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决策的力量:改变自己和影响他人的7个策略》
英文名:《The Power Of Fifty Bits》
作者名:[美]鲍勃·尼斯(Bob Nease)
译者名:蒋宗强

前言

一想到自己常常真正想要的是某个结果,但行为却与此相背离,我们就感到一阵莫名的懊恼。是什么,让我们总是做出令自己后悔的决策?有时候这并不是由于短视,也不是自制力差,而是因为某些原因,使我们无法将良好的意愿转变为积极的行为。

作者是医疗领域的大咖,他的最初研究方向是如何改善医生和患者的决策,但后来发现,对医生、患者的很多关于行为理论的研究,其实完全可以迁移到医疗以外的领域,比如职场、家庭、社区等。

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认知迁移过程:先得出某领域的结论,然后小心找出符合逻辑的底层规律(其中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在别的领域的小幅尝试验证),接着试着迁移至其他领域探讨适用性。

一、大脑&错误行为

第一章节部分,先来看看大脑这个东西,对我们做出错误的行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1 人类的大脑

人类的大脑是个很原始的东西,有着诸多不完善之处,原因就是进化速度跟不上生活环境的变化。

比如我们很怕蛇和蜘蛛,这些静悄悄行动又可能有致命危险的东西,我们一看到就觉得毛骨悚然,可是,全世界一年也就几起毒蛇致人死亡的事件,蜘蛛更是忽略不计。

而面对致人死亡事件高得多的,比如自行车这些东西,人们反而不大害怕,面对几十上百万人死于的心脏病,人们竟然也没有太过毛骨悚然的感觉。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具备了一些解决问题和更好地规避危险的条件反射机能,但显然,很多很多的东西,都是我们的祖先在极其久远的自然环境恶劣的年代遇到的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套模板可以说几乎不适用,而另一些由于现代环境变化而滋生出来的本应极度恐惧的东西,我们的身体却少有敬畏之心。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大脑可以说是一种活化石。

1.2 意图&行为差距

这个活化石毛病很多,现在可能又要再点出一个人脑的局限性或者说瓶颈,那就是——对信息的处理速度

人脑大约每秒钟能接收约1000万比特的信息,相当于把最初的以太网电缆接到大脑后满负荷运行时传输的数据量,还是蛮可怕的,但人脑每秒只能处理约50比特的信息。

这个差距有多大呢?如果单位时间接收的信息量是一杯糖,那么同等时间只能处理10个糖晶粒,这几乎无法察觉的信息量构成了所有我们有意识的思维,换句话说,就算一个人集中精神做某事,他的思维也几乎可以近似为是无意识的,那就更不用提注意力时常涣散的那部分人了。
**
人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你可以试着一边唱国歌一边从0按节奏数到100,这样简单的两件你本身都已经熟得不能再熟的事情,都会发现难以同时做到。

我们的注意力平时都会集中在那些紧迫的,和令我们愉悦的事情上,这个大家可能已经深有体会,这同时也意味着,如果生活充满了平凡琐碎,既没什么紧迫,也没什么愉悦,那么我们几乎可以被看作是“游离的僵尸”,我们的很多行为都不一定出于我们真实的意图或喜好,因为我们有限的注意力根本关注不了太多事。
**
认识到这种盲目至关重要,比如对于一些药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营销人员来说,他们常常根据观察到的行为去推断人们的潜在意图,就往往以失败告终。

举个例子,当他们观察到大多数患者通过零售店购买长期服用的药品时,就盲目地推断这些患者肯定更喜欢零售店,而不是送货上门的网购。其实很有可能很多人更喜欢后者,你让他们认真选择他们就能选出来,但他们平时不关注,或者他们的注意力根本没辐射到这个事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在意图,但这些潜在意图由于平时并不怎么受到注意力的亲睐,因此常常在行为上表现得并不与人们的真实意愿相同,比如吃药的事儿,如果病本身不是很受关注,那么一个人不吃药并不一定代表他不愿意吃药,有可能是忘了,有可能是不愿意费劲去拿等很多原因。

