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前言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是个很难达成共识的问题。不过能确定的是:好的教育一定是简单的。
这似乎与通常的印象不相符,因为教育孩子的场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现在又有那么多的新概念,新理念,看起来教育应该是挺复杂的事情才对啊。
其实千变万化的教育场景和层出不穷的教育名词背后,都是同样的教育原理和规律,比如自由方能自律,比如行大于言等。
拨开迷雾,看清本质。作为(未来的)父母,我们要有意识地去认识和理解这些原理和规律,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当你的信念合理,合乎规律,你自然就能看到无数场景背后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反应。
大道至简。
一、习以为常的观点分析
有一次英国作家萧伯纳去参加一个晚会,在会场他实在无法忍受台上演奏的那些庸俗的乐曲,于是就捂住了自己的耳朵,有人对此很不理解问:“难道您不喜欢这些音乐吗?这可是最流行的呀!”萧伯纳反问:“流行的就一定是高尚的吗?”那人又说:“不高尚怎么能流行呢?”萧伯纳微微一笑说:“那么流行感冒也是高尚的吗?”
且不论故事的真假,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一个很符合实际的推论:大家都在做的,未必就是好的,或者未必就是对的。
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些家庭教育中大家习以为常的看法和做法。
1.1 童年竞争不是好事
一直以来,我们的习惯都是崇尚竞争,犹如崇尚美德一样;而且很多家长认为,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这实际上是一个大大的误区。
童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龄段,有独特的任务和规律。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按照蒙台梭利的说法,人是有精神胚胎的,而人类的童年之所以那么长——比所有动物的童年期都要长——就是要给精神胚胎成长的机会。
按照我的理解,精神胚胎其实就是人的信念系统,包括三部分:
- 对自己的认知;
- 对世界的认知;
- 以及对自己和世界关系的认知。
只有精神胚胎顺利成长,人才会拥有强大的内在力量,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可惜的是,很多家长看不到,或者看不懂这个简单的逻辑,他们更愿意把精力花在一些眼前的竞争上。理由是:社会需要竞争,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能不说,这看似长远的考虑,实际却是短见。
比如很多家长会非常在乎一些可量化的对比。孩子会背的唐诗比别人多几首,成绩的排名,获得了多少证书等等,不断地推动着孩子和别人比。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的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于是孩子的内心就变得越来越羸弱——精神胚胎得不到合适的成长。
除了会削弱孩子内在力量之外,早早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还有以下几个损害:
- 会破坏孩子的合作能力;
- 合作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可现在的情况却是,孩子几乎从幼儿园,甚至更早开始,一切活动都是以竞争为目的,哪怕玩耍,哪怕吃饭,最后也不是以快乐而是以名次为目的;
- 这种持续不断的竞争训练,使得孩子很少有机会去学习合作。
- 可能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 有些孩子确实能被训练得很有“竞争意识”,从小表现出极度的争强好胜,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简单点说,这些人会逐渐放弃自己内在的需求和愿望,一切以社会评价作为价值判断标准;
-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极端的功利主义者和一个妄想中的精神病人,其心理机能是一样的。
- 可能会损害身体健康;
- 长久的、超过承受力的压力首先会在情绪上积压毒素,影响做事效率和品质。而情绪上的毒素多了,又会影响到生理健康。比如压力过大或睡眠不足,会影响儿童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的身高,也可能影响身体其他方面,比如皮肤病。
- “我从未在一个快乐少年的脸上发现过暗疮。”教育学家弗洛姆这样说。
1.2 自觉的前提是自由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也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糖罐的故事。
妈妈为了不让孩子吃太多糖,就把糖罐藏起来,可是没过多久,就发现孩子偷偷拿糖吃。妈妈意识到这样不是办法,不仅糖没少吃,还学会了弄虚作假。经过认真的思考,这位妈妈决定把糖罐交给孩子保管,约定好每天吃两块糖,并且根据糖罐里糖的数量,还约定了多长时间补充一次糖罐。就这样过了几天,妈妈悄悄去数了数,发现孩子真的一块都没多吃。
教育方法的改变,背后是教育思路的改变,也是养育信念的改变。家长由监督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权力。而这种权力的下放,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出自觉的品质。
