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作者名:沐风
全书名:《乌合之众:大众非理性行为的经济学逻辑》
前言
看到书名以后,可能很多人会以为是那本非常著名的勒庞的《乌合之众》,其实并不是,那本书的内容,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平时也都在用。而这本书,是对“乌合之众”这一种现象的解析。
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建立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之上,而沐风的这一本则可以算是中国版的,可能我们读起来会更顺一些,比如中国式过马路,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过马路?中国人难道不是很谨小慎微的么?或许的确不怎么愿意守规则,可难道值得用生命开玩笑么?它的背后肯定有一些原因在。
这本书从经济学和博弈的角度去看待这些事儿,我们这就来看看,自己平时,是不是无形之中踏入了很多陷阱,而踏入这些陷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群体迷思
群体迷思是我们常常在提及的一个词汇,它代表当人处于一个群体的时候,会不知不觉被群体给影响,接着影响的群体越来越大,导致好像所有人都突然变成了笨蛋一样,做出了一些平时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
1.1 从股市说起
要说哪里是群体迷思最好的体现,股市绝对排名前列。对于中国人来说,金融产品里似乎也只有股市有全民基础,因为玩法简单,门槛低,甚至被人称为“合法的赌场”。
每一次暴跌过后,都会有很多人剁手,这个不是双11的嘴皮子剁手,是真剁手,因为每一波大跌都可能把很多家庭的身家性命套在里面。然而当几年以后,又一个周期到来之时,大家又会从“打死不玩”,变为“将信将疑”,再变为“羡慕嫉妒”,最后“全仓杀入”。
这样的周期是非常固定的,而每次股灾,也基本都会出现“千股跌停”的壮观景象,在证监会出台了熔断机制后,这个本意是保护投资者的机制,反而让千股跌停来得更为凶猛,小幅度熔断休市15分钟以后,大家都产生了一种“再不跑就来不及了”的感觉,于是马上就触发全日熔断,频频发生非理性踩踏,而这种“果然熔断了”的情绪,则再次导致了第二天一开盘人们就做出无脑抛售的行为,所以这是一个极度不懂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团队研究出来的机制,极其不负责任,是应该感到羞耻的。
我相信大家之所以把股市称为“赌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这种频频发生的非理性现象。
原本A股里的公司,应该是独立的,我投资这家公司的股票,就是看重它未来的运营状况,那么何以在它的运营状况预期并没有任何改变的前提下,我愿意为了别的公司的股票正在下跌而不计成本地抛售我在这家公司高价买入的筹码呢?
千股跌停的现象,本几乎不可能,只有一个国家的政权出现重大动荡的情况才有可能发生,因为每家公司都分布在各个行业,每个行业的前景和情况都各不相同,更何况,同一个行业里每家公司的经营状况都千差万别,所以,人们到底在买什么?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个人的经济决策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如果你的所有邻居们都抛售了他们手中的股票,在谈论的时候都是一个“悲观”的态度,我想,无论你买的股票跟他们有多大的不同,这样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你的决策,因为人是需要群体安全感的动物,我们会猜想:他是否考虑到了一些我没考虑到的东西?这个世上不可能大家都笨,就我聪明。所以选择从众最安全。
这就是经济学家买股票也老亏损的原因,因为这种现象蔓延到什么样的程度是完全不可测的,因此在买股票这件事上,无论是“股市专家”还是经济学家,都跟普通人几乎无异,理由是,在很多时候,你的股票上涨和下跌都跟你研究的内容毫无关联。
1.2 抢购的逻辑
大众的非理性行为,皆是受他人影响所致,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一群人影响另一群人,导致某一股影响的力量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
自从国人逐渐富裕起来之后,抢购就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去日本、去欧洲,常常会将当地的某些东西抢购一空,比如常被媒体提到的日本的马桶盖、书包等。
其实以我们的收入水平来看,我们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而这些动辄上万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可以发挥到这个价格应有的效用,也是很值得商榷的,以书包来说,防地震的功能跟我们的国情并不登对,反而大大增加了书包的重量,同时,日本的孩子作业很少,他们的书包本就很轻,但我们的书包原本就很重,再加一大块铁板,这就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了。
那么为什么很多在国内花钱无比节省的人,还是会如此热衷于购买这些“水土不服”的东西呢?
