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关键时期关键帮助》
作者名:李跃儿

前言

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养育者,有两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一是你怎么看待孩子;二是养育孩子都有哪些规律。碰巧的是,这本书把这两个问题做了解答,而且很详细。

先来看看应该怎么看待孩子。

孩子不是空罐子。这样的家长认为孩子什么也不知道,只有把他们知道的东西都灌输给孩子,才是帮助孩子。所以他们急于告诉孩子答案,急于让孩子掌握知识。这样一来,孩子可能开始也会表现得很优秀,毕竟装了那么多的知识点,但是却很难发展出带有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感受的自我系统。

孩子不是玩具。有很多成人把孩子当成了可爱的宠物,把孩子打扮得像个洋娃娃,头上身上戴好多装饰品,好让自己看着赏心悦目,也让别人为此赞叹他们。这样的家长确实在被孩子愉悦着,用孩子来愉悦自己,而没有考虑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这样的家长自己本身其实也还是个孩子。

孩子也不是麻烦。这类家长的情绪很不稳定。心情好的时候怎么都行,心情不好时,就会把孩子视为麻烦,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害者,对孩子抱有怨气。虽然也会有意地克制自己的情绪,但孩子仍然会感觉到。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低自尊和低自爱,甚至于轻视自己的生命。

孩子更不是上帝。把孩子当做上帝对待的家长并不在少数,他们认为爱孩子就要顺着他。由于一直被顺从,孩子不可能发展出感受他人和体贴他人的能力,他就会一直以自我为中心,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应该爱他。这是很可怕的。一个没有利他精神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的。

怎么看待孩子,其实是一个应该怎样看待生命的问题。我们是否把孩子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感觉、有情感的高级生命来看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必须学会敬畏孩子。敬畏孩子,其实就是敬畏自然和规律。

一、成长敏感期

自然规律真的是公平的。在你应该付出的时候没有付出,到了该收获的时候就不能获得。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孩子6岁之前,尤其是3岁之前,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打下良好的心理和人格的基础,又过早地教孩子认字,学知识,倒是能早早获得外人很多的赞美。

但是当孩子上了学,就会发现问题一大堆,家长可能得用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补偿,还不一定能补得上。所以必须得尊重规律,不能随意,也不可大意。

现在来看看0-7岁孩子的一些成长敏感期的规律,尊重的前提是先了解。

1.1 2岁之前

首先要声明一点,这些敏感期的发展并非严格按照年龄来划分的。之所以根据年龄阶段来介绍,一是敏感期发展确实有阶段性的特点;二是为了更清晰,方便对照了解。

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先确定自己能活下去,也就是早期的安全感的建立。这对人的一生发展都非常重要。婴儿通过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固守而建立起对环境的控制安全感。也就是说,固定的环境模式能为孩子建立起很好的安全感,他们喜欢秩序和事物的一贯性。

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和抓握,所以孩子会最先使用嘴巴来探索这个世界。也就是会先迎来口的敏感期。这种探索是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初步感知,也是刺激大脑神经元开始形成链接的重要开端。

在这个时期,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呢?三个“知识点”:

  1. 东西少给。不要一下子给孩子太多的物品,最多三个;
  2. 分批给。不要急着更新孩子的物品,过于频繁的新鲜刺激会让孩子感到紧张、焦虑、容易疲劳。
  3. 洗干净后给。一般洗涤就可以,不必消毒过严。孩子体内的抵抗力需要增强,没有使用过的抵抗力不叫健康。

在进入手的敏感期之后,孩子和成人的冲突越发扩大化。孩子试图用手探索一切,他眼中的物品没有价值高低,也不会在意脏和干净,他最在意的只有一点:是不是好玩。家长必须做好准备,确保出现在孩子面前的一切都能与孩子分享。

