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父母效能训练:让亲子沟通如此高效而简单
英文名:《P.E.T.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作者名:[美]托马斯·戈登
译者名:琼林

前言

这本书首先是一个课程,是一个迄今为止已经培训了超过150万家长的课程,这个课程的名字同样也叫做“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简称为P.E.T。所以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书。更难得的是,书中不经意间传递的理念和观点也很惊艳。

这本书的逻辑性很强,它对家庭中问题的分类,不同类别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这些方法的操作流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事项等,都有条理清晰的描述和解释。

书中对于爱的定义,“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想”,对于亲子关系中“没有输家”的阐释,对于亲子沟通中积极倾听和“以我为主”的表达,都是流传很广的经典,可以说是展现了对家庭教育另一个层次的认知。实在是难能可贵。

一、“自己”与“父母”

父母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父母。

1.1 做真实的自己

当你开始为人父母,你的身份就多了一个某某某的爸爸或者妈妈,这个小家伙极度地依赖你,没你不行,你看着他一点点长大,看着他在你的教导下学走路,学吃饭,学说话,这给了你极大的成就感,同时还有沉甸甸的责任感。

这份责任感可能会成为很多父母的负担。他们会认为自己必须表现出从不改变的情感,必须在任何时候都爱他们的孩子,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和容忍孩子,抛开自己的各种需求,为孩子作出牺牲,还必须一直保持公平正直,不能犯错误,尤其是不能犯他们自己的父母在他们身上犯过的错误。

尽管这些良好的意图可以理解,也是值得赞赏的,但是这通常会损害而不是有助于提高做父母的效能。原因很简单,即便父母可以为孩子营造一方天地,也依然是人,而不是神。

只有让自己成为实实在在的人才能成为高效能的称职父母。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感受,我们会犯错误,我们也不可能做到任何时候都完全接纳孩子的行为。这才是真实的自己。

孩子也会喜欢自己的父母是真实的人,而不是跟演员似的去扮演某个角色。

1.2 重新理解接纳

孩子的所有行为,包括他所说的话或者所做的事情,都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可接纳行为和不可接纳行为。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划分,也没办法划分,完全因人而异。

有些父母天生容忍能力非常强,接纳和包容就是他们的性格特点,不光对孩子,对其他人也是如此;而有些父母则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非常不容易接纳其他人。当你观察他们和孩子互动的时候,你会迷惑于为什么许多行为在你看来是可接纳的,而对他们而言,却是如此难以接受。

接纳还因孩子而异。比如那些多动或者爱哭的孩子,与文静的,听话的孩子比起来,就远没有后者被接纳的程度高。
当你认识到这些,就知道对孩子要一律平等看待的理念是不合理的,这会对父母造成误导,让父母在对不同孩子的接纳程度不同时,产生罪恶感。

除此之外,接纳孩子还受父母的心情、不同的场景的影响。当你感觉精力充沛、心情愉悦时,就更容易接受孩子的大部分行为;而当你由于睡眠不足而疲惫不堪,急躁易怒时,孩子的很多行为又会让你心烦,包括平时你能接纳的行为。至于不同的场景,想想在家吃饭和在朋友家吃饭时,你对孩子在餐桌上表现的要求,就知道确实是不同的。

如果父母试图保持始终如一,势必会丧失其真实性。尽管有些专家认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都必须前后一致。可这忽略了一个事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位父母也是不尽相同的凡人。所以不必去扮演一个感情总是一成不变的角色,那不真实。

1.3 虚假的接纳

这是一种很常见,又很危险的行为。

没有一位父母可能接受孩子的一切行为。但是有些父母希望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所以努力去接纳孩子的绝大部分行为,但是这份接纳是假的。表面上,他们会做出接纳的表示,但是内心的真实感受却并不是这样。

父母的虚假接纳会带给孩子什么影响呢?众所周知,孩子对于父母的态度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很擅长从父母的“非语言信息”去辨认父母的真实情感——那些不自觉的动作或表情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假的就是假的,你内心的感受不会骗人。

