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提升认知是相当有必要的

有一熟悉的朋友,嫌钱放在银行收益少,就将所有存款拿出来投在了某网平台,结果去年踩雷,血本无归。

我问他:“你不知道网贷平台风险高吗?”

他说:“知道啊,这不是高风险高回报嘛。”

其实,投资的风险和回报从来都不是对等的。

真正的投资大师,都是风险厌恶型的,他们只在平均利润期望值为正的前提下投资,因此他们的投资风险很小,或根本没有风险。

而绝大多数普通人相信的却是,你承担的风险越大,你的预期利润就越高。

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就是巴菲特个人净财富840亿美元数据来源:2018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跟普通人80%投资亏损之间的差距。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

“我们是通过我们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的。 我们感受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经过阐释的现实。”

因此,我们所有人认知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有人的世界都是虚拟的,是我们个人所建构的(也就是阳明心学所说的“心即理”)。

既然世界是我们自己建构的,那么这些世界自然也就有高有低,有逻辑自洽的也有千疮百孔的。

那是什么决定了你所建构世界的差别呢?

德国哲学康德得出的结论是:心灵的内在结构决定了我们所能知道的内容。

这个心灵的内在结构就是我们的认知

认知能力就像一只画笔,你的认知水平越高,你在心灵里画出来的世界就越贴近客观规律,你的各种决策和行动就更能获得正向结果。

反之,你画出来的世界就越偏离客观规律,你即使再努力、再拼命,你行动的结果也往往伴随着失败。

既然认知如此重要,那么提升认知是相当必要的。

但如果只拽认知呢?

02.只拽认知是毫无价值

只拽认知,就是只“说”不“行”。

没有实践的认知,都是伪认知。

原因有二:

▼ 第一,不经历实践,你的“认知”会流于表面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有写过一首深刻的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你跟一条鱼空谈几千年陆上行走的各种“认知”,都比不上它真正在陆上待一天。

关于这点,我最近深有感触的是咱们YouCore提出的“功利性学习”。

这是我个人历经10多年的学习实践,再结合创业4年来线上、线下指导各行各业同学过千人的教学经验,所提炼出来的一种学习理念型认知

很多同学看了后都跟我反馈:如果能早点知道多好啊。

有些同学甚至能在各种群里提醒别人要“功利性学习”。

但是(关键就是这个但是了),很少有人能深刻领悟到功利性学习的本质就是“一定要让学习内容在工作中真正产生成果”,就是“知行合一”。

因此,绝大多数同学在应用“功利性学习”时都有些流于表面,仅仅是学习的主题与工作需要一致,但并未要求学习的内容一定要促使工作达成目标

这样虽然比之前的盲目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但离自己该有的进步却差之甚远。

当然了,能意识到“功利性学习”价值的同学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还会有人草草扫一眼“功利性学习”之后,就将我大骂一通,说我误人子弟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

关键原因就在于没有去实践。

只有你去实践了,才能发现“功利性学习”的真正精髓所在。

▼ 第二,不能指导实践的“认知”都是无用的

阳明心学相较于“佛老之学”,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

佛老之学的拥泵者多以理论家和隐士居多;

而王门弟子多各种能吏(比如明代的兵部尚书聂豹、礼部尚书徐阶、清代的曾国藩左宗棠等)、各式强人(比如日本的“倒幕领袖”西乡隆盛、“军神”东乡平八郎、企业家稻盛和夫等)。

这个不同的核心就在于阳明心学更能指导实践。

一切不能指导实践的“认知”都是“伪认知”,于人于己都无益。

比如,有人听了个“第x性原理”、“临界知识”,连它的来龙去脉、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楚,就拿着个“标签”到处贴:这是第x性原理,这是临界知识。

请问,这些“认知”除了给你增加一些吸引眼球的谈资外,你将如何去用呢?

不以指导实践为前提的“认知”学习和讨论,本质就是清谈。

清谈的危害极大。看似博学睿智、风度翩翩,实则祸国殃民。

西晋的名士、明末的东林党,都以亡国为代价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清谈误国”。

那如何做到不只是拽认知,而是让认知的提升真正发挥价值呢?

阳明心学给了一个很好的方法:知行合一。

03.普通人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我自己有一个效果不错的入门方法可以跟你分享下:做成一件事。

阳明心学中的“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两者本是一体。只是为了让普通人更容易理解,才采用了“知”和“行”分开的说法。

因此,只要你去做成一件事,认知的提升也就真正发挥价值了。

具体如何做呢?

