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明智行动的艺术:成功决策必须避免的52个思维陷阱》
英文名:《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 52 Irrwege, die Sie besser anderen überlassen》
作者名:[德]罗尔夫·多贝里
译者名:刘菲菲
前言
大家有没有觉得书名很眼熟?对了,这本就是《清醒思考的艺术》的姊妹篇,作者也是同一个。
这本书虽说讲的是行动,但其实本质上依然是思维,你可以将其看成是《清醒思考的艺术2》,也和1一样,我们只需要挑出其中一部分重要的和非陈词滥调的来学习,别试图都记住,但一定要多琢磨。
一、四个思维问题
1.1 关联谬误
关联谬误是个很多人都会犯的毛病,不仅人会犯,国家也会犯。
比如把有伟人头像的纸放在地方踩了几脚就说侮辱了伟人。这张纸上印什么跟侮辱这个实体有任何的关系吗?想得仔细一些就会发现其实根本没有。
我知道大家在想的时候一定会想到我们以前的巫蛊之术,扎小人真的有用的话,就不用大内高手了对不对?
印有伟人头像的纸真的神圣吗?对一名头脑不那么简单的人来说,这是很可笑的,如果画得不太像呢?还神圣吗?神圣。那再不像一点呢?到什么程度它就代表不了伟人了呢?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一团浆糊。
曾经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说你会不会穿希特勒穿过的毛衣?很多人是不会的,但科比穿过的他们不仅愿意穿,还会花高价买。
这种人和物之间本来无关却对人们造成心理影响的现象,是我们常常会犯的错误,小时候我常常捉弄我的母亲,因为我一在吃饭的时候说我们在吃屎,她就吃不下饭,这实在是很有趣。
1.2 平均游戏
如果你是一家电视台的编导,有两个频道,A频道的收视率很高,而B频道的收视率很低。监事会要求你提高这两个频道的收视率,而且是半年之内,你怎么办?
由于频道是由各个节目组成的,而收视率则是各个节目的平均值,既然是平均,就有办法可想了。
很简单,你把频道A里面一个低于平均值但还不错的节目挪到频道B就行了,这样频道A的收视率少了“拖后腿的”,提升了,频道B则多了一匹“黑马”,被拉上去了,你看,不用构思任何新节目,一挪,两个频道的收视率都提高了。
这种效应叫“移民效应”,或“威尔·罗杰斯”效应,罗杰斯是一名喜剧演员,他曾开玩笑说那些从俄克拉荷马州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人,提高了美国联邦各州的平均智商。
威尔·罗杰斯效应的应用很广,比如说基金也是,如果你是基金经理,你要把自己的成绩做得漂亮,做法跟上面的频道一样,你懂的。
1.3 劳力辩证
:::info 我们都容易对千辛万苦得来的东西或者曾经付出过极大心血的东西有着特殊的感情,赋予他们特殊的价值,这个就叫“劳力辩证”。 :::
我们时常都会受到这种非理性的影响,费了一番周折才拼好的模型,两倍价钱都不卖,尽管对别人来说拼拼没那么难,也就是这块的劳动力其实并不值钱。
那么,我们除了被其所扰之外,有没有可能为我们所用呢?当然可能。
如果你要设计一个课程,要别人交费报名,但别人一看到交费二字就跑了,在这个智识还不是很开化的时代,这样的人还是不少的,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使用这种劳力辩证的方法,先不露出交费的信息,先让他们填资料等等,填上很久,等他们终于到达报名页面时,再露出交费信息,这样由于沉没成本已经造成,就容易增加成交概率。
1.4 小数定律
还记得小数定律吗?
