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非暴力沟通能够:
■ 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
■ 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
■ 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
■ 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
■ 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译序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倾听内心中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需要——这促进了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

当内心的秩序受到了破坏,自己又找不到恰当的方式去找回内心的平静,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诉诸暴力,我也是其中一员,但是现在的我不想继续那样了。因为“恶语伤人六月寒”,可以好好说话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好好沟通呢?(我的评论)

我很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更多的人安静下来。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这或许是暴力的蝴蝶效应吧。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这样,在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将能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促进倾听、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

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痊愈。

前言

非暴力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由于缺乏了解,我们常常认识不到自身的暴力。我们认为,只有打人、鞭挞、杀人以及战争等才算是暴力,而这类事与我们无关。

认识暴力,有助于理解非暴力。

反思回顾每一个昨天/今天,我经历了哪些“暴力”。我实施了哪些“暴力”,我为什么会成为“施暴者”。(我的评论)

每天晚上,他和我一起分析我一天中的经历——我的所读、所看、所做。如果某个行为涉及使用武力,就把它归到暴力之树“身体的暴力”那一边;如果主要造成精神伤害,那就归到暴力之树“隐蔽的暴力”那一边。

几个月后,我房间的一面墙上就写满了各种“隐蔽的暴力”。与“身体的暴力”相比,它们的危害性不那么明显,但祖父认为它们更为有害。他解释说,归根结底,是“隐蔽的暴力”激怒了受害者,使他作出暴力的反抗——不管是以个人的名义,还是以团体成员的名义。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我们为促进和平所做的努力,要么徒劳无功,要么昙花一现。不切断地狱之火的燃料供应,怎么可能成功灭火呢?

祖父曾提倡:“让梦想中的世界通过我们的转变得以实现。”我相信,除非从我做起,我们的梦想就不可能实现。不幸的是,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先开始改变。

非暴力不是今天用了、明天就可以抛弃的权宜之计。非暴力也不是让你变得温顺或听话。非暴力主张积极进取,而非消极无为。

恐惧无法带来和平。

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第一章:让爱融入生活

◆ 引言

“我不会轻易害怕。那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知道,他们也是人,我必须用心理解他们的行为。”
——艾提·海勒申:日记一则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我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我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指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

在一些地区,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爱的语言”;在本书“NVC”指非暴力沟通或爱的语言。

◆ 人生的抉择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运用非暴力沟通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

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这将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通过强调倾听——倾听自己及他人,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助。

虽然我称非暴力沟通为“沟通方式”,但它不只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我们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喜悦。这样的给予让施者和受者同时受益。由于施者的给予既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羞愧,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受者获得馈赠,却不会有心理负担。与此同时,施者会因自己行为的价值更加欣赏自己。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

◆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过程

  • 什么是我的观察
  • 我的感受如何
  • 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 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将非暴力沟通称为“沟通方式”,但有时语言是多余的。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 小结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非暴力沟通不只是语言表达或使用文字的技巧,它所包含的意识和意图,也可以通过沉默、专注以及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你将读到的“非暴力沟通在行动”的对话,是实际对话的摘要和删节版。在实际的对话中,静静的倾听、故事、幽默、姿势等,使双方的交流比书中浓缩之后的对话显得自然。

    我不知道我猜得对不对,但关键是,我确实关心他的感受和需要。

    我并不将他的话视为攻击,而当作来自人类同胞的礼物。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有些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它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我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 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他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苏菲派诗人鲁米写道:“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然而,语言使我们陷于是非之中。它擅长将人分类,把人看作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等。

    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不留神就双标了。说白了就是,当我的需求未被及时满足时,我会觉得对方故意的针对我,让我不爽,而忽略了客观因素(即很可能并不是他不想,而是受限于客观条件,他爱莫能助)。当别人的需求我未能及时满足时,我会归因于外部条件,而不是说我故意的,是个人因素。
    我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

    真是说出了很多我们自身就存在的毛病,一个不留神自己就双标了,自己还不知道,哎!修行啊!

    我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因此,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我相信,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不幸的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即使他们接受批评,作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他们出于恐惧或内疚来迎合我们,或迟或早,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代价。屈服于外部或内部的压力,很可能使他们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
    重要的是,在这里,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我们也许会欣赏诚实、自由以及和平的价值。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看到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我们可能会说:“暴力是不好的。杀人者是邪恶的。”然而,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此时,我们就会说:“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

    这些词语涉及道德评判。他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类词语的使用频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频繁。在一些社会中,人们习惯于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并认为坏人应该受到惩罚。在另一些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围绕人的需要来考虑问题。得知后一种社会的暴力现象远少于前一种社会,我一点都不吃惊。

    反过来思考,是不是当我们把问题都归因于人事,我们就在进行暴力沟通了?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 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中,作者丹·格林伯格(Dan Greenberg)诙谐地揭示了比较对我们的影响。他建议读者,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比较也是一种评判。

    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

    ◆ 回避责任


    我的看法是,当你用“不得不”这个词语时,你在自我设限,你在逃避本该属于你的责任,你会想着“我也不想这样啊,这不是不得不么”、“如果可以,我也不想这样”等等。但是事实更可能是,你为了逃避面对自己的无能,选择了这样自我安慰。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你让我”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你让我”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当我们根据以下理由行动时,我们也就试图回避责任。
    ·受说不清楚的力量驱使。
    为什么打扫房间?
    ➡因为我不得不做。
    ·我们的个人情况、成长历程、自我形象等。
    为什么喝酒?
    ➡因为我是个酒鬼。
    ·其他人的行为。
    为什么我要打自己的小孩?
    ➡因为他跑到街上去。
    ·上级的命令。
    为什么欺骗顾客?
    ➡因为老板叫我这样做。
    ·同伴的压力。
    为什么要抽烟?
    ➡因为我所有的朋友都抽烟。
    ·机构的规章制度及政策
    为什么我要将你停职?
    ➡因为你违规了,根据学校规定,我必须这么做。
    ·性别角色、社会角色或年龄角色
    为什么我必须做我讨厌的工作?
    ➡因为我不仅是一个丈夫,而且还是一个父亲。
    ·无法控制的冲动
    为什么吃巧克力?
    ➡因为吃巧克力的冲动征服了我。

    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

    如何以负责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建议这位老师用以下的方式来表达:“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她脱口而出:“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保住工作。”她赶紧补充了一句:“我不喜欢这样说。这让我觉得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回答说:“这正是我建议你这样表达的原因。”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

    ◆ 强人所难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

    许多人相信,作为父母、师长或经理,我们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人并让他们循规蹈矩。我也曾以为,作为父亲,我的职责就是管教孩子。可是,我发现,我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孩子们按我的期待生活。盛气凌人并无济于事。是的,我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但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他们迟早也会想出办法来对付我。

