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裹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起骨架的基础。
1. 做一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
1.1 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P43
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必须尝试回答的问题:
★★★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P44 原则: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进你可能地找出答案)。
光知道这四个问题还不够,在阅读过程中,你要记得去提出这些问题。
1.2 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
P45
仅仅提出问题还不够,你还要尝试着去回答这些问题。
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的一部分,而最好的方法——书成你的一部分和你成书的一部分是同一件事——就是要去写下来。
1.2.1为什么做笔记
P45
1.让你保持清醒
2.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
3.讲感想写下来,能帮组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1.2.2记笔记
P46
1.画底线
2.在画底线出的栏外再加划一道线。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
4.在空白处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
6.讲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将全书的整体架构写出来,列出基本的大纲与前后篇章秩序。
2.2.3三种记笔记的方法
P47
结构笔记(structural note-marking):目录页后者书名页,主要的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
概念笔记(conceptual note-marking):在做主题阅读——就是同一个主题,阅读许多书时,这样的笔记是概念性的。在书中空白处所记下的页码不只是本书的页码,也会有其他几本书的页码。
辩证笔记(dialectical note-marking):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这场讨论是由许多作者所共同参与的。
P51
阅读是非常复杂的阅读技巧,更是一种心智的活动。
2.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P7
“阅读的人”: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
P8
太多的资讯就如通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
2.1 主动的阅读
P8
我们的目标:
一:提醒读者,阅读多少可以是一件主动的事。
二: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比起充满主动的写跟说,读与听完全是被动的事。听众或读者的“接收”,像棒球赛中的捕手。
成功的沟通都发生于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刚好被读者掌握了。作者的技巧与读者的技巧融合起来,便达到共同的终点。
P10
★
阅读的目标:
为了获得资讯而读,
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P11
阅读艺术的定义:
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你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而会产生这种结果的运作技巧,就是由许多不同的活动所组合而成的阅读艺术。
P12
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的两种情况:
一:开始是不相等的理解程度;
二:阅读的人不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虽然不能说全盘了解,但总是能达到与作者相当的程度。一旦达到相同的理解程度,就完成了清楚的沟通。
P13
★★★
本书是关于阅读的艺术,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写的。
如果增进理解力是你的目标,我们的主题就是阅读好书的艺术。
★
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
以及自我发现型学习之间的差异。
P14
“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蒙田
自我发现型学习是必要的——这是经研究、调查或在无人指导的状况下,自己深思熟虑的一种学习过程。
P15
任何学习都不该没有活力,就像阅读都不该死气沉沉。
指导型的学习是“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
阅读和倾听是同一种艺术——被指导的艺术。
P16
思考只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
简单的来说,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性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命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在这当然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阅读也是一种发现——虽然那是经过帮助,而不是未经帮助的一个过程。