近几年中国制造频频被曝出各种问题,而日本、德国则一直是“放心”的代名词,无论这些东西是不是杭州运过去的,至少人家的标准放在那里,因此,他们的东西一言以蔽之,就是“好”。
买更好的东西给家人,代表对家人的爱更多,我们为了不愿在心理上落后于人,于是不管东西是不是更适合自己和家人,只要能买就买,再说,大家都在抢,难道他们都没脑子吗?这就又让他们降低了对于踩到坑的概率判断。
所以一个人变得无脑,通常是多种因素的组合:攀比、跟风、安全感、自我说服、足够高尚的借口等等。
二、非理性行为
非理性行为非常普遍,这本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的,那么经济学的分析究竟能分析出一些什么东西呢?
2.1 经济学的作用
经济学最大的作用不是直接挣钱,而是培养一种叫“成本——收益”思维的东西,这种思维有什么用处呢?它可能会在你的每一个重大和不重大的决策关头,帮助你找到人生价值的更优解。
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种思维去分析,比如前些年很盛行的“读书无用论”,当你看到这个论调的时候,你会怎么判断?当你面临一个读书或打工的选择时,你会如何选择?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很多人都会遇到。
我们知道,从统计的平均上来讲,学历和收入基本是正相关的,但是学历越高,代表接受教育的年限就越长,而这肯定是有成本的,你会花费书本费、生活费,还有极大的机会成本,因为这部分受教育的时间你可以去干别的事,你干别的事可以赚到的钱加上你读书的花费,就是你继续深造的成本。
所以很多人在衡量了之后,觉得不划算,尤其是身处农村,还是早早辍学算了,因为越是落后地区,学习对他们来说的相对成本就越高,反正毕业以后找的工作可能还不如靠力气吃饭的赚钱多。
但如果你的目光再放长远一些,你会看到更远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工作被机器替代,越来越多的产业升级即将到来,那么不管你的学历如何,你都得不断学习,在学校学习也好,出学校学习也罢,做体力活,没有技能上的积累和长进就肯定不会是最优解了。
美国之前有个调查就发现,越是富裕的家庭,孩子的学历就越高,越是贫穷的家庭,孩子就越是早早辍学做一些更没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因为前者不缺钱,可以看得更远,而后者更缺钱,孩子选择直接干活给家里带来的补贴更多。 这些补贴在富人眼里是数字,而在穷人眼里就是面包、牛奶。加上一点点数字,并没有什么心理感觉,但多了好多的面包和牛奶,这个效用反馈就更直观,于是他们选择获得它的心理冲动就越强。
**
这也间接导致了他们在孩子一辈的差距被拉得更大。
2.2 非理性的经济分析
西方经济学总是以“理性人”为假设前提,这个前提代表着在他们研究的模型之内,参与市场博弈的每个人都是极度聪明和理性的。
**
比如你去菜市场买一斤鸡蛋,那么照市场理论,如果整个市场的鸡蛋品质是完全一样的,那么购买者就会到最便宜的卖家那里去买。如果谁的鸡蛋卖得比其他人哪怕贵1分钱,他也会全部砸手里,一个都卖不出去;同样的,假如有人知道可以用1元钱卖出去一个,他也绝不会降价到0.99元。
最终结果,会产生两个均衡:
- 整个市场的鸡蛋价格自动达到一个均衡水平,每个人的定价都一模一样,也不会接受任何讨价还价。
- 大家争相降价,直到退到成本线,谁的成本更低,谁就全卖完,剩下的人只能扔掉,如果大家成本一模一样,那么每个人都无利可图。
**
这是经济学的模型分析,但是买过菜的人都知道,市场并不是这样的,不同摊贩的价格常常会有不同,也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那家卖得就最便宜,因为每个人对于利润的心理价位不同,这些都不会明着写在摊贩的脸上,所以我们才说要“货比三家”。
那么既然客户都会比,为什么卖家不多降点利润呢,这样不是更有竞争力?说明这是不对的,比如我就不会比,我通常就到了某一家前面,告诉他要一点这个,要一点那个,然后报给我一个总价,就可以了。
客户是各种各样的,有人愿意用半小时时间比完所有摊位,也有人只愿意随便选一个,这是由于每个人的时间成本不一样,如果你卖的东西各摊位相差都是一两块钱,受众的平均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那么你大概可以确定大多数人不会计较;如果你的受众平均月收入在2000块钱,那就是时间不太值钱,而你卖的东西单价本就只有5块钱10块钱,差个一两块其实就不少了,你就很可能卖不出去。
所以你看,经济学假设理性人,是为了计算模型方便,但如果考虑到非理性呢?也还是可以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去分析,只不过就只能进行模糊分析。