    “应该”这个魔鬼,混淆视听。
    异化的沟通方式还与一个想法有关:有些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必须受罚。这种想法通过“应当”这个词得到了体现,例如“他应当为他所做的事情受到惩罚”。这种想法认为有些人是“坏人”,应该通过惩罚让他们感到后悔并重新做人。然而,我相信,如果一个人选择新的生活,是为了追求幸福,而非为了逃避惩罚,那他的行为就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认为“某人应当受到惩罚”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异化的沟通方式还与一个想法有关:有些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必须受罚。这种想法通过“应当”这个词得到了体现,例如“他应当为他所做的事情受到惩罚”。这种想法认为有些人是“坏人”,应该通过惩罚让他们感到后悔并重新做人。然而,我相信,如果一个人选择新的生活,是为了追求幸福,而非为了逃避惩罚,那他的行为就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认为“某人应当受到惩罚”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我相信,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人性本恶以及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这导致了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以致不愿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
    异化的沟通方式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同时也支撑着它们。对于国王、沙皇、贵族来说,将臣民训练得具有奴隶般的精神状态符合他们的利益。“不应该”、“应该”和“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

    ◆ 小结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不区分观察和评论,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同时,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语义学家温德尔·约翰逊(Wendell Johnson)认为,用静态的语言捕捉变动不居的现实,会造成许多困扰。他讲道:“我们的语言年代久远,但先天不足,是一种有缺陷的工具。它反映了万物有灵论的思想,让我们谈论稳定性和持久性,谈论相似之处、常态和种类,谈论神奇的转变、迅速的痊愈、简单的问题以及终极的解决办法。然而,我们的世界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复杂性。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负面标签的消极影响很明显——例如用“懒惰”和“愚蠢”这样的词形容人。然而,正面或中性的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例如用“厨师”一词定义人。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 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作出了评论。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推测别人想什么与观察他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我等着教师们说出他们的不快。然而,他们运用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无声的抗议。一些人滴溜溜转着眼睛;另一些人故意打着哈欠;还有个人直盯着手表。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采取教师对校长的方式,无声抗议着,以为这样会被对方猜到自己心底的真实想法,然而结果却恰恰相反!
    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最后,教师们终于告诉校长,他在做哪些事时,他们会感到不安。校长听后抱怨说:“为什么从没有人提醒我呢?”他承认他有讲故事的习惯。然而,他接着就开始说与这个习惯有关的故事!这时,我提醒了他。会谈结束时,我们总结了几个办法。一旦教师们不想听校长回忆往事,就温和地提醒他。

    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最后,教师们终于告诉校长,他在做哪些事时,他们会感到不安。校长听后抱怨说:“为什么从没有人提醒我呢?”他承认他有讲故事的习惯。然而,他接着就开始说与这个习惯有关的故事!这时,我提醒了他。会谈结束时,我们总结了几个办法。一旦教师们不想听校长回忆往事,就温和地提醒他。

    ◆ 区分观察和评论


    注意:“每次”“曾”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观察结果。

    ·我看安迪打了几次电话,每次都至少打半小时。
    ·我不记得你曾写信给我。

    “总是”、“从不”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评论。

    ·你总是很忙。
    ·在需要她的时候,她从不出现。

    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作出友善的回应。
    “经常”和“很少”这样的词语也可能混淆观察和评论。


    ◆ 小结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这时,有个人举起了手,他说:“你是我们遇到的最傲慢的演讲者!”
    如果有人这样对我说话,我的反应有几种可能。其中之一是认为自己确实有问题。我知道,一旦我想为自己辩护或开脱,我就默认了自己有问题。另一种反应是把对方的话视为攻击而给予反击。这一次,我既没有辩解也没有指责对方,而用心理解为什么他会这么说。

    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

    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根据罗洛·梅的叙述,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 被压抑的心灵


    我在美国学校学了21年,却想不起有什么人问过我的感受。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很明显,他有强烈的感受。不幸的是,他体会不到,更不用说表达它们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

    “你是不是感到孤单,希望先生多体贴你呢?”我问道。在她表示认同后,我试图说明,“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这种话很难提醒她先生留意她的愿望。一旦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他很可能就会觉得委屈并退缩,这样,双方的关系甚至会更加疏远。

    示弱是智慧,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来期待别人满足自己的需求。
    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带着“如果我示弱,对方就一定会更加得寸进尺,盛气凌人”的心理假设,是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察、评论和感受的。拆掉这堵墙吧!
    他脱口而出:“一旦我们示弱,他们就会更加盛气凌人。”对他的回答,我并不意外。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在工作时表达情感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他脱口而出:“一旦我们示弱,他们就会更加盛气凌人。”对他的回答,我并不意外。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在工作时表达情感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个戏剧性的转变提醒管理层,工作中示弱也有助于解决问题。

    区分感受和自我评价。

    我越发觉得不自在,但还是什么也没说。终于,有个学生突然插话——他显然比我更勇敢:“你讨厌黑人,不是吗?”我愣了一下,但马上意识到,我试图隐藏自己的不安促成了这种印象。

    ◆ 区分感受和想法


    区分感受和想法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
    A.想法。
    ·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在这个句子中,我评价自己吉他弹得好不好,而没有表达感受。
    B.感受。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
    ·作为吉他手,我很郁闷。
    ·作为吉他手,我烦透了。
    如果认为自己吉他弹得不好,我可能会失落、郁闷或厌烦。
    区分感受和判断。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例如,有时我们会说:“我觉得这不公平。”在这句话中,“我觉得”换成“我认为”也许更恰当。以下是更多的例句:
    ·我觉得你应该懂得更多。
    ·我觉得自己很无能。
    ·我觉得老板很卑鄙。
    ·我觉得他很负责任。
    还有些词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例如: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束缚、被欺负、无人理睬、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
    以下是两个例句:
    A.“我觉得我被误解了。”
    “被误解”一词反映了我认为别人不理解我。此时,我可能会很着急。
    B.“我觉得我被忽略了。”
    “被忽略”是我们的判断。此时,如果想独处,我们就会很高兴;反之,如果想参加活动,就会感到难过。

    ◆ 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清楚地表达感受需要丰富的词汇。“很好”或“很差”这样的词语很难让人明白我们实际的状况。例如,如果我们说“我感觉良好”,“良好”这个词所表达的感受可能是高兴、轻松、欣慰或别的。为了更好地沟通情感,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
    为了清晰地表达感受,我们编制了以下的词汇表。
    (1)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 喜悦 欣喜 甜蜜 精力充沛 兴高采烈
    感激 感动 乐观 自信 振作 振奋 开心
    高兴 快乐 愉快 幸福 陶醉 满足 欣慰 心旷神怡喜出望外
    平静 自在 舒适 放松 踏实 安全 温暖 放心 无忧无虑
    (2)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害怕 担心 焦虑 忧虑 着急 紧张 心神不宁 心烦意乱
    忧伤 沮丧 灰心 气馁 泄气 绝望 伤感 凄凉 悲伤
    恼怒 愤怒 烦恼 苦恼 生气 厌烦 不满 不快 不耐烦不高兴
    震惊 失望 困惑 茫然 寂寞 孤独 郁闷 难过 悲观
    沉重 麻木 精疲力尽 委靡不振 疲惫不堪 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尴尬 惭愧 内疚 妒忌 遗憾 不舒服