我们以前说过长寿村,为什么那些平均寿命特别高的往往都是人不多的小村落,是那里的水特别好,空气特别好吗?不,是因为1000个店员的平均身高会接近区域平均,而2个店员就不一定了。
小数定律,指的是样本数量越小,就越容易出极端事件。
曾经有人经过统计,说“刚起步的公司往往会雇佣更聪明的员工”,千万别不信,人家是大数据统计出来的。
可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刚起步的公司本来员工就不多,他们的平均智商比大公司员工的平均智商肯定要波动得厉害,那些雇佣了平均智商低的又更容易死,没有出现在样本中,结果统计下来当然就高了。
小数定律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我们往往有了一些什么统计上的东西,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自己有了什么重大发现,但其实,你更应该看看你的样本数是不是足够多。
长寿村很多,长寿家庭就更多了,哪怕是一座平均寿命最短的城市里,喝着一样的水,吸着一样的空气,也能找到很多很多的长寿家庭。
二、八个思维和行动上的谬误
2.1 愚蠢的志愿工作
不知道你对志愿工作怎么看?有人可能会说志愿者的工作当然是崇高的工作,因为他们一直做着利他的事儿又不求回报。
但所有接受过我们的认知教育的人都知道,其实世上根本没有完全利他的事儿,首先全是利己,然后才说是不是利他。
有个摄影师叫雅克,雅克的收入很好,跟律师差不多,但他觉得自己这个圈子充满了虚伪和自私自利,他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一天,他的小学同学帕里克邀请他成为志愿者,说一起为濒危鸟类制作鸟舍,然后放到树林里去。
你觉得雅克怎么做才能让世界更美好?可能你会说,当然要去啊,为保护动物出一份力,但这真的是更好的选择吗?经济学家称呼这个为“志愿者的愚蠢”,因为雅克的工作时间很值钱,他应该拿这个时间去工作,然后拿出一小部分零头去雇一个木匠做这个事,这样鸟舍会制作得更快更好,而他的剩余部分则为社会做出了其他贡献,世界肯定是更美好了,同时也是雅克这样的人对濒危动物做的最好的贡献。
但是如无意外,雅克还是会加入志愿者行列,用他蹩脚的技能“为世界出一份力”,但是这真的为世界出力了吗?仅仅是他的内心得到了安宁而已,他完全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对世界最有效益的地方,但由于他的蹩脚选择,浪费了效益,还抢了一个木匠的活。
你要加入志愿者,可以,除非你没有更有效用的事情做,或者你本身就有最专业的技能可以提供帮助,再或者你是名人,成为志愿者可以帮你节省数千万元的广告费,你的公司会因为你的好名声赚到更多的钱。
2.2 睡眠者效应
:::info 人们很会为自己找理由,至于这个理由是从哪里来的,能不能作为论据,有时候我们并不关心,我们只关心这个理由能不能“为我所用”。 :::
我们最常听到的是人们引用一句古人的名言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听上去观点好像就有道理多了,但其实呢?古人说的就一定对吗?有时候我们自己都分不清是谁说的了,总之是有人“跟我观点一样”,就直接拿来当论据。
还有一些更极端的情况,比如某些谣言尽管已经被证实是谣言,甚至人们都忘了是谁说的了,但时过境迁,人们对谣言的内容却越发相信,这就是所谓的“睡眠者效应”。
人们对“来源”的遗忘程度总是会快于内容,于是,一个原本人们并不相信或已经被澄清了的东西,会随着来源的渐渐淡忘,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变得越来越真,因为人们对内容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和印象,却完全记不清是真是假和出处。
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些无脑的抹黑有时候都是有作用的,比如当拍到一个女明星跟他人亲热,而抹黑其风骚的时候,尽管事后被证明这家八卦杂志向来不靠谱,照片也是位置关系,根本是子虚乌有,但抹黑几次,一段时间过后,人们提到这个女明星,风骚就突然成了她的标签了。
:::warning 这种效应没有我们平常说的那些那么的容易观察到,但对于一个希望正确认识世界的人来说,不可不察。 :::
2.3 好的选择
选择是我们一辈子都逃不开的东西,但我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们的选择究竟有多好,或者有多不好。
我们常常说,幸好我选了这个,否则就完蛋了,幸好我当初选了考研,你看,现在工作多顺利;幸好我当初选了进入职场,你看,这个职位要5年工作经验。我们为此感到庆幸。
问题是,你现有的好的结果是你无数次克服了困难以后得到的,这不一定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你把这些掺杂了很多其他努力的成果,直接拿来跟未曾努力过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是否不太公平呢?你是否有真正想过,在另外一条路上你是不是也能走出独有的机会?是现在这条路没有的机会。
所以,当我们说,幸好我选择读了MBA,我的能力才变强了,你怎么可以直接跟没有选MBA且什么都没做的自己比较呢?没选MBA,你可能选择了另一个更有性价比的东西进修,虽然所获不一定有MBA多,但省下的学费又做起了一处事业,也未尝会比MBA差。
那些向你推销理财产品的人通常会告诉你,他们的产品年利率高达5%以上,比银行利率百分之一点几要好得多,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好选择,可你为什么要接受这种比较,是谁说的我要把钱放进银行?他们为什么不跟其他投资选项进行比较呢?
