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我们内心的冲突》
英文名:《Our Inner Conflicts》
作者名:[美]卡伦·霍妮
译者名:李娟
前言
作者试图在矛盾、复杂、封闭的精神世界里,为我们开凿出一扇可以自我审视的窗户。有了这扇窗户,我们可以越过情绪的表象,来到内心深处,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无端感到生气?为什么会在跟朋友亲近的时候感到害怕?这一切的根由是什么?
在书中,作者主要用“冲突”的观点,带领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其实,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源于我们内心冲突的不断煎熬激化。那些你无法理解的莫名忧伤、孤独、愤怒,很可能源于你内心深处烙下的性格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找到这些冲突的根源,改变造成这种冲突的状态,有助于我们梳理自己的情绪。
我们为了解决冲突,要么分析内在的原因,也许得不到结果,但分析本身就是释怀的过程;要么忽略冲突,去感受多彩的生活,和有爱善良的人相处,让外部环境来冲淡冲突。
书中所说三种人格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这个概念直接套给某人并不准确,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分析前提是做好条件与预期,以及特定环境。
一、口是心非的我们
我们的愿望有可能是相反的。比如我们想要有人陪伴却又不希望被打扰,我们想要学医却又不想放弃音乐。这些内心的冲突,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1.1 选择意味着冲突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可能并不是我们最想做的事情。例如当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候,可能你最想做的事情,是跟爱人在一起。在战争期间,你必须要当兵打仗的时候,可能你想做的,是留下来照顾家庭。
实际上,选择就意味着冲突。对于某个人,我们怎么知道是真心喜欢他,还是觉得应该喜欢他?面对去世的父母,我们所表现的痛苦,到底是发自内心,还是觉得理应如此?我们想成为一名医生,是真心热爱,还是看重这份职业背后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我们不知道,是因为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连你自己,都没办法判断自己的真实想法,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会做出一个错误的选择?选择一个男生的同时,是不是会错失自己命中注定的伴侣?
欠缺安全感,以及幸福感的我们,很难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去自愿放弃那个存在争论的可能。所以,选择便成为了有压力的冲突。
1.2 冲突影响心理健康
我们刚刚了解了冲突,那么,有没有人是不受冲突影响的呢?作者的答案是:不太可能。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见到有些人,一点也不受冲突的影响。面对冲突的时候,他们有一种强者般的镇定自若。但事实上,这种镇定很可能是一些假象,他们不过是随大流,或是通过小聪明得到好处的人。虚假的冷静,植根于内心的愚钝,这并不是值得羡慕的事情。
没人能逃得过冲突的魔掌,大部分人都能有意识地去面对这些冲突。但实际上,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没办法自己解决冲突,只能陷入深深的情绪中。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神经症冲突。**
例如,有一个工程师,他精心打造的一份方案,被另外一份粗糙不堪的方案所取代。然后,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大家又做出了一项和他密切相关的决定,却不打算通知他。这位工程师面对这种不公的对待,只感觉到疲惫和暴躁。他是愤怒只出现在晚上的睡梦中,却没有在现实中选择去抗争,于是他开始陷入长久的失眠。
而另外一位自由设计师,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需要钱,于是从好朋友家里偷取了一点,而不愿意问好朋友拿。因为他很要面子,却也很重视友谊。这在本质上,是因为他对感情有异常的需求,但软弱的自尊心,却不允许他接受别人的帮助。他没办法解决这两者之间的冲突,而不得不选择了极端的方法。
所以,对正常人来说,我们可以在两种想要得到的可能性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而有些人则无法正常的去平衡这个冲突的天平,他们甚至丧失了应对冲突的能力,这一部分无法应对的症状,我们便称它为神经症冲突。
对于患有重度神经症冲突的人来说,冲突的两端永远是不可调和的,这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了破坏性的力量。其实,也许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这种问题,不过只是程度的轻重而已。
1.3 冲突的特征
在了解到冲突是什么,以及冲突的病症表现之后。我们可以开始来探讨一个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如何辨别自己是否遇上了冲突?如何辨别冲突是否存在在自己的身体里?
