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中国通史》
作者名:钱穆
整理者:叶龙

前言

《中国通史》由钱穆讲授,叶龙整理。钱穆先生是一代通儒,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史学四大家”。

钱穆曾分别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香港新亚学院讲授过《中国通史》。在北大讲授时,常常是人满为患、盛况空前。在西南联大讲授时,听课场面更加火爆,以至于钱穆先生上讲台都需从学生课桌上走过去。

钱穆主张讲历史要将背后的原因讲清楚,因此这本《中国通史》并不侧重讲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侧重于讲清楚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让人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一、关于历史

1.1 什么是历史?

广义的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狭义的历史指的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本书《中国通史》研究的即是狭义上的历史,也就是中国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不是过去的人和事的堆砌,而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黄帝时期,存在的问题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黄帝部落先后打败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并和炎帝部落合并成为华夏文明的源头.

到夏商周三代,存在的问题是,松散的部落联盟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解决的办法是发明了分封制,建立天下体系。

周代后期,分封制也逐渐暴露出问题,并直接导致了周代的覆灭。

于是秦统一六国,建立新的统治秩序。以此类推,每一个新朝代的兴起,都建立在解决前代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因此,有人说,历史就是不断推翻与被推翻的过程。然而,历史不是简单的单曲循环。

在推翻与被推翻的过程中,旧的问题得以解决,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人类社会便在其中实现螺旋式发展。

1.2 历史的开端

历史包括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包括追忆、口说、遗留器物与地下发掘)和有文字记载以后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已知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

那么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可信吗?

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只能靠口耳相传将本时代所发生的大事一代代传下去,也叫作“传说的历史”,比如说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就是通过一代代人口耳相传而保存下来的“传说的历史”。

传说的历史在传递过程中难免会掺进些神话的成分,但并不能因此就否认这段历史的真实性。那么,中国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钱穆在《中国通史》中沿用了司马迁的说法。司马迁的《史记》是从五帝开始记述,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3 历史的分期

西方人把历史分为上古、中古和近代三个时期。钱穆将中国历史分为五个分期。

第一个时期是石器时期,石器时期又分为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第二个时期是铜器时期(文字出现);第三个时期是铁器时期;第四个时期是电器时期;第五个时期是原子能时期。

将中国历史各时期与这一分期进行对应,大致为:石器时代为黄帝至尧舜禹;青铜时代为夏商周;铁器时代为春秋至明代;电器时代为清代;原子能时代为民国时期;而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应该是互联网数字时代。

钱穆是上个世纪的人,很遗憾他看不到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虽然作了以上的分期与对应,但我们在讲中国历史时不一定要拘泥于此。这便如钱穆所说:讲历史必须分期,但不能严格分期。

1.4 仓颉造字

传说中国的文字最初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这个说法不全对。

和语言一样,文字的最终目的也是用来交流。既然是用来交流,就需要与群体内的其他人达成共识,以便大家都能够辨识和理解。在黄帝所处的历史时期,除了黄帝部落,还有炎帝部落、蚩尤部落等大大小小的部落。在融合之前,部落之间相互敌对,就算仓颉创造了文字,那也不过是黄帝部落内部通用的文字。

炎帝部落、蚩尤部落等其他部落的一部分,或早或迟将创造出自己的文字。不然,如何解释在中国范围内,除了汉字,还有藏文、满文、回文、朝鲜文等文字?

随着历史的发展,最初创造的文字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人们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字,直到形成文字的一个封闭体系。再经过很多时代许多人的积累,才最终成型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文字。所以,中国的文字并非由仓颉一人所创造,而是经过许多时代许多人积累合成的发明。

文字的发明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文字出现前的文明由于依赖于人的口耳相传,在传播的广度、深度、准确度和完整度上,都受到人类活动范围和记忆理解能力的影响,以致于文明发展缓慢。

文字发明后,人类文明的传承不再单纯依靠口耳相传,也突破了时空限制,从此,人类文明发展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加速度,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可以说,文字是人类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没有之一。

