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
英文名:《Curious: The Desire to Know and Why Your Future Depends On It》
作者名:[英]伊恩·莱斯利(lan Leslie)
译者名:马婕
前言
这本书主要就在讲述这一个点,同时字数方面相对也比较少,但依然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因为大家会发现我们在认知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通过之前一些书籍的学习,很多底层的东西已经可以逐渐做到同频。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好奇心有多么神奇。
一、介绍好奇心
第一部分我们先简单地说说好奇心这回事儿,以及同样是好奇心,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区别。
1.1 好奇心
:::info
人多多少少都有好奇心,甚至有人说,好奇心是人类的第一生产力,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当下所有的人类文明。
:::
那么,为什么人类文明需要好奇心?
我们从远古时代开始说起,对于人类祖先来说,知道的越多对生存就越有利,不仅是更有利于获取生产资料,也更有利于同类之间的竞争。
我们不仅需要在饥饿的时候寻找食物,还需要在饥饿还没来到的时候储存食物,以备不时之需。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新知识,而对自然多了解一分,对环境多了解一分,对人体多了解一分,我们的生存概率就大一分。
因此,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我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必需品,也是生存本能为了延续,而进化出来的一种原始欲望,好奇源于生存。
1.2 聪明的黑猩猩
人和黑猩猩的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曾经有一只聪明的大猩猩,叫坎吉,它和人类一样,拥有复杂的语言天赋,没有几年,它所掌握的词汇量就超过了200个,在接受阅读和交流能力测试时,它都能正确地回应人类的提问,这无疑与一个2岁半儿童的语言能力无异。
同时,它还自创了一套语法并能用自己的规则去理解运用,它能理解口语表达并遵照人类的指示行动。
其实也不意外,人类与黑猩猩几乎共有所有的DNA信息,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黑猩猩的身上缺少着一样东西,这是它和人类的本质区别。
坎吉在接下去的几年里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但它从来没有做到或者表现出来的一件事就是问“为什么”,它从来不会想知道“为什么你们要问我这些”或者“你们到底想发现些什么”,尽管它有很多时间跟人类生活在一起,它却从不好奇人类的生活是怎样的,也完全不好奇作为一只黑猩猩意味着什么。
1.3 好奇心种类
人类和黑猩猩的区别,很大一块就在于好奇心。
好奇心有两种:
- 消遣性好奇心;
认识性好奇心。
顾名思义,消遣性的好奇心表现在对事物无止尽地喜新厌旧上,比如我们会被网络上很多的标题党文章给吸引,这个利用的就是人们的好奇心,“99%的人都不知道的健康死穴”,里面到底会写什么呢?人们在这种消遣性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所获也比较少。
而认识性好奇心,则主要是一些较为深度的好奇,也是这本书要重点讨论的一种。
认识性好奇的满足就会比较长久,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精进》一书中学到的东西?有些东西是长半衰期的,有些东西是短半衰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都有收益,但是两种满足的半衰期不同。
相信大家都有对认知和世界的真相有真正的渴求,这种渴求驱使你通过不断深入让自己变得更好,同时也是需要真正付出努力去刻意练习的,这就是认识性好奇,也是和消遣性好奇的本质区别,所以也可以这么说,看到这里的,都对世界有着认识性好奇。
:::warning
如果让我用一个比喻来概括:消遣性好奇让我们想知道山的另一边有什么,而认识性好奇让我们在另一边有能力活下去。
:::
二、好奇心的产生到消亡
我们了解了好奇心是什么,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接下来就来看看好奇心从产生到消亡,中间发生了什么。
2.1 好奇心的产生
