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超级领悟力:成为精英的必备素质》
作者名:[美]马克·让-毕曼,[美]约翰·库尼欧斯
译者名:赵婷,韩少伟

前言

领悟力对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吸引力,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领悟不断,但是实际上领悟却总是和我们捉迷藏一样,在需要的时候遍寻不至,转首又不期而遇,也难怪像苏轼”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这样的天才让人唯有高山仰止了。

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美国著名心理学的教授,对于领悟力的产生原理、如何让看起来无序的领悟可控、随心所欲的控制领悟的迸发下了多年的研究功夫,本书就是他们研究成果的精华。在这本书中,领悟力所指代的就是因灵感乍现而获取的深度理解力。

在灵感已经快成为一种口头禅的今天,马克和约翰利用磁共振技术扫描不同思维方式下的大脑状态,从器质层面证明了领悟思维和分析思维有着截然不同的大脑活动,不仅为领悟思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精微研究影响领悟力的因素提供了方向。

一、领悟思维

领悟力很重要,但它在整个思维活动中处于什么位置,为什么我们需要领悟思维,而领悟产生的一个常规的模型是什么,以及常用的提高领悟力的思维技术。

1.1 领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一般人类的思维主要可以区分为这样两种:聚合型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聚合性思维以分析为主,通过已知的信息,根据严密的逻辑推理出结论,所谓的理性大多指的是聚合性思维。而发散性思维大多和创造性联系在一起,不过我们虽然对于创造性很重视,甚至开始提倡全民创新,但其实大多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对于创造性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如果抛开那种学术性的词语,从实用的角度来表达创造性的话,“将事物的基本元素进行重组,来更省时省力的完成目标”应该是可行的。

以上对创造性的定义涉及到两方面,一个是分解,一个是重组。我们且不说如何分解如何重组,我们要研究的是在分解和重组的时候,我们是如何思维的。经过调查,作者发现,人们在进行这种思维活动的时候有两种明显的倾向。

第一种倾向于列表分析。麦肯锡的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和金字塔思维是这种思维倾向的巅峰,它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到,尽可能的分解,然后寻找最关键的因素进行试验性的排列组合,直到找出最佳的组合模式。

第二种倾向就比较有意思了,在思维的初期,没有方向,没有备选答案,没有猜测,基本等同于混沌,但是突然犹如一道闪电,天晴清地明,终极的答案就突兀的出现在脑子里了。

这有点类似于禅宗大师们的悟道经历,“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芒鞋踏破的时候,并非没有思维求索,只不过这个阶段自己知道并不真正的答案还没有出现,也就不会去分析这些结论有什么合理性、从这些答案中可以获取什么启发,在领悟思维倾向中,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最终的答案的整体上的。逐步攻克的思维是分析思维。
**
虽然两种思维倾向具有明显的不同,但并不是说分析思维和领悟思维是水火不容的,在现实中,具有成熟思维的人这两种思维方式大多是交替出现的,事实上,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大多数基础问题运用分析思维解决,攻坚问题寻求灵感思维的爆发。

1.2 领悟力产生的思维模型

虽然我们还不能知道领悟在大脑中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算法来得出的,但它的产生的步骤却大致相同。一个标准的领悟产生模型包括投入、僵局、转专向、领悟四个步骤。下面我们对这四个步骤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1.2.1 投入

首先是投入。需要领悟肯定是因为碰到难题了,没有现场的答案或可以轻易的得出答案,因为获取领悟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获取答案的意愿,否则即使领悟出现了,也会在眼皮子底下溜走。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对难题进行全身心的投入,这里的全身心包括脑力的集中、多方面的收集信息、运用所有的已经掌握的工具。

1.2.2 僵局

第二是僵局。难题之所以是难题,就在于得到答案的艰难性。在僵局中,虽然我我们掌握有了大量的信息,有大量的思考工具、调查和实验工具,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关键的信息,有时甚至连信息是否是关联信息都无法确定,当然也就不知道缺少的事哪那些信息,更别说去哪里获取进一步的信息。
僵局的状态就是停滞不前了,前面是悬崖了,我们对于下一步应该怎么做、甚至怎么突破当前的困境都一无所知。

1.2.3 转向

第三是转向。转向大致可以看作是注意力的转移,因为在僵局中已经找不到出路了,注意力就需要从造成僵局的目标中撤退了。偏偏是这个时候,有可能峰回路转,答案犹如晴天霹雳般突然涌现。

领悟思维的转向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一般都出现在非专注在于僵局任务的时候。这就显得很有意思,专注的投入,往往陷入僵局中找不到答案,反而在注意力转移向其他方向的时候,答案出现了,可是没有前面的僵局,普通的注意力转移却也什么都不会发生。

