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向前一步:女性,工作及领导意志》
英文名:《Lean In: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
作者名:[美]谢丽尔·桑德伯格
译者名:颜筝
前言
谢丽尔·桑德伯格,Facebook 首席运营官,她是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是马克·扎克伯格的左膀右臂,被称为“Facebook第一夫人”,她是美国薪酬最高的女高管,被美国媒体誉为“硅谷最有影响力的女人”,她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向前一步》深刻地剖析了男女不平等现象的根本原因,同时激励所有女性要勇于接受挑战,满怀热情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身在职场这些年,想必大家都有体会到,男女因性别不同而受到的那些不同待遇,而同样作为女性职业经理人,面对女性在职场遭遇的“不公正”待遇,有的时候深感惋惜,有的时候也会怒其不争。如果你也因为性别的原因,并且正在职场经历一些困苦,这本书绝对能够指引你寻找到出口和方向。
希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道路中,在实现生活的不停打磨和自我成就中,每一位女性都能够勇敢的向前一步。
一、从最底层找出事物的成因
很多心理学书籍中,都会提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养成以及后天选择的影响。如果将现代女性的一系列表现看作是后天成果,那么过往几代人对于女性的地位的判定,以及对于女性能力的认知,就决定了今天这一切的现状。
凡事有果必有因,改变现状,需要从最底层找出事物的成因。
1.1 克服内在恐惧
如果克服了恐惧,你会做什么?
小时候竞选班长,那个时候女孩和男孩完全没有区别,大家都是希望去展示和表现自己;后来上大学竞选学生会主席,不知不觉中,竞争对手就变成了清一色的男生;再后来进入职场,你的老板是男性,你的总监是男性,你的经理还是男性,可你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你的女性主管能力优于经理,你的女性副总能力优于总监,为什么她们不能够成为职场的主舵人?她们在害怕什么?
谢丽尔直击要害,告诉我们:今天这样的局面,是几百年来女性地位一贯的低下所造成的。当人们习惯于供养男孩子读书,将男孩子视为家里经济来源的原动力,家庭中习惯了将重要的事务交付男性处理,久而久之,人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其实在处理问题及创造经济价值的问题上,性别的差别是不会对结果造成任何影响的。
1.2 坐在桌前展示自己
那些习惯了进入会议室就坐在第二排,即使见第明显高于他人,也不主动发言的女性,为何不坐到桌边来,身体前倾发表自己的意见?
可能有人会问,今天的我们还需要提倡男女平等吗?在中国,女人早已不再裹小脚,几乎一半的大学生是女性,一半的工薪阶层是女性,男人已经在分担家务,女人还想怎么样?“女人每年还有半天‘妇女节’的假呢,是否也该设立‘男人节’?”男人们忍不住会问。但当我们的视线去回顾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架构时,又有多少女性能够名列其中?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女性都是以妻子或者母亲的角色出现,这就奠定了他们的成功,他们的辉煌更多是依附在其他人身上。本该属于她们的荣誉和辉煌,并没有得到周围人的认识和赞赏。正因如此,女性更应该积极的坐到桌前来,更多的展示自己,向众人说明自己所付出的一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成果、积极为自己争取一切属于自己的辉煌成绩。
向前一步,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态度。你若总是将自己的丰功伟绩隐藏起来,损失的不仅仅是你自己,更是整个女性的权益。
1.3 成功与受欢迎
获得成功,受到大家的欢迎与追捧,在我们的印象里应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女性的成功,在很多时候却被印上了并不受欢迎的标志。女性的成功,在很多时候并不会收到和男性相同的效果。
女性的上进、果断、冷静,在很多时候会被人们看做是无情冷血的代表,而同样的形容词用在男性的身上,则会被冠以机智、英明的表彰。不平等,往往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加深。
当我们在讨论成功与否的时候,经常会加入对一个人的感性成分在其中,这就造成了我们潜意识中对于女性的不公平印象,而产生这种印象的甚至不分性别,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这才是根深蒂固的偏见所在。
二、方法和方式