当你真正了解了这些以后,如果你想改变他人的行为,就不一定会试图扭转他人的意愿,相反,你会发现大部分人本身就有良好的意愿,这跟他的行为可能并无关联,你只要集中精力找到方案去激活他们在这件事上的注意力,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1.3 理性和非理性

经济学假定人是理性人,但心理学家又时常说人都是非理性的,那么人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info 从我们学到的来看,人既不能说是理性的,也不能说是非理性的,当我们专注在某个点上,且这个点对我们十分重要时,人基本是理性的;而当对某件事的判断游离出了我们的关注之后,我们常常会做出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事儿来,那就是非理性的。 ::: **
举几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名字叫Dennis的人成为牙医(dentist)的概率会大一些,名叫Louis的人定居在圣路易斯的概率也会大一些。这些听起来很荒谬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人们在很多时候根本不会意识到某些微不足道的状态对自己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比如一个处于饥饿状态的人为慈善机构捐款的意愿会降低;让一个人产生贫穷的感觉,他就更有可能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

:::info 大量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我们所做的、所想的、所感受的,都不受我们所谓的主观意识的控制,那些有意识的自我——你早晨醒来时感觉到的“我”——只是大脑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

二、避免决策失误

我们在决策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能不能避免呢?首先我们得先了解是什么原理,否则我们的“避免”就很有可能只是运气使然。

2.1 标签比事实重要

2006年春,美国喜剧中心频道播出了《南方公园》第10季第2集:《洋洋自得的警告》。在剧集里,混合动力汽车的车主们往往表现出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家的车子优于那些汽油动力的、尾气排放较多的车子。

剧中的主角购买了一辆丰田普锐斯轿车,无论开到哪里,都会高傲地将环保旗帜挂在车上,并要求他人予以关注,向他人宣传自己的车子有多环保。不久之后,他还发动了一个试图让南方公园里的所有人都购买普锐斯的运动。他的朋友们都很受不了他,于是他们一家就搬到了旧金山,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宣传环保。

这个剧集主要是讽刺那些高傲的环保主义者总是一厢情愿地将自我陶醉的观念强加给别人,根本不管别人是否接受。
不过事实却讽刺了这场讽刺,因为这一集播出之后,普锐斯不仅成了环保主义者“御用”的车子,更成了大众的新宠。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2007年第二季度,57%的普锐斯车主都说购买这款车子的主要原因是——它道出了我的心声。

无论是讽刺还是吹捧,普锐斯都因为标签的晕轮效应而热销,很多混动的车子在环保上做得并不比普锐斯差,甚至还比它好,但问题是,开这样的车,并不能从外观上让外行人一眼就知道你是个支持环保的人。

因此,如果你要做一辆环保的车,你的目的是吸引环保分子,你就得弄清楚他们的需求,对很多人来说,“让别人知道自己是环保分子”的需求可能比“事实上做一个环保分子”还要重要。

2.2 实际大于抽象

桌上有一副纸牌,纸牌的一面是数字,另一面是符号,现在告诉你这几张纸牌在印刷的时候遵循了一个特殊的规则,即如果纸牌的一面是偶数,那么另一面肯定是X。现在洗一下牌,将4张放到桌子上,朝上一面分别显示:

  • 纸牌一:8
  • 纸牌二:3
  • 纸牌三:♦
  • 纸牌四:X

如果翻动两张就可以验证上述规则是否正确,请问你该翻动哪辆张呢?

答案是1和3,因为第一张是偶数,只要翻出来不是X,就能证明规则错了,而第三张不是X,那如果翻出来对面不是偶数,规则也错了。

第二张和第四张就不行了,第二张是奇数,那么不管后面是不是X,都证明不了这个规则是否正确,而第四张是X,背面不管是奇数还是偶数,也都无法证明规则的正确性,因为我们要验证,就要尽量证伪嘛,证伪一个就够,如果是证实,不用穷举法是行不通的。

这里要注意,很多人对第四张不理解,建议再去读一遍原本题目的逻辑:如果一面是偶数,那么另一面肯定是X。这不代表偶数和X一一对应,而是偶数一定要对应X,而X并不一定要对应偶数,如果是奇数,也有可能是X。

