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

《好好说话》读书笔记 - 图1

作者:学诚法师

作者简介:

学诚法师,1966年出生于福建仙游。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出家,于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和尚修学。1988年于四川成都文殊院宽霖大和尚座下求受三坛大戒。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同时,学诚法师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书籍介绍:

话虽然简单,但可不是一件小事。说什么话,很重要。用简单的话去伤害别人,可能造成的后果很大。用简单的语言去温暖这个世界,可能给人带来的就是一时、一天乃至一生的帮助。

不仅对别人是如此,对自己也是同样。

每个人都希望改变命运,改变命运其实很简单——好好说话,就能改变命运。

读后感

原本以为是一本教你人际沟通技巧的书,没想到是一本阐释佛家人生智慧的书,让我对佛家的认识被刷新了,受益匪浅。

书中所讲的说话之道,一是慈悲,二是智慧。与国外的宗教愚人不同,佛家追求智慧,越有智慧才越有可能领悟佛经的道理。不能不让人心生好感。

从另外一本书中看到,所谓的幸福,其实就是内心安宁,按佛家的修行,结果也是内心安宁,基督教也有类似的说法,这就是宗教对怎么过好这一生的答案了。

作者本身是佛家的大和尚,龙泉寺的方丈,还有一本和这本呼应的《好好听话》,改天也好好看下。

180920 Update

没想到大和尚佛法说的很溜,做的却不行,令人喟叹。不过也不能因人废言,这本书对我还是有价值的,但在知道作者人品不行的情况下,需要这么读书:

  • 用批判性的眼光读书,不尽信书
  • 对于洗脑性的内容要跳过,包括情绪煽动、成功/失败故事、鸡汤/毒鸡汤
  • 对于包装个人形象的内容也要跳过,包括作者个人的经历和感悟等

内容笔记

没有什么可笔记的,做了50条摘抄。

上篇 说好话积福报

你的人生运势,取决于你口中常对人所说的话语——“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好的”“一定会有办法的”“没问题”,每天都能说出这种积极话语的人,他们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顺利,即使遇到了困难,也能够渡过难关。 相反,每天都嚷着“太糟了”“太让人气愤了”“没办法了”的人,遇到的挫折也特别多,运气也显得特别糟糕。 如果你看不清自己,那么,就试着看一下周边的人与事,你一定会发现人们都过着他们嘴上所说的人生! 特别是跟钱有关的事情,这一点会很明显。每天叫着“没钱”的人,真的都是跟金钱无缘的人。 我们必须意识到,每天从自己嘴巴里说出的话拥有很大的威力,每天你所说的话,都给你的每一天指明了方向。 积极的语言才能把你带向美好的人生! 包括你自己的身体,你总是说自己不舒服你就会真的不舒服。不管得了什么病,在积极的药物治疗和营养修复过程中,必须保持积极的语言。

佛陀规定,出家人严禁说脏话。

生活中有很多小细节,我们稍不注意就会犯下大错。因此,佛教不仅严禁说脏话,而且在很多小事上都有制戒。

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修身最重要的是要随时修自己的意念,念头。 其实,每个人都很尊贵,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光明。但为什么常常控制不住自己,争执不断呢?因为被无明—烦恼所缠。 之所以学佛,就是为了把这个烦恼拿掉,就像把尘埃抹掉,内心如镜的光明就出来了。 归根到底,菩萨的说话之道就是爱。 教理上明确地讲,就是要说爱语,说柔软语,说利他的话。

当我们越来越固执己见的时候,“说”自己的人,包括朋友,越来越稀少了。抱着尊重对方、虚心学习的心去倾听,我们就会接收到对方所要传递的正面能量,进而理解对方,与其感同身受,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修正自己。那时,我们的知见在不断地趋向纯正,心量在不断扩大,烦恼会越来越少。

很多人问我,什么是菩萨的说话之道?我认为,第一,说话首先要有慈悲心;第二,说话要有智慧。

凡夫要想学到佛陀的说话之道,就应通过修炼自己的身、语、意,也就是行为、语言、心,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要修慈悲之心。

佛讲,慈能予乐。慈,慈者爱念,即能给予众生快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利益对方。与人相处,如果保持一个“慈”的原则,就能让别人和自己快乐。

什么是“悲能拔苦”?悲,悲为悲愍,即能拔除众生苦难之心,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

什么是拔苦?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去宽慰对方,让对方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佛门告诫我们,当别人过得比我们好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随喜,要真诚地替别人感到高兴。这样,自己才会获得快乐。

佛教强调要不断地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你的,得失是人的一种意识作用,是一种概念,最后这些东西都得舍掉。不舍又怎么办呢?死的时候都得舍!孩子也得舍,太太也得舍,爸爸妈妈也得舍,不舍得也得舍。