1.2.4 领悟

第四是领悟。领悟就是由一开始的毫无头绪,然后突然就有了完整的答案。更神奇的是,即使在答案出现前的瞬间,我们不仅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对于答案的出现也毫无征兆,更不知道答案产生的逻辑。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步骤在时间上的体现。虽然领悟模型在逻辑上是连贯的,但在实际的生活中,第一步到达第二步就需要不少的时候间,由第二到达第三步,也许需要几十年也不一定。

1.3 类比思维

到目前为止,对于领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我们还所知甚少,但作者的研究表明,类比思维对于激发领悟力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这就像我们不知道地下水系分布规律背后的推动力量是什么,但并不妨碍我们利用地下水系开田凿井。

类比是一种近似的比拟,并不是为了获取最终的答案,而是为了获取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还需要进行后期的逻辑验证和测试。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这是在陷入僵局时的一种主动出击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被动等待领悟的降临。

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望文生义来理解类比思维:分类比较。也就是说,类比思维其实将两个事物的构成部分进行分类拆解,逐项比较,尝试迁移运用可能的一种思维方法。

2008年的皮克斯动画《机器人总动员》中的主角瓦力是个垃圾处理机器人,一个方形的身躯顶着望远镜似的两只眼睛,两只眼睛还会根据协同或单独的运动,非常形象的表现出皱眉、疑惑、生气、开心等等情绪,要知道瓦利没有五官,整个脑袋就是一个望远镜啊,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实际上瓦力的创造者安德鲁·斯坦顿还真就是从望远镜中得到启发的。有一次安德鲁去看棒球赛,因为位置为止太远,只能运用望远镜看,但不知道怎么的,安德鲁拿反了,正是这个给了安德鲁灵感,将瓦力的头设计成望远镜的形象,不同的表情通过调节链接两只镜筒的铰链来表达。

一个拥有丰富内心世界的机器人就这么诞生了,而《机器人总动员》这部动画片也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类比思维能够让我们超越表面的形象或功能在将截然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深层次的联系,获得创造性的答案。答案出现的时候,就是领悟。虽然在进行类比思维的时候,不一定总会获得满意的领悟,但下意识地的进行类比思维,对于突破僵局确实有着显著的帮助。
**
之所以强调下意识,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其实和肌肉一样,只要锻炼,总会进步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坚持锻炼。一个仅仅知道类比思维方法的人和一个长期实践类比思维的人在进行思考时的思维流畅度和联想广度、深度是截然不同的。

安德鲁设计瓦力的案例中还隐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答案在下文中有,但也请先思考下:如果安德鲁没有拿反望远镜,灵感会不会出现?

二、灵感

灵感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可以算得上稀缺动物,那么有哪些思维惯性会限制灵感的产生?而人人都希望建立完整的思维框架,那么这个思维框架对于灵感的作用又是什么?

2.1 限制性思维

可以肯定地说,所有限制性思维都表现出“停止探索”的特点。这是我们大脑的进化的结果,大脑时刻不停的运作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注意力的,我们都已经知道,大脑的注意力总量是有限,无休止的探索,一方面是注意力的总量水平无法支撑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是在危险来临时没有足够的应对能量和反应时间。

进化的目的是让我们的生命能够得到延续,因此大脑的这种特性从生存的角度而言是合理,但对于我们需要创意,需要探索生命更高层次意义的大脑而言,弊端就开始显现了。

这里的弊端在于大脑对事物既成的“答案”往往下意识的拿来就用,而问题往往就出现在这些”答案“上。

2.1.1 “功能固着”现象

最典型的就是“功能固着”现象。越是熟悉的东西,它的功能和特性我越了然于心,我们难以发现它的新特点。

有一个很多心理学类的书籍都会出现的例子: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一盒火柴,一根蜡烛、一盒图钉,要求把蜡烛固定在墙上。直觉的方案是把蜡烛油滴在墙上,然后把蜡烛黏在墙上,但这是个失败的方案,因为蜡烛太重了,还有的想用图钉把蜡烛钉在墙上,但依然失败了,图钉太短。正确的答案是用图钉把火柴盒钉在墙上,然后把蜡烛固定在火柴盒上。

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没办法第一时间的想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呢?这是因为这几样东西太熟悉了,三岁小孩也知道他们的用途,于是我们的潜意识中就摈除了对这几样道具的功能再探索上了,而把注意力放在既有的功能认知上中进行排列组合中寻找答案了。

2.1.2 “既成答案”

