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暗时间》
作者名:刘未鹏

前言

《暗时间》是鼎鼎大名,但作者刘未鹏这个名字却不为很多人所熟知。刘未鹏拥有很强的逻辑,典型的工科思维,对很多事情不喜欢浅尝辄止,也不会故弄玄虚,习惯用读者容易理解的语言往透了说。

这本书实在是非常精彩,精彩到大部分大咖的书和文章的观点里都有着它的影子,一点也不夸张。很多现在比较火的词汇,比如“认知”,在8年前的这本书里就已经有所体现。

一、充满误解的心理学

关于本书,先来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暗时间、兴趣和选择都是怎么回事儿。目前人们对这些简单的内容也几乎都充满了误解,就从这里着手去改善一下。

1.1 心理学不是你想的心理学

提到心理学,可能你马上就会想到心理疾病、抑郁症、读心术、微表情等字眼,这是对现代心理学的典型误解。

心理学之所以一直不被认为是一门科学的学问,因为早期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这批人,并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这门学问,导致一些没有确定性根据的奇谈怪论通过所谓的“权威”之口随意发布,渐渐让这门学科被打上了伪科学的烙印。

现代心理学则完全走上了科学之路,用一系列如受控的随机实验等科学方法研究人脑的思维特点,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早已经跟读心等“巫蛊之术”完全区分开来了。

每个人都需要学一点现代心理学,因为它跟我们日常的决策息息相关。以前我常看到这样的事,很多人愿意多走几百米路只为了东西便宜一毛钱,但对房价和车价变动1%或对购房款、购车款的零头却不那么在意,这就是大脑的使用方式出了问题,也算是心理学解决的范畴。

生活中的思维陷阱无处不在,思维定式帮助人类在生存衍化的过程中得以快速响应,但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思考,而非原始社会的更模糊但更快速的思考。

1.2 暗时间

每个人的实际寿命并没有反映出来的差距那么小,比如人们以为大多数人都能活到70到80几岁,好像都差不多,但每个人的实际寿命差别是非常大的,一部分人可能只有30多岁,另一部分人可能有200多岁,300多岁。

道理很简单,几十年如一日的人,其实就是近似活了一日,因为他的生命是重复的,体验也近似重复,就像一个从出生就生活在黑箱保护室里的人,当他70岁的时候,这个世俗意义上的年龄对他的生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学习上也一样,认为大家一起在高中度过了三年的学习时光,这是一种错觉。这三年,有些人的大脑CPU是近乎满载的,而有些人的运行进程总是空闲的,表面上看起来也在花时间,但大脑总是出戏,这就等于空闲状态。

一个人在同一份时间内,在显性动作的同时对一件事物进行主观能动的深入思考,这部分花掉的时间是暗时间。无论你在干着什么事,坐车、吃饭、走路等你都可以选择用这部分暗时间也可以选择不用,但用跟不用反映在生命的利用率上和最终结果上,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这是攒暗时间,同样的,不经意间花掉暗时间的时候更多,比如频繁切换任务,就要为大脑频繁接上新任务付出暗时间的代价。比如你在做一项任务,中间常常刷朋友圈,是不是感觉一下午过得很快?高效的人都懂得如何迅速进入专注状态,并将其保持得足够长,他们更懂得如何尽量不在切换中损耗暗时间,这是他们的秘诀。

1.3 无法坚持

做一件事无法坚持是绝大部分人的通病,有些人是由于缺乏进度条,缺乏事情的进度条就会因为不知道进展的百分比而容易选择放弃;有些人是由于畏难情绪较重,就像打游戏,有人可以通过持续克服困难来获得乐趣,而另一些人是碰到第一个关卡就选择放弃这个游戏。

这第一种情况,是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比如说人为分割合适的目标等方式去解决的,第二种就麻烦一些,因为很多人已经养成了习惯。

有人说兴趣决定能坚持多久,这并不是很准确,因为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人会对很多东西出现兴趣,但这种兴趣可以燃烧多久,就完全是因人而异了,有些人什么都玩得好,什么都有兴趣,有些人则是什么都玩不好,对什么都没兴趣。可这并不意味着后者是真的没兴趣,而是他遇到困难就退缩了,这会直接导致练习的次数少,练习得少通常就玩不好,从而导致更没兴趣。

