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专业化生存:在你擅长的领域成为专家》
作者名:[美]布兰登·伯查德
译者名:王岑卉
前言
这是一本畅销书,而且是一本可以在一个小时内翻完的畅销书,内容很简单,接近大白话。主要内容是布兰登自己如何成为一个专业培训师的心得体会和意见,在本书中所谓的专业其实在作者眼中就是培训能力,当然现在我们会赋予专业化更为通行的含义。
虽然书中的主要内容讲的是(美国)具体培训行业的一些原则和技巧,但仔细甄别,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一、“专家”
在全内容创作的时代,专家的内涵已经从“”一技之长“”向“吸引人的特点”转移了,而新时代的专家也有着包括物质以外的多样化的获利形式。
1.1 极致的专业和定位的专业
我有个从事建筑业的朋友跟我讲了故事。他有几辆日本进口的挖掘机,某一日其中一辆挖掘机出了故障,需要更换一个很小很小的零部件,但需要更换零件的螺丝拧不开,拧坏了五六个扳手,螺丝不仅没有一丝的松动,连丝毫的磨损也没有。不得已,只能联系原厂家。
厂家得到求助信息之后,立即派了位专员过来。这位专员到达现场的时候,带上一次性手套,从公文包中拿出了一小瓶溶液倒在螺丝上,然后直接用手就拧下了螺丝。更换完零部件之后,再次拧上螺丝,然后又浇上了一小瓶溶液,螺丝就又恢复到怎么拧也拧不开的状态了。在整个维修过程中,那位专员连西装上的纽扣都没有解开一个,整个过程也不超过5分钟。
这是一种极致的专业主义,在某一个点上钻研的深度达到无人可及的程度,不仅仅是满足市场准入标准,满足使用的最大质量,而且是达到一种让人感觉到浪费的地步,即使是丝毫不懂的门外汉也不得不称赞一声厉害!
有意思的是,我们对于专家却有着两极分化的观点。一方面我们嘲笑出现在电视中的专业人士为“砖家”,一方面我们对尖端科研的专业人士敬重有加,用专家一词都感觉不足以表达尊敬。
这就把专家这一词放到一个尴尬的位置了。但所谓的专家不过是有一技之长能够帮助其他人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人罢了。所以,一个定位清晰的专家,肯定是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长处和找到有趣表达方式的,并能通过恰当的渠道传达给需要的目标受众。
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中,倘若你有独特的观点和技能,积极的去传播,只要传播的渠道和表达的方式恰当,就能成为某一个社交漩涡的扰动中心。而独特的观点和技能背后的就是专业能力的支撑。
不过,定位和寻找优势其实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的天赋就像一个不规则的物体,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滚来滚去的,之所以不能停下来,仅仅是因为没能找到最适合我们自身形状的地形。
这本中,布兰登是以自己的一场车祸为开端的,在生命遭受最严重打击的时候,毁灭了一切的杂念,一下看到了自己的“地形”所在。我们中也有很多人足够幸运,早早的就找到的自己的地形所在。而没有找到的,或许可以试试另一个办法:自己创造地形。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最初遭受的阻力肯定是最大的,但是当你了解到这个领域最原点的概念和基础知识谱系的时候,就开始进入加速上升时期了。
1.2 专家的收益
传说中,在忉利天主帝释天的宫殿中,有一张用无数的宝珠织成的网,这些宝珠晶莹透亮,每个宝珠都能够反射其余宝珠的影子,而自身也被其余的宝珠反射,无数的宝珠彼此反射,构成一个重重叠叠无止尽的世界。这张网叫做因陀罗网。
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因陀罗网上的一颗珠子,时刻在接受信息,同时也在释放信息。所不同的是,因陀罗网上的宝珠不管是反射还是被反射都是均匀的,而现实世界是一个个类似“光斑”一样的互映,信息能量密度高的个体吸收信息更快更多,释放信息的能力也更强,这就形成一个个虚拟的聚落。
不过释放能力不等于释放意愿,这就是动机的问题。
:::info 虽然很多人有很强大的学习能力,在某一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或者没有传播的渠道,或者根本没有传播的意识,或者不知道表达的价值,从而没能成为更具亮点的“光斑”。 :::
作者在书中所描述的成为一个专业者的好处是以一个培训师为例子来叙述的,如果我们剔除具体的行业背景的话,成为一名专业化人士大致有三点好处:
1.2.1 经济报酬
这是很显然的,一般来讲,越专业,价格越高。如果相同专业水平的人所获的报酬不同,那么首先要看看是不是真的水平相同,然后还需要看他所处的具体环境,一个经济学博士在大学教书和在投资机构做研究顾问,报酬显然是不同的,但在大数法则下,报酬显然是和专业水平相关的。
1.2.2 进入新阶层
虽然我们听了很多人生而平等的大道理,但现实中人是不平等。人的不平等大致有三个方面:见地,资源,人脉。
有些人天生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资源、人脉与生俱来,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在更高的层次中,拥有更广视野的见地也比较来的容易。