不能让孩子动的东西,最好收起来不要让孩子看到。与传统看法相反,在这个时期,孩子最需要的是那些黏糊糊的,手没动是一种形状,手动了又是另一种形状的物体。比如泥巴、水、香蕉、打破的生鸡蛋等等。如果你没有提供这些材料供孩子探索,他就会对自己的食物很感兴趣,甚至会玩自己拉下来的粑粑。

爬行和走路相当于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他们从此获得了真正的独立。这也是腿的敏感期意义之所在。这时的孩子喜欢哪里不平往哪里走,哪里脏和乱就往哪里走,并且喜欢在一些高高低低的台阶上重复上来下去。这一切既是挑战,也是探索,家长要明白其中的奥妙,不要为了方便自己而一味地去阻止孩子。

两岁之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敏感期,那就是学习语言。儿童的语言是在与情感相融的生活情景中学到的,当他们说出某个词的时候,内心会同时出现跟这个词相关的感受和情感。所以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全方位的精神形成的过程。

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把孩子跟现实生活割裂开来,比如通过物品卡片、动画片、手机游戏等渠道让孩子认识物品。长期如此,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孩子可能会出现不在人间的状态,孩子跟自己所处的环境脱离,无法与环境互动。

我们管这种情况叫做“精神漂移”,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孩子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长时间走神。

1.2 2-3岁

到了两岁,大多数家长就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难对付的两岁”。在这个时期,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却远不够用,所以就造成了他们的执拗。蒙台梭利称之为“执拗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大概会延续到3岁半之后。

家长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孩子只有在平稳度过这个时期后,才会逐渐懂得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知道哪些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人无法改变的。度过这个阶段的关键在于理解。你如果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就能做到心平气和,而不是乱发脾气。

从两岁开始,孩子的想象力开始萌芽。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想象力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实际生活的经验基础之上,不能要求孩子天马行空,把东想成西。而且在这个阶段“开发想象力”是一句危险的口号,往往会误导很多的家长。

这意味着鼓励成年人要特意使用一定的手段去促使孩子想象。这样搞的话,可能不仅不能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还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顺带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实际上孩子是否出现了想象的行为,或大脑中出现想象的工作,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不是成人能够阻拦得住的,也不是成人能够帮助他们创造出来的。所有的想象,都是自由进行的想象!被人强加的,命令的,安排的,压根不是想象。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句口号呢?我想这和现在家长普遍存在的焦虑感有关系,另外还要算上商家们的推波助澜。

1.3 3-5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定要鼓励他去工作,多动手。如果幼儿园,或者家长以读、写、算为主来教导孩子的话,孩子就会习惯使用大脑而不使用身体。这样会造成孩子过于信任自己的想法,但对想法怎样实施却没有认知。偶尔一试发现跟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会放弃实践,更加沉迷于幻想,也没有耐心去探索和研究。

另外,友谊和群体是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去在乎和追求的。根据观察,在孩子有意识地追求友情的早期,一般都会自发地使用物质去交换。有的父母为孩子有这样的行为而感觉不舒服,觉得孩子是在巴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慢慢地,孩子就不再用物质交换友谊了,会练习用情感交换友谊。

在孩子学习进入群体,开始社交的时候,家长要对孩子的状态多一些理解。他可能会跟你说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可能会经常出现沮丧、不安、担心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受挫,可能会挑战现有的规则和权威。

这一切都是孩子在练习将来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家长千万不能轻易被孩子的状态给带跑偏,多观察,少评价,少插手,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孩子。

1.4 5-7岁

孩子到了5岁,就慢慢地脱离了物质本身,开始更加深入地使用物质来达到自己的精神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探索人内在的想法,以及感情、感受是怎样被表达出来的。

而且如果没有从小被逼着学习文化知识,他会自然地、不可阻挡地对文化学习发生兴趣,比如主动要学画画,要写字。

对于学习这件事,家长要搞清楚立场。我们要从帮助孩子成长的角度去安排学习,而不要让孩子为了考试去学习。人的精神最重要的是需要愉悦,如果我们能顺应自然,尊重规律,想办法利用人的愉悦感,那么学习就不会是一件苦差事。