这样一来,孩子接受到的就是“混合的信息”或者说是“相互矛盾的信息”。

比如妈妈嘴上说,可以熬夜没关系,但是同时,她的那些非语言信息,比如皱眉,叹气等,又暗示孩子,妈妈并不是真的赞成他熬夜。这个孩子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他想要晚点睡觉,但是他也想得到妈妈的爱(被接纳)。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陷入这种困境中,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他们会有深深的焦虑感,因为很多时候父母传递的信息都是不确定,是矛盾的,这会导致孩子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试探”行为,同时也可能是问题行为。这都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

虚假的接纳还会对亲子关系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果你总是口是心非,对方就很难对你保持持续的信任,哪怕你是他的父母。

1.4 搞清问题归属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父母来解决,这是很多父母都会不小心踏入的陷阱。本来归属于孩子的事情,父母却去承担了解决问题的责任。本来是好心,却帮了倒忙,孩子很多的成长机会都被搞没有了。

当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被朋友拒绝;当他有情绪,比如认为家庭作业太多太难了;当他遇到了挫折,比如比赛发挥失常,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问题。而且这是不可避免的,我指的是孩子在生活中一定会碰到问题。另一方面,孩子又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潜能,可以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

如果父母及时地送上解决方案,那很自然地,孩子就会依赖父母,无法发展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我们也不可能随时随地为孩子“负责”,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先不说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单是从时间上也不现实,毕竟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比孩子先离开这个世界。

当父母接纳自己不需要为孩子的问题负责时,就是一个质的改变。这个信念会让我们处于更加合理的位置,不必去解决问题,而是可以作为协助者,催化剂或者支持者,帮助孩子自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的问题归孩子,父母的问题归父母。当孩子的行为导致父母有问题,这时就要转变角色,使用不同的解决办法。比如孩子侵犯了父母的权利,或者是孩子的行为阻碍了父母的需求得到满足,但孩子不觉得有问题,这时候就是父母的问题。

二、接纳

当孩子拥有问题时,父母需要做的是接纳。接纳就像是肥沃的土壤,能让种子萌芽、成长、开出有魅力的花朵。土壤的作用仅仅在于使种子成为花朵,它释放了种子成长的能力,但这种力量是完全存在于种子本身的。

孩子就像种子一样,蕴含着成长的能力。接纳就像土壤,使孩子发展并实现自己的潜力。

2.1 非语言的接纳

不干涉孩子的活动,父母就是在接纳孩子。这听起来不难,实际做起来却不容易。事实上,父母总想干涉孩子的活动,去帮助或者纠正他,包括我自己在内。实际上,这种干涉、打扰、接手、检查和介入向孩子传递的就是不接纳。

因此,当孩子专注于某项活动时,父母要退后一步,允许他自己去尝试,去实验,去犯错。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接纳,他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被动倾听是另外一种用“沉默”表达接纳的方式。“什么也不说”也可以清晰明确地表达接纳感。实际上,这是专业的助人者,比如心理咨询师,经常采用的沟通方式。

专心地听对方讲,尽管你没有开口说话,或者只是说一些“嗯”、“哦”、“是吗”之类的词,就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开放和接纳,他在你这里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一种协助,然后他自己可能就会从情绪发泄转移到自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因此,什么也不说与什么也不做,都可以传达接纳的感觉。而接纳的感觉可以促进建设性的成长和转变。

2.2 12种沟通障碍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长时间地保持沉默,我们需要开口与孩子谈话,孩子也需要和我们沟通。那么,如何通过沟通表达对孩子的接纳,就是需要重点去研究学习的。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亲子沟通中常见的12种障碍。

现在请你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我会给出四种情形,假如你是情形中的家长,将你的回应一一写下来。

  • 情形A:在吃晚饭时,孩子抱怨说:“学校太没劲了,学的东西都没用,我决定不考大学了。”
  • 情形B:孩子看起来有点儿难过,对你说:“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什么了。以前小雨和我关系很好的,可是现在她不找我玩了,我过去找她,她也不理我。”
  • 情形C:孩子抱怨自己要做的家务太多,说:“为什么我得扫地?为什么倒垃圾的也是我?小安的妈妈从来不让他做这些事,这不公平!没人像我一样天天做这些蠢事。”
  • 情形D:你和客人在客厅聊天,没有留意到5岁的儿子,他突然大声喊道:“你们这些家伙又蠢又笨,我恨你们。”

给自己一点时间,把对这四种情形的口头回应写下来。然后我们来看看能不能归入下面的类型:

