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
作者名:[美]威廉・詹姆斯
译者名:常春藤国际教育联盟
前言
如书名所示,这是一本讲思维的书,但它与其他同类型的书有些不同,没有花哨的招式,只讲干货。
作者威廉•詹姆斯被称为美国心理学之父,是美国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这本《思维盲点》虽然写于100年前,但由于其核心思想触及底层逻辑,因此经久不衰。
他认为,事物之所以会存在不同的价值,实则是因为这些事物给人类产生的感觉不同,人们只有切身地观察和感受身边的事物,才能与生活的真理更近一步。
本书列举了人们在生活、交际、思维、人生等方面容易出现的思维盲点,通过对这些常见思维盲点的介绍、分析,希望可以让我们做事少出错,减少那些不当或者不自觉引发的认知和行为错误。
一、鸡同鸭讲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鸡同鸭讲的情况,你同他争吵半天,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却始终没有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你们的争论不在同一个频道,归根结底,是因为交流过程中出现了思维盲点。
没有任何两个人能够达到思想认知的完全同步,因此思维盲点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习本书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比别人少一些盲点,能否比别人更快发现盲点,这个功夫,和认知升级是配套的。
1.1 事物的价值
一般来说,事物对人的价值,主要有两类:
- 第一是现实价值,就是事物的实际使用价值,比如一枚戒指的现实价值就在于装饰主人的着装打扮,如果是钻石戒指,也许还有投资价值。
- 第二是情感价值,也就是人们将情感赋予事物本身以后,该事物对于赋予人的价值,这个价值是超出现实价值范畴的,仅对赋予人起作用。同样是钻戒,如果这枚钻戒还是结婚戒指,那么钻戒主人就会赋予它忠诚、幸福、约定等情感,此时钻戒对于主人来说,在现实价值之外,还多了一份情感价值。
实际上,人们在判断一个事物的价值时,首先就是在脑海中建立对这个事物的价值架构,搭建现实与情感需要,它有什么用、它包含哪些寄托,然后才会做出对这个事物的价值判断。
相反,如果抛却了自身的情感,丧失了自己的喜好和厌恶,那我们既无法在脑海中浮现某些事物应用于生活的情景,又无法指出这些事物所经历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也就很难判断它们的价值。
就好像一个不喜欢钓鱼的人,再好的鱼竿对他来讲都没有现实价值;同时,鱼竿既不可能成为他的钓鱼记录助攻神器,也不可能陪他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地野钓、夜钓,那鱼竿对于他来说也就不存在情感价值。
1.2 土著的情感价值
我们来看一个土著的故事。有一位美国游客前往非洲旅游,准备领略一番原始而自然的非洲生活。在前往非洲一个村子的路上,他发现地上散落着纽约《商业广告者》的几张散页,由于好奇,他便将这些散页捡起来,聚精会神地阅读,希望从中发现有趣的非洲事件。
然而,在他聚精会神地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一些非洲土著人也被吸引了过来,等到美国游客读完了散页上的内容,这些非洲土著争抢着要购买他手中的散页,所出价格也非常之高。美国游客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就询问这些土著人为何要买这些无用的废纸,而土著人的回答让这个美国游客苦笑不得。
原来这些非洲土著看到这个异国人如此盯着一堆废纸看,就认为这些废纸可以治疗人的眼睛,于是愿意出高价买下它们留作眼药用。
这个故事中,废纸对于游客来说,是具有现实价值的——可能会记载有趣的非洲事件;而对于土著来说,是具有情感价值的——能够治疗人的眼睛,这里之所以说废纸对于土著来说是情感价值而不是现实价值,是因为“治疗人的眼睛”并不是废纸实际具有的使用功能,而是土著在情感上赋予废纸的价值。
1.3 价值认识偏差
土著无法理解废纸对于游客的现实价值,游客也无法理解废纸对于土著的情感价值。
一旦交流各方无法同位理解对某一事物的现实价值与情感价值,也就是认识事物的时间先后、概念范围、理解深度、认知广度、情感赋予等方面出现偏差的时候,交流中一定会出现思维盲点,而思维盲点的出现,就会成为交流各方相互理解的最大障碍,将会导致交流无法深入或延展。
这种对同一事物的不同位的理解,就是价值认识偏差,几乎所有的思维盲点都建立在价值认识偏差之上。
1.4 缺乏经历
经历的缺乏,也是造成思维盲点的原因之一。