相信每个人都渴望职场的成功,然而要想获得职场的成功,不仅仅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一些方式方法,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巧妙的借助外力。而由于性别的不同,女性和男性,努力的方法,以及借助外力的方式,往往也有很大的差别。
2.1 坐火箭
“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不要问上去了要坐在哪里,你只要上去就可以了。” 很多人在做职业生涯选择的时候,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纠结,好的平台认为自己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或者无法承受相应的工作压力,跟不上大部队的节奏,一般的平台觉得自己过去,能够胜任,但是薪酬和福利,往往不是自己所期望的那些,比自己能力稍低的一些平台能够完全的掌控,甚至能够做到领导层面,但是苦于当时平台的弱小,会觉得自己屈才了。
当你的能力无法支撑你的野心,当你的野心实现不了你的梦想,那么终将是虚幻。无论任何年龄,任何的境遇,我都希望每个人能够记住,在职业生涯的成长路径中,一定一定去选择“坐火箭”,无论火箭终将飞向哪儿,无论火箭的速度如何之快,只要你想尽一切方法上去,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红利。
什么是坐火箭呢?坐火箭就是指:在职业生涯之中,选择那些新兴的朝阳行业去尝试;如果是成熟的行业,那么请你也选择正在扩张的部门或者团队,新的正在扩张的事务,都会在成长期间,给予你无数的经验与方法总结,它会是你未来工作和成长道路上很好的借鉴案例。
不要去担心火箭的速度过快,也不要去担心火箭直冲云霄时有各种各样的危险,更不要去担心自己如果没有座位怎么办。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紧紧的抓住火箭,不要被火箭甩掉,当火箭到达它的彼岸,那么,你的境界从此也跟过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勇敢去选择那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技能的地方吧,只有这些地方才能够发挥出你最大的职业潜力。
2.2 18个月目标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梦想,所以每个人也都应该拥有一个18个月的目标。之所以说是18个月,因为两年听起来太长,而一年在职业生涯中,又显得太短,所以18个月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概念,这并不表示一定要有确切完整的时间。
18个月的目标会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以“我的团队能为公司做什么”来设立目标;其次是,试着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为自己设立更多有关新技能的学习目标。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所有的公司或者老板,在聘用你以及聘用你团队的时候,首先想的是,你和你的团队能够为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在求职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才华没有被赏识,或者是自己的能力,总是无法得到公司或者老板的认可。
但你是否有扪心自问过,你的那些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是不是无法落地?是不是无法给公司带来实际的利益?当你抛开实际的利益,只谈情怀和梦想的时候,那些情怀和梦想就会变成一堆无稽之谈。
企业需要盈利,只有盈利了才能生存,只有生存了才能让更多的员工,得到生活上实质的改变。所以,并不是你的才华未被珍视,而是你的才华和梦想在产生的最初就偏离了实际的轨道。
2.3 皇冠综合症
皇冠综合征(Tiara Syndrome),即女性都期望如果自己工作表现良好的话,别人就一定会注意到。在一个完全以能力论英雄的社会里,的确应该有少量的皇冠被分发给那些实至名归的女性,然而社会的真实让我们看到,现实中并没有哪个办公室真的会设置这些皇冠。
女性们必须要改变的一个观点是:辛勤的工作和良好的业绩,当然应该被他们承认,但如果没有得到认可,你就应该主动为自己争取应得的利益,这是理所当然的,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那样,为自己争取利益要谨慎,但为自己争取利益也是十分必要的。
亲爱的姑娘们,现实社会告诉我们,不要等着别人给你力量,就像那顶皇冠,也许永远不会出现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当接受风险,选择成长,挑战自我。在该晋升的时候,应当主动争取更高的职位,这些都是自我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4 人生导师何处寻