2.3 经济学的预测功能
在很多人看来,经济学不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因为它研究的总是在无菌环境里的理论,而对于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组成的真实社会环境,它常常束手无策。
**
事实就是这样,经济学在预测方面的贡献是极少的,人们开玩笑说,经济学家总是要到明天才知道,为什么昨天预言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现实是极其复杂的,影响的因素也是包罗万象,经济学家们为了严格控制变量,会将很多影响因素设定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问题是,在实际情况中,每一个看似很小的因素,都可能让整个分析过程和结果崩溃,于是所谓的模型到了现实中,要精确预测在绝大多数情况都变得不可能。
但是为什么经济学家还这么愿意给出预测呢?
人们出于安全感的需要,总想要提前预知到未来的一些变化,这是我们从远古就带过来的,因此,对于任何给出预测的稍有名望的人,我们都会极度关注。显然,猜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人们不太会追究,而只要猜对,无论他是不是蒙对的,他就可能因为赢得人们的信任而获得名和利,尤其是他还能给出一套复杂的算法、“专业”的分析的话,那么他的能力就变得更为可信。
所以这种准确度不会被人们精准记录,而正确的绝对数让人印象深刻的领域,当然是大家都争相预测了,事实上,只要参与的人数足够多,总有人蒙对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三、底层逻辑
非理性行为虽然分很多种,但也跟其他事情一样,有最基础的底层逻辑存在。
3.1 利益和安全感的平衡
大众的非理性行为,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关于利益和安全感的平衡。
**
股市,看到别人在狂热地投入,于是在对利益的欲望不变的前提下,提升了安全感,因为别人的智慧给你做了参考,你可以跟大家绑定在一起,不需要独自做决定,于是,做出“买”的决策自然就更容易。
路上有车子侧翻,一整车的苹果都散落在各处,大家都知道上去拿不仅不道德,更是涉嫌违法,于是,在利益和安全感的博弈上,都会掂量掂量。 可一旦有一个人上去拿了一只哪怕是烂了的苹果,大家都会上去哄抢,因为别人给你做出了“表率”,既然他认为可以,那就是他用他的智慧投了“可以”的票,你的出错概率看上去就更小了,于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人就会先开始上去抢,一旦上去了两个、三个,那么天平就会逐渐向另一侧倾斜,最终导致大家都认为极度安全,于是,对利益不怎么热衷的也上去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哄抢总发生在穷地方,这不是说穷人就没道德,而是越穷的地方,苹果的利益诱惑就越大,假如安全感的需求是一样的,那么他们就更容易做出哄抢行为,所以对穷人来说,天平本来就相对更斜。
3.2 破窗效应的解决之道
利益和安全感算是非理性行为的终极解释,其余都是它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比如我们常常在说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说原本一栋建筑物很整洁,大家也都爱护它,但某一天几个顽皮的孩子把其中的几扇窗户打破之后,周边的人就不再爱护它了,剩下的玻璃也就很容易被打破。
人们认为打破一个美好的环境是不道德的,是要被谴责的,这个是安全感,为了安全感,人们不愿意干这个事儿,而随手打破的快感是利益。当环境不再是那么美好或者已然被人破坏的时候,打破它被谴责的概率就小了,于是安全感就自然上升了,在利益不变的前提下,就更容易打破它。
破窗效应随处都在发生,比如排队,所有人都安安静静排队,有几个人插队,大家也都不遵守秩序了;欺负小朋友,本身你不是个爱欺负人的孩子,但大家都在欺负他,你平时也总被人欺负,于是你也会想去欺负他来找平衡;再比如中国式过马路,你本是个还蛮遵守交规的人,但好多人都不遵守,你就觉得自己遵守就吃亏了,白白降低了自己的通勤效率,于是大家就都不遵守了。
因此要阻止破窗效应的蔓延,就只能把被动提升的安全感给拉回来,也就是对第一个打破窗户的人给予足够强烈的惩罚,同时把窗补好,这样打破窗户又变得不安全了,人们就会收敛自己的行为。
3.3 心理账户
