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作者名:成甲

前言

这本书的主旨只在于三件事情:深入思考问题,热情分享经验,激发别人潜能。

我们这个时代是个追求高速的时代,连学习也是贪多求速,总以为学习也可以速成,可以马上见效。而成甲的这本书,并不适合急于求成的学习者,它的立意不在于教人们学习搜集信息,学习整理信息,而是要真正地将信息内化为知识,进而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心急不得,并不是一味读多少书,一味地参加多少训练营就能解决的。

什么样的“知识”才值得我们花费精力去学习?我们如何将知识发挥更大的威力?这些问题在这本书都有精彩的论述。

一、我们学的“假知识”

1.1 这才是知识

人们对于知识向来都是怀有一颗敬畏之心的。不管是孔子被封为圣人,还是由隋唐时期开创的科举考试,都体现了我们对于文化的认同,对于文化人的认同。今天也不例外,从几次工业革命开始,我们深深相信着“知识改变命运”。

但是知识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知识的人呢?要想搞清楚“知识”这个概念,先要分清楚“知识”和“信息”的差别。

你身边可能会有一位朋友,他对于娱乐圈的各种八卦都了如指掌,你随便说起一个明星,他都能插上话。这样的人,你会说他是有知识的吗?显然不会,尽管他确实知道的比你多。

因为他掌握的是信息,他只是知道的“信息”比你多,同样的,你身边可能有另一种人,他们不仅仅是知道,而且由于他们掌握着比别人多的信息,他的思想或者是行为方式就因此改变。这样的“信息”,才可以被称为“知识”。

我们就拿一代文学巨匠鲁迅来说,鲁迅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对于传统文化很是了解;青年时期,他又远赴日本留学,修习医学专业。但无论传统文化,还是医学知识,这些起初都算是信息,只要时机恰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到。但是鲁迅的洞察及写作能力我们可以学会吗?

相对于知识来说,信息是死的,它就摆在那里,我们读一读,看一看就可以知道。仅仅是知道了信息,我们不能说是一个有知识的人。知识对我们的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在做事说话的过程中,知识可以内化为我们的能力。

我们不妨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曾经如饥似渴地在积累信息?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或者是复制到手机便签里的东西,自己真的记住了吗?记住了这些信息,自己会用吗?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呢?

如果没有,那这些便不是你的知识,只是一堆信息而已。

1.2 斜杠不是兼职

“斜杠青年”是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词汇,什么是“斜杠青年”呢?指的是那些掌握多个专业知识的跨领域人才,他们往往身兼多职,对很多领域都有所了解。虽然这个词在最近才热起来,但是“斜杠”这种人,自古就有。

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诗仙李白,他可不仅仅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诗人,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追随名师学习剑法,并且实战水平相当高。从李白的诗句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可以了解到他曾经有一个做侠客的梦想,以他的剑术,也足以支撑他行走江湖。

明代有个文人叫做张岱,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他曾经写了一篇《自为墓志铭》,里边有这样一句话: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这并不是说,张岱就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这些话只是他的自谦之词。张岱的文章,尤其是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他的一席之地,至于他的“剑术”、“节义”,成就虽然比不上他的文章,但也不是所谓的“不成”。

在今天,同样不缺少“斜杠青年”。有因为写作出名的程序员,有熟记几千首诗词的快递员。这些人能够被称为“斜杠”,并不是因为他们可以做多份工作,而是因为他们在另一个领域有了深入的研究。“斜杠”虽然是跨领域,跨专业,但同时也要求在相应领域里具有一定的深度。

就像大学里的兼职工作,有的是发传单,有的是送快件,你能说他们是“斜杠”吗?这不是工作的高低贵贱,每一个行业都是平等的,而是有没有深度的问题。我们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跨平台确实很难做到足够专业,但是也不能够浅尝辄止。只是去试一试就很快退出来,没有钻研,没有深入了解,这些都不能被成为“斜杠”,不过是做了一些“兼职”而已。