P17
★★★
如果我们打算继续学习与发现,我们就要懂得如何让书本要教导我们。事实上,这就是本书最主要的目的。
3. 阅读的层次
P18
阅读的四个层次是渐进的。
3.1 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
3.1.1学习阅读的四个阶段
P24
一:阅读准备阶段(reading readiness),从出生开始,直到六七岁为止。
二:孩子学会读一些简单的读物。(认字)
三:快速建立字汇的能力,所用的方法是从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揭发”不熟悉的字眼。(字汇的增长及对课文的应用。)
四:精炼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巧。(小学或初中毕业)
3.2 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
P20
检视阅读时系统化略读(skimming systematically)的一门艺术。
3.2.1检视阅读的两个阶段
一:有系统的粗读或者略读
“略读”(skim)/粗读(pre-reading)
P31
略读的习惯应该不用花太多的时间。
★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研究目录页
3.如果书中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这本书的关键点——或是关系到作者意图与态度的新方法。
4.出版者的介绍。
5.开始挑几个看来和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东翻翻西翻翻,念一两段,又是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二:粗浅的阅读。粗浅的阅读,是阅读者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步骤。
P34
头一次面对一本很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继续读下去,略过那些你不懂的部分。
3.2.2阅读的速度
P37
阅读的速度,不是一味求快,而忽略了你目前能掌握的程度。应该是依照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让你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
在检视阅读是,只读书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用不通的方式来读,不一样的目标来读。
P40
★
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应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P41
粗浅的阅读,是读者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步骤。
3.3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P20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
P21
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读者会紧抓住一本书——一直读到这本书成为他自己为止。
★★★
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和消化一本书。
分析阅读擅长于寻求理解。
3.4主题阅读(suntopical reading)
P21
主题阅读/比较阅读(comparative reading)
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能谈到的主题。
分析阅读的三阶段(十五个规则)
3.4.1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规则一
P55
★★★
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读的是那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P56
一本论述性的书的主要目的是在传达知识。任何一本书,如果主要的内容是由一些观点、理论、假设、推断所组成,并且作者多少表示了这些主张是有根据的,有道理的,那这种传达知识的书,就是一本论说性(expository)的书。
P60
实用性 VS 理论性作品
P61
实用是与某种有效的做法有关,不管是立即或长程的功效。而理论所关注的却是去明白或了解某件事。
知识可以用在许多方面,不只是控制自然,发明有用的机器或工具,还可以知道人类的行为,在多种技术领域中校正人类的运作技巧。
★★★
要让知识有用,就要有操作的规则。我们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应该再怎么利用它”。这也就是知与行的区别。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证应该做的事。
P63
任何一种演说,不论是政治演说或道德规劝,都是想告诉你该做些什么,或者你该对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反应。任何人就任何一个题目写得十分实用的时候,都不只是想要给你一些建议,而且还想说服你跟随他的建议。因此,在每一种道德论述的文字中,都包含了雄辩或规劝的成分。
P65
历史的本质是口述的故事,历史上某个特殊事件的知识,不只存在于过去,而且还在历经时代的不同有一连串的演变。历史家在描述历史时,通常会带有个人色彩——个人的评论、观察或意见。
★★★
科学家寻求的是定律或通则。(P225科学的特质)
他要知道所有的情况或大多数的情况中,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P67
