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
作者名:金木水

前言

这本书叫《悉达多的心理学》,相信很多朋友没听过这个名字,谁是悉达多?作者也不叫这个名字呀,别急,等讲到的时候就明白了。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我们学了这么久的现代心理学,确定它不是来砸场子的?

别忘了,我们只是来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也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学家,所以也就没有必要维护它的权威形象了,看看它有什么不足之处,正好让我们更全面、更立体地认识这门学科。

一、客观看待心理学

1.1 够与不够

既然副标题叫“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那什么是“够”,什么是“不够”,够与不够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人们为什么会关注心理学。

你可以想一下你自己,是不是觉得在物质上过得越来越好了,但是在精神上却越来越烦了呢?

没错,正是由于这个反差,我们才想起来学一下心理学,看看能不能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别一听到“心理问题”就激动,普遍的心理问题仅仅算是烦恼,只有极端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才算是精神疾病。

找出了这个原因,我们就可以给“够不够”下一个评判标准了:能够消除烦恼和疾病的就是“够”,消除不了的就是“不够”。

那作者凭什么说现代心理学“不够”呢?作者不仅说了不够,他还指出了两个方面的“不够”:能力不够、意愿不够。

1.2 能力不够

现代心理学没有能力解决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吗?

这个问题好办,你通过观察就能发现答案了。刚刚我们说了,小烦恼就算是潜在的心理问题,那如今哪个人还能没一丁点儿烦恼?既然谁都有烦恼,那么人人都算得上是个“病人”,可现代心理学中明明有了那么多套系统的理论,为何还是解决不了大家的烦恼呢?

我们有理由怀疑,心理学的能力还不足以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听到这种质疑,专业的心理学家肯定不乐意了,我们看看心理学的教科书会作何反驳。

心理学怎么就解决不了问题呢?看目录上就有法庭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只不过,这些之中有几个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的呢?

咱们还可以稍稍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心理学书籍,着实有不少,但把关注点放在“心理问题”上的有几本呢?拖延算是,焦虑算是,至于其它的,好像太少。

如此看来,现代心理学似乎确实不足以解决现代人的心理问题。

其实能力不够还可以理解,毕竟人人都有烦恼,想都解决太难了。可为什么还要说“意愿不够”呢?难道心理学家就不想解决我们的烦恼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看一下心理学的由来,看看“古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有何不同。

1.3 古代心理学

首先来看一下字面上的由来,什么是心?什么是理?

在中文里,心就是心灵,理就是道理,所以心理自然就是“心灵的道理”。

在英文里,“psychology”这个词前一半意思是精神,后一半意思是原理,加到一起就是精神原理,跟心灵的道理差不多,所以我们就用中文里的意思。

那么,古代心理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概从我们那生活在洞穴里的祖先就开始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考古学家在壁画、墓穴中发现了大量的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之类的遗迹,而这类原始崇拜就是最早的心理学。因为祖先觉得周围的自然、动物都是有灵魂的,这个被称为“泛神论”。他们觉得这些灵魂能够保佑自己,所以才用壁画之类的艺术形式表达敬意,有情绪,有判断,有意志,当然算是心理学了。

并且,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结论,原始的心理学是有实用价值的,是能够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祖先来说,就是满足了他们内心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有句名言:“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和短暂的历史”,言简意赅。

说漫长,是因为从原始人就开始了,说短暂,是因为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那剩下那么长的时间呢?在古代,“心灵的道理”存在于宗教、道德和哲学之中,不妨称其为“广义心理学”。

总结一下,通过追根溯源,我们把心理学本来的含义总结为“实用的、广义的、心灵的道理”。

1.4 现代心理学

接下来可以看看“现代心理学”了,「探寻根源」中我们会具体学习现代心理学的历史,现在就先来看一下它的定义,以及为什么说它没有足够的意愿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

先抛出它的定义,在《这才是心理学》重点就说了一件事:“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这里再完善一下,现代心理学是关于意识与行为的科学。