非理性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先讲到这里,我们来看看大众非理性行为里表现出来的某些心理学特征。
如果你见过赌徒,或者自己就赌过,就会发现一个现象,赌博赢来的钱,总是更容易花掉,而且更不在意。这个很奇怪,如果你是理性的话,应该很容易就看出,每一块钱不管你是怎么得来的,都应该是完全一模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再对比一下自己每月发的薪水,就算再不理性的人,也不会在第一天就全部花完,剩下29天喝西北风吧?
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不同的账户,细分的话,有很多,我们之前说过,比如吃饭一个,买衣服一个等。我们这里就粗分,分成持久性收入和偶然性收入,工作得来的相对稳定的就是持久性收入,偶然得到的就是偶然性收入。
对于持久性收入,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定地将其纳入到一个更长的生命周期内考虑,安排就会相对更理性,但对于偶然性收入,人们往往分配起来更为短视和随意,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可以对标的努力。**
偶然性收入常常是没有付出多大努力获得的,因此花起来并不心疼,但持久性收入往往是靠自己的努力深耕下去的,当你想到寒风中瑟瑟发抖起床时,这100块钱就花不下去,因为它们对等起来了。
我们有时候把偶然性收入称为“横财”,得到横财我们会很高兴,但这种高兴往往持续不了多久就被我们挥霍一空,紧接着,可能还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好的负面作用——我们的消费阈值被提高了,当退回到与持久性收入相适应的消费水平时,我们的幸福感变少了。
3.4 得不到为何珍贵
我们常说“得不到的才珍贵”,其实这句话有着强烈的非理性色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珍不珍贵”的判断怎么会用“我是否拥有”来判断呢?
听起来很荒谬,但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就是这么判断的,比如一个孩子,他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很昂贵的玩具,但依然会惦记别的小朋友的那些廉价的玩具,成人也是一样,丈夫/妻子已经很完美了,但那个没得到的初恋情人依然是心头的挂念,尽管TA在各方面都远远不如。
所以“得不到”对价值的加成点在哪里呢?在于人们的想象。
得不到的东西或者没得到的东西会给人们更大的想象空间,人们对于这些东西通常是“超期望”的,既然是“超”,就代表了不客观。
书里的人儿永远比电视剧里的更漂亮,因为人们可以把一切的美好图景尽情地安在书里的人上,但一旦“落实”,就算演员长得再好看,也有一部分人因为想象中的并不是这样而大失所望。这才是“得不到”或者“没得到”的价值点,也是导致这一类非理性的根本原因。
四、利用跟随
跟随也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但“跟随”这种非理性行为却不一定是不好的,有时对我们有好处,有时还能被我们好好利用。
4.1 跟随现象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思想和行动都不是随意产生的,如我们前几天所说,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不过影响我们最大的,还是我们自动自发愿意跟随的人。
以前我们为什么要给雷锋的战友带照相机呢?就是树立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可能真实中并没有那么完美,但当他以一个完美的样子呈现的时候,可以引导我们的一些行为,朝着他去靠近,虽然这也算是非理性,但如果整个社会的理性认知没有到达一定的层次,理性程度较高的人用一些“伎俩”来让某些人做一些非理性但长远有利的东西,也不能说一定不好。
那么,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跟随榜样呢?因为榜样得到了一些我们想得到但还没有得到的东西,我们也想得到,于是,认为只要跟他一样,就能得到。
这是一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比较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学习和模仿,消除我们作为后来者跟先行者之间的差距,比如我们以雷锋为榜样,看他做了好事以后受到全国人民爱戴,我们也想要那种感觉,于是去帮助他人,而不是我们真的像受到佛祖感召一样就是想帮助他人。