    ◆ 小结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此外,非暴力沟通还对表达具体感受的词语与陈述想法、评论以及观点的词语作了区分。

    ◆ 练习二 表达感受


    “开心”这个词含义较为模糊。我们可以借助其他词语更清楚地表达自己。在这个例子中,发言者的感受可能是:“欣慰”、“满足”或“鼓舞”。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 听到不中听的话:四种选择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还鼓励乙进一步了解她的愿望:她的哪些需要、期待或价值取向没有得到满足?我们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使用以下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1)只提及相关的事情。
“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
“这件事令我心神不宁。”
2)只提及他人的行为。
“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我很伤心。”
“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失望。”
3)指责他人。
“我很伤心,因为你说你不爱我。”
“我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1)“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2)“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3)“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 非暴力沟通需要: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到了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他们是懒虫。如果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也许会指责他们不负责任。

我们天天在犯的问题,在沟通表达上不顺利的人,每天数次在踩同样的坑。
一位来自以色列的妇女立即站起来驳斥他:“胡说八道!”他们来这里本来是为了改善关系,可是,他们的对话只是使关系变得更糟。发生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因为双方都习惯于指责对方。在这个例子中,如果这位妇女想表达她的需要和请求,她也许会说:“我希望我们能互相尊重。你刚才评论我们的行为方式,我想请你谈谈,你的评论针对的是怎样的行为?”

一位来自以色列的妇女立即站起来驳斥他:“胡说八道!”他们来这里本来是为了改善关系,可是,他们的对话只是使关系变得更糟。发生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因为双方都习惯于指责对方。在这个例子中,如果这位妇女想表达她的需要和请求,她也许会说:“我希望我们能互相尊重。你刚才评论我们的行为方式,我想请你谈谈,你的评论针对的是怎样的行为?”

根据我长期以来的经验,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以下是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基本需要:

1.自由选择(Autonomy)
选择梦想/目标/方向Choosing dreams/goals/values
自由制定计划来实现这些梦想、目标和方向
Choosing plans for fulfilling one’s dreams, goals, values

2.庆祝(Celebration)
庆祝生命的创造力以及梦想的实现
Celebrate the creation of life and dreams fulfilled
纪念人生的失落:亲人的去世或梦想的破灭等(表达悲伤)
Celebrate losses: loved ones, dreams, etc. mourning

3.言行一致(Integrity)
真诚Authenticity创造Creativity意义Meaning自我肯定Self-worth

4.滋养身体(Physical Nurturance)
空气Air食物Food运动Movement, exercise
免于病毒、细菌、昆虫及肉食性动物的伤害
Protection from life-threatening forms of life:
Viruses, bacteria, insects, Predatory animals
休息Rest住所Shelter触摸Touch水Water

5.玩耍(Play)
乐趣Fun欢笑Laughter

6.情意相通(Spiritual Communion)
美Beauty和谐Harmony激励Inspiration秩序Order平静Peace

7.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
接纳Acceptance欣赏Apprecation亲密关系Closeness社区Com-munity体贴Consideration成长Contribute to the enrichment of life
安全感Emotional Safety倾听Empathy
诚实(诚实使我们能够认识和超越自己的局限性)
Honesty(the empowering honesty that enables us to learn from our limi-tations)
爱Love信心Reassurance尊重Respect支持Support信任Trust理解Understanding

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作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 难以承受的痛苦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要。对于妇女来说,尤其如此。长期以来,妇女的形象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他人当作最高职责,她们也就会倾向于忽视个人的需要。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自从我开始直截了当地告诉别人我不喜欢什么,不想要什么,想要什么,生活舒心多了,不让别人猜,也鼓励别人别让我猜。
是的。在我的记忆中,她总是委婉地表达自己,而不直接说她需要什么。

是的。在我的记忆中,她总是委婉地表达自己,而不直接说她需要什么。

◆ 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此时,我们特别容易把亲人看作是负担。

许多人认为,爱情就是牺牲自己来满足爱人的需要。刚谈恋爱时,他们对恋人的关心是自发的。那时,彼此的相处是那么地惬意、融洽和美好。然而,随着关系变得“严肃”,他们开始认为自己有责任让情人过得开心。于是,爱情开始沉重起来。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很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就会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还心存疑虑。因此,我们的态度也就显得生硬。

表达自己的需要只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阶段。

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地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生活的主人”——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完全的责任。

玛拉没好气地回答“见鬼去吧,你”。我很高兴,玛拉终于能够说出心里话。当然,她还要学着尊重他人的需要——我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 小结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揭示个人需要。对妇女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她们的形象常常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这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2)“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一般来说,在存在多种感受的情况下,一个人会诉说那些还没有得到倾听的感受。因此,倾听的人无须一开始就对各种感受同时作出反馈,而可以自然地从一种感受过渡到另一种。

她们沉默了片刻。她惊讶地发现,虽然她并不赞同同事的观点,但心中已无任何不满。接着,她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表达她的看法。

第六章 请求帮助

◆ 提出具体的请求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联想自身,我可以暗示自己和他人“我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不要(做)什么”
我告诫自己:“在下一次辩论时,决不能再这么被动。”请注意,我只是提醒自己要避免出现什么,而没有提醒自己主动做些什么。

我告诫自己:“在下一次辩论时,决不能再这么被动。”请注意,我只是提醒自己要避免出现什么,而没有提醒自己主动做些什么。

如果我只是提醒自己要避免什么,而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会有怎样的后果。

我的看法是,如果他们说出希望校长做的事,而不是不希望他做的事,他们就较有可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如果他们请求的是具体的行动,而非抽象的“公平对待”,那么,他们就较有可能得到满足。

确实如此!现实生活中的你我,很容易收到小时候家庭的沟通模式影响,于是早早的养成了“你为什么不听我的?”“你为什么不……?”“你自己想去吧,你怎么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之前你怎么做的/说的?”“我不想说了”等等类似的“冷暴力”沟通,结果可想而知,对方和你渐行渐远,两人越来越不想继续沟通,我们越来越情绪化,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得不到爱和幸福,还总觉得是自己的错,忘了去反思回顾自己的沟通问题。不知道自己有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使用抽象的语言还会使我们无法深入了解自己。请求他人采取具体的行动将揭示我们的动机。

这样的误解、误会、互不了解,每时每刻地发生在所有的亲密关系里,不论是父母子女还是恋人朋友等等。
太太对先生说:“我认为你应该让我成为我自己。”先生反驳:“我没有吗?”太太气冲冲地说:“你当然没有!”于是,先生就问太太她到底想要什么,太太回答说:“我希望你给我自由!”然而,这样的请求还是过于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当她试图澄清她的请求时,她突然意识到了她想要什么。她说:“不好意思。准确地说,我希望,不论我做什么,你都能点头称是。”

太太对先生说:“我认为你应该让我成为我自己。”先生反驳:“我没有吗?”太太气冲冲地说:“你当然没有!”于是,先生就问太太她到底想要什么,太太回答说:“我希望你给我自由!”然而,这样的请求还是过于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当她试图澄清她的请求时,她突然意识到了她想要什么。她说:“不好意思。准确地说,我希望,不论我做什么,你都能点头称是。”

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和这位父亲一样,在使用抽象的语言表达愿望时,我们一般不会提及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社会总是期待我们成为好男孩或好女孩、好父亲或好母亲。如果我们依照社会的期待去做,我们感到沮丧也就不是什么令人吃惊的事情了。沮丧是我们为了迎合社会而付出的代价。如果你要过得快乐些,我想请你想想,为了改善你的生活,你希望他人做些什么?