意识与行为,这两个倒不难理解。意识是精神上的,没法直接观察的,比如情绪、动机;而行为是表现出来的,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关于这两个的派系之争,我们下一部分再说,现在先看看为什么说现代心理学的“意愿不够”。

现代心理学总共包括四大部分:

  1. 研究;
  2. 理论;
  3. 应用;
  4. 治疗。

很明显,“治疗”才能实实在在地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可治疗在心理学中占主要地位吗?一点儿也不。还记得《这才是心理学》中提到的两类研究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包含了研究、理论、应用,偏偏忽略了治疗。

语雀内容

为什么治疗只能处在心理学的边缘地位呢?翻翻心理学家的著作,他们给出了两条原因:

  1. 病人是少数,健康人是多数,所以心理治疗算不上主流方向;
  2. 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所以心理治疗要以改造社会为前提。

第一点我们已经反驳过了,人人都有烦恼,所以人人都存在心理问题。

至于第二点,这个锅甩的对吗?当然不对。确实,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多了很多烦心事,可你一边享受着社会进步带来的福利,一边又抱怨着进步的副作用,是不是很不公平呢?

并且,指责社会无益于解决问题,倒不如把它当成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二、探寻根源

「客观看待心理学」讲了古代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之间的发展过程,或许能发现现代心理学不重视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源。

2.1 哲学心理学

笛卡尔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不仅仅是名数学家,还被公认为近代哲学和近代心理学的开创者,这起源于他“火炉中的怀疑”。

有一天,他把自己关进了热烘烘的“火炉”里(可能只是个带壁炉的小房间),待了整整一天。他在里面干什么呢?怀疑。他开始怀疑世界:世界一定为真吗?未必。因为在火炉中他不确定外面世界的样子,甚至不确定外面的世界是否存在。

他接着怀疑火炉:火炉一定为真吗?也未必,可能自己只是在做梦。他甚至怀疑自己:身体一定为真吗?还是未必,因为可能只是梦中的身体。

最后怀疑来怀疑去,他发现只有“怀疑”本身没法再怀疑,也就是“我思”肯定是真的,而“我思”需要一个主体“我在”,所以得到结论“我思故我在”。

这件事对心理学有什么作用呢?

回想一下,我们说古代“心灵的道理”是存在于宗教、道德、哲学之中的,其中宗教是禁止怀疑的,教义就是绝对正确的真理,可笛卡尔站出来开始了怀疑,开始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这让宗教情何以堪?

同时,笛卡尔还开创了一种研究方法——内省法,就是反思自己的意识,这对心理学也是一种变革。

于是,宗教的心理学死了,理性的心理学活了

2.2 科学心理学

笛卡尔开创了近代心理学,那现代心理学又是托了谁的福呢?威廉·冯特。

冯特是一个大学教授,有一天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的一侧,一位实验人员让小球落地,在房间的另一侧,另一名实验人员一听到小球落地的声音,就按下按钮,以便测量“落地”与“听到”之间的时间差。

有人问,这个实验不是 so easy 吗?这就开创了现代心理学了?

没错,实验是很简单,但冯特的想法却不简单。他发现原来心理学的内容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测量的啊,于是他把心理学和实验联系到了一起。而做实验不就是科学吗,他又把心理学和科学联系到了一起,这才有了《这才是心理学》的核心观点:心理学是一门正宗的科学。

冯特第一次明确了现代心理学的定位:实验与科学。所以才说他是现代心理学的开创者。

笛卡尔发现可以通过内省观察到意识,冯特发现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内省的结果。既然是科学,那自然要讲究“实证”,即理论可以在现实中得到经验的证明,而哲学的东西是无法得到实证的,所以这次心理学又抛弃了哲学。