有一个复杂的绳结同时摆在你与另一个人面前,看谁能先解开它。你抓耳挠腮、苦思冥想,运用了各种几何和物理知识,甚至使上了蛮力,却怎么也解不开绳结。而另一个人却另辟蹊径,很快用铁针将绳结挑开了。
你很惊讶,他是怎么想到这么快的解绳方法呢?其实,另一个人是纺织工人,由于在工作中积累了类似的经验,她才能如此快地解开绳结。
由于缺乏经验,因此在解绳结上,你就比她多了一个思维盲点。
生活当中是不是经常有这种情况?你对一个问题冥思苦想,可别人却轻易解答,你以为别人天赋异禀、聪明过人?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因为他正好比你多一个类似的经历,少一个思维盲点而已。
二、两种不同的思维盲点
根据人的意识不同,思维盲点分为有意识的思维盲点和无意识的思维盲点,这两种盲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程度上是不同的。
2.1 印度的老虎
假设: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我们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然后一个人问道:“‘印度的老虎’是什么?”那么,我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可能是一只老虎的画面,然后是关于印度的场景,再将这两种画面相结合,我们就能看到一只老虎躺在印度土地上的场景,然后我们就将这只老虎称作“印度的老虎”。
绝大多数人对“老虎”的概念并不陌生,我们听到他人关于老虎的谈论、看到老虎的图片,或者从广播中听到他人对老虎的描述,在报纸上看到有关老虎的新闻报道,通过这些间接经验认识老虎,我们对老虎就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通过学习或者直接经验来了解什么是老虎,他们可能在生物课上认真研究过老虎,或者在现实中亲眼观察过老虎,他们对老虎的认知会更深一些。
无论是通过积累经验还是学习知识,人们都能对老虎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当然,我们不能断言他们知道多少,但至少,老虎的一些特征他们是清楚的,因此在提到老虎时,他们一般都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老虎的基本画面。总体来说,我们对老虎是有所认识的,也就是说,老虎对我们来说是已知的。
但是,有些人只知道印度是一个国家,并不知道印度的具体环境,脑海中对印度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印象;或者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印度是个国家,所以对于印度的东西更无从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向他们提问“印度的老虎是什么”,那么他们很可能只给出关于“老虎”的答案,而对“印度”这一概念却没有任何描述,因为他们不知道“印度”为何物,自然不会将语言浪费在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上。
在特定的环境下,有些事物的内在意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像“老虎”是已知的,但是放在“印度”的环境下,就变成部分已知、部分未知了,这部分未知,就是思维盲点。
2.2 两种思维盲点
在“印度的老虎”这个问题下,因不了解印度而产生的思维盲点会根据人的主观意识选择呈现两种性质。
对一些诚实的人来说,他们不知道印度,因此“印度的老虎”就相当于“老虎”,与其他国家的老虎都是相同的。这种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的心意,将“印度的老虎”当成“老虎”来解释的行为,正显示了这些人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
而另一些人则不同。这些人虚荣心很强,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他们为了展示自己学识和自信,虽然意识到既要解释“老虎”,也要解释“印度的”,但却故意选择了模棱两可的态度,只向别人解释“老虎”,而刻意忽略了“印度的”这个概念。
这些人显示了一种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换言之,他们知道思维盲点的存在,却故意掩盖它的存在。
有意识的思维盲点和无意识的思维盲点,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思维盲点。