如果我们说科学家是以实验为基础,或仰赖精确的观察研究,而哲学家只是坐在摇椅上的思考者。
规则二
P69
★★★
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者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规则三
P70
★★★
讲书中的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P71
★
一本书就像是一栋单一的房子,那是一栋大厦,拥有许多房间,每层楼也都有房间,有不同的尺寸与形状,不同的外观,不同的用途。这些房间是独立的,分离的。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架构与装潢设计,但却不是完全独立与分离的。这些房间是用们、拱门、走廊、楼梯串连起来的,也就是建筑师所谓的“动线”(traffic pattern)架构。因为这些架构是彼此连结的,因此每个部分在整体的使用功能上都要贡献出一己的力量。否则,这个房子就是不适合居住的。
★★★
可读性最高的作品是作者达到了建筑学上最完美的整体架构。
P76
人类没有与生俱来的观念,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由经验而来的。——《伦人性悟性》 洛克
P77
★★★
驾驭复杂的内容:为一本书拟大纲的技巧,例:
1.作者将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情,第四部分又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外一些事。
2.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
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P081
作者拟定了纲要,以写出一本好书。而你则拟定你的纲要,才能读的明白。
规则四
P84
★★★
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P86
★★★
前四个规则是有整体性,有同一个目标的。这四个规则在一起,能提供读者对一本书架构的认知。
整本书谈的是什么。
P88
这四个规则在告诉你一本书的内容是关于什么,要如何将架构列成纲要。
3.4.2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规则五
P90
★★★
找出共通词义——找出重要的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目标不是列出一本书的架构纲要,而是诠释内容与讯息。
三个阶段:
一:找出关键字
二:专门用语及特殊字汇
三:找出字义
两个步骤:
一:处理语言的问题;
二:超越语言,处理语言背后的思想涵义。
★★★
词义是可供沟通的知识的基本要素。
P89
★
沟通是一个人努力想要跟别人分享他的知识、判断与情绪。只有当双方对一些事情达成共识,譬如彼此对一些资讯或知识都有分享,沟通才算成功。
★★
找出共通的词义达成共识。
当一个单字使用得没有模糊意义的时候,就是一个词义了。
P90
将达成共识看作是一种使用文字的技巧,以达到沟通的目的。
P91
因为语言并不是完美的传递知识的媒介,因而在沟通时也会形成障碍。
没有了语言,思想和知识也无法沟通。文法和逻辑是艺术,它们和语言有关;语言与思想有关 ,而思想又与语言有关。
P93
语言的模糊性:我们不要忘了,在每天的日常谈话中,不同的时间、地点下,通一个熟悉的字也可能变得没那么熟悉。
P95
每一个知识领域都有独特的专门用语。
P98
理解上下文:你一定要利用上下文自己已经了解的所有字句,来推敲你不了解的那个字的意义。
P99
借着读书来增进理解力。
将一本书比做拼图,整个过程有点像是在玩拼图时尝试错误的方法。你所拼起来的部分越多,越容易找到还没拼的部分,原因只不过剩下的部分减少了。
P104
关于提案
买方或者卖方的提案是一种计划、一种报价或承诺。在诚实的交易中,一个人的提案,就是声明他准备依照某种模式来做事的意图。成功的谈判协商,除了需要诚实外,提案还要清楚,有吸引力。这样交易双方才能达成共识。
P105
作者的主旨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就只是在抒发个人想法罢了。
如果是这本书、这个主题让我们感兴趣,而不是作者本身,那么我们不只想要知道作者的主张是什么,还想知道问什么他认为我们该被说服,以接受这样的观点。
一种说法总受到许多理由、许多方法的支持。
★
从书中,从一个不在我们身边的老师学习。
一本书中的最小单位就是“字”。
P106
★★★
句子与段落是文法的单位、语言的单位。主旨和论述是逻辑的单位,也就是思想和知识的单位。
语言并不是诠释思想最完美的媒介。
P107
字与意思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有时候,一些句子在表达的是疑问,他们提出的是问题,而不是答案。主旨则是这些问题的答案。主旨所声明的是知识或观点。
规则六
P109
★★★
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规则七(一)
★★★
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P110
他沟通的主要核心是他所辖的肯定和否定的判断,以及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的理由。
P111
★
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怀疑是智慧的开始。
词汇组成了主旨,主旨中又包含了词汇。
主旨,不是前提就是结论。
P112
★
一个论述是从某处开始,经过某处,再到达某处。那是细想的演变转移。
★★★
我们所讨论的规则是要帮助你理解一本书,而不是满足你的好奇。
P115
科学的主旨你可能要用实验室来证明你是否明白了。
P116
★★★
“论述”——一系列先后有序,其中某些还带有提出例证与理由作用的主旨。
规则七(二)
★★★
第七个规则另一个公式:
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但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你就要去架构出来。你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其组成的论述。