我们一般可以通过两个特别明显的特征,来辨别自己是否遇上了冲突。一个是冲突最后产生的症状。
例如忧虑,苦闷,犹豫,寂寞等等的情绪,都是那些还没有被解决的冲突,对人的影响。当我们的情绪发生了变化,而自己却不知道原因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要提醒自己,很可能是未曾解决的冲突,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而另外一个特征,则是自相矛盾。
比如,一个人有严重的烦恼,说明这个人在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一位母亲很宠爱自己的孩子,却记不住孩子的生日,这很可能说明,这位母亲的关注点并不是孩子本身,而是自己怎样当一位好母亲,甚至在她的内心深处,也许藏有着想要让孩子经受挫折的无意识虐待倾向。这种矛盾的同时存在,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冲突。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冲突的存在,有时候却不能。因为大部分的冲突很可能是无意识的,我们只能通过上述的两个特征,去感受到冲突的存在。只有深入分析冲突背后的根由,那个最基本的冲突,我们才能改变冲突的状态,去调整自己的情绪。
1.4 冲突的根源
所以,我们有爱情和友情的冲突,有事业和家庭的冲突,甚至在每个单独的要素背后,都藏着无穷的冲突。那么,有没有一个最基本的冲突,能解释这些冲突背后的根源?人类最基本的冲突,究竟是什么?
**
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角度,来探讨究竟最基本的冲突是什么。一个孩子,他很可能会觉得父母的爱是假的。因为他们发现父母的行为是矛盾的,父母既诚实,又会撒谎,既大方,又有吝啬的时候。孩子会产生焦虑,开始无意识地用自己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
在这个过程里,孩子会逐渐出现三种情况,即亲近他人、抗拒他人、疏远他人。这三种性格趋向在小孩的成长过程里,会有一种性格倾向,变得逐渐清晰。在某种时候,甚至会互相转变。
三种不同的性格策略,互相之间产生了矛盾的状态,这三者构成了基本的冲突,并影响了我们的人格。亲近,抗拒,疏远三者之间的矛盾对立,便是我们冲突的根源。
**
所以,我们可能既感到想要跟人亲近,又在某些时候感觉抗拒,宁愿一个人独处。这种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统一的。在接下来的书章里,作者将详细的描述,它们是怎样的影响着我们的。
二、直面内心的冲突
从基本冲突出发,我们可以将不同的个体分成三个类型 ,分别是顺从型、对抗型和疏离型人格。了解这三种人格,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自己,根据自己内心的不同倾向,有选择性地去直面内心的冲突。
2.1 顺从型人格
什么是顺从型人格呢?顺从型人格的主要表现是,他们会主动放下自己内心的攻击性冲动,例如报复,竞争,争辩等等具有攻击性的特性,而放大自己软弱、退让、牺牲等等特征,以换取与人亲近的机会。
顺从型人格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柔弱无力的孩子,所以大部分时候,他可以理直气壮的提出要求,要得到你的认同和保护。他们会有一个常见的心理:在他们渴望亲近和认同的时候,他们认为自己是无比真诚的。但实际上他之所以产生这些需求,是由于内心深处对安全感的贪得无厌。
所以,不管是一顿饭,一场演出,一段音乐还是一处风景,反正只要是体验,顺从型人格都必须得要别人和他一起参与,这样事情对他而言,才是有意义的。这种需要被喜爱,需要被夸奖的渴求,当然是每个人都必须的。
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顺从型人格而言,他们对感情和赞扬的疯狂需求,其实都不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只是对安全感有着永远无法满足的需求,仅此而已。