如果你的家里有4个儿子,他们都会开车。你作为家长要给孩子们制定一些规则,其中一条是,如果谁开了家里的汽车,那么用完后必须把油加满。接着你决定外出度假一周,并让你的朋友帮你留意一下。等到度假归来时,你想知道孩子们是否遵守了家庭规则,你的朋友说,他给每个孩子制作了一张纸牌,纸牌的一面标注着孩子们是否用了车,而另一面标注了是否加满了油。

她把纸牌放到餐桌上,朝上的一面显示如下: 大娃:开过车 二娃:没开过车 三娃:没加过油 四娃:加过油

同样的,你可以选择翻开最少的纸牌,看看是否哪个孩子违反过规则。

这题是不是简单多了?是的,第一题回答出来的,不到25%,而第二题则超过75%,对二娃来说,没开过车,就不会破坏规则,而对四娃来说,加过油,不管开没开车都不会破坏规则。

这两道题的逻辑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但人们都觉得题目一的难度更大,因为题一更抽象,离我们的生活更远,而题二离我们的生活更近。

:::info 人类在过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很务实的能力,那就是“发现潜在的欺诈者”。 ::: **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显然要稍微有一些逻辑能力,而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则不然,即便是逻辑能力并不强的人,也可以通过“进化优势”,以此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潜意识来解决问题。

因此,如果要做一项抽象的决策,一个好方法就是可以把实际情况或近似的实际情况去代入,通常就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2.3 贴现与拖延

我们在很多书籍中都学到过“收益贴现”的概念,就是我们对现在的成本会看得更重,而对远期的则会看得更轻。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1. 今天给你100块;
  2. 一周后给你105块。

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前者。

但如果换成:

  1. 今年年底给你100块;
  2. 年底加一周给你105块。

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后者。

其实按照理性来讲,这个是矛盾的,因为贴现率是一模一样的。然而人们对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现在的100块和未来的105块的价值差距,要远远大于同属于未来的100块和105块之间的价值差距。
按照大部分人约为50%的贴现率(可能每个人稍有不同)来讲,其实这就可以用数学的形式来解释“拖延症”导致的健身谜团了。

举个例子,你去健身房,你要付出的努力是6个单位,而得到的收益是10个单位,这个时候你去办了健身卡,你觉得很划算,因为都属于未来,贴现过来就是付出3个单位的成本,得到5个单位的收益;而到了你真的要健身了,每天都要付出成本,但健身的收益却不明显,因为要明显显现的收益还是属于未来的,那么成本就是6个单位,而收益是5个单位,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拖延,由此健身怪圈就出现了。

:::info 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都以为属于未来的那些“付出”没什么,自己很轻松就可以搞定,或者至少可以忍受,因此就算你把困难都按照现实列出来,他还是觉得没问题,但当真的做了以后,由于付出不打折扣了,但收益却还属于未来,还打折扣,因此我们就会觉得自己似乎坚持不下去了。 ::: **
这个数学道理可以用来解释很多问题,小伙伴可以自己找找看,是不是很多时候都被困在了这里没想明白,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希望能够懂得,以后再判断事情的时候,要把这个效应给考虑进去,如此,你会越来越接近正确判断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

三、引导与被引导

决策很重要,但我们常常在被引导着,当然,聪明的我们怎么可能只是被引导呢?我们也需要多学习一些方法去引导他人来达成我们自己的目的。

3.1 引导选择

我们读过、学过很多类似《助推》的书籍,知道要干成一件事儿有时需要设置一些机制,让外界推自己一把。

有时候那些想要我们做出某些行为的,也会“推”我们一把,也就是“引导我们的选择”,而我们被“推”了之后却常常并未察觉。

一家非营利性的“聪明宠物慈善机构”和以营利性的宠物产品零售商“聪明宠物公司”存在密切的联系。聪明宠物慈善机构接收到的募捐额度是很大的,它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在聪明宠物公司的结账处,当你结账的间隙,收银台的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弹窗,上面有个简单的问题:“为无家可归的宠物捐款?”