P118
任何一个好的论述都可以作成简要的说明。
★★★
首先,要记住所有的论述都包含了一些声明。
其次,要区别出两种论述的不同之处。一种是以一个或者多个特殊的事实证明某种共通的概念,另一种是以连串的通则 来证明更进一步的共通概念。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法。(P225归纳和演绎)
P119
有时候,一个主旨是有可能同事被一般经验的推论,及实验两者所支持的,有时候,则只有一种论述方法。
★★★
第三,找出作者认为哪些事情是假设,哪些是能证实的或有根据的,以及哪些是不需要证实的自明之理。
不是每件事都是能证明的,就像并不是每个东西都能被定义一样。
★★★
像定理、假设或推论,就是为了证实其他主旨而来的。如果这些其他的主旨被证实了,就可以做更进一步论证的前提了。
P120
不言自明的主旨是不需要再证实,也不可否认的事实。
规则八
P121
★★★
找出作者的解答。——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3.4.3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P125
读者必须懂得如何评断一本书,就像他必须懂得如何才能了解一本书的内容。这是第三组的阅读规则,也就是引导读者在最后一个阶段训练自己受教的能力。
P123
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
善意的对话最大的益处就是能学到些什么。
P24
主动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进行评论,提出批评,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这件事。
P125
最能学习的阅读者,也是最能批评的阅读者。
P126
我们已经看到好的写作约阅读,都是以文法和逻辑的原则为基础规则。
如果我们在说话,我们不只希望别人了解我们,也希望别人能同意我们的话。如果我们沟通的目的是很认真的,我们就希望能说服或劝导对方——更精确的说,说服对方接受我们的理论,劝导对方最终受到我们行为与感觉的影响。
修辞就是要知道如何去说服对方。因为这也是最终目标。
规则九
P127
★★★
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要求读者先完整的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
P129
说出“我不懂”也是个很重要的评断,但这只能在你尽过最大的努力之后,因为书而不是你理由才能说这样的话。
规则十
P130
★★★
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恳请读者不要争抢好辩或盲目反对。
把谈话当作是战争的人,要赢得战争就得为反对而反对,不论自己对错,都要反对成功。
P131
把不同的观点当作是有可能解决的问题。
除非我们认为某个不同的意见终究有助于解决某个问题,否则就会徒乱心意。
P132
人是情绪与偏见的动物。
还有另一种不同意是来自知识的不想当。
知识的不想当永远可以用教导来解决。
P133
我们认为知识是可以沟通传达的,争议可以在学习中获得解决。
争议时可争辩的食物。
如果一个作者的主旨没有理论基础,就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个人意见。一个读者如果不能区别出知识的理论说明与个人观点的阐述,那他就无法从阅读中学到东西。
规则十一
P134
★★★
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
知识存在于可以辩护的意见之中——那些有某种证据支持的意见。
P135
作者与读者争辩——并希望读者也能提出辩驳时——一个好的读者一定要熟悉辩论的原则。
当读者不只是盲目地跟从作者的观点,还能和作者的论点针锋相对时,他最后才能提出同意或者反对的有意义的评论。
P136
只有当他说的是事实,而且提出相关的证据时,他的说法才能成立。否则就是毫无根据的说辞。
P137
★
理想化的辩论三种条件:
一:避免情绪化;
二: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你要知道自己的偏见是什么,这也是你的预先评断。
一场好的辩论时不会为假设而争吵的。
三:如果你不能用同理心来阅读一本书,你的反对意见更会是像争吵,而不是文明的意见交流。
★★★
评论一本书的四种方法:
一:你的知识不足(uninformed)。
二:你的知识有错(misinformed)。
三:你不合逻辑——你的推理无法令人信服。
四: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P142
前三个批评点与作者的共识、主旨与论述有关。第四点——这本书是否完整了——与整本书的架构有关。
P139
在科学与历史中,前人缺乏的知识都是由后来的人发掘出来的。科技的进步与时间的延长,使得大部分的研究调查都能做到这一点。
P140
缺乏相关的知识,就不太可能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或支持某一种结论。错误的知识却会引导出错误的结论,与站不住脚的解答。
规则十二
P145
★★★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规则十三
P145
★★★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规则十四
P145
★★★
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规则十五
P145
★★★
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P145
关于最后这第四点,前三点是表达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者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规则一-规则四:以便帮助你回答对一本书提出的基本问题:这本书大体上在谈些什么?