很多人会担心,给孩子自由,会不会养成他不听话、不守规则的坏毛病?事实是,如果家长平时很少限制孩子的自由,那么遇到个别真正危险的东西或者不可做的事情,你告诉孩子不要去动,孩子会很听话的。但凡不听话的孩子,是因为他听到了太多的“不许”,对这个词已经产生“心理抗体”了。
蒙台梭利就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犯的最大最可耻的错误。
1.3 游戏和学业可以兼顾
在很多家长的养育信念里,玩耍是没有价值的,是可以随意阻止和打断的。在他们心目中,玩耍只是儿童的一种“年龄属性”,没有“价值属性”,玩不玩、玩什么都是一样的。有的甚至就认为,玩耍和学习根本就是冲突的,就像美食和减肥一样。
事实上,玩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材非常之重要。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早已证实,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剥夺玩耍,不仅是剥夺儿童童年的快乐,更是在剥夺他们有效的学习方式。
尤其是在当下,孩子们的玩耍和学习被严重对立起来,人们只看到孩子在被迫学习中获得的一点成绩,却看不到放弃必要的玩耍所遗留的长期的隐患。先不说长期,玩耍不足也会影响到短期学习成绩的好坏。
我们都知道,学习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更多时候是由学习态度决定的,也就是说学习是一件需要智力和情绪双轨并行来发展的事,成绩和孩子的情绪,感受完全呈正相关。
如果孩子对于学习的感觉不好,态度就会消极,就会出现磨洋工、不专注、理解力差等问题,这样一来学习成绩不可能会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孩子——挺聪明,就是不好好学习。
所以你看,游戏和学习不仅不应该是冲突的,甚至是相互促进的,包括电脑游戏也是如此。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电脑游戏也是游戏的一种。我们需要用更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电脑和手机游戏。
二、家长的教育能力
家长的教育能力,和年龄,和经验,和学历,都没有直接的关系,只和你的主动思考和学习能力有关。
2.1 控制不是教育
葫芦大家可能都见过,可是有些葫芦放到你面前你未必敢认,形状千奇百怪,什么都像,就是不像葫芦。原因就是这些葫芦从小被套着模具长大,模具什么样,它就长什么样。有什么样的模具,就有什么形状的葫芦,也就是说,你可以把它塑造成任何你想要的模样。
你觉得这是教育吗?当然不算。可是这种做法背后的逻辑跟很多家长的信念又何其相似——我要把你塑造成我想要的模样。
现在家长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了,对孩子的教育意识也普遍增强,但是教育水平不见得同步增长,认为控制就是教育的家长仍然不在少数。而且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高学历的家长教出来的孩子在学业或心理方面反而更不如意。
我曾经见过很多学历很高,教育孩子也很“用心”的家长,他们往往很强势,在一些基本的教育问题上认识不清,却又自以为是,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孩子的一切都需要在自己的规划和控制下完成,小到一碗饭,大到孩子的未来。
他们的这种强势更容易把天赋很好的孩子培养成笨蛋、抑郁症患者和神经病(是真的神经病,不是骂人)。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会帮你少一些控制,多一些教育:
首先不要有培养完美小孩的想法。虽然没有哪个家长会承认自己有培养完美孩子的想法,事实上太多的人在做着这样的事。孩子不按时睡觉是问题,不好好吃饭是问题,腼腆是问题,好动是问题,不好动也是问题,说脏话是问题,不爱说话也是问题,太活泼是问题,不活泼也是问题…….
其次要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口头上大家都在说孩子是不一样的,但实际上,人们往往害怕孩子与众不同,特别是当孩子的行为与主流价值取向不同,或者和父母设计的路径不同时,很多家长就会忧心忡忡,力图改造孩子。
第三是要戒断严厉和专横。严苛的训练也许会让孩子成材,可以获得一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这种方式对生命的压抑是确定无疑的。例如写出名作《变形记》的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他的父亲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虽然没能阻止他文学才华的流露,却令他的整个人生和生命都晦暗不堪。
2.2 求完美最不完美
教育的目标是尽可能让一个孩子优秀,但教育最要提防的就是求完美心理。
“求完美”之所以是一种破坏性的教育行为,在于它是一种反自然行为。不仅是因为完美这件事本身就不切实际,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而且要求孩子完美势必会伴随着控制和比较,和那个著名的“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方式会使得孩子耗费大量的精力去适应家长和老师的要求,独立的“自我”却无法得到舒展。
站在教育的出发点上,没有一个家长会承认自己要培养完美小孩,所有人都会赞成“宽容”、“接纳”等理念。可在信念的层面却并非如此,有相当大比例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足是不接纳的。看到这里,你也可以扪心自问:我允许过孩子哪些方面的不足?