第二个阻碍领悟思维的因素是“既成答案”。这类似功能固着,不过功能固着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停止思考,而既成答案在于停止对内部以往思维结论的探索。

对于已经得到的答案我们总是比较念旧的,不管实际的价值有多高,在自己心里总是会夸大其价值,即使已经证明错误了或者过时了,也要大海捞针地去寻找其中的“合理性”。这在行为心理学中称为“禀赋效应”,意思是说两件相同的东西,已经得到的那件总会比没得到的那件更有价值。

2.1.3 “他人观点”

第三个阻碍领悟思维的“他人观点”。人是群居的动物,人都渴望认同,即使自己心中有观点、有看法,有时候也会屈于环境的压力,放弃自己的观点,认同大多数人的观点。

何况大多数人本来就是能不思考就不思考,要么找现成答案,要么就让别人来思考。因此当他人观点出现的时候,大脑主动思考的动力就会大大的减少,投入的程度不足,灵感自然无所产生。

现在请回想一下刚刚蜡烛的例子,在看到答案之后,有没有进一步的思考:就只有一个答案吗?所给道具还有没有其他的功能?这些道具都要用上吗?如果没有,那说明你还是进入“他人观点”的陷阱中。你看,大脑就是这么见缝插针的偷懒。

我来提供一个我的答案:把蜡烛的一部分蜡烛油去掉,露出蜡烛芯,用图钉把蜡烛芯固定在墙上。也请你接着思考更多的答案,毕竟曲别针都有一万种用途呢。

2.2 慢慢来比较快

还记得我们之前留的问题吗?安德鲁如果没有拿反望远镜,会不会有如今瓦利的灵感。我的答案是不会,至少观看那场球赛时灵感不会出现。为什么呢?我们先看一个实验。

1980年的时候,认知神经科学家马塔·库塔斯和史蒂文·希利亚徳做了个很有意思的脑波实验。他们给实验者阅读一句滑稽的话——他用奶油和狗喝咖啡——同时观察实验者的脑波。发现当读到“狗”的时候,实验者的脑波会出现一个波动,而如果将讲这句话改成“他用奶油和糖喝咖啡”这样正常的表述,在阅读整句话的过程中没有发现这样的波动。后来,马塔和史蒂文这个波动称之为N400。

N400脑电波其实是大脑对于不符合期望事物的警觉。当这种警觉触发的时候,大脑就会兴奋起来,探索程序就会开始工作。

这种大脑机制恰好解释了前面所说的三个限制灵感思维的生理基础。因为不管是功能固着、既成答案还是他人观点都是顺从了大脑的期望,给了大脑一个滑坡。而安德鲁反拿望远镜则是截断了当时大脑的思维——顺畅的观看棒球赛,这个时候如果有仪器测量的话,安德鲁的脑电波肯定有一段N400的波段。

如果安德鲁是顺拿望远镜的话,大脑肯定沿着看球的滑坡滑走了,灵感即使闪烁了,也被看球的思维洪流给淹没了,未必能够及时领悟。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前文所说的所有的思维障碍根源都在于“顺”——顺着显而易见的滑坡一滚而下。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可以推理出产生领悟前可以有意识的进行一个”逆“的动作。这就好比你要跳高,自然姿态跳当然也能跳,但终归是不如按照最科学的发力姿势跳得高的。

2.3 打破框架的悖论

从N400脑波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脑的核心在于预测。我们的大脑对于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会下意识的进行联想,而联想的来源大多来自于过往的生活和学习经历,通过这些经验将已知的和未知的联系在一起。

未经过专门训练的联想大多是胡思乱想,比如在街上看到一只流浪猫,想到自己以前养的猫,又想到其他的宠物,又由宠物想到前任等等,这种形式的联想不过是大脑预测天性的一个低水平展示,就像一把菜刀,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切菜剁肉的,可你要拿来削铅笔他也没什么不可以。

人类的大脑就是这样的神奇,它所提供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具体的功能,能力是可以迁移到不同的使用目的上的,是跨越具体功能存在的。

同样的,我们为了更清楚的认识未来,也会构建种种的模型,这些模型内化到思维领域,就成了思考的框架。这些框架创建之初是为了帮助我们思考的,但因为所有的框架都是做作为一种功能出现的,难免有使用范围的局限性。也因为这个原因,打破框架就好像成了激发领悟力的一剂灵丹妙药了,事实是这样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设计心理学1》中同样的论述)我们要从两方面来说,一个程序性问题,一个是创造性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程序性问题。所谓的程序性问题指的是问题的答案是可列举的,操作是有先后顺序的。在面对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可以通过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列举验证,虽然不可能对于所有的情况都穷尽,但因为解决问题的程序是有限的,也因此可以制定出最优的一套流程答案,即使面对未知问题,依然可以根据这套最佳程序得出结论。

