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纤丽木棉(碧读好书指南原创首发)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佛家亦说 “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由此可见,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
可以说,静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每一个人,若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所得、有所成,都离不开一个“静”字。
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也会骄矜、浮躁。安静的人会在仔细观察中审时度势,深入思考,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心不静,每天就像坐过山车或打鸡血,一会儿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一会儿又挫败感来袭,整个人被打到谷底。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永远没个安静的时候。
没有内心的安静,人就在痛苦与痛快之间来回折腾;没有内心的安静,人的能量就在害怕得不到和害怕失去之间消耗殆尽;没有内心的安静,“打鸡血”的快感和激情褪去,紧接着的就是痛苦来袭。
失去内心的安宁,没有成功的时候,想着盼着拼着命地去争取成功,成功之后,又害怕失去。
失去内心的安宁,成功之前是一个痛苦的等待和煎熬过程,成功之后又是一个更加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的过程。
追求成功本身没有错,但我们有时要停下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如果没有内心的安宁做保证,即使获得成功,内心也空空如也,感觉什么都没得到。只有内心的安宁才能持久给人稳定可靠的感觉。
人世间的享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短暂性和依赖性,即都依赖一个外在的客体,依赖外在的人或物,必须以一个外在的存在而实现。而短暂性体现在,通过外在的方式获得暂时的满足之后,很快人就会有空缺感,甚至是挫败感和抑郁感。
这种享乐令人的目光永远向外,在当下的空缺与未来的满足之间永远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长河。而心静带给你的满足是当下即永恒,当下即圆满的感觉。在心静下来的一刹那,人回到“本自俱足”的本性,不需要再从外面获得满足,这种满足是源自内在的,带来的是当下即解脱的状态。
很多时候,越外求,越痛苦;越痛苦,越外求。而向内就可以结束痛苦,那就是让心静下来,心静即是痛苦的终结,人在心静的状态下,没有痛苦。
宁静方能致远,心静最有能量。在心静的状态下,身体各个部位会处于最佳的运转状态;在心静的状态下,人际的冲突与摩擦会降到最低;在心静的状态下,可以做出更符合内心意愿的决定,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在心静的状态下,注意力专一专注,效率达到了最高;在心静的状态下,灵感涌现,极富创造力……
人们误以为,生活想要像正常进行下去,就必须得动脑不停思考;想要尝试就必须得处在一个打鸡血,充满欲求的状态。其实,这是一个莫大的误会,成事需要的恰恰是心静的能力,人在心静的情况下,会有更多的灵感、直觉和洞察力,做事甚至会有一种行云流水般流畅、一气呵成、淋漓尽致的感觉。
有时候,焦躁是因为想要改变和控制事物自身自然发展的进程,当人的预想和事物发展的速度严重脱节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就会有很大的情绪。如果多些耐心,更会得到好的结果。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而心静源于自我接纳,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清理情绪,让静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修行。
罗慈道长言: “ 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
无独有偶,周国平也曾说过:“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丰富的安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
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 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 , 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 ,有声有色 , 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这一切都超于世俗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精神的富足和宁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 , 人的思想才能走向深刻, 并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我们的内心仍有所思考,有所追求, 只不过因为比从前思考的更深邃,追求的更高远,所以表面看来才如此地平静。
偶尔喜欢闭目沉凝,仿若化为了佛前一朵清莲,不为深刻,不求归真,只是爱极了这样云水般的时光。
在嘈杂之外寻觅一处静幽,让心若闲云般化繁为简,舒卷自如,让淡淡的花香把身心濡染的温润宁和。
即使之后,又回归世俗,也会平添了几分澄净与无染。
静心,是为了窥得自然神机,为了获得一种灵性,在平凡的生命旅程中发掘真我,为平庸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
让心轻盈为一缕微风,怡然而舒畅;让心恬淡成一泓湖水,丰富又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