而对于没有主角光环的人来说,进入新阶层最低成本的突破点就在于见地——也就是专业化程度,也就是说你必须要有在山脚下也能拿着喇叭和山顶上的大佬谈论几句远山眉黛的能力,而不是和大佬们席地而坐,大佬谈远山眉黛,你谈草丛中的蚂蚁如何搬家。
1.2.3 通行证
因陀罗网的世界,每个珠子都能发光,但在每颗珠子都发光的情况下,你如何让别人用最快的速度识别你呢?这就要你给自己贴标签,前面就说过,所谓的专家并不要你达到天下无敌的程度,重要的是你能明确解决某一个问题,并用一个鲜明的标签表达出来。这个标签的作用就是迅速的占据有解决此问题需要的人的心智份额。
我们不止一次的强调,这是一个迅速而复杂的时代,信息迭代快,鉴别成本高,同质供应多,只有把你的专业化能力贴到你的脑门上,别人才是注意到你。但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信任的第一步,如果你的专业化能力匹配不了你的标签,负面名声将以数倍的速度和力量传播开来。
二、需求
成为专家有多种不同的途径,最终所面向的是不同的需求。这些需求并不是孤立地分散在不同的人群中的,而是每个人都有这些需求,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而已。
2.1 翻译官
自媒体的文章看得多就会发现一个现象,类似文章在多个自媒体号上出现,尤其当一个热点出现的时候,这些自媒体一拥而上,所发表的观点甚至所引用的素材基本都大同小异,不过是在行文遣词造句有所差别,有深度的文章大多出自固定的几个自媒体号上,所以,想看有观点的东西看有限的几个号就可以了。
那么是不是其余的自媒体号就没必要存在了呢?账也不是这么算的。
首先,覆盖率就达不到,这个覆盖率不仅仅是物理空间覆盖率,而且也包含观点层面的覆盖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件事情,少数几篇文章,即便逻辑再严密,思考的再广泛,也必定存在着遗漏的,况且好文章一般都是价值观、思考方式先行的,这个就更是千差万别了,难以全面覆盖了。
其次,是应机的问题,就像古代禅师接引学生一样,这个学生和老师没有默契,老师对真理的表达方式无法抓到学生的痒处,那么怎么办,古代是老师修书一份,推荐到另一个名师那里去继续深造。那么同样的,大V的生活经历和表达方式未必能让所有人都接受,不是道理不对,而是表达方式挠不到痒处。
所以,这就需要大量的观点汇聚到平台上,使用者各取所需,在混沌中寻找契合自己心智特性的文章。就是在这样一个大浪淘沙由无序到有序的匹配过程中,知识创造者和知识接收者各自找到自己最恰当的位置。
而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独立表达的能力,那怎么办?整合呗。参看大量其他人的观点,找到这些观点背后的联系,然后再提炼出主干,附上血肉,使之成为自己的创造了。
不过这不是叫你剽窃或者洗稿。
所有其他人的文章都是我们搭建新逻辑的素材,我们还需要寻找到这些观点背后的价值观和假设,剔除与新逻辑相悖的部分,把剩余的这些撕碎打散揉进新血肉中。这个过程可称之为翻译。
**
这是以内容创作的思路而言的。其实不管是在哪个领域,我们在走向完全原创的过程中必然也会经历这个阶段的。开始的时候,累积的不够、实践的不够,难以有足够的洞察,只能广泛的整合前辈的研究成果,在知识的全面性上取胜。
在西方的学术设置上,这是硕士的主要研究职责。本科生只需要把选题相关的主要研究表述清楚就可,到了硕士就需要整合这些观点,主次分明,自成逻辑体系。而只有到了博士才可以说“我认为”,也就是可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想。
因此,绝大部分高校的讲师所做的事情其实都是翻译官的事情。
在翻译官这个专业化维度,主要的诉求是提供某一个领域的入门基础知识,告诉你这个领域的发展历史,主要研究成果的迭代逻辑,最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基础的知识谱系模型,以便我们在继续深造的时候能够按图索骥的去获取知识,不至于浪费大量的时间去甄别一个信息是否有用,或者去辨析所获取的信息在整个知识谱系中处于什么位置。
总之,翻译官的作用在于提供知识的全面性,一般最终的体现是在某一个知识的框架模型上。
2.2 工具箱
对于学习过程中的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先行,一向有不少争论,理论先行的人一般认为要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实践先行的人一般信奉“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理念。这两种观念并没有对错之分,要区分的是应用场景。
