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
作者名:[德]卡尔•诺顿
译者名:张帆

前言

当我们处于艰难的思考状态时,通常都有一种无力感。好像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而且总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许多人会得出两个糟糕的结论:一是自己的思考能力不足,二是努力思考是没有用的。其实并不是思考本身让我们举步维艰,而是我们的思考模本不对。

好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训练得到修正,这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全书的最大特点在于犀利地指出了人们常犯的思维错误,同时用详实的研究结论解读这些思维错误,最后提出具体的思维训练方法,帮助我们规避或减少思维错误,提升认知水平。

一、关于思考

思考与两个重要因素息息相关:我们的大脑如何处理信息、用来储存信息的缓存容量有多大。

1.1 工作记忆区

要明白关于思考的规律,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工作记忆区。

上世纪末,加利福尼亚的认知神经科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及其同事发现,当大脑在思考时,大脑的一个特定区域的血流量会增加,一旦问题被解决,供血量则会逐渐减少。这个特定区域,就是工作记忆区,它主要位于大脑额叶上的一小块地方,即PFC(前额叶皮质)。

工作记忆区具有大脑中其他部位都没有的功能:协调大脑中的个体,将多个单位信息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去思考、做计划、 做决定并解决问题。同时,工作记忆的神经元连接特性,让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同时保存尽可能多的数据。研究表明:这个部位能够承担的任务越多,我们在复杂情况中的应变能力越强。

你可以把工作记忆区的功能理解为电脑的缓存,缓存越大,能够短期存储的信息就越多,能够同时处理的任务就越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很多思维错误,正是因为大脑的缓存不够导致的,这些我们在后面会讲到。

1.2 有效训练

2008年,伯尔尼记忆研究学者沃尔特·派瑞格及其小组做了一个大胆试验:他们对70位参试者进行了长达3周、每天20分钟的工作记忆训练。结果显示,参试者们解决未知新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了。他们的效率平均提高了13个百分点,即每个人都比原来聪明了七分之一。

这一试验证明,工作记忆的容量决定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商测试的成绩。智商研究领域的权威、耶鲁和波士顿大学的教授罗伯特·斯滕伯格做了一个和派瑞格类似的试验,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不仅如此,大脑兴奋剂最新的研究发现,通过特殊的记忆训练可以催生“大脑兴奋剂”,即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是一种幸福的、奖励性的荷尔蒙,它会影响到额叶前部的神经元燃烧样本。也就是说,通过定期训练,可以为大脑储备大量的多巴胺,从而拓展工作记忆的容量。

是不是很令人兴奋?原来聪明、认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可以训练的,而且训练越频繁、越有规律,我们的收获就越多。

如果我们按照本书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我们甚至能解决之前苦苦纠结的问题。

那么,这本书只为那些特殊能力者提供帮助吗?当然不是,我们所有人都有工作记忆,也都使用工作记忆,只不过每个人使用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因为人类认知能力的不同不仅是由自身基因决定的,还会受不同阅历的影响。

无论是学生、老师、企业主、部门领导、飞行员、医生抑或是机械师等等,都能从本书的学习中受益。

1.3 经验记忆

与工作记忆相对的一个概念,叫做经验记忆,理解它也很重要,因为经验记忆往往是我们犯思维错误的直接原因。

当身体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时,大脑会对此做出解读,把它和外部刺激结合在一起,生成一种感情判断,这种感情判断集合起来,就是经验记忆。它存在于大脑皮层中,表现为大约150亿神经细胞和 500万亿个神经键组成的巨大关联网。

简单来说,经验记忆就是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感情判断。下面举两个经验记忆的例子。

当守门员扑点球的时候,对于球是往左还是往右的判断,其实是靠猜的。因为在职业球赛中,射门球员的专业技能已经精湛到让守门员无法在射门的那一瞬间判断出球的方向,而且球速之快,也不允许守门员的大脑先做判断再给身体发出行动指令。

因此守门员只能猜,但这个猜并不是瞎猜,实际上守门员选择的方向一定是他更“喜欢”的方向,在他的记忆中,也许是他更擅长于扑这个方向,也许是他以前往这个方向扑出的点球数多于另一个方向,甚至也可能是他觉得这个射门球员就喜欢射他选的这个方向。