生活中的选择无穷多,在稍微靠点谱的方向上随便选择一个坚持下去,也比时间光流逝在考虑选A或者选B中要好得多,这个我们在《拆掉思维里的墙》里已经提到过。

选择的确很重要,但选择了以后经常提醒自己晚一点再退出,可以提升成功选择的概率,要知道,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二、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人受用终身,但所谓的好的学习习惯,却并不是单纯地去仿效某些成功人士的做法,而是搞懂每一个习惯的底层意义,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下面会列出很多值得一试的面向大部分人的优质的学习习惯,希望大家能对每一条都进行有先后次序的亲身尝试,然后再进行选择。

2.1 记忆提取

坚持很难,但有合适的机制就会更利于坚持。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大概也听过很多学习的音频,或者报名参加过很多的学习课程,但是在其中学完了东西,觉得有所收获是不是就是成功学到了东西了呢?

有人说要践行,对,但践行的前提是,你今天学到的东西还能在以后要用到的时候被成功提取,这才是第一步吧?如果连提取都有困难,又如何践行呢?

很多人觉得记忆的好坏就是你现在能记住多少东西。事实上,不管多好的记忆,都有遗忘曲线,的确有很多人可以用一些方法进行瞬间强记,但这真的是好的方式吗?或者说,一个月后,当你需要践行的时候,你是否能用你自己拼凑的逻辑,把这些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呢?

非常困难。

恰如其分地被提取,需要线索串联,比如你记一个东西,如果单单只是强记它的某一个特性,就不容易被提取出来,但如果它的好几个特性都被你与很多事物给联系起来了(我们通常说的深入理解),那么只要你抓住了其中一根线,就可以将其整个扯出来。

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我会被化学老师快速地说出某个知识点在书里的哪一页给惊呆,但现在不会了,因为这跟化学知识一毛钱关系也没有,甚至跟记一串电话号码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理解记忆的编码方式,才是我们学习时需要使用的。

尽可能把多的信息串联起来,把概念用逻辑解开,经常性地分享给别人(这就是为什么分享也是学习的一种),用书写的方式归类整理加深印象,转换不同视角考虑同一个问题,模拟经历,这些都是让记忆更深刻的正确编码方式,也是巩固学习成果的好方法。

2.2 专注力

开头在讲暗时间的时候就讲到过专注力,专注力对于学习的作用是如此之大,最显著的理由是,当脑细胞专注活跃在某事的时候,关于这件事的所有东西都能更有效率地被触及到,但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体验,当自己长时间专注在某件事上以后,灵感往往出现在自认为并没有关注该事的时候?其实这就是专注带来的后续影响,当你认为大脑对这项任务已经暂停的时候,其实它还在偷偷地进行后台运行,这个时间是你偷来的,是长时间专注带来的惯性收益,也能被称为是潜意识的收益。

专注力是一种习惯,是习惯就可以刻意培养。**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来培养,这也是我不赞成在孩子专注于某事的时候叫他过来吃饭的原因,专注力的培养是困难的,而打散它却是十分容易的,相比于专注力,吃饭这件事实在是无足轻重,足够饿了身体自然会提醒。

面对重要事,留出尽可能长的不被打扰的专注时间;面对琐事,坚决放弃主动关注,让事情自己找上门来。

2.3 好的学习习惯

刘老师在《暗时间》结尾给出了一些他自己在践行的好的学习习惯,很是值得参考和学习:

  1. google&wiki
    1. 好的搜索引擎和百科是学习陌生知识的基础,可以让你对新知识先了解到一个大概。
  2. 花时间挑书
    1. 很多人会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对各种品牌来回对比,但在挑书时却非常随便,挑到好书是对自己时间的负责,幸好我们的私塾帮你干了这件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儿。
  3. 读书笔记
    1.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私塾内部给大家设置笔记系统的原因,获得基础信息知识以后,要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体悟去深化它,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4. 吸收元知识
    1. 在思维上花费时间永远是有效率的,我的自己的书里也有提到元知识的概念,元知识不仅让你学到东西,还能让你更好地指导在其他领域的学习。
  5. 讲给不懂的人
    1. 能把一件事跟不懂的人讲明白,其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代表你真正将它融入到了最浅显的知识体系,也就是真正懂了,当然讲的必须是正确的。
  6. 反驳自己的思维
    1. 我们通常都惯于反驳他人,极少人愿意去反驳自己,时时反省自己的每一步思维推导是否严谨,养成反复论证自己观点的好习惯。