理论是地图,让我不至于走很多的弯路。但不走弯路也是不可能的,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道”,所有的理论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出的结果,很多的细节以及小概率事件是理论涵摄范围之外的情况,这就需要亲身的体验才能发掘。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试错时间和成本,有些时候,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或许一辈子只能碰见那么一两次,比如割阑尾,我们所需要知道的只是在割阑尾之前有什么注意事项,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其余的交给医生就好了。
这就是第二个专业化维度:工具箱。也就是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意思是说,随取随用,有什么具体的问题,一搜索关键词就出来答案了。
**
从知识的提供者来说,也就意味着并不需要非常全面和深奥的理论知识,需要的只是你有足够的经验和易懂的表达方式就够了。这也是“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你的经验是有价值的。
经验的价值在于能够解决具体的问题,这要分两个层次来看:
- 经验所对应的问题,比如你对于买房中最容易被坑的几个陷阱的总结,某个大型软件的快捷操作心得等等;
- 经验所带来的启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到最后道理都是相通的,不过想要达到万法归宗的境界不是向上,而是向下——研究每个领域的底层思维和逻辑,最深层的才是最相通的;
- 就好比一个村子里的一口口井,打到足够深,就能溯源到同一个地下水系。
经验要达到启示的价值程度,那就要从中体现出底层逻辑,换言之,这个经验不仅要优秀,而且要出众,出众到浪费的程度。
日本有位叫村嶋孟的老爷子,这位老爷子没有别的本事,就是煮饭,被称之为“煮饭仙人”,在大阪开了间叫银饭屋下户亭的大众食堂,50年间,一饭难求,每次店面都排有长长的队伍。因此村嶋孟也被当作工匠精神的代表。
做饭我们做了几百年了,好吃的不好吃的都一样填饱肚子,对于幸福感的影响微乎其微,很难想象有人和米饭死磕一辈子。但就是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经验,因为在专业化这个维度上做到出众,远远超出了实际所需要的程度,反到让人心生敬意,因此这份做饭的经验也就超出了做饭的范畴。
所以,在工具箱这个专业化的维度上,我们追求知识的有用性,因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需求而起,终于问题的实际解决。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从具体的经验中学习也是最快速的。
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寻找别人的经验,以及归纳总结自己的经验。
2.3 榜样人
我们似乎特别喜欢树立模范,从以前的学习雷锋,到如今的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等。对于模范实际有多少示范价值,我没有查到相关的研究文献,不好下定论。但我们都会下意识的寻找模范,作为自己前进的标杆,这点是确定无疑的。
不仅仅是个人,企业也会寻找自己的榜样标杆,进行对比研究,促进本公司的改进和超越。企业在选择标杆的时候,必定是选择在各方面的指标都明显优于本公司的企业的,这背后的逻辑便是:能够创造优秀结果的行为方式和理念必定也是优秀的。
同样的我们也发现,如今很多出来做知识分享的都是某一个行业领域的大佬。他们可不仅仅是嘴把式,也不仅仅是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一定程度的成功。在成功的光环效应下,我们下意识的认为,这些人是打通了知识和现实屏障的人,是掌握真理的人。
拥有较高程度成功经验的人,就是专业化的第三个维度——榜样人。榜样人的极点便是权威。权威是会有光环效应的,就像比尔·盖茨并非作家,也不是评论家,但他每年都会推荐5本书,所推荐的每一本书都会大卖。
**
余华曾经讲过一个故事,那还是在文革的时候,鲁迅是仅次于毛主席的人物,红卫兵们进行批斗的依据除了“毛主席语录”就是“鲁迅先生说过”(表情包~)了。
有一次,余华和他的小伙伴争论是中午的时候太阳近还是早上时候太阳近,一个以中午热所以中午太阳近,一个说早上太阳大所以早上太阳近,争执不下,断断续续的持续一年,有一次余华灵机一动,脱口而出:“鲁迅先生说过中午的太阳近”,小伙伴顿时呆住了:“鲁迅先生这样说过,那肯定是你对了”。
如今我们脱离了当时的环境,可能会觉得十分的可笑。但当我们把具体的问题抹去,一般化地看待这个情况,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
比如我们现在有两个不同的意见,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个时候就会倾向于寻找权威做判断,只要权威做出了判断,那么输的一方即使心里有点不服气,也无法阻止这个判断成为对方胜利的有力佐证,其实这也是我们在写作、演讲的时候那么喜欢引用名家观点了。我们引用他们的唯一作用就是增加说服力。
:::info 因为大多数人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答案,而你是否是一个榜样对于你观点的被接受程度具有很大的影响。也就说,你需要用你实际的成功敲开别人的心智大门,只有这样,你才进入别人的心智殿堂,在其中刻下你的思维的痕迹。 :::