2.3 危害更大的思维盲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比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更严重。
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只是一个盲点;而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实际是两个盲点,一个是对知识本身的盲点,另一个是对欺骗的不良后果的盲点。
无意识的思维盲点可以解释为不知者无罪,有意识的思维盲点则是明知故犯。
有意识的盲点往往不容易被原谅,因为它暗含了欺骗、自大、误导等人类正直品德所不允许的特性,而这些特性是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
比如,你喜欢上了同在一个办公楼里上班的女孩子,但是不敢表白,于是想找个同事帮你递情书。同事小明答应了,但是找了半天没找到那个女孩子,最终还是把信还给了你。你虽然懊恼小明办事能力不行,但毕竟是你求人帮忙,表示感谢之后也就算了。
接着,你找了朋友小光,他也答应你,可找了半天同样没找到你的意中人,此时小光> “急中生智”,认为“就算信送到了对方也不一定会回信”,于是为了拿你这份人情,> 小光> 回来告诉你信已送达。你欢欣鼓舞请> 小光> 吃饭,感谢他的牵线之恩。
请问,当你发现真相后,会原谅小光吗?大多数人不会原谅,小明虽然没帮到你,但也没添麻烦,你并没有损失;小光不仅没帮到你,还欺骗你,让你产生虚假的预期,浪费了你的精力和时间,骗取了你的信任和人情,这就给你带来了损失。
生活中,即使无法避免思维产生盲点,我们也应该将思维盲点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相对于无意识的思维盲点,盲目性更大的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是需要坚决避免的,因为它会带来更大的损失,而且更不容易被别人接受。
三、有效纠正思维盲点
思维盲点,会导致你看不见、看不起,变得无知,甚至世俗。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让人有效纠正思维盲点。
3.1 看不见
人类是不会将注意力放在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之上的,存在无意识思维盲点的人,看不见“印度”的存在,在他们眼里,只有“老虎”。
- 朋友交往,看不见对方的优点,你可能会错过一个有价值的朋友。
- 商业竞争,看不见对手的缺点,你可能会错过一个一招制敌的机会。
- 读书学习,看不见知识的逻辑,你可能就无法领悟知识的精髓。
- 职业发展,看不见自己的短板,你可能就永远止步不前。
总之,看不见,会让你错过很多。
3.2 看不起
有些人看见了,但是看不起,就犯了有意识思维盲点的错误,明明意识到“印度”存在,可就是不说,以为别人也不知道,自欺欺人。
- 同事向你提出热心建议,但你看不起他,势必不会接受这个建议,最终失去了改进机会。
- 领导给你提出中肯批评,你也看不起他,想来也不会有所改变,最终只能与晋升无缘。
- 朋友给你推荐一本好书,你既看不起人,也看不起书,那你失去的可能是更高级的智慧。
- 你自己偶然发现了一个商机,但你还是看不起它,最后你就错过了一个成为商业巨贾的天赐良机。
看不起的背后,是心高气傲、自以为是,明明已经发现思维盲点的存在,可就是意识不到思维盲点的严重性。看不起不是让你错过,而是让你失去。
3.3 世俗化
由于看不见,甚至看不起,思维盲点让人变得只关心自己关心的事情,对他人冷漠至极,对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物毫无兴趣、视而不见,更不会去做那些无法直接见到经济利益的事情。
看书只看成功励志的速成书;交友只交有资源、有背景的利益人;主动帮忙为的是未来获得回报;做事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于是,人们逐渐迷失在利益世界,变得短视,变得世俗,难以从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意义。不管是看不见还是看不起,都是无知的表现。我们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能思考任何问题都以自我为中心。
一旦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局限于自我对事物的价值认知,就会与别人的认知产生差异,自然就会有思维盲点出现,这些盲点就会导致你在认知上变得无知。
无知的人总是坚持自己狭隘的想法,而不会敞开心扉接受新的意见。无知的人是缺乏想象力的,他们不能通过想象来获得与智慧的人意见一致的看法。
怎样才能克服思维盲点、消除无知呢?书中介绍了两个主要的方法。