在时间的使用和效率的优化上,也需要很多好习惯。

  1. 重要的事情优先
    1. 很多看似紧急的事情其实连做的必要都不一定有,如果总是被紧急的事情牵着鼻子走,就很难获得长期积累。
  2. 大块时间和小块时间有不同的用处,要善于区分和利用,在重要的系统性知识点的掌握上,请勿切得太碎。
  3. 了解本质
    1. 对任何行业、任何知识,了解其本质都是有必要的,无论是多新的概念、多新的技术,其底层的逻辑本质通常都是不变的,学好了不变,才能更好地应对变。
  4. 提前积累
    1. 提前预判什么东西在未来有用比判断在当下有用更加重要。因为在未来有用,你就可以从现在开始积累,当别人从未来开始积累时,你的初始者红利才会足够巨大。尽量忽略当下的噪音,专注对未来的积累。
  5. 重主题,轻整体
    1. 很多人看书可能一定要从头到尾看,中间有那么一部分可能不那么重要的,也必须得看完;
    2. 其实主题也许更为重要,当你需要对某一主题进行了解时,你可以跳着看,你可以搜索所有相关书籍的相关章节来看,而不必要管自己是不是看完了这一本书,注重实质,轻形式。
  6. 提前产生足够多的疑问
    1. 很多人在学习时有这样的感受,就是看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看完以后什么都不记得,当然也不会践行;
    2. 根源在于我们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并没有在之前对其有过足够深刻的思考。没有足够的疑问,就不会有足够深刻的获得。

好的习惯养成是非常困难的,知道哪些是好习惯同样不容易,就是以上内容就有足够资格让我们绝大部分的人记录下来,时时翻阅并警醒。

三、我们的矛盾行为

从以上内容来看,看上去《暗时间》讲的就是关于如何学习的事儿。但并非如此,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有认知失调的这样一个矛盾行为:明明我知道干这件事儿对我最好,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颤抖的双手,选择干另一件连我自己都觉得不是那么好的事儿。

3.1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无处不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举个例子,感同身受就是一种极难的体验。这不仅是因为光靠想象非常难以替代直观的感受本身,更是在于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感同身受往往存在连自己也不知道的偏差。

比如当你打了别人一拳之后,别人回了你一脚,在对方看来可能这样的力度仅仅代表了回敬,但你获得的感受却不一样,你很容易就会认为这是“加强型报复”,于是你们自认为的“对等回报”在事实上就会变得越来越重,以至于打闹马上变成了真正的打架。

认知失调是天性使然,我们的天性就是用直觉去思考,是短视的,是跟长远利益有偏差的,是完完全全从短期利己出发的。

其实也很好理解,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眼前利益能够保证我们尽可能先存活下来,多存活一分钟一秒钟都是头等大事,所以我们每个人时时都会面临直觉与理性的天人交战,也就是我们几乎总是处于认知失调的威胁之中。

3.2 理性的力量

很多事情,需要亲身经历才能明白,但亲身经历本身,并不必然能够明白,因为通常自己认为解开了锁,而其实可能是由于这锁本来就没锁上。

曾经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思维实验,说给出一组数字2、4、6,你想一个规律,比如说任意三个连续上升的自然数,让别人去猜,他们可以有N次机会用另一组数字来替代,问你符不符合你的规律,从而判断你的规律是什么。

很多人一看,就会用8、10、12来问你符不符合,当你说符合的时候他们就会宣称发现了规律,就是一级等差,且差值为2。当你告知他们不对的时候,他们会很疑惑,然后用2、6、18来测试,当你说符合的时候,他们会非常确定地告诉你,这次肯定对了,连续三个上升的偶数。

这个游戏充分反映出了一个问题,每个人从自己的思维定式出发去推断问题,哪怕经历的是完全一样的事,也可能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

而有一种方法,却可以在并不需要亲身经历的前提下也能搞清楚事情的真相,那就是正确运用理性的力量。

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惯于用理性思考和深度思考的人,可以动用深度推理能力去分析利弊和本质,对于不确定的因素可以通过收集更多信息来弥补,可以尽可能真实和利用科学的工具去模拟虚拟的失败,从而避免在现实中受到那些显而易见的挫折。