1.3 构建自己的优势

在上个世纪,我国的教育还没有很好地普及,大学生还是一种比较“吃香”的人群,很少听说大学生有失业的问题。但是随着学校大规模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发展成为大众教育,大学生的身价就随之贬值了。尤其是发展到现在,“毕业即失业”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二三十年前,大学生是文化人的象征。因为比起其他人,他们往往知道的更多,掌握着更多的知识。而到了现在,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自己的优势却越来越弱。

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自从互联网兴起之后,时代的变化就飞一般地加快。可能昨天还在流行的文化,明天就会过时,未来的方向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样一个随时会变化的时代,纯粹记住大量的知识已经不适用了,因为这些知识可能很快就会失去作用。

这个时候,我们怎样才能构建自己的优势呢?互联网时代的兴起,意味着我们的认知结构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以前,我们总希望能够知道更多的知识,最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现在,学习的重点应该尽快转移到研究深度上来。在一个领域做到精通,或者说不那么容易被替代,才能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换句话说,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我们不能这个想要学,那个也想要学,结果很可能就是什么都没有学好。这就好像所谓的“形式主义”,做好了面子上的工作,而对于专业的实质,却没有太多了解。不做好实际产品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样的,没有深度学习的人也是没有竞争力的。

比如说,我们选择一件商品,理智选择的情况下,我们看重的应该是产品的质量,而不是看广告是否华丽、宣传是否到位。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学习的形式不重要,要做实质内容;贪多嚼不烂,要提升深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塑造出自己的优势。

二、知识误区

2.1 有多少勤奋,是假勤奋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烦恼:上周的刚读完的一本书,却想不起来内容了;昨天刚看的一则新闻,今天就忘记得一干二净;工作中一直提醒自己避免这样的误区,结果还是出错了。

你以为是自己的记忆力出问题了,也不一定,更大的可能是我们的记忆方法有问题。从阅读习惯来说,我们从小就习惯于这样的阅读:翻开一本书,从头开始读,用笔划出重点的内容,重复两遍,或者摘录在笔记上。

从生物学上来说,这样的方法构建的是短期记忆。每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忘记一点,如果中间没有及时地复习,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是最糟的,当我们使用手机阅读的时候,我们可能只是在心中提醒自己一下要记住,连动笔划线的动作都没有,这样就会忘记得更快。

知识点不都是各自独立的,如果我们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每次我们回想起来,就会带动一片回忆,这样遗忘相对就会慢一点。

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需要不停地训练,克服刚开始的不适应。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类工具来整理知识点。每次学习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或者是知道了一个有用的信息,就在心中想一想有没有与它相关的旧知识,然后用一张思维导图把它们的联系表示出来。

在我们身边,常常会有这样一种人:表面看起来他们没有多勤奋,工作或学习的时间也没有很久,但是他们往往思维敏捷,提到一件事情,他们很快就能回忆起来。这不是记忆力的问题,是记忆方法的差别。如果我们把知识相对独立起来,每一次复习就要一个个来,不仅花费时间,还容易有遗漏。而如果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多花费一点时间,想一想旧的知识,把它们串联起来,后续工作就会简单很多。

花费时间最多的人,未必会有相应的结果。试着改变自己的记忆方法,避免事倍功半的“假勤奋”。

2.2 急于求成,才没效率

随着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我们经常能够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课程:“月入百万的秘密”、“学习三个月,我赚到了多少多少钱”。这样的课程总是贴着赚钱的标签,并且标明不需要付出太多时间,可以速成。越是这样的课程,往往会卖得越火爆,这很直观地反映了我们急于求成的心理。

在美国流传着一个段子:一位西装革履的商人到处吹嘘自己是一个百万富翁,然后向别人兜售自己发财的方法。刚开始并没有相信他,但是听得多了,就有人心里痒痒,买下他的方法。久而久之,相信他的人越来越多,靠着收取费用,他真的成为了一个百万富翁。

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真的有快速发财的方法吗?被人们深恶痛绝的传销组织,不就是打着这样的牌子?急于求成是一种错误的心态,在这个时候,我们最容易相信别人,失去自己的判断力。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我们都知道,他一次次地放走孟获,就是想要让这个人从心底屈服于他,这才是高端玩家的操作;司马懿为了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可以在曹操手下蛰伏大半生,面对性格多疑的领导,他依旧没有露出马脚,这需要极其坚忍的心态。