  1. 命令、控制、指挥:不许那样和妈妈说话;我不管其他家长怎么做,你必须把这些家务做完。
  2. 警告、训诫、威胁:如果你那样做,你会后悔的;再说一句这样的话,就给我回房间去,不叫你不许出来。
  3. 规劝、说教、布道:你不应该那么说;你应该这样……。
  4. 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者意见:你为什么不邀请小雨来家里玩呢?你可以和其他人玩啊。
  5. 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论:只有上了大学,将来才好找工作;小孩子也要在家里承担责任,长大以后才会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6. 评论、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没法赞成你的看法。
  7. 赞扬、表示赞同:你有能力把它做好;我认为你是对的。
  8. 归类、嘲笑、羞辱:你就是个被惯坏的小孩;你表现得像个疯子一样。
  9. 解释、分析、诊断:你只不过是想逃避做事;你是因为在学校不顺利,才这样说吧。
  10. 安慰、表示同情、安抚:明天你就不会这样想了;别担心,事情总会解决的。
  11. 调查、质问、审问: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想法的?是谁告诉你这个?
  12. 回避、分散注意力、转移话题:咱们别在餐桌上谈这个了;我们来聊点开心的吧。

根据课堂上的实际反映,超过90%的父母的口头回应都可以归入这12种类别。

不幸的是,这12种类别的回答都成功地搞混了问题的归属,把本属于孩子的问题拿来归自己,这样的回应不仅耽误了孩子的成长,还会破坏亲子关系。

2.3 积极倾听

通常来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包括这三个步骤:编码—传递—解码。

比如,孩子问你:“晚饭什么时候好?”,这就是他的编码,他要传递的信息——我饿了——就包含其中。至于传递,包括面对面,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在这里不是重点,暂且略过。而你听到孩子的话,就自然会解码,如果你认为孩子是想早点吃完饭然后出去玩,理解就是有误的,沟通就会出现问题。因为接收者误解了发送者的意思,而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这种误解的存在。

现在,你决定检查一下解码是否正确,于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你是想早点吃完饭出去玩吗?”,孩子会告诉你他不是这样想的,“不,我是说我真的饿了,想早点吃饭。”,那你就明白刚才是误解孩子了。“哦,原来你是真饿了。”这次就是准确的解码。

积极倾听的运用,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倾听者试图了解发送者的情绪或信息的含义,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转化成语言(解码),反馈给发送者以求证。倾听者并没有发出他本人的信息——例如评价、意见、建议、推论、分析或者怀疑,而只是把对发送者的理解反馈回去——不多也不少。

2.4 积极倾听的价值

很多家长在初次接触积极倾听时会觉得别扭,但你一定要先了解积极倾听对你和孩子有什么好处,再决定要不要使用。

积极倾听可以帮助孩子减少对负面情绪的恐惧。通过没有评判,不多也不少的反馈,父母就可以很好地表达对孩子情绪的接纳;而孩子就会学到,负面情绪也正常,没什么好担心的。

积极倾听能够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被另一个人倾听的经验,被理解的这种经历,都会带给人极大的满足感,诉说的人会感受到倾听者的温暖情谊,尤其是亲子之间。

积极倾听能帮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当孩子可以把问题说出来时,会比仅仅在心中思考,想得更透彻,也更容易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积极倾听会影响孩子,变得更愿意倾听父母的想法和主意。如果父母首先倾听孩子,孩子就更容易敞开心扉,接纳父母的意见。

积极倾听“把球留给孩子”。当父母用积极倾听回应孩子的问题时,会鼓励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分析问题,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案。

三、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是父母效能训练的核心技能。要想使用好它我们还要了解更多的内容。

3.1 态度

态度比方法更重要。没有合理的态度,积极倾听就很难奏效,只会使你听起来虚伪、空洞、呆板、不真诚。

  1. 你是真的愿意听孩子要说的东西。这意味着你得愿意花时间,如果你没时间,就实话实话。
  2. 真诚,不忽悠。你必须真诚地想要在当下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3. 你必须真诚地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管这些情绪是什么,也不管它们与你的情绪或者你认为孩子应该有的情绪有多么不同。
  4. 你必须深深地相信孩子有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并有能力为自己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5. 你必须认识到情绪都是暂时的。无须担心那些负面情绪,它们不会永远存在于孩子心中。
  6. 你必须把孩子看做是某个独立于你之外的人,一个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生活和身份的独立的个体。通过感受到这种“独立性”,就能使你成为孩子的协助者,在他面临问题的时候和他在一起,而不是介入其中。