规则五-规则八:这本书的详细内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
规则九-规则十一: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规则十二-规则十五: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这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
P146
如果沟通并不复杂,就用不着拟出大纲来。如果语言是完美的媒介,而不是有点不透明,就用不着诠释彼此的想法了。如果错误与无知不回局限真实或知识,我们也用不着批评了。
P149
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孤立地阅读一本书。
P150
一般经验适用于任何一个活着的男人或女人。特殊经验则需要主动的寻找,只有当一个人碰到困难时才用得上。
特殊经验是要是与阅读科学性作品有关。
P154
如何运用工具书
一:你想要知道什么?你一定要能对工具书问一个明智的问题。
二:你一定要知道在哪里找到你要找的答案。
三:你必须要周到这本书的怎么组织的。
只有当你知道一本工具书能回答哪类问题,不能回答哪一类问题是,这本工具书对你才是有用的。
P158
1.文字是物质的
2.文字是语言的一部分
3.文字是符号
4.文字是约定俗成的
P161
百科全书不是拿来解决某个不同观点的争论用的。不过,倒是可以用来快速而且一劳永逸地解决相关事实的争论。从一开始,事实就是没有必要争论的。
字典是关于文字的,而百科全书是关于事实的。
P162
1.事实是一种说法(proposition)——说明一个事实,会用一组文字来表达。
2.事实是一种“真实”的说法(“True” proposition)——事实不是观点。
3.事实是真相的反应——事实可能是1.一个资讯;2.不接受怀疑的推论。
4.事实是某种程度上的约定俗成。
4.第三篇: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P167
越通用的规则,越容易理解——容易学会与使用这些规则。
运用规则时,你一定要有弹性,并能随时调整。
★
论说性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小说、戏剧与诗并不是照着共识、主旨、论述来发展的。
P168
★★★
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一本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但实际的问题却只能靠行动来解决。只有行动能解决问题。
P169
要能更了解实际状况,更有判断力,知道如何将规则应用在这种状况中。
任何书中包含了规则——远离、准则或任何一种一般的指导——你都要认定这是一本实用性的书。
★★★
规则底下的原理通常都很科学,换言之,属于理论性的知识。规则和原理的结合,就是事物的理论。
理论性的原则会归纳出出色的行事规则。
实用性的书可以分为两种:
一:就像本书一样,或是烹饪书,驾驶指南,基本上都是在说明规则的。
二:主要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许多伟大的经济、政治、道德的巨著就属于这一类。
P170
谈规则的书都可以立刻认出来时实用性的。
★★★
在阅读一本以规则为主的书时,要寻找的主旨当然是那些规则。阐述这些规则通常是命令句。
——它们所说的规则都是确切可行的
成功的阅读牵涉到读者与作者达成共识。
P171
阅读实用性的书与纯理论的书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要解决的问题终究还是实用的问题——行动的问题。
★
无法让一本实用性的书被实用地阅读,就是失败的阅读。
找到实用原理的意义。
★★★
在纯理论性的书中,相同或反对的意见是与书中所谈的真理有关。但是现实的真理与理论的真理不同。行为规则要谈的上是真理,有两种情况:一是真实有效;二是这样做能带引你到正确的结果,达到你的期望。
★
在评断一本实用性的书时,所有的事都与结果及目标有关。
你的判断主要是与结果达成共识,而非方法。
P172
在阅读实用性的书时,一定要问自己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作者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第二: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实用书的特征,一个人必须要被说服,以采取特定的思想与行动。
P173
宣传的影响力是很神秘的,事后你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那样感觉与思考。
P174
实用性的书,虽然也会与真实作比较,但最主要的却是你能不能接受作者的宗旨——他的最终目标,加上他建议的达成目标的方法——这要看你认为追求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才是最好的追求方法而定。
P175
赞同一本实用性的书,却确实需要你采取行动。
P177
评论式的阅读以来一个人对一本书的全盘了解。
P178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
P179
就算我们要逃避现实,应该也是逃避到一个更深沉、或更伟大的真实里。这是我们内在的真实世界,我们独特的价值观。发现这个真相让我们快乐。
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是完全清晰的,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
注重逻辑的作者会用文字将单一的意义说明清楚。
P181
★★★
阅读论说性作品的三组规则:
一:找出作品的整体及部分结构
二:定义与诠释书中的共识、主旨与论述。
三:评论作者的学说,以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完成我们对他的作品的理解。
我们称这三组规则为架构性、诠释性与评论性的。
P182
★★
对论说性的作品来说,重点在作者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上。因此,这类书的大意可以用解决问题的方程式,或对问题的回答来说明。
在论说性的作品中,部分的架构是与整体架构有关的,部分问题的解决对整体问题的解决是有帮助的。
P183
共识与主旨有关
P184
如果说论说性的作品中有任何活动,那就是论述的发展。由证据与理由到结构的一个逻辑性的演变。
P188
在阅读实用性书时,读者同意作者的观点——也就是同意最后的结论——就有义务采取行动,并接受作者所提议的方法。
如果这个结论按时你对事物的观点要做一些调整,那么你多少要调整一下自己的看法。
P189
美的本身就是存在的唯一理由——爱默生
P217
阅读实事报道要提出的问题:
1: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
2:他想要说服谁?