“芝麻”和“西瓜”谁的价值更大?一般来说,当然是西瓜。但是家长们在孩子的学习上却往往本末倒置,把作业的整齐、字写的好看当做“西瓜”给捡起来,却把孩子对学习的热爱、探索的热情当做“芝麻”给丢掉了。

自然规律真的很公平。你付出了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而且长期来看一定是公平的。

二、合适的幼儿园

等孩子到了3岁,给他选一个合适的幼儿园,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1 好幼儿园的8项指标

  1. 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尊重孩子和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并不是一回事,前者只是一种态度,后者却需要一个体系,必须能落实到日常的课程和教学当中去,真正对孩子发挥作用,所以并不容易。
  2. 领头人必须专业且用心。幼儿园的实际引领者必须是懂教育的人,愿意为孩子不断地去提高,去完善。而且她必须得有执行权,不会被投资人或老板所左右。
  3. 核心目标是帮助孩子发展。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如果核心目标是为了孩子的发展,那么这个幼儿园就无法迅速扩张,无法考虑做大。其原因在于,一位老师需要经过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懂得孩子,才能基本胜任幼师这项工作。如果压缩老师成长时间,去搞扩张,势必就无法做到把孩子发展当做核心目标。
  4. 有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幼教老师需要的不只是技能,感受力、理解力和判断力也决定了老师的教育水平,而这些能力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是无法培养出来的。换句话说,一名幼师来到幼儿园之后,必须经过系统的培养和带领才能逐步胜任。
  5. 教师必须对自我提升感兴趣。一个好的幼儿园,一定会使所有的教职员工对自我提升都很感兴趣。因为幼儿教育对老师的人格和个人素养要求很高,一个只把孩子当工作对待的老师,是无法做好幼教的。
  6. 有适合儿童发展的硬件设施。分为四个部分:充满人情味和文化味的氛围、为孩子多项活动设计的院落装备、大型的活动器械、舒适环保的生活材料。
  7. 注重营养卫生。这是最基本的。
  8. 有很好的安全保障。这也是最基本的。

2.2 入园前的准备

等孩子到了适当的年龄,他需要迈出重要一步——进入幼儿园,进入孩子的社会。这有点像孩子离开妈妈的子宫,虽然大家都会害怕,但妈妈和孩子都要勇敢坚定地迈出这一步。

父母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前期选择幼儿园的工作做得很扎实(参考前面的8项指标),那么父母就不要人为地给自己设置很多想象,如果把媒体中看到的全世界的幼儿园教师虐童案例,都拿来设想孩子将可能遇到的伤害,那家长肯定会焦虑得不得了。我们不能自己吓自己,这种焦虑担忧的情绪是会传染的,会让孩子也感到焦虑,甚至是恐惧。

其次要给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家长可以事先通过语言向孩子描述幼儿园的情况,尤其是一些细节,态度要平静随意,适当带一些幽默感会更好。可以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老师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小朋友在幼儿园都做什么事,怎样吃饭,怎样睡觉等等,就像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提前到幼儿园做一下参观和体验。接下来家长可以和孩子就幼儿园的活动做角色扮演,将幼儿园可能遇到的事都扮演一下,进一步深化孩子对幼儿园的认识,排除陌生感。

切记不要只用滑梯、蹦蹦床等活动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误以为幼儿园是一个像游乐场一样的场所,玩过了就可以回家,避免孩子入园以后产生失望情绪。

同时也不要过分的美化幼儿园,比如说老师像妈妈,结果孩子发现老师跟妈妈根本不像;比如小朋友都很好,会给他分享很多好吃好玩的,结果孩子发现有的小朋友也会推他,不理他。如此等等不再一一列举,总之不要用笼统的语言描述幼儿园怎么好,而要用故事,用角色扮演帮助孩子去深入体验。