就像政府说要在空地上建一个体育馆改善民生一样,大家觉得这很好,因为大家将其和什么都不做来比,为什么要什么都不做?同样大的场地同样多的钱,为什么不拿来跟盖学校、盖医院比呢?比完以后发现体育馆最优,再欢呼不迟。
:::tips 所以,其实人们在很多时候都不是太清楚自己的选择究竟效果如何,是对还是错,人们总是拿某个选择跟什么都不做比,记得,你就算不做这个选择,你还有其他选择。 :::
2.4 竞争偏见
提起竞争,人们通常有两种做法:
- 尽可能打压所有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
- 尽可能拥抱所有跟自己有可能合作的竞争对手。
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朋友,书写得很好,当他向一位前辈去讨要一个推荐语的时候,前辈拒绝了,因为该前辈的书也正好上市,他们同类型,同竞争关系。
当然,这位前辈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却少了一点格局。
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写作也好,学术也好,表演也罢,一个人不可能跟全世界竞争,也不可能一直霸着某个榜单,如果你在走下坡路的时候,有一些你曾经帮助过的,有潜质的,现在已经成为大牛的晚辈推荐一下你,恐怕你的地位就会更高。
:::success 竞争一事最见格局,除了单对单竞争你不死我就得死的那类以外,多头竞争中,永远是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包容者的胜算更大,赢得更久。 :::
2.5 迷信理论
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可怕的不是不知道什么,而是连自己不知道都不知道”。
19世纪的时候,“放血疗法”在欧洲十分盛行,所谓的放血疗法,指的是当你得病的时候,先割开你的动脉,把你的血放掉,放到不能放了以后,再拿罐子用压强差把血吸出来,等吸不出来了以后再拿医蛭慢慢吸。
这个理论基础是什么呢?是一个叫“体液学说”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所有的疾病都源于四种体液的不平衡,血就是其中一种,几乎上百种疾病都是由于“血太多”造成的。
那么这能治好人吗?当然能啊,否则怎么能延续2000多年呢?但是当更科学的研究方法出现以后,它被大数据的对照实验证明,病人不进行放血治疗,什么都不干,有更多人自己会好,但人们往往不相信自己会好,或总想做点什么,觉得肯定比不做要好。
所以我们很多的医学疗法都只是借了“自愈能力”的光。
一种无稽之谈的理论可以持续几千年,这并不奇怪,我们很少承认自己的无知,比起承认这些,我们会更快地虚构一个理论,并告诉自己、告诉他人,我们发现了新大陆、新规律,而打败这些虚构理论的,从来都不是打脸的现实,而是更好的理论,因为人们一旦笃信一种东西,会不分现实情况强行相信、强行解释。
格林斯潘曾在几十年来都被视为半个上帝,但2008年金融市场崩溃以后,他公开承认自己的理论体系崩溃了,但那又怎样,现在全世界还不是依然通过印钱来调节经济?