如果你经常开车,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条双向两车道的道路上,你准备超前面一辆货车,结果一变车道就看见远方有一辆车正向你迎面驶来,此时你是踩油门冲过去,还是刹车回到原来的车道中?当然你会说,看开的是什么车咯。这个自然,但我也没有说对向来车的距离啊。

所以我指的情况,就是那种超与不超就在一念之间的时刻。此时,不管你是选择超还是不超,你的判断来源,其实就是经验记忆。如果你之前多次有过这样超车成功的经验,你会在瞬间踩满油门;相反,如果有几次你都被吓得仓促躲回自己的车道,你一定是踩刹车的。

1.4 直觉

相信小伙伴们已经发现,所谓经验记忆,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直觉。

直觉的工作方式比较模糊,不像工作记忆那么高清,它不需要进行精确的分析、判断、总结,所以它耗费的脑力更少、加工容量更高、反应速度更快,这一特性让它很强大,使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思考任务。

那些特别擅长用经验判断的人,更容易满足自己的决定,更容易自信乐观,对生活也更满意。但是要小心,直觉不是万能的,即便你有很多经验,也不能保证这些经验适合当下。

正确地认识并使用工作记忆和经验记忆,才能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那么如何做呢?

二、纸牌游戏

现在桌子上放了四张纸牌,纸牌的两面都有信息,现在你能看到的一面是“E”、“K”、“4”、“7”。如果你要看纸牌的另一面,你得把牌翻过来才行。这四张纸牌有一个规则:如果纸牌的一面上有元音字母,另一面必然有一个偶数。

那么现在来进行推理,至少需要翻几张牌,才能验证这个规则?

我们先自己想一想,再继续往下看。
……
没错, 答案是两张牌。那么,现在请问,是翻哪两张?

在自己想一想,有了答案后,继续往下看。
……
我猜你的回答是卡片“E”和卡片“4”,很遗憾,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不过你不用灰心,因为在这个实验中,只有59%的受试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正确答案是卡片“E”和卡片“7”。

卡片“E”是必须要翻的一张牌,因为如果“E”后面不是偶数,那么这个规则就肯定错了。关键是,为什么还要选卡片“7”呢?

根据规则,如果纸牌一面是元音字母,另一面必然是偶数。反过来说,如果纸牌一面不是偶数,则另一面肯定不是元音。这就是对规则的反向验证。此时只有翻卡片“7”,才能对规则进行反向验证,因为只有卡片“7”满足“一面不是偶数”的条件,进而才能去验证另一面“是不是元音”,而其他牌,均做不到这点。

理解了反向验证的逻辑,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卡片“4”是错误的选择。规则只说明纸牌一面是元音,则另一面必然是偶数,但是没说如果一面是偶数,另一面必然是元音,因此卡片“4”的背面不管是元音还是非元音,都无所谓。

2.1 否定后件

有些小伙伴会对这个纸牌游戏的逻辑感到困惑,没有关系,大家可以回头慢慢品味这个逻辑游戏,最好你能试着按规则写下这些卡片,你会发现最终只有三种组合:元音+偶数,非元音+偶数,非元音+非偶数,然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要翻卡片“7”。

这个例子的关键在于,缺乏反向验证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往往容易让我们陷入思考陷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倾向于去正向证明一个规则或现象,但很少有人会试图证伪它,这就让我们只是站在一个角度、往一个方向看问题,得到的结果往往是片面的,做出的决定也容易出现考虑不周的情况。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会使用“否定后件”的提问方式。

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就是: 原题:如果是A,则是B。 否定后件:如果不是B,则不是A。

能够同时从原题和否定后件的两个逻辑来验证的规则或现象,我们就能说这个规则或现象为真,即这个规则或现象是正确的。如果不能,则不能证明这个规则或现象为真。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用这个公式去看纸牌的游戏,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三、有关概率的思考陷阱

3.1 基础比率

假设有一个团队由7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30名律师组成。另外一组的构成正好相反:由3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70名律师组成。