2.3 入园后家长做什么

如果幼儿园允许的前提下,在孩子入园早期,最好让家庭中某一成员“陪园”一段时间,这样孩子可以更放松地去了解并体验新环境,更积极地接纳它。据我所知,公立幼儿园一般是不允许陪园的,私立幼儿园可以协商。陪园要注意不要干涉孩子的活动,配合老师的工作,帮助孩子,鼓励孩子尽快融入新环境。

理解孩子的反常行为。孩子的弱小决定了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而不熟悉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未知的、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孩子在入园后的一段时间里不相信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环境,这是由生存本能决定的,目的是自我保护。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对孩子的很多行为有所理解,不必过分不安,也不用过分担心。陌生会变成熟悉,孩子总要迈出这一步。

学会倾听。入园期的孩子情绪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可能会出现更多闹情绪、发脾气、大哭大闹、不合作、不讲道理的时候。这时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对,感到很困惑,也很沮丧。

要知道孩子每一个不正常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用这些行为宣泄心里的负面情绪,在呼唤家长的关注,以便帮助他们合理的发泄,从而重新充满力量去面对新环境的挑战。此时,倾听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倾听父母可以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

三、爱孩子,给孩子真正的爱

所有父母内心对孩子的爱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内心有爱不等于就能把真正的爱给到孩子。

一方面是由于爱人是需要能力的,很多人在合理爱人方面并不擅长;另一方面现在有太多的育儿经供大家选择,让人眼花缭乱,导致父母们爱孩子的方式也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需要我们加以分辨。

这一章节部分就来看看爱孩子,包括给孩子自由方面都有哪些误区。

3.1 六种不合理的爱

3.1.1 公式化的爱

有些父母内心有爱的想法,却不知道怎样用行动来帮助孩子,也不去学习提升自己爱的能力,而是在大脑中想象出一种爱的模式,需要用的时候就把这种模式搬出来。

当然,一般人很难自己创造出这种假爱的套路,多是受一些文学作品或电影的影响,再加上自己的想象,酝酿出一种概念式的爱。这种类型的家长内心力量不足,多数对自己也不认可,自己没有被真正的爱过,也就不知道怎么爱孩子。

这种爱是可以表演的。当一个妈妈认为自己要对孩子充满爱时,可能就会寻找这种感觉。比如刚下班本身已经很疲惫了,进家门之前却要调整自己,让自己装出超级亲切的状态,用极大的热情去陪孩子玩上一会儿,然后迅速地就没了状态,此时孩子如果再一哭闹可能还会发一通脾气。

在这样的爱的表演中,家长是索取者,他们并不是真在爱孩子。只是在利用孩子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使自己心安——我也陪孩子,而且努力地去陪了,我对得起孩子。

使用这种爱的家长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工作太忙,认为自己陪孩子时间不够而心存内疚,想弥补孩子。
  2. 认为自己身上一些东西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自我评价低,不认为自己能好好爱孩子,怕伤害到孩子,于是就会装出自己是一个爱孩子的好妈妈。
  3. 从小比较矫情,习惯于这种做作和矫情的做法。最擅长的就是把自己设计成一个可爱的、娇滴滴的、人见人爱的女生,内心总在完善自己想象中好母亲的形象,于是孩子就“沦为”妈妈的配角,帮助她完成这种设想。

3.1.2 求助型的爱

这些家长自己也是被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本来就惧怕挑战,也没有能力面对任何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内心没有自信,缺乏力量,很希望有人替自己去抵挡一切并把自己保护起来。

这对成年人来说当然是不现实的。于是他们就会把这种缺乏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会假定孩子有许多承受不了的事情,并且忍受不了孩子有任何的烦恼和不良情绪。所以她们的眼睛总是盯在孩子身上,总想把孩子留在身边,这种拥有感会让她们觉得很舒适,很满足。