孩子的好奇心是很重的,为什么呢?如果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好奇是一个建立认知世界的框架的过程。
孩子的大脑一开始是没有像成人一样的复杂算法的,他们像动物一样依据本能行事。然而他们会在收到世界给他们的反馈之后,慢慢因为趋利避害而建立起一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规则,这个规则是需要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依靠探索去慢慢建立的。
这其中有两个重要的目的:
- 第一个是形成的算法,所以我们赞美和惩罚孩子都要十分小心,因为一不注意,孩子的算法就错了,后期要改,除非遭逢巨变;
第二个是探索的能力。
我们常说,调皮捣蛋的孩子往往会更有出息,虽然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但经验主义的“大数据”往往是这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调皮捣蛋的孩子探索能力往往较强,所谓的调皮捣蛋,其实就是一个探索世界和探索相处边界的过程,哪怕是恶作剧。我告诉你不能这么干,我偏要这么干,你能把我怎么样,你真的会打我,好,那我下次程度稍微轻点你还会不会打我,它是一个双向的动态过程。
我们很喜欢那种说不能做就不做了的孩子,因为此时我们有控制权,我们讨厌上面这些不停探索跟我们的相处边界的孩子,他们让我们觉得头疼。事实上,是很多成人对自己的边界都认识不清,于是看到这些不停踩界的孩子不知该如何对待。
两种孩子长大以后,少有探索能力的永远是顺从规则的,而有探索能力的则会发展成两个极端:
- 一个是从小在探索和反馈中被正确的界限感培养成具有独立精神的人;
另一个是在探索和反馈中接收到了错误的反馈,从而成为了骄纵的人。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接收到正确的反馈有多重要。
2.2 好奇心的延续
小的时候,我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我们迫切地希望学到更多的东西以便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我们收到的反馈越多,越及时,我们的成长就越是飞快。
但当成年以后,我们了解了一些生存技能,很多人就不再对学习充满渴求,其实就是认识性好奇心的消失,因为他们的目标仅仅是生存,在足够温饱的前提下,好奇心就会慢慢减退。
所以好奇心这个东西跟你的目标很有关系。我们说“知足常乐”,这代表我们可以从知足中得到快乐的感官体验,但我们的人生态度不应该是单一的,知足与对世界的未知保持进取和探索,这两者并不矛盾。
那么,什么样的人在成年以后,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以后还会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呢?是那些志向远大,或者说志向很难被终极满足的人。比如终身学习者,终身冒险者,那些立志于探索世界的真相,或者帮助人们改善生活的人,他们做的事永无尽头,因此他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我们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中学过的如何树立自己的目标,就是这个意思。
2.3 好奇心衰退
成年人的好奇心衰退得很快,这不仅是我们的目标设置的原因,还有我们懒于改变自己已经掌握的东西,懒于付出精力应对新东西的原因。
随着成长的进行,我们在孩提时代学到的那些很多很杂的东西开始慢慢聚拢,使用频率更高的东西开始变得越来越专业和自动化,而那些不常用到的,则会慢慢被修剪掉,以减少冗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都还给老师了”的原因,其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它造成的冗余成本大于应急时的应用收益。
因此,你真的认为某些东西重要,但目前又没有应用场景的话,就得自己创造应用场景去应用,否则不仅你自己无所获,还会怪罪学的东西没用。
:::tips
其实没用的原因就是没用,第一个没用是没有用,第二个没用是没有使用。
:::
而当我们的某些系统变得越来越自动化和高效的时候,我们也就越来越难以接受新的改变。
区块链是一个新兴领域,很多程序员都知道,在这个领域做得好,收益将会很大,确实光从工资就看得出来。可是,为什么还是鲜有程序员去学习呢?因为区块链领域的代码逻辑和传统领域的很不一样,因此这种好奇心衰退不是由于他们对区块链本身没有兴趣,而是让他们抛弃原来高效的工作模式的成本,让他们渐渐对此失去了好奇心。
2.4 好奇的缺口
世界上未知的事情很多,不过我们常常只好奇其中的一部分,且每个人好奇的部分也不一样,那么究竟我们会对什么感到好奇呢?