说清楚我们的请求有时是很困难的。可是,让我们想想,如果我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对别人来说,就更难了!

许多来向我求助的人后来发现,他们感到沮丧或灰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

◆ 明确谈话的目的


在另一些时候,我们也许只是说出我们的不快,却误以为别人知道我们想要什么。

如果我们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可能就不清楚我们想要什么。
更为常见的是,我们在说话时,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表面上,我们是在与人谈话,实际上,更像是自说自话。这时,我们的谈话对象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回应,甚至会感到局促不安。

反过来思考,当我们重复说一些话,尤其是抱怨时,不如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通常,大多数的人在没有得到期待的反馈时,会将所说的话重复一遍。

通常,大多数的人在没有得到期待的反馈时,会将所说的话重复一遍。

如果一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请求,却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也有可能导致交流的困难。

例如,如果父母问“为什么还不去理发呢”,孩子一般会把它看作是命令或指责。如果父母想避免误解,那么,他们可以先说出感受和需要:“你的头发这么长,我们担心这会影响你的视线,特别是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去理发好吗?”

有些人也许会说,“我没有什么请求,只是随便聊聊。”然而,我相信,我们在和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希望有所回应。也许,我们想要的只是他人的理解——就像那位乘火车去机场的先生,我们希望有人倾听并了解我们的处境。或者,我们期待的是如实的反馈——我们想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当然,有时我们希望他人采取某种行动。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 请求反馈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表达他的理解。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的补充。

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
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第一次请求他人给我们这样的反馈时,我们也许会有点不自然。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出这种请求。在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时,我常听到人们表达保留意见。他们担心,有的人也许会说“难道我是聋子?”或者“不要在我这里卖弄你的沟通技巧”。为了避免这种反应,我们可以先解释我们的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然而,如果对方说“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蠢!”那么,我们可以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对他的尊重及我们的需要。

◆ 了解他人的反应


在确认对方已经明白后,我们常常会急于了解对方的反应。一般来说,我们关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a)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产生那样的感受。为此,我们也许会问:“听我说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为什么呢?”
(b)对方正在想什么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想法。在询问时,说清楚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想法,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所需的回应。例如,我们可以和对方说:“我想请你谈谈我的建议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太可行,那根据你的判断,哪些因素会妨碍建议的实施呢?”如果我们只是问“对这个建议你有什么看法”,那么,对方谈的内容也许并不是我们关心的。
(c)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可能想知道,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这时,我们也许会问:“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会议时间推迟一周?”
在了解对方的反应时,我们要能意识到我们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 在集体讨论时提出请求


参加集体讨论时,说清楚我们希望得到怎样的反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清楚发言的目的,我们的讨论也许只是在浪费时间,而无法满足任何人的需要。

如果我们在集体讨论时漫无目的地发言,那么,会议很可能就会毫无成果。然而,只要有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他就可以提醒会议的其他成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如果不清楚发言者是否已经得到满意的答复,讨论就可能漫无目的地继续下去,而无法满足任何人的需要。在印度,如果发言者得到了他所需要的回复,他就会说“bas”(这个词发音同“巴士”)。这意味着:“谢谢你!我已经明白了。”虽然,我们的语言中没有这样一个词,但我们可以在交流中具备这种意识。

◆ 请求与命令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在过去常常指责他人,那么,我们的请求很可能就会被看作是命令。而一个经常受到指责的人也会倾向于将请求解读为命令。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假定她回答说:“杰克,我今天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你去找其他人好不好?”如果杰克接着说:“你这人真自私!”那么,他的提议实际上就是命令。因为他并没有重视珍妮休息的需要,而开始指责她。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想勉强人,那么,清楚地表明这一点是重要的——这有助于人们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例如,我们可以说:“帮我打开窗户好吗?”而不是说:“请打开窗户!”然而,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如果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使他们无法说“是”,那么,根据我的定义,我们提出的就是请求而非命令。选择通过请求而非命令来表达愿望,并不意味着,一旦人们说“不”,我们就不再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意味着,除非已经充分体会是什么妨碍了他人说“是”,我们就不会试图说服他们。

◆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顾双方的需要,那么,他们也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非命令。

在刚开始运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也许会发现,有时我们只是在运用非暴力沟通的表达形式,而忘记了它所服务的目的。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即使我们以适当的方式提出请求,有些人仍会误以为是命令。特别是当我们处于强势的一方,那些曾受过权威威胁的人尤其容易作出那样的判断。

我认为,像“品行不端”这样的标签会带来很消极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被贴上这样的标签,那岂不是说他不遵守学校规矩是正常的吗?这样的标签将鼓励学生做我们不希望他们做的事,然后,他们的行为似乎又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表达愿望时,只要不发号施令,我们的相处就会愉快得多。我说出我的愿望,并不是要求你照我说的去做。

在一些情形中,对方也许需要一些时间来了解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

在提出请求前,如果我们有以下的想法,那么,我们的请求已经成为了对他人的要求。

·他应该把房间整理干净。
·她必须照我说的去做。
·老板应当给我提职加薪。
·我有权要求更长的假期。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想法,一旦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们。

◆ 小结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言时,我们需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人们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对此作出了描述:“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然而,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法国作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写道:“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我和女儿的一次对话提醒我,在安慰他人或提建议前,先看看那是否是他们想要的。

我的朋友霍利·汉弗里(Holley Humphrey)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哪些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我们常常认为,在亲友感到痛苦时,我们应该想办法使他们好受一点。然而,急于采取行动使我们无法充分体会他们的状况。对于从事心理咨询或热线服务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事实上,试图分析问题妨碍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如果我们只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考虑他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倾听他们。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倾听的这种品质体现了它与理解以及同情之间的区别。
分析妨碍了倾听。

第七章 用全身心去倾听

◆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我们还会发现,他不高兴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 给他人反馈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此外,这样做还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而深入了解自己。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这将便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补充。

