法赚钱了。
如果有办法把运输成本降低到每1000千米1克黄金,那么铁钉的销售范围就可以扩大到周围1000千米那么大了。

3.4不同运输方式的成本

斯密注意到了不同运输方式对一个地方生产活动的影响。他发现,水路运输的成本比陆地运输的成本要低得多。
一辆大型货运马车,2个人驾驶,8匹马拉,大概要6个星期才能在伦敦和爱丁堡之间运送一次大约4吨的货物。
而一艘6个人驾驶的货船,可以在6个星期内、在同样远的距离上运输200吨货物,是陆地运输的50倍。如果想在陆地上运输这200吨货物,就要100个人加上400匹马才能做得到。
由于陆地运输的价格如此昂贵,在“大航海”时代之前,相距遥远的国家之间基本就没有什么贸易往来。比如英国到印度,相隔了几千千米,还要翻越好多大山,如果走陆地运输的话,不管多么贵重的货物,其利润都无法支付运输成本。因此,几千年来,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商业贸易。
海上航线开辟以后,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了,英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就迅速繁荣起来。

3.5运输条件决定了世界经济版图

根据“交易范围越大,劳动分工越精细”和“劳动分工越精细,生产效率越高”这两个原理,斯密对世界经济发展版图的变迁做出了解释。
由于水运的成本在已知的各种运输方式中是最低的,所以产品工艺和产业效率改进最快的地方,必然是港口,因为在这里便于将产品运往各地进行交易。大规模的交易总会催生精细化的劳动分工,因此,沿海港口城市总是一个国家最繁荣的地方。
根据斯密的考证,欧洲文明最早就是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风浪跟大西洋比起来小得多,岛屿众多而且靠近海岸。在古代航海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地中海就是最有利于运输的海洋。古罗马就是通过地中海贸易强大起来的。
在更古老的时代,人类还没有办法在大海上航行,人类文明就沿着大江大河发展。
在地中海沿岸的诸多古老国家中,位于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在农业和制造业方面都曾经领先世界。埃及北部的繁盛地区都集中在尼罗河两岸。尼罗河在埃及南部分成无数的支流,境内的大城市、各个重要的村庄之间,都可以通过尼罗河便利地运输物资。
斯密认为,正是这种运输上的便利,让古埃及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交易市场网络,因此能够在全世界最早实现农业和制造业的创新。
此外,在东方的印度和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在印度,恒河以及其他几条巨大的河流形成了大量可供航行的河道,就像尼罗河一样,这些河流的沿岸也发展起了人类最早的古代文明。中国也有几条大河,如黄河、长江和珠江,它们之间又通过人工运河连通起来,形成了比尼罗河和恒河更加广阔的河运网络,从而发展出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斯密指出,在非洲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内部,那些缺乏大江大河的地区,文明程度则长期停留在原始阶段,生产水平一直都很低。

3.6最早的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讲完了产品的生产和交易之后,斯密就开始研究重商主义者们最关注的东西——货币。
产品交易和劳动分工之间的关系,说起来虽然简单,在实际生活中却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
在古代社会,人们刚开始就是直接交换货物,比如用弓交换猎物,可能是三把弓交换两头鹿。
这种交换的数量并不总是能刚好符合双方各自的期待。比如,工匠其实只需要一头鹿就能吃上10天的时间,死掉的鹿10天以后就可能腐烂了,所以他并不想一次购买两头鹿,但猎人却需要三把弓。这种情况下交易就不会顺利了。
如果涉及很多种物品之间的交易,比如弓箭、鹿肉、猪肉、茅屋等,就会更麻烦。一栋茅屋可能需要20头鹿或者10头猪才能换,但茅屋建造者目前只想吃猪肉,而猎人却只能提供鹿肉。

3.7可长期保存的中间物品

慢慢地,大家就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就是找到一种能够长期保存,同时也可以很方便地拿出去交易的东西。做生意的时候尽可能地把手里的物品换成这种东西,然后保存起来,需要买什么的时候,就拿这种东西去换,这样就方便很多。
比如,动物的肉很容易腐烂,不利于长期保存,但是动物的皮毛却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且人们对它的需求也很广泛——家家户户都需要用动物皮毛来做衣服,衣服穿一段时间之后还会坏掉,需要重新做。那么,即使茅屋的建造者暂时并不需要很多皮毛来做衣服穿,但他还是很愿意用一栋茅屋来交换100张鹿皮。这样,他可以先用一张鹿皮拿去换来够吃几天的肉,把剩下的保存起来,等到过几天肉吃完了再用一张鹿皮去换。
卖肉的猎人可能衣服够穿,但需要一栋更大的茅屋来供全家居住。他每天打猎的收获不可能一下子就买到一栋茅屋,而猎物的肉是容易腐烂的,所以他虽然不需要鹿皮,也很乐意用各种猎物来交换干燥的鹿皮,然后长期保存。等过了一年半载,他保存的鹿皮数量达到100张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去买一栋茅屋了。
这样,卖茅屋的人和猎人其实都不需要鹿皮,但是他们都愿意把自己手里的产品换成鹿皮。这个时候,鹿皮就变成了交易的中间物品,而不是最终消费物品。
这种中间物品,就成了最早的货币。

3.8各种奇怪的古代货币

有了货币以后,交易就变得方便多了。每一个生产者都不用找到一个拥有自己需要的产品,同时又正好需要自己手里的产品的人,他只需要找到愿意用货币来购买自己产品的人就可以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先把产品变成货币,然后用货币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斯密指出,在古代社会,有很多种不同的产品成了这种交易的中间物品。
比如,在阿比西尼亚(即现在的埃塞俄比亚),食盐就成了普遍的交易媒介,扮演了货币的角色,所有物品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交换食盐,然后人们可以拿着食盐去购买各种东西;在印度洋海岸的某些地区,人们用贝壳来充当货币;在美国的弗吉尼亚,人们用烟草来充当货币;在英国的某些西印度殖民地,人们选择了糖来当交易的中间品;而很多国家则用兽皮。在斯密的时代,某些偏远的苏格兰农村,人们还在使用铁钉来购买面包或者啤酒。

3.9监狱里的特殊货币

这种用某种物品来充当交易中间物品,扮演货币角色的事情直到现在都还存在。不过主要是在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监狱。这里不允许现金流动,但犯人们还是经常需要私下交换一些生活用品。比如有些犯人的亲友来探监时给他们带来了很多食物,犯人吃不完,想要用食物来换取一双好一点的布鞋或者衣服等。这些物品交易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交易对象。慢慢地,香烟就变成了监狱里的货币。因为香烟体积很小,方便携带,又可以存放很长时间。监狱里大部分犯人都有吸烟的嗜好,因此香烟也很容易找到买家。
于是,一个不抽烟的犯人也可以把手里的食品卖出去,换成香烟放起来,以等待合适的时机,等到有人销售他喜欢的帽子或者衣服时,再用香烟去购买。
2016年,美国媒体报道了一则有趣的新闻。由于美国政府削减了监狱开支,监狱里的某些食品供应商为了追求利润,大幅度降低了监狱犯人的食品标准,很多犯人每天都吃不饱。
这种新情况,让监狱货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香烟变成了方便面。因为香烟毕竟不是生存必需品,在吃不饱的情况下,食物的重要性就大幅度提高了。方便面经过油炸,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泡进热水就能吃,需求也很广泛,成为被犯人们广泛接受的新一代监狱货币。犯人们开始用方便面来计价交易,比如以前一件睡衣的价格是50根香烟,现在则变成了5包方便面。香烟从货币变成了普通物品,拥有香烟的犯人很难再用它直接购买其他物品了,必须先交换成方便面,再拿着方便面去购物。

3.10黄金、白银、铜为什么成了通用的货币?