3: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
4: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
5: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P220
★★★
在阅读任何一种作品时,都有一种基本的区别——为了获得资讯而阅读,还是为了理解而阅读。
P224
★
要跟上科学发展的脚步,找出事实、假定、原理与证据之间的相互关联,就是参与了人类理性的活动,而那可能是人类最成功的领域。
科学历史研究还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一些对科学的谬误。最重要的是,那是与教育的根本相关的脑力活动,也是从苏格拉底到我们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心的目标,也就是透过怀疑的训练,而释放出一个自由开放的心灵。
★
所谓科学作品,就是在某个研究领域中,经过实验或自然观察的来的结果,所写成的研究报告或结论。
P225(P65、P118)
★★★
在阅读科学作品时,似乎有两个主要难题。
一:一个是有关论述的问题。科学基本上是归纳法,基本的论述也就是经由研究查证,建立出来的一个通则——可能是经由实验所创造出来的一个案例,也可能是长期观察所收集到的一连串案例 。
二:另外一些论述是运用演绎法来推论的。这样的论述是借着其他已经证明过的理论,再推论出来的。
在讲求证据这一点上,科学与哲学其实差异不大。不过归纳法是科学的特质。
P226
任何自然科学的分支都要包含三个部分:1.在这个科学主题中的连续事实;2.呈现这些事实的想法;3.表达这些事实的语言——拉瓦锡
P227
数学既然是一种语言,那就拥有自己的字汇、文法与句法(Syntax)
任何一种语言(音乐、编程语言、数学、物理……)都是沟通的媒介,借着语言人们能彼此了解共同的主题。
P238
★★★
如果思辨或理论型的哲学主要在探讨存在的问题,那就属于形而上学。如果问题与变化有关——关于物质与种类的演变,变化的条件与原因——那就属于自然哲学。如果主要讨论的是知识的问题——关于我们的认知,人类知识的起因、范围和限制,确定与不确定的问题——那就属于认知论(epistemology)的部分,也称作知识论。就理论与规范哲学的区分而言,如果是关于如何过好生活,个人行为中善与恶的标准,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行为问题,则是政治学或者政治哲学的范畴,也就是规范哲学的领域。
P240
如果你的问题是科学的,你会知道该如何回答。你该进行都中特定的研究,或许是发展一种实验,以检验你的回答,或是广泛的观察各种现象一求证。
简单来说,哲学就是一种思考,别无他物。
P247
要找出作者隐藏起来、并未言明的假设,是多么困难——也多么重要的——事情。这适用于每一件作品。运用在哲学上尤其有力。——巴兹尔.威利
P249
哲学问题是要去解说事物的本质,而不像科学作品要的是描述事物的本质。哲学所询问的不只是现象之间的联系,更要追寻潜藏在其中的最终原因与条件。要回答这些问题,只有清楚的论述与分析,才能让我们感到满意。
哲学讨论的基本词义就像科学作品一样,当然是抽象的。任何具有共通性的知识,除了抽象的词义外,无从表达。
P250
★
在阅读科学作品时,归纳性的论证时读者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哲学作品中也是一样,你一定要很注意哲学家的原则。
当你越清楚自己的偏见时,你就越不会误判别人的偏见了。
P253
★
任何一个机构——教会、政党或社会——在其他的功能之外,如果(1)有教育的功能,(2)有一套要教育的课本(a body of doctrine to teach),(3)有一群虔诚又顺服的成员,那么属于这类组织的成员在阅读的时候都会 毕恭毕敬。
P257
★★★
行为科学:行为科学中包括了社会学、人类学、行为生物学、经济学、地理学、法律、心理学、精神病学与政治科学。行为科学特别强调对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系统化的研究,以获得可被证实的发现。
社会科学引用历史的研究,是为了获取资料,并为他们的推论做例证。
社会科学的定义: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学科,都是组成社会科学的核心。大部分有关法律、教育、公共行政的作品,也都符合社会科学的定义。
P259
我们要先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分出来。自然科学作品的这这会把假设与证明说的十分清楚,同时也确定读者很容易与他达成共识,并找到书中的主旨,因为在阅读任何论说性作品时,与作者达成共识并找到主旨是最重要的一步。
P262
★
在阅读社会科学时,主要的着眼点在一个特殊的事件或问题上,而非一个特殊的作者或一本书。
5. 主题阅读
P267
在作主题阅读时,第一个要求就是知道: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来说,所牵涉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第二个要就则是:要知道就总的来说,应该读的事哪些书?