二、历史永远在进步

统一与分裂是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一般来说,统一时好,分裂时差;整体来说,无论分裂还是统一,历史都在进步。

2.1 封建社会

人们常常说的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是对秦代到清代这一历史时期的统称。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真正的封建社会应该是夏、商、周三代。自实行郡县制的秦代开始,中国就已经不再是封建社会了。

封建即分封建制,也就是分封制,就是宗主国把天下土地分封给诸侯自主治理。夏商周三代均采用分封制,被分封的叫诸侯,诸侯到封地建立的自治政府,叫诸侯国。诸侯国自行掌管军政、经济文化等事务,对于宗主国,诸侯国只需每年进贡一定数量的财物即可。

诸侯死后,由子孙世袭诸侯封号和封地。因此,分封制有三个属性:一是给诸侯分封土地;二是诸侯封号和封地可世袭;三是诸侯自治管理封地。

秦代实行郡县制,不再分封土地,全国所有的土地皆属于中央政府。郡县官员由朝廷任命,按照朝廷统一要求治理郡县,地方财政税收要上交朝廷,官员不得私留。

官员任职到一定期限就得离任,继任官员由朝廷另行选任,离任官员子孙不得继承。一不分封,二不世袭,三者郡县不自治,所以,秦代以后中国各朝代均不再是封建社会,而是郡县制社会。虽然西汉和明代实行分封制,但那已经不是原来的分封制,全国范围内主要还是实行郡县制。

所以,秦代至明清两千多年的历史时期都不是封建社会,而是郡县制社会。

2.2 天下共主

天下共主是由周代创立的利益共同体。

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他的儿子启,启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政治上,夏朝分封了夏族十一支姒姓部落,夏是天子,这些部落便是最早的诸侯。经济上,这些被分封部落要向中央王室缴纳贡税。

商汤灭掉夏朝建立商朝后,也实行分封制,后来灭掉商朝的周朝最初就是商朝的诸侯。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仍旧采用分封制,还将纣王之子武庚封于安阳。

周代共封了两百多个诸侯,在这些被分封的诸侯中,有本家宗室,有外戚,还有夏、商、尧、黄帝、神农的后裔。诸侯和周王朝相互约定,诸侯遭到外敌入侵时,周天子需联合其他诸侯予以支援,天子都城遭到入侵时,各诸侯也要予以援助,这便是最开始的天下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周王朝为天下之主,和各诸侯国休戚与共,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天下共主中的“主”最开始指的是周王朝,后来周王朝实力减弱,无力维持这个天下体系,于是出现春秋战国的诸侯称雄争霸的分裂局面。到这里看似天下体系已然崩溃,但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王朝后,这套天下体系又被继承下来。

不过这个“主”不再指某一个政权,而是具体的人,也就是皇帝。从此,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天下的土地都是皇帝的土地,既然天下土地都是皇帝的,为何还要分封给他人,而且分封会导致战争,春秋战国便是前车之鉴。

于是,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施行郡县制。郡县制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使得中国的天下体系得以维系了两千多年,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无论是中原人执政,还是少数民族统治,这套天下共主体系贯穿于每个朝代的始终。

也正是有了这套体系,中国有别于欧洲,成为一个历史无断代的文明古国。

2.3 春秋战国

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是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共持续了500多年。

平王东迁后,周王朝权威大大减弱,诸侯不再听从天子号令,周王朝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春秋时期由此开始。春秋时期,群龙无首,诸侯国之间谁也不服谁,于是相互兼并征战,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最终演变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和战国这两个历史阶段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诸侯国数量上,更体现在战争目的上。春秋时期,虽然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但大部分战争并不以灭国为目的。以齐桓公等春秋五霸来说,战争的目的主要是称霸诸侯。

而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占领土地和人口。如赵灭中山国,齐楚魏灭宋国,秦灭六国。战争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要灭掉对方。

为何春秋和战国的战争会有如此不同呢?