尽管人类社会在历史上选择了很多很多种便于长期保存、需求广泛的物品来充当交易中间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最后这些物品都逐渐变成了贵金属,主要是黄金、白银和铜。这个时候,金属货币就诞生了。
贵金属之所以能够在同诸多产品的竞争中胜出,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交易中间品——货币,主要有三个原因。
(1)贵金属的保存时间长
首先,金银铜都可以保存很长很长时间,超过了一个人生命的长度,特别是黄金和白银,因为很难被氧化和腐蚀,也就可以视为接近于永久保存。而像兽皮、烟草这些东西一般也就能保存十几年甚至几年,把它作为货币存放的人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将它用出去,不然就会损失惨重。
(2)贵金属价值高,便于携带
第二,贵金属的价值高,很小一点就能购买很多物品,便于携带。像贝壳,虽然也能存放很长时间,但是价值太低了,要用贝壳来购买一栋房子可能需要跟房子的体积差不多的贝壳,几乎无法运输和清点。铁钉这种普通金属也有类似的问题。去市场交易带上几十克黄金或白银就能买回来的东西,换成铁钉的话可能要几十千克,长途运输非常麻烦。
(3)贵金属便于切割,便于计价
第三,贵金属可以相对方便地按照任意重量切割,便于计价。金银都比较软,可以用钳子夹开,需要多少重量就切割多少重量。由于金银都比较贵重,日常小产品,如米或菜等,连1克黄金或白银的价值都不到,很难再继续切割。这种情况下,价值相对比较低,但同样不易腐蚀、便于保存的金属铜就成了日常交易的货币。
黄金、白银、铜因此成为古代社会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

3.11法定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这些贵金属在刚开始被当做货币的时候,都是没有印记的金属块,每次交易都要称重和检验。这也带来了交易的困难,一是每次交易都要待着称重的工具,二是检验贵金属的纯度很麻烦。特别是黄金白银,重量差一点就相差很多钱,称重的精确性很难保障,至于化验纯度对普通人来讲几乎就不可能。有一些人就在金银里面大量掺假,从外表来看这些不纯的金银跟普通金银没什么区别,但里面实际上掺杂了铁或者铜等廉价的金属。这也严重限制了贵金属货币的使用。
为了制止金银掺假,促进贸易、发展商业,几乎所有文明国家都发现: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政府介入。具体的方法主要就是在贵金属块上面加上官方的印记,以证明这块金属的纯度和重量是可靠的。
慢慢地,就发展除了政府开办的铸币厂。
官方铸出来的金属货币,重量和形状都是标准化的。比如英国的英镑。磅是英国的重量单位,1英镑也就是这里面包含了1磅重的白银的意思。而便士是相当于1/240磅的重量单位,所以1便士也就是重量为1/240磅的白银货币,也就是240便士可以兑换1英镑。

3.12法定货币信用的维护

有了政府铸造的标准化货币以后,大家在进行产品交易的时候就方便多了,每英镑或者每便士的贵金属含量都是一定的,只需要按照价格进行交易就可以了,不再需要每次都称重甚至检验。
尽管总会有人试图造假,不过因为铸币厂是政府开办的,一般来说工艺水平要高一些,造假并不容易;政府也总会动用监狱甚至死刑来对待那些伪造货币的犯罪分子,以维护政府货币的信用。
政府为了维护自己铸造的货币的权威性,就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商品交易的双方都不能拒绝对方使用的政府铸造的货币。法定货币就这样产生了。

3.13政府的信用也不是那么可靠

不过,斯密也发现,政府的信用并非总是那么可靠。一旦官方货币被广泛接收以后,政府也会逐步在贵金属货币中掺杂一些廉价的金属,比如在银币中掺入铜,在铜币中掺入铅。这样,1英镑的白银含量可能就只有0.8磅,剩余的0.2磅则是不值钱的铜或者铁。政府就可以用0.8磅的白银购买到1英镑的物品。
斯密说:“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君主都会因为贪婪而背弃自己的臣民,逐渐减少铸币中应有的贵金属含量。”英镑和便士里面的白银越来越少,现在甚至只有它们原值的1/3了。

3.14贬值的货币为何会继续流通?

尽管如此,政府发行的贵金属货币还是广泛流通,只有政府干得不太过分,人们仍然接受这些掺了假的金属货币,社会并没有因此退回到贵金属块甚至以物易物的时代。这是因为:政府的铸币毕竟是全国通用的,又是标准化的,用起来要方便得多。为了延续这种方便性,人们宁可承担一部分损失也愿意使用政府铸造的货币。
经过一段时期的流通以后,人们很清楚地知道了货币中的贵金属含量,同样重量的货币就只能购买更少的产品,货币通过贬值的方式继续流通。
比如,人们实际愿意接受的白银价值是1磅白银可以换10英亩上等的耕地。如果伊丽莎白二世时期的1英镑是含量有0.8磅的白银,而查理二世时期的1英镑只有0.5磅白银,那么印着伊丽莎白二世头像的1英镑就只能买到8英亩上等的耕地,而印着查理二世头像的1英镑则只能买到5英亩了。
通过这种方式,政府铸币最终被市场交易完全接受。慢慢地,普通贵金属就从货币市场上消失了,只有政府铸造的标准化金属货币成了唯一流通的普通货币。这大大地方便了产品的流通,个人或企业生产的产品更容易卖出去,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劳动分工的程度,社会因此获得更大的进步。