虽然成功人士当中因为幸存者偏差的原因,有些成功人士所表述出来的经验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实际价值,但成功本身就是一到过滤网,是复杂世界中快速甄别的显微镜,所以虽然可能存在着偏差,但从总体上来看是节约了社会的鉴别成本,提高了专业知识的流动速度。
而对于向这些成功人士学习的人而言,因为我们已经假设这些人的成功是因为他具有获取这一领域成功的专业知识,对此领域拥有深刻的洞察,因此在潜意识当中便会预设他们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的,不然那么多的企事业邀请名人来做演讲和对话有什么意义呢。
:::tips 互联网的兴起,让我们在获取知识上便捷无比,也很容易获取到别人的经验,但如何组织这些知识和经验,把知识体系中哪个点作为切入点,这些却是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 :::
知道问题所在,就寻找具体的解决方法,和不知道问题所在,就从大量混沌信息中寻找到异常的数据,把常规的模型运用到无序的实际情况中抽离出模型所需要的参数,就是我们希望从榜样人身上获取打通知识和现实边界的能力。
三、影响力
影响力不是通过自我贴几个标签就能获得的,必须是实实在在为别人创造了价值,形成良性的互动系统,才能持续传播。
3.1 作品
在这个信息极度丰富的时代,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即使呐喊的再声嘶力竭,也难逃被呼啸而过的人潮踩在脚下,甚至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更别妄想道歉了。
从古至今,批判社会堕化,人心不古的论调不绝如缕,但商品经济的发达,其实是简化了人际交往的成本,提高了效率。别说和古代一样,学习某样技能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说初进职场,无人可问,反馈滞后,进步缓慢这种情况,说明以往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社会发展节奏,其实也不利于知识的快速迭代和更新。
现代人类社会之所以会这样日新月异的爆发式增长,很大原因就是知识的即时分享,一个新的发现、观点只要有价值就能很快为整个世界共享,可以说每个人都是踩在整个世界的肩膀上前进的。
**
不过并不是一篇随便堆砌的文字就能称之为作品的。一件优秀的作品,或者是提供独特的解释视角,或者是提供一个逻辑严密的解释框架,或者能够有效的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的。
不管侧重点在那个方向上,我们都可以从作品中透露出来的见地来判断其处于什么层次,而见地可以有以下五个层次的划分:
3.1.1 独见
许知远在做《十三邀》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是带着偏见看这个世界的,如果你没有偏见,那可能你对世界也没有看法。在培养见地之初,见识和思考的深度可能还不足以客观地判断自己观点是否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的时候,那就不管对错浅深,有见地即是好的。
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不真正跨进去,是没法体味到细微变化的,而往往是这些细微之处塑造了见地的深度。
3.1.2 创见
所有的高手起初都是由独见而来,但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就在于不满足独见。对于真正的高手而言,独见只是一个垫脚石,一个进一步搭建框架的基础假设,是需要随着信息的获取和新情况的展开而不断扩充和修正的,甚至是推翻重来的。
到创见这个层次,围绕相关见地的各个正反方面以及逻辑推理都已经可以自圆其说了,说服力相比独见已经是大大的提高了。
3.1.3 洞见
洞见和独见以及创见最大的不同在于,后两者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的,所得出的观点的着力点也在于解释过去的现象。但洞见不同,洞见是以未来为师的,向未来学习。这一层次最重要的是能够摆脱已有的创见,不被已经辛苦搭建起来的认知体系所圈住,能够看到自己已有的认知边界。
张小龙说自己在做产品的时候,需要5-10分钟把自己变成傻瓜,马化腾大概需要1分钟,而乔布斯只需要1秒钟。这个傻瓜的意思就是全然的放空,敏锐的捕捉最微小的变革端倪。
3.1.4 驭见
在这个境界上见地已经进入人性、世界的本质了,不再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如果把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比作一棵棵的大树,驭见的层次可以算是滋养这些大树的营养物质和水源了。