P272
分析阅读的技巧只适用于单一的作品。
P288
主题阅读的两个阶段:
5.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5.1.1步骤一:
针对你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5.1.2步骤二:
浏览者分书目上的所有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5.2第一阶段:主题阅读本身
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5.2.1步骤一:找到相关章节
P273
★★★
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
主题阅读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把这些书整体检视阅读一遍。你的目标是找出书中与你的主题极为相关的章节。
你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才阅读——而不是为了这本书本身的目的而阅读。
在确认哪些是相关的书籍的同时,还要确认哪些是相关的章节,其实是很危险的做法。除非你的技巧已经很熟练,而且对你要研究的主题已经很清楚了,否则你最好是将两部分分开来做。
在做主题阅读时,能够把你阅读的第一批书,与你后来针对这个主题阅读的许多本书的差别区出来,是很重要的事。
P274
★
要记得你最主要的工作部署理解整本书的内容,而是找出这本书对的你主题有什么帮助,而这可能与作者本身的写作目的相去甚远。
在做主题阅读时,是书在服务你。
主题阅读是最主动的一种阅读法。
而你在做主题阅读时,却一定要做书的主人。
5.2.2步骤二: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在这时候,就是要由你来建立共识,带引你的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而不是你跟着他们走。
P275
简单来说,主题阅读时一种大量的翻译工作。
P289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5.2.3步骤三:厘清问题
我们也得建立起起一组不偏不倚的主旨。最好的方法是先列出一些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说得比较明白的问题,然后让那些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
P289
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
P276
要把问题照秩序排列出来,好帮助我们在研究时使用。
问题通常跟我们在研究的概念或现象的存在或特质有关。
★
这个问题可能跟这个现象时如何被发现,或这个概念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有关。最后一部分的为题则是与回答前面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有关。
5.2.4步骤四:界定议题
人对主题有不同的观点。
许多议题绕着一组相互关联密切的问题打转,就会形成这个主题的争议。这个争议可能很复杂,这时主题阅读的读者就要讲所有的整理的前后关系整理清楚。
P289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5.2.5步骤五:分析讨论
P277
★★★
让我们假设起头的那个阅读问题并不单纯,是几个世纪以来与许多思考者纷争不已的长久问题,许多人家不同的问题,并且会继续不同意的问题。在这个假设中——我们要认知的是,身为主题阅读的读者,我们的责任不只是要自己回答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整理出来,以便于说明主题的本身与讨论的内容。有关这类问题的真理并不容易发现。如果我们期望真理就存在某一组问题的答案之中,那可能就太轻率了,就算能找到答案,也会在一些相互矛盾的答案的冲突中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而且有支持自己的确切理由。
★★★
因此,就可以发现的真理而言,就我们可以找到的问题答案而言,与其说是立足于任何一组主旨或主张上,不如说是立足于顺序清楚的讨论本身。
我们依照特定的顺序来提问题,也要能够辨认为什么是这个顺序。
P289
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
5.3客观的必要性
P278
要完整的分析一个问题或某个主题,得指出这个讨论中的主要议题,或是一些基本的知性反对立场。
P279
★★★
主题阅读的目的,并不是给阅读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问题提供最终答案,也不是给这个计划开始时候的问题提供最终解答。当我们要给这样的主题阅写一份读者报告的时候,这个道理非常清楚。如果这跟报告就任何所界定并分析过的重要议题,想要主张或证明某一种观点的真实或者虚假,都会太教条,失去对话的意义。如果这么做,主题阅读就不再是主题阅读,而只是讨论过程中的另一个声音,失去了疏离于客观性。