3.1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怎样产生的?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宋朝的四川地区,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比斯密写作《国富论》的时间也早了700多年。
中国古代也跟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货币形式经历了从普通中间商品到贵金属的变化过程。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是起源于商朝的贝币,也就是把贝壳作为货币,距今已有3000多年了。2000年前,中国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候冶金技术已经分层发达了,贵金属制品开始取代贝壳成了主要货币。这一时期的金属货币主要是民间自行铸造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布币、刀币、环钱、蚁鼻钱等。
公元前221年,斯密写作《国富论》之前差不多2000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接着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措施,统一货币就是其中之一。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分黄金和铜钱两种。黄金为上币,按照重量计量;铜钱为下币,按枚使用。铜钱的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
这样,中国就有了由政府统一铸造的金属货币了。
此后,古老的中国一直都是以金属货币作为主要的交易货币。
但是在宋朝,发生了一点特殊情况。四川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长期以来跟中原地区联系不太方便,是宋朝最后统一的地区之一。宋朝征服四川地区以后,为了惩罚四川地区负隅顽抗的割据政权,就把四川地区的金银铜这样的贵金属全都强制收走了。这样,四川地区就没有贵金属可以作为货币了。
刚开始,大家还采用铁来作为货币。但是铁的价值太低了,而且又很重,一大块铁只能买很少的东西。日常交易买油盐酱醋还可以,如果买大宗商品或批发就没办法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一些大商人就跟四川地方政府合作,一起印刷了纸币,上面写着相当于贵金属货币的价值,并由地方政府的防伪标记,大家可以用这个纸币去购买商品。商人把商品卖出去以后,可以用这个纸币去地方政府或者著名的大商铺兑换贵金属货币。由于很多人并不会去兑换而是直接拿去再买别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大大地降低贵金属货币的需求量。于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就是这样诞生了!
我们今天使用的货币,大多也是纸币,而不是贵金属货币了。它就是从这里发源的!

3.16《国富论》描述的社会经济系统

《国富论》前面的部分讲了劳动分工、产品和货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来梳理一下: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产品的效率,更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这就会产生交换的需求,因为不同的分工会生产不同的产品。交换活动刚开始是通过一种比较容易被广泛接收的物品来实现的,比如动物皮毛、食盐、烟草等,后来慢慢地变成了贵金属。贵金属被政府标准化铸造,也就成了货币——金币、银币、铜币。
有了货币,产品交易更方便了,反过来又会刺激劳动分工继续扩大和细化。劳动分工越细化,生产效率就越高,更多产品被生产出来。最后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增加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条件都改善了。

3.17社会财富从生产到流通的过程

斯密就是这样描述整个社会的财富从生产到流通的过程的:
劳动分工生产产品,产生交易需求,交易需求刺激了货币的生产。
反过来,货币的产生让产品交易更方便,扩大了交易范围,交易的便利让人们可以更放心地专心做某一种产品,这样人们就可以将产品卖出去换成钱,再去购买各种产品,于是劳动分工细化。
劳动分工、产品、货币之间是循环促进的,没有一个终点。那么,财富到底是在哪个环节被创造出来的呢?
斯密认为,财富当然只能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货币只是一个交易的中介物品,用来方便大家交换产品的,它不可能成为财富本身。
金银货币跟其他产品一样,它们的价格本身也会波动。如果金银开采得比较多,金银的价格就会贬值,就是同等数量的金银,只能购买更少的产品了。他特别指出,自从“大航海”时代以来,葡萄牙、西班牙在南美洲等地发现了大量的银矿,导致白银产量暴增,于是白银贬值很快。从“大航海”时代到现在(斯密时代)的这段时间,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白银贬值速度最快的时期了。

4.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前进动力

4.1劳动是衡量产品价值的真正标准

既然金银货币的价值也不稳定,它们不过是交易中介,不能代表产品本身的价值,那么,一个产品本身的价值到底从何而来呢?
斯密认为,既然所有产品都是劳动创造的,那么很明显,产品本身的价值只能来源于人类劳动。他说:“劳动是一切产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一件物品的真实价格,对于想要获得它的人来说,是它能为自己节省而又转嫁到他人身上的艰辛和烦恼。”
这句话听起来挺深奥,其实斯密就是想表达一个很朴素的道理:我们需要某种产品,比如要吃肉,但是我们又不愿意自己去养猪、养牛、养羊,饲养它们需要付出很多“艰辛和烦恼”。为了避免这些艰辛和烦恼——也就是劳动,我们愿意花钱去买肉而不是自己去生产肉。那么,肉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生产肉,劳动者需要付出的“艰辛和烦恼”。如果需要的时间很长,劳动强度很大,那么这肉的价值就越高,我们就得花更多的钱去买;如果生产肉很容易,工作很轻松,那么肉的价值就越低,价钱也就会便宜一些。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花的钱,也是自己努力挣回来的。我们挣钱的过程也要付出劳动,付出“艰辛和烦恼”。所以,我们用钱去买肉,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用我们自己付出的“艰辛和烦恼”,去跟生产肉的劳动者的“艰辛和烦恼”做交换。

4.2劳动是购买一切东西付出的初始价格

两个农民,如果一个人种菜,一个人养牛,最后他们交换菜和牛肉,按照什么比例最合理呢?就看他们分别为种菜和养牛付出了多少“艰辛和烦恼”。如果种50千克菜需要花的时间,跟养牛得到1千克牛肉的时间一样,那么用50千克菜交换1千克牛肉就比较合理。
斯密上面的那句话,其实就是想表达这么一个意思。
斯密写道:“劳动是购买一切东西付出的初始价格,是原始的购买货币。用来购买世界的一切财富的,不是黄金或白银,而是劳动。财富的价值,对于那些拥有它并想用它来交换其他物品的人来说,正好等于它能使他们购买或支配的劳动的数量。”

4.3用劳动量如何衡量财富?

劳动量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对劳动量的认定既要考虑劳动时间,还要考虑劳动强度、技巧,区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每个人的智商和体力都不一样。用劳动量来衡量财富的价值只能在理论上这么说,现实世界的产品交换不可能这样做。
斯密说:“仅仅依靠计算在两种不同工作上花的时间往往不能确定交换的比例。工作的难易程度不同,所用的技巧不同,这些都必须加以考虑。一个小时的困难工作比两个小时的容易工作也许包含更大的劳动量;或者说,花10年才能掌握技术的行业,在其中工作一个小时所包含的劳动量比在普通行业工作一个月所包含的劳动量可能更多。很难找到精确衡量这种差别的方法。”
因此,在实际的产品交易中,价格最终还是通过市场上的讨价还价,根据日常买卖的大概估计而不是精确的计算来实现等价交换的。
在普通人看来,产品的价值就是用货币来衡量的,而不是劳动量来衡量——大家都知道1千克大米多少钱、1千克牛肉多少钱,但不会去计算1千克大米里面包含了多少劳动量、1千克牛肉里面包含了多少劳动量。

4.4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一般情况下,市场上产品的价格总会不停地变动,同样是1千克大米或1千克牛肉,这周的价格和上周的价格就会不一样。但生产1千克大米或者1千克牛肉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总是差不多的,为什么生产产品的劳动时间差不多,一个产品的价格却会不断变化呢?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斯密提出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概念。
他说,一个产品的自然价格应该是生产它所需要付出的劳动时间,这个叫产品的真实价格,是基本不变的;而市场上用货币来衡量的产品价格只是它的市场价格,这个价格是会随着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的。自然价格决定了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基本上总是围绕自然价格波动,不会偏离得太远。
不过,这个问题特别复杂、特别深奥,一直到今天也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经济学家们并没有把产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或者说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清楚,我们也就不用很深入地去探讨它了。
我们可以先简单地(但是不够全面)这样去理解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自然价格就是一个产品的生产成本,是衡量厂家生产一个产品要投入多少劳动、花多少投资、占用多少土地;而市场价格就是产品的销售价格,意味着买家买这个产品要花多少钱。
我们在后边再遇到“自然价格”,就直接用“成本”这个词来代替;遇到“名义价格”,就直接用“价格”这个词来代替。这样就好理解多了。