在佛教里,一般把给别人起外号归纳为绮语。这是绝对禁止的。佛教最主要讲善护口业,留口德,积口德。

在中国文化中,说话讲究要留口德。因为比起我们的行为,口是最不容易受人控制,而且最容易伤人、最容易犯错的。比如说家里闹矛盾了,往往都是先吵架,用语言互相攻击,伤害对方。其他方面也差不多是这样。

向别人倾诉就是排泄心灵的垃圾,虽然一时可以缓解心中的郁闷,但终究逃不出扬汤止沸的轮回。止口不如静心,从源头清理才是治本之道。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嘴巴都管不住,如何让自己的心听从安排? 佛教里解决这一问题有个妙招:如同大禹治水,一时堵不住就疏导。说惯的嘴巴先不要闭上,而是改变说的内容——念佛。 凡夫说话都是“烦恼心”驱使,越说越躁动,越说越烦恼。改成念佛号,虽然开始还是烦恼心,但佛号是清净的。好比一个躁动的人,让他不断重复说“安静”,借着佛力让烦躁的心转向安详,想必很快会安静不少。

自己认为的好话不一定就是好话,心直口快也很容易伤人。心直口快的人,可能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不能接受。没有智慧的人,人家怎么能体会到你的慈心悲心呢?人家听到的,全是你很直的那种伤人之语。在佛家看来,心直是好事,口快却是没有智慧,是不善巧的。

为澄清糊涂的内心,避免经常性轻言、狂言、多言,我们有必要对自己进行止语的训练。

这实际上是训练止语,所谓止语,就是强行训练自己控制语言的能力,而且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反省一下今天说了哪些话,哪些话合适,哪些话不合适。

很多时候,我们说话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炫耀自己,演出那自以为是的一面。在佛教里,这叫矜言,就是贡高我慢。我慢,就是自我的傲慢;贡高,就是觉得自己了不起,一副站在高处,把别人都看低的样子。

我们要明白一点,沟通不是为了说服别人。沟通是为了理解别人,如果你理解了他的戾气,他的戾气就开始减弱;如果你抱怨冷漠,他的戾气就会增长。

什么是好好说话?很大部分是你好好听人家说了什么,然后再以爱心和智慧来回答。

佛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相是缘起法,而因缘是变化的。今天我们俩达成一个约定,那么明天有可能就变化了,这是因为你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但明天却是未知的,所以彼此留一点余地,就比较符合缘起法。所以,说话时一定不要尽言,因为因缘随时都在变化,随时都在无常

请记住,千万不能以慈悲为借口试图改变一个人。一个人有错误的话,只有善知识才有机会改变他,与他建立很好的业缘。而且这个善知识在指出别人缺点之后,还会有善巧的安抚有错的人,让其情绪平复。

在佛教里,提倡多给别人欢喜,多鼓舞别人。这跟谄曲讨好是两个概念,佛门里讲的是用平常心爱人,而谄曲心是有所求。

如何修意呢?如何随时随地修正我们那些不好的意识和念头呢?好好修自己的慈心、悲心、喜心和舍心吧。

中篇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柏拉图曾经说过:“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不少人为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手段就是拼命赚钱,以满足自己增长得那么快、那么主观的一种欲望的需要,而不是自己实际生活中的需要。所以,佛告诉我们,人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内心对世界错误的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迷茫的行为。

每个人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人、事、物,要不断处理各种关系。经过正确的思维后再做事,内心就清清楚楚,非常光明。反之,如果没有正思维,就会每天焦躁、抱怨、无所事事,最终陷入生活的黑暗。每个人的生命都有顺境和逆境,一般都是顺逆交替的。如果顺境处理不好,就会变成一种逆境;如果逆境处理得好,就会变成一种顺境。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路况好时,安全这根弦就容易放松;如果在一个路况很差的地方行驶,注意力反而会很集中。所以,不是路好路坏的问题,而是心态问题。人生也是如此。

产生“爱”——追求“爱”——得到“爱”——失去“爱”,然后发起新一轮的对“爱”的追逐,最终又失去“爱”,生活就是这种公式般的不断重复。 人们认为快乐就是拥有喜爱的事物,而事实恰恰相反,有爱就有痛苦。如果谁说他现在苦,那肯定是他“爱”上了某样东西。什么人会比较快乐?欲望淡泊的人比较快乐,超然的人比较快乐,利他心强的人比较快乐。

果子熟透了就要烂,花开到最盛就开始败,塑料会老化,钢筋、水泥也有使用寿命——世界就是如此,不承认、不相信、不愿接受也没用。接受这个事实,心里就能平静,就不会执着,不会在人和事物变化、败坏、失去时充满痛苦。 抓不住的东西不要去抓。 当完全明白一切事物都是抓不住的,生命反而真正自由、安全、快乐了——从此不会被任何东西“抓住”,没有了忧虑、恐惧,不再会嫉妒、愤怒、苦恼。没有任何心理障碍,才是一个真正能“提起”、会承担、有力量的人,也是一个真正能“放下”的人。