2009年的1月15日,萨利·萨伦伯格机长在飞机攀升的过程中闻到了焦味,原来有飞鸟卷进了引擎。飞机必须迫降了,但是不管是掉头返回还是去最近的飞机场,都已经来不及了。唯有迫降在最近的哈德逊河面上了。虽然萨利机长有着极其丰富的飞行经验,但这次的事故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既没有经验,也没有资料可以参考。

不过好在处理飞行事故是有程序性的应对方案的,而萨利机长对这个应急方案已经烂熟于心了,最终飞机在哈德逊河上成功迫降,无一人伤亡,被看成是奇迹,后来这件事情还被改成编名为《萨莉机长》的电影。

有人采访萨利机长,为什么他可以这么冷静的面对灾难,他说这不过是42年来每天不断“零存”之后的“整取”。也就是说,萨利机长通过平时不断的夯实框架,明确框架中的每一个参数的使用途径,最终在面对剧变的时候能够无需经历停顿就能够得出最佳的答案。

对于创造性问题,思考框架是不是还有作用呢?

2017年对于围棋界来说的应该是一个必须要载入历史的时刻,因为人工智能首次打败了人类选手。而我们平常和棋艺高手对决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那些高手能很快的看出棋局的形式,而我们所看到却是一个个棋子的处境呢?

我们先看下Alphago的走子策略。Alphago在走子决策上主要通过两层运算逻辑实现,一个是价值网络,一个是策略网络。策略网络类似于1997年IBM用来和卡斯帕罗夫对抗的超级电脑“深蓝”所用的运算逻辑,是通过列举法对未来进行预测的,价值网络才是Alphago的创举,这也是整个系统中最为艰难的部分,据说要至少通过三千万局棋才能训练成功,它最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类似直觉的盘面优劣估计。
单是策略网略不可能穷尽围棋的变化,同样价值网络没有策略网络的验证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成熟的围棋程序,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一个无敌的Alphago,这也是为什么Alphago在走子的时候,单从每一步上看,并非最严密,甚至也会犯错,但从整体棋局来看却表现出超级水平。

那么我们再回转过来看框架对创造性问题的作用也就不难明白,框架对于创造性问题依然有着启发作用的,只不过这个框架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允许模糊地带的存在。

我们不可能建立一个可以应付所有问题的框架,因为这代表着框架和整个世界一样复杂,正确的做法是在心里放个铁锤,在旧的框架不在再适用的时候,勇敢地敲碎它,建立新的框架。
**
即便框架有时候会限制我们的思维,但框架的本质是为了帮助我们领先现实一步,就像价值网络的训练一样,我们不断的磨炼各种框架,那么在面对复杂情况的时候,也能拥有Alphago一样超高的对形势的直觉领悟力。

三、潜意识

说到领悟力,绕不开的就是潜意识。潜意识看不见摸不着,很多人都会怀疑它的作用,是不是有市面上的那些书籍所宣扬的那么神奇。本书的作者对于潜意识的作用是抱肯定意见的,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方法来促进潜意识领悟力提高。

3.1 背景知识的累积

领悟不是随随便便就发生的。

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因为太聪明太能干了,屡屡破坏奥林匹斯山上众神的好事,最终触怒了众神,被惩罚推一颗一接近山顶就自己滚下山的奇怪石头上山,西西弗斯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没有希望的事情。

大多数人对于这个神话的解读会从人生意义的高度去解读,但我认为这其实就一个人的潜意识累积过程。

顿悟不是想要产生就产生的,是需要一个潜意识的孵化过程的,而且在累积背景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只能肯定这些知识或许有用,但具体什么时候、什么场景能用上并不知道,也无从预测。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和西西弗斯一样,只管累积。
**
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但说实话我当初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感觉莫名其妙,一点都不觉的这是一个绝妙的灵感时刻,因为那是我还在小学的时候,连物质的密度这个概念都不知道。

皇帝要阿基米德在不破坏王冠的情况下检查是否存在这部分金子被调包用其他金属代替的情况,其实阿基米德已经有足够的知识来计算和比较,而这些知识就是背景知识。所以阿基米德的难题不在于怎么去分辨王冠是否掺假,而是在于怎么测量王冠的体积,因此才会在洗澡的时候看到水位的变化大叫着“尤利卡”来表达内心的惊喜。

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存在着这样的一些人,他们的点子非常多,思维很活跃,但是却没做成什么事情,那些奇妙的点子都随着雨过水无痕了,而当别人做出来了,却又在那里不屑的说“这不过是我很久以前的旧想法了”。