春秋时期虽然几个主要的诸侯国国力增强,但还没有强到能够挑战天下共主的旧有秩序,也没能力发动大规模灭国战争。我想灭掉你,但我的实力还没达到碾压你的程度,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迫使其他诸侯国承认他是霸主。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实力大增,拥有灭掉对方的实力。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只有彻底将对方消灭,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所以就不能再满足于当老大。一言不合就灭国,只有灭掉对方,自己才是安全的。

2.4 大一统

秦代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一统”指的是全国一个政府、一个元首、一套政治体系。秦代以前的夏商周是封建一统,从秦代开始是郡县一统。

秦代的统一,不单是武力征服的结果,更是自孔子、墨子以下几百年学术思想,以及平民社会希望统一的愿望促成了秦国的统一。

秦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新阶段,体现在以下四件事上:

  1. 奠定了中国疆域版图格局,中国版图自秦至今变化不大;
  2. 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融合;
    1. 消除了民族之间华夏戎狄之分,成为一个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社会;
  3. 中国至此有了统一的新政治制度;
    1. 秦朝分为四十二郡,郡下再分县,郡县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到一定任期就得轮换,而且不能世袭;
    2. 郡县制的实行,打倒了地方割据的观念,彻底破坏了封建制度;
  4. 中国的学术思想至今仍有传统性;
    1. 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主张平等思想;活在现实的世界。

秦代的大一统和秦以后其他朝代的大统一不同。像西汉、隋唐只能叫大统一,而不能叫大一统。

秦代的大一统不同之处在于,秦代不仅完成了领土意义上的统一,还完成了文化和思想意义上的统一,将各国的文化、思想都统一到秦国的标准上来,使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都在统一的基础上得以传承。此后的中国,无论经历怎样的分裂,最终还是以秦代建立的政治、文化、思想秩序为模板完成统一。

因此,秦代虽然二世而亡,但它确实是个伟大的朝代,秦始皇是个伟大的皇帝,伟大就伟大在他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三、中华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强大生命力。中华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性格特质。

3.1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和思想上的繁荣景象,这就是百家争鸣。

一般情况下,几乎每个朝代的末年大都只剩下灾难和杀戮的灰暗。为何周代末年却是如此繁荣兴盛、生机盎然?

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东周丧失了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无力再进行思想控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礼崩乐坏”。“礼崩乐坏”体现在文化上就是天下不再有一个共同遵守的准则。

“礼崩乐坏”同时打破了统治阶层对知识的垄断,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致使“私学勃兴”,比如说孔子开坛讲学成就七十二贤人。在思想自由的环境里,掌握的知识多了,也就更容易产生不同的思想和学说。

另一方面,当时诸侯各国热衷于争霸,对学术思想采取宽松的政策。特别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需要借助读书人的力量完成霸业,对读书人往往都采取宽容的政策。

这就为读书人著书立说、发表个人见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

后来秦代及以后的朝代,为了便于统治,采取高压政策限制思想和言论自由,缺乏思想和言论自由,中国两千多年来均未再出现第二个百家争鸣的盛况。

3.2 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反对郡县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烧毁秦代以前的古典文献,是为焚书。第二年,一些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秦始皇在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术士坑杀,是为坑儒。

焚书都烧了哪些书?为何要烧?

一种说法是,焚书最主要的一本是《尚书》,因为尚书记载上古圣王的治世理念,而秦始皇自以为功高三皇,德迈五帝,认为自己比三皇五帝都要利害,所以要用自己的治世观念代替上古圣王的治世思想。

其次是《诗经》,因为诗经中多赞颂历代君王,始皇不愿有六国遗党歌颂六国先王。

以上论述说的不过是表层原因。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秦代的开创者和大政治家,不会度量如此之小。焚书坑儒的实质是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发动的统一思想的运动。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都颁布一系列新政,这些新政虽然在强力推行下得以实施,但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重要的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因此,仅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统措施还不行,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形成自上而下都行得通的国家意识形态,才能让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的统一措施有效。