为便于客户捐款,屏幕上建议了几个捐款金额,同时,还有一个大大的“NO THANKS”(不,谢谢)的按钮,这个按钮做得这么大显然是为了让周围的人围观你的决定啊,而此时很多客户在被“引导”之下,不得不选择一个小金额进行捐助,还可能会自我安慰:嗯,我就是要给它们捐款,这很符合我“有爱心”的形象。

人们的自我安慰是很自然而然的,因为人都不想承认自己在被威逼之下不得不做一些事情,因此哪怕感觉到被引导,当真的做了之后,也会说服自己不能承认,且真诚地相信自己是自愿的。

引导选择是达成目标的一个很有用的手段,它跟我们常说的“套路”其实是一回事儿,套路本没有属性,不在好与不好,只在于用得好与不好。最好的套路,就是那些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套路了,但套路者还达到了目的的套路,因为不知道自己被套路,因此也不会反感。

曾经有一个鼓励员工的步行计划,其实是一个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要填写的表格仅有一个细微的差别,那就是一组写的是“打算参加”,另一组写的是“承诺参加”。

看到了这个选项依然选择参加的人数,两组并没有太大不同,但最终结果却天差地别,“承诺参加组”最终参加的人数是“打算参加组”的2.5倍。

这说明2个问题:

  1. 人们在签署的时候不怎么关心是打算还是承诺这种细微的差别,理由很简单:我们说过了未来要付出的成本是贴现过来的,因此心理压力并不大;
  2. 一旦人们做出选择,就有保持一致的倾向,尽管是潜意识里,因此措词越严厉,保持一致的倾向就越大。这种无意识引导不容易惹人反感。

3.2 预先承诺

引导选择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叫预先承诺,预先承诺也属于“助推”的范畴,利用的依然是“贴现”的原理,因为同属于远期的回报和成本,都是没有贴现的,我们就能够更理性地去分析,在此过程中,我们设置一些“放弃就付出更大代价”的成本,那么预先承诺就能起作用了。

比如有一家公司的食堂,他们会让员工提前下订单,不是提前一小时,是提前一个月,提前下订单菜品是6折。当员工在下一个月以后的订单时,他们会表现地更为理性,他们会点上更多的沙拉等健康食物,因为那是在远期。

但是当真的到了以后,人们往往会被其他不健康的美食所吸引——成本不贴现了嘛。这个时候,你要去吃其他美食,就要付出双倍的金钱,因为沙拉的钱是不会退的。

所以当我们想要人们达成某个目标时,就需要在人们对达成这个目标需要付出的成本还会贴现的时候,就把反悔成本给固定下来,至少反悔成本大于等于贴现成本,这样才能足够平衡。

3.3 便捷导向

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被引导,当然这个引导并不是说是不好的,有时候我们自己都要刻意去设置一些引导场景,所以很多引导都是有益的,有利于达成目标的。

行为导向的方法很多,除了我们曾经学过的“默认”、“承诺”等方式之外,我们再来学一个好方法:便捷导向。

人的惰性非常强,做任何不便捷的事情都需要花费成本,这个成本可以相当于物理中的“阻力”概念,而我们要让人们去做某事,只有两种方法,提升某事的吸引力,以及减少做某事的成本。让做某事更便捷,就是减少成本的一种手段。

比如你要让你的丈夫去买尿布,你不能在家里跟他说:XX,你该去买尿布了。这样效果不会太好,因为他可能出门时候就忘了,或者他去干别的事的时候不顺路,于是他“假装”忘了,人的大脑很厉害,很多我们意愿上不愿干的事情在我们的潜意识调动之下,是会让自己信以为真不是故意的,于是丈夫可能毫无愧疚地认为真的是忘了。

你需要让他足够便捷地发现这件事,并将其变得不可忽视,于是,他的大脑自我洗脑“忘了”的难度就会增加很多,比如你将“亲爱的,请买些尿布”的纸条贴在他的车钥匙上,或者就在内挡风玻璃,他肯定要开车,要开车他就无法忽略,自然很难骗自己。