研究证明,好奇因理解而产生,又因未知而被激发。
什么意思?当你面对一种完全不知道的东西时,你不太容易有好奇,比如一道你完全看不懂的高等数学题,而当这种东西是完全在你的知识覆盖之内的,你一样不会感到好奇。
:::info
所谓让我们感到好奇的东西,是我们在自有知识上的“缺口”,也是我们希望基于现有知识去扩展的那部分。
:::
所以很多人说,我们是因为未知而好奇,其实并不准确,应该说是对已有信息的缺口让我们产生了好奇,我们的现有知识与这个缺口首先是有联结的,才会对补充缺口产生渴望,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好奇的东西总是各不相同的原因。
游戏公司将这种人性了解得异常透彻,他们在设定游戏的时候往往会由浅入深,如果上手就很不容易,大家就不会再有玩下去的欲望,而要是一直都容易,也很快会被抛弃,它会始终让你处于“缺口弥补”的状态之中。
此外,还有高明的悬疑小说,如果说学习是需要意志力的话,那么中断这类小说的阅读则是需要意志力的,它能将你的缺口牢牢抓在手里。
三、家庭对好奇心的影响
信息缺口是激发我们好奇心的原因,那么首先我们得有这个缺口才行,如果连缺口都没有或者意识不到,是激发不了好奇心的,这一部分我们就来讨论下家庭对好奇心的影响。
3.1 感知信息缺口
为了能够感受到好奇,或者说感受到想要填补信息缺口的渴望,首先你得感知到自己存在信息缺口。
很多人之所以停滞不前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的过度自信,比如我们前面的书里说过的,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无论在开车、教育孩子还是在处理恋爱关系上都优于平均水平。
不相信的话,你可以做一个实验,想一个难题,然后让你公司的小伙伴各自想出解决方案,每个人都罗列了一堆之后,都会认为自己想到了至少1/2的解决方案,但如果你将它们合在一起,大家就会发现,自己绞尽脑汁认为再也没有其他可能了的解决方案,其实都不到总数的1/4。
当人们对自己过分乐观的时候,往往就会削弱我们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因此,要敏锐地感知到信息缺口,对自己所知和无知的东西就得十分清晰。
它有点像人体的一些反馈机制,比如痒、痛觉等,一个没有痛觉的人,就不会因为怕痛而躲避危险,对信息缺口敏锐的人,当遇到缺口时,就会下意识地“发痒”,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去抓挠,我们常说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那种“发痒”机制很强烈的人才有的行为。
3.2 即得性
现代人对好奇心的缺乏还有一个可“怪罪”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无论我们需要怎样的答案,我们都可以轻易地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解答。
:::tips
如果说好奇心可以驱使我们去填补信息缺口,那么在网络时代,这个好奇心被满足的时间就变得非常地短暂。
:::
困难,很多时候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本着对答案的好奇心,找尽一些办法去解决困难,之后都成为了我们能力的一部分。因此,我不是很赞成现在的孩子做不出题就去网络上翻答案,哪怕你认真揣摩答案里的解题过程,将其记得滚瓜烂熟,你依然失去了“从毫无头绪到思绪闪现”的这一过程,这才是能力的重点。
林肯说:“我学东西很慢,不过好处是学到了以后忘得也很慢。”
道理就是如此,费劲心思掌握的东西才能内化成能力,因为掌握的过程也被刻在了脑子里,成为了记忆调用时候的重要线索。
:::danger
因此,满足认识性好奇心其实就是增长能力的过程,好奇心越是被即时满足,能力增长的机会也就越少。
:::
3.3 影响成绩的因素
当我们说起成绩好和成绩不好的时候,以往的我们最关注的因素往往是智力,我们常说这孩子聪明,通常会默认TA学习成绩应该会不错,或者学习成绩不错,我们会认为其脑子比较好用。后来我们发现不是,因为智力在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孩子里的差异微乎其微。
心理学家安吉拉·达克沃斯发现,“坚韧”这种品质对学习成绩以及成功的影响比智力大得多。
:::info 什么是坚韧,就是接受失败、克服困难以及长期坚守目标的能力。然而最新研究发现,与教育成功有很大关系的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好奇心。 :::
伦敦大学金匠学院讲师索菲·冯·斯蒂姆综合了200项研究成果,通过对5万名学生进行研究,发现“主动寻找机会,参与并享受那些需要付出努力的认知活动”这样的倾向对成功影响很大。
注意,这里的好奇心不是指消遣性的好奇心,而是对主动解难题有渴求的那一类认识性好奇心,这种特质也常常和“拥抱挑战、欢迎挑战”等心理特质相适应。
3.4 好奇鸿沟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我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你是不是身处学校之内,学习都再也不是排排坐等着老师讲的事儿了,越往上走,越是没人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学习,又或者该学点儿什么。
就像大家现在在很多互联网教育平台进行的学习,没有人逼你打开,你明天就可以关了再也不打开,也不会有人追着你的屁股后头问你要作业,至少99%以上的老师肯定不会。