在看待问题时,如果仅仅从表象去分析,往往会得到一个粗浅的结论。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清事物的底层逻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3.3 五胡汉化

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胡人部落联盟。五胡汉化是随着五胡乱华而来的。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内迁,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在这期间,五胡逐渐被汉族先进文化同化,开始汉化,其中最成功的是鲜卑族的汉化。

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后,孝文帝极力推行汉化,并下达了五条规定:禁止鲜卑人穿胡服;禁止讲胡语;禁止北魏的人归葬;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奖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

五胡的汉化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的一次民族融合。但是,我们要将五胡汉化和五胡乱华分开来说,五胡汉化是民族融合,五胡乱华则是侵略和杀戮。

有学者要求将“五胡乱华”改成“少数民族南下”,网上对此褒贬不一。现在这几个胡人部族已经演变为中国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说五胡乱华似乎有伤民族感情。因此,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改成“少数民族南下”并无不妥。

但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来看,这样改动不妥。在汉化之前,五胡与中原并没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因此,五胡是异族,五胡南下进入中国,是外族入侵,是来杀人和抢东西的。对于敌人和强盗,如何让人将其当作兄弟?

历史有其特定性和局限性,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定义历史,不然,秦桧就成为促进国家统一的大英雄,岳飞将成为破坏国家统一的大罪人。显然,这不符合历史事实和人们的认知。所以,还是沿用以前的说法为好,以免贻误后人。

3.4 宋代文艺复兴

在人们的印象里,唐宋文化繁荣昌盛,诗词散文更是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何来文艺复兴之说?

唐代确实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唐代前中期政治昌明、文化繁荣、思想开放,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但唐代后期自安史之乱后,便一蹶不振,进入五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读书人骤减。到了宋代时,已经没什么读书人。没有读书人的社会,便是一个野蛮的社会。

社会发展得靠读书人,治理国家还得靠读书人。于是宋太祖奖励读书,规定不杀读书人,士人犯法不杀。同时兴办学校,公立的叫国学、州学、县学,私立的叫书院。到宋仁宗时,人才兴盛,文学、艺术、思想、哲学等大为兴旺。

和尚和寺院对宋代文艺复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宋代宰相范仲淹、大教育家胡瑗都曾在寺院读书。五代时,和尚不但自己写作经典、作散文、古文,也提倡韩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因而宋代出了许多读书人。

宋代文艺复兴,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觉醒,从这时开始,读书人(士大夫)开始有以天下为己任,心忧天下的文化自觉。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是这种文化自觉的体现。

这种思想上的复兴对后世影响深远,到了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是对宋代文化自觉的传承和发扬。

四、历史上的对外政策

这里所说的对外,并非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对外。战国时期,中原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策略就叫对外政策,比如说合纵连横;秦汉时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峙或和亲叫对外政策,比如说秦代北击匈奴、西汉与匈奴和亲。历史时期不同,对外的含义不同。

4.1 合纵连横

如果说战国是一盘棋,那么下棋人就是苏秦和张仪。苏秦说服六国联合起来牵制秦国,避免各国被秦国各个击破,叫作合纵。张仪说服秦用远交近攻的连横谋略瓦解六国联盟,是为连横。

传说苏秦和张仪同是鬼谷子的学生,苏秦先去见秦王,劝秦王攻打六国,秦王不听。回到洛阳后家人都看不起他。于是苏秦悬梁刺股,再次发奋苦读,学有所成后说服燕赵等六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六国都请他做宰相。苏秦身悬六国相印衣锦还乡,洛阳民众万人空巷迎接他。

张仪毕业后到楚国游说,被人当作小偷打得皮开肉绽。后来张仪去找做了六国宰相的苏秦,希望苏秦能帮他引荐下。苏秦为了刺激他去见秦王,故意让他受冷遇,并安排人一路上资助他到达秦国,并帮助他见到秦王。张仪成功说服秦王采用连横策略对抗六国,并当上了秦国的宰相。