:::warning 在没有更漂亮的理论对现有理论展现其压倒性的优势之前,不管现实多么的不堪,人们还是会迷信现有的理论,宁可用各种方式去解释,去帮它“圆”,因为人们需要理论,就像人们同样相信那句话,一张错误的地图比没有地图要好。 :::
2.6 知识域局限
我们要学习底层知识,底层逻辑,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底层的东西才是相通的,上层的知识域之间,必须先通到底层才可以进行迁移。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他有一位朋友,大家都知道他业余时间喜欢极限运动,曾经只用绳索绑住腰部,穿着滑翔衣就从山顶跳下来,他和作者讨论过为什么创立公司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因为很难避免破产。作者说了一句,他宁可破产也不想去死。
对于概率和风险,没有理解到底层,就容易出现上述的知识域难以迁移的现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就看婚姻治疗师自己的婚姻情况怎么样,心理治疗师看上去有没有心理疾病,幼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能知道他们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是不是到达了底层。
我们知道有很多婚姻治疗师和心理治疗师本身自己的毛病是更严重的,那么他们对你说的话,就都只是照搬书上的或者是人云亦云,你还问他们干什么呢?
2.7 不靠谱的记忆
我们多次从书中学过,记忆是不靠谱的,可它又是那么地鲜活,让我们不得不信,于是我们貌似就只能通过写下来或者其他明显的客观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你有记笔记的习惯的话,请翻开你的笔记,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几个月、半年乃至一年以前的笔记,会觉得自己十分幼稚,这就是进步,然而如果你并没有记下来,那你可能就记不起以前的样子了,甚至会认为“我一直都是这样”。
:::info 将过去的观点调整为今天的看法,这是我们擅长的,这样就能避开和自身之前的错误相矛盾的地方,避免让自己尴尬,因为承认错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
曾经有一个实验,催眠者诱导实验者回忆童年的记忆,在经过催眠者言语诱导之后,关于童年的那些记忆就发生了扭曲,因此记忆这件事,还是不要过于自信的好。
2.8 群体谜团
作者曾经有一个疑问,在他小的时候,他们家人常常坐在一起看滑雪比赛,他的父母都希望瑞士队获得胜利,同时希望他也支持瑞士队,但他感到非常诧异,为什么他必须支持瑞士队?他根本就不认识那些队员。
我也有类似的困惑,为什么我要支持自己国家的队伍?他们跟我非亲非故,就是因为在同一个政权的管理之下,这就叫作一个“国家”了?就是一家人了?那如果是两个政权的管辖之下,他还是他,我还是我,这就非亲非故了?
所以这些关于团队的定义是很奇怪的,分法特别地随意,只是很少有人去怀疑这一点。我们可以把家庭看作是群体,也可以把班级看作是群体,还可以把同一个村、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国家甚至是相同肤色看作是群体,当然,整个人类也是一个群体,至少都是人。
那么,既然都是人类,为什么我必须支持自己国家的呢?其他国家的也是人类。
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群体也有亲疏之别,范围越小,越亲近,最亲的就是你的小家庭,没有人把老乡看得比小家庭还重吧?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我们说“舍小家为大家”,显然是逻辑上跟上面的分析有冲突,是有毛病的。
但你可以这么想一想,这句口号是谁提出来的,想明白了也就不奇怪了,毕竟哪有自己提出来的东西对自己不利的,但我们作为理性人,要分清楚这些东西,否则哪天你真的遇上了该选择的时候,就容易脑子一热被忽悠了。
跟自己最亲密的群体都还没保护好,就去为一些强行圈起来的群体而战,这不是勇敢,是愚蠢,做你的亲人可是倒大霉了。
三、有趣的“效应”
3.1 风险和模糊
有两个抽奖箱,箱子A里有50个红球和50个黑球,箱子B里呢,也有100个球,但不知道比例,如果你随意去抽,抽到红球给你100欧元,你会选择哪个箱子?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A。那么如果抽到黑球给你100欧元呢?有人说这不是一样吗?还是在A里抽啊,单独看来没问题,合起来就有问题了,因为你一开始偏向A是认为B里面黑球比例比较多,而后来偏向A是认为B里面红球比例比较多,这个就是著名的艾尔斯伯格悖论,也叫“模糊不容性”。