这种家长是在用孩子的可爱去填充自己,用孩子给自己力量而不是在给孩子力量。她们只顾感受孩子带给自己的舒适感,顾不上去思考怎样帮助孩子成长,怎样为孩子的发展去贡献和付出。

拿孩子来补充自己能量的爱,对孩子的伤害是极其大的。这种爱等于剥夺了孩子独立的需求,使孩子严重依赖父母,不去探索和工作,制约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3.1.3 焦虑型的爱

这种父母以为自己内心的担心全是为孩子,其实焦虑早已存在,只不过有了孩子之后,焦虑自然就会转移投射到孩子身上。凡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一概都不放心,所以每天找到各种细节去为孩子担心,还以为自己是在爱孩子。

比如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总是要问孩子“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啊?”、“老师有没有吵你啊?”之类的话,如果孩子的情绪稍微有些不对,那就必须得把事情搞清楚,看孩子到底是怎么“被人欺负”的。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训练孩子寻找使自己受伤害的机会,这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他们会对生活中的伤害非常敏感,会愤世嫉俗,受到一点伤害就认为是社会不公。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与生活幸福无缘,因为他们已经从小被父母练习成一个标准的受害者。

3.1.4 仆人型的爱

这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至高无上的,需要绝对的满足和全方位的照顾,这样才能使孩子感到幸福和快乐。于是就把电影里看到的宫女照顾皇上的感觉拿来伺候孩子,在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或者有任何要求的时候,都以一种谨小慎微的态度和卑躬屈膝的方式来满足孩子。

这种爱使自己屈居于仆人的地位,也使孩子失去了有力量的家长和成长的导师。孩子会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主宰,以为全世界的人都会这样对待他。以至于当别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反而觉得受了委屈和伤害。结果所有人都远离他,因为没有人愿意有一个皇上待在自己身边。

这样的孩子将来几乎必然会被群体所排斥。对他来说,这种排斥和不喜欢是莫名其妙的,他无法理解,当然也是痛苦的,导致他会重新评价自己,形成两极分化——要么以为是自己不好,自己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进而变得自卑和畏缩;要么横行霸道,蛮不讲理,尤其是回到家更是变本加厉,以缓解白天所受的压抑。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这种状态下都无法找到生活的快乐,还会给身边的人带来无穷的痛苦。

3.1.5 过度保护型的爱

疾病的传播,随时发生的意外,危险的玩具,存在巨大隐患的饮食,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如此种种,都在强化家长过度保护孩子的态度。

他们怕孩子摔倒,就不允许孩子骑自行车,不能剧烈跑跳,不能参加对抗型的体育活动;他们会严厉要求孩子绝对不能跟陌生人说话,暗示孩子那些有可能发生的拐骗、绑架、火灾等事故。这样一来,孩子会错失很多需要去经历的挑战,他也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除了家人,其他人都不值得信任。

结果呢,渐渐就变成了那种不能离开家长的孩子,对于危险信号总是很敏感,长大以后哪怕是很小的事件,也足以使他紧张不安。

3.1.6 严密控制型的爱

这类家长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爱之深,管之严。他们会对孩子的事情,不分大小,都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事无巨细,都要经过自己的同意。在他们看来,只有自己才能为孩子把好关,才是真正为孩子好,所以他们不遗余力,全力以赴,确保孩子只能在自己的手心里跳舞。

对这样的“爱之深,管之严”,包括家长自己,也包括周围的人,都会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真爱,除了孩子之外。孩子开始可能也会这么认为,毕竟很小的时候确实没什么能力,家长貌似可以替自己搞定一切,感觉还不错。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成长,各种能力的提升,矛盾就开始凸显了。

在孩子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一个小宝宝的时候,家长还是想事无巨细地过问,什么都想管,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反弹,甚至是反叛。原因很简单,人天生向往自由,而且越压制越向往。家长此时会觉得很失落,也很伤心,“一腔热血都是为了你,你却不识好歹”,貌似也很可怜。