3.2 何时使用

当孩子遇到一个问题时,是最适合使用积极倾听的时候。必须搞清楚一点,是孩子的问题,而不是父母的问题。

比如下面这些情况:

  • 小a被朋友拒绝了。
  • 小b没能进入培优班,很失望。
  • 小c不想去上学,讨厌学校。
  • 小d因为自己太胖感到尴尬。
  • 小e有两门功课不及格。
  • 小f很害怕,因为学校里总有孩子欺负他。……….

类似这些问题,是孩子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遭遇的,他会感到迷茫、沮丧、伤心、担忧,也会碰到挫折,会遇到困扰,这都是属于他自己的问题,而不属于父母。

这个概念会令父母在一开始觉得难以接受。大多数父母都不愿意把问题留给孩子自己,会忍不住越俎代庖。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失去成为孩子的高效能协助者和咨询者的机会,耽误孩子的成长。

接受了问题归属于孩子这个事实,绝不是意味着作为父母不能担忧,关心或者提供帮助。与普通父母不同的是,高效能父母会接纳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把解决孩子问题的责任留给孩子自己承担,相信他有内在的资源去解决面对的问题。

此时,积极倾听就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极大地提高父母作为协助者的效能,但是又有别于普通父母通常试图给与孩子的帮助。

3.3 常犯的错误

在理解什么是积极倾听方面,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问题通常出在使用上,正如我们在尝试学习任何新技巧时一样,错误都是会发生的。

接下来我们列举一些应用积极倾听时常见的错误,希望能帮助你提前注意到这些坑。

  1. 通过“指导”来操纵孩子;
    1. 积极倾听并不是一种指向父母想要的方向来改变现状的技巧。如果抱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就会发出间接的信息:想法、建议、微妙的压力等等,实际上还是试图操纵孩子,对他施加影响,使其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2. 打开沟通之门,然后再“砰”地把它关上;
    1. 用积极倾听使孩子开始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沟通之门刚刚打开,父母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提供自己的评价、判断和建议。沟通也就此中断。
  3. 鹦鹉学舌的父母;
    1.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积极倾听并不是重复孩子的话,需要父母先进行解码,然后再用自己的话予以反馈。这当然需要练习。不过大多数愿意练习的家长都会很快掌握要领。
  4. 缺乏共情的倾听;
    1. 共情是指倾听者向信息发送者传递的一种信号,让他知道“我正在和你共同感受你的感受”。所以积极倾听是充满温情的,而不是例行公事,冷冰冰。
  5. 在错误的时间使用积极倾听;
    1. 不管积极倾听是多么有效的敲门砖,孩子有时也不想进行。他可能暂时想单独待一会儿,不想开口谈论他的感受,即便你是那么愿意听他讲。

四、做好问题归属

孩子的问题归孩子,父母的问题归父母。这种“问题归属”的区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不至于盲目应对。

父母要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当发现有烦恼、挫折和怨恨出现时,就是最好的线索,来提示我们的合理需求被孩子实际或者潜在地威胁到了,而孩子却不觉得有问题。

那么此时就是父母的问题,接下来看看要我们应该如何做。

4.1 我——信息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行为干扰了自己,大多时候的回应都是无效的。比如我们会警告孩子,会给他建议,会对他发号施令,会给他解决方案等等,事实证明这些并不能长期解决问题,甚至会越变越糟。

而这类无效的回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几乎都是以“你”字开头,或者包含“你”字,都是指向孩子的。比如:请你停止那样做;你难道不能这样来做吗?如果你还不住手的话,看我怎么收拾你;你已经大了,应该懂事了等等。这一类的回应我们可以统称为“你—信息”,通常是不会有真正的效果的。

而“我—信息”就恰恰相反,不去评价和批判孩子的表现,而是以客观情况和自己的感受为主。比如“你离开学校后,没有按时到家,也没打电话说你要晚回来,我非常担心你”,“我刚收拾好厨房,就被你弄得乱七八糟,我觉得很沮丧,很难过”等等。