光这样就行了吗?还不够便捷,他可能会刻意多买一包烟,然后告诉你,他忘了要留出钱买尿布,其实是太远,没到火烧眉毛的程度他今天就不想去。

于是你还得更进一步,提醒,并不是终点,比如你的油灯亮了,你可能还会再开一段才会去加油,提醒本身并没有减少便捷性,只是对你的大脑造成一定的刺激。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你还得在他的方向盘上或者哪里给他夹上100块钱,你让他越便捷,你的目的实现的可能性越大。

四、引导的方法与迁移应用

4.1 信息本质

当想做出某个决策之时,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根据现有的情况,我该怎么做才是最优。这话听起来没毛病,可这个想法忽视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什么是“现有情况”?

鉴于愚昧是一种普遍的通病,大多数人常常并不能理性客观地将事物描述给自己的大脑,当一串信息摆在眼前的时候,人们通常会用自己的方式对它进行胡乱加工,于是到了决策的时候,自然就会做出非理性的举动。

我们再回头去看看那个“聪明宠物公司”,如果它的屏幕上并不显示“为无家可归的宠物捐款?”,而是“为动物收容所捐款?”,捐款额度可能就会大幅降低。

同样的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说法,就能影响我们的决策,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如此容易受影响?答案是缺乏看本质的能力。

现象就是现象,无论它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构造”,它的本质都不会有变化,就像玫瑰,就算它叫狗屎,这种物体的性状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它还是它,跟我们的描述毫无关系,它一样会香。

如果你对此感到别扭,或许就应该看看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否需要做出改变,因为你可能无形之中已经做了很多错误的决策。

4.2 激活固有理念

好了,刚刚说了不要被眼花缭乱的措辞所影响,现在我们该去影响别人了。

仔细看看下面的措辞对比:

开采石油 探索能源
减税 税收优惠
遗产税 死亡税
提升军力部署 增兵
全民所有 被政府征收
无家可归的人 流浪汉

仔细对比,左右其实是一回事儿,但在人们脑子里的,可不是一回事儿,因为不同的词组可以触发不同的固有理念。

小布什曾经提过一项法案,叫《不让一个孩子落后》,多么好的措辞,谁会反对呢?谁会站起来说,我要让某个孩子落后?于是大家几乎都没有对里面的内容看得过于仔细就直接通过了,但其实这个标题能对应的事情可太多了,咱们要给小学生加负也能用这个标题是吧,但你用“加负”这个词试试?

我们以前还学过关于损失厌恶的框架,如果我们想让别人做一件节省成本的事儿,不要说做了这件事儿能帮省下多少钱,要说不做这件事儿会损失多少钱。人们对某些特定信息的捕捉是特别敏感的,比如“损失”就是其中一个,一听到损失,人就会立刻有改变的冲动。

4.3 默认达成

想要说服人们去干某件逆人性的事儿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借助很多人们喜欢做的事,帮助人们不知不觉做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

举个例子,以前的人都很少刷牙,虽然早在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用细枝嫩叶来刷牙,但这种习惯很难养成,后来一款叫“白速得”的牙膏引入美国,美国人才养成了刷牙的好习惯。“白速得”有什么秘诀?原来它在牙膏里加入了薄荷,人们史无前例地感受到刷牙给口腔带来的舒爽。尽管它跟这款牙膏的主要功能——去除牙齿表面的粘蛋白膜——没有任何关系,但人们还是因为想“享受薄荷”而间接保护了牙齿。

对于逆人性(刷牙麻烦)的事情来说,采用这种“默认达成”的方式是最有效的,将“顺人性”和“逆人性”进行绑定,从实现顺人性出发,间接实现逆人性。
**
以前公厕的管理员们经常会因为清理小便器周围的“水花”而烦恼,后来有个聪明的人想了一个办法,他在便器内侧刻了很多苍蝇的图案,结果人们在如厕时都不由自主地去瞄准苍蝇,玩得很开心,那些原本用苦口婆心的劝说都难以管理的行为一下子就少了80%以上。