清代名将曾国藩有句名言:结硬寨,打呆仗。曾国藩领兵到一个地方,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建造营地。“慢工出细活”,他领导的湘军因为有了坚固的堡垒,往往伤亡最小。即便是面对太平军几倍于自己的兵力,他也能从容应对。

曾国藩在家书中曾经写道:自己小时候并不聪明,背诵一篇《岳阳楼记》需要花费一个晚上。就是这样看起来没有效率的重复,曾国藩在无意之间加深了对典籍的理解。

当我们难以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当我们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往往会心中忧虑,一心想着快一点成功,再快一点。但是静下心来看看那些前人的经验,缓一缓自己的心态,慢些来,或许会更“快”。

2.3 写流水账,那不是记录

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的快速兴起,不仅大大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还使得众多人养成了一个习惯——记账。

为了防止自己过度花销,记账确实是一个好方法。除了记账,许多热爱记录生活的人也有记手帐的习惯。

虽然两者都是记录,但是手帐的作用不仅在于记下一天之内做了什么,还在于是否能够引起自己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对以后的生活是否有指导意义。

孔子在《论语》中告诫我们,一个人每天都要反省一下自己。及时的反省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方法,那么如何反省,反省什么,这些都可以参考我们留下的记录。记录生活不是像记流水账那样事无巨细,而是要把一个个事件案例化。这样下次再遇见类似的事情,就可以直接参考上次的反思与总结,从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生活的记录还应该足够具体,把细节描述清楚。在之后的反思中,注重对于细节的分析,有时候小小的细节才是失败的罪魁祸首。同时,在反思的时候,要学会对比发现自己的错误。纵向对比,和之前的案例对比,找出某些相似的地方;横向对比,与其他人的经典案例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

比如,感觉自己的习惯不好,生活中充满抱怨,可以选择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进行对比,逐一罗列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后,要想坚持记录自己的生活,就要把它习惯化。可以选择一个有质感的笔记本,提升自己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去学习手绘或者思维导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得每次的事件更加清晰,也有助于自己坚持这样的习惯。

三、思维方式升级

3.1 别急着反驳

“非暴力沟通”理论的创始人,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经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说到沟通的一些误区,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太急着去反驳别人了。

在日常的沟通中,当我们听到与自己看法不同的观点时,第一时间的反应总是要去反驳对方。而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对方会迅速地反击,然后我们继续反驳。很快,沟通就会变成一次争吵。争吵并不能解决双方之间的问题,还会破坏彼此的感情。

其实,反驳这种习惯来自于我们的基因。自然界中,动物受到攻击之后就会下意识地反击,此时并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同样的,我们人类也会有这样下意识的防卫动作。和身体的防卫不同的是,言语上的反驳会事先经过大脑的一点思考。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改善我国的外交状况,周总理常常出席一些国际会议。面对对方的一些无理要求,应该怎么办呢?争吵显然是不妥的,这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周总理的做法是先使自己冷静下来,思考我国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然后提出合理的请求。

在外交的过程中,周总理曾经提出“和而不同”的思想,受到了各国的一致认同。和而不同,这才是高手的学习方法。
为了更加形象地记忆,我们把这种急于反驳的思维方式称作“红灯思维”。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在听到与自己的对立观点时,首先是感到愤怒,接着很快就做出反驳,结果往往导致了一场不必要的争吵。

与之相反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绿灯思维”。就像交通灯中的绿灯一样,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不会轻易地说NO。当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会先尽快使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想一想对方的说法有没有道理,我能够从中学到什么。如果对方的说法有可取之处,就拿来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3.2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常常会羡慕小说中那些大侦探的记忆能力,在生活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普通人要想达到的那样的水平很难,但是高效的记忆还是有方法可循的。比如,侦探们常用的记忆方式,“思维宫殿”。这种方法并不是小说中虚构的,而是可以具体实行的。

