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孤独:回归自我》
英文名:《Solitude:A Return to the Self》
作者名:[英] 安东尼·斯托尔
译者名:凌春秀

前言

亲密的人际关系被许多人当作精神健全的重要标志,甚至是人生幸福的主要来源,如果一个成年人缺乏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就会被认为有病,需要治疗。这本书并没有否认人际关系的价值,但也同时论证了孤独对于人的重要性。交往是一种能力,独处也是一种能力;不善交际是一种遗憾,耐不住孤独也是一种缺陷。

一、精神分析疗法

许多人认为不善交际的人不太正常,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喜欢独处的那些人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当然,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精神分析疗法中经常提到的移情和依恋。

1.1 移情

弗洛伊德在创立精神分析疗法的时候,没有料到自己在病人的情感中会那么重要。他希望自己的角色是一个超然的旁观者,并且希望自己的病人能够像对待其他领域的专家一样对待自己。

但是,实际情况是,在精神分析疗法中,病人经常会对精神分析师们产生特殊的情感。因为,在正常的生活中,几乎不存在这样的人:随时聆听困扰着你的问题,并且有能力帮助你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你相信对方会全心全意帮助你解决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情感并不是病人的真实情感,而是病人过去情感的翻版,现在转移到了精神分析师的身上而已。他认为“移情”这个东西,完全就是个祸害,这个观点一直到晚期才发生改变。

现在,移情被视为精神分析治疗中的核心特色。精神分析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观察病人对自己的反应,不管是顺从、挑衅还是焦虑、恐惧,每一种态度背后都有深层原因值得挖掘。

尽管不同流派的精神分析师们接受的训练不同,但是,他们却有着共同的信仰: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会对孩子后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2 依恋

婴儿在6、7个月的时候,开始对特定的人产生特有的依恋,如果这个依恋对象离开了,婴儿就会表示抗议。以孩子和母亲为例,如果孩子的母亲离开了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愤怒地抗议,然后会安静地绝望,最后会表现地冷淡疏离,仿佛对母亲毫不在意。这种抗议→绝望→疏离的顺序,是孩子对依恋对象离开后的标准反应。

与成群结队的动物比起来,离群索居的动物更容易遭受到天敌的攻击。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年幼、生病和怀孕的时候,特别容易产生依赖行为,因为这些情形下个体面对攻击的时候会显得更脆弱。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够和自己共同面对危险的对象。
**
依恋并不等同于依赖。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对于外部世界是最依赖的,但是,依恋却要在婴儿6、7个月的时候才出现。依赖会随着人的成长逐渐减少,而依恋则会伴随人的一生。如果一个成年人依赖别人,我们会认为TA不成熟;如果一个成年人无法与他人建立依恋关系,我们会怀疑TA是否情感成熟。

亲密的人际关系被认为是人类健康和幸福的基础。交通工具越来越便利,社交软件越来越多样,我们与周围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会因此而产生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和那些关系并不亲近,却有助于我们建立自我意识的人打交道,比如,邻居、快递员、售货员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依恋,因为习惯了和TA们之间的互动方式,如果换一个人的话,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1.3 独处的能力

人们总是把善于进行人际交往视为情感成熟的标志,实际上,安于独处的能力也是情感成熟的一个标志。
**
独处能力是内在安全感的表现之一,这种安全感是在幼年阶段逐步建立的。

如果一个孩子认为自己的母亲或者其他依恋者会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出现,那么就不需要担心,而是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去。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安全感,就会将自己的精力和能量用在与依恋者保持联系上。缺乏安全感的人,相对来说特别黏人。但是,独处是一种必须要学会的能力,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在他人陪伴下的独处。

独处,难道不是独自一人吗?在他人陪伴下的独处是个什么情况?