有时,我们的语气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但我还是建议主动表达感受和需要,特别是情绪很激烈的时候。
询问前,先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什么时候需要给别人反馈呢?首先,在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需要对方的确认。然而,即使确信自己已经明白了,我们可能还会发现别人正期待我们的反馈。有时,人们甚至会直接问:“我的意思清楚吗?”或“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时,简单回答“是的,我明白了”可能是不充分的,人们也许期待我们说得具体些。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如果我们自己是说话的那个人,我们不妨清楚地表明我们是否期待反馈。

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如果我们的语气很肯定,仿佛是在宣布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通常不会有好的反应。然而,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作家约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说道:“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一旦我们把所谓的批评和指责看作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为处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到这种幸福。
如果人们常常怀疑我们的诚意,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动机。也许,我们只是在机械地运用非暴力沟通,而忘记其目的。这时,我们就可以问自己,我们关心的是加深与人的联系,还是以“标准的”非暴力沟通方式来说话。或者,虽然我们是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在乎的也许只是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的需要。

一旦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得到了理解和接纳,一般来说,他会觉得很惬意。

◆ 保持关注


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过早地提及他人的请求,我们也许就无法传达我们的关心;甚至还会被看作是应付。而且,在谈话刚开始时,人们所表达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之一角,有许多相关的感受——通常是更为强烈的情感,并没有得到表达。倾听将为他们探究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条件。反之,如果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就会妨碍这个过程。

当对方得到充分的倾听,(a)我们将体会到气氛变得轻松;(b)他会停止谈话。

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呢?首先,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还有话要说,就不妨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

◆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来说,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如果告诉他人我们正处于痛苦中,我们无法顾及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别人很可能就会伸出援手。
然而,在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的体贴。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Dag Hammarskjold)曾经说道:“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还有另外两种选择。
其中一种选择是大声地提出请求。

如果我们能够直接地表达我们的痛苦,那么,即使对方也处于痛苦之中,有时他也能够意识到我们的需要。

我大声地提出请求,是为了提醒他们注意我此时此刻的痛苦和需要。
不过,如果对方正处于激烈的情绪中,他也可能无法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的另一种选择是,换一个环境。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等平静下来了,再回来。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 小结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与此同时,不论别人用怎样的词语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有时,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保持持续的关注,为对方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通过护士的帮助,这位太太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并提出了明确的请求。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们常常并不了解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即使他们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感觉不太好。”(我们常用“好”或“坏”来描述感受。使用更为具体的词语,将有助于他太太更好地了解他的感受。)

临死的病人常常因为惦记亲人而放心不下。有时,病人需要他的亲人告诉他,他们准备好了面对他的死亡——这样,他才可以放心地离去。

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 倾听使身心痊愈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这样写道:“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 倾听和示弱的能力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我们有时也许会发现运用非暴力沟通是富有挑战性的。然而,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在痛苦的情形中,为了了解自己深层的需要,我建议首先获得必要的倾听,以避免为充斥头脑的各种想法所束缚。
当时,我用心体会着那位青年的话以及之后的笑声,我认为他们不高兴是因为他们把我的话当作指责。在过去,人们在说“我感到伤心”时,也许暗含着对他们的批评。由于我并没有和他们确认这一点,无法知道这种猜测是否准确。然而,通过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我既没有气馁,也没有生气。

◆ 倾听预防潜在的暴力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别人生气时,要倾听,不要说“但是”。

就像你说的,那些被我们看作是恶魔的人,其实还是人。只是有时我们无法看到他们和我们的相通之处。我越是专注于他的感受和需要,我就越把他看作因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感到绝望的人。

倾听亲人也许极为困难。

◆ 如果别人说“不!”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是在拒绝我们。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 使谈话生动有趣


有的时候,谈话的气氛很沉闷。我们体会不到说话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也不知道他对我们有什么期待。这样的谈话是很累人的。它只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而无法帮助我们与他人加深联系。这种局面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说话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
怎么做才可以扭转这种局面,使谈话生动有趣呢?我的建议是,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等得越久,也就越难做到这一点。我们这样做并不是要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请求他人体会自身的状态。

人们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接纳。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与讲故事相比,更容易得到他们所期待的联系。
使谈话生动有趣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

说的人更希望对方打断,而不是假装在听。

如果听的人很烦,说的人一般也会觉得很无聊。

打断别人比假装在听,更符合对方的愿望。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话对人有益,而不想被人当作负担。

◆ 如果别人保持沉默


有的时候,我们说了心里话,很想知道对方的反应,却发现对方一句话也不说。这时,我们也许会很不安,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在别人保持沉默时,我们一般会觉得有些别扭,而很难静下心来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对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不同的理解——我不会因此而责备自己。

倾听有赖于我们体会他人的能力。

作为一个听众,我们并不需要心理学知识或接受有关精神疗法的训练。关键是,我们有能力体会一个人在某个时刻独特的感受和需要。

◆ 小结


倾听使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它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潜在的暴力,使谈话生动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一次又一次,我见证了,倾听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第九章 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爱护自己。

◆ 让生命之花绽放

在赫布·加德纳(Herb Gardner)编写的《一千个小丑》一剧中,主人公拒绝将他12岁的外甥交给儿童福利院。他郑重地说道:“我希望他准确无误地知道他是多么特殊的生命,要不,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会忽视这一点。我希望他保持清醒,并看到各种奇妙的可能。我希望他知道,一旦有机会,排除万难给世界一点触动是值得的。我还希望他知道为什么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
然而,一旦负面的自我评价使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我们就会忘记自己是“特殊的生命”,而把自己当作一张椅子。如果我们习惯于将自己视为工具——充满各种缺陷的工具,自我憎恨还令人奇怪吗?
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么,自我评价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自我评价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而无助于学习。

在赫布·加德纳(Herb Gardner)编写的《一千个小丑》一剧中,主人公拒绝将他12岁的外甥交给儿童福利院。他郑重地说道:“我希望他准确无误地知道他是多么特殊的生命,要不,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会忽视这一点。我希望他保持清醒,并看到各种奇妙的可能。我希望他知道,一旦有机会,排除万难给世界一点触动是值得的。我还希望他知道为什么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
然而,一旦负面的自我评价使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我们就会忘记自己是“特殊的生命”,而把自己当作一张椅子。如果我们习惯于将自己视为工具——充满各种缺陷的工具,自我憎恨还令人奇怪吗?
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么,自我评价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自我评价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而无助于学习。

◆ 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


他们的自责意味着: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错的或不好的,他们应当为此感到痛苦。然而,可悲的是,许多人陷于自我憎恨之中,而无法从失误中获益——失误揭示我们的局限性,并引导我们的成长。
即使我们有时通过严厉的自责“得到了教训”,我也会担心这种变化和学习的驱动力。我希望,我们的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心理。
如果自我评价使我们羞愧并改变行为,我们也就允许自我憎恨来引导自己的成长和学习。羞愧是自我憎恨的一种形式,出于羞愧的行为不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即使我们试图更加友善和体贴,一旦人们意识到我们行为背后的羞愧或内疚,他们对这些行为的欣赏也就比不上那些只是出于爱的行为。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它在我们的意识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致许多人无法想象,没有它生活将如何继续。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
除了“应该”这个词,我们还用别的方式教训自己,例如:“我真受不了自己现在这个样子。我必须改改了。”想一想那些强迫自己的人。他们中有的人说:“我真的应该戒烟了。”另一些人说:“我必须加强锻炼。”他们不断地说他们“必须”做什么,与此同时,又不停地找借口不那么做,因为没有人想成为奴隶。当然,我们也不是命中注定要去服从“应该”或“不得不”的指挥,不论它们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我们自身。一旦顺从了这些命令,生活也就会失去乐趣。

◆ 为什么会自责?