因此,互联网究竟是让人变傻了还是聪明了?或许最好的答案来自凯文·德拉姆:让聪明的人更聪明,也让傻的人更傻了**。
这里的“聪明”指的就是更有好奇心的人,是对知识的渴望这种原始的驱动力驱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而那些只有“被动”才能变得更好的人,无论他们有多么聪明,学东西有多么迅速,当他们逐渐进入一个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时代,他们将逐渐被淘汰出局。
这就是未来人与人之间很重要的一条鸿沟:好奇鸿沟**。好奇鸿沟也遵循着马太效应。
3.5 原生家庭的影响
早在1930年,心理学家多洛希亚·麦卡锡就发现了一个现象:上层社会家庭的孩子比底层社会家庭的孩子会提更多的问题,这种阶层带来的差异从孩子2岁就开始凸显。
同样的,英国研究者芭芭拉和马丁·休斯在1984年的一项实验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那就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在谈话内容中问问题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
这里有一段具有代表性的对话: 4岁的小女孩罗茜与她妈妈就为什么要付钱给窗户清洁工的问题进行了交谈。 妈妈回答说:“窗户清洁工需要钱,不是吗?” “为什么?”罗茜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所谓的“显然”并没有达到她心目中约定俗成的程度。 “为了给他的孩子们买衣服和食物啊。” “不是所有的窗户清洁工都有孩子的。”
我们再来看另一段具有代表性的对话: 一个4岁左右的小女孩问她妈妈: “我们为什么不挤猪的奶呢?” 妈妈回答道:“因为它们需要喂养自己的孩子。” 同样的,小女孩也不满意妈妈的回答,她接着问: “那牛也有小牛要喂养啊。”
这样类似的对话,我们在服从意识较强的家庭里是很难见到的。
那么,为什么那些服从意识更强的家庭更有可能是低收入家庭呢?因为低收入家庭往往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很多事情他们自己根本就解释不清楚,也不知道从何讨论,从何找素材,那么怎么维护作为父母的权威呢?
只有用“不可反驳、不可讨论、你懂什么、大不敬”之类的词语来堵塞孩子继续发问了,而这又会造成孩子长大以后在好奇心方面的弱化,导致出现我们在上面所说的好奇鸿沟。
所以说原生家庭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
四、博学
对任何身份来说,博学都是很管用的,不管从事的是什么领域,博学涉及的是哪些方向,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些“看似没有用”的东西。
4.1 知识跟好奇
很多人有一个观点,他们总认为是越来越多的“定向知识”杀死了好奇心,所以孩子在接收到学校、老师、家长灌输的越来越多的“定向”教育知识后就变得越来越“麻木”。
他们认为现实中的灌输式教育束缚了孩子的手脚,这种说法听起来不无道理,但却不是事实。
我们说,认识性好奇需要我们先注意到自己的信息缺口,而要注意到自己的信息缺口则必须在一开始就具备一定量的初始知识,谁的知识越多、越广、越深,就越是能发现更有深度的好奇点。
:::tips
因为知识有群聚效应,当新的知识找不到可依附的点时,它很快就会从我们的工作记忆中溜走。
:::
因此,无论知识是不是定向的,它跟好奇心都不是对立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育学家贺尔西甚至认为,努力接受更多的知识,无论那是不是保守教育下的知识,都是贫困家庭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
4.2 博学是孩子的前途
我们以前说过,中产或富裕家庭通常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叫协同培养,而低收入家庭呢?通常就是自然培养,也可以叫作放任自流。
放任通常是很不太好的,因为它使我们在初始知识上表现为匮乏,人们往往注重好奇心对知识获取上的推动,却不太会注意到知识对好奇心的反强化。当我们在“好奇区”之外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获取知识的欲望,尤其是在幼年时候,我们就需要有人引导我们去那里,或者说给滚动的雪球一个初速度。
:::info
从这个层面来讲,博学就变得很有必要,它会使孩子的“好奇区”变大,当孩子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时,他愿意主动去学习的知识圈就会越大。
:::
因此,博学是有红利的,它像滚雪球一样,越早,红利的收获就越大。
4.3 拥抱新事物
很多人对新事物有恐惧,因为新事物需要的知识往往游离出现有的知识体系之外,需要努力学习才可以,而“努力学习”是一个把很多人吓住的坎。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这个世界都是在不断向前的,而向前的方式,一定是新的,当我们害怕可能遇到不好的新事物,惧怕将要付出的努力或者对新事物表示不屑一顾的时候,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拥抱未来的可能性。
在1700年以前,借用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的话说,中国一直都是地球上最富饶、最强大、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但我们因此而自满了许久,从而产生了“好奇心逆差”,导致我们对西方的知识和科技不屑一顾。