2.3 行为心理学

接下来就是现代心理学不关注心理问题的关键一步了,「客观看待心理学」说心理学是关于意识与行为的科学,在这一步,心理学又打算抛弃意识,只留行为。

这次变革的主导者,是一个叫约翰·华生的心理学家。

华生做了个实验,他挑了一个九个月大的孩子,这个孩子天生害怕声响,而且天生不怕老鼠之类的动物。他的实验是这样的,每当孩子伸手去摸白鼠的时候,就让人在他背后发出巨大的声响,简直讨厌。实验每周一次,到了第七周,孩子再见到白鼠的时候,即使还没有声响,也会嚎啕大哭。华生得出结论:人的行为是可以后天塑造的。

注意这里的关键词:人的行为。

这个实验可能会让你想起巴甫洛夫的狗,好像过程差不多,可就因为巴甫洛夫的实验对象是条狗,所以他只能算是生物学家,而不是心理学家。

再来说说“行为”,在冯特之后,心理学家对内省法表示了不满,因为内省的对象是“感觉”这个纯主观的东西,所以并不严谨。而科学对“实证”的标准越来越严格,想一想《这才是心理学》中讲的科学的特征,第一个就是“系统的实证主义”,反对想象。不仅要实证,还得满足同行评议和可重复性,还要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既然冯特自己说了心理学是科学,那内省法对意识的测量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呢?的确如此。

于是,华生又把“科学心理学”演变成了“行为心理学”,只研究行为,用观察的方法。不管意识了,也不要内省法了。

由此,心理学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冷冰冰的科学。或者说,心理学变成了行为学,自然也就不愿关心“心理问题”这种意识层面上的东西了。

2.4 精神分析

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弗洛伊德。

《这才是心理学》中说弗洛伊德只是心理学界的冰山一角而已,算不上重要。现在估计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心理学界要这么打压弗洛伊德,因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的是意识,入不了“行为心理学”的主流。

虽然看不惯弗洛伊德,但心理学界拿他也没什么办法,毕竟人家名气太大了,对社会的影响力太大了,想要抹杀弗洛伊德,就算心理学界内部一致通过,文艺界、哲学界、社会学界也不会答应,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也是有很大贡献的,正是因为弗洛伊德,心理治疗才被当成一个职业,才有了心理医生。《幻想即现实》的作者曾奇峰就是一位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医生。

那我们就来简要看一下弗洛伊德的理论,他的理论主要有三大块:

  1. 潜意识;
  2. 本能冲动;
  3. 三重自我。

潜意识早就有其他人发现了,而弗洛伊德发现了研究潜意识的科学方法,就是“精神分析”。医生先和病人谈话,并且医生主要担任“倾听者”的角色,只不过在倾听过程中,医生需要做一些处理,引导病人将潜意识里的东西表达出来,最后再进行分析。他还强调了潜意识的重要性,说人的行为主要是靠潜意识驱动的,而不是意识。

弗洛伊德的“本能冲动理论”又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联系到一起了,主要就是性的本能,他甚至阐述了儿童身上的性冲动,这在当时就掀起了轩然大波,简直是民怨沸腾。于是,弗洛伊德在辱骂声中出了名,也让心理学界唯恐避之而不及。

最后就是“三重自我”理论,为什么我们有时能不冲动呢?因为除了“本我”,我们还有“自我”和“超我”,本我代表冲动的本能,超我代表道德的要求,而自我就是表现出来的样子,在前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弗洛伊德的理论很自洽,潜意识依赖于本能的冲动,本能的冲动又受到三重自我的控制。

只不过,还有一个事实是,弗洛伊德的理论确实没法实证,而且全部来源于他自己的大脑,所以自然也就迈不进科学的门槛了。

2.5 人本、认知心理学

说完了行为心理学和精神分析,最后再来看两个小流派:人本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这两个都自称是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哪个更厉害点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它们的内容。

人本心理学,自然是强调“以人为本”,它的创始人想必大家都听过,就是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的马斯洛。