光用理性这一件工具就能避免那些明显有逻辑问题的坑,这就是我们努力克服情绪和直觉化思考的理由。

3.3 先验假设

今天我们学的都是有关认知偏差的问题,而认知偏差的最常见来源就是先验假设。

如果你了解过贝叶斯定理(我们之后的书籍里100%会讲到),就能更好地理解先验假设,先验假设是你判断当前事件发生概率的条件。当我们的脑中对固有线索的组合存有先验假设,却并不对先验假设的概率进行考虑的时候,就会出很大的问题。

比如在幼儿园门口,一个孩子正在等他的爸爸妈妈,这时过来一个黄头发的小青年,破洞牛仔裤,戴着大金链,一把把孩子抱了,快步离去。

此时你的头脑第一反应可能会是,遇到人贩子了。幼儿园孩子、黄头发、破洞牛仔裤、大金链、不说话抱孩子、走得很急,当一两个因素出现时,不足以让你失去理性,但当这些因素同时出现时,先验假设——这个人是坏人——在你心目中就成为了百分百。

然后你就大摇大摆地去判断在坏人里,他是一个人贩子的概率,丝毫没有考虑过这个不是坏人的情况。

我们通常把这种错估的先验假设叫做偏见。偏见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时连拥有偏见者自己都不知情,因为要知道自己有偏见先得具备相关知识,有时很多知识的不完备直接导致了偏见不可见,因为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想不到偏见以外的可能性。

要彻底消除各种偏见是不可能的,要尽量克服偏见,只有开阔视野,多积累正确的知识,多使用科学的、有逻辑的思维工具。

3.4 认知失调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做出不符合长远利益的非理性行为?明明知道做某事是短视的,但大脑还是不断告诉我们:管它呢,做了再说!

如果你熟悉进化史的话,就能计算出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远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快。如果用时间来表示,将地球的历史比作一天,那么到了23点59分56秒才出现人类,而人类在这短短4秒钟之内,99.9%的时间又不处在现代文明。 由于我们的大脑进化过程是堆砌和叠加式的,并非全部更新替换,这就使得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其实是带着一个适应远古生存条件的,不断改良但又改良得不太彻底的这么一个工具。

所以你的大脑并不总是受改良后的模块控制,还受到更为强大的,存续年数久得多的源自基因的远古模块的控制。我们说某些人更为理性,更为自律,其实是说这部分人的大脑改良部分更多,改良得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私塾内部需要有优秀笔记的展示,需要有各类排名,需要有奖励的原因。很多人的理性模块也许并没有那么完善,但我们可以用各种方法对情绪大脑进行“要挟”,从而使情绪大脑跟理性大脑的目标一致。

比如排名下降就会感到羞愧,感到有挫败感,排名上升有了奖励,优秀笔记上了热门,就会更有动力学习,这就是我们利用一些机制和方法使得情绪大脑和理性大脑的最终目标趋向一致的过程。

阿米尔·汗为了两个不同角色,先用三个月时间把自己吃胖,再用三个月减下来的事情被众人当成励志典型。很多人只看到他有毅力,但他若是先演瘦子再演胖子呢?电影结束后未必有动力再减,因为情绪大脑的掌控力太强。

人为地将两个大脑的目标调成一致,就能让自己的“毅力”回归。其实再想想,那是毅力吗?那分明就是利益。(在这里学到东西一定要去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状态。)

3.5 为自己辩解

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过“裂脑人”?就是连接左右脑的胼胝体被切除的人,他们的左右脑是没法沟通的。作者在书里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有人把两幅不同的图画展示给裂脑人的左脑和右脑,给左脑的图画是鸡爪,给右脑的是覆盖白雪的牧场,之后让他从一堆图片里找出跟他看到的图片相匹配的那张。

结果很有意思,裂脑人的左手(右脑控制)选了一把铁锹(铲雪),右手(左脑控制)选了一只小鸡(小鸡和鸡爪),两个脑半球自己独立工作了,但最有趣的是,当被问到为什么选这两幅时,实验者回答,这很简单啊,小鸡有鸡爪,铁锹是铲鸡屎用的。