3.4 内省法
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当时认为从某种角度认识事物是正确的,但是事后回想时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其实,发现这种错误源于人的反思,心理学上称这种反思的方法为“内省”法。
内省法是发现并纠正思维盲点的常用方法。通过反思,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这就是内省法的效用。
利用内省法来认识事物,有三个要点:
- 要将关注点集中在所要认识的事物上。
- 还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心灵方面,要确定自己的心灵是否出现了问题,比如是否对事物存有偏见、看待事物是否不客观等,也就是判断自己是否存在盲点。
- 内省还意味着我们要在内心对自己陈述心灵的洞察和发现,正视自己所发现的思维盲点,敢于去修正与改进,避免犯复合盲点的错误。
3.5 多方位感知
作者威廉曾经到美国卡罗莱纳州一个叫山湾的地方去旅游,但是却发现人们在那里开垦荒地,那些焦黑的树桩、简陋的木屋、裸露在外的土地、稀疏的篱笆墙、脏乱的牲畜圈让作者感到极其丑陋,原本美丽的自然风景荡然无存,也没有新建立起令人愉快的人工幽雅。
威廉感到这次旅行非常不愉快,没有任何意义,也对开垦者丑陋的生活感到厌恶,对这种原始和野蛮的生活状态感到可怜和憎恶,他甚至想到要把这次经历作为告诫,告诉自己的后代子孙:绝对不能再回到徒手开垦土地的时代,不能抛弃我们文明的生活而退至原始的生活。
憎恶、厌烦就是威廉对山湾开垦的价值判断,直到他听到开垦者说“如果我们不开垦这个山湾的话,我们就不会有现在幸福的生活了”。
此时威廉才恍然大悟:他只是从事物的表面出发,以自己的片面认识来理解所有事物,用自己的城市文明生活来对比山湾人的开垦生活,用自己对美丽森林的欣赏价值来对比山湾人开垦树木与土地的生存价值,他并没有客观地考虑眼前的形势以及人们开垦山坳的内在意义。
他之前所有的认识,都源于一个思维盲点:不知道山湾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旦你停留在自己的表面认知之上,就没有办法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在山湾的现实价值与情感价值的认识上,威廉与山湾人就产生了价值认识偏差,因此出现了思维盲点。
既然思维盲点产生的原因在于交流各方对事物现实价值与情感价值的认识偏差,那么消除价值认识偏差,建立同位的价值认知,就能消除思维盲点。
而要建立同位的价值认知,就要学会站在对方的出发点、立场、环境当中,去认识事物对其自身的现实价值和情感价值,这不仅仅是换位思考,还要进行多方面的感知,不仅要理解现实价值,还要能投入感情去感知情感价值。
四、认知事物的经典方法
你是如何来认知事物的?如果是认知“筷子”,你是怎么认知的?如果是认知“餐具”,你又是怎么认知的?这一部分介绍两种不同的认知事物的方法,也是认知事物的经典方法。
所谓经典,就在于这两种方法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肤色的人,具有常见性和普遍性。
4.1 认知事物的两种方法
人们一般通过两种方法来认知事物:
- 直接地认知,或者说直观地认知、凭直觉认知;
- 通过概念去认知,或者说透过事物的本质去认知。
这两种认知事物的方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所适用的事物不同,也就是说,人们会通过这两种方法来认知不同类别的事物。
比如说认知“筷子”,当我们的父母把“筷子”放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这是“筷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对它有了认知,并且知道这种细细长长、两两组合、用来吃饭的东西,就是“筷子”。
再比如,认知“餐具”,几乎不会有父母先把筷子、刀叉、勺子、盘子等,统统放在我们面前,再告诉我们这是“餐具”的;父母往往是先告诉我们“餐具”是用来“吃饭的工具”这个概念,再告诉我们筷子、刀叉、勺子、盘子等可以用来吃饭,所以它们就是“餐具”。
因此,我们认知“餐具”的过程,是通过概念去认识的,这个概念就是——用来吃饭的工具,换句话说,我们是通过认知“餐具”的本质——吃饭的工具,来认知什么是“餐具”的。
两种认知方法并无本质上的优劣之分,在认知事物时,应该结合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来选择使用。
第一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快速、直观、便捷,事物是什么就是什么,认知事物只需直接对其呈现的特性进行理解和记忆。