被人群围绕也能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自我内心的状态就属于他人陪伴下的独处。
**
例如,在同一所图书馆里看书的人,虽然周围有一群同样热爱学习和思考的人也在看书,但是别人只能够看到你在翻阅哪本书籍,却无法窥探你的思想。亲密的爱人,晚上在同一张床上睡觉,但是却各自做着不同的梦。这些,都属于在他人陪伴下的独处。

1.4 孤独的用途

孤独可以帮助人缓解压力,走出伤痛。
**
主动离开自己习惯的生活环境,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能够增加人对自我的了解。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周围都是陌生人,陌生的风景,人会处在一种孤独的氛围中,这种孤独,是一种逃离平常生活压力的手段。

但是,这种摆脱的压力,重获新生的方法,只能够暂时有用。那些叫嚣着要辞职去满世界旅游的人,最终大部分都乖乖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工作了。但是,并不能因此抹去这一段旅程在生命中的价值。

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一场变故,就是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失去亲人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接受现实、平复伤痛,重新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在世界各地,都会有一定时间的守丧期,这段时间用来帮助失去亲人的人接受死亡,走出伤痛。尽管,来自亲朋好友的安慰,对于抚平这种伤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无法取代一个人在独处时进行身心调整的作用。

二、隔离所产生的强制性孤独

孤独是人反思自我,进行总结比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自发性的孤独和强制性的孤独,对人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自发性的孤独,给人充足的物理空间和思考空间,而强制性孤独所产生的隔离,则有可能会给人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2.1 强制性孤独

自主性孤独,是人自发选择孤独,决定权在选择孤独的人手中。强制性孤独,决定权掌握在别人手中。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最能引发人的焦虑。这种被人拿捏,无能为力的感觉本身就是一场噩梦。
**
一般认为,强制性孤独带给人的伤害要大于其所带来的好处。

强制性孤独的形式有很多种,我们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一种是疾病隔离;一种是监狱隔离。

2.2 疾病隔离

疾病治疗过程中会剥夺病人一部分感觉,这有可能会给病人造成精神压力。

比如,重度烧伤的病人需要绑绷带。心脏手术、失明、失聪等疾病也都有可能会引发病人精神失常。

一般来说,失聪的人,总会认为别人在背后骂自己,所以会变得多疑暴躁,脾气越来越不好。当然,疾病隔离所造成的强制性孤独有时候能够去除外界环境的干扰,使人更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

例如,贝多芬的耳聋使得他越来越不相信别人,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人也越来越难以亲近。

但是,耳聋有可能对于他的创造才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不需要再把注意力花在演奏技巧上,而是可以不受外界声音的打扰,专心进行创作,随心所欲地对现实事物进行重新组合,将其变成令人做梦都想不到的形式和构造。

2.3 监狱隔离

在对恐怖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的过程中,感觉剥夺是其中一种刑讯手段:除了在审讯期间之外,用一个厚厚的黑色头套罩在被拘押人员的头上,并且被迫处于一种持续而单调的噪音中,这种噪音声音大到无法与其他人员进行交流,甚至在前几天他们的睡眠也被剥夺了,被要求面墙站着,用手指之前抵在墙上,如果有任何不合适的举动,就会被人拉起来强迫按照要求站好。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出现了幻觉,并且觉得自己快疯了,经过这样的折磨后,有的人说自己宁愿死都不愿意去面对下一步的审讯了。这些人在获得释放后接受精神检查的时候,在他们身上发现了一些持久性的症状,睡觉的时候不停地做噩梦,清醒的时候精神高度紧张,经常会有自杀的念头和抑郁症状。他们中的一些人,永远都不可能从这段精力中复原出来。

尽管这种审讯手段被明令禁止,但是实际上,在许多国家,许多长期徒刑的犯人都被剥夺了大部分与外界接触的刺激,而这些刺激让人觉得生活有意义。监狱中单调的环境、少得可怜的运动和防风以及一成不变的作息和社交,这些剥夺都会对长期服刑人员的心灵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长期服刑的人会变得内向、麻木、漠然,对自己的外表和周围的环境毫无兴趣。服刑10年以上的犯人,获得释放之后,就难再适应监狱外面的生活了。因此,法官在审判的时候,对于服刑时间超过10年的审判会慎之又慎。