人本心理学强调人的自由意志,所以也就承认了意识,鼓励人们自我选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决定是自己的”。自我选择是为了什么呢?自我实现,就是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级的那个。最后,不管自我选择的结果好还是不好,我们都应该“自我负责”。

可以看出,人本心理学既不强调行为,也不强调潜意识,而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意识。

再来看看认知心理学。

所谓认知,就是知觉、注意、记忆、思考的统称。显然它也是承认了意识的。

认知心理学借鉴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比如,类比通信技术,知觉就是把信息编码成符号,注意就是对符号的选择,记忆就是符号的存储,而思考就是符号的运算。所以它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才发展起来的。

此外,认知心理学强调了认知是一个过程,面对同一样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就是因为中间的认知过程存在差异。所以认知疗法的关键就在于纠正错误的认知。

三、观点的挑战

3.1 定义不清

首先作者认为,说“心理学是科学”,这个定义就是不清楚的。怎么不清楚了呢?我们先来研究下这句话的主语“心理学”。

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心理学家们:为什么大众总是误解心理学,总是相信“把妹心理学”、“识人心理学”之类的通俗心理学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斯坦诺维奇还专门写了一本书。

问题出在哪里?因为大众无知吗?在心理学家眼中,可能是这样。

但是,真正的问题其实出在“语言”上。
**
从古至今,“心理”这两个字都被理解为“心灵的道理”,大众当然就这样认为了。只有在心理学家的认知中,心理学才是个要做实验的科学,甚至是行为学,不过人家是专业人士,怎么定义自己的专业是人家的自由。

只是大众料不到“心理学”这个词是“以心理之名,行行为之实”,是如此的名不副实啊!于是就产生了歧义。

再来看看第二个定义不清的地方。说“心理学是科学”,那什么才是“科学”呢?

有人觉得,定义个“科学”还不简单吗?的确不简单,现代哲学里专门有一个分支,就叫“科学哲学”,围绕着“什么是科学”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大师们已经争论了一百多年。总结大师们的观点,作者把科学分为“有标准”和“无标准”两类。

有标准的科学,刚开始就是我们学过的“实证主义”,要求得到的结果是“客观规律”。何为客观?就是你承认,或者不承认,它都在那里。

后来英国哲学家波普尔又提出了“科学不仅要证实,更要证伪”,不可证伪的就被踢出了科学的范畴。

:::info 所以,有标准的科学就是以客观规律为标准的证实+证伪。 ::: **
那无标准的科学又是什么呢?

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不管仪器如何精密,都无法绝对准确地测量一个数据,也就是“测不准原理”。既然观察都不准确了,那发现绝对客观的规律也是不可能的了,如何是好呢?

这才出现了《这才是心理学》中说的“同行评议”,业内都通过了,你这理论就可以被称作是“科学的”了。

语雀内容

但是,同行评议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人为约定,于是科学从绝对客观变成了部分主观。

3.2 定义不对

前面说了“定义不清”,接下来作者又进了一步,说“定义不对”。凭什么不对呢?

一方面,说“心理学是科学”,有违生命的本质。生命有什么本质?

  • 生命是活生生的,不是各种数据和符号所能表示的;
  • 生命是自由的,实验驾驭不了它;
  • 生命多样的,不仅包含心理学和科学,也包含宗教、哲学、物理、化学等等。

总之一句话,科学“配不上”生命。
**
另一方面,说“心理学是科学”,有违科学的本质。科学有什么本质呢?

