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隋唐五代简史》
作者名:吴宗国
出版方:福建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1052547

前言

吴宗国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隋唐史研究专家。本书详尽叙述了隋唐南北统一、政权更迭、政治制度的建立、皇权的强化、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唐朝与周围少数民族的交流,以及唐帝国盛极而衰、分崩离析,五代十国变乱频仍,社会再次进入分裂的历史局面。

隋唐时期国家强盛,英雄辈出,社会开放,长安城攘来熙往,剑侠游走,诗人吟咏。无论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耀眼而炫目。

但在它光鲜的外表下,却也有着令人唏嘘的残酷。

一、南北统一,政权更迭

公元581年,北周辅政大臣杨坚迫使自己的外孙周静帝让位,自立为帝,国号开皇。这就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
隋文帝在开皇九年,攻占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的都城建业,完成了重新统一中国的大业。

隋炀帝杨广弑父杀兄,夺取了皇位,他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扩张战争,三次征讨高丽;开凿运河,三次巡幸江都。隋炀帝的贪暴昏淫,激起了各地英雄起义。瓦岗军是隋末起义的中坚力量,占据了洛阳最大的粮仓,把粮食分给起义的农民和饥民。

隋炀帝的表兄,太原留守李渊看到隋朝大势已去,宣布起兵,攻占了长安,立了隋恭帝,把远在江都的隋炀帝尊称为太上皇。不久,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李渊费了恭帝自立为皇帝,他就是唐高祖。

唐高祖次子李世民十分有才华,也为李渊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不能立为皇位继承人。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射杀了皇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先逼迫父亲立他为太子,不到四个月,就逼迫李渊退位。李世民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贞观」,唐朝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唐朝在如日中天的时期,武则天成了第三代唐朝皇帝高宗的皇后,从此,武则天掌握了国家的政治权柄。经过三十六年的苦心经营,武则天废掉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操持国家政权近半个世纪,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从隋代北周,到李世民夺得皇位,国家政权其实是在同一集团的不同家族间易手换位。

二、强化权力,开创盛世

杨坚建立隋朝,为了打破旧政治体制,强化国家政权,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改革,巩固了隋朝在北方的统治,发展了社会经济,国力强大起来。

他制定律令,解决了隐漏户口的问题,实行均田制,减轻赋税,发展生产。改革中央机构,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地方设立郡县两级,凡九品以上的官员都由中央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

隋朝在人才选拔制度方面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废除了以门阀为标准的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直接选考人才。隋炀帝开科取士,创立了科举制度。这项选官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延续了1300年,直到1905年光绪帝宣布停止科举考试。

唐朝继续发展和完善了科举制度,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主要是学校举荐的学生。唐太宗大力发展学校,发达的教育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日本、高丽、吐蕃、新罗等周边国家,以及边疆部族都派子弟到长安留学,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

唐太宗吸取隋朝统治者二世而亡的教训,为了不重蹈覆辙,君臣上下齐心,居安思危,励精图治,重用贤能。他善于听取直言进谏,把魏征称作自己的一面镜子。

唐太宗建立了议事制度,君臣关系融洽,极大的发挥了官员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欣欣向荣景象。唐太宗君臣的业绩和言行成为后世人们理想政治的典范。

唐玄宗即位后,结束了武则天的混乱局面,创造了开元盛世。唐玄宗为巩固政权,任用姚崇、宋璟做宰相,实现国家政治制度重点的转移:裁掉不必要的官员,任用贤能,整顿吏治,实现了政局的稳定。

唐玄宗相当的勤奋,坚持上朝听政,乐于听取劝谏。抑制边境将士挑起战事邀功请赏,维持和平发展。改革财政和兵役制度,政治清明,物阜民殷,内外安定。

社会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唐诗发展到了诗歌的巅峰,哺育了诗歌史上的两颗巨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杜甫的《忆惜》诗描写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縞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三、藩宦祸乱,分崩离析

唐朝为了防护边疆的变故,设置了十个节度使管理边防,边防军占了全部兵力的大部分,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军政大权逐渐落入边防将领的手中,叛乱的发生很难避免。

唐玄宗晚期——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唐借回纥兵平定了叛乱。河北、山东形成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地方权力削弱,节度使权力更大,藩镇陆续增加,武装割据日益严重。

唐德宗、宪宗和武宗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削藩,但最终都以朝廷妥协收场。

唐玄宗后期宠信宦官高力士,任命他为右监门卫将军,参与政事。唐肃宗开始,宦官拥立皇帝,掌握军权、国家机密。为了争权夺利,宦官在朝廷中引起朋党之争,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主要有「南衙北司」和「牛李党争」。

地方官僚贿赂宦官,可以谋到地方节度使的肥缺;文武百官依傍宦官保证仕途。宦官专权严重腐蚀了朝廷政治,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恶劣影响。

唐王朝财政主要依靠东南输送,东南农民遭受的苦难尤其深重,在浙东爆发了裘甫起义。王仙芝、黄巢起义,持续十年,割断了唐王朝与东南的财赋通道,造成了唐末新藩镇。

黄巢的主力朱温投降唐朝,以汴州为据点,灭唐称帝,建后梁。李克用占据太原、上党,他的儿子灭掉后梁,建立后唐。

中原地区政权不断更迭,历史上称五代,持续五十四年,十四个君主,政权最短的为后汉,仅仅四年就灭亡了。在中原之外,还有十个政权先后割据两蜀、江南、岭南和河东,合称十国。

割据势力连年混战,力量弱的就勾结契丹。后晋石敬瑭认契丹耶律德光为父,自称儿皇帝,让河北成为契丹可以随时抢掠的后花园。五代十国战乱频繁,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后记

政治清明则社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吏治腐败,就走向分崩离析,更朝换代。封建王朝的历史总是在重复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