合纵的结果是六国联盟迫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连横的结果是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瓦解了六国合纵联盟,对六国各个击破,最终灭掉六国统一中国。

两个纵横家,凭着一己之力,左右了整个战国时期的历史走向。合纵连横了不起,提出合纵连横的人更了不起。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虽然苏秦与张仪的故事可能是假的,但合纵和连横的外交策略却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不一定是这两个人发明的。

4.2 秦筑长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下令将原赵国、燕国、魏国、韩国长城连接起来,遂修筑西起甘肃临洮(táo)、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南进。

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可见秦国经济军事实力之强大。然而为何在面对匈奴时,要采取防御的措施而不将其灭掉?

战国后期,匈奴利用骑兵行动迅速的优势,经常深入中原,对以农业为主的内地各族进行袭扰和掠夺。由于各国忙于相互征战,对匈奴都采取守势,在北边修长城并派军队戍守。

秦统一后,当时秦与匈奴交界处有很长一段阴山,阴山一带两面都是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均在匈奴管控之下,对秦的威胁仍然很大。所以秦始皇要修筑长城。

秦始皇修长城并不是消极防御匈奴。在修长城的同时,秦始皇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将匈奴逼退到阴山以北的漠南。由于匈奴骑兵有机动性强的优势,且游牧民族流动性大,很难将其彻底歼灭。

为防止匈奴卷土重来,蒙恬的30万大军一直驻扎北边,威慑匈奴。匈奴为游牧民族,以马上功夫见长,长城能有效阻隔和防御匈奴的骑兵侵扰。

有了长城的阻隔,以及秦代驻军的威慑,匈奴不敢南下,于是秦代在阴山的河套地区开垦屯田,开辟三十余县,名为新秦中。后来待到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中原进入乱世,匈奴才趁机强盛起来。

4.3 开塞出击

秦始皇对匈奴采用进攻和防御的政策,汉高祖则采取和亲政策。

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乘胜追击匈奴直至今山西宁武一带。当时正赶上寒冬天气,天降大雪,刘邦轻敌冒进,一直追到大同平城,结果中了匈奴诱兵之计,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

后来,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才得脱险。平城败后,刘邦认识到仅以武力手段解决与匈奴的争端不可取,遂嫁女给匈奴单于,采取和亲政策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

匈奴为何一直热衷于侵略中国?

匈奴入侵中国并非出于政治野心,而是出于经济要求。匈奴以游牧为主,生产力低下,物产贫瘠,不产米、不产丝、不产铁器,酿的酒也不好喝。

当时,匈奴与中国敌对,没有贸易往来,匈奴需要这些东西,就只有到中国来抢。汉与匈奴和亲后,每年给匈奴送礼,同时与匈奴开关贸易经商,于是匈奴便没了入侵中国的理由。

后来有人挑唆离间匈奴与汉的关系,匈奴仍旧以流寇形式南下抢劫,搞得边境地区民不聊生。汉武帝时,决定诱歼匈奴,后因匈奴单于识破而失败,和亲也因此遭到破坏。后路已绝,防又防不住,于是改用挞伐政策开塞出击。

先是派张骞出使西域,与西域国家建立邦交,断绝匈奴与西域的联系。从西域带回汗血马种,养了四十万匹马,同时鼓励民间养马。随后兵分两路夹击匈奴,匈奴战败后逃至蒙古,再一路向西逃到西域,再逃到罗马,变成今日的匈牙利人。

之所以秦始皇屯兵30万无法解决匈奴之乱,而汉武帝能将匈奴赶到欧洲,在于汉代与西域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断了匈奴的退路。同时以骑兵对抗匈奴骑兵,遂将匈奴一举赶出亚洲。

4.4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一场政治叛乱,叛乱持续了7年,后被肃宗平定。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了唐代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由多种原因导致,最主要的有政治和经济两个原因。政治上的原因是节度使统管军政财务事务,权力集中,又无相应制衡措施,导致节度使权力过大,为叛乱创造了条件。经济上的原因是48万边防军的军费开支拖垮了国内经济,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既然这样,唐玄宗为何要推行节度使制度呢?节度使的盛行背后是唐帝国对外战略由守转攻的一个信号。