  • 科学是客观的,生命里充满了主观的思想;
  • 科学是简单的,一个公式就能解决一系列问题,但生命充满了各种变数;
  • 科学是以求知为目的,解决心理问题本来就不是科学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看,生命也“配不上”科学。

而心理学肯定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心理学也“配不上”科学。所以,把两样本不相配的东西硬是凑到一起,就是个错误。

3.3 重新定义

说了“定义不清”,又说了“定义不对”,那倒是给出个正确的定义呀。我们马上干这个事。既然命题为假,那命题的否定就为真了吧。所以可以得出“心理学不是科学”。

:::info 注意,这里说的是“心理学不是科学”,而不是“心理学是非科学”,这两个差别还是很大的。说得更通俗一点,心理学不全是科学。

最后得出心理学的新定义:心理学=科学+非科学。 ::: **
新的定义算是个两全其美的做法。这样一来,行为类能以科学的身份加入心理学,作为“心灵的道理”的意识类也能以非科学的身份留在心理学了。心理学界不需要在面临分裂了,大众也不用把心理学当成行为学了,多好。

四、佛学基本概念

说了这么多的现代心理学,我们似乎发现了它的不足之处,那该如何弥补呢?

这就到了佛学出场的时候了,不过别担心,这本书讲的佛学不是什么迷信,而是有逻辑、有理性、有价值的思辨,很符合咱们的口味。我们只是学习一下它的内在逻辑,而不必全然相信它。

4.1 佛教的宗教观

悉达多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没听过,不过换成如来佛祖大家就都明白了,悉达多就是如来佛祖生前的那个角色,也是创立佛教的人。这本书只讲他生前的理论,而不讲他死后的神话。
**
那么,作者为什么只写了佛教,而不写其他宗教呢?肯定是佛教有什么独到之处,那我们就来看看它究竟有什么特别的。

首先,佛教否认了神的力量。这就不像《西游记》里演的那样,神能掌管人间各种事情了。佛教承认有神存在,但是这些神就像生活在一个平行宇宙中,根本不管人间的事。

既然神对人不起作用了,那佛教凭什么让人敬畏呢?它全凭另一个概念:轮回。虽然这是个迷信的概念,但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迷信有何逻辑?

轮回的结果是“因果报应”,这就让人生有了它的意义。

首先它让人们接受过去,比如为什么有些好人过得非常艰苦,坏人却能荣华富贵呢?轮回告诉你,这是因为好人在上辈子做了坏事,坏人在上辈子做了很多好事。而他们现在的行为还会影响到下辈子的好坏,这就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其次它让人珍惜现在,比如一个人觉得过得太苦,不如自杀吧。轮回会告诉他,自杀也没用,因为下辈子还会继续现在的痛苦。况且现在的生命是前世做了多少善事才得来的,自杀太糟蹋前世的努力了。

最后它还能指导未来,因为在将来多做好事,到了下辈子才能得到福报。

佛教的第二个特点是,它让我们“一切靠自己”。既然天上的神指望不上了,那就只能靠自己咯,正所谓“自助者,天助之”。

佛教的第三个特点是,它让信仰与理性共存。其他宗教都要求信“神”,容不下理性,因为神禁止怀疑,而理性就代表着怀疑。但佛教的信仰不是神,是轮回,而轮回容得下理性。

4.2 佛教的世界观

知道了佛教是可以理性的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它的世界观,或者说是它的基本法——因缘法。

注意这个“因缘”不是男女之间的那个“姻缘”。那什么是“因缘法”呢?简单地说,就是“因+缘=果”。
**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就拿你早上起床来说,这件事就是因缘结合的产物。什么是因?你就是因,否则起来的不会是你;床也是因,否则你会在另一个地方。什么是缘?你的生物钟就是缘,当然闹钟也可能是缘。

可以看出,佛教中的因缘法和科学中的因果关系很类似,既然只是类似,那肯定就有差异。

首先,科学中的因果关系清晰准确,需要满足几个条件?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分必要条件?这都是实打实的。而因缘法就模糊了许多。

其次,科学排除了人的个人意志,仅限于自然规律。比如苹果落地就只是因为万有引力定律。而因缘法包含了个人意志,比如苹果落地还可能是因为有人故意打下来的。

最后,科学中的因果关系可以被怀疑,也应该被怀疑,比如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弥补了牛顿定律的不足;而因缘法就像其他宗教中的神一样,没法怀疑,也没法证伪。