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那些最璀璨的明珠都是属于这一层,比如柏拉图、孔子、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具有穿越时空的见地,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他们的见解就有恒久的价值。
3.1.5 知不足见
这一层次的见地更多地偏向一种精神和道德修养。因为即使是驭见也不过是对真理的模仿,并不是放之宇宙星辰大海皆准的不刊之论。因此,时刻保持一份谦虚,既是对真理的尊重,也是给自己的认知留下一个百尺竿头更近一步的机会。
通观自媒体的大部分文章和课程,80%以上是处于独见层次,只有不到20%的能够到达创见,至于洞见,更是寥寥无几了。
看到这五个层次的划分,可能有些人就开始打退堂鼓,一下子就像身处虚空,茫然四顾却无处下脚的感觉。
其实设定这个见地五层次的目的是为了开阔胸襟,提升格局。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就是说立意不可不高,但行履必须是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的。
3.2 价值网络
互联网的崛起,也使得话语权开始分散。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是由上到下,少数人掌握信息的最终裁定权,但现在每个人都是话语中心,这使资讯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因为不同的话语中心相互之间的干扰,使得每种信息的辐射半径削弱了。
但是人类的所有活动在客观上都是对抗熵增的,无序的混沌状态慢慢的也会演化出秩序和规则。同样的无中心的媒体状态也会演化成平台中心。一部分的人聚合在一起,共同发力,拧成一个集体,从而形成了类似传统中的话语中心。而且这个话语中心将比过去更强大,更丰富,因为这是集体知识的具象显现。
对于专业化个体,已经失去了通过某种小范围认同就能取得大范围权威的环境了,单纯的个体也很难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接触最广泛的目标群体,况且还有信任成本,以及你和目标受众之间的双向甄别成本。因此,个体加入平台,成为平台的一分子,集体发声是一个比较划算的做法。
其实加入某一个平台意味着你的受众画像基本清晰了,同时竞争对手的特点也清楚明了,因为这都可以在平台的数据上查到,这无形中就相当于减少了不确定,进入一个相对结构化的环境,这个时候,你所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高你作品的质量,形成差异化,在平台中占据头部流量,相对来讲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了。
我们之前提到过因陀罗网结构,这不仅是观点会相互映射,同样的影响力也是相互映射的。这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优秀的作品相互之间推荐,客户群体交叉覆盖,不仅是对于发起传播的专业化人士有利,其实对于目标受众益处更大。
2017年,特朗普意外大选获胜,不甘心的希拉里企图找到特朗普不正当操纵选举的证据,其中一种就是制造假新闻,操纵舆论。这也使得facebook、youtube等大信息平台加强了对新闻人工审核的强度,同样的在国内,今日头条也因为算法问题向用户推荐新闻内容饱受诟病。
这些现象追究到底,是人工智能只能识别字节,而无法理解意义。所以他不会照顾到你多元化的内容需求,只会根据你过往的操作痕迹,向你推荐类似的内容,久而久之,你便只能接收到相似的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世界其实已经不完整了。
**
:::info
把这种观点进行普遍化的理解之后,不同自媒体的用户群体,也会呈现出视野越来越狭窄、偏激的状态,这其实与知识分享的初衷是相违背的。作为信息的主动发出者,是有必要和义务提醒和推荐不同认知给你的受众的。
:::
价值网络不仅体现在平台和合作伙伴上,同时也表现作品价值上。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没有人是全才,精通了A,在B上必然薄弱,商业上的大师,在生活中完全可能是低能,伟大的科学家,当然也可以是路痴。
而不同的作品的市场价格是不一样的,注意我说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作为高级工艺美术师的张叶胜耗费几个月制作出来的一把具有收藏价值的龙泉宝剑也不过几万元而已,但一篇不过是情绪宣泄的文章所赚取的广告却有可能是这个的十倍以上。所以选择深入研究的方向同样很重要。
之所以把内容创作当作假想的专业化表现方式,是因为内容创作具有和即时性服务以及有形产品显著的区别。数字化的内容在传播上是具有极大优势的,除了快速和覆盖面广以外,传播成本随着传播数量增多而减少。
:::danger 最重要的是,一次创作,永续传播,不再产生边际成本。 :::
四、认识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神庙上隽语,同时也是每个专业化生存的人应该铭记在心的话,认识自己的格局层次,终身学习,才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拍死在沙滩上。