唐太宗时期北灭突厥,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但是自高宗武后时期对外用兵基本趋于失败,武则天期间连年对突厥契丹用兵失败。到了唐玄宗时期更是四面受敌,北有突厥,东北有契丹、奚(xī),西有吐蕃,南有南诏。

由于四面受敌,唐朝开始收缩战线,将东北少数民族契丹和奚晋封为王并进行和亲,以腾出兵力对付西面北面的吐蕃和突厥。唐朝廷与吐蕃激烈鏖战之时,曾试图缓和与东北“两蕃”的关系,并于天宝四年再度“和亲”,但契丹、奚竟杀公主而叛,朝廷始终未能腾出东北这只拳头,相反必须在那里集结大批兵力。

唐玄宗时,为防御突厥、契丹、吐蕃和南诏,在边疆设立了十个节度使,所谓节度使就是军队首长。开始的时候,节度使只管军队,地方事务另有行政长官管理。后来由于军队长期驻守边疆,为了能够有效的给节度使权利,皇帝授权节度使全权管理民政、财务和军政事务。

当时安禄山为平卢、范阳及河东三地节度使,还兼任营州都督,中国东北部大块土地均在他手中,拥兵18万,超过全国边防军三分之一。唐玄宗给了节度使兵权和地方财政权,但并没有采取必要的制约措施,于是发生安史之乱是迟早的事。

我们现在讲权力必须关进笼子,这是有历史根据的。没有限制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和动乱。

4.5 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被抢劫一空。

岳飞在《满江红》中悲愤地唱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可见靖康耻深深刺痛了宋人的内心。

靖康之耻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靖康之耻也是北宋软弱对外政策的结果。自秦汉以来,资源匮乏的北方游牧部落对中国都是虎视眈眈,正如上个世纪日本之于中国。

当年西汉为维护边境安定,与匈奴和亲,每年给匈奴大量钱财和特产。但匈奴并不满足,依然南下骚扰边境。西汉不堪其扰,汉武帝用武力才把匈奴赶出亚洲。北宋所面对的金国与匈奴无异,当宋金联合打败辽国后,辽国想与金国议和,金国最后还是把辽国灭掉了。

然而北宋并没有从辽国灭亡中汲取教训,还幻想通过议和与金国和平共处,当金国变本加厉时,仍然选择妥协,最终在靖康二年,北宋被灭国。

金国南下时,在黄河边用小船渡河,将骑兵渡过黄河时用了五天时间,步兵仍未赶到。这本来是宋灭金最好的机会,但北宋一直采取不抵抗政策。后来在金国一再掠夺和北宋的一再妥协下,北宋终于被灭亡。

北宋经济发达、良马众多却被灭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特例。如北宋采取强硬政策对待金国,未必不能取得胜利。为何北宋一直采取妥协政策呢?

对此学界有多种说法,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对内关系等方面。最根本的原因是军事不过硬,没有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枪杆子里出政权。你打不过别人,拿什么维护国家安全。

其实北宋初年,宋代有一支战斗力彪悍的军队,不然何以建立统一政权。宋代建立后,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是靠军事政变成的事,担心历史重演而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先是杯酒释兵权,解除功臣的军权,而后在军队里实行轮换制,使得将领与士兵相互不了解。这样做虽然有效避免了将领拥兵自重、起兵造反的可能,但也降低了军队战斗力。由于彼此不了解,士兵难以在实战中领会和贯彻将帅的战略思想,从而降低了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打铁还得墩子硬,兵不能战,加上宋太宗两次亲征都以失败告终,朝廷也就没有底气采取强硬措施,只好采取求和给钱消灾的方式换得和平。

五、经济教育的历史

5.1 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武帝元朔五年,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类似于现在的国立大学。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太学里,先生称博士,学生称太学生,也叫博士弟子。武帝时太学生名额为每年50个,由地方政府保送。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