现在,研究人员随机抽取了一个人:杰克,男,45 岁,已婚,有4个小孩。他保守、谨慎、有野心。他不关心政治和社会问题。在业余时间他喜欢做手工、驾驶帆船和做猜谜游戏。

研究人员的问题是,假设杰克是第一组或者第二组的成员,他是一名工程师的概率分别有多大?结果受试者的答案为均是90%。

研究人员接着又抽取了第二个人:迪克,30岁,已婚,没有孩子。他能力很强、做事积极。他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很成功。他的同事们都喜欢他。

研究人员非常努力地在这段描述中不给出具体信息。这段描述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明确表明,迪克是什么身份。那么受试者是怎样评估迪克是工程师的概率呢?他们的结果是50%。

正确答案是多少呢?杰克或者迪克,如果是来自第一组,则其为工程师的概率是70%,如果是来自第二组,则其为工程师的概率为30%。不管研究人员如何描述杰克或者迪克,只要不直接透露其身份,这个答案就不会变,因为这是基础比率。

当人们在某种情境下回答问题的时候,明显不是只从概率本身出发,更多的是遵循那些看起来更可信的表象。受试者不仅忽视了最初得到的有用信息,还把无用的信息当作评估依据的一部分。

这是第一个有关概率的思考陷阱:忽视基础比率。

3.2 蒙特卡罗效应

如果一个赌桌上,已经连续开了11把大了,那么下一次开大和开小的概率是多少呢?如果你认为开小的概率超过50%,那你就犯了蒙特卡罗效应。这个效应的核心是:如果一件事很长时间没有发生,我们会相信这件事发生的概率更大。

实际上,不管连续开了多少次大,只要这个赌桌不是庄家作弊,那么下一次开大与开小的概率都是50%,这跟之前发生的事几乎毫无关系。

蒙特卡罗效应实际也是对基础比率的忽视,但它的特点在于对时间的偏好。要避免这两种思考陷阱的方式其实很朴实,注重基础比率,忽视无用信息。

四、锚定效应

相信大家都听过锚定效应,也都知道好好利用锚定效应能够为我们在谈判中创造有利先机,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进入锚定效应的陷阱呢?

4.1 没有意义的锚

有一个研究,参试者要猜出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成员中所占的比例。首先参试者要转一个轮盘。然后,得到一个幸运数字。参试者需要猜出联合国中的非洲国家数量高于还是低于这个数值。当参试者赢取了一个很大的幸运数字时,他下意识猜的数就很大。如果转出的幸运数字比较小,那么参试者猜的数字也比较小。

轮盘转出的数字是随机的,但却成为每个参试者接触的初始数据。参试者在接下来的思考中,开始以此为起点,幸运数字就像在他们的脑海中抛下的一支锚一样,无意识地影响了他们的思考和判断,但实际上这个锚毫无意义。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无关的信息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力,它们被称为“没有意义的锚”。这个“意义”,主要是指对我们的思考和判断产生的积极意义。“没有积极意义”的锚定效应,就是我们应该避免的思考陷阱。

4.2 数字锚

数字会启发我们随后的感受、思考和行为,无论对外行人还是一个领域的专家都同样适用。因此数字锚对我们的影响最为广泛。

心理学家格雷戈里·瑙斯克莱福特和玛格丽特·尼尔用试验生动地证明了这个观点。

研究人员给学生和房地产专家两组人各一本房屋宣传册,让他们以宣传册为基础对房屋进行估值。但是,两组人的宣传册上标注的参考价格是不一样的。结果,在随后对房屋的实际价格评估中,两组人明显被各自看到的标价所影响, 这个标价作为锚发生了作用。

很多公司在销售商品时,经常会给消费者一份参阅数据,即市场同类产品的参考价格。但是我们的大脑将这个参考价格下意识地当成了锚,并在此基础上做判断,不知不觉地掉入商家的陷阱中。

歌德堡大学的心理学家亨里克·克里斯滕森和汤米·加尔林指出,谈判中的主观失败和获胜常常取决于第一次报价。通过自我暗示,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数字作为锚当成自己的谈判依据。