2.4 狱中之花

对于罪犯实施强制性惩罚手段是为了达到强制性悔改的目的,但是,监禁这种打击犯罪的行为,有可能比毫无用处更糟糕。将犯罪的人统一集中到一个地方,剥夺TA们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催生出犯罪亚文化,即使刑满释放,TA们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而无法在社会上寻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尽管监狱有许多应该被指责的地方,但是身陷囹圄有时候并不总是一件坏事情,这种部分隔离的状态有可能会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 罗马哲学家波伊提乌斯被控告叛逆罪,被关在帕维亚的时候,创作了《哲学的慰藉》。
  • 托马斯·莫尔法官因为拒绝承认教皇的至高权力,被囚禁在伦敦塔内一年多,在此期间写下了《慰藉苦难的对话》。
  • 沃尔特·雷利被控叛国罪,关押在伦敦塔期间写下了《世界史》。
  • 约翰·班扬在12年的监狱生涯中完成了《丰盛的恩典》和《天路历程》的一部分。
  • 希特勒被囚禁在兰茨贝尔监狱的时候,口述了《我的奋斗》。他说,如果没有被监禁,《我的奋斗》这本书就永远不会出现。

监狱以强迫性的手段将人与日常生活隔离了起来,有无数人在这种生活中被压迫地精神失常,甚至出现不可恢复的精神创伤,但是也有人借此机会,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许多新的观点。

人的心灵并非坚不可摧,但是少数勇敢者能够在身处地狱的时候,瞥见天堂。

2.5 想象的渴望

人的想象力比其他动物发展得都更高级,这种发展适应了生物发展的需求,但是也让人类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其他动物的行为模式主要印刻在基因里,只要外界环境不发生变化,它们的行为模式基本上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但是,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巨变,这种由本能支配的生物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因为它们只能被动地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无法适应的话,就有可能会面临灭绝的危机。

尽管人类与其他物种一样也受到基因的限制,但是不得不说,人类最独特的地方,就是绝大部分的行为依靠学习获得,极少数行为是由先天决定的。因此,相对于其他物种来说,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但是也因此对于幸福感的满足也只能是短暂的。这种不满足驱使着人类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控制环境,改变环境。

三、孤独与气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就算是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在性格上也会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除了后天环境影响之外,还有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对待孤独的态度、忍受孤独的能力有可能与气质有关。

3.1 外向和内向

荣格认为,外向和内向是一个人气质的主要成分,人从一生下来开始,就同时拥有这两种特质。

在一个理想化的个体身上,内向与外向是均衡的,但是在现实中,这两种态度总有一个要占上风。

外向的人倾向于认为,个体是依靠客体而存在的。比如,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是在客体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童年阶段父母以及其他重要监护人的影响。

内向的人则把重点放在主体上,无论客体是什么,主体都执着的寻找属于自己的安全感和优越感。

内向和外向中的任何一方超过限度,神经症就会出现。极端外向,会让个体在面对群体压力的时候丧失自我;极端内向,会让一个人变得过于主观。

3.2 辐合型和发散型

利亚姆·哈德森把人分为辐合型和发散型两种,并基于此发现了科学家和艺术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的人。

辐合型的人,一般来说,他们的智力在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传统智力测试中发挥的最好,但是在开放性测试中的表现则不那么突出。这种类型的人倾向于把空闲时间花在机械和技术上,对待权威的态度也比较恭敬,轻易不表露自己的情绪。

发散型的人,相对来说,在传统的智力测试中表现不怎么好,但是在需要创意和想象力的开放性测试中的表现却大放异彩。他们的业余活动大多数情况下和人相关,而且对待权威的态度也不那么传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3.3 设计师和戏剧家

霍华德·加德纳把儿童分为两种类型:“设计师”和“戏剧家”。这两组儿童都聪明可爱,但是在表达日常经验的行为上存在着令人惊讶的差异。

“设计师”们对于搭积木有着狂热的喜爱,他们会没完没了地尝试在桌子上不停地把物体堆放在一起,进行各种排列组合,而且基本上堆出来的场景很少有重复的。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和别人进行社交性交谈,看起来对社交关系不屑一顾。