“求完美”的信念会促使家长事无巨细的要求和单方面制定“完美”的目标,会以成年人的强势不断地改造孩子,较少或者根本不关心孩子正常的天性和需求,破坏就这样形成了。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孩子的无力感总是和父母的强势呈正比,父母越强势,孩子越懦弱。
不求完美,不是一种懈怠,而是一种勇气。人必先征服自己的自卑和虚荣,才有力量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完美。
2.3 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有句俗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在儿童教育中,这句话并不合适,因为儿童的首要任务不是“学规矩”,而是发展自由意志。
如果你的孩子不得不小心谨慎地应对周围的世界,这对孩子来说不啻于一场灾难。因为他的天性要求他尽情地探索世界,扩展自我,而如果环境里处处充满了约束和限制,这会让幼小的孩子疲于招架,不知所措,成长的正能量被无端消耗,心理秩序被扰乱。后果不可谓不严重。
在童年时期,家长应该专注于为孩子提供爱和自由的环境。尽量让规矩少一些,再少一些,只要孩子的行为对自己没有危害,对他人没有危害,对环境没有危害,就尽可以由着他去探索,去尝试。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提倡老人带孩子的原因,老人会出于安全,卫生等各种实际不必要的考虑,去限制孩子的各种探索活动。
有的家长可能会质疑这样是不是溺爱孩子。我们先来定义一下溺爱:溺爱是物质上的,是最轻易的,也是以满足家长需求为核心的爱。没错,溺爱孩子更多是满足家长的心理需要。
而精神的“溺爱”却是我们所提倡的,它包括:充足的陪伴、深厚的关系、自由的氛围、良好的榜样等等。其中少立规矩,就是保障自由,提高爱的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有一个物质丰富的童年不是坏事,但拥有心理丰盈的童年才是人生的幸运,而“自由意志”则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大的奢侈品。
最后把一首诗,海桑的《一个小小孩》,送给大家。 一个小小孩 如果他干干净净,衣帽整齐 如果他规规矩矩 这可并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开口 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见再见你好 如果他四岁就能让梨 这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小小孩,应该是满地乱滚 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 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 他应该长时间玩着毫无目的的游戏 他是一只自私、可爱又残酷的小动物 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 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 而不是朽坏下去
三、早期教育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再次迎来小宝宝。现在我们就聊聊早期养育的那些事儿。
3.1 胎教、母乳喂养和纸尿裤
3.1.1 市场上胎教的手段五花八门,大多却偏离了胎教的本意
胎儿和母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明白这一点,你就知道胎教应该以妈妈的情绪为衡量标准,最高准则应该是让妈妈觉得身心舒泰。
比如理论上来说,看一场美术展要比逛商场是更好的胎教选择。但如果你实在不喜欢看美术展,却非常想去逛商场,那就不要犹豫,逛商场去吧。此种心境下,逛商场就是比逛美术馆更好的胎教行为。
当然,准妈妈也要知道底线,不能完全放飞自我。恐怖片,刺激的游戏之类的,可能平时你喜欢,但是怀孕之后还是戒掉为好。
总之,不要被市场上的胎教概念忽悠,妈妈自己的感觉才是最好的衡量标准。
3.1.2 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自带口粮来到这个世界上
最不济的母乳也强过最好的奶粉,母乳是奢侈品,优质奶粉是合格品,劣质奶粉是危险品。吃母乳还是吃奶粉,这不仅是营养方面的差异,也是儿童内心安全感的差异。
因此,建议把母乳喂养作为送给孩子的第一份大礼。
3.1.3 纸尿裤确实带来不少方便,但不宜过度使用
纸尿裤的方便主要是给成年人带来的,省去了很多换洗尿布的麻烦。但是对婴儿来说未必是好事。你想想看,不渗漏的纸尿裤意味着一包尿全都兜在孩子的屁股上,所谓的干爽只是相对的。
对婴儿来说最好的尿布还是传统的纯棉尿布。虽然洗起来有点麻烦,你可以买一台小洗衣机,专洗尿布,也更加经济环保。
当然,并不是说纸尿裤完全不能使用。只是作为父母我们要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不能全被电视广告带着走。