2.2 顺从型人格的爱情观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顺从型人格会把爱情看做自己生活的全部。因为只有爱情,才能满足他们与人亲近的需要,同时,也能达到通过放大别人对自己弱小的愧疚,来支配他人的需求。这种方式既能使他名正言顺的要求亲近,又显得正当无邪甚至高尚,还给他机会去表现友善与仁爱。
但他们却意识不到,感情并不能缓解他们的痛苦。不但如此,他们把自身的冲突带到了感情之中,最大的可能便是毁掉一段关系。
顺从型人格对爱情有极度的渴求。他意识不到他的挫折和苦恼,其实是因为自我内心的冲突而产生的。爱情,是他认为治疗这些毛病的唯一灵丹妙药。他相信,只要能找到一个爱他的人,一切都会好了。
2.3 对抗型人格
对抗型人格,是和顺从型人格刚好相反的一种人格类型。如果说顺从型人格认为世界是充满善意的,那对抗型人格认为世界充满了恶意,人生就是一个角斗场,不管他们的外表看起来有多么的礼貌友好,他们内心深处信奉的,依然是“物竞天择”的达尔文主义。
控制他人,是对抗型人格的基本需求。他们有多种的手段去完成这一目的,例如可以用手中的权力直接命令,或是通过体贴关心他人这种间接的做法,让别人意识到自己有被控制的义务。他们安全感的来源,是超越别人的地位,成就和权力。
2.4 对抗型人格的爱情观
对抗型人格认为爱情,是思想空虚的表现。他们更渴望能找到一个触发自己的欲望,提高自己魅力以及社会地位的伴侣。所以,利用他人,算计他人,把别人变成对自己有用的人,是对抗型人格最常见的情感需求。
他们甚至不理解为什么要关心他人,在对抗型人格的内心深处,他们更偏向于一种机敏的“现实主义”。
总的来说,对抗型人格用攻击性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哲学。他认同强制性的驱动力,一方面是能够让他自我肯定,另一方面是有助于他和具有同样气质的人互相吸引。信奉弱肉强食,以及渴望认同,是对抗型人格的特点。
2.5 疏离型人格
疏离型人格,是三种人格之中最为有趣的一种。疏离型人格既疏远他人,也疏远自己。疏远本质上也是一种获得安全感的方式,他们选择与人保持感情上的距离,在所谓的“自由”中获得安全感。
疏离型人格建立起了一种“不靠谱”的自给自足方式。他们不和任何人产生太过密切的联系,以防自己离不开这种关系。他们也不喜欢多管闲事,不喜欢被人照顾。疏离型人格有强烈的隐私需求,同时他们还会觉得自己很独特。这一切,其实都源于他们对“自由”的需求。
对疏离型人格而言,这种自由是消极的,只是他们想疏离自己和他人,不愿意承担义务的一种表现。对他们而言,自由是具有强制性的,一旦这种自由的感觉被限制,他们会开始觉得不安和痛苦。这种疏离让他们产生了优越感,所以对于外来的东西,他们会觉得难以接受。
2.6 疏离型人格的爱情观
疏离型人格会压抑所有情感,甚至不承认情感的存在。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是消极的,他们只能在否定性的框架里,才能接受感情的存在。他们越漠视感情,便越重视理性,甚至觉得理性是解答万事万物的唯一方法。于是感情成为了他们所排斥的事物。
其实,自我疏离更像是一种在面对冲突时的自我保护策略,本质上是借助逃避来应对冲突。他们像是一只正被追捕的野兽,除了逃跑和躲藏,找不到其他摆脱危险的办法。
他们一天不正视冲突,从这种相互矛盾的价值观中解放出来,他们便一天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三、共同使用的应对策略
在之前我们讨论了顺从型、对抗型、以及疏离型人格的特征。在实际上,在面对冲突的时候,这三种截然不同的人格,也会表现出相同的应对策略。现在我们将继续来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共同使用的方式,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3.1 理想化形象
不难承认,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一个理想化的形象。
一位在现实生活中,跟女性关系很糟糕的男生,可能在他的想象中,他会把自己塑造成世界上最善良友好的男人,全世界女生的目光都应该聚焦在他身上。
一位控制欲强,有施虐倾向,单身30年的工程师,可能在他的想象里,自己是一位睿智、有远见,且充满正义感的骑士。
我们通常会用理想化的形象,去贬低现实中真实的自己。