这个情况很有意思,选择铁锹的时候,明明是右脑看到了牧场所以才选择的,但右脑不具备语言能力,当左脑负责“说”出来的时候,由于裂脑人的左右脑没法沟通,所以他的左脑是不清楚铁锹是用来铲雪的。但他却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解释,且自己十分笃信这个解释很显然,很简单。

由此可见,我们的理性大脑非常善于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立即的、看上去合理的解释,甚至于为了“自圆其说”而编造一些理由来让自己相信确有其事。

很多真正的理由,未必在明面上的意识触及得到的地方。比如很多人做出买房的决定时,可能告诉自己的理由是,房价跌了政府怎么办?所以政府不会让房价跌。或者是所有人都涌向中心,土地这么稀缺怎么会跌?他们的深层原因可能是想满足丈母娘的需求,同时也想跟上周围朋友的步伐。

再比如另一些人做出不买房的决定时,可能会告诉自己,怎么能花掉父母的毕生积蓄,这太自私了。他们的深层原因也许是风险厌恶,又或者是想更多地花钱在别的地方。

有些人可能自己偶尔意识得到,但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比如在想要看电视的时候,给不工作找的理由可能是很冠冕堂皇的:人总归也是要休息的、劳逸结合等……但有时他们可以隐约意识到自己在骗自己,这时就出现了痛苦,所以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标的,比如为了健康等。

只要还能有一个理由支持自己想做的事,那么人们总能找到它,并将其当成是最重要的依据,对其中的重要细节谬误忽略不计;而对那些不利于自己的理由,哪怕是更直接、更值得信任的证据也宁可选择充耳不闻,若是发现一点点丝毫不影响论证的瑕疵更是会揪住不放。

3.6 解决情绪大脑

要彻底解决情绪大脑是不现实的,毕竟很多东西是天性和生理反应,是刻进基因里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去尽量让理性大脑在战斗中更有优势。

首先就是培养习惯。就像人体的协调性一样,所有东西都需要多多使用多多操练,才会变得更加好用和强大。

其次是双手互博。我们不怕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可以学,更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说,我们明明不知道的东西自己却认为是正确的。学会常常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哪怕最终正面自己还是正确的,那么至少你也知道了很多“如果错,为什么会错,会错在哪里”这样的知识,也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是摄取更多正确的知识。之所以我们克制不了自己,我们的自制力低下,并不是因为我们没用,而是不懂得更多正确的知识。很多人说“我都懂”,在很多时候是陷入了上面说的“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没懂”的陷阱。

有更多正确的知识就能深化我们对很多事情的认知,让我们看得更远,因为很多自制力低下的行为本质是因为短视,长远利益虽然大概觉得自己知道,但知道得不够清楚,知道得不够全面,点对点之间认识不到强关联,就产生不了足够多的以至于可以抵抗短期诱惑的行动力。

四、让习惯为我所用

我们的大脑中藏着很多的思维陷阱,除了前面说的认知失调以外,我们还很会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解释,哪怕那些解释明知道只是欺骗自己的大脑之用,但只要能获得好的情绪体验,避免不好的情绪体验,我们就会自动使用。

在这几天的学习后,我们需要时时反思,只有更好地了解这些思维习惯,才能找到更好的操控办法,让这些习惯为我们所用,发挥出自己的独特价值。

4.1 你应该写下来

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像拿着手电筒在黑暗里往前走,手电筒的光可以照亮一块小小的区域,当你照亮它的时候,相当于你想到了这个点。你很高兴,于是你接着往前走,看到了更多的亮点,但你回头一看,刚才的区域却变暗了,这就是工作记忆的负荷极限。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习惯,我通常喜欢在工作中、生活中将自己灵感中突然跳出来的那些点进行记录和保存,因为如果不保存,我知道很快它们就会“溜走”,因为我很快会有别的需要我全神贯注的事儿,没法在大脑里时时留一个缓存的地儿给它,这会降低我做其他事的效率。

因此我需要写下来,不管是纸上还是手机便签上,当我写下来的时候,我就不需要再惦记了,而且我会有第二个点、第三个点……当我写到第五个点甚至横向扩展思维的时候,我并不担心自己又忘了第一个点。