此外,婴儿车跟纸尿裤是同样的道理,更多方便的是父母,对孩子并非完全是好事,请适度使用。
3.2 隔代抚养
很多家长在孩子刚过了哺乳期,一岁左右,甚至更早,就把带孩子的任务“承包”给爷爷奶奶,即使生活在一个家里,孩子的吃喝拉撒一切事务,全部由老人包办,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只是业余角色。更有一些没条件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家长,干脆把孩子全托给老人,一周见孩子一次,或一个月甚至一年见一次。
孩子出生前几年,往往正是父母们在事业上打拼最忙的时候,但这不能,也不该成为自己对孩子大撒手的理由。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理由,只要想对孩子用心,时间总会找出来,办法总是有的。
如果你认为此时的奋斗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那么我用我自己的实际经历,和众多的实际案例告诉你,现在对孩子的用心陪伴,实际是一种收益极高的投资,受益者不仅是孩子,也是父母。
现在罹患自闭症、多动症等神经官能症的孩子越多越多,经医院统计,就诊的孩子往往有较为典型的成长经历,如90%以上在幼年早期和母亲有较长时间的分离,由老人或保姆带大。
而负责照看孩子的老人或保姆要么对孩子管得太严,包办太多,要么经常把孩子交给电视机,手机,电脑,不注意和孩子的互动交流,几种原因加起来,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智无法正常发育。隔代抚养开始的年龄越小,和父母相处时间越短,孩子的症状就越严重。
避免隔代抚养,并非意味着父母一方必须有一方辞职回家专门看孩子,更不是否定老人帮忙的价值。能有老人帮忙看孩子是年轻父母的幸运,关键是你要坚持“隔代帮忙”而不是“隔代抚养”。孩子只要经常见到父母,经常有和父母亲密接触的机会,能感受到父母的用心陪伴,也是可以的。
3.3 启蒙教育的两个关键
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影响深远。主要分两个方面:智力启蒙和情感启蒙。
智力启蒙的关键是语言的输入。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语言的清晰度和思维的清晰度完全呈正相关。还有一种说法,“语言是大脑的体操”。所以,落实到行动上,从孩子出生,我们就要和他多说话,多交流。
需要注意,和孩子说话的目的是正常交流,所以不要太刻意,以免变成唠叨和噪音。另外完全没必要过分使用“吃饭饭”、“睡觉觉”之类的叠声词,总用这种儿语跟孩子说话并无益处,反而会增加孩子后期识字的困难。同时语气要平和,避免语气和表情上的夸张,不要动不动就升八度来表达自己的喜悦。
情感启蒙的关键是多和孩子接触。这很好理解,无非是要父母尽可能地多和孩子相处,多去用心陪伴,多去抱他,抚摸他,而不仅仅是陪着。曾有心理学家用刚出生的小猴子做过著名的“恒河猴”实验,证明幼儿天性需要和父母的身体接触。这也从另一侧面证明了,把孩子交给电视和电脑是多么的错误。
另外,从小就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对智力启蒙和情感启蒙都有帮助。
做好启蒙教育,还要防止进入以下几个误区:
- 首先,不要轻易把启蒙教育委托给早教机构;
- 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不要对早教机构报太高的期望,如果你是想给孩子找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地方,那倒无可厚非。
- 其次,不要把启蒙教育和“提前学习”混为一谈;
- 有的家长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知识的学习,甚至逼孩子提前学习学校的功课。很多知识和技能,早学晚学,最后结果都一样。但早学的作用大概就是能造成“智力被开发了”的假象,批量生产“伪神童”。
- 这可谈不上是启蒙教育,启蒙教育一定是顺应孩子发展规律的,在孩子感觉愉快和轻松的情况下完成的。
- 第三,不要相信任何测试,尤其是有商业目的的智力和心理测试;
- 在童年时期,我们只需要做好分内的事,就可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智力基础和心理基础。
四、习惯简单粗暴的家长
家庭教育中经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明明是想为孩子好,最后却搞得一团糟的例子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教育者太过“简单粗暴”了。
4.1 注意你的潜台词
家长“简单粗暴”的表现之一,就是只关注自己说了些什么,没关注这些话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把玩具弄坏了,说“你不爱惜玩具,就送给别的小朋友吧”。且不说“爱惜玩具”的要求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什么是爱惜,让那个玩具干干净净地摆在那里就是爱惜吗?被孩子拆卸弄坏了就是不爱惜?