5.生产成本

5.1资本来源于劳动产品的积累

在原始社会,人们交换物品的唯一标准,就是获得某一个物品所需要付出的劳动量的比例。比如,如果捕杀一头野猪所需要付出的劳动是捕杀一头鹿所需要付出的劳动量的两倍,那么一头野猪当然可以交换两头鹿。也就是说,两天或者两个小时的劳动所得的物品的价格是一天或者一个小时劳动所得物品价格的两倍,这是很自然的。
但是,有一些人会把他们获得的物品都消耗掉,比如一个猎人将捕杀的野猪都吃掉了,那么他就只能继续用劳动赚钱。而有一些人则学会了积累资本,比如他们会把野猪肉节约下来,换取别人为自己劳动,并购买房屋作为生产空间,那么他就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了资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了,他就变成了生产活动的组织者。这样的人能够赚到的钱就不是靠直接的劳动得来的,而是来自资本投入的利润。

5.2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分化

资本,就是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除了劳动以外的其他物品。
这样,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一部分人仍然是劳动者,另一部分人则变成了投资者或者企业老板。劳动者依靠付出劳动赚钱,投资者或者企业老板依靠资本的投入赚钱。
有了资本以后,产品的成本就不再只包含劳动了,而是包括了两个部分: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的回报。

5.3特殊的资本:土地

资本也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劳动创造的,一种不是劳动创造的。
生产工具是一种资本,它本身也是通过工具制造者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劳动创造的资本,是劳动者省吃俭用节约出来的财富。就好像我们前面说的,有的人贪吃,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完了;有的人爱好享受,把挣到的钱都用光了;有的人则目光长远、吃苦耐劳,节约下来更多的食物和金钱用来换取生产工具或者房屋。这些节俭的人就可以积累资本。他们放弃了眼前的享乐,把自己的劳动成果积累起来,变成资本用于组织生产,由此从资本中获得更多的回报是公平合理的。
还有一种资本,它不是劳动创造出来的,而是天然就存在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土地是本身就存在的,不像工具、机器那样是劳动创造的。人们从事生产活动都必须依靠土地——农业生产需要土地耕种,工业厂房、商业店铺也都需要占用土地。
虽然没有人创造土地,但人们仍然需要向土地所有者支付土地的租金。这也成了产品成本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

5.4“地租归公”的设想

既然土地不是劳动创造的,凭什么土地的租金要归土地所有者个人呢?很多人都觉得这很不公平。自古以来,思想家们都有一种看法,认为获取地租是不道德的,对他人也不公平的:一个人可以什么都不做,只需要拥有几块土地,就能依靠地租从劳动者手里拿走财富,过上比真正的财富创造者更轻松舒适的生活。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人们才萌发了“地租归公”的设想:既然土地不是任何人付出劳动创造出来的,它的租金也就不能归任何个人所有,而必须像交税一样交给政府用于公共开支。这样才是最公平的。
世界各国都尝试过“地租归公”的做法,但因为操作起来过于复杂,大部分尝试都失败了。
这说明,斯密有关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资料划分的思想,很有现实意义。

5.5工资、利润和地租

土地非常特殊,它既不能通过劳动生产出来,也不能被消灭,又不能被移动。所以我们常说的资本一般都不包括土地。
这样,产品的生产就需要三种东西结合:劳动、资本和土地。
每一种东西都要取得回报,劳动的回报,就是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资本的回报,就是投资收益,又叫利润;土地的回报,就是地租。
于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就包括了三个部分:工资、利润和地租。
劳动者赚取工资,投资者或者资本家获得利润,地主或者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这个社会的财富也就是按照这三种方式来进行分配的。
比如,谷物的价格,一部分用来支付农民的劳动,一部分则是农场主投入的机械、耕牛等资本的投资回报,一部分用来支付地租。
面粉的价格,则需要在谷物的价格基础上,再加上面粉工厂老板的利润、工人的工资和面粉生产场所占有的土地的地租。至于把谷物运输到面粉厂的成本,则是运输工人的工资。
总之,这个社会上的一切物品的成本(也就是斯密说的自然价格),都可以拆分成这样三个部分。

5.6正确区分三种收入

工资、利润、地租这三种收入主要是根据在生产中投入的不同东西加以区分的。当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人的时候,很容易区分。
但是,也存在着它们同时属于一个人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要区分这三种收入就不那么容易了。
比如,耕种自己一部分土地的乡绅,他同时也雇佣农民帮他耕作。他的全部收入,除了给农民发工资以外,剩下的并不全都是利润,其中有一部分是他自己耕种劳动的回报,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发的劳动工资;有一部分是他投入到生产中的资本带来的利润,包括耕作工具、耕牛和肥料等;还有一部分就是他自己拥有的这片土地的地租,相当于他给自己交租金。
三种收入的分类实际上代表了社会财富的分配渠道,斯密的这种划分方式直到今天也还适用。在我们的社会,大家的收入来源基本上也还是这三种,有的人通过劳动工资来取得收入,有的人通过投资经营企业来取得收入,有的人通过土地房屋来取得收入。

5.7决定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

商品的成本(包含了企业主投入的资本的利润、土地的地租和劳动力工资)是企业主愿意出售的最低价格。如果低于这个价格卖出去,他就会亏本了。
但是,商品并不是总能够按照企业主期盼的获利水平卖出去。商品实际成交的价格——市场价格,总是会不断地波动,有的时候高于成本,有的时候也会低于成本。
决定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除了生产成本以外,还有就是消费者对这个商品的有效需求。
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具有实际购买力的消费者的需求。一个贫穷的人也需要一辆豪华汽车,但是他没有这种购买力,因此这种需求并不是有效需求,它对汽车的价格不会产生影响。
市场上任何商品,如果不能满足所有的有效需求,那么市场价格就会上升,直到把一部分购买力比较低的消费者淘汰出去为止。

5.8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律

比如,一辆汽车的生产成本是20万元,但整个社会的汽车生产能力只有10万辆,而愿意花20万元购买汽车的人有12万人。那么,汽车的价格就会上涨,可能上涨到20多万,直到有其中2万人买不起为止。
那么,如果生产出来10万辆汽车,却只有8万人愿意花20万元购买汽车呢?汽车的价格就会下跌,可能下跌到15万元,就会新增2万人愿意用15万元来购买汽车。
通过价格的上涨和下降,汽车的生产量和有能力、有意愿购买汽车的人的数量相等了,所有的汽车就都能够卖出去,这种情况,我们就叫做“供求平衡”或者“供需均衡”。
如果生产的汽车数量大于具有购买力的人数,我们就叫作“供大于求”;如果生产的汽车的数量小于具有购买力的人数,我们就叫作“供不应求”。
这里的“求”指的都是有效需求,指的是购买力。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这就是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律。
有效需求会不断变化,影响价格。另一方面,生产的汽车数量也会变化,同样也会影响价格。
如果生产的汽车长期供不应求,生产成本只需要20万元的汽车,可以卖出20多万元的高价,那么企业主就会投入更多的资本、招聘更多的劳动力来生产更多的汽车,这样他就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了。随着汽车的产量越来越高,超过了有效需求数量,市场价格就会逐渐降低,一直降低到跟汽车的生产成本差不多为止。
反过来说,如果汽车的产量总是供大于求,价格长期低于20万元,企业就会亏损,企业主就会觉得投资的回报很不划算,就会降低投资、减少雇佣的工人。这就会导致汽车产量降低。于是汽车的价格就会逐渐上升,一直上升到20万元左右,这个时候企业主才能从汽车生产中赚到合理的利润。