4.1 格局层次
一个人是否认同专业化程度是实现人生使命的重要手段,是和其本身的格局层次紧密相连的,没有格局意识的人,始终都在忙于应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问题。而拥有格局的人却会有意识的规划余闲,提升自己的格局层次和专业化能力。
如果按照一个人最强烈需求来划分格局的话,大致可以划分为这么三个层次:
4.1.1 生存层次
在这个层次的人,首先要解决是生存问题。这个生存并不是以具体的收入为标准的,而是以抗风险能力为标准的。
假如一个人月收入十万,但是还各种贷款、费税的支出达到达到九万,那么就说明个人财务杠杆率非常的高,基本没有抗风险的能力,一旦出现大笔用钱的地方,个人的资金链马上出现问题,而这个压力是会叠加到下一个资金周期的,在实际上也是再次增大了财务杠杆。
并不是说不能采用杠杆的方式使自己提前过上想要的生活,但是,必须要保证具有抵抗风险的能力。一个保守的高抗风险的财务结构至少有这么两个标准:
- 首先,无边际成本收入要能够抵消80%的债务;
- 其次,意外情况的储备金至少可以支撑六个月的生活。
无边际成本的收入意味着不需要增加成本就能是获取收益,而储备金是为了防止一旦失去工作,为找新工作的时间预留缓冲。
这在“财务”分类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少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点了。
4.1.2 成就层次
我们常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我们处于生存层次的时候,更多的屈从环境的压力,因为这个时候如果和环境抗争,可能带来的风险会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但是,当我们上升到成就层次的时候,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已经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就可以稍微的尝试对抗环境,坚持自己的理念了。
在成就层次的人,更多的是关注本身作品的实现程度和质量,利益纠葛的影响已经退居其次了。大多的工匠精神都在这一层次。
比如安利在几年前主动召回一批空气净化器双插头电源线,这款产品其实完全符合相关市场进入标准,但极端情况下,存在几十万分之一的可能会发生过热或燃烧的情况,即使还没有发生具体的事故报告,安利还是主动召回了。像这样的情况就是忠于客观的理念,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到处去救火。
4.1.3 自我实现层次
当认知晋升到这个层次,财务和作品依然很重要,但已经不是目的了,而是成为了载体和工具。自我实现的人大部分注意力是集中在如何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改进社会的矇昧和落后。
虽然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但我希望每个人从一开始就考虑这个问题,生命的价值在于体验,虽然从抽象的角度上看,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游并没有高低之分,不过是强烈程度有所区别而已。
但是具体到个人,体验就有高下之分了,一个对绘画感到激情的人却每天需要不停地和人推销不粘锅,自然的,推销的体验对于他来说质量是很低。
我们的自尊程度其实和我们所做的事情是相关的。只有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是契合我们的情绪认知、理性规划的,我们才能收获巨大的满足感,形成高水平的自尊。
:::info 布兰登在书中提出一个很有创意性的观点:我们的体验是有价值的。 :::
我们在本书中的所有关注点在于如何将个人的体验用专业化的思维打造成具有市场需求的商业价值。
4.2 持续学习
推动一个人不断精进自己,提升自己的格局层次的心理因素其实是责任感。责任感就是一种不轻易妥协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才能对一件事情反反复复的推敲、细化、验证。责任感就是区分茫茫大众和精英的重要标志。
而责任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终身学习,“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其实进一寸也有进一寸的风景,或许根本就是咫尺天涯。没有人可以掌握究极的真理和所有的知识,要想精进,唯有学习,如果停止学习的话,连保持原地都做不到。
对于终身学习者来说,不仅是努力的去学习某种不懂的知识,更应该具有如果某种知识还不存在,那么就会努力的去创造的意识。
一个终身学习者的最大风险其实不是学的不够多、不够努力,恰恰相反,学得太多或者太努力有时候反而成为晋升入更高层次的障碍。
:::tips 因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现在已经变得唾手可及,成本也极低极低,这就会造成一种“知道”等于“精通”的错觉。仓鼠式的囤积知识,并不会自动自发的酿出美酒,最后有可能是大量的垃圾堆积在有限的意识空间中。 :::