此外还有为了鼓励人们少坐扶梯多走台阶,设计师将台阶设计成巨大的钢琴键盘等,都对人们改善行为有着一定的帮助。

而这些方法又都可以被迁移到我们管束孩子的行为上,很多人都为如何管束孩子头疼,不肯吃饭,不肯自己走路,不肯看书,不肯做家务,等到了自我感觉确实无计可施的时候,就只能冲天一怒,使用“体罚”这样的终极大招。现在学习过这一内容之后,或许可以尝试用用“绑定”这一招。

五、“促成决策”的案例

5.1 简化促成决策

第三章节部分我们学习了“便捷导向”,其实也是“简化”的一部分:一件事情简化得越多,人们做出决策越容易
**
以前常听一句关于职场的话,叫“给老板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这就是简化策略的应用。对于日理万机的老板来说,如果他需要停下手头上的事情,来做你出的问答题,尤其是这个问答题还挺复杂,那么他做出决策就会比较慢,也很容易感到烦躁,因为你并没有帮他解决多少问题,反而给他创造了新的问题。

实验显示,当员工需要绞尽脑汁地思考需要从自己的薪资中提取多少比例交给个人退休储蓄计划时,他们常常倾向于不做这个决策,或者是拖延;而如果你给几个方案,让他们在上面对自己比较心仪的方案打勾,加入该计划的比例就提高了15%以上。

:::info 在通往良好行为的路上,任何一个小小的障碍,都可能会是面临抉择的人眼中的一堵高墙。 ::: **
简化这件事儿有着神奇的效果,大脑对于简化、流畅的东西有着天生的好感。

据调查,如果过山车的名字比较难念,大家就会认为这个过山车的风险比较大,菜谱印刷的字体比较难读,大家会觉得上面的菜做起来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tips 简化,是促成人们决策的重要手段。 ::: **

5.2 次优不简化

现在,可能有些小伙伴觉得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简化,才能最大程度有利于你提升自己要推动的行为的成功率,不过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如果一个人在潜意识状态下容易选到某一个“次优”选项,那么最好还是别让这个次优选项读起来太流畅,而是稍微设置一点障碍,促使人们停下来,认真思考一番之后再做出选择。
**

现在用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提问:摩西登上方舟时,在每个物种中选了多少只动物?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2只,但他们意识不到建造和登上方舟的人是诺亚,并不是摩西。

但如果现在不是口头提问,而是文字,且当你把这些字体印刷得难读一些,那么实验者就会停顿一下,就是这样短暂的停顿时间,人们常常就会注意到那些“陷阱”。

:::info 所以,对我们来说,最优策略是这样的:

  1. 如果别人在潜意识状态下,凭着本能和直觉就能够接受你提供的理想行为方式,那么流畅性和简化就是你的最佳选择;
  2. 但是如果你希望别人接受的行为方式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那么想办法降低这个选项的流畅性可能会更佳。 :::

5.3 改善行为需要设计

  • 对传统的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改变一个人的决策,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教育;
  • 对古典经济学家而言,他们认为问题的根源在激励不足,于是解决方法就是加强激励;
  • 对营销工作者而言,问题的根源在于需求错配,于是解决方法是采取灵巧的手段去诱导消费者;
  • 对于宗教领袖而言,问题出在人们的道德观念淡泊,因此解决方法就是要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本书中学习的与以上都不太一样,我们不认为自己缺少教育,事实上我们受的教育并不少,我们有时候也不是激励不足,很多时候激励已经很高,但就是在当时受不住诱惑。

我们仅仅是因为带了一个“猪队友”,一个来自远古的大脑,所以很多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设计套路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绝非坏事,因为你会清楚,自己在更多时候是拥有着“良好意图”的,而不是单纯的自律能力不足。

:::info 事实上,优秀的人都懂得自我设计,要想更好地完成目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助推。 :::

后记

书中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引导决策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将其融会贯通,在一件事上应用上好几项,那么这将会成为一个精心设计的系统,帮助我们最高效地达成目标。

鲍勃·尼斯告诉我们,激活自己或他人的良好意图,永远比扭转固有观念要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