分为4步:

▼ 一选:选定一件事

这件事可大可小、可难可易,依你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只要满足跳一跳够得到的条件即可。

假如你已事业有所小成、能力资源都储备得挺充分,那这件事是一个创业项目都可以。

但如果你是刚入职场的新人,这件事也可以小到给客户端茶倒水。

不过刚开始,我还是建议你选择的事越小越好,这样不可控的变量更少,更能快速看到价值,产生自我效能感

这儿特别要留意的一点是 ,一定要给这件事设定一个可衡量的目标,也就是定个“终”,这样才能以终为始

比如,给端茶倒水设定的目标可以是:让客户对我印象深刻。

▼ 二做:动手去做

这一步就是锁定步骤一的目标,用功去做,不要担心结果好还是不好。

关于这个步骤如何做的精髓,《传习录》中王阳明答门生陆澄时,有一段很精彩的表述: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华实。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做枝想,勿做叶想,勿做花想,勿做实想。 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译文参考:

立志下功夫,就像种树一样。刚有根牙的时候,还没有树干;等到有树干了,还没有树枝;有了树枝之后,才会发叶;发叶之后才会开花、结果。 起初种下根牙的时候,只需要栽培灌溉,不必想到往后的枝、叶、花、实。 空想这些有什么用?只要不忘栽培灌溉的功夫,何必担心没有枝、叶、花、实?

这儿效率更高的做法就是在动手做之前,有个框架。

比如在给客户倒水前,能先了解下礼仪更尊崇的倒水步骤。

但这个不是关键,如果没有框架也没关系,在步骤三的反思中你自然会构建出一个框架的,只是多了一步反复而已。

▼ 三思:反思差距原因

步骤二做一遍后,就要来回顾下是不是达成目标了。

如果没有达成目标的话,就要识别下:

(1)差距在哪儿?
(2)导致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3)下次如何改进?

我们依然延续给客户倒茶水的举例。

如果你接待过一次客户后,发现客户并没有对你留下特别的印象,这就是差距。

差距有了后,你就可以分析导致这个差距的原因了。

这时就需要一个框架来完整分析了(下面是一个分析框架示例)。

这个能力,比提升认知重要100倍! - 图1

▲ 倒水差距原因分析示例

根据上面这个原因分析框架,你就会发现:

要想通过倒水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你只有切合到他的诉求,做得与众不同才行。

▼ 四成:再去做成这件事

分析差距,找出原因之后,就要针对性地去改进了。

依然以给客户倒茶水为例。

如何切合到客户诉求,做得与众不同呢?

举个具体的做法:

比如,如果你当天观察到某个客户的咽喉有点不舒服。 那你在茶叶准备阶段,就可以提前准备好罗汉果以及一个陶瓷茶杯。 在给他倒茶时,你就可以单独跟这位客户小声讲下: 您喉咙不舒服,我单独给您准备了一杯罗汉果。 这样客户对你留下印象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这就从“知”到阳明心学所讲的“致知”了(从知道到做到)。

不过这还不够,你还要知道如何“致知”的——让客户有深刻印象的规律是什么(格)?

其实本质上就是多观察客户,抓住客户需求,并以差异性的服务满足。

这个规律掌握后,你做销售、写售前方案、做互联网运营就都相通了。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以如何让父母冬暖夏凉为例,说明过同样的道理。

懂得如何让父母冬暖夏凉,这是“知”,但不是“致知”。 将如何让父母冬暖夏凉的知识推行于父母,真正做到让父母冬暖夏凉了,这才是“致知”。 在使父母冬暖夏凉的事上按照自己的良知所知的去做,而没有丝毫不尽之处,才算“格物”(注:可理解为抓住规律),才是“致良知”了。

通过上面这个四步:一选、二做、三思、四成,你提升的认知自然会反映在你做事的方法中,你做成事的过程又会进一步加深你的认知。

持之以恒地话,就可以“知行合一”了。

04.总结

YouCore强调的“实际问题导向”、“功利性学习”,本质上就是“知行合一”的学习方法。

只有这样,你才不只是“知”,而是“致知”。

为什么干这么“傻缺”的事,无它,节选阳明先生的这首《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以明志。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我们的潜力、我们的才华其实都已经在自个儿心中,只是被自己蒙蔽了而已。

不向内求,去做到“知行合一”,而一味在外面到处寻觅各种技巧、窍门、认知,这不是家里藏着无穷的宝藏不自知,却在外面捧着个碗在讨饭吗?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