这只是事后牢骚而已,事实上他根本不可能去实践中这个想法,因为这个对他来讲也只是个想法而已,远远算不上领悟,既缺乏支撑着这个想法的逻辑依据,内心深处也不会对一个突然冒出的念头给予多大的重视。

造成这种心理的根本原因还是缺乏背景知识,无法把想法上升到领悟的层次。我们前文中说过,领悟并不是答案的重点,还需要进行逻辑验证。大脑中此起彼伏的想法千千万万,我们也没办法对所有的想法进行验证,遵从思考的最小阻碍原则,大脑在验证这些想法的时候,肯定会优先偏向于有足够背景知识和注意力关注程度的想法。

只有这样的想法才能说是领悟。

3.2 心静的力量

大脑在不同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脑波是不一样的,具体可以看《反焦虑思维》中关于脑波的论述。

本书作者之一约翰通过实验发现,阿尔法波大约出现在领悟力出现前的一秒钟,而这短短的一秒钟时间根本不足以让人在一个毫无头绪的复杂问题中找到答案,那么合理的猜测就是答案其实已经在潜意识中酝酿好了,只不过需要用阿尔法波这把钥匙来把答案放出来。

既然如此,我们接下来是需要做的就是诱导阿尔法波随心所欲的出现了。通过实验发现,阿尔法波出现时,实验者大多是处于身体放松、意识集中的状态中,那么理论上说,只要我们主动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专注的思考问题,就能将大脑调节到阿尔法波中。

不管是身体的放松还是意识的集中,都是需要经过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在身体放松训练上,舒尔茨博士的自律训练法是比较容易操作、效果明显的,方法很简单,以最舒适的姿势仰躺着,把意识看作一个扫描器,从头开始扫描,扫描到哪里,就放松到哪里,全身上下来回几遍即可。

自律训练法熟练之后,放松的念头一浮现,全身就已经进入放松的状态,即使任由自己睡去,对于睡眠的质量也很有帮助。

而比较困难的是思维的专注。这里的专注包括意识的集中程度和持续度。

训练思维的专注无非是加法和减法两种思路,加法是针对意识本身的训练,平常在深度思考时只需要注意尽可能脱离纸笔、前后忆念不忘,这就是最好的意识锻炼,如果要单独训练,心算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
减法训练主要目的是减少意识的干扰因素。作者在书中对于减法所提到的更多的是关于视觉阻断,其实听觉阻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体最灵敏的感知通道就是视觉和听觉,阻断了这两个通道,干扰因素就消除了80%了。

不过视觉容易阻断,闭上眼睛就好,耳朵却很难堵住。如果无法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以选择用感受性低的音乐或者白噪音来阻断听觉。

之所以要选择感受性低的音乐是因为这样的音乐听着没什么吸引力,注意力不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相反,如果选择的是一首非常喜欢的音乐,或许意识里就在跟着哼唱了,那么是练歌还是锻炼思维呢?

3.3 潜意识思维的解释

答案在潜意识中听起来似乎有点玄幻,其实在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要解释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实验证据表明有一个叫作潜意识思维的东西在我们休息或玩耍的时候会不知疲倦的自动自发地替我们工作,但是大脑确实可以通过意识层面以外的方式处理信息。

这些处理方式大约有两种。

3.3.1 框架的累积。

当一个框架形成下意识思维,进入“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层次的时候,这个框架其实已经成为条件反射的一部分了,就好比我们在走平衡木的时候,会自动的分析身体平衡状态、调节肌肉伸缩甚至是呼吸。

不过这种自动化的程序运动仅限变化不大的情形,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全然陌生的状况,就需要运用意识从最基础的信息开始分析,专注的投入,进入僵局之后的转向才能迎来灵感的产生。

3.3.2 自动化搜索

了解过记忆术的人应该知道,记忆术的核心就是联想,将新信息和旧信息建立连接,这表明大脑中的每个信息其实是与其他信息存在关联的,并不是孤立的。对长期记忆的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并没有停止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将清醒状态时所吸收的信息进行自动化的整合,然后储存进海马体,形成长期记忆。

同样的当大脑接收到任务的时候,潜意识就会启动自动化的搜索,比如前文中所说的看到“他用奶油和X喝咖啡”的时候,大脑自动化的搜索联想是糖,所以才会在看到“狗”的时候出现N400脑波。

那么潜意识是通过什么机制来选择自动加工的问题的呢?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有一件事情没有完成,心里总会惦记着,好像做什么事情都背后都有未完成事件的幽灵在潜伏着**。**

苏联心理学家鲁玛·蔡加尼克就注意到这点,并且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心理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后来也被称之为“蔡加尼克效应”。

正是因为蔡加尼克效应的存在,当我们遭遇失败/未能及时把问题解决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卡在大脑里,不断的吸引相关的信息来耦合,直到匹配答案出现,或者因为偶然因素的触发、或者阿尔法波的开启,使得最终的答案进入显意识——领悟就诞生了!