“戏剧家”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对于发生在人身上的各种故事百听不厌。与搭积木比起来,他们更喜欢玩过家家、听故事或者和人交谈。他们喜欢跟人接触,并且喜欢看到自己被众星捧月地环绕着。

3.4 回避行为

人与人之间的气质差异也许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即使是婴儿,也会受到母亲行为的影响,回避行为就是其中的一种。

婴儿与母亲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分离之后,再次相聚的时候,会出现回避行为。比如,孩子会转开视线、背对母亲、避免接触等,如果母亲直接去抱孩子,有的孩子会伸手去拿一个玩具专心致志地玩玩具,有的孩子会直接尖叫挣扎拒绝母亲的亲近。

这种回避行为通常只是暂时的,时间的长短根据分离时间的长短以及母婴之间的关系而定。

当然,分离并不是造成回避行为的唯一原因,母亲如果殴打孩子、瞪着孩子或者嘲讽孩子,拒绝和孩子亲近等都有可能引发孩子的回避行为。

这种回避行为经常使人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极度需要爱,另一方面又害怕亲密关系。不仅儿童有回避行为,成人也会有回避行为。卡夫卡的回避行为相当严重,他觉得跟自己最亲近的朋友也无法推心置腹。

在亲密关系中也是这样,他对于对方有强烈的需要,时时刻刻都牵挂着对方,收不到对方来信就会痛苦。但是,当对方真的坐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又觉得受到了威胁,需要和对方保持距离才能够维持内心的安全感。

3.5 独单与想象力

孤独会产生有益或者有害的影响,除非环境严酷到了会导致人精神崩溃的状态,否则,人际关系的缺失或者部分剥夺,有可能会有助于丰富个人的想象力。

一般情况下,儿童时期是人们公认的想象力活跃时期,尤其是在儿童必须长时间独处的情况下。许多孤单的小孩子会自己给自己编故事,在想象中为自己创造玩伴,他们要比其他孩子更擅长想象。

童年时期遭受的各种剥夺,会让儿童很难获得亲密的依恋关系,但是发达的想象力却成为了他们躲避痛苦的避难所。有一些创作天赋的艺术家,会选择一段有助于自己工作的亲密关系,而不是一段有助于婚姻的亲密关系。他们自己或者配偶本人也会意识到,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婚姻只是次要的。

当然,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有创造才能的人一旦和其他人建立了亲密关系,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丧失一部分想象力的原动力。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需求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在幻想中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在现实中能够找到获取幸福的力量,他们也就无需再通过想象力来满足自己。

孤独,为创造力提供了想象空间,艺术家们为了保护想象力而产生的回避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孤独中度过童年的作家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幻想世界,这种充满想象力的兴趣和人际关系一样重要。现在,我们来了解几位由于特殊原因在孤独中度过童年的作家,看看童年的孤独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4.1 安东尼·特罗洛普

安东尼·特罗洛普是一位小说家,他把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力归因到早期的孤独状态中。童年时候,由于家里穷,付不起学费,也没有零用钱,被其他同伴看不起,没有朋友,他就逃到幻想的世界中去寻求庇护。

他在自己的脑海中设计各种游戏,这样即使没有其他男孩子和他一起玩耍,他也能在自己的想象中建立空中楼阁。这种白日梦一般的想象力一直占据着他的生活,他认为这是危险的行为。

他害怕自己被人拒绝和否定,很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并且善于揣测别人的感受和行为。因为如果不学会取悦别人的话,就有可能会受到更多的伤害。

4.2 比阿特丽斯·波特

比阿特丽斯·波特是一位作家,她的童年生活并没有非常不幸,但是也远谈不上快乐。她生活在一个富足的中产阶级家庭,由一位保姆照料,每天下午会被带出去散步,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她没有上过学,也很少离开家出去游玩,除了偶尔和亲戚家里的孩子见面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