5.9钻石为什么比空气值钱?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就是:空气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空气,但空气却是免费的;水也很重要,人每天都要喝水,但水也很便宜;而钻石并不是生活必须品,我们可以一辈子都不使用钻石,但钻石的价格却非常昂贵。这是为什么?
明白了商品的成本和它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理解了。
人们无时无刻不需要空气,可以说,对空气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但是生产空气并不需要成本,因为他无处不在。所以,不管需求多么旺盛,空气的价格都是零,也就是免费的。
相反,尽管人们很少需要钻石,但钻石深藏在地下,而且在自然界中极为稀少,获得钻石需要付出极为辛苦的劳动,生产成本极高。因此,钻石的价格就会非常昂贵。

5.10空气也可以比钻石贵

那么,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颠倒过来呢?空气变得非常昂贵,钻石变得非常便宜?
从生产成本决定市场价格这个规律来看,是完全可能的。比如,有的人需要潜水,而水中是没有空气的。那么,就需要背着压缩空气瓶进入水中。生产可以承受巨大压力的钢瓶,然后将空气压缩进钢瓶里面,需要昂贵的成本。这个时候空气就很值钱了。一次潜水所需要的空气可能就需要上千元。
反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掌握了人工制造钻石的技术,人造钻石已经跟自然状态下形成的钻石非常接近了。因为钻石是世界上已知的最硬的物质,在工业领域,人们需要用钻石来对一些很硬的金属进行切割或者钻孔。以前必须花钱购买昂贵的天然钻石,而现在,人造钻石在工业上已经可以完全取代天然钻石。工业钻石的价格就从1克拉数千元下降到了几十块钱了。
如果把潜水用的空气和工业上的人造钻石对比,我们就会发现,空气居然可以比钻石贵了!这就是斯密发现的成本决定市场价格的规律在起作用呢。

5.11劳动力工资的供求平衡规律

劳动力的工资也可以看成是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同样受生产成本决定市场价格这个规律的影响。
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就是维持一个劳动者生存,以及供他养家糊口和抚养子女等方面必要开支所需要花费的金钱。这是劳动力工资的下限。如果劳动力工资低于这个标准,那么劳动者就难以被“生产”出来,他自己很难生活下去,也很难养育子女——这些都是未来的劳动者。
跟商品价格一样,劳动力也有在不同行业之间逐步趋向“供需均衡”的规律。
如果有一个行业特别火爆,比如汽车制造业。企业家可以通过制造和销售汽车赚取更多的利润,并且想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这就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汽车行业里面的劳动者数量保持不变,工资就会上涨。但更高的工资会吸引其他行业的劳动者转行到汽车制造企业来工作,这就会增加汽车制造行业里面的劳动力供应,又会把劳动力工资拉低。

5.12劳动力工资会稳定在什么水平?

一般来说,劳动力工资会稳定在跟市场上其他行业差不多的工资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汽车制造企业的工人并不会到别的行业去工作,也不会有其他行业的工人到汽车制造企业来工作,因为两边的工资都是差不多的。
劳动者通过在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动,最终会基本拉平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之间的工资水平。对于这个结果,斯密说:“在一个充分自由、每一个人都能自由选择和随时改变职业的社会,情况必然如此。每个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系,必然选择有利的用途,而避开不利的用途。”

5.13不同行业的资本利润为什么差不多?

这个道理对资本的利润也同样适用。如果汽车行业的利润特别高,就会有其他行业的企业家进来投资,开设新的汽车制造工厂,从而生产出更多的汽车来。汽车数量的增加,将会压低汽车的市场价格。
汽车价格会一直降低到汽车行业的利润跟其他行业差不多为止。
反过来讲,如果汽车行业特别冷清,大家都不喜欢购买汽车了,而喜欢利用公共交通出行,这就会导致现有产量下汽车价格下跌,企业家亏本。这个时候,汽车行业的企业家就会降低产量,而去投资其他更赚钱的行业。汽车产量下降会让汽车市场价格逐步上升,一直到汽车行业的利润跟其他行业差不多为止。
总之,不管汽车的价格是上涨还是下降,最终汽车行业的投资回报都会恢复到跟其他行业的利润差不多的水平。只有在这种利润水平下,汽车行业的资本才不会外流到其他行业,其他行业的资本也不会流入汽车行业。

5.14为什么劳动者的工资存在差别?

尽管从理论上讲,劳动力工资和资本的利润在不同的行业之间应该差不多,但因为一些特殊情况的存在,实际生活中的工资和利润水平总会有差异。
对于劳动力工资的不平等,斯密总结了五种他认为比较合理的情况。
(1)职业给劳动者带来的愉悦程度不同
根据工作的难易程度、清洁程度,工资有高下之分。斯密发现,在大多数地方,纺织工人工作同样的时间,工资比铁匠要低,因为铁匠打铁比纺织更加辛苦,还需要忍耐火炉的高温。同样的工资水平,劳动者更愿意选择去当纺织工人而不是铁匠;而铁匠工作12个小时,工资还没有煤矿工人工作8个小时高。因为煤矿里面的工作比打铁更辛苦,要长期在地下黑暗潮湿的环境里工作,而且还有危险。因为这种差异导致的工资差异,斯密觉得是很公平的。
(2)学习这种职业的难易程度、学费多寡
如果掌握一门劳动技巧需要很长的时间,花费很高的学费,那么一般来说,这种工作的工资往往就比不怎么需要学习的劳动工资更高。比如能够熟练地操作蒸汽机的技术工人,虽然工作强度比铁匠低,但因为蒸汽机是新事物,操作它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必须开出更高的工资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人。
在全世界范围内,读过大学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普遍高于初中学历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学学习的知识在某些工作中具有特别的作用,又需要花费很多年和很多学费才能从大学毕业,因此大学生毕业后就可以合理地希望领取更高的工资,同时工作得比初中毕业的人更加轻松。
(3)职业的稳定性
职业的稳定性不同,工资也不同。大部分制造业的工人一年中几乎每天都有工作。而泥瓦匠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完全没有工作,天气好的时候有没有工作还需要看顾客有没有需要。所以泥瓦匠虽然可能常常没有工作可以做,但他们一旦有事情可以做,每天的工资水平必然比其他工人更高,以保证他们在没有工作的时候的生活开支。
斯密发现,泥瓦匠的工资大概是普通劳动者工资的1.5倍,甚至是2倍。在英国的伦敦,普通劳动者每天的工资大概是10先令,而泥瓦匠的工资则是每天15——18先令呢!
(4)职业所承担的责任的轻重程度
斯密认为,金匠的收入往往比普通劳动者要高,而其实黄金器皿的制造所需要的技术并不比大部分制造业更复杂。这是因为他们处理的材料很贵重。如果黄金器皿在打造过程中出现了差错,金匠就不得不赔偿大量金钱。正因为金匠必须对自己处理的材料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他们的工资水平就会显著地高于其他制造业的劳动者。
类似的情况在医生这个行业也发生作用。医生必须要对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负责,一旦不小心看错了病,或出现了医疗事故,医生就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正因如此,医生的工资收入会明显高于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用10年的时间学习医术,一般来说,收入水平会比他用10年的时间学习操作机器高一些。
(5)在这种职业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一个人能够在他的职业上取得的成就,随职业的不同而结果大不相同。比如一个成功的律师,往往收入很高,而且社会地位也很高,但几十个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人里面才会有一个人能够最终成为成功的律师。为了在将来取得成功,这些普通的工作人员宁可忍受比普通行业更低的工资。
斯密认为:这是因为“所有人对自己的才能和运气,都或多或少具有天然的自信心。”人们总会认为,自己会成为最后成功的那一个,而忘掉了其实绝大部分人都会被淘汰。