很少人可以分清“风险”和“模糊”究竟有什么区别,其实有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风险是确定性的博弈,而模糊是不确定性的博弈。对于模糊来说,谈概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模糊的事物不存在概率问题。
人们的身体构造都是相似的,所以我们的医学可以大致判断出我们患上某种癌症之后死亡率是多少,比如20%,这属于风险,是有意义的,但你说5年后10年后人民币贬值的概率是20%,这就是模糊,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那是一件完全不确定的事儿,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证据,谈概率就是瞎扯淡。
很多人在做一件有风险的事儿的时候,周围人都劝他不要做,说他是在赌博,只有他自己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tips 赌博是模糊的,赌多少次都是,但风险博弈却不是,对于分得清两者的人来说,多次博弈之后,优势会越来越大。 :::
所以世界就是这么奇怪,在有些人看来是赌博的活,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是收益稳健,本质上是他们大脑这个操作系统上的不同。
3.2 默认效应
我们一直认为默认的东西最好,这个大家都知道,比如车子的配色,我们中的多数人会选择宣传册上面印的那种,还有我们之前说的那个案例,孩子们无论是先得到了巧克力还是钢笔,大都不愿意再拿出去交换另一种。
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吗?其实这个知识点我们在其它书中也学过,就是损失框架。
:::info 当我们得到了一个默认选项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就默认已经得到了,这个时候再更改选项,除非其他选项显著优于默认选项,否则我们就不会进行替换,因为损失框架的存在,导致由于更改而选错,难过程度会高于一开始就没有选。 :::
所以我们这一部分要说的是什么?对,并不是想跟大家说书里的“默认效应”,而是我们知识的迁移应用,当你遇到一个具体问题,你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才应该是我们来学习的目的。
3.3 凸显效应
:::info 人们会对某些特殊的特征尤其重视,常常一看到它们,就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 :::
比如一个人开车出了交通事故,事后检测其开车前服食了大麻,很多人就立马会感慨毒品害人,因为“毒品”这个特征太凸显,导致我们完全不去思考大麻和交通事故之间的相关性,我们觉得“大概”是相关的吧,嗯,大概,其实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统计证据。
同样的,一旦发生强奸案的时候,我们会先去看看是不是印度?如果不是印度,那么这件事很快就被我们遗忘了,如果是印度,那么印度的标签就又被加深了。这对印度是十分不公平的,因为那些非印度的证据都不被重视,而一旦出现印度,则加深了刻板印象,因此一旦人们对某事形成刻板印象,就基本只会加深,很难削减。
其实我们在买卖股票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效应,当股市下跌的时候,人们纷纷寻找“元凶”,于是,那些大事件就成为了替罪羊,同时,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出现什么事件,股市总是会先大幅度反应,随后再反向修正的原因。
3.4 赌场盈利效应
:::info 同一块钱,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不同的价值,但我们现在要说的是,就在你的眼里,也有不同的价值。 :::
当你在赌场赢到10000美元的时候,或许你会给自己添一辆崭新的轿车,但如果这是你两年的积蓄,我想你更容易将其投入到一些投资项目中,且是收益非常稳妥又非常小的项目中。
这种效应随处可见,在我还小的时候,我常看到父亲跟他的朋友打牌,他们约好谁赢了就请吃宵夜,父亲有时赢有时输,但一年下来两年下来,他们几个都输了,赚钱的是宵夜摊的老板。