例如一个肥胖的中年妇女,会在照镜子的时候想象自己是一个苗条少女。一个成绩非常差的学生,会刻意放大自己在某门学科上的天赋,宣称自己是天才少年。这种从想象中的形象中汲取优越感的行为,称为理想化形象。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这样的想象,但作者提醒我们:这种理想化形象,和真正的理想是不一样的,它不是需要努力接近的目标,反而是一种进步的障碍——它让人过分谴责自身的缺点,或者否认自身的缺点。
当然,理想化形象也有着它自己的独特功能,它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让人脱离现实,在想象的乌托邦里自娱自乐。
3.2 危险的白日梦
除了让人过分自卑或过分自信以外,那些经常做白日梦,梦想自己在拯救世界的少年,实际上正面临着“危险”。
当他们过分沉迷理想化形象的时候,现实的自信就会被自己假象的自信所取替。例如大部分人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有写作的天赋,只是不愿动笔而已,直到真正写字的时候才发现困难。这种虚假的自信便是基于想象得来的。
除此以外,理想化形象还可能会取代真实的理想。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在某种程度上,无法达到的理想化形象就成为他们的理想。
例如一位面临中年危机的妇女,她的梦想是变回18岁苗条的自己。当她因为被批评,而发掘自己再也回不去的时候,就会自我怀疑,陷入巨大的情绪危机感中。
实际上,这种理想化形象,会让你否认内心冲突的存在。自身冲突越是多的人,他也就越难接受自己的真实形象,理想化形象就越是僵化。
由此我们其实可以清楚地明白,理想化形象本质上是一种解决基本冲突的尝试,把分裂的、矛盾的人格变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理想化形象不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手段,越是把自我理想化,就越是疏离现实中的自己,让自己永远徘徊在自我欣赏和自我歧视之间。
3.3 外化:愤怒的嫁接
如果说理想化形象是对内的想象,那外化作用则是把冲突转移到别人身上。相信我们已经不止一遍的听过这句话:“内心肮脏的人,看谁都肮脏”,在本书中,作者霍妮明确的告诉我们说,这也是一种病,得治。
为什么是一种病呢?
我们大可以用这么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位女性患者向医生抱怨,她的丈夫优柔寡断,具体体现在洗碗扫地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里。医生察觉这位女士的怒火不太正常,在了解过后,他发现这位女士其实也有犹豫不决的特点,医生向她暗示,她所谴责的缺点,在她身上也同样存在。
女士便怒火中烧,说自己可是一位坚强果决的女性,怎么会有这种缺点呢?
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当我们对别人身上一个具体的错误,感到莫名的易怒的时候,其实很有可能是我们自身也有这样的错误,我们不过是把愤怒转移了。这种把自己内在的感受过程,假装是在自身之外发生,并给自己打来麻烦的思考模式,就是外化作用。
把自己的情绪,嫁接到别人身上的做法,本质上其实是我们在逃离自我,把每一件事都看成发自外部,以外在冲突取代我们的内心冲突。当我们习惯于用这种外化的方法,去转移内心冲突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一点一点地把内心那个真正的自己给弱化,长久以往,甚至再也难以体会到自己的情绪。
3.4 自欺欺人的手段
除了外化作用,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里,我们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更多自欺欺人的手法。这些手法好比是一块遮羞布,把我们的冲突都遮了起来。作者给我们分享了几种,特别有趣的逃避方法。
一位坚信科学的科学家,在他自己无法理解的领域,他选择了信奉神学。科学和神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但科学家似乎毫无发觉。实际上,我们对做某件事情的渴望程度,决定了我们对这件事的无视程度。科学家并非因为客观原因而看不见,他只是主观上不愿意看到内在的矛盾而已。这种现象称之为盲区作用。