经常责备自己、强迫自己将使我们“更像椅子而不像人”。非暴力沟通认为,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我们遇到了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指责的那个人恰好是我们自己,那么,言下之意是:“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我相信,如果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一旦发现自己正在做无益的事情,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使我们的转变:
(1)符合我们的心愿;
(2)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
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当我们的行为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我们体会着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

◆ 非暴力沟通的忧伤


我们可以用心体会他人的评论所反映的需要,我们一样可以了解自责所反映的需要。
例如,如果发现我们痛骂自己:“你看你,又把事情搞砸了!”我们马上就可以问:“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一旦意识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很可能是多个层面的需要,我们的身心状态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不再感到羞愧、内疚和沮丧,而开始体会到别的情感。不论它们是忧愁、失望、恐惧、悲伤、挫折感或别的——其目的都是推动我们去满足需要和追逐梦想。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是的,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及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 自我宽恕


非暴力沟通自我宽恕:感到遗憾时,我们试图了解过去的行为所要满足的需要。

接着,我们试图理解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我们问自己:“我做那件事情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我相信,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及价值观——不论它是否能够实现目的,也不论我们事后是感到庆幸还是遗憾。
通过聆听自己的心声,我们就能发现心灵深处的需要。此时,我们就可以原谅自己。我们意识到,尽管过去的选择并不理想,但它也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渴望。
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为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条件。只要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就能建设性地满足它们。

◆ 外衣染上墨水带来的启发


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各个方面,并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及价值观,我们活在对自己深深的爱之中。

我做到了同时包容上述的两种需要:一方面,服务他人;另一方面,照顾好自己。我相信,在类似的情形中,只要能意识到这两方面的需要,我就能灵活地克服困难。反之,如果陷于内心的冲突,只会使情况更糟。

◆ “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


让我们的行动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
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可以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爱。此外,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行为的动机反映了我们是否爱惜自己。当我建议“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时,有些人觉得我很极端,甚至精神不正常。然而,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是因为我想要__。”

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

◆ 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


你在思考“我选择做__是因为我想__”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像我考虑开车送小孩上学时那样,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确信,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然而,你也许会发现,清单上的一些行为是出于下列的一种或多种动机:
1)为了钱
钱是社会回报一个人的主要形式。如果我们的行动是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失去生活的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动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快乐将会伴随着我们。在非暴力沟通中,钱并不被认为是一种“需要”;它只是被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无数种策略中的一种。
2)为了得到赞同

像钱一样,来自他人的赞同也是一种回报。受社会化的影响,我们渴望得到奖励。

我们迫切地希望得到人们的微笑,听到一点鼓励,盼着人们夸我们是“好人”“好家长”“好市民”“好员工”以及“好朋友”等等。为了讨人喜欢,我们努力迎合他人;为了避免招人嫌恶,我们不做那些不受人欢迎的事情。
为了钱、他人的赞同,以及出于恐惧、羞愧或内疚的心理,你做了哪些事情?想一想你为这些事情付出的代价。
于是,为了博得他人的喜爱,我们费尽心思、委曲求全。这是很可悲的。实际上,如果我们的行为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人们自然会心存感激。他们的感激也是在给我们确认:我们的行为有益于他们的生活。一旦如愿活出对生命的爱,我们所体会到的欢乐是他人的赞同永远无法给予的。
3)为了逃避惩罚

有些人缴纳个人所得税主要是为了免受惩罚。这使他们对每年度例行的纳税产生了抵触情绪。

4)不想感到羞愧
我们知道,如果不做某些事情,我们就会责备自己。我们认为不做那些事情是不对的、愚蠢的。可是,如果为了体面而循规蹈矩,我们最终难免会感到厌烦。
5)为了避免内疚

在另外一些情形,我们也许会想:“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别人会感到失望。”此时,我们担心无法满足他人的期待。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目的会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为了避免内疚,我们将活得可怜兮兮;如果为了活出对他人的爱,我们的生活将充满乐趣。
最危险的行为也许是“因为别人的要求”我们不得不做。
6)为了履行职责

使用“应该”“不得不”“应当”“必须”“不能”“被迫”这样的词语,意味着我们受到内疚、职责或义务的逼迫,感到自己无可奈何。我确信,一旦生命的需要被忽视,我们的行动对社会来说极具危险,对个人来说则极为不幸。

当我们认为自己无可奈何时,我们不再是生活的主人,而是沦为了机器。
在仔细思考清单上所列的各项事情后,你也许会像我选择放弃写临床报告那样,决定不做某些事情。即使这听起来似乎很激进,但我们只做有乐趣的事情是可能的。我相信,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服务生命是唯一的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 小结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我想说的是,杀人太肤浅了。在生气时,杀人、打人、骂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真的很生气,我们就需要找到强有力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
听到这样的观点,许多人松了一口气。他们受到了压迫和歧视,生活痛苦不堪。“不要生气”“接受现实”之类的话,他们已经听得太多了。那些话听起来就像是在教训他们。他们没有兴趣再听一些高谈阔论,而想学一些实用的知识,来减轻痛苦。幸运的是,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它认为,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 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充分表达愤怒的第一步是我们不再归咎于他人。如果我们认为“他让我很生气”,那么,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人。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

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内疚被运用来控制人;那么,指责他人就容易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为了使这种手段奏效,我们可能就会认为一个人可以主导另一个人的情绪。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选择第二种反应时,我们认为别人应当认错或受罚——我相信这就是我们生气的原因。
当我们选择第三种反应时,我们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着自己,而不再分析别人犯了什么错。我们越是用心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就越能留意到自己的心理活动。
希望他人因为内疚发生改变,就是将刺激和原因混为一谈。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不论是友谊、诚信还是休息,我们就可以更加体贴自己。我们可能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不再生气。可是,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
除了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还可以选择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此时,我们也不会感到生气。我们无须压抑愤怒,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愤怒也就不再存在。

◆ “合理的愤怒”?