除此之外,就算是捐款,组织者都是把捐款数额高的摆放在明显的位置,这个金额为一个锚,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它身上,当人们想捐款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受到这个最高数额的影响。

数字锚的思考陷阱非常厉害:我们很难绕过这些无用的信息,即便它们对我们的判断没有一点帮助。

4.3 绝对值与相对值

除了别人会给我们设定一些数字锚,我们自己也会用一些数字锚来影响自己的判断。

假设你现在要买一双运动鞋,价格是500元,可是正准备去结账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明天是店庆,按照惯例全场8折,算下来鞋子才400元,多等一天就节约100元,鞋子又不会跑,于是大概率你会选择明天再来买。

再假设你现在要买一套西装,价格是10000元,正准备结账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明天是折扣日,西服全部9.9折,算下来多等一天就节约100元,此时,你会选择明天再买吗?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立即付账拿衣服走人。

是什么影响了你的判断?都是多等一天节约100元,本质上来说这两个选择的结果没有任何区别,为什么买鞋可以等一天,买西装就不行呢?关键在于8折与9.9折,节约20%明显比节约1%更“划算”。

8折与9.9折的数字锚,就是你自己给自己下的,当你忽视了交易的本质都是“节约100元”的时候,你就陷入了锚定效应的陷阱。

4.4 解锚

本书介绍了两种“解锚”的方法,一是做好预算,二是收集相反证据。

4.4.1 做好预算,并抢先提出

这个方法主要是用在采购和谈判的场景中。在去谈判之前,做好预算先评估或确定一个金额,一个恰当的预算价格。那么,如何确定这个预算价格呢?通过与有相似经历或做过类似投资的人交流,或者通过研究和比较结果。

例如商品测试等方式来获取信息。这些信息会让你在谈判中客观地提出自己的报价,并让对方信服。

在一个试验中,参试者在与药品销售谈判时应用了“数字的锚”,抢先提出预算价格。结果,最终谈妥的购买价格比药品销售给出的初始报价低5.1万。

这个方法有两个要点:

  1. 抢先下锚,利用锚定效应去影响对方,而避免自己受到对方下的锚的影响;
  2. 锚点要有客观数据支撑,别让你的锚点一看就是给对方砍价用的。

4.4.2 收集相反论据

通常情况下,我们收集证据往往是为了去证明现有想法。但是,现在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收集相反论据推翻对方给出的“数字锚”,告知对方他们的数字有多荒谬,有多不合情理。尽量让这些相反论据详细、直观,你眼前的景象越清晰,“锚定效应”的迷雾就越没有机会去掩盖合适的价格。

这个方法的要点在于做好应对的准备,让对方的锚失去作用。你看,这两个方法都不能消除锚定效应的影响,而只是让我们处于更有利的位置而已。

4.5 正面对待锚定效应

既然锚定效应无法消除,不如换个角度利用好它。

比如,追求目标时,可以利用锚定效应,尽量设立一个较高的目标。这会提供双保险:或者,取得了圆满的结果;或者,即使只达到了最低标准,也是一个相对不错的结果。

从逻辑上来说,将目标设立得越高,锚定效应就越好。需要注意的是,设定的目标不要超过合理范围,这样锚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五、可用启发学

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要比那些不熟悉事物对我们的影响更大。通常,我们做判断的依据多半是建立在现有的、可用的信息基础之上,大脑常常利用了已知信息,却忽视了未知信息可能也很重要,这一现象就叫“可用启发学”。

当你打算买一辆某品牌的车,或者你已经买了,你会不会觉得这个牌子的车怎么在路上变得多了起来?就算是比较少有的车,你也会觉得似乎数量至少比以前多了一些?