写下来,是对大脑缓存的一种扩展,这不仅对思考有利,对反思也是十分有利的,毕竟人很难做到边深入思考,边反思刚才的结论是否正确。由视觉刺激来部分代替大脑存储,就能够更轻易地同时做到这两点。

我们在私塾架构设计的时候就为大家准备了很强大的笔记和分享系统,从现在开始,写下来,不管成熟还是不成熟,分享给你的朋友看,用这样的记录和与人交流的方式去发现自己的思维盲点。

为了更快成长,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把自己有价值的想法写下来还不够,你还应该写给更多的人看。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你要以此为生,但这不仅能帮助到他人,还能帮助到自己。

不管你的想法多幼稚,只要你经历了一段思维过程,理论上总会有人因为看到你的东西而受益。反过来,就算你思考得再深,这个世上也总会有人比你思考得更深入,所以不要怕自己的东西没价值。

对于前者来说,有人通过你受益了,就意味着你提供了价值,有价值就会反映在收益上,哪怕暂时还未表现出来;对于后者来说,可能会有人因此跟你进行一场讨论,这也许会使你更加受益。

不过最重要的是,你写的东西确实是你精心思考以后得到的东西,而不是碎碎念,换位思考一下,你愿意看一个陌生人碎碎念吗?碎碎念给朋友听的工具有很多,但不要跟记录思想的工具混为一谈,因为虽然同是记录,但这两种形式是有很大区别的。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让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人,并坚持只写自己真正思考和总结之后的产物,这些东西迟早都会产生巨大的收益。

4.2 自利归因

让自己的思考更正确,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大脑,然后指导实践。大脑如果不经锻炼,是非常愚蠢的,比如给自己找理由,就是大脑的惯用招式,所以才有自利归因这一说(或者叫做错误归因),也就是说,把成功归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失败归于客观环境,看,在《拆掉思维里的墙》里学过吧。

其实,每个人的成功或失败都是复杂的,是多因素的,是由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交织而成的。如果你上班迟到,你当然可以怪罪于今天路上特别堵,但同时,每天踩着点儿到公司的习惯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同样发生一件突发性事件,你也许就迟到了,别人可能就不会。

就像很多人都向往的“成功”一样,拼爹固然是一方面,但这也仅仅是一方面,特意强化这一方面是希望弱化自我能力的作用,从而让自己减轻压力。的确,有些人努力也没有得到想要的成功,但问题是,努力确实可以增大几率,当幸运之箭射来的时候,努力的人也许就接住了,不努力的人可能就接不住,但他们倒是有可能会怪罪“幸运之箭射偏了”。

努力,不是为了获得确定性的结果,事实上也不能。增大成功的几率,才是我们付出时间的原因。

4.3 练脑没有捷径

很多人解决问题喜欢走捷径。之前有这么一位同学,一遇到不会的东西,自己还没怎么想过,立马就跑去问别人。当然你可以说他不耻下问,是好习惯,但其实不耻下问的前提,是自己有足够的思考基础,否则就算得到了答案,也没有跟自己产生的东西形成足够多的连接点,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大概率还是不会。

解决手头问题,在当下看起来很重要,但在长期看来,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然而由于大多数人的短视,就会仅仅看到解决当下问题带来的眼前收益。

这些“意外收获”的获得一点也不比原来问题的答案少,最最重要的,还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我们的大脑在这样的不断操练中,掌握了一些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技巧。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从不断地解决困难问题中才能得到精进与熟练。

也许在单一的知识点上,有捷径可走,但在对大脑的锻炼上,是没有的。

4.4 你是谁?

锻炼任何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给自己的未来加码。很多人觉得,自己在某一行业内钻研得足够深入,就可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其他问题不需要计较,这可不一定。

每个人都需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能力足够稀缺,拥有足够的不可替代性,那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很多人都说不清楚。

专业技能当然是核心竞争力,达到你的层次的人越少,你的技能就越稀缺,核心竞争力就越强,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核心竞争力,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一个综合体。

比如一个人,专业技能很强,但不太会交流,又听不懂人话,每次跟他说话都特别费劲,那么他在专业技能上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被其他能力给削弱的。

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与有着普遍或重要需求的不可替代性有着强关联,我们应该尽力挖掘自己身上有哪些别人不具备或少具备的优势。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唯一的个体,我们拥有的所有东西也许都不是唯一,但同时拥有某些不可替代性组合的,也许就寥寥无几。