她的家庭教师在教了她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就辞职了,理由是学生的能力已经超过了老师。她想法设法要来了一些宠物:兔子、老鼠、蝙蝠、蜗牛……这些动物作为她的小伙伴一起生活。

孤独的生活使得她采用密码写日记,并且一直写到了30岁。除此之外,她还创作了《兔子彼得的故事》、《老鼠纳特金的故事》、《鸭子杰米玛的故事》等许多动物故事,这些作品中的动物形象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喜爱。她的人物作品远没有这些动物作品的水准高。

1913年她和一位律师结婚以后,以童年幻想为基础的创作活动就衰退了。因为当有一个人作为她人生的感情重心的时候,投注在动物身上的强烈感情就会日益衰弱。许多作家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的兴趣都遵循着同样的模式衰退。

4.3 拉迪亚德·吉卜林

拉迪亚德·吉卜林出生在印度,但是在他不到六岁的时候就和妹妹一起被留在英国而没有带回印度。被寄养在别人家里的吉卜林吃了很多苦头,如果在回答每天的盘问时出现前后矛盾的地方,就会被认为是蓄意撒谎,然后就会受到惩罚。这种折磨,让他特别留意自己制造的谎言,为后来的文学成就打下了基础。

吉卜林讨厌别人询问她的私生活,希望别人只是通过作品来评价自己。他和一位能干的女人结了婚,她会替吉卜林挡住访客,独立操持家务,甚至能够帮助吉卜林处理公事和信函,好让他专心沉浸在自己的写作中。吉卜林本人,非常满意这一桩婚姻。

4.4 萨基

萨基的父亲是一名军官,在母亲去世之后,萨基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被留给了祖母和两个姑妈一起抚养。这两个姑妈一点都不温和可亲,而是让人望而生畏。她们永远在斗嘴,并且严厉刻板,爱教训人。

萨基在自己的小说中以姑妈作为原型,对其进行报复,让她死在宠物手里。他和吉卜林一样,热爱动物和小孩子,把动物写进自己的小说中,并且对于肉体虐待有一定的兴趣,有时候其表现手法让人很反感。

他渴望报复童年时候向他施虐的那些人,小说提供了一种可以被人接受的发泄方式,以此释放那些充满暴力的情绪。

4.5 伍德豪斯

作家伍德豪斯的父亲是香港的治安官,他的童年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一所学校转入另一所学校。他觉得自己从一个人手中辗转到另一个人的手中,过着一种无家可归的奇怪生活。

伍德豪斯和其他缺乏母爱的人一样,他总是被比自己年长的异性所吸引。伍德豪斯的婚姻和吉卜林的非常相似,他的妻子掌控财政大权,并且保护他享受到他所需要的孤独。

伍德豪斯害怕和人接触,不喜欢接受采访,讨厌各种俱乐部,甚至会让自己的妻子在找住所的时候找一层底楼,因为他“不知道该跟电梯管理员说什么”。他在接女儿放学的时候,也会站在学校外面等着,好避免和女儿的校长接触。

吉卜林、萨基和伍德豪斯都在童年的时候被“寄养”出去,没有享受到一般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安全和舒适,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后来都很难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当然,在人际关系上遭遇困难不能完全归因到儿童时期的恶劣环境,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生活都不一样,天生的气质也是千差万别的,同样的处境可能换个人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但是,大部分在童年时期遭遇分离的人,在成年之后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说要比较困难。跟成人比起来,他们更擅长也更喜欢和动物以及小孩子相处。

五、追求完整的自我

这一部分重点说明学习孤独、工作对情感满足的影响力,以及在人生的后半段,该如何追求完整的自我。

5.1 丧失、抑郁与修复

许多知名人物的抑郁倾向都和童年时期丧失亲人有关,但是,这并不一定都是悲剧,我们来看下诗人斯彭德的例子。

诗人斯彭德的母亲因为身体健康问题而情绪不稳、歇斯底里、有暴力倾向,给斯彭德的童年生活蒙上了阴影。他12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说:“如果说我对母亲的死有什么感觉的话,那就是如释重负,兴奋刺激。”这句看似大逆不道的话,需要设身处地才能够理解。