这就是可用启发学的效应,因为你的大脑优先把你的车的品牌放在了记忆中容易提取的位置,你自动忽略了其他品牌的车。把车换成你用的手机、你的某个幸运数字,结果都是一样:你会觉得这些东西的数量“变”多了。

在一项试验中,心理学家杰弗里·哈道克让第一组参试者回忆6个体现自己自信的事例。这个过程很快、很顺利。然后,他让第二组参试者回忆12个体现自己自信的事例,这个过程则既不快也不顺利。第二组参试者绞尽脑汁,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随后,杰弗里要求两组参试者评价自己是否自信。你能猜到结果吗?那些被要求回忆6个自信事例的参试者表现得相当自信。那么另一组呢?他们的表现截然相反。

因为他们把在回忆12个自信事例中遇到的困难,当作自己人生中自信心较少的标志。因此,他们认为自己缺乏自信。
你看,可用启发学的陷阱在于现有的、可用的信息并不一定是我们当下判断和行动所需要的信息,有时候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

5.1 保持头脑清醒

可用启发学的不良影响主要就是让我们无法做正确的决定,如何应对呢?那就是保持头脑清醒。

这里有三条途径可以选择。

  1. 多记录信息
    1. 思考和直觉在很多领域都是相悖的。相信直觉的人容易被那些不重要的信息和展示顺序所影响。翻看一个记录详细的记事本有时比相信直觉好用;
    2. 研究证明,能做出更准确判断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掌握大量信息的人。
  2. 做加减法
    1. 这个方法让我们可以对各方面的优劣势进行评估分析;
    2. 当你要做决定的时候,可以列举一下优劣势,然后通过清醒的分析,删掉你认为不重要的信息,补充你之前忽略了的信息,就能让决定更加理性和符合你的利益。
  3. 别被偏好误导
    1. 我们做出的决定会反映我们的偏好。一旦我们意识到偏好和行为不一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
    2. 用专业术语解释就是我们感受到了“认知失调”,此时我们就会改变行为以满足偏好,但是忽略了偏好与实际的差距。很多时候,“我这么决定,因为我喜欢”应该改为“我喜欢这样,因为我是这样决定的”。

六、惯性与惰性

你身边是否有一些人,明明对象都劈腿了,但就是不分手?明明买的股票一直在跌,可就是不愿意抛?明明这条路已经走错了,可就是不愿意将车掉头?

其实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在一条道上走到黑,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惯性、二是惰性。

先来看惯性。人们之所以努力保持现状,是为了确保现有的权利不受损失。我们希望不要发生变化,其实是对稳定性的渴求,专业术语称之为“惯性倾向”。不变的即为稳定的,稳定的就是可以信任的,不稳定的就是不确定的。

如果要战胜这种不确定性,大脑当然要比在稳定的环境中做更多工作。我们的大脑不喜欢这样,因为它更喜欢节省能量(还记得第一天我们说的工作记忆吗?这个区域的负荷是有限的)。

其次是惰性。大脑并不喜欢对每一个决定都做理性分析,大脑的目标不是正确地认识世界,而是尽可能有效地在世界中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你仔细回想,会发现自己做的许多决定并没有经过有意识的思考,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认为”这样做的正确性,因为我们的大脑会在事后找一堆理由,让我们认为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大脑有时候会先下结论,然后再给这个结论虚构一个理由,这个现象叫做确认偏误。简单来说,确认偏误就是“先有观点,再找事实支撑”,而不是理性的“先有事实支撑,再形成观点”。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大脑不用给每一个决定都准备充足的理由,而只要在决定发生后,用俯拾即是的事实来填充即可。为了节约能量,此时的大脑就是懒惰的。

6.1 克服确认偏误

克服惯性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行。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如何克服大脑的惰性,也就是克服确认偏误。

首先你得追问行为的时间顺序。思考你对“原因”的认识是否仅仅建立在近期发生的行为上,同时这个“原因”到底是存在于行为之前还是行为之后,这样你才能分辨自己有没有犯确认偏误。

其次是要寻找更多可能的起因。找到行为的真正原因,即使是无意识的选择,也会有情感、直觉等因素在起作用,我们不会毫无缘由地做任何一件事。多投入一些时间思考是值得的,无论你为自己或别人都找了什么理由,仔细核查就会发现,它常常和相关情况完全无关,只是来源于一个之前的类似经历。

比如,当你对一个同事感到恼火的时候,大多和这个同事没什么关系,只是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启动了你的“愤怒警报器”而已。