在今天的导言中就有提到,职业生涯之中,无论是自己的努力还是外界的一些学习方法都很重要,但外界的一些帮助,往往会达成锦上添花的作用,很多人会把这种人,叫做人生导师。而大部分年轻女性也会回应自己常听到的这个建议,如果她们想在公司里逐级晋升,就需要找到一位人生导师,愿意用自身的影响力来帮助她们,以及为她们提供各种建议。
在职场中,男性关注的是怎样经营业务本身,而女性关注的则是怎样进行职业规划,男性想要的是答案,而女性则更希望获得许可和帮助,。我们都在睡美人的童话故事里长大,坚信只需要静候王子的到来,被王子吻醒之后,就会坐上白马,潇洒的离开,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同样反观现在,年轻的女性希望获得一位导师的指点,之后就能上一层楼,能够潇洒的成为女高管,从此过上幸福的快乐的生活。怎么样,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我们一直在教导女性过多地去依赖他人。
导师也好,榜样也好,对于职业发展来说都很关键。与没有榜样的同性工作伙伴相比,拥有榜样的男性和女性,更有可能获得拓展性的工作以及升职加薪。遗憾的是,通常在寻找榜样以及人生导师类似的关系中,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获得帮助,而那些获得帮助的人,对自己之后的加薪幅度也会更为满意。
因此,其实在很多的案例和故事中,我们向女性传达了错误的讯息,实际上不是找个导师,你就能变得更优秀,而是当你想要或者已经脱颖而出的时候,你才会得到一位好导师。导师的作用永远都倾向于锦上添花,不会给予太多的雪中送炭。
要求一位陌生人做自己的导师,成功的概率并不大,但经过深思熟虑,明确直接提出问题,这种交流方式同样能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三、真诚
我们看到了女性在职场上受到的一些不公平待遇,不仅仅是源于自身的一些问题,也源于过往几百年来的历史成因。
在职场学会真诚的与他人交流,学会去体验他人的感受,学会得到真诚的反馈,学会合理的表达情绪,学会全身心的投入,这对于任何一个职场女性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3.1 学会真诚的说话
小孩子经常会用:美丑、大小、好坏、胖瘦……这种简单直白,不带任何修饰的词语去形容他们所看到的人或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我们教会他们要有礼貌,注意言行,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这不是坏事,我们很高兴看到大多数人都能保留自己的判断,但在我们学习如何得体说话的同时,似乎也遗失了内心的真诚。
做到真诚的交流并不容易,但真诚是家庭和睦,工作高效的基础,然而人们有时会为了保护自己或者别人,通常放弃选择坦率直言。这种过于谨慎,患得患失的态度,会不断引发各种各样的弊端,比如,问题得不到解决,日积月累的埋怨,不公平的晋升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正是因为我们很少有勇气,去真诚面对。
在职场上要做到真诚坦白尤其困难,一切组织都存在某种等级形式。这就意味着,对个人表现的评价来自于他人的感受,于是让人们说出真话就变得更加困难,任何一个组织不管多么努力的去尝试,做到结构扁平化,都要面临这个挑战。
虽然我们知道,交流的最佳效果来自谈吐得体且态度真诚,但达到这个效果的关键点,恰恰就在于如何婉转地表达意见。我们要学会在不伤及别人的前提下,同时说出这是实话,对一些人来说轻松自如,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就是一门需要学习的技巧。
3.2 角色互换
除了真诚的表达之外,有效沟通也是职场最有用的技能之一。有效沟通的起点在于明白“我有我的道理,他有他的道理”。 绝对的真理几乎不存在,所以那些坚信自己的话就是真理的人,实际上就是不让别人讲话。当我们承认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有局限性,就能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分享他人的意见。
在实际的工作中,人们常常害怕得罪别人,尤其是老板,所以在沟通中往往会避重就轻。因此倾听与说话一样重要,你必须认真的听听他人说的言语,才能够明白其中的奥妙。
因为在很多时候,对方强调的重点可能不是重点,而对方一笔带过的地方,或许才是他真正所在意的地方。所以当你在尝试画出结构,通常是倾听之后,请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件事情。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重复。重复对方的观点可以把分析明晰化,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3.3 找出背后的真话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很多的商业对话中,我们是很难听到实话的,向他人反馈自己的真实想法就更是难上加难。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一点,反馈和真理一样,都不是绝对正确的。