5.15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明星?

斯密观察到的这种特殊现象在今天也广泛存在,最典型的例子就存在于影视娱乐行业中。因为成为明星可以享有极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走到哪里都会有成千上万的“追星族”前呼后拥,拍一部电影或者登台唱一首歌,获得的报酬往往相当于普通人一年甚至很多年辛苦劳动的收入。很多年轻的男孩和女孩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成为明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愿意吃很多苦,忍受比其他行业低得多的工资。他们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会成为明星,但实际上只有千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可能性。如果他们放弃这种梦想而去从事其他普通的行业,他们可能很容易获得更高的工资。

5.16限制自由竞争的不合理政策

除了这些合理的造成劳动力的工资不平等的因素外,还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斯密认为,最大的不合理因素就是欧洲各国阻碍劳动力在不同行业之间流动的政策。
当时的欧洲普遍存在学徒制度和行业组织,各个国家都有一些法律制度来保护行业特权。在同一个行业里面,只允许行业组织内部进行自由竞争,而严格排斥新的企业开办和非行业组织以外的人进入本行业工作。
行业劳动力的培养,必须要在少年时代开始。名义上是学习,其实是给有经验的师傅免费工作。当学徒到了一定年限之后,才能获得人身自由在本行业工作。同时有些国家或行业协会还有明确的规定,一个师傅只能带一定数量的学徒,不能超过这个最高数量,而且每个学徒的学习时间不能低于某个年限。
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劳动力和资本就很难自由地进入某一个行业。

6.对欧洲各国经济政策的反思

6.1斯密反对限制自由竞争的政策

斯密对于这种限制自由竞争的政策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说:“一个人能够随意支配自己的劳动,这种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所以这种权利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对一个普通人来说,他的体力和技巧,就是他所有的财富。不让他在不妨碍他人的条件下使用自己的体力和技巧,很明显是对这一神圣财富的侵犯。这不仅妨碍了劳动者的正当自由,也妨碍了企业主的正当自由——如果劳动者不能在他认为合适的行业里工作,企业主当然也就雇用不到他认为合适的劳动力。”

6.2斯密认为应由企业主决定谁被雇佣

斯密坚定地说:“一个人是否应该被雇佣,当然应该交给企业主来决定。现在政府(用法令的形式)代替企业主决定什么人适合被雇佣,就超越了自己的本分。”
“因为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下降,所以行业组织,以及各种规则的设立,都是为了限制自由竞争,阻止利润下降。对于各个行业来说,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要防止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积压太多,所以需要保持供货不足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各行业都急于制定各种规则。结果,市场上所有行业的产品,都不得不以高于规则制定以前的价格购买。”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行业总是生意兴旺,不断需要新的劳动者,劳动者因此获得高工资;另一个行业处在衰退状态,劳动者大量过剩,却不得不满足于最低的生活费而不能离开。这两种行业虽然在同一城市或邻近地区,相互之间却因为学徒法令和排外的行业组织而不能有丝毫的互补。”

6.3破除不合理法规,让劳动者和资本自由流动

有许多工作方法类似的不同行业,如果没有这种不合理的法规从中阻碍,劳动者就能很容易地从一个职业转到另一个职业。例如,纺织麻布和纺织丝绸的技术几乎完全相同,纺织丝绸的技术和纺织羊毛的技术也差别不大,麻织工或者丝织工只需要学习几天就差不多能成为羊毛织工。
就算这三种行业中有任何一种陷入衰退状态,该行业的劳动者也可以转入另外两种繁荣的行业,他们的工资就可以保持不变。
但是,因为存在各种阻碍劳动者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制度,一方面,需求旺盛的行业产量不能提高,消费者长期都要以较高的价格来购买;另一方面,在那些产品不受欢迎的行业,工人们的工资长期停留在很低的水平。这样的局面不管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来讲都是不利的。
斯密认为,这些制度都应该被废除!

6.4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

斯密不仅主张在国内废除各种阻碍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制度,而且认为在国家和国家之间,也应该鼓励自由贸易,反对重商主义者们限制进口的政策。
《国富论》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财富只有通过自由的交易才能得到增加。如果没有自由交易,劳动分工就不能细化,生产效率就不能提高。
斯密认为,这样的原则对国家和国家之间也同样适用。
重商主义者们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就是黄金白银,所以应该大力鼓励出口商品,赚取金银;同时严格限制本国商人用金银从国外购买商品,以免金银外流。
在斯密看来,金银并非财富本身,金银数量的增加不能代表一个国家财富的增加。只有一个国家生产能力的提高,人民所能享有的物质丰富程度的提高,才是国家财富的真实提高。
如果每个国家都之鼓励自己的商品对外销售,而限制从国外购买商品,那么所有的国际贸易都会受到打击,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真正地从中得到好处。因为你限制别国的商品进口。最后就是所有的国家之间,商品进出口都受到严厉的限制。
如果国家贸易不能发展,那么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分工就不能细化,从整体来看,所有国家的生产效率的提高都会受到影响。