4.2 别人家的孩子
跟随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途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比较,有的是我们主动去跟随,有的是我们被迫去跟随,比如父母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最可怕的不是优秀,而是它不是一个特定的个体。
当父母需要孩子学钢琴时,别人家的孩子就变成了钢琴神童,尽管他可能手无缚鸡之力;当父母觉得你有点运动天赋的时候,或许邻居版的姚明和刘翔又会成为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可是父母从不会提到他们对音律一窍不通,也没听说他们学习好,可悲催的你不得不精通运动和钢琴甚至更多,否则“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挥之不去。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要比,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在所有方面都压制其他人,因此,自愿跟随是一件好事,而迫使他人跟随,则是没有道理的,这也是中国社会里的一种比较根深蒂固的大众非理性行为。
4.3 路径依赖
鲁迅先生曾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某一条本不存在的路会突然“成了路”?就因为第一个人走过?不对,第一个人在草地上踩完之后,没什么印记才是,所以应该是很多人随机地走过之后,某一条直线貌似痕迹比别处更深一点点,于是大家就都往那儿走了,而其他地方的草又长回去了,只有那条直线,被人反复踩踏,直至变成了一条路。
这种现象是跟随的一种,叫路径依赖。
每个人都希望走过去的时候是安全的,于是,他们自动就会愿意踩前人踩过次数最多的那些个地方,因为那些地方代表着更安全,没有泥,没有坑,一目了然。
那些踩出路的先行者,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但他们的行为却对后来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于是,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当我们想要人们做出某种行为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自行给人们设置一条路径,让他们进行依赖,这样就可以控制人们的行为。比如我们在《助推》里讲的遗体捐赠,默认捐赠和默认不捐赠,结果天差地别。
路径依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情况变化的时候,路径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之前草地上踩出的那条路,如果崎岖不平,老是要崴脚,于是很快就会有人踩出一条新的路供大家使用,大家就会依赖新的更好的路径。
交通规则中有一个很不好的路径,我们说过中国式过马路,为什么大家会不管红绿灯凑了一拨人就走呢?因为一开始走的人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增加了通勤效率,于是自然谁也不肯吃亏。还有,当我们闯红灯被车撞了以后,不是白撞,而是哪怕车原本没有责任也得赔偿,这其实就是一种很不好的暗示,暗示随意闯红灯可以增加通勤的效率,风险却并不大。
这种新的路径依赖会造成被撞的人更多,因为一种在博弈中更占上风的策略意味着采用的人数更多,可不就是被撞的人数更多了么。
4.4 霸王条款
路径依赖的应用范围非常地广泛,比如霸王条款,我就随意举个快递行业的例子。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接触的法律条文和商业合同都是格式条款,什么叫格式条款?就是别人提供给你的时候,就是固定格式,你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没的改。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路径依赖就可以上马了,我相信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当看到长长的条款时,没有耐心,随手就确认了事,这就让快递公司有了很多写上霸王条款的机会。