伴随盲区作用同时发起作用的,还有分隔作用。例如最近火热的超级英雄电影,便能很好的诠释这种形象。
蝙蝠侠白天,是一位花天酒地的百万富翁,而到了晚上,他则变成了惩恶扬善的英雄。他无法处理两种角色之间带来的反差,于是陷入了情绪之中。但分隔作用,则是把两种不同的身份完全分隔开来,拒绝承认这两者之间是有冲突的。这本质上也是逃避冲突的一种表现。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沉迷白日梦的理想化形象,怪罪他人的外化作用,逃避冲突的盲区、分隔作用。不过都是因为,人在面对基本的矛盾(顺从、抗拒、疏离)时,不知如何应对,所做出的“逃避面对内心冲突”的应激反应。作者在接下来的章节告诉我们,如果你选择一味逃避,而从来不打算解决这些冲突的时候,会产生一系列并不友好的结果……
四、为什么自己越来越不在状态了
在昨晚的时候,其实自己心情挺糟糕的,而且也差不多是最近一段时间每到晚上的时候的常态。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在晚点的时候,我在我们几个小伙伴的群里发了句牢骚,之后有人问我到底怎么了,可是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答。
当时刚好又点进去“看一看”,第一个就是一个短片“2019奥斯卡最治愈短片《Bilby》:唯有勇敢和爱,才能一往无前。”
其实吧,要是平时,我看到这种标题根本不会点,但是当时可能真是“真香效应”发作了,就点进去看完了短片,之后虽说是差点哭了,但是想着之前小伙伴问我的问题,还是没忍住。当时真哭了,我想更多也是自己想到了18年之前自己的经历。
对我来说,好像童年一片空白,没有什么很美好的或者不好的东西让我回忆得起来。这一点用我父母的话说,就是我懂事太早了。而我也更多的随着他们的性格,很多东西不懂也不会去向别人倾诉和询问,更多的都是憋在了自己心里,自己一个人去动手解决。
这样很多感觉有形或无形的压力都在自己身上了,有时候也总是考虑别人的感受,解决了别人的问题或者为别人的问题出谋划策,但是好像却极少或者说没人为我如此考虑过,而我自己也很少去分析分析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好的那一个。
我想着,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或多个,一直在逃避的创伤。为什么我们总是防御别人,不让他们走进我们的内心?阻碍我们去探究内心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4.1 恐惧让我无法面对内心的冲突
我想,可能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之所以不愿意向别人倾述,或者让心理医生来分析。或许主要也是我自己在心底恐惧着,恐惧直接面对我自己的内心,和内心深处的冲突。
而这种恐惧主要表现在,在害怕着向别人倾述心事之后,自己一直压抑的精神会失常,害怕会失去理智,打破目前自己仅有的一点平衡。
而惧怕改变,更多的也是一种自己的防御机制。
我害怕着,害怕未知的东西,害怕现有的满足感和安全感被破坏,也害怕不能改变,因为不知道改变之后,是否能够更好,或者是那个长时间在心底的理想化形象在作祟,而最终让我没办法面对自己。
所以,我需要更加勇敢,也需要更大的勇气,一往无前,去积极面对那个不够好的自己,去改善他,缓慢而坚定的成就更好的自己。
而爱,我不知道,不知道她在何方。
4.2 冲突在持续消耗和影响着
可能我之前从未想过,在我身上出现的拖延症、疲倦、遇事犹豫不决,其实都不是我主观上选择的。换句话说,拖延症,其实并不能怪我自己。
而大部分人之所以陷入懈怠的状态,其实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些未曾被解决的冲突,在耗费着他们的生命力。
而这种潜在的压力,都来源于我们内心的冲突。
或许,就像是在表白一样,你想接触她,又怕遭到拒绝,想给别人送礼物,又怕出手不光彩。类似这样隐藏起来的矛盾越多,压力也就越大,生活成本也就越高。
带着这些冲突去生活,其实意味着生命力的巨大浪费,这些冲突一直在分散我们的精力,挫败我们的努力。带着冲突去生活,不但会耗费我们的生命力,甚至也会分裂我们的价值观。