第二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全面、系统、深入,事物像什么才是什么,认知事物要将其特性与已经归纳好的概念进行比较和甄别,达到一定程度的符合,才归类为某类事物。
因此,对于白纸、筷子这类结构简单、容易理解的事物,人们通常会使用认知事物的第一种方法直观地去认知它,而不会将认知的过程复杂化;而对社会、国家、汽车等结构复杂、理解困难的事物,人们一般会使用认知事物的第二种方法,通过概念或象征去认知它。
4.2 第二种方法的两大系统
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去认知事物(第一种方法),并不能从中直接获得关于这件事物的知识,因为通过外在感知只能获得事物的数据或经验,只有对数据和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整理(第二种方法),才能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因此,第二种方法在层次上是高于第一种方法的。
这两种认知方法,类似于《思考,快与慢》的系统1和系统2,前者靠直觉和感官,后者要靠逻辑与思考。
很明显,第二种方法是我们在认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也是我们提倡的认知方法,它通过两大联想系统来起作用:一种是经验者的精神历史系统;另一种是世界的被经验事实系统。
例如我认识了事物A,则将它纳入了我的精神历史系统;同时你也认识了事物A,我和你的认识加在一起,就是事物A的被经验事实系统。第三人他来认识A,既可以从他自身的精神历史系统中认识,也可以从A的被经验事实系统中认识。
换句话说,第一个联想系统是经验者自己的经验,第二个联想系统是所有经验者的经验集合。
所谓的我们对事物的“经验”,既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也可以是他人的经验。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类逐渐对世界万物产生了经验,而无论对哪一种事物的经验,它都是构成这两大联想系统的一部分——既是经验者自己的,又是所有经验者共有的。
我们早已习惯了使用两种系统来认识这个世界,就像小学的时候,老师用户外活动来让我们认知动物与自然,再用书本知识来教我们学习语文和数学。进入职场,我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验职场沉浮,又通过虚心求教来向前辈获得生存之道。
人们对不同事物的了解有快有慢,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事物本身的特性是否简单,是否容易理解;另一个是了解事物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合适。
只有选对了认知方法,才能正确而快速地认知事物。
4.3 洞察
不管是用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方法来认知事物,都离不开对事物的观察,而观察有三个境界。
- 境界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
- 境界二:立足于事物的本质,通过对表面的分析,发现事物的内在意义;
- 境界三:只依靠事物表面的一些特征,就能获取其内在意义。
通过使用认知事物的第一种方法,我们很容易便能达到境界一;而主动使用第二种方法来认知事物,稍加努力,我们也能达到境界二;但境界三,并不是单纯地使用哪一种认知方法或者两种认知方法一起用就能达到的境界,作者将达到这种可以轻而易举地窥视到事物内在意义的方法,称之为神奇的洞察力。
爱默生曾经说过:“生活的经历很多时候并不能给予人们以真实感,但是有些时候,我们的头脑在思考问题时会异常清晰,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这些时刻的经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实。”
这就是洞察的力量,当我们瞬间洞察了某个事物,我们的思维将冲破传统的束缚,认识到某种深刻意义的存在。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爱的激情到来之时,人们会被它深深地震撼。你也许没有观察过什么是爱,更没有充分地研究过爱的本质,可当它到来的时候,你却能瞬间感受到它,这就是洞察。
五、思维盲点的影响
思维盲点让人无知、世俗、自以为是,阻碍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影响人们积累大量的思想经验,最终,也就很难洞察生活的意义,因为这些意义经常躲在毫无价值的事物背后。
5.1 隐藏的意义