但其实我们是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并迎头赶上的,很多传教士都向我们展示过先进的军事武器,但当时的政府对此都摆出了大帝国姿态,表现得不以为然。
在弹幕电影刚出来的时候,就有一堆人说,这玩意儿是什么东西,看电影就看电影,看电视就看电视,上面一堆字弄得屏幕都看不清,对此表示不屑一顾,但有好奇心的人就不这么看。
为什么呢?你看那些年轻人,00后喜不喜欢,他们喜欢,就轮不到你不喜欢,因为世界很快就是他们的了,到时候所有商业模式都只会从他们的喜好出发,你要么适应,要么就连普通电影都看不了。
布兰德的座右铭“stay hungry,stay foolish”就是我们对待新事物最好的态度,同时也是乔布斯演讲的结束语。
4.4 保持T型
我们在前面的书里也学习过“T型人才”,它指的是有一块足够长的长板,然后又衍生了解多个区块。当下或者是未来发展得最好的,一定是T型人才。
:::success
首先,你必须在某一方面的深度上远远超越自己的同代人,这样才能有足够强的专业竞争力,但若是你想再进一步将优势发扬光大,你还需要有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与不同专长的人有效沟通合作的能力。
:::
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商业伙伴,他对股票的选择技巧了如指掌,在买卖方面的经验也远胜普通人,但这并不是他最牛的地方,因为有很多人在专业领域都能达到跟他相当的造诣。
真正让芒格脱颖而出的,是他对专业领域以外的信息的了解程度,当他面对一项业务时,他会从数学、经济学、工程学、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角度来一并审视,这种多模型结构之间融会贯通,才是他之所以是查理·芒格的原因,因为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知识往往能够转化成其他知识的灵感,而他本人其实也是“博学红利”的一个经典案例。
芒格有一句经典名言:在你成为一名杰出的股票经理人之前,你需要接受一些广泛的基础性教育。
其实在成为任何身份之前,你都应该这么做。
五、常怀好奇之心
关于好奇的内容我们在前面差不多学习完了,最后我们来聊聊常怀好奇之心,可以给我们的心境带来怎样的开阔。
5.1 怀疑一切
乔布斯的一位朋友曾这样回忆乔布斯,说这是一个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人,他拒绝全盘接收传递给他的信息,他想要自己去一一验明。
为什么我们常常需要自己去一一验明?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也是如此,很多我们笃定地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到头来有不少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比如我们以前常说的温水煮青蛙,真的有人去煮青蛙,然后才发现,原来不管是不是用温水煮,到了一定温度青蛙就会跳出来,根本不是我们要表达的那个意思。再比如红枣补血、黑芝麻黑发等看着颜色就直接自己意会的谣言,不要笑,你不会被这样简单的事实所蒙蔽,不代表你可以辨别生活中的其他事情。
对世界的真相有足够的好奇,怀疑一切,用逻辑去验证,用行动去做,你才能慢慢形成正确判断“什么更可靠”的第一直觉。
5.2 生命的体验
如果你常常思考,偶尔想想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的话,你大概就会发现,人这一生大抵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因为死亡就是这一个生命体的结束,结束了就是结束了,什么功名利禄,亲情爱情友情,都与你毫无关联,就算缅怀,那是活着的人的事儿,是对方的心理体验,不是你的。
生命的意义,其实就仅在于体验,单位时间里,你获得了多少形形色色又有深度的人生体验,那就是衡量谁的生命更“赚”的尺度,而在这个赚生命的过程中,好奇心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环。
当你开始对生命好奇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值得“细品”的,而每一次细品,都会带给你与众不同的感受,你会感慨“为什么我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些事”,因为不够好奇,你错过了很多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错过了很多人,错过了很多事,也错过了很多机会。
后记
《好奇心》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但告诉了我们好奇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把精力用在什么地方。
回到我们开头的那句话,整个人类文明都是由好奇心组成,所言非虚,而当我们在对比了中产或富裕阶层的家庭和贫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模式之后,我们不禁陷入了沉思,到底是财富本身造成了两者的鸿沟,还是我们先在思维上出了问题,而财富只是一个表现形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