七、其它思考陷阱

7.1 紧张效应

我们经常会听说某某同学平时学习成绩都不错,可是一到期末考试就考不好;某某同事平时侃侃而谈,但一旦要当众演讲,却连话都说不好。如果你问本人,他的回答往往是说“紧张了”。这可不是一种说辞,紧张确实会让人发挥不好。

首先,紧张会导致一些生理反应:血压升高、心跳变快、胃酸增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在血液中泛滥。

最关键的是,紧张带来的生理反应会反过来作用在大脑上,影响工作记忆,让人们记忆力减退。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这是一个争夺资源的问题。紧张会夺取大部分资源来战胜当前情况。

这样,给注意力和信息加工留下来的资源就很少了。进而,工作记忆会丧失更多的容量,大脑的灵活性也会降到最低。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旦能量和容量被占用,就会导致人的思考能力降低。

7.2 减少思考

既然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那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它,而不产生智商短路呢?那就是:减少思考。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在思考之前,用10分钟时间写下自己的恐惧。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把这种可能造成压力的恐惧“从系统中摘出来”,能够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十分钟里,磨刀不误砍柴工。

如果想将消耗资源的思考从大脑中挤出去,就需要专注于一些特定的词语。在高尔夫球赛中,球手通常需要顶着压力击球入洞。那些脑中想着击球入洞的人很容易失败。只有那些想着“安静”或者“专注”的人,才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免受压力的影响,正常发挥。

换个角度,如果你想让对手因为压力或紧张发挥失常的话,你可以在比赛前,“不经意”地问对手:“你表现一直这么稳定,是怎么面对压力的,能说一下吗?”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就会一直想着“怎么按照自己所说的来面对压力保持稳定”,而其实际表现却很可能大打折扣。

7.3 固化思维

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测试,请在5分钟内,用6根相同长度的木条,组成4个等边三角形。 …… 你的答案是怎样的?是不是摆成一个正方形然后在中间加一个“×”?很遗憾这肯定不是正确答案,但也不用灰心,因为参加这个测试的120个参试者,有95%的人跟你一样。

我先揭晓谜底,然后我们再来看为什么95%的参试者都答错了。正确答案是,摆成一个三维椎体,就像一个尖顶帐篷一样。

从平面到立体,看似一个简单的区别,里面却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思考陷阱:固化思维。

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当你手里拿着锤子的时候,看什么都是钉子”,因为你已经把“锤子是用来敲东西的”这个思维固定在大脑中了,就像你在做测试时默认了“平面三角形”这个思维一样。

我们的大脑习惯保持惯性思维,这种思考方式并不是不好,只不过它的应用前提是需要一直处在相同的条件下,还是那句话,这样做有利于节省工作记忆区的能量和容量。但是,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大脑对能量的“吝啬”让我们总是不能主动地去改变思考的方式,于是就形成固化思维。

7.4 孵化效应

要应对固化思维,就得具备创造性思考的能力,本书介绍了一种方法,叫做“孵化”。所谓孵化,即无意识思考,它会让人产生一种“啊,原来我可以这么做”的反应。

使用孵化效应有四个步骤:

  1. 准备阶段;
    1. 形成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阶段是对问题进行简单的思考,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认识。
  2. 先放松一小段时间;
    1. 进行“特殊形式的遗忘”,忘记你之前找到的解决策略,忘记上一次你成功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让大脑停留在当下问题的特性中,这样大脑就会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地对问题的特性重新进行组合。
  3. 等待脑海中出现“啊,我发现了”的时刻。
  4. 验证新的解决方法的实用性。

这个孵化效应的原理,就是让对问题的思考进入潜意识状态,通过退出显意识而把工作记忆的容量腾出来,让大脑更自由地运作。

后记

这本书读起来其实是很轻松的,因为它的结构就是“问题-原理-方法”,而且章节之间的相关性不强,因此非常便于在碎片时间阅读。

但不足之处在于有一些知识点并没有讲得很清楚,而且对于原理的解释也略有一些牵强,如果我们在读原书的时候,出现读不懂的地方, 这时先不要急着否定自己,多进行思考查证,否则就是犯了权威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