如果我把人看作是“正直的”或“不正直的”,“负责任的”或“不负责任的”,那么,我的想法也会带来暴力。我坚信,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在我看来,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有必要明了自己的需要并采取行动。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而不是去满足需要。为此,我建议,与其沉浸于“合理的愤怒”,不如倾听自己和他人的需要。这也许需要一个过程,但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将会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

我生气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

◆ 暴力的种子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愤怒就转变为服务需要的情感。

如果我把你看作是冷漠无情的官僚,即使我没有当面指责你,那样的想法也会通过眼神流露出来。如果我和你说‘我真的很需要那些培训,如果无法接受培训,我担心我迟早还会被送进监狱……’与把你看作是冷漠无情的官僚相比,哪种方式更可能使我的愿望得到满足呢?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痛苦是由其他人造成的,并认为那些人应该受到谴责或惩罚,那么,就像这位年轻的囚犯那样,他们播下了暴力的种子。

我可以说他撒谎或说他不尊重我,可是指责一个人,往往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然而,如果我用心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或直接表达我的感受和需要,我的需要就较有可能得到满足。

如果把他人看作是说谎的人,那么,这种看法很可能就会成为预言。如果知道说出事实会受到惩罚,为什么还要说出事实呢?
如果我们满脑子是非对错,把某些人看作是贪婪的人、不负责任的人、骗子或其他类型的坏人,那么,我们就很难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受到指责时,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需要上。当然,指责他人有时可以使我们达到目的——出于害怕、内疚或惭愧,他们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表达愤怒的步骤:1.停下来。呼吸。2.留意我们的指责。3.体会我们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然而,以这样的方式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也是在使用暴力。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我们制造了新的问题。批评和指责使人倾向于自我保护并变得更有攻击性。这样,就长期而言,我们给自己增添了更多的麻烦。

◆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现在让我们看看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具体步骤。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我们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我们只是静静地体会自己。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接下来,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如果我把某个人当作种族主义者,我的需要也许是接纳、平等、尊重或联系。

为了充分表达自己,我们现在需要张开嘴,说出我们的愤怒——怒火此时已被转化为需要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情感。然而,表达此时的感受也许需要很大的勇气。对我来说,生气并冲着人们嚷“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我甚至还会觉得高兴。但是,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很可能引发不安。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也许会对那个人说:“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适,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请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怎么样?”
越是能够倾听他人,也越有机会被倾听。

◆ 先倾听他人


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如果对方还处于某种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一般也就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我深呼吸了几次,然后,静静地体会自己的痛苦、恐惧和愤怒。我很在乎自己的感受。我意识到,我生气并不是因为我身边的那位旅客,也不是因为他说的话。虽然他的话激发了我心中的火山,但我知道,我的愤怒和恐惧早已潜伏在那里。

一旦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会发现彼此相同的人性。

我想先去了解他,倾听他的心声,并表达我对他的理解和尊重。我过去的经历告诉我,如果我可以理解他,那么,他也就能理解我。

我意识到,他感到担心,想保护自己。作为一个人,我明白“担心”是怎么一回事,也知道“保护自己”又是多么地重要。当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时,我们就会发现彼此作为人的共同点。虽然,我极不认同他的想法,但我的经历告诉我,如果我不强调我与他人观念的不同,我就较容易接纳他们。特别是当我遇到一个有像他那样想法的人时,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要,而不纠缠于他们的想法,我的生活将会变得愉快得多。
留意头脑中出现的暴力想法,而不评判它们。

只要人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他们就很难体会到别人的痛苦。

指责别人是很容易的。人们常常觉得自己受到了指责,有时他们自己也同意,并开始恨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在另外一些时候,他们痛恨我们称他们为种族主义者或别的——当然,他们也不会改变他们的行为。一旦我们注意到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或发现他们在责备自己,我们也许就需要暂时停下来,并去理解他们所经历的痛苦。

◆ 给自己时间


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习惯性的反应,因此,运用非暴力沟通有时是很别扭的事。然而,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选择,我们就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

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要。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生气的时候也能运用非暴力沟通,我建议你做以下的练习。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我们生气是因为我们的想法——我们认为人们“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还给人贴上各种标签,并说长论短。请留意我们头脑中“我不喜欢抽烟的人……”之类的想法。然后,问自己:“我不喜欢他们……,是因为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而不是考虑他人有什么过错。
当然,实际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和我小时候生活的底特律街区相比,也许会少一些暴力,但也相差不远。在不顺心时,许多人已经习惯于批评和指责他人。因此,在刚开始运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可以把节奏放慢些,在说话前先想一想,有时,我们甚至停下来,什么也不说。

◆ 小结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时,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需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 使用强制力的目的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对方。

在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时,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我们不会去指责一个要跑到公路上的孩子;我们只是想保护他。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为此,他需要得到帮助。如果我们不够成熟,我们可能会有以下的表现:(1)我们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2)我们认识不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3)我们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4)我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叫我们去杀人。
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他人。
相反,在使用惩罚性的强制力时,我们认为某些人是邪恶的,为了让他们悔改,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此时,我们希望痛苦能让他们:(1)意识到自己的过错;(2)感到懊悔;(3)改变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

◆ 惩罚的类型


首先,无数的例子表明了,有的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最后,我还担心,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样做难道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除了体罚外,指责或否定他人也是常见的惩罚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没有照家长的话去做,父母可能就会说他“自私”“不尊重父母”等等。另外一种惩罚方式是不给孩子某种好处,例如不给零花钱。在这种情形中,变得冷漠是一种强有力的威胁。

◆ 惩罚的代价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惩罚将导致关系的疏远。一旦我们被看作是施暴的人,我们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

◆ 惩罚的局限性


有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惩罚的局限性。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不喜欢他现在的行为,那我希望他怎么做?如果我们只问这个问题,惩罚可能是有效果的,因为威胁或惩罚可以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然而,通过第二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惩罚的局限性: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

我们很少提及第二个问题,借助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惩罚或奖励很难实现我们的目的。

我相信,了解别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来满足我们的愿望是至关重要的。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看重每个人选择生活的自由。与此同时,非暴力沟通还强调,我们彼此相互依存,我们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 运用非暴力沟通来重建校园秩序


除了回避矛盾以及实施惩罚,我们还可以通过别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 小结


在有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时,我们也许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这样,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惩罚来使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那么,我们很可能适得其反。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 倾听内心的声音


是的,我们在不知不觉的熏陶教育下,拥有了很多不那么正确的认知,养成了很多不太好的习惯,这些东西都有待成年后的我们去努力发现,然后想办法去改正!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无益的知识,这些知识来自善意的父母、老师或别的人。由于这些教诲看起来是那样地天经地义,我们也就不再去探讨它们的合理性。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无益的知识,这些知识来自善意的父母、老师或别的人。由于这些教诲看起来是那样地天经地义,我们也就不再去探讨它们的合理性。

我们在社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一些不良积习,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致我们觉察不到它们的存在。只有深入了解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才能看清它们的危害,并形成新的想法及行为方式,来满足身心健康的需要。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倾听和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不容易。一般来说,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把个人需要看作是消极的、具有破坏性的。如果一个人公开表达自己的需要,就很可能被看作是自私的。
通过鼓励我们区分观察和评论,认识情感的根源在于个人的需要和想法,并以建设性的语言提出明确的请求,非暴力沟通帮助我们认识社会文化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一旦认识到社会文化的局限性,我们就可能突破它的束缚,至少,我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 解决内心的冲突