更糟糕的是,这句话所传递的信息,或者说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有以下几点:
- 我是个不爱惜玩具的人,妈妈对我不满意;
- 妈妈要把我的玩具送人,是对我的惩罚;
- 谁也别想碰我的玩具,我可不想送人;
如果你经常这么说,孩子就会经常接收到这样的信息,长此以往,如果你发现孩子出现故意损毁玩具、自尊感不强、不愿意分享玩具等情况时,千万不要惊讶,这几乎是必然的。
教育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因为人都有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的能力,儿童尤其对背后传递的信息比成人更敏感。因为儿童的意识比较纯净,就像一面干净的镜子,更容易照出真相。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儿童的大脑处理和加工系统还没有被过分扰乱,所以能更敏锐地捕捉到成人的潜台词。
比如吃饭的时候,家长会经常说这样的话:
- “宝宝是好孩子,妈妈一叫,就马上来吃饭。”——潜台词:如果你不立即过来,就不是好孩子。
- “好孩子都是自己吃饭,不用别人喂,让妈妈看看你是不是好孩子。”——潜台词:你经常让妈妈喂饭,所以你不是好孩子。
- “你不喜欢爸爸妈妈了吗?怎么不过来和我们一起吃饭?”——潜台词:不和我们一起吃饭,就是不爱我们了。
在这样的语境中,家长把孩子吃饭的表现和“好”、“坏”以及与父母的感情联系起来,让孩子倍感压力。依天性,儿童都想讨好父母。所以,最初我们这样说时,孩子会努力迎合父母,努力让父母满意。
这样一来,孩子吃饭就不是为了吃,是为了讨好父母,吃饭就变成一个任务。而且这个任务天天有,顿顿有,孩子无论如何也无法回回让父母满意。
孩子在父母的持续“激励”之下,就会开始出现愧疚,对自己的否定,对吃饭这件事的排斥等负面情绪,然后吃饭这个事情就变得一团糟了。
对潜台词的注意,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养育信念的检查和升级。什么样的信念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信念做什么样的事,这是必然的。
4.2 有脾气没教育
很多家长总是喜欢发脾气,并且习惯把脾气归咎于孩子不听话,或者孩子的行为太气人,认为自己发脾气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教育孩子。这也是“简单粗暴”的表现之一。
坏脾气造成的后果是什么,给大家大概描述一下。
- 轻度后果:孩子逆反、消沉、多疑;
- 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脾气暴躁、爱抱怨或抬杠,为人苛刻;
- 重度后果:抑郁症、性变态、神经障碍;
所以,说坏脾气是教育的死敌,人生的陷阱,并不为过。对于坏脾气带来的后果,大多父母其实心里也都清楚,只是做不到。经常是痛下决心要改,临到事上,火气上来,怎么也控制不住了。
如果你脾气很差,那你童年经历中要么身边有个爱发脾气的人,要么内心经常有委屈感。这两种情况都会为以后脾气差埋下隐患。所以,脾气差也是事出有因。只不过我们作为成年人,不能拿过去的经历当借口。过去的经历我们无法更改,但对现在的自己,你总是可以控制的。
脾气总是和理性思考成反比的。你如果能有意识地去思考问题,理解情形,尊重情形,把问题想透之后,你往往就不会发脾气了。
坚持做练习,可以提升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升级自己的养育信念,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你经常发脾气的状况。
至于发脾气前先数10个数,或者想办法转移注意力,积极暂停等做法也可以用,当时应该会有效。可要想达到长期效果,还得从你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对事情的信念上入手,努力成为更理性的自己,这也正是“理性养育”的价值。
4.3 讲道理、唠叨和体罚
4.3.1 讲道理
把“讲道理”当成教育,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
孩子当然需要教育,但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头的“道理”,这是在使蛮力,是简单粗暴,也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复杂。
否定说教,并非否定言语教育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给大家提供两个建议:
- 讲道理一定要心口一致;
- 你说的道理你自己得信,而且是确信。
- 比如有的家长明明对孩子的成绩在乎地要命,偏偏想知道:在孩子没考好时,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不要在意分数?不要把“如何说”仅仅理解成为说话技巧,而要多想想,你自己到底是如何想的?