我们要说的是我们在追求理解的过程中,可以而且应该多贡献一种不同的形式。而这样的实行必须是绝对客观又公正的。主题阅读所追求的这种特使,可以用这句话来做总结:“辩证的客观。”
简单来说,主题阅读就是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预设立场。
主题阅读的阅读者必须抗拒一切诱惑,厘清自己的思绪。对于某写冲突性的观点避免做出明白的真伪判断,并不能保证就能做到完全的公正客观。
不断回头参阅作者的原文。
5.4如何应用主题工具书
P284
主题工具书能从三个方面帮助刚开始做研究的人:启动阅读,建议阅读,指导阅读。
P285
主题阅读加上主题阅读工具书,还能从三种不同的方向指导关系:
1.读者阅读的章节所涉及的主题,能够给他一个诠释这个章节的方向。
而读者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章节于主题真正相关的地方在哪里。
2.针对一个主题,从许多不同的作者与书籍中收集出来的章节,能帮助读者强化对各个章节的诠释能力。
3.如果主题阅读运用在许多不同的主题上,等你发现同一个章节被主题工具书引述在许多不同主题之下的时候,这件事情本身就有指导阅读的效果。
P286
主题阅读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单独使用的主题阅读,一种是是主题工具一并使用。后一种可以当作是构成前一种阅读计划的一部分。
P287
让一本书经由翻译——也就是主题阅读的读者——与另一本书的作者“谈话”,并不是不可能是事。当然,这需要很谨慎,而且你要把双方的语言——也就是两本书的内容——了解的越透彻越好。
P288
只要翻译是可行的,书与书之间就能彼此对谈。
6.阅读与心智成长
P290
★
阅读时越主动,就读的越好。
所谓主动的阅读,也就是能提出问题来。
★★★
如果读者阅读了一本实用的书,并接受作者的观点,认同他的建议是适当又有效的,那么读者一定要照着这样的建议行事。
6.1好书能给我们什么帮助
P291
手段:我们将手段当做是阅读的规则,也就是是你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的方法。但是手段也是可以解释为你所阅读的东西。空有方法却没有可运用的材料,就和空有材料却没有可运用的方法一样毫无用处的。
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办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的能力的书,或者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P292
为了讯息而阅读,就跟为了娱乐阅读一样,没办法帮助你心智的成长。
★★★
一本好书的回馈: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第二——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的更好,还更懂得生命。 你变得更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你会成为一个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P293
人间有许多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案的。
6.2书的金字塔
P294
1.讯息类的书;
2.可以让你学习的书:这样的书会增长你的心智,增进你的理解力。就在你的心智成长,理解力增加之后,你了解到——这是多少有点神秘的经验——这本书对你以后的的心智成长不再有帮助了。
重读的时候,你会发现书中内容好像比你记忆中的少了许多。原因是在这个阶段中你的心智成长了许多。你的头脑充实了,理解力也增近了。书籍本身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你自己。
P295
3.更高层次的书——重读的时候你在重读时发现这本书好像与你一起成长了。
★★★
你最初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的层次就远超过你,现在你重读时仍然超过你,未来很可能也一直超过你。因为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我们可说的是伟大的书——所以可以使用不同层次的需要。你先前读过的时候感到心智上的成长,并不是虚假的。那本书的确提升了你。但是现在,就算你已经变得更有智慧也更有知识,这样的书还是能提升你,而且直到你生命的尽头。
你该去找出对你有特殊价值的书来。
6.3生命与心智的成长
P296
某种程度上,我们都跟被放逐到荒岛上的人没什么两样。我们面对的是同样的挑战——如何找出内在的资源,过更美好的人类生活的挑战。
P297
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附录
P354
分析阅读是个工作,而且是个很孤独的工作。读者是一个人在阅读一本书,基本上,除了他自己的思想外,没有其他的帮助资源。除了他自己的头脑外,他没有办法到别处去寻找洞察与理解。
P359
一切事物均从起功能与能力而得名,事物一旦不再具有自身特有的形式,我们就不能说它仍然是同一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