“我—信息”不太容易激起抵抗和叛逆。当父母坦诚地对孩子说出他的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比指责孩子他是不对的,更加平和且没有威胁,孩子也更容易接收到你的信息。

另外,“我—信息”可以让孩子担负起改变自己行为的责任。一条“我—信息”能够告诉孩子,你把责任留给了他,信任他能够用自己的方法处理当前的情况,相信他会尊重你的需求,也给他机会尝试做出建设性的行为。

由于“我—信息”是坦诚的,它往往也能影响孩子,也能对父母发出同样真实坦诚的信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与此对应的,“你—信息”却常常带来冲突和相互指责,甚至会演变为关系恶化和亲子矛盾。

4.2 构成要素

如果父母传递的“我—信息”包括以下三部分,孩子就更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

  1. 对孩子不可接纳行为的描述;
  2. 父母的感受;
  3. 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行为+感受+影响,组成了“我—信息”正确的表达公式。

  1. 行为的描述要客观,只需要描述,不需要评判孩子的行为;
  2. 父母也需要了解自己的感受,生气?害怕?还是担心?去感受自己真实的感受;
  3. 这种确切而具体的影响包括让你耗费金钱、时间、额外的工作,或者对你而言引起不便,会使你无法做某件你想做的事,让你不舒服等等。

比如下面这句话:当你离开学校,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打电话说你会晚回来时,我会很担心,完全没办法专心工作。“当你离开学校,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打电话说你会晚回来”是孩子的行为,“我会很担心”是父母的感受,“完全没办法专心工作”是对父母造成的影响。

要记住,发送“我—信息”的全部目的在于对孩子施加影响,使其改变当前的行为。所以,我们的感受和他的行为对我们带来的影响,缺一不可。

4.3 惊人的效果

“我—信息”的使用能够带来惊人的效果。

孩子与成年人不同,他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其他人造成什么影响。在追求他们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浑然不知。但是,一旦有人把这种影响告诉他们,他们通常就会愿意更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这也是孩子需要学习的,他们会从一个自私的人慢慢变成一个体贴的人。

而且,成人往往低估了孩子愿意替他人着想的意愿,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孩子完全可以成为善解人意、富有责任感的人,只要成年人肯花一点时间对他们说实话。

此外,我们的经验证明,“我—信息”对幼儿也可以使用,并产生良好的效果。大多数孩子在两岁就已经能观察父母是否接纳他们的行为,并接收到父母的语言及非语言传递的信息。

4.4 常犯的错误

很多家长会迫不及待地尝试学到的新方法,不幸的是,一部分人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效果,原因通常都与接下来几个常犯的错误有关。

4.4.1 经过伪装的“你—信息”

并不是所有以“我”开头的表达都是“我—信息”,“我觉得你是个大懒虫”和“你是个大懒虫”同样都属于“你—信息”。

4.4.2 避免强调负面消极的感受

忘记发送正面情绪,只记得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刚开始使用“我—信息”常犯的错误。比如,孩子晚归,妈妈很担心。等孩子终于回到家,妈妈一看到孩子就说:“你这么晚才回来,我对你很生气,我担心地要死,根本不敢去睡觉,怕你发生意外。”结果孩子怼回来一句:“你可以去睡觉啊,不用担心我。”这位妈妈简直要气炸了。

这中间的问题,就是妈妈急于通过自己的负面情绪给孩子一个教训,忽略了自己的第一感受。你也可以体会一下,看到孩子平安回来,首先我们会松了一口气,感到很庆幸,很高兴孩子没事。那为什么不表达这些感受呢?正面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和孩子迅速发生连接,后面有很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失望和担心。

4.4.3 情绪强度要适当

如果你的大儿子嗯嗯正在拿一个坚硬的玩具车打老二哼哼的头,你就不能只是说:“嗯嗯,看到你拿玩具车打哼哼的头,我很担心,这样会让他流血的”,你当时的情绪强度应该比这要强烈得多,首先肯定要制止老大,制止之后这样的表达会更适当,“嗯嗯,当你打哼哼的头,我吓得要死,也非常生气,这样打弟弟会让他受伤流血的”。

4.4.4 分清初始情绪和派生情绪

一些父母在学习“我—信息”后,觉得自己可以尽情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然后就来了个“情绪大爆发”,而且几乎都是在发泄自己的怒气,结果把孩子给吓到了。这其实是误解,我们鼓励父母和孩子坦率而真诚地沟通,但并不是说可以随意地朝孩子宣泄自己的愤怒。