我们要在自己身上找的,就是这些组合,有时候这些组合的不可替代价值甚至会大于单项,因为他们的跨界融合能力更强,创新点更多。

五、学习致用

搞清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现在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当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复杂问题时,我们手上有哪些可用的较为称手的工具,以及当我们在很多时候,明明已经有了现成的解决方案了以后,为什么我们还要费劲去搞明白它背后的机理。

5.1 解决问题

学了那么多的思维习惯和大脑运作的原理,最终还是为了解决问题用的。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用到一系列的计算,有些计算比较复杂和缓慢,如理性思考;有些计算比较快速,如直觉(不要以为直觉不是经过计算的,人的直觉、情感等都是经过计算的,只不过速度快,逻辑结构简单,因此常常意识不到)。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提出了一系列的思维方法,对解决许多问题都有着通用效果。

5.1.1 特例与泛例的转化

做过数学题的人都懂,有时候一个泛化的问题无法找到规律、找到重点的时候,用特例去代,代进去之后,就能看到这个特例在泛化环境中的应用,一个不够就两个,两个不够就三个,通过各个特例的规律特点,找出共性,从而去推断验证泛化问题的解。

同样的,有时候特例问题也可以通过将其泛化、普通化,当找到问题的通用解时,特例问题也就解决了,然后再去修正,让特例的解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精确。

这些都是数学里的解法,但很少人懂得将其应用到工作中、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有些人不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就可以用特例代入的方式去解,读到这里先停顿一下,去网上找个政府工作报告,实例操练一下,否则单单读过去就白学了。

5.1.2 反推法

这个也是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有时候正推的发散性太强,找不到思路的时候,可以将结果当成条件来用,从而一步步推导出更多结论,直到某一个点上发现出现了真正的已知条件为止。

比如你立志要在30岁时成为千万富翁,那么你通常来说,在27岁时,至少要是个百万富翁吧,这3年的成长率已经相当惊人了。那么如果你23到24岁毕业,平均每年扣除生活成本要纯攒下二三十万才行,这么一算你就不会认为自己还有时间可浪费。

再比如,你想在28岁时有第一个孩子,不早不晚,那么至少27岁时你就该结婚,这生孩子的节奏已经很快了,如果你不想闪婚,至少得了解对方2年以上,那么至少你25岁得有一个最终走入婚姻的男(女)朋友,注意,即使你认为现在的男(女)朋友足够靠谱,也不一定意味着对方就是你最后的结婚对象。所以你还会认为刚毕业的你其实年纪还小吗?

注意,这里只是拿来做例子,可不是让你一毕业就相亲。

5.1.3 不断试错

如果说前两种方法的应用都需要熟练以后才会自然自然放入我们解决问题的武器库的话,那么试错应该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了。

面对简单的、可能性较少的、周期不太长成本不太高的问题,我们可以轻易通过穷举法来试错,就算是某些稍微复杂点的问题,在穷举的过程中,只要带上脑子,也能在一次次的试错中定向调整正确的角度,从而更接近真实的解决方案。

就像我鼓励刚毕业的年轻人多试错一样,360行很难用穷举法去解决我们最适合从事哪一行的问题,但很多行业内所需的技能是相通的,每一种技能又可以辐射到多种行业,只要勤加观察和总结,就能让我们值得试错的次数大大减少,所以是非常有用的。反之,如果单从理论分析或所学专业出发去选择一个行业就定了终身的话,就把自己的路给走窄了。

5.1.4 搞清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需要用到你完全一无所知的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的,大多数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我们的脑子里,但我们根本无法想到这个方法原来就可以解决那个问题。

这中间的连接状态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想想念书的时候,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通常需要绕很多个弯,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我们学过的?一般来说是不会超纲的,也就是说,运用的都是我们已学过的知识,但为什么我们无法将其串起来解决问题呢?