反馈,是一种基于观察和经验的意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它有很大的启发性,但也有可能让人感觉不那么自在,所以我们都宁愿向那些能够接受自己意见的人做出反馈。如果我们发表的意见,或提出的建议,对方的反应并不好,那么我们就会选择保留自己的意见,甚至根本不提出。
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有什么事我正在做,但实际上并不太懂的?有什么事我并没有注意到,而导致我没有做好的……类似于这些问题,会对我们的成长添一双翅膀,所以我们必须相信,事实真相会带来痛苦。
尽管收集到了反馈,尽管批评的声音听起来那么刺耳,但知道真相的痛苦,总比蒙在鼓里的快乐要有益得多,更何况征求他人的意见,还有利于于人际关系的建立。
失败的交流往往是双向的,如果你想听到更多的建议,就有责任,明确的表达出这个意愿,更重要的是,你希望能够及时听到大家的意见,你就必须让自己承受痛苦。
3.4 合理表达情绪
很多管理学的书籍,都有类似于情绪表达的部分。研究显示,大多数女性认为,在工作时哭泣并不是一件值得认同的事情。
但现实生活中,分享自己的情绪,却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工作的积极性源自于我们对事情的关注度,也源自于对他人的关心。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人们常常假装在职场上的决策不会受到个人生活的影响,人们害怕在工作时谈起家里的私事,仿佛这二者毫无关系。但无论性别,在作出决定的时候,都会受到情绪的驱使,承认情绪的作用,去面对它、接纳它,这才会让我们更好的工作,建立更顺畅的人际关系。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当你确定同事是报以关心的目的来问候你时,最好选择就是如实相告。
于女性而言,真正的领导力来自于真诚的表现,以及不太完美的个性。领导者,应该勇于追求真实,而非完美。女性没有必要在工作环境中,表现得像男性一样,当你脆弱无助的时候,合理的表达出你的情绪,并且给予积极的反馈,相信你的团队一定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团结坚强。
3.5 身还在,心已远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好像大家传统的观念中就会认为,女孩子天生就应当为家里做出牺牲,应当为家庭和孩子做出更多的付出。
而就是这些固有的落后认知,使得很多女性在成家之后,面对新的、对于职场成长非常好的机会时,显现出了犹豫不决和担心惧怕的一面。她们明白,未来必须在事业成功和做个好母亲之间做出选择,她们需要考虑以后怎样权衡职业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
当事业与家庭渐渐融合时,规划得过早,会减少自己的选择范围。没错,有孩子的家庭会瞬间改变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女人变成母亲,男人变成父亲,夫妻变成家长,我们生活的重心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保持家庭和睦,养育下一代,也许是最值得尝试的人生体验,但同时这也是最困难,最让人深感惭愧的经历。
女性很少会痛下决心离开职场,相反,她们一直以来总是做出很多微小的决定,不断妥协和牺牲,同时深信这样做都是为了拥有一个更加美满的家庭。在女性选择退缩的方式里,也许最普遍的就是:身还在,心已远。
四、接纳
人生在世,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想力争上游,都希望成为最完美的那一个,而现实中,绝对不可能有任何一个人,在各方各面,都做到完美。我们要学会,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要学会去向他人求助求教,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要知道完成的作用远大于完美。
4.1 寻求与另一半的平等地位
人们都会认为母亲和孩子之间有着更自然的联系,但其实父亲也可以通过学习育儿知识并付出努力,来获得与母亲不相上下的育儿技能。如果女性想要更多的在事业大展身手,且她的另一半也更想成为优秀的家庭主男,那么这个观点就必然会遭到传统的挑战,但我们必须清楚,这不是生物学的问题,而是意识的问题。
千百年的传统已经让我们越来越认为,妈妈才是最懂得孩子需求的那一个。但什么是传统呢?裹脚是传统,一夫多妻是传统,留长辫子是传统……如果说这些传统都能够被推翻,那么母亲照顾孩子这种传统,为什么就没有被人发觉不合理之处呢?
