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闭环思维:让靠谱成为习惯》
作者名:智俊启
出版方: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48408

前言

这是一本教如何当员工、如何当下属的书,那有人心里不平衡说为什么不教怎么当老板?教当老板自然有教当老板的书,不用心里不平衡。

如果你是职场新人,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很多职场的好习惯。

一、你怎么看待公司的事

员工在职场一定要先搞清楚一件事情:谁给你发薪水。

有些员工喜欢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事情,站在其他员工的角度考虑事情,当然,这样做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的想法和立场,更好地达到共情的目的,但那只是更好地达成目标的过程,员工不能把屁股也坐过去。

跟员工有最紧密的金钱合作的,是公司,不是其他员工,也不是客户,其他员工和客户都是公司这个平台带来的附加物。

平台好了,有持续贡献的人就会更好,平台不那么好,员工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关系要有清晰认识,很多人总觉得公司和员工是一种对立关系,在争抢创造出来的价值,这是不对的。

老板往往比员工想象中的要更聪明,所有拥有这种思维的员工,老板全部都看在眼里,升职加薪是不可能的。

我们常说员工要以合伙人的要求要求自己,意思就是把完成公司的任务当成完成自己的任务,把花公司的钱当成花自己的钱。

公司都会有一些活动报上来让领导批复,负责人把计划详细说了一遍,信心满满,领导则通常会问一句:活动能达到什么样的可量化效果?

钱花下去,就必须给一个可以数据化的结果,而不是「貌似很热闹」就可以了。大多数情况下,这就能打退一部分人的计划,因为他们根本拿不出来也没想过。

而另一部分人还会信心满满,这时候领导会让他们对自己报上来的数字立军令状,要是数据没达到,一半经费从负责人的工资里每月扣,如果达到了,公司再给负责人一笔奖金。

但是绝大多数时候,这个军令状几乎没什么人敢立,刚刚还信心满满的看到真金白银的对赌,立马就犹豫了。

这说明什么?他们的信心满满仅仅是试图 0 风险欺骗领导而已——作为员工,如果有这种「公司亏损不关我事儿」的想法,基本就已经完蛋了。

二、好的下属是怎样

如果你在公司里不是老板,那么你就肯定有上司布置的任务要完成。

作为一个合格而靠谱的下属,最重要的是做到哪几点?

2.1 完成任务

你说完成任务不是应该的吗?这里的完成任务指的是不惜一切代价地完成任务。

有些人非常善于找理由,而且他们往往是这样,当提前想好了完不成的理由之后就不再努力了。

比如有一件事我让他去做,中间有一个环节可能是需要他自主性去联系其他部门找到答案的,他遇到了这个槛以后,既不去想办法完成,也不来求助上司,就搁置着开始干别的工作甚至开始拖延起来。

当最后事情没有完成,你去找他的时候,他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这个事情您没有跟我讲这块细节,我发现没法做下去啊,即一边偷懒一边还能甩锅给你。

这样的员工我们平时并不少见,可以环视一下自己周围的很多同事,其实都属于这一类,但当你只是他们的同事而不是上司的时候,你并不会觉得有多大的问题,但如果你站在他们上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同事其实是职场毒瘤,是不会有出息的。

上司布置的任务,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成,你不能说什么客观条件不允许,客观条件并不能决定事情没法完成。

如果一项工作要回家完成,家里就算没电脑也可以去借,可以去网吧完成,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如果真的是客观条件绝对性地不允许,那么就要立刻提前提出来并求助,而不是等到任务时间到才说无法完成。

2.2 在听话和提议中间找到平衡

一件事情总有负责人,既然上司交给你任务,对你来说,上司就是负责人,那么你的任务就是按照负责人的要求把事情做好,如果上司说你完成的这件事不理想,那你就得去修改,一直到符合上司心目中的质量要求为止。

你不能说「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或者「是不是我跟你审美不一样」,你要注意,首先通常来讲,上司了解的信息比你多,所以「你觉得」并不太重要,完成任务才重要;其次是谁负责的事情就应该听谁的,因为谁承担了后果。

:::info 那么如果你坚持认为上司的想法并非最好呢?你提前准备一个详细的优劣势的方案跟上司私下沟通,如果上司采纳,则以你的为准,如不采纳,那么就执行即可。 :::

2.3 跟客户谈判而不是上司

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有很多难点,比如客户会在公司规模尚小的时候提出一些不合理的合作要求,有时候下属会说「这个问题要不就这样吧,不然没法签了」或者「要不我们再让一点利,我们再给他们一点流量」。

去看下属的聊天记录,下属也会就直接把客户的想法反馈给了老板。公司尚小,让一些合作条件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下属,应该尽量去跟客户谈判,把公司的优势反馈给客户,努力在保证公司利益的前提下赢得客户信任,把合作谈下来,而不是为了促成合作或者完成自己的业绩跟自己的老板谈判。

这样的下属到底是在为谁打工呢?如果是自己一直让合作条件,那么老板可以直接把最谦让的条件挂在网站上,一个人都不需要雇佣——下属如果只是一个传声筒,就没有任何价值。

2.4 事事有回音

在职场上领导最讨厌下属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凡事没有结果」,没有之一。比如领导布置了一项任务以后,到了最后时限,才说做不了,或者是根本不告诉领导完成情况,需要领导自己去问。

如果真的能力有限,作为下属完全可以尽早提出来,那么领导就可能会找能完成的人去完成;如果真的无法在规定时限中完成,也完全可以尽早提出,并要求延长一点期限。可是到了期限却不给结果,这就是最坏的习惯——到底是做不了,还是做了一半,还是根本没开始呢?