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天空昏暗、空气湿冷,你落寞地走在城市中,感觉心情无比抑郁,突然,路边一朵盛开的小花闯进了你的视野,而这一刻,你被小花的美丽所折服,不管是天气的阴郁还是心情的抑郁,都被小花鲜艳的颜色一扫而去,你突然感到生活中还有许多明亮的色彩,生活中还有许多美好的存在。
你通过一朵小花引发对美好生活的领悟,就是洞察了隐藏在一朵花背后的生活的意义。
这样的时刻还有很多。
比如观看扶贫纪录片时,破旧的房屋、肮脏的环境让你备感压抑,可农家女孩清澈纯朴的笑容突然间就治愈了你的心灵,你感到即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人总是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于是你也在这个笑容中,洞察到了前进的勇气。
不管是小花还是笑容,都与你“毫不相干”,他们的存在实际上对你并没有任何价值,他们原本只躺在你的思维盲点中,当你游离在利益世界时,你是看不到他们的,而当你机缘巧合去理解他们的时候,你就很可能从中洞察到那些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意义。
5.2 意义源于经历
人们洞察到的意义,往往与自己的经历有关。洞察小花领悟的意义,是即使不顺,生活中还有许多美好;洞察笑容领悟的意义,是现状再难,自己也能像小女孩那样勇敢地前进。虽然小花与笑容与自己毫不相干,但是却能引发洞察,得出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意义。
意义虽然由其他事物引发,但归根结底是源于你的经历。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洞察意义。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推测了解某个意义的存在,但这种意义的获得,远没有自己经历后那么真切,你顶多只能了解,但很难洞察。
没读过大学的人,是不明白读大学的经历有什么意义的,他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群书呆子挤破头皮跨过高考的门槛,然后在一个优雅的环境里学习过时的知识,最后出到社会给那些没读过大学的人打工,在他看来,读大学是最差的投资。
你要是想向他分享大学给你带来了多大的意义,绝大多数情况,只是同夏虫语冰。
就像你很难向一个没有读过大学的人讲述大学到底是什么样子一样,你也很难从自己没经历过的事物中洞察其背后的意义。
5.3 洞察苦难
经历苦难是必要的。苦难可以揭露生活中的美好,因为通过与苦难的对比,即使是普通的生活,人们也能发现它的美好。苦难的形式多种多样,因被囚禁而丧失自由是一种苦难,因船舶失事而丧失亲人是一种苦难,因被迫入伍而遭受危险也是一种苦难。
对于那些善于洞察生活的意义的人来说,这些苦难可以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即使身在病房或监狱,我们也能从中找到生活的独特意义,洞察更多的真理和美好。
5.4 包容生活的意义
生活是具有包容性的,有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有意义,比如符合我们价值需求的生活,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或者我们追求的生活;有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无意义,比如不符合我们价值需求的生活,也就是其他与我们不相干的人的生活。
但两者都是生活,尊重这个结果的人不会鲁莽地评论那些有异于我们价值需求的无意义生活。
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生活的意义,我们应该通过洞察去发现自己生活的意义,并站在一个豁达者的角度,欣然接受各种形式的生活,对那些我们无法理解的、无害于我们的他人的生活方式给予充分的理解、包容、尊重以及迁就。
人类的进步要求我们理解、探索那些与自身无关的价值世界,人类的幸福要求我们用更宽容、更客观的标准来理解生活的意义。
后记
书中还讲了一些心理学角度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的一些内容,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进行阅读。
思维盲点是一个普遍存在而且长期存在的人类的思维局限,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掌握避免的方法,能够让我们在认知升级的道路上,走得更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