6.5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斯密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在这个理论里面,国家和国家就好比人和人之间,存在不同的优势分工。就好像在原始社会,有的人擅长捕猎,有的人擅长建造房屋,有的人擅长制作衣服,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擅长捕猎的人专门捕猎,擅长建造房屋和制作衣服的人专心制造,然后彼此之间交换产品,最后所有人都有足够的猎物可以吃,有足够的房屋可以居住,有足够的衣服可以穿。
如果人与人之间不能自由地交换,那么擅长捕猎的人就必须自己建造房屋和制作衣服,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没办法用来捕猎;而擅长制作衣服的人,为了有食物可以吃,也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去捕猎,没有太多时间制作衣服。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捕猎的收获、建造的房屋和制作的衣服的数量都会下降。
比如,擅长捕猎的人每个月能够捕获10头野猪,但每个月只能制造2件衣服;擅长制作衣服的人每个月能制作10件衣服,但每个月只能捕获2头野猪。
如果捕猎和建造房屋的人都专心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然后互相交换,那么每个月他们就都可以有10头野猪和10件衣服。
如果他们不能互相交换产品,擅长捕猎的人只能用一半的时间捕猎,一半的时间制作衣服,他每个月就只能捕获5头野猪,制作1件衣服;擅长制作衣服的人也是这样,一个月只能制作5件衣服,捕获1头野猪。最后加起来,他们每个月只能捕获6头野猪,制作6件衣服。产量比他们彼此分工交易下降了40%!
再比如,甲每个月专门捕猎能够捕获10头野猪,专门制作衣服能够制造8件衣服;乙每个月专门捕猎只能捕获4头野猪,专门制作衣服能够制作6件。
这时他们应该分工交易吗?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甲相较而言更擅长捕猎,乙而言更擅长制作衣服,如果他们分工交易,甲专门捕猎,乙专门制作衣服,最后加起来,他们每个月能捕获10头野猪,6件衣服;而若不能分工交易,甲只能用一半的时间捕猎,一半的时间制作衣服,乙则亦然。最后加起来,他们每个月能捕获7头野猪,7件衣服。产量比他们彼此分工交易下降了30%!
这个道理被斯密用到了国际贸易上。

6.6斯密对英国、法国的自由贸易的分析

当时英国的纺织工业比较发达,而法国的农业比较发达。假设英国和法国总共有3000万人,英国1500万人,法国1500万人。英国人如果全都从事纺织业,每年能够生产3000万件衣服;而法国人如果全都从事农业,一年可以生产500万吨粮食。
每年他们生产出产品之后互相贸易,英国人用纺织品交换法国的粮食,这样英国人也能吃饱饭,法国人也有足够的衣服穿。
如果双方都坚决执行重商主义的政策,只想对外出口,而不想进口任何东西,那么结果就是英国的纺织品没办法卖给法国,法国的粮食也没办法卖给英国,两个国家不能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分工。
于是,为了有粮食吃,英国就要有一半的人去从事农业,由于他们的生产效率比法国低,可能每年只能生产100万吨粮食,剩下一半的人从事纺织业,就只能生产1500万件衣服;而法国人为了有衣服穿,也不得不让一半的人从事纺织业,由于他们的纺织业不如英国发达,每年只能生产500万件衣服,剩下一半的人从事农业,就只能生产250万吨粮食。
最后,我们把两个国家的衣服和粮食产量相加,就会发现,他们总共只生产了350万吨粮食和2000万件衣服。
在没有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两个国家不管是衣服还是粮食的产量都降低了。
斯密通过这样的分析,指出了重商主义政策的错误之处,让政治家们认识到:原来自由贸易比只卖不买更有利于国家财富的增加!

6.7什么是“看不见的手”?

斯密在《国富论》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总结:
“每个人都视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加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进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个人的利益。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达到另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个人的利于,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效益时所取得的效果更大。”
这一番话中提到了“看不见的手”,这个词语后来成了《国富论》最有代表性的词语。什么是“看不见的手”呢?
“看不见的手”就是自由的市场竞争。在自由的市场上,人们互相交易劳动产品,可以自由地改变职业和选择投资方向。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决定购买什么商品,从事什么职业,投资什么行业,最后的结果,就是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
这种自由的市场竞争,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机构来操控它、组织它,有的只是每个劳动者、每个企业主根据自身利益做出决定。但最后的结果,却好像有人在精心设计安排一样,好像有一双“手”在背后推动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各种商品的流动和组合一样。
这,就是“看不见的手”!

6.8自由竞争推动了社会进步

只有自由的竞争,才能让优秀的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工资,才能让聪明的企业主获得更高的利润,让土地的利用产生最大的效率。
如果没有竞争,一个工人无论是否努力工作、是否能掌握工作技巧,都能拿到跟其他人一样的工资;一个企业家无论是否辛勤经营、努力销售,都能获得跟别的企业家一样多的利润。那么,大家就都不会努力工作,企业家也就失去了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动力,我们这个社会也就没有办法继续前进,没有办法生产出更多的财富来了。
正因如此,斯密才在《国富论》中这样掷地有声地说道:“没有了自由竞争,人们的勤奋才能也就停止了发挥!”

6.9铅笔的故事

《国富论》中“看不见的手”理论成了传世经典。对于自由竞争市场的伟大之处,数百年来,经济学家们做过数不清的论述。其中最广为流传,同时也是最通俗易懂的,便是美国专栏作家伦纳德.里德写作的《铅笔的故事》。在这篇文章中,里德从一根普通的铅笔的制造过程,详细地向我们讲述了细致的劳动分工、自由的市场交易的神奇之处,把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讲得活灵活现。

7.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

7.1政府需要承担的责任

有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是不是政府就无事可做了呢?
斯密认为并不是这样。为了让自由竞争市场能够良好的运转,政府是必不可少的。

(1)政府的第一个责任:维护国防安全,使国家免遭外敌入侵
如果有敌人武装入侵,大家的生命财产都不能得到保护,那么,显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自由竞争市场交易了。
(2)政府的第二个责任: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平交易的法律得到执行
虽然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从最终效果来说会让所有人都受益,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希望不劳而获,或者不想去生产好的商品来参与竞争,而喜欢利用违法的途径来获得财富,比如盗窃、抢劫、诈骗等等。
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那么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也无法正常运转了。
(3)政府的第三个责任:兴建公共工程,比如运河、公共道路、大型水利设施等
这些公共工程虽然也可以由私人来修建,但是投资巨大,而且成本回收的时间很长,私人投资者往往难以负担。
比如,修建一条运河可能需要10多年的时间,而它可以使用上百年,其修建成本可能要四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收回来。个人投资者很难承受这么长时间的回报周期,他们都希望投资能够在一年内,最多三五年就能够收回。
斯密发现,如果把运河、公路这样需要不断维护、长期使用的设施交给私人管理,管理者往往会不愿意投资进行维修,而希望通过收过路费尽快地赚到钱;而政府管理者则更愿意不断地投资维护,因为他们并不想从中赚钱,只要过路费能够基本满足日常管理和维修的开支就可以了。
显然,像运河和公共道路这种公用设施由政府来修建更合理。