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会感到沮丧,觉得前途一片黑暗。欧内斯特·贝克(Ernest Becker)在他的《精神病学的革命》一书中提出,沮丧是因为一个人处于激烈的内心冲突之中,无所适从。我们内心中也许有一种声音说,“我想这样做”;但又有一种声音说,“不,你不应该那样做”。这样,我们就陷入了僵局。沮丧意味着,我们不了解自己的需要——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满足愿望。

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

◆ 心灵环保


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平和。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释放压力。

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是的,看到他们这样开车,我真的很害怕;我希望,他们在开车时能注意安全。”哇!我感到惊讶的是,只要我不再批评和指责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的心情就放松了许多。
我深受鼓舞,于是又决定去体会其他司机的感受和需要。在第一次尝试这么做的时候,我就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 用非暴力沟通代替诊断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也可以释放压力。

个人的成长是通过与他人的坦诚交流来实现的——在交流中,彼此能够自由地表达内心的软弱。

通过培养非暴力沟通的意识和技巧,我们就可以在真诚、开放的气氛中与他人进行平等的互动,从而帮助他人摆脱心理的困扰。

◆ 小结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然而,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得到了别人的理解,他的身体就会有一些反应。例如,他可能会放松下来。一般来说,这意味着他已经充分表达他的某种痛苦,可以将注意力转向其他的话题。这样,他就可以进一步表达其他方面的感受和需要。有时,他甚至可以开始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在那以后,在听到不中听的话时,她也开始留意那些话的真正含义。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 赞扬的动机


赞扬也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不过,请注意: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所以,我认为,赞扬并不总是有助于深化彼此的联系。

一旦意识到经理和老师赞扬的目的是为了操纵他们,员工和学生很可能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然而,我最担心的是,发现这些赞扬的潜在目的之后,人们对于由衷的感激也会心存疑虑。
此外,如果我们利用赞扬来施加影响,对方还可能误解我们的意思。

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时,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在表达感激时,这三个部分的先后次序并不重要;有时,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微笑或说声“谢谢”来表达这三个部分。然而,如果我们要确保对方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那么,用语言具体地描述这三个部分是值得的。

◆ 接受别人的感激


在听到别人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也许会觉得别扭。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那么好。我们甚至会担心别人对我们有所期待——特别是老师或经理试图通过赞扬来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此外,我们还可能担心在将来失去别人的赏识。
生活在商品社会中,我们也许不太习惯单纯地付出与接受。然而,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注意倾听别人所表达的感激:我们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他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及这激发了他们怎样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提升他人的生活品质——这是一个值得铭记在心的事实。

在别人表达感激时,人们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是自我膨胀,相信我们比别人优越;另一种是假谦虚,否定别人的欣赏,耸耸肩说:“哦,这没什么。”纳菲滋帮助我看到了,我们有别的方式来听取感激。如果我意识到我的能力是生命赋予我的,我就能够同时避免自我膨胀和假谦虚。

以色列前总理哥达·梅厄(Golda Meir)曾经责备她的一位内阁部长:“不要那么谦虚,因为你没有那么伟大。”当代作家玛丽安·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以下的一段话也提醒我不要假谦虚:

“我们最大的恐惧不是我们不够完美,
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我们无比强大。
我们的光明,而不是我们的黑暗,让我们心存畏惧。你是上帝的孩子。你的小心翼翼帮不了这个世界。
缩小自己,好让周围的人在你身边不会觉得不自在,这并不明智。
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彰显内在的荣光。那不仅存在于某些人,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人!
当我们让自己的光芒闪耀,无意中我们也允许了他人散发光芒。
一旦我们从自我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我们的存在,也会让他人得到解放。”

◆ 对感激的渴望


虽然人们在听到感激时会不太自在,但绝大多数的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感激。

他反驳说:“爸,你想想,你是不是倾向于指出问题,而很少肯定我?”他的话在我脑海中盘绕了许久。我发现我总是想做得更好,却很少肯定已有的成绩。

我也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只能看到自己的短处。
那天晚上,我意识到,在回顾个人经历时,我往往想到的是我做得不太好的2%,而不是做得不错的98%。

那天晚上,我意识到,在回顾个人经历时,我往往想到的是我做得不太好的2%,而不是做得不错的98%。

留意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并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 充分表达感激


我立即想起了我的舅舅朱利叶斯·福克斯(Julius Fox)。在我小时候,他每日都来照顾我外祖母,那时,她已完全瘫痪。他在照顾我外祖母时,总是面带微笑,充满柔情。有些事情,在一个孩子看来,是很烦琐的;但对舅舅来说,照顾我外祖母仿佛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舅舅向我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气——从那以后,舅舅的榜样就一直激励着我。

我常常假定人们已经知道我的情意,然而,这是想当然。此外,即使人们在听到感激时会感到尴尬,他们也会想听到明确的表达。
想到这里,我还是有些犹豫,我担心语言无法表达出我心底深处的感受。我很快就克服了我的犹豫,虽然语言确实有其局限性,但我相信:“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

◆ 小结


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赞扬也常常被人用来实现个人目的。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当别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后记


我曾经问舅舅为什么他能那么体贴人。他很高兴听到这个问题,想了想,然后回答说:“因为我有很好的老师。”于是,我就问,“你的老师是些什么人呢?”他接着说:“你外祖母就是我最好的老师。你和她生活在一起时,她已经病得很重了,所以你不太了解她过去的生活。不知道你母亲是否告诉过你,在大萧条时期,有个裁缝师傅失去了工作和房子,你外祖母请他一家四口搬过来和她一起住了三年?”我知道这个事情。当母亲第一次提起时,我十分惊讶,因为外祖母家的房子很小,她有九个孩子,我无法想象她怎么安置裁缝一家!

外祖母的话语总是那样地亲切。她并没有去想这位先生的过去。如果她那样做,也许她会认为他是个疯子并赶他走。恰恰相反,她想到的是人们的感受和需要。如果他们饥饿,就给他们食物;如果他们没有住处,就给他们提供睡觉的地方。
外祖母生来就是一个非暴力语言的使用者。她喜欢跳舞,我妈妈记得她常说:“如果你还会跳舞,你就不要行走。”

附录:非暴力沟通模式


非暴力沟通模式
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吗?”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
“所以,你想……”

编后记


生活永远等待人们以一己之身去领略生命的美和神奇。

每时每刻,生活和爱的艺术就在我们的心中、脚下,让我们一道去实现!

我的阅读点评

点评:★★★★★
爱的语言,第二次读这本书,还是收获满满,看到了很多第一次阅读时没有看到的东西。生而为人,懂得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学会运用非暴力沟通,何来烦恼,何来作茧自缚。去体会自己,去感受他人,这个世界上的误会就会减少一大半!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