其实只要父母双方愿意,这些完全是可以改变的,如果说必须有一个人记得午餐盒里该带些什么,那这个人,不一定必须是母亲,父亲同样拥有相同的责任与义务。
当女性需要在工作上发愤图强时,男性就需要在家里发挥更大的作用。很多女性由于太有控制欲或过于挑剔,结果无意中打击了很多男性分担家务的积极性,社会科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固守母职”。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天哪,你这样做不对,放着我来”。所有涉及孩子的事,父亲都会对母亲惟命是从,这就给了母亲极大的权利来鼓励,或是阻止父亲的介入。
所以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告诉女性们,如何去争取自己平等的权利,而是希望通过这一节告诉大家,如果你真的希望将自己的伴侣变成人生真正的搭档,首先得把对方看成是与自己平等地位的好伙伴,你要学会去放弃指挥,要学会让他独立承担你的一部分工作,而不是完全控制或是事必躬亲。
4.2 事业与家庭的平衡
社会对于不同性别抱有不同的期望,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男女的未来,比如人们总会相信女性更容易对家庭产生投入,而非工作。这种观念,如同给女性增加了一个禁锢,因为公司或者老板已经预设,女员工无法达到预期的职场成就,导致在后期的实践之中,女性的一些表现也常常会让他们去验证更多失败的信息,忽略了成功的一面。
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当夫妻双方达成一致认可,当你们挑选了个人认为感兴趣并且擅长的一个领域,就请你们专注于这个领域,不用过度在乎社会大众的看法。存在必然合理,新事物也必将代替旧事物,所以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相信时间能够验证真理的可行性。
4.3 全能女人
拥有一切,或许是现代女性遭遇的最大的陷阱。在各大报纸头条、鸡汤文、公众号等公众公开场合,人们总是很随意的提到这句话,这几个简单的词语,原本是想表达女性的理想状态,然而这种理想状态似乎强加于身,让我们总是在很多时候,感觉力不从心。
是的,我们无法拥有一切,拥有一切就是概念,公然违背了经济学的第一定律与常识。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莎伦·波斯特对此解释说“拥有一切这种已经过时的说法,忽视了各种经济关系的基础——交换的概念。
我们所有人都在进行人生的“约束优化”,试图在事业、孩子、关系等要素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竭尽全力去分配自己的时间资源。由于资源的稀缺,没有人能够拥有一切,如果非要这么说,那么他可能是在撒谎”。
一个人同时追求职业和生活上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女性应该学习为自己设立更高的目标,但要记住,现实是存在局限性的。
不要去想我们是否能够拥有一切,而应该问更切合实际的问题:我们能做到一切吗?答案显然是不能,每个人总会在这过程中不断的作出选择:家庭和事业、运动与休息,当父母就意味着每天都要上班,作出调整、妥协和牺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牺牲和辛劳并不算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义务。
所以,没有完全全能的女人,我们要试着找出自己擅长的领域,试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4.4 完成与完美
既然我们不是全能女人,也没有人能够达到全能女人的地步,那么在很多方面,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去完成,而并非完美。要知道,完美主义是我们的大敌,试图做到一切,还期待做得超级完美,这必然会导致希望落空,对于自己的积极性来说无非又是一种打击。所以我认为女性运动,要反对的根源就是避免成为女强人,避免让“女强人”的帽子,总是悬挂在女性头上。
心理学家分析指出,那些善于提前规划、努力进取,获得成功的女性,在成为母亲后,通常会更难以接受生活突如其来的混乱。
既要做事业,又要做母亲,也会导致她们的焦虑和压力骤升,由于她们对工作和家庭都有完美主义倾向,所以面临的风险也会比一般女性高得多,并且一旦达不到理想状态,她们很可能会彻底的改变原有轨迹,或者完全放弃家庭,或者从职场完全回到家庭,。
完成,好过完美。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世界上真的不存在绝对完美的女性。
五、思想中隐蔽的偏见
很多时候,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成因,对于性别的歧视和女性努力的漠然,或许并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样子。
5.1 勇敢表达性别观念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之中,没有人希望被他人看轻,因此许多女性会选择拒绝别人的认定,主张忽略自己的性别,她们的这种做法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然而这个世界却总是时不时的提醒女性们,你们是女人,你们应该作女人应该做的事情。