四、情绪与领悟力

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更多强调的是运用理性的思考技术提高领悟诞生的几率,那么情绪对领悟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又有着怎样的影响?而很多企业都希望员工有创意,那么什么样的激励方式是有利于创意的?

4.1 情绪对领悟力的影响

情绪不好对思维具有负面的影响,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情绪不好会对思维造成负面影响呢?当我们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中,对我们的思维又有什么影响呢?

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爱丽丝·艾森就对这个问题就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人们处于消极情绪中时,思维会倾向于分析思维,当人们处于积极情绪中的时候,思维会倾向于创造性思维。

在1999年进行的后续研究中,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特瑞莎·阿玛贝尔对来自三个不同行业、七家不同公司的222名实验者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对搜集到的超过11000份调查问卷和日记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某一天情绪的高涨和接下来的一天或两天内工作上的重要突破存在着正相关。

因此,虽然还不能确定积极情绪和领悟力之间存在着确切的因果关系,但积极情绪有利于创造性是肯定的。更好的消息是,这里的积极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并不重要,只要是感到愉快的情绪就都有利于灵感的产生。对这种结果的可能解释是当人们处于积极情绪中的时候,意识的联想能力大大增加,因此此时的大脑对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能力更强。

我们再来看一个心理实验。心理学家准备了一些卡片,卡片的内容有数字和字母,不过这些数字和字母不是由连续的平滑线组成,而是由其他数字或者字母按照字形组成,比如字母F的横、竖就都由更小E来组成。

接下来研究人员分别给实验者观看惊悚片和喜剧片,然后给他们观看卡片,要求快速说出看到的什么数字或字母。结果很惊人,在看过恐怖片之后,大多数人的答案是组成笔画的小数字或字母,而看过喜剧的实验者的回答大多是整体数字或字母。

这说明,处于消极情绪中的大脑更倾向于更狭窄的注意力视野,而处于积极情绪中的大脑拥有更广范围的注意力视野。而注意力范围广意味着进入显意识的元素数量多,产生更多联想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要想及时的触发和捕捉灵感,一个是环境因素的触发,一个是心静下来,聆听内心的声音。当我们情绪处于消极状态的时候,因为注意力收窄的原因,会更容易忽视不同寻常的因素,从而错过捕捉到真正灵感的时机。

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大脑中会一瞬间诞生许许多多的想法,有的强烈,有的微弱,只有积极情绪状态允许这些想法并存,并且在明显的想法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些微弱的想法会忽然获得主动权。

学到这里,有些人就要发出疑问了,前面又要训练意识的集中度,这里又说消极情绪会让注意力范围收窄,不利于思维创造性。其实这种注意力的收缩是不一样的,前者是集中意识聆听内心的声音,是不带批判的,而后者的显著特征就是会排除内心的微弱声音。

4.2 动机

在工作中,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对待工作不仅仅是完成,而且是能够最好的完成,为此不惜定制高水平的考核标准和奖励。但奇怪的是,很多时候,不要求反而能够有更多的创造性工作行为,一旦作出明文的规定,员工反而循规蹈矩起来了,创造性工作现象反而减少了。

这是为什么?

这里有两个相反的观点。一方认为,当提供激励的时候,会激发人们更多的去寻找解决方案;而另一方则认为,正是因为激励的存在,人们会更多的集中注意力在获取激励上,而不是寻找解决方案上。

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只能通过实验数据说明了。回到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蜡烛粘墙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者继续了这个实验,不同的是这次提供的奖金吸引人们去参加实验,最后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有奖金的情况下,最终寻找到正确答案的人数明显减少,并且这些成功者的平均用时也有所增加。

这个实验结果揭示了激励有时候对于创造性思维是个阻碍。但并没有揭露内在的思维过程,所以还有必要进行深一层次的研究,到底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确保在制度上鼓励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人的本能反应系统大致可以区分为回避、停顿、趋向三种。面对恐惧情形的时候,大多数人的反应要么是回避要么是停顿,而在面对安全状态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感到身心放松,比较愿意接近目标。