7.2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

政府要承担以上这三个责任,就必须要有钱。政府的收入,被称为财政收入。
斯密把财政收入分为这么几个方面。

(1)第一,是政府经营其拥有的资产带来的收入
政府可以拥有土地和资产,从土地租赁和资产经营中取得收入。在斯密的时代,君主可以拥有很多土地,像地主一样直接向耕种土地的农民收取地租。除此之外,政府经营的比较重要的业务是邮政服务。
邮政服务允许建立覆盖全国的邮政局,保证可以把信件和包裹送到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城镇地区。在当时的欧洲,这样庞大的任务是私人资本无法完成的。而这种通信又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因此邮政业务就由政府统一承担了起来。邮政业务并不是免费的公共服务,而是向寄件人或者收件人收费的。政府经营这方面的业务往往能够盈利,甚至获得丰厚的回报。这成了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
道路和桥梁收费也是政府经营资产收入的一大来源,因为公共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一般都是政府投资修建的。政府向通行的人或车辆收取费用,相当于获得投资回报。
直到今天,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仍然拥有一大批国有企业,往往集中在铁路、通信等领域。这些领域的特征跟邮政系统十分相似,都要依赖于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设施网络,才能得到良好的运营,私人资本往往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2)第二,是税收
由于人们取得收入的渠道主要有三种: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土地的地租,政府收取的税收也就主要分成三大类:个人所得税、资本经营税和土地税。
土地税主要分为对农业土地征税和对建造房屋的土地征税两种。
国家对农业土地征税,一般是按照农作物的产量来征收。比如政府按照土地产量的1/20收税,一块种植小麦的土地每英亩可以出产500千克小麦,就需要向政府缴纳25千克小麦。
国家对建造房屋的土地征税,一般按照房屋的租金比例来征收。如果一件房屋的租金是每年60镑,税率是1/20,那么就需要房屋的主人每年向政府缴纳3镑的税。
国家对资本经营所征收的税一般有两种:营业税和所得税。
营业税就是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来缴纳。比如一家制造马车的工厂每年可以卖出去1万镑的马车,营业税的征收比例为1/20,那么这家工厂每年就要向政府缴纳500镑的税。
所得税跟营业税的区别在于,它不是按照营业额来计算,而是按照利润来计算的,而征收比例一般要高于营业税。如果一家制造马车的工厂每年销售1万镑的马车,但是它需要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缴纳的房屋租金就有7000镑,那么它的利润就只有3000镑了。如果按照该1/20的比例来交税,就只需要交150镑的税。但是利润税的征收比例一般比营业税高一些,可能是1/10,那么这家工厂就要交300镑的税了。
政府经营资产收费和直接收税的区别在于:收费往往对应特定的服务,而收税则不对应特定的服务。比如邮政服务收费,只向邮寄信件或包裹的人收取费用,没有寄信的人就不需要交费,邮政收费就是专门用于提供邮政服务的;高速公路通行费,只对通过高速公路的汽车收费,交费之后就可以使用高速公路通行,而不走高速公路的汽车就不需要交费。
反之,税收则不会对应特定的服务。人们从地租、利润和工资中缴纳的税收,将被用于包括国防、治安、司法等各种政府开支。具体哪一笔税收用于哪一种政府开支,是没有规律的。这是因为像国防、治安这样的政府开支,是社会成员普遍享有的,无法区别某些人能够享有某些人不能享有,因此就只能普遍地收税,而不是针对具体的使用者收费。
一般来说,能够准确地找到服务对象的事情,比如邮政和高速公路通行,政府就应该采用收费的方式来获得资金,这样对那些没有享受这个服务的人来说就很公平;只有那些难以准确地找到服务对象的事情,政府才应该采用收税的方式来获得资金。
(3)第三,是借债
在斯密的时代,政府借钱往往是用于紧急的大笔开支,比如战争。因为战争往往是突然爆发的,而且急需在短期内花费大量的资金。这种短期的大笔开支往往来不及征税,依靠经营资产的收入速度更慢。
为了缓解燃眉之急,政府就需要向私人借债,就好像私人之间借钱一样,政府承诺多长时间以后归还借款,并支付合理的利息。
不过这些借款最终政府还是需要通过收税或者经营资产收费来归还,所以负债并不能是严格的政府收入渠道,只是解决政府财政开支的临时手段,真正的政府财政收入,还是第一个和第二个。
今天,政府负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但跟斯密的时代不同,大国之间的战争已经基本消失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负债的主要部分,已不再是为了应付战争开支了。政府负债的主要目标变成了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比如修建大型水电站、铁路、桥梁等等。
这些大型基础设施往往需要花费巨大的资本,如果用普通的税收收入来投资,会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这些基础设施建成之后可以带来收入,政府就借钱修建,然后利用基础设施的经营收入来偿还债务。
比如,政府借钱修水电站,就用水电站修建好以后发电的收入来还钱;修建铁路,就用以后卖火车票的收入来还钱;修建桥梁,就用以后收过桥费的收入来还钱。
这样,政府就可以在不提高税收的情况下,建设一大批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和方便人民的生活了。
但是,这样的负债也可能面临偿还风险,比如修建的桥梁如果没有很多车辆通过,就收不到通行费,政府就可能难以用通行费偿还修建桥梁的债务,那么就只能用税收来还债了,这就会加重人民的税收负担。

《国富论》开创了新的时代

《国富论》的思想,在当时主要在两个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

一、为商人经商赚钱提供了道义上的支持

在中世纪,一切商业利润都被视为是邪恶的,是不道德的。传统观念认为商人就是不劳而获,依靠倒买倒卖谋取暴利,商人的利润是建立在对普通老百姓的盘剥和榨取的基础上的。商人们多赚一份钱,普通人就会损失一分钱。
虽然重商主义者认为商业活动有利于为国家积累金银财宝,应该予以鼓励,但他们对商业活动是否“道德”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很好的回答。重商主义的思想基本还是为欧中各国的君主服务,让商人为君主积累金银,没有说清楚商业活动对整个社会、对普通人民有什么好处。
《国富论》的出版,在理论上讲清楚了商业活动是怎样促进劳动分工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财富水平的,用无法辩驳的逻辑证明了:商业贸易最终会提高包括所有劳动者在内的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所有人都能从中获利。
这个伟大的思想彻底解放了欧洲的商业,为工业革命后各种企业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人和企业家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讲,我们为自己赚钱的活动,其实也是对整个社会有利的,是为全社会做贡献。如果每个人都像我们一样努力地赚钱,那么所有人的生活都可以从中得到改善。中世纪的保守落后被摧毁,商业创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带动整个欧中乃至全世界从保守僵化的中古时代进入了开放进取的新时代。

二、改变了政治家们对经济活动的看法

政治家们明白了,以前那种行业组织的垄断和对自由贸易横加干涉的政策是对国家有害的。
随着《国富论》的思想被广泛接受,各种限制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的规则和法律被废除,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不断地降低。欧洲社会,从被政治权利严厉管控的时代进入了经济自由的时代;人类社会,也从互相割裂的状态,进入了真正的全球贸易、互通有无的时代。
《国富论》同时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经济学体系,它不是专门讲解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比如贸易或者金银货币,而是系统地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研究。在此之前,从未有人像斯密一样对国民经济做过如此系统深入的研究。正因如此,它才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