在许多传统的机构中,女性偶尔取得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她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因为她们懂得如何融入环境,通俗的讲是因为她们已经成为男性的好哥们之一。
正是由于这些处处的忍让,处处的回避,使得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周围的女性朋友和女同事们正在慢慢的退出职场。有些人是自己选择离开,有些人是出于绝望和沮丧而被迫离开,回到伴侣理解与支持的家庭中;还有些人虽然留在了职场,却收敛了自己的事业心,不想再走得更远、更高。我们这一代的女性领导者,前景正在变得暗淡,更可怕的是,其他女性,当被问及或提及这些问题的时候,想到的也只有埋头苦干。
谢丽尔·桑德伯格在文中则一再呼吁,面对这些问题,女性们应当站出来,勇敢的表达内心的想法。男性和女性在行为上本就有着很多差异,会给不同的人造成不同的印象和感觉。但无论是黑猫还是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我们无需将自己限制于一个框架之中,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和变数,其实并不重要。
也正是因为从过去到现在,无数成功的女性们,在公开场合做出的演讲,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必须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意见,同时还要鼓励别人这样做,女性需要打破僵局。交谈能够改变观念,观念能够改变行为,行为才能最终改变我们的环境。
5.2 合理的偏见
女性在职场中所受到的一些不公平待遇,其实最应该由女性来提出。如果一位男士提出该问题,哪怕他只是善意的说明,女性不应自我设限的时候,他也会受到周围人的抨击。你看,这也是一种偏见的存在,我们也常常会忽略这种偏见。
大多数人都同意性别偏见的现象在职场随处可见,当然,它们往往存在于别人身上。但是女性不能因为这种表面的,落后的看法而动摇,除非,女性自己也这么认为,对男性和女性各自特征,先入为主的设想,影响了我们在职场上和同事相处与评价同事的方式。
社会学家在一系列的研究中表明,传统的婚姻关系中,男性对于职场女性的存在,更有可能持不赞同态度,在提拔资格够格的女性配偶时,他们否决的概率更大。在传统的婚姻关系中,男性对女性的这种敌意并不是公开的,而是一种“好心的性别歧视者”的态度。
这些男性或许还相信女性在特定领域,更加擅长,所以更适合养育下一代,而不适合去追求事业的成功,持有这样态度的男性极有可能意识不到,他们正在有意无意的伤害周围的女性,同时他们这种观念也是十分落后而不可取的。
5.3 为了平等而努力
谢丽尔·桑德伯格在这本书中都一直强调,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真正的平等是长久以来人们所期待的,只有更多的女性进入政府部门和各行各业的高层,这个目标才会实现。
其次,我们要为进入高层组织而付出不懈的努力,所有人无论性别都必须理解并承认,旧的观念和成见会遮蔽我们的信念,让我们停滞不前,我们不要忽视差异,而是要接受并跨越它们。
几十年来,我们总在关注女性应该选择在家还是在外工作,我们因为女性有这样的选择权而欢呼雀跃,这并没有错,但我们不进也得扪心自问,是不是过分的关注了女性的个人选择,而没能鼓励他们去发展自己的领导力呢?是时候鼓励那些想要往桌前坐,敢于追求挑战,追求事业成功的女性,勇敢地往前冲。
5.4 最该打破束缚的人
全书中所有所阐述的目标,是希望无论性别、无论年龄,大家都能够一起努力。男性要支持女性,女性也要支持女性。
斯坦福大学教授德波拉曾说:“我们要在乎彼此,像一个联合体那样共同努力和行动。作为一个人,我们的力量相对弱小,但携手并进,我们就会拥有真正的力量”。 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是需要女性更多的结盟,而现实中,很多事实却恰恰相反。
当女性发表涉及性别问题的意见时,彼此支持的现象会很少。每个人都爱看热闹,尤其爱看女人之间的热闹。当媒体无休止的报道女性之间如何相互攻击,公众的注意力就真正远离了问题的本身,当辩论的双方成了她和她的时候,事实上女性们都输了。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人们用“蜂后”这个词,来描述一个在领导层,尤其是在男性主导行业的领导层快速成长的女性,意指她用自己的地位压制着其他女性工蜂。而这种只有一个女性能够进入高层的观念,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认为女性之间在彼此竞争的想法虽然没有道理,但还是有很多人认同这一点,在某些情况下,女性还会质疑同性工作伙伴的事业投入程度、进取心和领导力。
所以,最该打破思想和思维束缚的人,或许并不是男性,而是女性自己。
后记
故事到此告一个段落,生活还在继续,我们还要继续向前走。谢丽尔的这本女性成长指导书,与其说是在分享她的成长经历,不如说是,在通过她所经历的故事告诉我们许多被我们所忽视的道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天助自助者“,在寻求女性平等权益的事件中,我想,这句话表现的尤为贴切。无论任何性别,任何年龄,想要争取你所应当有的权利,就必须自己先学会变强大。
希望我们都能够在成长的路上,披荆斩棘,突破过往的自我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