就目前的经历来看,的确是发现年轻人里这么做事的比例非常大,所以这就是一个职场中可以拉开差距的习惯。

不管是上下级还是平级之间,一旦需要有工作配合,就必须事事有回音,就算在休息日有工作需要配合,而另一方刚好在外面的,也不能到家了才回应,而是需要立即告知对方自己大约几点可以到家开始工作。

它的好处在于如果事情紧急,对方可以选择是否交由别人配合;如果不紧急,对方可以在这中间的几个小时内做一些其他预备工作。

最怕是一些员工明明应承下来,却不及时告知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开始,直到对方催促才理直气壮地说:周末在外面逛一会儿街,没有及时回家处理工作不是很正常么?

一定要及时把你的状态同步给跟你配合的同事,让别人知道该干什么。

三、做有用的人

之前都在说下属应该做什么,那像我们开头说的一样,有些人可能会不服气,说对下属的要求那么多,那么老板应该做什么呢?

:::info 下属做不好,就会被公司淘汰;而老板做不好,一样会被下属和市场淘汰,因为市场是双向选择。 :::

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但大多数人却只是「人」。对下属要求那么多,本质上是让这些下属从「人」里脱离出来,变成人才。

一只天天下金蛋的母鸡,好的主人会给好的环境,以便维持身体条件和保持动力,差的主人或许没那么在意,但至少也不会舍得宰。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一要请假,领导说请假你就请自动辞职,但为什么另一些人要请假,领导还关照要吃好玩好?是领导的亲戚吗?不是,都是一起进来的员工。

职场竞争的本质,是有用,谁更有用,谁更有价值,谁就能过得越好。相反,总是没预料到各种突发情况,总是给公司添麻烦的,就一定不行,这不是说在这家公司不行,是不管到哪家公司都不行。

做有用的人,还要做持续有用的人。

有些人原本是很有用,但当发现自己可以推脱责任,或者可以把任务分给其他人的时候,他们会自以为聪明地把任务给其他人——少干了活,又不少拿工资。

但长此以往,这个人就无法持续有用,当一个人的核心事情慢慢移交给了其他人,是都可以被人替代的时候,也就离走不远了,这个规则对普通员工是如此,对高级管理者也是一视同仁。

四、担责与职位

职场就是战场,每个细节都是拉开差距的好机会。作为一名员工,一定要注意,一家公司里没有什么跟员工没有关系,只要你是员工,只要是公司的事情,不管你是什么岗位,就一定跟你有关系。

某公司有一个部门A的负责人,老板说过她很多次,就是她对公司不够上心。平心而论,她的工作量是不小的,但是经常犯低级的职场错误和工作错误,这就是不能担任重要岗位的明证——对公司不够上心。

她曾经很委屈,说我对公司很有感情,很上心啊。可注意,完成更多工作并不是很上心的表现,一个人如果真的对公司上心,她就会提前完成任务,会对任务给出很多的备用方案,会及时反馈工作数据,并每天或每几天就给出一次能做得更好的工作建议,而不是老板不布置、不要求这些就不做,以致于在突发状况下让公司受到损失。

相反,这家公司里有一个部门B的负责人,不仅自己部门的事情管理得好,还能给出其他部门的工作建议,公司的每一件大小事务几乎都有他的参与,还确实能够找到其他人疏漏的地方,帮公司填补漏洞。

这就是上心,真正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随着老板和公司对他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升职加薪怎么能不快呢?他走了后老板找谁来顶?一个人走的时候公司损失越大,老板就越是会自动自发地给升职加薪,提前避免损失的发生。

:::info 一个人的地位基本和他需要承担的职责相匹配,同时,主动承担了更多职责,地位也就不远了。如果有人对公司让负责更多事情表示不满,把机会看成是剥削,就属于拎不清了。 :::

五、结果主义

这本书的名字叫《闭环思维》,那什么是闭环思维?

老板交给你一项任务,从你接手开始算起,一个圆就开始了第一笔,你必须要努力把它画成一个整圆为止,在这个圆被画满之前,全部都是你的责任——如果你没有把工作素材带回家,不要问老板要,自己回公司去拿,除非你确定老板愿意给你。

闭环思维,是结果主义,当你给老板汇报最终工作情况的时候,不能说没完成,不能说结果不够好,不能解释客观原因,而是必须是「搞定」;如果不是「搞定」,那么这就不是最终工作汇报,而是一个中间态,你必须同时带上接下去你要怎么做,以及需要多少时间去搞定。

老板要的是结果,至于这个结果是员工轻松搞定的还是三天三夜不睡觉搞定的,对老板毫无意义,对公司也毫无意义。

曾经有一项调查,在「结果」和「加班」中要选择一项的话,你会选择什么?

结果大部分员工选择了「加班」,也就是说大部分员工宁可付出「苦劳」来削减自己万一无法完成任务的压力,也不肯用尽全力、试尽各种方法去完成任务。

可这恰恰又跟公司和管理者的想法是相违背的,在公司心里,只有结果——努力了没结果,等于没做。

后记

很多员工和下属看到最后会觉得当员工好难,当老板好爽,但其实这个逻辑是这样,通常来讲,当不好员工的,基本也当不好老板。

当员工都做不到闭环,还能指望在没有人「压迫」的当老板的过程中能做到自我闭环么?当员工都比不过公司里仅有的那么几个竞争者,还能指望当老板能敌得过多如牛毛的竞争对手么?

在同事中先出类拔萃,先成为公司的稀缺人才,是今后不管换岗位、换公司还是创业的最基础要求,因为不管到了哪里,以什么方式挣钱,人类社会的合作回报本质上都是价值的回报,而最大的价值,则是这个人本身的价值,这个价值包含了技能,也包含了思维,更包含了做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