因缘法作为佛教的基本法,它和刚刚讲的轮回也是相辅相成的。神不主宰轮回,因缘主宰了轮回,而能改变因缘的只有我们自己。

4.3 佛教的人生观

讲完了宗教观和世界观,接下来就该看看佛教的人生观了,人生观有三条:无常、苦、无我。

之所以佛学能与现代心理学互补,主要就是因为它关注“苦”,并且想要解决“苦”。

不过和我们平常理解中的“痛苦”不同,“苦”这个概念在佛学中还有另外两层意思:

  1. “变动之苦”,比如昨天还阳光正好,今天就天色阴沉。变动之苦是必然存在的,因为世事“无常”嘛,这有点像哲学中那句“运动是绝对的”。
  2. “败坏之苦”,比如前两天买的新鲜水果,今天就开始变烂了,这就是苦。这种苦也是普遍存在的,哪怕是一株正在茁壮生长的小树苗,它也终有败坏的一天。
  3. 平常说的“痛苦”,前两种都是客观上的,只有最后的“痛苦”才是主观的。就算看到天气变差,食物腐烂,我们也不一定会感到痛苦。

你看,佛学里的“苦”并不简单:它有三重含义,并且还对应着三重递减的可能性。变动是必然的,败坏是终将发生的,而产生痛苦的可能性就又低了一些。

不过到了现代,我们就不像上面这样定义“苦”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我们就把苦定义为“烦恼”。有没有觉得很耳熟?没错,在「客观看待心理学」部分也是把“心理问题”也定义为了“烦恼”。这就是佛学与心理学的相通之处了,佛学涉及的范围大于心理学,但核心就是心理学。

再来看看佛学第三个人生观“无我”,“无我”不是说“没有我”或者“我不存在”,而是“存在但不实有”,什么意思呢?
先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悉达多问弟子:没有学过佛学的人会感受快乐、痛苦、不苦不乐,学过佛学的人也有相同的感受,那两者有何区别?

他接着打了一个比喻:有人中了一支箭后,又被第二支箭射中,没学过佛学的人会先有生理上的感受,再有心理上的情绪,于是越来越痛苦;而学过佛学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也有生理上的感受,但不会转化为心理上的情绪,不会受第二支箭束缚。

其中有什么含义呢?我们翻译一下:

  • 第一支箭相当于初级认知——感觉;
  • 第二支箭相当于高级认知——做出的判断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

举个例子,你走在路上,踩到个香蕉皮滑倒了,你觉得摔疼了,这就是被第一支箭射中了;然后你就想了,是哪个没公德心的把香蕉皮扔在地上?让我揪出来非揍他一顿不可,于是越想越不爽,这就又被第二支箭射中了。

现代的认知心理学和对应的认知疗法其实就是在帮你改变认知,拔掉第二支箭。而佛学不仅要拔掉第二支箭,它还要拔掉第一支,怎么个拔法呢?

你摔疼了,感觉上是真的疼,但疼也仅仅是一种感觉,它存在,却并不真实,这就叫做“存在不实有”。

假如换作另一个和你同样体重的人,以同样的姿势摔在同样的地板上,他也会觉得疼,但可能不像你那么疼,也可能比你更疼。你可以说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不同,但佛教就认为这种感受“存在不实有”。既然不真实,那疼不疼也就无所谓了。

五、佛学的方法论及带来的启发

最后,我们来看看佛学留给我们的方法论,以及它给现代心理学带来的启发。

5.1 觉知的方法

悉达多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觉者”。为什么他不自称为“禅者、慈者、悲者”,偏偏就叫“觉者”呢?因为觉是一种方法,而佛教关注解决问题,所以特别看重方法。那我们就来看看他留给我们的方法论是什么吧。

什么叫“觉”?往简单了说,就是感觉;往复杂了说,就是觉悟;我们先取一个折中的定义:觉知。

觉知又包含了两层意思:觉察和知道。**觉察来自感觉,知道通往觉悟,所以觉知的方法论其实就是“先觉察,后知道”。它能用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我们之前说的“冥想”就是一种觉知,刻意觉察自己的呼吸,就知道了自己的气息是怎么流通的。

觉知还能帮你“抓住时间”,你是不是经常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稀里糊涂的就过去了?稀里糊涂的根源在于习惯,习惯也就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连“觉”都没有,又如何“知”呢?