构建“思维宫殿”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在你的大脑中想象出一个具体的建筑,它可以是一间屋子、一条街道,甚至是一座城市。你可以参考自己熟悉的建筑,然后加入自己的想象。一般来说,想象的建筑越大,可以储存的知识就越多。接下来,在你的记忆宫殿中构想出一条路线。这一条路线可以通往宫殿的任何地方,你自己必须十分清楚应该如何走。最后,就是把你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形象化,放在记忆宫殿中的某个特定位置。你可以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决定它们的安放顺序,这样更便于下一次的直接调用。

不难发现,在上述构建“记忆宫殿”的方法中,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并且能被形象化。

当然,构建“记忆宫殿”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个人,这需要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先试着创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不需要像思维宫殿那样复杂,只需要我们在整理知识的时候对新旧知识点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什么好处呢?就拿写作来说,经验丰富的写作者往往会建立自己的素材库。素材来源于自己日常阅读的积累,每收集到一些素材,就把它们分门别类放在自己的素材库中。等到之后写作需要使用素材时,可以直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调用。

写作者在构建自己的素材库时,就好像是创建文件夹,然后根据分类创建子文件夹。值得一提的是,素材之间是有共通之处的。比如,同一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能符合多个主题。根据这个特性,建立起文件夹之间的联系,这样,一个关于写作素材的知识体系就渐渐形成了。

3.3 教别人更是教自己

行为学家曾经把知识的掌握程度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主学习。通过我们自己的认知理解,能够掌握这个知识的百分之二十。

这样的效率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认知效率呢?经过一些实验研究发现,通过把我们的理解教授给他人,我们对该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大幅提高到百分之八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从记忆的角度来讲,教给别人就是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复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只是单纯地进行重复,同时是在做进一步的理解。在教授时,为了方便别人的理解,我们可能需要使用别的概念来进行说明,这样一来,就建立起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己的知识体系就随之丰富起来了。

从拓展新知的角度来讲,教授别人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如果之前的知识还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想要做到给别人讲明白,是很有难度的。同时,当我们试着讲给别人时,对方就会对某些内容提出疑问。在解答疑问的过程中,我们会再一次完善了自己的不足。

总结起来,就是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教给别人,不是让我们完全充当起老师的角色,毕竟我们所掌握的还不够那么专业。讲给别人听,然后得到反馈,接着完善自己的认知。这样的过程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持续输出,而是双方进行探讨沟通的过程。

当然,教授的前提是自己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好为人师”不一定是个好习惯,有时候自己只知道一点皮毛的话,跟别人讲不清楚,讲完之后自己也难有进步。做了一些无用功不说,还会误导别人。

四、知识的寻找和应用

4.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大量的知识储备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不仅如此,它还能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那么,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呢?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怎么去寻找有用的知识呢?

我们都知道,梁启超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维新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有人曾经问他,“你一生做学术研究,拿什么做根底?”梁启超回答,“拿趣味做根底。”在梁启超先生的多篇演讲中,他也曾呼吁青年学生:但凡一件工作都会有他的趣味性的,一生要拿趣味做根底。

一百多年过去了,梁启超先生的忠告对于我们仍然有指导意义。有一句俗语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我们对一件事情、对某个领域产生兴趣,才可能矢志不移地坚持下去。找寻知识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获得知识,而不是去刻意地追求冷门。

拿篮球巨星科比来说,科比从小开始就热爱篮球,并且一直为此艰苦训练。对于篮球这个领域,科比首先是感兴趣的,然后他才能够做到高度自律,不断进行高强度的刻意练习。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科比不仅篮球技术提高了许多。只要他想,他同样能够做好其他事情,前段时间,科比参与的动画短片《亲爱的篮球》获得了奥斯卡奖项,就是最好的证明。

兴趣未必是我们的专业,我们可能也不需要用它来谋生,但是在某个领域获得的知识可能使我们终生受益。喜欢辩论的人拥有更好的辩证思维,不会陷入死胡同;研究学术的人都有一股钻研精神,可能会喜欢较真儿;搞艺术创作的人可能会感性思维多一点,感情更加丰富。这些只是简单地举例,选择一个领域,投入进去,思维方式、行事方法上自然会有一些不一样习惯和气质。