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

年满十八岁,在太学读满一年的太学生可以参加考试,按考试成绩分为甲科和乙科。甲科者可以在朝廷做官,担任皇宫侍卫郎;乙科者可以回本乡做官,政绩好的还可被举荐到朝廷做官。

太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人才,东汉建立者光武帝便是从太学毕业的太学生。这再一次印证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正确性。

5.2 书院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书院最早出现在唐代,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有的置学田收租,以作为教学经费。

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郑州的嵩阳书院。

2017年出事的豫章书院是江西四大书院之一。

在宋代时,公立的学校叫作学,有国学、州学、县学之分。私立的学校叫书院。后来统称为书院。

私立书院的盛行,标志着教育不再由朝廷垄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各阶层知识文化水平,为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3 科举制

科举制是隋唐到清代期间选拔人才的制度。隋代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关闭了底层普通人步入仕途的通道,也限制了朝廷选拔人才的范围。隋代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采用八股文取士,后来科举制在清朝末年被废除。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官员顾况的极力称赞。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考取进士一等的,大多数可当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

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乡试,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是举人。再高一级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

殿试又叫廷试,由皇上亲自主持。凡能通过殿试的,至少也是个进士。如果谁能拔得头筹,高中状元,不仅能得到高官厚禄,还可以名扬天下。

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科举制逐渐暴露出弊端,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理由是科举制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导致了家庭悲剧,助长了官场腐败。但是,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在本书第一天的课程里说过,历史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九品中正制阻隔了普通人步入仕途的晋升通道,不利于国家选拔人才,科举制解决了这个问题,改善了用人制度。而且还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5.4 经济南移

我国农业除耕种外,便是纺织。粟米和布帛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从唐代中后期开始,经济逐渐南移。经济南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粮食产区的南移,另一个是丝织业的南移。

粮食产区方面,唐代中叶安史之乱之前,中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据天宝年间记载,米粟产量最高的是河南、河北及关内、河东等地,然后才轮到江南、淮南,可见当时北方胜于南方。

安史之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中央政府无法收取租税,政府财政收入只有倚靠南方。唐以后至明清,南北方经济占比悬殊逐渐拉大,到清代乾隆年间,南北方漕运比例为十比一。

丝织业方面,黄帝时期中国就有蚕桑养殖。到了汉代,黄河流域的山东临淄、河南睢(huī)县成为中国丝织业中心。隋唐时期,北方丝织业发达,唐代丝织业最繁盛的是河南开封和安徽等地,而此时江南各州尚未有丝织业。

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元末。到了明初,丝织业开始从北方向南方转移。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浙江、江苏、安徽成为丝织业重要产地,每年征用丝绢两万八千匹。自此,经济南移完成。

隋唐以前,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一直在北方,为何从唐代开始,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主要有以下7个原因:

  1. 黄河水患,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国文化;
    1. 到西周时,黄河和渭水仍然用于灌溉;
    2. 周定王时期,黄河开始出现水患,此后因黄河改道造成多次水患;
    3. 宋代时,黄河水患尤其多发;
    4. 黄河水患直接影响了黄河流域农业耕种和蚕桑养殖。
  2. 政治腐败;地方官员截留治水款项,致使朝廷花钱多而收效小;
  3. 当宋与辽、夏对峙时,边境常受侵扰以致人民不能安居乐业;
  4. 在金人统治时期屯兵圈人,致使北方农村生产荒废;
  5. 蒙古军队残杀;
    1. 宋宁宗时,蒙军攻破金朝河北、河东等州郡,两河、山东数千里范围内的人民被残杀,城池被烧毁,财物和牛马羊等牲畜被抢夺一空;
  6. 元代政治黑暗;元代寺院僧徒常常侵夺民田,政府又创官田制,造成农民逃窜;
  7. 元末北方残破;当时淮河以北,黄河以南极为萧条,几乎都成废墟了。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北方汉唐黄金时代,一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