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于很多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本身就是不够清晰的,以至于我们在将学到的知识归类的时候,出了一些偏差。概念放进了本不该放进的抽屉里,自然在需要的时候就很难找到了,以至于成为了思维的桎梏。

比如有人让你临时找一块木板有急用,愿意付你10万美金,你翻找了半天,只能告诉他没有。你是否有想过门板、桌板、床板等都是木板呢?很多概念在你脑子里被加工过以后,就被压缩了,丢失了部分信息,放进了不同抽屉,于是你就死活都找不到了。

任何知识,都需要尽力找到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5.1.5 意识孵化

很多联想是很难被触发的,因为联想有优先级,比如你在解决一个问题,需要用到木头,但怎么用是个难题。木头本身会让你优先联想到自己常见或目之所及的东西,比如椅子桌子书本等,你可能不会一下子将其跟很远的东西联系起来,有一天你路过一条河,看到渔夫在捕鱼,突然灵光一现,我们的这个东西原来也可以用船的原理,这就是意识孵化。

从渔夫到船再到你要的东西,这中间是有联系的,但这只是一种联系,世上还有千千万万种联系,在你找到答案之前,都是不能排除的对象,因此你通常无法准确地在千万条线里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根。

对于极为重要的事,你得采用意识孵化的方式,也就是将自己大脑后台的某个进程一直留给这件事,使它处于潜在的待激活状态,这样,当你“不小心”遇到一个联系点时,这个潜在进程能瞬间被激活,从而就像灵感天降一般将问题解决。

人类史上很多重要的问题都是这么被解决的。

5.1.6 不断练习

练习本身也是方法之一,练习的意义在于将现有的解题能力内化,使之成为快速反应的一部分,从而就可以调用起更多的意识资源去进行新的计算。

除此之外,可以通过每次练习的思考总结环节,建立起问题类型和解决方案之间更多点的联系,从而使思维的点和点之间拥有更多的联系,这对于我们进行快速提取非常的有帮助。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捏住这么多线的其中一个头,就能把另一头给抽出来”。

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当我们学习了一些用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后,根据上面的建议,这就开始“不断练习”中了。这种不断练习,其实就是一个拿着锤子找钉子的过程,但我们的目的,只是提升自己对于钉子的认识程度以及钉钉子的熟练度。 但很多人,尤其是手上只有锤子的人,由于他们没法用其他工具把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解决得更好,那怎么办呢?就用锤子吧,于是,明明是需要螺丝刀拧进去的,他们选择敲进去;明明是需要斧子砍断的,他们选择敲断。为什么他们会把对象都当成钉子?因为不当成钉子,他们就无所适从了啊。

这样一来,问题就会解决得非常粗糙,但他们还是以自己“粗略”解决了为荣,并为自己有这样万能的锤子而自豪。
要更好地解决问题,就要努力让手上的工具变得更多,只有这样,才能分辨出问题与问题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去解决。

是的,微观辨识的强弱是由掌握的工具的数量决定的,而不是天生的能力,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省事更好地解决问题。

5.2 知其所以然

解决问题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学习的方法,最终是为这个过程而服务的。

很多人喜欢现成的答案,这就跟小时候背九九乘法表一样,虽然你真的可能背到滚瓜烂熟,可以解决所有9乘以9以内的问题,但9乘以11等于多少?你可能就不知道了。在更为复杂的现实中,不仅有更多的9乘以11的问题,且连9乘以9都分为无数种情形,那么你又如何背诵?

所以解题也好,学习也罢,我们既要学习how,也要学习why,我们把爱因斯坦所有的理论成果都学了也没法成为爱因斯坦,因为这些东西是如何在他脑子里一步步闪现的,它们是通过何种方式连接起来出现在他的脑子里,我们都无法重现。

所以当我们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联想、演绎、归纳、论证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书里没有给你,我给你,如果我没有给你,你自己要给自己。这不仅有助于你的理解和学习,更有助于你对正确知识的提取,因为我们前面说过了,这样在应用的时候,只需要在论证的过程中找到一两个“线索”就能把它提取出来啊。

为什么鸡汤里明明正确的道理会被人所摒弃?因为鸡汤的道理本身不难背,难的是有人将其严谨地论证出来。你说这样正确,为什么?先让人心悦诚服,别人才会信,信了才会认真学,认真学了才会时时用。

后记

本书的后面还有一小部分关于数学现象和编程问题的研究,虽然在小部分人看来也很有趣,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阅读的性价比已经不是很高,且内容较散。

因此,我们就可以到此为止,毕竟我们目前以学习通识方面为主。