我们现在来看企业在设定激励政策的时候,一般也会呈现出两种特点,一种是规避型的,如果未能达到某种不标准就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另一种是鼓励型的,如果达到某种目标,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两种政策特点一般都会同时存在,所不同的就是以哪个特点为主导。

结合本能反应系统和激励政策特点,我们也就可以推理出,当我们所面对的以规避型为主的激励政策时,大脑会优先激发回避反应系统,相反的面对以鼓励为主的激励政策时,大脑会优先激发趋向反应系统。

这是因为对未来的风险规避是镌刻在基因中的密码,毕竟“安全第一”嘛。

当大脑处于回避系统的时候,注意力关注的如何躲过危险,也就是说此时的注意力是处于收缩状态的。而我们已经知道注意力收缩状态会摒弃那些微弱的想法,这是影响创造力的根源。

杰克·韦尔奇因为在担任通用公司的CEO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行为而被誉为“全球第一CEO”。他在通用的时候执行严格的末位淘汰机制,绩效排后项目都会被无情的解散或出售,短短的20年间,使得通用的市场资本增长了30多倍,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

这个成绩在财务上固然可以称之为奇迹,但是仔细分析杰克·韦尔奇时代的通用产业结构就会发现,通用赖以起家的以创造性为主要特点的技术驱动因素几乎消失殆尽,核心业务变成了金融、投资这类的分析型业务。

因此,激发动机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既要做到保证常规事情的稳定推进,又要保证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时候感受到安全,不至于因为可能的风险而畏首畏尾。

4.3 “反事实”思考

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人所处的环境都是不利于领悟的产生,而又没有能力去改变环境,这可能是创意工作型的人最大的焦虑来源了。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既然环境无法更改,那么是否可以利用特殊的心理技巧营造一个适合领悟产生的意识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对自己的专注力有过专门的训练,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意识领域营造一个具有放松而专注的思考空间,本书作者给我们的建议可以归结为“反事实”思考,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4.3.1 反时间事实

假设一下,突然有人通知你一个小时后的会议上发表一个重要的演讲,那么你接下来的思维是不是会集中如何安排演讲的结构顺序、如何遣词造句的细节上。而如果这个演讲是三天后的话,你就会更多的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如此表达会得到什么效果这些超越演讲本身的问题了。

4.3.2 反空间事实,营造心理距离

领悟的发生离不开背景知识的投入,可是过分陷入背景知识的细枝末节中也不利于创造性思考。作者曾经做过实验,当在实验者陷入思考的僵局的时候给予提示,发现提示过早时,实验者还未能吃透所有的背景材料,因此提示的效果并不好;而提示的晚了,实验者又过于的挖掘背景知识,即使提示了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这个提示的时机就非常难以把握。

因此陷入僵局,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妨主动暂停一下,小睡一会、处理下其他的任务、散散步都可以,总之时要将注意力从当前任务抽离出来。

营造心理距离的目的其实为了将串联联想调整为远距离联想。平常我们的联想方式一般都是台阶式的,一环顺着一环的,这样的联想范围是比较窄的,而远距离联想就好想像是穿梭一个个的虫洞,把散落在各处的珍珠串联在一起,自然联想的范围就广多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领悟力是取决于联想力的广度和流畅度的。

4.3.3 反状态事实

就是采用否定或肯定的提问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肯定的假设和否定的假设对思维的影响是不同的。假设今天上班迟到了,“如果今天我做了XX,就不会迟到了”和“如果今天没有XX发生,我就不会迟到了”这两种提问方法所带来的答案的创意性是完全不同。

当我们想着如果做了什么的时候,面对的无数种可能,因此答案的自由度是非常高的,而当我想着的是如果没有发生什么的时候,其实脑海浮现的可能就只有一种,就是刚刚的迟到经历,所能给出的答案也是基于既成现实中的某个片段。

五、领悟力的弊端

我们强调了这么多领悟的重要性,也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探索了更多更好的激发领悟力的原则和方法。那么现在就来讨论下领悟力的弊端,同时再深入阐述领悟思维和分析思维的不同之处,以便纠正因前面的章节中对于领悟力过于强调可能会引起“唯有领悟高,余者皆可抛“的偏激观点。

5.1 领悟的时间间隔

有时候,僵局之后的转向会发生在很久之后,而且会偏离当初的方向。

在1960年代,美国海军因为新鲜血液保质期短的问题,请犹大·福克曼研究更长保质期的血液替代品。福克曼在研究的过程中却意外的发现肿瘤也是和正常的细胞一样需要血液供应营养物质才能生长的。可是这个发现虽然很新颖,但却没有什么是价值,因为既然有直接用手术割掉肿瘤更快捷的方法,何必还大费周折的要去饿死肿瘤呢?