事实上,如果我们永远处于冲突的状态里,为了掩饰内心的互相矛盾,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也会随之做无休止的分裂性内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甚至没办法体会真正的爱情。
而这或许也是我之前从未考虑过爱情的一方面原因,因为我总是处在相互矛盾的心理当中,从而也就难以体会到纯粹的爱情,更别说时间的考验了,在加上那种不想麻烦他人的底层想法,在行动上也就不会有一丁点积极主动了。
而除了虚假的爱情,连公正和真诚,在冲突者的眼中,也是值得怀疑的事情。
在他们眼里,别人的善良和爱,都是虚伪的表现。唯有他们自己是真诚的。他们会习惯性地否定价值观,反而讽刺和嘲笑,才是坦诚的表现。他们嘴里的“公正”,往往隐藏着利用他人达到个人目的的企图。
在冲突的影响之下,我们内心开始分裂成两个或多个部分。冲突越是复杂,我们就越难做到真诚。
4.3 冲突的产物和我一点想法
至此那么或许也会想着,这样的自己,会导致什么样的产物和结果呢?现在就拿希望来说,希望本身就隐藏着两个极端,一个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一个是幻想破灭后的落差。即便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的内心也可能隐藏着绝望的倾向。
在以前,我经常会在每一年的年终,为下一年许愿。例如会希望有一个更大的房子、有更好的上司、更高的工资等等。也会为自己制定了非常多的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这个计划执行。
我把希望寄托在外在的事物之上,以为物质水平的提高,能缓解我自己内心的冲突,但实际上,冲突并不会消失,而是随着进入到了新的环境。
现在回想起我17年初从上海来杭州之前的决定,大概也是我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解决冲突,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导致自己产生了绝望的情绪。因为也无所谓因更换城市而带来的损耗等等方面的因素,就想着换个城市可能会更好。而我当初也根本不懂得保持身心的统一,而放弃了它,从而也放弃了不被分裂的希望。
现在回想起来,绝望并不是不可解决,只要我们开始认识到绝望是个问题,并且相信最终能够得到解决。那么,哪怕这种动力局限于最初仅想摆脱最深感不安的症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我们体会到内心真正想要的快乐时,内心的动力会越来越大。
而在另一方面,我对于自我的过于关注,对内心感受、情绪波动过于关注,也是问题本身。而试图在这一循环中,绕来绕去,走出迷宫,并不是突围的方法。
因为并不是说,当我自己知道了更完美的方法论,更完美的自我开解的方法,我就真的可以把自己想明白,从而我自己就真的会慢慢好起来。
或者可以这么说,我,永远都不可能真真正正的想明白。
有人分享给我武志红老师在微博上的一句话:头脑的分析,容易是一种固有的疑虑重重的循环,所以如果没有新信息注入的话,思虑太多的人,就总是在原地打转。
这就相当简洁了,在我们的脑海中,有新的信息注入时,但在情急之下,我们更容易重复的,依然是旧的思维认识方式和水平。
而这也就是之前我在闲说关于学习的时候,有提到过的“逆火效应(thebackfireeffect)。”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呢?或许就是: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外界。
我们所有人的注意力的焦点,在每时每刻,可以说只能有一个。
我们可以在外面走路的时候,学着去关注路旁的树,感受夏夜晚风拂过脸颊;跟人讲话的时候,试着专注于对方的表情,对方谈论的内容,试图把握其中的重点;吃饭的时候,学着只去关注饭菜好不好吃……
走在路上的时候,关注路上的行人,他们穿的衣服,走路的姿势;路旁的栏杆、车辆的牌号,还有墙上的横幅、标语……
如此种种。
我们,无须刻意的去减少关注自己,减少和自己的对话。而应该是在自己的思考没有进展的时候,让新鲜、有益的知识流入大脑,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当,我们打开自己,让外界的信息涌进来,我们内心的焦躁,就会平息很多。