但我们要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这个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并不是父母的爱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而是从一开始,这就不是真爱,只是不信任。

首先家长不信任孩子。他不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不相信孩子能克服困难,面对挑战,也不相信没有自己的帮助孩子可以顺利成长。因为这种不相信,家长才要事无巨细地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和成长中来。也因为这种不相信,当孩子试图自己来的时候,家长会去制止,告诉孩子“老子/老娘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所以“你要听我的”。

听我的就是好孩子,不听我的就要承受老子/老娘的雷霆之怒。所以你看,这是真爱吗?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爱只能让孩子亦步亦趋,唯命是从,该发展起来的能力由于缺少锻炼的机会而发展不起来,该培养的品质也因为自信心的缺失而没有机会具备。真爱一定要使人成长的,但是这种类型的爱却做不到。

其次家长也不信任环境。他会认为当今社会中有太多的事情是会伤害孩子的,是需要加以规避的,那么当仁不让地,家长要承担起这个职责,把一切可能伤害到孩子的事情控制起来。

不可否认的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确实会碰到很多的问题和挑战。但是辩证地来看,这些问题和挑战同时也是孩子的机会。就像打怪升级一样,孩子需要通过打败这些“妖魔鬼怪”来完成自己的晋级,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孩子就只能原地踏步,无法成长。

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能看出来,严密控制并不是真爱,只是家长的内心不够强大,无法合理地看待孩子本身和孩子会遇到的这些困难和挑战。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家长要想办法让自己强大起来,而不只是拿眼睛盯紧孩子

3.2 对“给孩子自由”的误解

当你看到“自由”这个词的时候,脑子里面最先想到的是什么?你可能会想到各种想做的事情。比如连睡三天,玩游戏到天昏地暗,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如果来总结一下的话,自由对我们来说,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种想法可能跟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被长期限制有关系,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实质并不是自由,而是“欲望”。因为这些都是你从小到大很想干,却没有干过的事情。

换句话说,我们所需要的这些“自由”,都是在以前的生活中所缺失的。一旦有了自由,作为弥补,我们就想拼命地补足,这只是内心的欲望,而不是身心的需求。身心的需求在满足之后就不再需要,而欲望却无法满足,就是获得再多也还要索取,而且在索取的过程中,边索取边厌烦,直到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之中有些父母,对“给孩子自由”这件事儿是很担忧的,她担心给了孩子自由之后,孩子就会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无法收拾。

同时呢,这些父母因为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又觉得应该把“自由”这件珍贵的礼物给到孩子。这里就出现矛盾了——既想给,又不敢给。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前面我们聊过的,那就是对自由的误解。

3.3 真正的自由什么样

在我看来,真正的自由是要具备以下这两个特点的。

3.3.1 都是有边界的

那种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只给自由,不给规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活力和天性是好东西,但它的表达,也需要尊重规则,一旦破坏规则,你的自由也许就入侵了他人的空间。所以,在共同的空间里,并不是只由某个人来说了算,而是大家相互协商而产生的结果,这也是我们共同的规则。规则保护自由,而自由是在规则里面产生的。

3.3.2 都是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为方向的

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就是孩子将来势必是要进入社会的,只有对社会规则有所了解并能自觉遵守的前提下,才能被社会所接纳;孩子将来也是要通过贡献自己的“社会价值”来体现自身价值的,只有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自由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这也是阿德勒所说的“社会情感”。

因此,自由,绝对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胡作非为——这恰恰是不自由的表现——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四、人的教育

世界上所有科学的教育理念,都一致肯定地认为:人的教育,应该先建构人格,再学习知识。也就是我们先要关注孩子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第一重要的。