虽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福克曼并没有停止他的研究,直到差不多30年后的1989年的9月,福克曼才在一次新年祈祷中顿悟:肿瘤其实同时在释放两种物质,一种是刺激因子,促使血管朝自己生长的,是肿瘤的生存本能;而另一种是抑制因子,会抑制血管的生长,是主肿瘤为了保证自己的生长而抑制周边肿瘤细胞生长而释放的。

这个领悟使得福克曼完全了解了为什么在肿瘤被切除之后,会有那么大的复发几率,因为主肿瘤被切除之后,抑制因子的释放量同时也减少,微小肿瘤细胞所释放的刺激因子就占上风,促使血管朝自己生长,给自己供养。

普通人很难有一个跨度达到30年的顿悟。这是领悟力的一个最重要的弊端:当领悟产生时,最想要答案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况且这个领悟也并不匹配当初想要解决的问题。

这就是领悟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弊端:时间迟滞性。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即时的满足,可是某些关键信息的累积需要整个时代的进步才能获取到,就像福克曼虽然领悟到了肿瘤生长的本质,可是阻断血液“饿死”肿瘤的成功实验研究却直到2018年2月12日才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用的是近几年才诞生的纳米机器人技术。

虽然普通问题的解决不至于像科研一样时间跨度那么大,但对于领悟的时间差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心理预期。

5.2 想法不是领悟

我们都喜欢灵感,一刹那的顿悟让我们觉得自己很有智慧,可是如果我们不能判断哪些是领悟,那些是想法,那就像丢了西瓜捡芝麻的猴子一样,认不清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

问题的解决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终极的解决,有阶段性的解决。领悟的发生,是要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启发或者是直接帮助的。这就是领悟的实用性。

在领悟的实用性这个维度上,领悟的发生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紧接着就是条理式的分析思维。实验数据表明,单纯的领悟思维容易造成的问题是遗漏,毕竟这个是灵光一闪的脑力爆发,在全面性上肯定有所欠缺的,这就需要分析式思维来推理补全。

如果对问题的解决有明显促进作用自然容易看到领悟的价值,可怕就怕在和福克曼的经历雷同,虽然领悟了肿瘤的生长原理,但并未对肿瘤治疗有显著的推进作用。这就涉及到判断领悟价值的第二个指标:是否产生了看待问题的不同方式。

格式塔心理学早已经证明,世界上所有的物体、情景或事件都可以不止从一种角度进行解读。其实我们进入僵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观察角度。

就像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案一样,如果顺着手术的思路走,始终会存在一定的复发率的,因为很难精确观察到微小肿瘤细胞。但是福克曼的领悟使得一次性的治疗肿瘤在逻辑上成为了可能,这就提供完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次成功的视角转换。

5.3 要领悟,也要分析

想象力不一般的人,思维倾向于领悟,而循规蹈矩的人,思维倾向于分析。突破性的创造让我们感受到人思维能力的伟大,创造这些奇迹的人也成了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世界上大部分的成就都是遵循逻辑一步一步的验证出来的。

伟大的天才拔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高度,但是这种因为领悟而形成的高峰毕竟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正是有随后的一些不是那么天才、但依然孜孜不倦的进行分析式研究的人开通了通往巅峰的道路,让整个人类社会都能享受到伟大天才开创的高级文明。
**
从宏观的文明微观到个体的思维,领悟思维和分析思维都是相辅相成的,领悟要靠分析来验证,分析需要领悟来突破,就像鸟的双翼,两种思维能力平衡发展才能顺畅的飞翔。不过大部分人的领悟力都太过低级,这正是本书的目的——通过科学的研究,提高领悟力的整体水平。

目前的认知水平,还达不到随心所欲的激发领悟,但通过本书所提供的技巧,在平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进行刻意练习,领悟思维和分析相互配合,提高整体的思维水平并不困难。

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用外部干扰的手段让大脑进入领悟激发的状态中,比如阿尔法波、N400脑波,活跃视觉神经等,就能更进一步的提升我们的领悟力水平了。实际上能够部分实现这些功能的仪器已经在部分实验室使用了。不过最终要把这些技术推广使用,必然要借助于分析思维的。

分析思维的累积有助于领悟力的提升,但前提是我们要把领悟思维纳入认知范围之内,如果从头到尾都不信任领悟思维的力量的话,那就很可能错过最有价值的灵感。

后记

灵感大多数都是人承认的,不过是对其作用大小认知不同罢了,所以本书的主要思想不算颠覆性的,但可贵的地方在于用了实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将以往只是信念性观念的黑盒子揭开了一角给我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