那如何改变习惯呢?还要靠觉知。原因很简单,无意识与有意识不能共存,习惯与觉知也不能共存。只要在习惯动作产生之前觉知到了,你也就能阻止习惯了。

5.2 方法的补充

讲了这么多的佛学,也该和现代心理学做些比较了。别忘了我们讲佛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现代心理学作些补充。

有人可能会质疑了,心理学就算不全是科学,好歹也算半个科学,轮得到一门宗教来给它作补充吗?如果你也有这种质疑,那我建议你回头在看看前面的内容。

:::tips 再次强调:生命不是为科学而活着,相反,科学是为生命而存在。不要本末倒置。 ::: **
那么,就先来看看在方法上佛教能给心理学带来哪些补充吧。

之前虽然说了很多佛教理性的一面,但它毕竟还是一门宗教,是宗教就少不了信仰,信仰对现代心理学有用吗?作者的答案是“很有用”。因为与理性比起来,非理性更直通心灵。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内心必然是混乱与绝望的。

除了信仰,还有信念。信仰属于宗教,而信念属于道德。信念有没有用呢?当然有用了。那为什么也被现代心理学排斥在外呢?仅仅因为“不够科学”。

最后,当然还要补上觉知,觉知的第一步就是觉察,是一种感觉,是感性的一面,当然也被科学排斥了。

但心理学也一定要排斥感性吗?如果心理学真的以人们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有什么理由排斥人类感性的一面呢?

5.3 方向的补充

除了上述方法上的补充,佛学还能做一些方向上的补充。

首先,佛学更专注于解决问题,这正是现代心理学薄弱的方面。现在心理学家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做实验、做统计、做讨论,以科学的名义。就算也有“应用心理学”,在优先级上也是排在了相对靠后的位置。

其次,佛学专注于生命的负面——苦,即使这会让它显得悲观。但为了解决问题,先关注问题难道不是应该的吗?再看看现代心理学,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实验上,剩下了精力也倾向于关注生命的正面,所以就诞生了“积极心理学”。但作者并不看好“积极心理学”,他觉得积极心理学让现代心理学偏离了心理治疗,就等于把原先的“没有方向”引向了错误的方向。

最后,佛学专注于个体。其实心理学也关注个体,你看心理治疗不都是一对一的嘛,不过相比起来心理学还是显得不够专注。我们也学习过《社会性动物》《先发影响力》等等,这种社会心理学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告诉我们人际影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结果,以至于让我们忽略了环境只是外因,个人才是内因。

5.4 佛学的限制

说了这么多佛学的积极作用,那佛学是不是就完美了呢?

当然不是。公平起见,作者在最后还列出了佛学的种种局限,以便我们更客观地看待这门古老的学科。

首先,就像刚刚说的,佛学专注于个人,所以也就不适合用来改变社会。你看古代的统治者哪个是靠佛学思想实施统治呢?没有吧。

其次,佛学适合平静,也就不鼓励奋进。所以一般信佛的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对此就不感兴趣了。

最后,佛学适合和平,也就经不起战争。好在我们国家还是很和平的。

后记

这本书刚好和《这才是心理学》“遥相呼应”,后者是对伪心理学说“不”,阐明了现代心理学,而现在这本书又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

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价值和意义也在于告诉我们大家,心理学不是全能的,想要更好地“看清世界”,只学一个学科哪里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