最后一部分,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都有哪些重要的人格。

4.1 最基础的人格三要素

4.1.1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人类的特征就是每个人跟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的需求也跟每个人都不一样。因此,人们最不喜欢的就是平庸,是雷同。一个人如果什么都随大溜的话,那指定是做不出什么价值的。

因此,家长要先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机制去完成自我建构。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自由是必需品。

4.1.2 让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

感受力对人一生的生命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有很多人由于童年没有形成感受力的机会,感受便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成年之后,他们每天就是活着,既不痛苦也不快乐,我们可以称之为“麻木”。

还有些人总是在不停地追求结果,达成目标,总以为完成目标会快乐,结果短暂的快乐过后发现还有更大的目标。所以他们过得非常辛苦,因为不会感受过程中的愉悦。这也是很可悲的。

4.1.3 让孩子具备良好的审美观

人类是向往美好,向往提升的动物,这也正是我们不停进化,不断改造环境的动力源之一。如果我们不再爱美,不懂得珍惜美好的东西,不会创造美的话,就会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就会去破坏那些美好的事物,那我们人类离灭绝也就不远了。

所以,我们有义务从自己做起,培养孩子的审美观,让他接受美的熏陶,拥有发现美好,创造美好的能力,这也是教育的责任之一。

4.2 探索和学习方面

4.2.1 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

孩子的身体里天生就带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在童年时期,如果孩子的探索行为被成人强行制止,他就会感到非常痛苦。可以说从一出生开始,孩子就在不停地探索这个世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保护这种本能和欲望,不要破坏它。

虽说探索和尝试会带来破坏,会付出代价,会受到挫折,但都是值得的。所以请务必要给孩子保留探索的空间和尝试的自由。

4.2.2 质疑的精神

人在有了好奇和疑惑之后,大都会不顾一切地去解决疑惑,正是这种精神带来了解决问题能力的成长。正当的、建设性的质疑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驱力。孩子们天生就有这种胚芽,我们只要不用过多的灌输占据孩子的思考空间,他们就会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4.2.3 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很少看到一个小动物在遇到困难时,它的家长会来替它把问题解决了。一般不危及到生命,动物的家长就不会上手。小动物也不会坐等家长来帮自己,它会自己努力去解决。其实孩子也一样,他们也愿意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只不过我们家长很多时候会看不下去,冲上来把孩子挤到一边,自己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4.3 适应环境和自我成长方面

4.3.1 头脑清楚

这一点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很多成年人的脑袋都是不清楚的,不知规则,不通逻辑,看不到事情的本质,自然也就做不好事情。头脑是否清楚,确实跟童年的经历有关。

只有在童年拥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拥有良好的安全感,孩子才有机会按照内在的发展需求去发展自己,去观察,去归纳,去总结,于是才能头脑清楚。

4.3.2 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起初就是为了训练和教导人类能够很好地生存,而生存的问题就是适应的问题,一个人适应地越好就会生存得越好。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教育的基础目标应该是带给孩子适应能力。

孩子是自带适应性的,天生就能适应于有基本生存条件的任何环境。但是适应能力是需要练习的,练习过程从来就不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所以,家长要理解这个过程,不要人为地破坏孩子的适应练习。

4.3.3 抗冲突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普遍比较金贵,主要是家长们伺候得好,热了减装,冷了加衣,跟小朋友起了冲突,赶紧领回家不跟他玩,等等。

人怎样才能皮实呢?一是经历过了磨炼,二是没有心理伤痕。也就是说,只有在有爱,又经历了风雨的情况下才能使人成长起抗压的能力。如果没有爱只有狂风暴雨,那么这个孩子可能比被溺爱长大的人还要不堪风雨。

后记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帮助吗?毫无疑问是需要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和指引。但是这种帮助不能靠自己琢磨,或者看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而是必须建立在了解规律,尊重规律的基础之上。

这本书就像一个索引或者目录,把孩子成长中的规律,家长教育的误区,人格培养的清单都给一一列出并阐释,而且有理有据有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