佛法讲,凡夫习惯了从“我”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外在的人、事、物,并得出相应的种种感受。殊不知,“我”就像一个哈哈镜,客观与真相在里面有着种种颠倒之相。

怎么消解抱怨的心理呢?多说感恩的话。另外,一定要学会随喜,用随喜的心去取代嗔心,取代嫉妒的心。

按佛门戒律规定,吃饭的时候不允许说话,禅堂不能说话,打坐不能说话,上早晚殿不能说话。在公众场合,两个比丘之间说话只能彼此听见,不能打扰到他人。还有,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随意插话,不能轻易打断别人。

我们对他人常抱有一份戒备之心,其实最需要提防的倒是自己的烦恼。烦恼一旦出现,我们的内心就会失去安宁,丧失理性与智慧。要想减轻烦恼,享有快乐,就要从去除烦恼产生的“因”入手。比如,我们习惯了只在意自己,那现在可以尝试多用一些心思去体会他人的处境和心情,多去关心他人。关心他人的时候,自己那颗紧绷而僵硬的心会变得轻松而柔软。疗治自己的烦恼心病,最好的医方在于利他。

只要我们合理建设自己的内心,就能远离痛苦,获得快乐。如何建设内心呢?基础就是要觉知自己的状态:当我们发现自己不快乐,就要马上转心,让自己快乐;如果心的力量不足以转动郁闷的情绪,那就离开那个境界,等平静之后再来看破它,最后放下它。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向内来用功,告诉自己用平静的心态接纳它。同时,还要对外在事物的无常变化有正确的认识。

佛门讲一切随缘,努力,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就是在因上,我们努力去做,结果就随缘,这才能知足常乐。所以,知足常乐,并非现在很多人所理解的满足于或者叫苟且于现状,不是得过且过。

穷人问佛:“我为何穷?”佛说:“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穷人:“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佛说:“一个人一无所有也可以给予别人七种东西:颜施:微笑处事;言施:说赞美安慰的话;心施:敞开心扉对人和蔼;眼施:善意的眼光给予别人;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施:即谦让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一家比利时杂志针对60岁以上老人做了一份关于“你最后悔什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的人后悔年轻时不努力;67%的人后悔选错了职业;58%的人后悔不重视锻炼身体;47%的人后悔孝心不够;41%的人后悔选错了另一半;32%的人后悔一生过得平淡;11%的人后悔没能赚到更多的钱……

佛教有句话是,回到当下。实际上这是一个方法,意思是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发生,现在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当下。

泰戈尔曾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漫天繁星。”

人生时苦时乐,总是苦乐参半,当我们受委屈的时候该如何处之呢?《道德经》中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意思就是受得住委屈,才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屈,事理才能得到伸张;低凹反而能积满;陈旧反而能出新;少取反而能有得;贪多反而会迷惑。

佛陀告诉我们“忍辱第一道”,正是要调伏我们内心的嗔恨,并以慈悲和智慧去引导对方改善。如此度人更度己,不是更好吗?菩萨行六度尚且要修“忍辱”,何况我们呢?

事实上,一个人的愿力越大,阻力就越大,而成败的关键在于是知难而退还是知难而进——能否超越你眼前这堵“墙”——你自己。

佛教里讲,面对逆境当需安忍,这并不是要我们消极被动地忍受,而是策励我们要坦然接受现实,同时积极地改善人生。

那么怎么才能跳出各种妄想和执着呢?怎么才能解脱这颗心呢?佛法告诉我们,要安住当下。

《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们能够安住当下,内心自然会慢慢专注,在专注中智慧不断开显。

出家人并非影视作品中描写的那样无所事事。如果说清闲,那是对五欲的心态:内心“清”净,故气定神“闲”,不会为外在得失而心浮气躁;同时,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与行,却是时刻不懈,精进不息。

修行就像与烦恼战斗,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战斗力”,才能战胜敌人。 如何提高战斗力呢?唯有靠不断地实践,反复地用功,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对境缘法,历事练心”。就比如军队里的训练,除了基本功的学习之外,能够快速提升技能的方法即是实战演习。 如果我们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人修行的话,常常会造成错觉——好像自己内心很安静了,没有什么烦恼和问题,但其实缺少了发现问题的外境,自己的烦恼被覆藏起来了。没有外境,我们自然也就失去了强大自己的机会。

下篇 人生的十万个为什么

随缘,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握自己命运的方向,随着因缘变化而采取适宜的行为,这才是真正“做生命的主人”拥有的态度。

不是为了结果而努力,要为了这个过程而坚持。人生的路不是由一次考试决定的,但每一个境界中都能够历练自己的心,通过这个过程收获的内心成长,才是对更长远的未来最有价值的财富。

仇恨,让仇人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们把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最投入的心念,都放在了他的身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他,不惜失去自己的快乐与平静,不惜忽视自己所爱、所珍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