愤怒与其他情绪不同,它几乎都是针对另一个人的,“我很生气”就等于“我对你很生气”或“你让我很生气”,这实质上还是“你—信息”。愤怒实际上是一种派生情绪,是你所经历的初始情绪发酵之后的产物。

比如,孩子考试成绩很差,妈妈的初始情绪是失望,派生情绪则是生气;孩子在餐厅跑来跑去,爸爸的初始情绪是尴尬,派生情绪则是生气,等等。

如果你发现经常想表达自己的愤怒,就可以问问自己:我的哪些需求受到了孩子行为的威胁?我的初始情绪是什么?

五、无可避免的冲突

即便是运用“积极倾听”和“我—信息”来进行更加积极有效的沟通,但亲子之间还是会有冲突。这些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之间的冲突,不仅是每个家庭无法避免的,而且注定是会经常发生的。

5.1 第一法和第二法

通常认为,有冲突就会有输赢。在P.E.T中,把父母赢而孩子输的处理方法称为“第一法”,把孩子赢而父母输的处理方法称为“第二法”。

当父母使用第一法迫使孩子去做事时,孩子通常都会对父母产生怨恨,感到不公平。父母有时也可以得到孩子的服从,但是付出的代价是孩子的敌意。这还为亲子关系的持续恶化播下了种子。

使用第一法另一个沉重的代价是,父母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执行他们的决定,检查孩子的执行情况,还要不断地唠叨、提醒和督促。通过强迫孩子做事,是永远不可能获得合作的。

这还没完。长期使用第一法还有一个可预测的结果,孩子没有机会发展自律精神。他们长大后,通常会成为需要依赖外界权威控制自己行为的人。

第二法和第一法具有相似性。尽管它们导致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但这两种方法都涉及权力斗争,都会有一个人感觉被挫败,然后迁怒于造成他失败的另一个人。

如果孩子生长在一个“孩子总是胜利、父母总是失败”的家庭,他就会学会怎样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并成长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却又苛求他人的人。

这些孩子常常不尊重他人的财产或感情。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索取,索取,再索取,合作精神对他们来说仿佛天外来物。

这些孩子常常在同辈关系中遇到困难。在家里已经习惯父母对他们的要求让步,他们当然也希望其他孩子对他们让步,但这是不现实的,只能让其他孩子远离他们。

第二法最严重的影响,是孩子常常会对父母的爱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这并不难理解,试想一下,父母对一个总是获得胜利,并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的孩子,产生爱与接受的感觉是多么困难。

很少有父母只用第一法或只用第二法,大多都是在两者之间左右摇摆。

5.2 第三法:没有输家

在第一法和第二法中,都会涉及到权力的斗争,所以才会有输赢,而第三法是一种不涉及权力的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没有输家”的方法。

这个关键在父母。如果父母能够意识到权力平等的两个人之间发生冲突,协商是最好的办法,那么第三法的使用就水到渠成了。毕竟在没有权力优势的情况下,去使用依赖权力的方法,绝对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当父母与孩子之间面临需求冲突的情况,如果双方都没有大权在握的优越感(实际上这是养育信念的问题,关键在父母),那么父母自然会邀请孩子一起来寻找能令双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案。然后他们会认真地评价这些方案,并最终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最终解决方案。在选定方案后,不需要再去说服谁,因为双方都已经接受了它。由于没有人对这个决定持有异议,那就自然不需要使用任何权力来迫使对方服从。

这是一个不同的家庭会产生不同解决方案的方法,这是一种能找到让父母和孩子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的方法。但这并不是一种获得对所有家庭都“最好”的唯一解决方案的方法。

目前有很多家长追求“食谱”式的家庭教育学习,也有很多专家善于给出不同问题的“食谱”,也就是所谓的“最佳解决方案”,例如关于解决睡觉问题的、不好好吃饭问题的、看电视问题的、做家务问题的等等。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也不合理。