4.2 把“知识”内化成能力

日本有一位行为学管理专家,石田·淳,他在《使命必达》这本书中提到了一种行为管理法,叫做系统脱敏法。这个方法原本不是用来管理行为的,是心理学的发明。心理学家在面对具有恐惧情绪的患者时,会施加一种与恐惧相对立的刺激,从而使患者情绪渐渐缓和。石田·淳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行为管理中,当我们对工作感到厌烦或者是对生活感到焦虑,可以把自己的目标简单化,从而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阅读《使命必达》这本书时,我们可能只是知道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行为管理,而不知它本来的出处。在阅读之后,如果我们通过查阅资料找到它的来源,然后与已知的用法相互比较,那么我们就会有新的认识。

因此,当我们了解到一个知识时,可以先把它标记出来。过后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它的原始出处,或者是与它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加深了自己的理解,还拓宽了自己的认知范围。

爱因斯坦在研究物质的能量公式时,曾经得出了一个十分复杂的公式,但是他很快又否定了这个答案。事实证明,早期的那个公式确实是错误的。人们问爱因斯坦是怎么发现的,他只说,因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简洁明了的。
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十分奇妙,以至于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出解释,但是自然界的一切底层逻辑都是简洁的,不会复杂到人类难以理解。

当我们刚接触到一个知识时,可能会觉得它看起来很复杂,但是不必为此忧心,看起来复杂只是自己还没有深入学习。当我们大致了解一个知识点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可以制作成一张思维导图,也可以写一篇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原本陌生的知识就会变得熟悉起来,从而和旧的知识产生联系。久而久之,积累的知识达到一定的量级,就会“内化”为我们的能力。

4.3 及时实践

“纸上谈兵”的典故我们都知道,一个只会讲大道理的将军是没法带好军队的。同样的道理,一个只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或者写在我们笔记上的知识无法变成我们的能力。

上学的时候,我们每学到一个数学公式或者是一个物理概念,最好的巩固方法就是做相应的习题。做题就是实践的过程,所以,对于需要考试的学生来说,刷题一直是最笨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卖油翁”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倒油的理论很简单,对准瓶子口就可以了,只有老老实实去做的人才会发现它实际操作中的难处。卖油翁最后说,“唯手熟尔。”其实何止倒油需要自己亲手实践才能够做好,学习也需要不断地练习。

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都在抱怨,现在的许多大学生都是眼高手低,没有实际动手的能力。理论说出来谁都懂,就是做不出来,结果通常背上了高分低能的评价。

物理学泰斗级人物杨振宁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曾经呼吁青年学者: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他在演讲中提到了一句老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说,这是封建社会遗留的陈旧思想,在如今的时代,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自己去实践,只是在脑海中想一想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社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先进的思想,还需要把思想变为现实的技术。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不只是人们的思想在创新,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果缺少了那些不断实践创新的研发人员,社会还能这样迅速地发展吗?

爱说空话的人难以有效学习,“纸上谈兵”的人必然难以收到理想的结果。想要学好,就必须从一开始就拿去用,在不断实践中改进,最终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五、让生活更加明朗透彻的知识模型

5.1 看到大多数

“老司机”这个词现在含义很丰富,但如果我们只看字面意思,那就是经验丰富的驾驶者,如果再引申一点,这个词也可以代指那些各个领域的老手,他们不仅能够娴熟地做好本职工作,对于各自领域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实,所谓的经验丰富就是一个概率问题。比我们先进入领域的“老司机”们经历过的事情自然就比较多,看多了、经历多了就容易总结出经验来。“老司机”的经验之谈能够帮助新手们绕过弯路,避免重蹈自己的覆辙。

生活中,想要如同“老司机”一样活得透彻,不仅仅要经历的足够多,看待问题的方式也值得注意。

比如说,这几年一直是新媒体的风口期,看到别人成功了,很多人投身于这个领域,结果却收益不多。因为这件事本身也是一个概率事件,就像达尔文进化论中说的那样,我们看到的只是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死掉的那一部分以及总体数量有多么庞大我们并不清楚。在新媒体这个领域,确实有不少人因此获利而且收获颇丰,但那仍旧是总数中极少的一部分。