- 说不如问,问不如听;
- 有效的教育背后的逻辑一定是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一点出发,启发式地去问孩子问题,引导孩子主动思考,主动得出结论,要比告诉孩子结论,要高明得多;
- 同样,你认真地倾听孩子说话,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分析和总结,而且倾听还可以让关系更融洽,可谓一举两得。
4.3.2 唠叨
什么是唠叨?唠叨就是那些随口而出的、不断重复的、总给人带来负面情绪的话。特点是:负面、无效、重复。
唠叨往往没有恶意,确实一种恶习,一种简单粗暴。最可怕的是经常性的唠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就像钝刀子割肉,一点点削去孩子体内的正面成长力量,如好奇心、自信心、责任感、判断力等等。
4.3.3 体罚
至于体罚,就更是简单粗暴了,同时也是成年人黔驴技穷的表现。
试想,一个成年人得多没办法才会使用体罚啊?!谁不知道体罚的结果一定是孩子被搞定,毕竟体力上的巨大落差摆在那里。
但凡有一些理性思考能力的成人都不会使用体罚。有的家长会说,孩子的表现很顽劣,不打记不住。没错,打了确实能记住,只不过是记恨的记。
孩子一定不是从小就这么顽劣,合理的做法是耐心找原因,从和孩子的关系入手,慢慢去矫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也不可能指望一顿打就把冰化开。
五、要勤加学习
家庭教育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要取得好成绩就得勤加学习,否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1 靠专家不如靠自己
现在家庭教育专家满天飞,其中大部分都是专业的,但也不乏鱼目混珠之辈。此外,专家所讲的大多是普适性的规律和方法,具体到你自己的孩子身上,还得你自己来。
因此我认为父母就要靠自己,让自己升级,让自己靠谱。
比如可以通过下面三条标准来判断你的方法是否合理:
5.1.1 看孩子的状态
正面管教里面有一个理念: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同理,当孩子感觉很糟糕时,他就不可能做得好。
如果你的教育方法得当,那么孩子大多数时候的状态应该是放松的、开放的、积极的、愿意配合的。即便有些时候因违反规则被限制,或者遭遇挫折,也能迅速走出低落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如果孩子是相反的状态,那你就需要立刻,马上开始学习和调整了。
5.1.2 体会自己的感受
没错,你的感受也是很重要的线索之一。
养育孩子从来都不是轻松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有科学的认知和方法,这个过程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熬。
比如孩子三岁之前,看护的家长如果整天担心孩子会不会摔着,衣服会不会脏,和其他小伙伴闹别扭怎么办等等,那确实够提心吊胆的,你得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随时准备阻止或者救援。
5.1.3 长期的效果
想控制一个年幼孩子的行为其实真的不难,或威逼,或利诱,或者双管齐下,再不行就上手,总能达到成人的目的。
不过这样能达到的,只是短期的效果,可能就当下那一会儿,还会有副作用——经常反复。让家长头疼的行为总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就像夏天围着你转的蚊子。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切身体会,那就需要注意了。这样可对孩子的持续成长很不利,你得意识到这一点,作出调整。
说到长期效果,其实我们也不必看得太远,可能就是一两个月。
除了自我判断,你还可以升级自己的养育信念,还可以学习理解情形和尊重情形,做到这两方面的升级,妥妥的高手父母!
5.2 尊重客观规律
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你尊重它,它就帮你;你不尊重它,它也就不帮你,就这么简单。
比如习惯,所有的家长都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方面的规律是什么呢?
杜威指出,人们在对“习惯”的理解中有一种错误,“把习惯等同于机械和外部的动作模式,而忽视智力的和道德的态度”。什么意思呢?习惯并不仅仅是动作的重复,更重要的是个体对于习惯的判断和态度。
比如学习习惯,如果家长监督和奖惩工作做到位的话,孩子也可以养成专心写作业的习惯。可更要紧的是,孩子内心对作业这回事的态度,以及家长不在场的时候孩子对要不要继续专心写作业的判断。
一切培养习惯的行为都要首先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在愉悦感中去慢慢养成。真正的好习惯,是孩子有能力也有兴趣安排自己的一切事务。
把握好这些客观规律,你对培养孩子的习惯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就会收获不同的结果。
5.3 做更理性的父母
孩子是每个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没有之一。每位家长都愿意为了孩子倾其所有,包括财富和生命。
然而做好父母不仅要有愿意付出的心,更重要的是明白如何付出。前者大部分父母都有,后者却不一定。其中的差别就在于对养育孩子这件事理性程度不同。
发现家庭教育其实就三件事:一是孩子,二是情形,三是自己。所有的理论也好,工具也好,都是围绕着三件事来,没有能超出范围的。
而进一步又发现,把这三件事做好,光靠爱孩子的心还不够,更要紧的是理性。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是对孩子的理性;理解和尊重情形的需要,是对情形的理性;自我成长,升级养育信念,是对自己的理性。
因此,做合格父母,做优秀父母,就是做更理性的父母。
后记
这本书分享了很多看似违背常识,实际却是符合原理和规律的理念和做法。作为家长,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要能发现复杂的情形和理念背后的规律。才能拨开迷雾,抓住本质,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