五、恢复完整人格的关键
在失去了希望之后,陷入冲突之中患者会迎来最终的形态:施虐倾向。但这并不是不可解决的,改变人格中造成冲突的状态,是我们恢复完整人格的关键所在。
5.1 施虐倾向
陷入绝境的鲨鱼,会疯狂撕咬套着它的绳索。蜜蜂被抓住,会宁愿舍弃生命,也要对对方造成一点伤害。和动物一样,在失去希望之后,人会变得有破坏性。施虐狂在破坏的同时,又试图通过代偿性的生活来求得补偿,这就是虐待狂趋势。
玩世不恭,漠视规则的街头混混,会通过否定世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自我的边缘化,其实也是绝望的一种。类似这样一个混混,他很有可能一心想奴役他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他们的满足来自于玩弄对方的感情,以及自私地利用伙伴。
在描述社会边缘的电影《上帝之城》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他们通过暴力来让别人分担自己的不幸,通过侮辱和排斥来表达情感,通过攻击他人来自我保护,亲手造成别人的不幸,试图去缓解自己的痛苦。而那些感到自己的生活无用又无意义的人,会发生明显的虐待狂倾向。
在这种施虐的破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有两个主要因素在作祟:自卑感和焦虑。而在施虐的过程中,这两种人格又会不断的加强,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5.2 倒错施虐狂
倒错施虐狂,是施虐狂的另一种极端表现。当施虐的倾向压得足够深的时候,因为过分害怕自己的攻击性冲动,患者会主动放弃要求的能力,处处谨言慎行,不敢表达任何意愿,甚至不敢有意愿。
这也就像班级里那个自卑的孩子,他会拒绝所有合情合理的情绪,例如在获得好成绩时的诚惶诚恐,在被欺负时的过度坚强,担心每个人对他的看法。一方面,他会对自己感到羞耻,另一方面,他的焦虑和紧张,甚至会从心理延伸到生理上。
虐待狂的破坏性趋势不可否认,但是在表面非人性行为后边,是一个受着痛苦的人。是一个在绝望中挣扎的人。生活击败了他,而他寻求着代偿。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逃避冲突的方式。
5.3 如何解决冲突
要解决冲突,只看到自己的基本冲突还是远远不够的,改变人格中那些造成冲突的状态,才是解决这些冲突的关键。
每个内心有冲突的人,都可以试着分析自己出现这些冲突的根由。在一个人的绝望、恐惧和敌视等感受,其实都可以因为分析而得到降低。同时,和他人与自己的疏离程度,也能因为分析而变小。认真的审视自己,是解决内心冲突的其中一个办法。
同时,生活本身其实就是一个最有利的治疗者,大量的生活体验,足以造成人格的改变。那可能是一个真正伟大者的启迪心扉的榜样,可能是通过与他人密切接触从而脱离自私的孤独,也可能是其与之交往的人具有善良和有爱的品质使患者感到无需欺骗与回避等。
这样,只要继续争取人格的整体性。摆脱内心虚饰的假象,保持真诚的感情,把自己整个的心溶进自己的感情,工作,信念之中。冲突,也就迎刃而解了。
后记
总的来说,所有的冲突,其实都是基于顺从、抗拒、疏离这三种对他人的基本态度。每个人的性格里,其实都包含有这三种态度。
而这三种态度之中,其实每一种都有着积极的价值。例如在顺从型中,我们试图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友好且互相依赖的模式;在抗拒型中,信奉弱肉强食,并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在疏离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在有建设的独处中,享受着某种孤独的快乐。
这三种性格之间,其实本应该是相辅相成,构成每个人不一样的个性。只是当它们因为冲突的存在,而变得僵化、盲目以及相互排斥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冲突就会产生出一系列病态的表现。
如何学习正确的方法,去处理这些内心的冲突,成为了我们读这本书所需要重点关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