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去辨析这部分知识的组合逻辑,以及这部分知识是属于整个人类知识树的那个枝丫,又能成个人知识树的那个枝丫,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所在,才能不被知识牵着走,反而让知识成为自己手中的武器,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开疆辟土。
有一副很形象的漫画,两个人都在挖矿,其中一个人采取的是广撒网的方式,打了很多很多的矿洞,但是收获很少,而另一个采用的是挖深洞的策略,结果淘到了大金矿。
这只是一个寓言式的漫画,如果那片地里根本没有金矿,即便掘地千米,也不过是无用功,这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定位问题。但要在某个领域成为具有一席之地的专家,大都需要长时间的深耕细作,所以终身学习的另一层含义是投入足够的时间到相关的领域中,而不是浮浅的在很多很多的领域之间跳跃。
一往无前的精进固然是让人敬佩的,但是别忘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已经身心力竭的时候,还要勉力而行,身体就难免崩盘了。猝死的报道并不少见,其根源就在于涸泽而渔的透支身体。
有的人天赋异禀,可以用极少的休息时间获取充沛的精力,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需要专门的修复疲劳、补充能量的休息。
我们可以不理会“每天必须要有8小时的睡眠,每天必须喝三杯水”这样的教条,但必须知道自己的承受极限在哪里,应该把这个极限值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来坚守。我自己多次的经历都验证了一旦越过极限值,就需要花费比正常多5倍的时间来修复状态,当然这跟个人的恢复能力也是有关系的。
五、大趋势
闷头前进从来都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做对的事情。什么是对的?大趋势!
知识本身已经不再重要了,但是如何表达知识、用什么样的方式组合知识、用什么角度切入问题越来越重要。
在知识经济兴起之前,知识是分散在整个网络的,除了专业的论文网站,基本就靠搜索引擎了。这样获取的知识固然非常丰富,但聚合度以及可信度都不够,对于使用者而言,使用难度是比较高的,甄别成本也高,因此,这个阶段的知识虽然丰富,但很多知识储存的意义大于使用。
我们一直鼓励独立思考,深度思辨,但从现实来讲,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倾向于获取一个现成的答案和工具的,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尽量的引导和影响,想要完全消灭这种情况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提供高聚合、系统性和具有鲜明针对性的知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慢慢渗透独立思考的观念。
高聚合度的知识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跨学科、多维度的视角,不同领域的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印证,得出最客观的最有洞察力的结论。关于这点,最经典的代表无疑是查理·芒格的思维栅格,这个已经将多元化思维运用到超高水平了。
我们倒也不必一定要到达这种水准,但也需要记住这样一个原则:一个角度等于没有角度,两个角度是自证预言,三个及三个以上才是真正思考的开始**。
在碎片化学习的时代,必须要用最简洁的形式表现出最系统性的知识。
基本的系统性知识一般都需要包含what、why、how这三个方面。2w1h思维也称之为黄金圈思维,在思考中,大部分的人都会忘记why。没有追问足够的why,what就未必是我们看到的what,how自然也就不怎么靠谱了。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大篇幅的体现why的。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侧重点的知识,如果我只是手臂划伤了一下,想要了解最有效不留疤痕的处理方法,也就不需要知道人体为什么会受伤,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最容易受伤,甚至人体解剖学原理,最多了解下为什么人体受伤会留疤痕以便随机应变。
不同的侧重点就意味着针对性的不同。在不同的针对性中,放大、挖掘出其他人体会不到的细节和感受,提出别具一格且有洞察的见地,将是这个以分享为主要精神的知识经济最重要的差异化竞争力。
后记
我们要放眼未来,制定计划,但是在当下,在此时此刻,需要我们自己认真做好自己想要的、一直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