每家的情况都千差万别,只有父母自己掌握了合理的方法,并立足于自家的情况,具体去实践,才有可能发现适合自己家的“最佳解决方案”。

5.3 为何有效

俗话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就来看看第三法能发挥有效作用背后的规律。

5.3.1 孩子更愿意执行

与被他人强加给自己的决策相比,一个人会对他自己参与制定的决策有更大的执行动力。尽管第三法并不能保证孩子总是积极地执行双方约定好的解决方案,但它确实大大增加了孩子执行的可能性。因为这是他的决策,也是他的承诺。

5.3.2 发展孩子的思考能力

第三法鼓励,更准确地说是要求孩子进行思考。父母通过使用第三法,发出的信息是:现在我们有一个冲突,让我们共同开动脑筋,找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5.3.3 少了敌意,多了爱

任何两个人在一件事情的解决方案上达成共识时,他们自然很少会产生怨恨和敌意。实际上,当父母和孩子经过努力,“共同解决”一个冲突,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时,他们常常会对彼此产生深深的爱和感情,会变得更加亲密。

5.3.4 要求较少的强制执行

第三法几乎不需要什么强制执行,因为一旦孩子同意了一种可接受的方案,他们通常就会去执行它。而使用第一法时,强制执行通常是不可避免的。

5.3.5 触及真实的问题

当父母使用第一法时,他们常常没有机会发现真正困扰孩子的是什么问题。通常来说,内心深处的想法或情绪是决定孩子当前行为的重要因素。第一法中双方关系的不对等就决定了这些想法或情绪是没有机会被父母觉察到的。

与之相反,第三法通常会引起一串的连锁反应,在讨论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孩子有机会认真地考虑,到底是什么引发了他的行为。一旦真实的问题暴露出来,冲突的合理解决方案常常就会浮出水面。

5.3.6 把孩子当做成年人看待

“没有输家”的第三法传递给孩子的是,父母认为他们的需求也同样重要,同时也信任他们会体谅父母的需求。这就像是用对待朋友或者配偶的方法来对待孩子。被信任,被平等对待的感觉总是美好的,而感觉好就会做得好。

5.4 如何使用

获得孩子的注意,然后确保孩子愿意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有效使用第三法的前提。你需要清楚明白地告诉孩子,当前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记得不要拐弯抹角。另外还要非常明确地向他表示,你希望他和你一起参与,共同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纳的解决方案。选择时机也很重要,双方都有时间而且都心平气和的时候,效果会比较好。

下面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5.4.1 确认并界定冲突

这是第三法中最重要的步骤,这一步的目的在于把亲子双方的需求和解决方案给分离开,这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在通常使用“需求”这个词的时候,其实说的是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比如孩子说“我需要一辆新自行车”,就不是需求,而是解决方案。

在对需求与解决方案进行分离时,积极倾听是最重要的技巧。同时,这两个问题也可以提供帮助:“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及“这对你有什么好处?”。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潜在需求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理解和表达,整个过程就会陷入困境,接下来的其他步骤,也会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5.4.2 找出可能的备选解决方案

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方案,父母稍后再提。最重要的是,不要评判、评价或贬低孩子提出的任何解决方案。

5.4.3 评估备选方案

一起排除那些父母或孩子(出于任何原因)无法接受的解决方案,把范围缩小到一两个。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使用“我—信息”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5.4.4 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实施这个步骤并没有父母通常以为的那么困难。当前面的步骤都完成了,并且双方已经开诚布公地交流了各自的想法和感受时,一个明确的最佳解决方案常常会在讨论中浮出水面。

5.4.5 执行解决方案

最佳方案确定后,我们需要详细说明如何执行这个方案。双方需要明确“谁在什么时候要做什么”、“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等细节。

5.4.6 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估

这里要明确一点,使用第三法得到的最终决策,并不见得都是好的决定。有时候我们需要让孩子通过后果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所以,对效果进行追踪评估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当然,并非所有的冲突都要按顺序用以上六个步骤来解决。有时候,可能刚刚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冲突就解决了。无论如何,记住这六个步骤总是有益的。

后记

高效能的父母是怎么炼成的?首先方向要对,比如搞清楚孩子的问题归孩子,父母的问题归父母,就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冤枉路。其次还要有方法,比如书中提到的“积极倾听”、“我—信息”、“第三法”等工具,就可以让我们的实践有规可依,极大地提高效率。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练习。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自动发挥作用,最终都得靠个人的坚持使用。如果你确定无疑地认为这些方法是合理的,那么就应该坚持去用,受益的是你自己,当然还有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