“以偏概全”是我们的思维习惯,因为我们会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结果,而不愿意去思考结果背后的过程。“概率论”这个知识模型提醒我们多关注事情的发展过程,重视事情的具体细节。

比如说,对于马云,很多人会把他的成功简单归结为努力的结果,然后就出现了各种“鸡汤文”。其实,像马云一样的努力的创业者还有很多,但是做好的只是少数。努力是原因之一,不是唯一的原因;努力的人有很多,不仅有马云那样浮上来的,更有大多数沉下去的。仔细去分析马云创业的过程,有坚持的因素,有运气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不是单单“努力”两个字就可以概括的。

根据“概率论”知识模型的原理,只要我们掌握一定量的细节,就可以预测未来短时间的变化。当然,随着时间的变化,细节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我们不仅要多角度观察生活,还有具有变化的眼光。

5.2 拥抱变化

过去的大量历史证明,社会进步需要变化。变化一般会导致两个结果,变好和变坏。做出一点改变不一定就会变好,但是要想有所进步就一定不能保持老样子。

在当时看来,很难判断一个改变是否是正确的。

比如说,在明朝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由于当时统治者的极力打压,这些资本主义就很快消亡了。在我们现在看来,当时的这个决定无疑是错误的,因为资本主义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能够强硬地打压。但是在当时看来,统治者的决定也是为社会安定考虑,阶级的变革往往会带来流血牺牲,及时打压未必是错。

身处时代大变革之中的人们,很难一眼看透这些变革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社会变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一个互联网风口的出现可能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甚至更短。这样的变化会带来些许不安,同时,变化为更多人带来逆袭的机会。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个进程的时候,就要学会去适应它,这就是“进化论”的知识模型。

达尔文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提出“进化论”这个观点。在自然界中,最终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同样的,能够适应变化,并且能够在变化中抓住机会的人,才能在社会中一步步崛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适应变化呢?

画家齐白石曾经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模仿学习是适应变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我们束手无策时,多看看成功者的案例,找出他们的可取之处为自己所用。当变化来临时,就不会心生畏惧,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适应。

5.3 思维是个圈子

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先想好要做什么,然后想一想要怎么做,做成之后,一些人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而更多的人根本没有这个步骤。用英文单词简单地概括一下,就是从what到how,再到why。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像是一个闭环来,我们的认知活动不断是从圆环的外部渗透到内部,也就是是认知逐渐深入的过程。

而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是怎么思考的呢?他们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一件事,是为了满足什么样的需要,为了做好这一件事,我能想出什么办法?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从why到how的过程,先想清楚需要,再去思考满足需要的办法,思维就会因此具有拓展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多起来。

这样的一种知识模型被称为“黄金思维圈”,通过对习惯性思维的反向应用,想问题的方式就不再局限于之前的固定模式,为了达到目的,人们会探求更好的办法,这也是创新思维的来源。

“非暴力沟通”理论创始人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这样解释人们的争吵行为: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会下意识地去反驳对方,而对方又会进一步反击。如果我们能够使自己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需要,然后提出解决办法,事情就会简单许多。

其实,这就是“黄金思维圈”模型在沟通领域的运用。发生冲突的时候,先想一想为什么要争吵,即先考虑why这个因素。紧接着,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有没有更和平的沟通方式,也就是how这个因素。

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是有陷阱的,执行的时候自己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结果常常是不太理想。有时候,我们会“好心办坏事”,这不能完全归咎于情商,也不能认为是天赋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思维习惯导致的,把思路转换过来,眼前就开阔了。

后记

身处信息过载时代的我们,拥有快速获取临界知识并加以有效应用的能力至关重要。懂得去除空有大道理、而没有实操性的鸡汤,沉下心去了解基础底层学习规律,去具体实践,反过来继续内化成自己的高级思维,当个人拥有越多的高级思维,才能利用这些思维去考虑如何放大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