对于赢钱的那位来说,反正钱是赢来的,拿出一点点无所谓,对于输钱的那位来说,乐得参与这样的游戏,钱输了至少还有东西吃,这就导致他们长期看来都是每个人自己付钱在吃宵夜,且还容易花得更多,因为花轻易得来的钱更草率。
:::tips 所以正确对待钱的方式是什么?将每一分钱当成平等个体去看待,无论它的来源是什么,不要过分看重,也不要过分轻视。 :::
对于富人来说,有时候那些轻易花掉的钱如果有人帮攒起来,关键时刻能成为救命钱,而对于穷人来说,如果你因为赚钱不易从而在投资上畏首畏尾,那么显然你的情况不太可能会变好,因为你的攒钱速度依然慢,这就导致你会更加畏首畏尾,恶性循环。
四、思维偏误和行事的方法论
4.1 理性和感性
我们在很多书上都学到过理性和感性,我们说理性是大脑的高级控制器,是阀门,而感性或者说直觉则是我们的原始思维,但是原始思维是不是不好呢?也不见得。
试着想象下,如果你在走路的时候一直想着计算自己手和脚的摆动幅度,是不是突然就不会走路了?如果你在面对对手突如其来的一拳时,再思考头、手、肩、腿之间的动作配合,是不是突然就不会躲避了?肌肉显得又迟缓又僵硬。
直觉虽然是更为原始的反应,但它是由经验组合而成,也是大脑发出的指令,在对待已经很熟练,已掌握成自动化的能力方面,它比理性思维更为高效,也更不容易出错。
那么理性思维应该用在哪里呢?对于人类进化史上刚刚出现的复杂事情,只有少数人才能获胜的游戏,这些都适用于理性思维,比如你的投资决策。
4.2 写下你的任务
如果你是个忙碌的人,你应该会常常忘记一些事情。不要觉得自己记忆力退化,这是因为你的脑袋经常在满负荷运作,而你又需要专注在一些较难完成的事情上,因此必然得杀一些进程,这非常正常。
那么如果你也不想忘记其他东西,又想在做每件事的时候足够专注,杀光后台的其余进程怎么办?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写下来,当你写下来的时候,你就能足够专注当下的事情,这同样也适用于失眠患者,引起失眠的原因通常是事情多和焦虑两种情况。
如果是事情多,写下来即可安然入睡;如果是焦虑,先找出解决方案,如果找不到,先找出第二天尝试去做的事,然后写下来即可。
4.3 感知不存在
试着看一组数列:724,947,421,843,394,411,054,646
这一数列的数字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都有4。
再看另一组数列:349,851,274,905,772,032,854,113
这一数列的数字之间又有什么共同点呢?你估计会想一会儿,然后放弃,答案是都没有6。
为什么同样是“有没有某个数字”的规律,第二组数列会更难呢?因为找“不存在”比找“存在”更难,理由作者没有说,我替他说,因为找“不存在”所需要的思维更为发散,可能性也更多,而找“存在”能套用的“固定规律”更多,能够通过熟能生巧来做到。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只要稍有一点不如意,我们就能马上感知到,并为此心烦意乱,但生活的每一刻都有无数种可能,我们不会对自己没有残疾感到幸福,不会对自己没有感冒感到幸福,不会对出门带了钱包感到幸福,不会对身边的路人没有突然对你发狂感到幸福,我们看不到那些本有机会发生却没有发生的事,对于这些事情,我们是盲目的。
因此,常有人问我幸不幸福,我说我能看见那些你们看不见的东西,所以我永远都是幸福状态,你信不信?很多人不信。
4.4 意向性谬误
这是本书最后一个行为谬误,我们的思维和行为谬误通常是在无意识中犯下的,但这个例外,“意向性谬误”在很多时候是被有心人误导的,如果你不留心分析,就很容易被误导。
一位银行家希望企业多贷款、多负债,他给出的理由是,统计显示,有大量负债的公司要比没有负债的公司更能赚钱。
当然,统计并没有作假,如果你自己去统计,也差不多是这样的结果。但是,我们要清楚,数据分析不靠谱,为什么?不是数字不对,而是解释的人会受到其本身的偏见和知识能力的局限。
**
大量负债的公司更赚钱,有两个原因:
- 不赚钱的公司根本就拿不到贷款或仅能拿到很少一部分贷款,于是大量负债的公司自然本身就是更优秀的公司;
- 有“资格”大量负债的公司,要么是上述更优秀的公司,要么是更容易倒闭的公司;
- 而倒闭了的公司自然不会出现在统计样本之中;
- 那些没有大量负债的公司呢?哪怕不那么优秀,赚钱能力不强,但至少比大量负债的公司缓冲期更长,能撑得更久,它们不能被样本剔除,却又多以“不那么良”的姿态出现在样本中。
后记
看完这两本书之后,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行动,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偏误去创造“使用环境”,从而增加对它们的使用熟练度,加深对它们的印象?
我想这才是每一位读者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