我们发现,有创作才能的人都习惯孤独。在他们孤独的时候,并不总是倾向于找朋友聊天诉苦,而是利用自己的天赋,从苦难中找到人生的意义。

许多承受了丧失亲人之痛的人通过写诗、画画、作曲等创造性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因为忙碌是一种极好的治疗方法,没有什么比懒散更能引起忧郁的了。

虽然每个人的气质不一样,但是每一个人内心都有对想象力的某种程度的渴望。一个人的内心越是不和谐,寻求和谐的动力就越强,如果恰好有这种创造和谐的能力,就会激发创作的激情和天赋。

天才们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天赋,当失去自己所在意的东西的时候,这种尖锐的痛苦可能会把这种天赋激活,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来。因为悲伤而激发出来的艺术作品,也会给遭受不幸的人带来更多的理解和安慰。

5.2 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类型的创作者都会表现出对孤独的需要,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他人。他们往往会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放下对亲密关系的需求,不会因为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就精神失常。

这种类型的人有可能在婴儿时期就有“回避行为”。他们很少依赖人际关系来寻找人生的某种意义和秩序,他们会在自己的心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并且为了保护自己的内在世界,刻意选择回避他人。

婴儿在小时候无法照顾自己,需要依靠母亲或者其他人的力量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也就是说,婴儿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互动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人,并且发展出自我意识。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和父母之间的这种互动、共情和理解,很容易变得感情淡漠或者很难建立人际关系。

但是,实际上,如果一个人从事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并且能够维持自尊,那么不必依赖亲密关系也能够拥有满意的生活。工作,特别是创造性的工作,本身就能够提供促进人格整合的关键元素,而这种关键元素来源于他人的积极回应。

康德一生未婚,对待自己的亲戚慷慨大方,但是非常谨慎地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他的生活虽然缺少家庭的温情,但是他的朋友们对他有深厚的感情,他受到了世人的尊崇。高度抽象的概念需要长期的孤独和极度的专注才能领会,而一个人一旦有了配偶和子女的羁绊,就很难做到这些。

康德曾说:“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一个人必须顺从另一个人的意志。”

他认为每个理性的人都以自己的生存为目的,我们在与人交往时都应该持有这种观点。这就可以理解康德对于独立的坚持了。人际关系并非获得情感满足的唯一来源,工作给人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也可以。

5.3 完整的自我

弗洛伊德一直认为,无论男女,生活满足的主要来源都是性满足,之所以出现各种神经症问题,就是因为性成熟受到了阻碍。但是,他也怀疑:人在情感上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完全满足?

虽然有时候,性行为能够给人带来满足的体验,并且让人体会到一种平和的轻松感,但是,这种感觉和“恋爱”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弗洛伊德认为恋爱中与爱人融为一体的感觉和天人合一的感觉类似,但是他认为这种体验是退行到不成熟期的幻觉而已。

所有的心理经验,只要不直接追溯到肉体,就会被弗洛伊德斥责为不真实。他建议精神分析疗法拒绝接受50岁以上的病人,理由是,大多数人到了这个年纪,已经不具备能够改变心理过程的能力了。

“人生的后半段”这段时光的意义和目的被留给了荣格和他的追随者们。荣格是第一位让人注意到中年问题的心理医生,这个问题就是“中年危机”。荣格认为,年轻人的主要任务就是脱离原生家庭,在这个世界上站稳脚跟,而中年人的任务则是发现自我并且表达自我。

因为进入“人生后半段”的病人,大多数都能够适应社会,并且拥有杰出的能力,正常而理性的治疗方法对他们没有效果。荣格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分析,鼓励病人在一天中专门留出一部分时间用来练习“积极想象”。

持续不断的积极想象,使人重新发现早年的兴趣爱好,发现自己人格中被忽略的部分,重拾某些曾经为之着迷却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放弃的兴趣爱好。

这种自我分析不受他人制约,他人对我们的制约越少,我们越容易成为真正的自己。

后记

孤独,对人的情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也并非总是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