比如,通常快递公司快递单后的法律条文都会规定:如果丢快递,快递公司最多只赔偿快递费用的3倍,如果顾客觉得自己的快递价值高呢?那就必须保价,并额外支付5%—10%作为保价的成本。
显然,这就是一项霸王条款,古代的镖局,当你把东西交给他的时候,他就会全权负责东西的安全,快递公司接了单,就意味着要安全、完整、尽量快速地将相应物品送到对方的手上,如果要额外支付保价,这就是重复付费了。
路径依赖存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还有待你仔细发掘,细细甄别。
五、案例与选择
大众的非理性行为差不多该收尾了,我们在最后来讲个非理性的例子和一个理性的选择。
5.1 金融市场的非理性
我们说过金融市场是最容易产生非理性的,为什么呢?因为跟钱搭界。跟钱搭界以后,人心就会乱,比如你在模拟炒股时候,收益还不错,那是因为你知道是数字,换成真钱了,一模一样的盘,基本亏损。
我们以前说过K线不靠谱的问题,很多人喜欢看K线,连大妈也会,从这一点来看就不太靠谱了,不过我们还是说说原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K线是怎么来的,它是结束以后才确定的线,无论你是选择的什么指标,没结束之前,K线的形状都是不确定的,所以它是一个记录,至于这个记录里面是不是存有预测的功能?我学过的K线知识可能不亚于任何一个普通经济学家,最后告诉大家,是不具有预测功能的,如果你身边任何一个大牛单纯用K线去炒股——远离他。
道理特别简单,所谓K线的预测功能,其实是根据经验主义总结得出的,不具有确切的规律,同一套总结方法,你也可以总结出彩票的规律,但根据随机性,我们知道那是没有用的。
股票的K线唯一可以利用的点,或许是K线可以反映人们的非理性决策,因此,某一些人可以利用人们普遍存在的非理性来赚钱,但问题是,每个人对K线的解读都不同,同一个形状有人可以看多,有人也可以看空,你怎么知道人们的所谓非理性是到什么程度呢?只要不能精准判断非理性的人数和程度,就没法做出预测。
如果人们都理性,那么我们可以预测;如果人们都非理性,那么我们也可以大致预测。但当人们不确定是否理性,多大比例理性时,预测就变得不可能了,此时整个市场是个混沌的状态,是根本没法理清的。
5.2 P2P悖论
既然聊到了金融市场,就跟大家顺道讲讲很难被绕开的P2P问题。
P2P撮合借方和贷方,它是作为银行的补充,借款方如果在银行借不到钱,通常可能会去P2P借钱,那么显然,这些人愿意以高于或远高于银行利息去借钱,基本上信用评级不会太高,可能有例外,但大都是这样。
作为资金方来讲,P2P提供的利率比银行高很多,但同时,也意味着他借出去的资金,都是满足了银行不借的那部分借款需求,风险自然是更大。而借款人愿意以这么高的利息借钱,显然他肯定要投资到更高回报的项目中去,才有可能把这部分付出的利息捞回来,可在正常稳健的投资产品中,是极其少见的。
于是,他只能投资在更高风险更高回报的领域,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跑路的概率。
P2P的跑路潮,是由大众没有看破这个逻辑,从而对利率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这一非理性行为导致的。
5.3 先行者还是跟随者
说了这么多非理性,让我们最后来说说理性的事儿。
接着我们在「利用跟随」的话题说,我们说了“跟随”,既然有跟随,也就可以选择做先行者,于是很多人问了,那么,具体我们是执行哪个战略更好呢?
先行者,走别人没走过的路,风险较大,但一旦做成,别人跟随,先行者就将吃到大部分的红利,且头部优势很难动摇;而跟随者,相对就更为安全,可红利就不剩下什么了。
**
先发优势和后发先至,利弊是放在台面上的,选择哪个取决于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你看腾讯,它就常常是一个跟随的角色,但它一跟随就常常能把先行者给干掉,转而成为新的先行者。腾讯有用户和社交优势,它就是头大象,它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冒先行者风险,它可以让别人在各个方向先踩出它认为相对安全和靠谱的路,把泥泞和坑给排除了,然后自己一脚踩下去,那条路就出来了,它的脚印很大,先行者是谁,可能市场就完全不记得了。
但普通人不是大象,只是蚂蚁,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切入一个腾讯的触角并没有关注到的细分领域,成为先行者,才是最靠谱的选择,没有后发先至的跨界实力,只能冒险成为先行者,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
后记
如果想看鸡汤,可以买原书或者看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